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研究》雜志,季刊,由山西省教育廳主管,山西省教育廳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石窟歷史、石窟藝術、北朝歷史、考古文物、碑刻研究、文物保護等。該雜志是國內首部以云岡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性學術刊物,具有正規的雙刊號,國內統一刊號為CN14-1404/K,國際刊號為ISSN2096-9708,屬于正規學術期刊。
《云岡研究雜志》為季刊,出版地為山西省大同市,主要欄目包括石窟藝術、石窟歷史、北朝歷史、考古文物、碑刻研究、文物保護等。它致力于深入探討云岡石窟的歷史背景、藝術特色、保護技術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遺產價值,報道最新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同時,該雜志也關注云岡石窟的藝術風格、歷史意義等理論性問題,分析云岡石窟中的雕塑、壁畫等藝術形式,為公眾了解云岡石窟這一世界級文化遺產提供了窗口。
長期以來,山西大同大學非常重視云岡文化研究。早在2007年,山西大同大學云岡文化研究中心就正式成立,為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這為《云岡研究雜志》的創辦提供了堅實的學術支撐和豐富的研究資源。此外,該雜志還積極回應時代需求,致力于推動云岡學走向世界,擴大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
《云岡研究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高質量的內容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可,被評為核心期刊之一。它不僅是學者們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臺,也是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橋梁。通過該雜志,讀者可以了解到關于云岡石窟的詳盡知識,感受到古代文明的魅力,以及現代科技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石窟歷史 石窟藝術 北朝歷史 考古文物 碑刻研究 文物保護
(1)引用資料非來自原始出處時,應注明“轉引自”。轉引文獻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 之相關信息,再注明轉引所據之文獻。
(2)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3)來稿請確保引用資料文獻的準確性,在投稿前進行原文核對,確保文章的客觀性和嚴謹性。
(4)請特別注意:著錄參考文獻出處時,期刊引文須注明的是引文所在具體頁碼,而非該文獻在期刊中的起訖頁碼;報紙引文必須在日期之后注明文獻所在的版次。
(5)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提取出文章的主要觀點。力避類似這樣的用語:本文從幾個方面論述了什么問題,對什么問題提出了個人的獨到見解等。
(6)在首頁地腳處注明資助基金(名稱、編號、內容)、第一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學歷、職稱、從事工作(或主要研究方向)。
(7)論文須提供中文的標題、內容提要、關鍵詞及作者簡介。請勿一稿兩投;請遵循學術規范,如出現剽竊,文責自負。
(8)插圖盡量簡潔,反映論文所必需的內容,避免相互重復或與正文重復。一般不超過6~8幅,具體視篇幅和內容而定。
(9)力求簡明扼要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不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英文文題不應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文題的含義應一致。
(10)本刊注釋均采用腳注形式,文末不列參考文獻。注釋序號采用1,2,3……;同一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從第二次引注開始可標為“同注某某”。
云岡研究雜志在線訂閱 季刊
主辦單位:山西大同大學
¥172.00/1年
人氣:28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