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史》雜志,于1947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創刊,CN:11-2155/R,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當代名醫、書評、醫林散葉等。
《中華醫史》雜志辦刊宗旨是為發展我國醫學史研究工作服務,為醫史研究工作者在中國醫學史和世界醫學史領域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提供發表和交流園地,以促進我國醫史學事業的發展。該刊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方針,對不同學術觀點一視同仁,尤其重視發現和培植青年研究工作者。
述評 論著 文物與考古 爭鳴與論 史料與文獻 當代名醫 書評 醫林散葉
(1)來稿應遵守學術規范,保證原創性、科學性;無涉違法違紀現象;作者署名須無爭議。本刊不接受在其他報刊雜志、專著、論文集等公開出版物上已發過的文章。
(2)一級標題用一、二、三……;二級標題用(一)、(二)、(三)……;三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編號1.、2.、3.……;四級標題用(1)、(2)、(3)……。
(3)參考文獻僅列出最主要和正式發表的,按文中出現的次序編號引錄,并在文章相應位置以上角標標明。
(4)中、英文關鍵詞3~8個,中文關鍵詞間空1個字距,不用任何標點符號,英文關鍵詞用分號(;)隔開。
(5)請在投稿時提供完整個人信息(姓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李志平 | 31 | 心醫學教育;醫學史;金;SCI;加菲爾德 |
張志斌 | 28 | 心《本草綱目》;證候;證候要素;中醫學;中醫 |
梁永宣 | 25 | 心北宋;圖書館;中醫古籍;收藏;《傷寒論》 |
張海鵬 | 25 | 心小考;生卒年考;生卒年;宋代;藥性理論 |
朱建平 | 24 | 心中醫藥;中醫藥學;中醫;中醫藥術語;醫學史 |
王振瑞 | 22 | 心中西醫結合;中國醫學史;中醫;扁鵲;中西醫匯通 |
鄭洪 | 22 | 心中醫;嶺南;中醫藥;嶺南醫學;中醫教育 |
甄橙 | 19 | 心醫學史;博物館;健康;傳染病;醫史 |
李劍 | 15 | 心新中國;中醫;新中國成立初期;中醫政策;建國初期 |
肖永芝 | 15 | 心醫籍;《本草綱目》;江戶時代;本草綱目;藥學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358 | 中醫;醫史;本草;醫史學;醫史文獻 |
中國中醫研究院 | 120 | 中醫;醫學史;中醫藥;醫史;藥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111 | 中醫;傷寒;傷寒論;本草;《傷寒論》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94 | 中醫;醫史;博物;博物館;醫學史 |
北京大學 | 67 | 醫學史;醫史;醫史學;西醫;人文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66 | 中醫;新中國;清代;教育;針灸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61 | 中醫;傷寒;傷寒論;《傷寒論》;醫史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59 | 鼠疫;教育;醫學教育;防疫;細菌戰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53 | 本草;本草圖經;《本草圖經》;本草考證;藥材 |
中華醫學會 | 46 |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新聞;聲明;一稿兩投;新聞報 |
總體來說又是一次愉快的投稿,審稿老師提出的問題很好,認真修改后返回給編輯部就接受了,從投稿到錄用用時一個月。
我投稿被拒過,也被錄過。很容易查到校內稿件的比例有多少。校內稿件控制更嚴格,校外的反而更容易,尤其是雙一流大學的教授稿件。該刊很少發博士獨作或一作的稿件。稿件錄用后,該刊的編輯工作還是很贊的。
編輯的工作十分點贊,態度也是很友善,審稿專家也是非常專業,雖然歷經的時間較長才錄用,但是也情有可原,畢竟投稿量太大,而且期間加上放假,難免時間較長,進入編輯加工階段后才進行了咨詢,編輯也進行了詳細的回復,希望對各位投稿有所幫助。
審稿速度快,編輯態度好,提的意見很中肯,修改后返回很快就錄用了。總體就是只要文章沒有太大的錯誤,錄用還是挺快的。有適合的文章可以建議大家投。
非常認真的雜志,投稿到錄用,用時1個月。審稿速度真的好快啊,審稿也很認真,修改意見也很詳細,很中肯,版面費也很便宜,好雜志,值得投稿。
已經在排版了,還未出刊,省級刊,審稿速度快,出刊就慢了一些,也許是我的心理作用,因為急著用。編輯認真負責,排版后給回饋了小樣做校對,期待出刊,有審稿費,不過很便宜的。
中華醫史雜志的工作人員還是很認真負責的,編輯修改和校對非常的認真,過程較忙,但是學到很多東西,外審老師提出的意見也很中肯,對文章的修改有很大幫助!推薦投稿哦!
收到的錄用通知:經審閱,您的稿件已被本雜志錄用,好雜志,可能由于把導師掛一作,審稿特別快,一周之內送外審,然后反饋評審意見,意見特別中肯。
投過三篇,一篇稍微修改就接受了,另一篇說讓大修,但是主要還是按照審稿意見好好修改以后就收稿了,最后一篇也挺順利,好好的給審稿人把問題解釋清楚,據理力爭,《中華醫史》雜志對稿件格式要求很高,因此最好投之前就把格式改好。
我覺得該刊物透明度很高,審稿信息及時能被看到。《中華醫史雜志》要求非常高。我對我的文章還是很自信的,理論性和創新性沒問題,直接接受。
中華醫史雜志在醫史類的綜合性頂級雜志,剛中一篇綜述,半個月給初審意見小修,一個月接受錄用,總體來說,感覺蠻公正的,碰上的編輯也很好,一直很溫柔耐心。在國內算是速度非常快了。
該期刊的編輯認真負責,效率很高,還給了很詳細的修改意見,并耐心地電話溝通修改。感覺這個雜志的審稿人專業水平挺高的,提的意見也都很中肯。
2018年4月投稿,5月中旬查問審稿進度。 5月23日回復修改意見,表示有意錄用。中醫研究院的一位女博導給出的意見。 24日,退修完成。 稿件審理費50元,郵局匯款。 寄送紙質稿件副本2份。
中華醫史的速度非常快,編輯非常負責任,編輯那里是從來不耽誤時間的,審完的結果,往往當天就會反饋回來。這應該是國內不多的可選的高效高質量刊物,如果稿子質量可通過審稿,說明你寫的還不錯。
該刊投稿半個多月便收到編輯的郵件,告知初審通過,送至外審,外審時間大致一月,之后外審通過,錄用后很快就見刊,是值得推薦的好雜志。
中華醫史的審稿速度很快!1個月內就出結果了。主編也非常給力,有問必答,且很有耐心!非常感謝!祝這本雜志越辦越好!我會繼續支持你們的。
中華醫史處理速度非常快,20天左右,比較好中。不知道為什么她說我的文章有點短,需要增添內容,最大的感受就是編輯的態度特別特別的好,無論是郵件聯系還是電話聯系都特別的有禮貌,這是很少見的。
中華醫史雜志真的很不錯,該刊的編輯很負責,很熱情,對我的問題耐心的一一解答。非常感謝!外審專家對文章指出的問題,也相當到位,對文章的修改幫助很大。而且外審專家給人很親切的感覺。
投的是跟醫史有關的文章,是雜志比較重視的選題,大約半個月左右就受到用稿通知。11月投稿,12月就錄用了,速度很快,真心不錯,贊一個。
期刊很正規,修改后錄用,審稿專家給的修改意見蠻有學術性的。審稿周期是比較快的了,從投稿到見刊,用了很短的時間而已,期間由于自身原因,拖了點時間才上傳修改稿,所以如果能及時反饋的話,速度會更快。另外,國慶節還有中秋假期,導致與期刊社的交流受阻。不過,相信該期刊會越辦越好的。
中華醫史雜志的編輯很認真,效率效率相當的高。很快就進入了外審狀態,審稿專家給予了幾個專業很中肯的意見,對論文質量的提高很有幫助。該期刊的審稿流程也比較規范,值得推薦!
告知基本錄用了,只是錄用通知要等一陣子~~很慶幸我自己投的第一篇文章投到了這里,編輯部的老師人很好,處理問題很快,希望早點拿到錄用通知……
書的質量非常好,印刷清晰,紙張是那種輕的版本,然后還包郵,太合適啦!挺好的紙質也不錯包裝袋的也還好,書沒什么損傷護的不錯,最主要是物流賊快
特別值得一看的作品,很好看的一本書,這些文章我或多或少看過,因為我讀此刊已經很多遍,我自己雖無功力可言,可是默默站在一邊我一一看得熟、背得出,非常棒的一本雜志期刊,還會訂閱的!
正版,本雜志為權威專家們發表學術理論的圣地,所有的作品全文條理清晰、通俗易懂,更新了很多發表內容,并且也擴展了章后依據,豐富了教輔資源,本人喜歡,不管是在讀與否的碩士都適合訂閱來深研一番!
中華醫史雜志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承辦的中國唯一的醫史學專業學術期刊。書本質量不錯,知識豐富,拓寬視野,值得學習,繼續努力!
中華醫史雜志我一直都看這個雜志,到現在已經好多年了。每個月雜志就會直接通過快遞送貨上門,非常方便。感謝雜志之家通過這么便利的服務,會繼續支持的!
本人論文有少許創新,論證比較充分,分析也算詳細。審稿老師都一致通過了。非常開心。編輯處理速度很快,服務態度很好,凡有疑問,打電話咨詢對方都很客氣。良心期刊,贊一個。
個人感覺,想要審稿快,一定要在投稿時將你的論文創新點寫清楚,這樣編輯就會很快決定將你的稿子送到合適的專家手里,如果覺得你的論文有新意,這個時間會加快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該刊審稿速度非常給力,投稿20多天審稿意見返回,退休,意見不是很難,按審稿意見修改了兩三天,然后投過去,不到一周接受。總體來說,該刊還是非常不錯的。
中華醫史雜志還是認真負責的,只要有創新點,對于初稿格式要求不高,但是錄用后會要求修改格式,總的來說還是比較細致的,最大的缺點就是要求你的文章內容,比較麻煩。非常不錯的期刊,推薦~
中華醫史雜志編輯回復很快,我有問題發郵件,她都能及時反饋回來,態度挺好的。期刊比較注重論文的創新點和實用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中。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還是很幸運的~推薦
中華醫史雜志的編輯很認真負責,很多細節小問題都被指出來了。工作效率也很高,文章很快就被送審。外審專家的建議也很專業,比較中肯,有參考價值。中華醫史雜志很不錯,值得大家信賴的期刊。
中華醫史雜志的編輯部每個階段都能及時反饋信息、認真負責、工作高效、規范,挺不錯的。外審專家修回意見,也比較中肯,有參考價值。文章內容有創新很容易錄用的,祝大家好運!
中華醫史是非常不錯的期刊,審稿非常快,審稿流程也很專業,對文章理論有一定的要求。兩個外審2個半月結束了,針對建議給也認真給予了修改回復,提交后稿件處理差不多一周,收到是個好結果,被收錄啦!
這是第3次投中華醫史雜志了,總體感覺要求越來越嚴,要有新穎的創新點,專家給的意見很中肯,看過意見后,確實讓作者感覺自己論文存在一定不足,如語言描述上,有的時候不清楚,會給審稿老師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總體感覺,中華醫史雜志較以前來說嚴格了很多,希望對大家有用!!!
從投稿到正式錄用大概2個月,8月份投稿的,10月錄用,投稿后一個月專家給了審稿意見,小修了一次,審稿速度算比較快的。這是我第一篇錄用的文章,還是比較開心的。但是發稿還是比較慢的。
我還算幸運,審稿人審的比較快,但在編輯那里拖了2個月才給了小修的意見,返回后立馬狀態變為編輯加工,已經2個月了,算是錄用,已經給了錄用證明,但還沒給版面費通知。
送了兩個審稿專家,只收到一個專家的意見編輯部就給了審稿意見,修改稿已返回近一個月,還是退修狀態,希望能有好消息。不過好像比較偏向有基金支持的,最好是國家基金。
五月上旬投的稿,一周內進入初審,一個月后還沒有結果,催了一下,一周內有了初審結果,修改后錄用。七月13號發錄用通知。中華醫史審稿效率高,見刊時間正常,但可以加急。
在這上面投過兩篇。中華醫史雜志審稿人和編輯都很負責,審稿速度和刊出速度都很快,剛好一月就錄用接收了!希望中華醫史越辦越好!
一審約2.5個月,兩個審稿人,給的“中修”意見。修改建議非常多,但并不算太難回答,本人花20天回復了評論,有史以來用時最長的一次。修改稿沒有進一步外審,今天接受,總共耗時4個月。
11月10號投稿,11號收稿,14號初篩完,送外審,11月26號外審結束,建議錄用,專家修改了摘要,非常認真。12月2號初審完,顯示錄用修改,很興奮,12月3號準備上傳版權協議呢,一看,狀態被改成退稿了,意見是題材較多,沒有新意,把之前外審專家給的詳細修改意見什么的都給刪除了,給他們跪了,這不是玩人嘛!
審稿15個月后直接被拒,而且很蹊蹺。從審稿將近一年的時候就幾乎幾周一個電話催,說是兩個審稿人,有一個一直沒回來,那回來的那個審稿意見一直沒見著,但覺得肯定是不錯,否則就應該直接拒了。
審稿挺慢的,再編輯部里審了兩個月才送外審。三個月過去了,顯示還在外審,抱著被拒的心情給編輯部打了個電話,說還沒審完,讓等著。第四個月了,準備改改投其他刊物了,收到編輯的郵件,說被印刷版錄用了,并且不用改了,特別開心。
真的很好,最重要的是我在這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能夠解決方面一些困惑,而且幫助發表的都是一些正規的期刊。感覺投他家文章只要有一些新意,都容易中。
速度快,不到一個月便有反饋,感覺投他家文章要有一些新意。
1月4日投稿,1月27日外審回來要求修改,提了4個問題,其中兩個是關于文章內容方面的,兩個是文字修改方面的。感覺問題不是很難回答,希望還挺大的。2月4日發回修改稿,之后一直等待。3月14日出結果了,悲劇啊,據了,意見很尖銳,主要是機理解釋不清。
中華醫史雜志在線訂閱 雙月刊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
¥192.00/1年
人氣:5358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