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民俗》雜志,季刊,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管,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陳列藝術、民俗文物、民俗研究等。該雜志于2019年正式創刊,立足廣東、輻射全國,旨在聚焦藝術及設計,厚植民俗文化,助推藝術研究和民俗研究的深入發展。
作為國內正規學術期刊,《藝術與民俗》擁有正規的雙刊號,其中國內統一刊號為CN 44-Q1116,國際刊號為ISSN 1995-0187。雜志為季刊,出版地為廣東省廣州市。自創刊以來,雜志編輯部嚴格遵守學術出版管理條例,努力提升刊物質量,為廣大作者提供了一個展示學術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
在內容方面,該雜志主要刊登藝術史、現當代藝術理論、藝術與圖像、藝術考古以及博物館陳列藝術、民俗研究、民俗文物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雜志欄目設置豐富,包括藝術研究、陳列藝術、民俗研究、民俗文物、書評與信息等多個板塊,旨在全面反映藝術與民俗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動態。
總之,《藝術與民俗》雜志作為國內優秀學術期刊,以其獨特的定位和豐富的內容,為藝術與民俗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深受廣大學者和作者的喜愛和認可。
陳列藝術 民俗文物 民俗研究
(1)圖表隨正文列出,每幅圖表應冠有圖題和表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表格統一使用三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
(2)參考文獻按照在文章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排列。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加方括號標明文獻序號,并注明文獻類型標識。
(3)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學位等),并在文末附上詳細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和電子信箱。
(4)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5)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可錄制性。文稿應資料真實、數據準確、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文字精煉,書寫工整規范,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
(6)摘要必須是獨立的和自含的,也就是說,摘要應當是獨立于本篇文章而存在的,因此摘要中不要出現“本文論述了”、“筆者”等字樣。
(7)文章的正文標題、表格、圖形、公式須分別連續編號,腳注每頁單獨編號。大標題居中,編號用一、二、三;小標題左齊,編號用(一)、(二)、(三);其他用阿拉伯數字。
(8)論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
(9)參考文獻按照在文章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排列。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加方括號標明文獻序號,并注明文獻類型標識。
(10)同一注釋里如需羅列多條同類文獻的,一般按時間順序排列,用分號隔開(但依論證重要程度排列的文獻次序除外)。同一注釋里中外文文獻混合排列的,結尾所使用的句號以最后文獻的語種所對應的格式為準。
藝術與民俗雜志在線訂閱 季刊
主辦單位: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
¥292.00/1年
人氣:37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