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雜志,半年刊,由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主管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文獻學、文學、史學、哲學、考古學、語言文字學等。該論叢自創辦以來,始終秉持嚴謹的學術態度,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旨歸,致力于傳播海內外中國典籍與文化研究的學術成果,探討學界普遍關心的古代典籍與文化問題,引導社會全面認識中國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
其內容涵蓋以中國古代典籍與文化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學、文學、史學、哲學、考古學、語言文字學等各領域的學術論文。欄目設置豐富多樣,包括古籍整理、古籍研究、文化傳承、學術評論等,為相關領域的學者提供了一個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的平臺。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文化學術期刊,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數據庫收錄。統計數據表明,自創刊以來,已出版論文 400 余篇,互聯網下載次數達到 2 萬余次,期刊被引頻次為近百次。它不僅在學術界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也吸引了教育界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成為研究中國古代典籍與文化的重要學術資源。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在推動中國典籍整理與研究、文化傳承與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促進國內外相關學術交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文獻學 文學 史學 哲學 考古學 語言文字學等
(1)注明本文的重要題注、論文的性質(什么基金資助項目或哪級管理的科研項目、××學位論文、獲××論文獎等)和作者簡介。
(2)若稿件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它圖表,請用計算機制作相關內容,并務必保證其中的符號、數字、文字、圖線清晰、規范,以便本刊排錄時直接按原樣掃描。
(3)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以不超過20個漢字為宜,須附英文文題。
(4)正文一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二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加括號“(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三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1、2、3……”形式排序,正文四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形式排序。
(5)屬于基金資助項目成果的論文需注明:基金名稱、項目編號。本刊優先錄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成果論文。
(6)投稿時請作者提供單位、職銜、通訊地址、郵編、手機號碼及電子郵箱等聯系方式,并請提供作者簡介和既往學術成果發表情況。
(7)本刊保留對來稿進行修改的及對已刊用稿件在本刊網站上發表的權利,不同意者請預先聲明。我們倡導并堅守嚴謹的學術誠信,反對一稿多投,拒絕抄襲!
(8)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修改或刪節,但對內容的實質性修改將征得作者同意。
(9)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英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英文文獻在后。引文中的英文書名及期刊名用斜體,論文題目寫入“”號內。
(10)每篇稿件須有不超過200字的摘要,客觀陳述全文的中心內容,不進行評論。摘要中避免出現“本文”、“作者”等字樣。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雜志在線訂閱 半年刊
主辦單位: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
¥276.00/1年
人氣:9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