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雜志,年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天文儀器、時間、頻率、計算機軟件等。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雜志以天文學領域為核心,涵蓋了太陽系、恒星和星系的觀測與研究、天文儀器與技術、宇宙物理學等相關領域的學術成果。雜志內容包括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文章等,旨在推動高水平的天文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
該雜志擁有一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資深科研人員和國內外知名天文學家組成的編輯團隊,負責確保論文的學術質量和內容的創新性。嚴格的論文投稿和審稿流程保證了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和影響力。雜志也注重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在每年的發行中向國內外相關學術組織和研究機構推送。這有效促進了國內外天文學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提升了中國天文學的國際影響力。
作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的年度學術刊物,《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雜志在中國天文學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為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學術思想的平臺,也為天文科學的發展和天文學家的成長培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總體而言,雜志是一本推動天文科學研究的重要刊物,致力于推動中國天文學的發展,促進天文學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天文儀器 時間 頻率 計算機軟件等
(1)主要來稿要求材料翔實、數據可靠、文字精煉、論點明確、論證合理,圖表簡明;結合作者自己在相應領域對學科的貢獻,對學科發展有指導意義。
(2)論文題目緊扣文章主題,用語、用詞嚴謹規范,需使用專業術語。
(3)參考文獻只選最主要的,并且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文獻,論著3-15篇為宜。
(4)摘要篇幅在100~300字,每篇文章都要有3~8個關鍵詞,多個關鍵詞之間以分號分隔。
(5)稿件如有合作作者,作者總人數不得超過3人,以投稿時的合作作者署名順序為準。審稿通過之后不得變更姓名、不得改動合作署名順序。
(6)“作者簡介”置于首頁腳注處;基金項目請在文章首頁腳注處寫明項目來源和課題編號。
(7)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8)注釋采取腳注的方式。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格式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
(9)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表項應具全,包括表序、表題、欄頭、欄目和表注(心要時)。
(10)創新點和貢獻:強調本研究的創新性和獨特之處,并指出可能對該領域的貢獻。
(11)所有投稿將經過雜志的審核流程,包括專家評審和編輯審稿。經過審核并決定接收發表的稿件將通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