《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雜志,雙月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中國植物生理學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綜述、研究報告、研究簡報等。該雜志每涵蓋植物生物學領域的基礎與前沿研究、技術與方法應用、學術會議簡訊、學術資訊等方面的內容。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雜志一直致力于發表高質量的原創性研究和綜述文章,以推動植物生物學領域的科學研究成果應用和轉化。該雜志的研究領域包括植物生理學、生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遺傳學以及植物與環境等多個方面的內容。該雜志的編輯委員會由一批具備極高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的學者組成,涵蓋了植物生物學領域的多個學科方向。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該雜志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吸納國際資深學術界專家擔任編委或為雜志撰稿。
總之,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雜志作為植物生物學領域的高質量專業期刊,始終致力于推進植物科學的前沿研究和發展,為促進植物科學領域的交流與互動,提高我國植物學研究的整體水平,促進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綜述 研究報告 研究簡報
(1)作者在投稿時須承諾“專投該刊,絕不一稿多投”。若發現一稿多投,本刊將不再刊發其作品。
(2)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字。應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避免使用未約定俗成的縮寫詞、字符、代號等。
(3)文章必須附有公開發表的參考文獻,且在文中應標注文獻引用處。參考文獻注錄項目應齊全,包括作者姓名、題名、刊名(或書名,圖書應注明出版地與出版社)、出版年、卷、期。
(4)中文摘要(200字以內)與英文摘要應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簡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5)來稿所涉及的課題如屬于基金資助項目,應于文題頁左下方加以注釋,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6)標題序號按照“一”、“(一)”、“1”、“第一”或“首先”順序排列,一般不用“①”號。根據文章具體內容,序號可適當減少,但不可反順序使用。
(7)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篇名、作者注置于當頁地腳;對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可夾在文內(加圓括號),也可排在當頁地腳或文末。
(8)靜態圖:圖或照片應另附于文后,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圖題和圖說明應簡潔明確,具有自明性。
(9)引言。按照 “研究的意義 (學術價值或經濟意義)”、“研究進展 (高度概括出與本研究有關的主要作者的重要研究結果)”、“本研究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前人研究的薄弱環節和空白)”、“本研究擬解決的關鍵問題”4個方面展開論述。
(10)本刊反對一稿多投,請作者自留底稿。若超過2個月,仍未收到錄用通知,請及時向編輯部查詢。因編輯部人力所限,恕不退稿,故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一經發表,即贈送2本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