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研究》是一本專注于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的學術期刊,其宗旨是“研究經典,傳承文明;融會中西,溝通古今”。該雜志涵蓋了多個欄目,包括文本研究、經典闡釋、名家訪談、學術動態(tài)、海外傳播和青年學者論壇等,旨在全面探討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該刊物的辦刊方針為“開明開放,平等平和;百家經典,兼容并包;學術融通,互動互鑒”,強調學術民主和討論自由。它致力于研究經典的文本,總結經學的成就,發(fā)掘經典的價值,并揭示圣賢的密旨,以此來服務于認識歷史和改造現實的需要。
《中華經典研究》以中國傳統儒釋道醫(yī)經典研究為中心,突出中華經典文化的特色,旨在成為國內外首個以中華經典研究為主體內容的學術型期刊。該雜志深入挖掘和宣傳展示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內容包括學術文章、學術名家及學者訪談錄等。
該雜志的作者團隊包括項楚、舒大剛等知名學者。項楚是四川大學的杰出教授,專長于敦煌學、文獻學、語言學、佛教學和文學史;舒大剛則是四川大學古籍所所長,專注于國學、中國儒學和歷史文獻學研究。《中華經典研究》通過其豐富多樣的內容和學術視角,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入理解和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
專題研究 書評
(1)本刊一貫堅持唯以文章學術質量論的用稿原則,請勿以投稿程序以外的任何方式影響審稿。
(2)文稿須附中文摘要,中文須內容一致。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數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3)層次標題序號: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碼。序號左頂格,末位數碼后不加標點,空1字排文字。
(4)引文超過150 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 格,以下各行縮進2 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 行換行另起,規(guī)則同上。
(5)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及基金項目(基金項目名稱、編號)標注于稿件首頁頁腳。
(6)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授權書》,專有使用權即歸本刊所有。本刊有權以光盤版、網絡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本刊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7)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jié)略原文。
(8)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對本文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正式文獻。內部資料、轉摘、保密資料、文摘等不能做為參考文獻引用。
(9)基金項目。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項目兩類。論文若有此種背景,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正式名稱列于作者單位之下列,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編號。
(10)文中涉及專用符號、專業(yè)術語須準確無誤(避免出現俗語),物理量符號書寫正確,計量單位采用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法定計量單位;引用公式注明出處。
中華經典研究雜志在線訂閱 半年刊
主辦單位: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
¥292.00/1年
人氣: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