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雜志,半年刊,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主管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民族歷史、語言、考古、地理等。該集刊一直專注于發表關于中國西北邊疆地區民族歷史、語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些成果涵蓋了青藏高原、天山南北、蒙古高原以及中央歐亞民族等地區和群體。
這本集刊的宗旨是推動國內學界在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方面的進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它不僅刊登原創性的學術研究論文,還發表書評和研究綜述等多種形式的學術內容。自2019年起,烏云畢力格教授擔任該集刊的主編,并將其改為半年刊。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在學術界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并于2023年入選CSSCI來源集刊。從2021年開始,該集刊由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截至2024年底,已經出版了22輯。為了進一步提升集刊的質量和影響力,從2025年起,該集刊將進行一系列改版。改版內容包括:與內蒙古大學民族古典學高等研究院聯合主辦,每年出版次數由2次增加到3次,以及將出版字體由繁體字改為簡體字。
民族歷史 語言 考古 地理
(1)請在稿件上寫明真實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稱(務)、聯系電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以便聯系,發表署名聽便。
(2)各層次標題都要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應盡可能“排比”,即詞(詞組)類型相同,意義相關,語氣一致。
(3)文稿應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和實用性,要求數據可靠、觀點明確、文字簡練。
(4)圖表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圖1,圖2;表1,表2,圖和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圖號圖名應置于圖下,表號表名置于表上。
(5)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6)對文章某一部分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以注釋首次出現的順序編號,注釋內容按編號順序標注于正文之后,不得用于引文索引或致謝。
(7)來稿文責自負,作者自留底稿,本刊不予退稿。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對稿件享有刪改權。
(8)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約300字,英文摘要約600-800字。關鍵詞2至5個(中英文)。
(9)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10)正文應層次清楚,方便閱讀,行文符合規范。正文中的各級標題分別為:“1”、“1.1”、“1.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