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育》雜志,于2000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創刊,CN:11-5678/TP,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人物、區域經驗、應用天地等。
《信息技術教育》現已更名為《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卷首 獲獎課例展評 巡禮 課題在線 支教活動 人物 區域經驗 應用天地
(1)文章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選題新穎,文辭通順,重點突出,論點明確,數據可靠,無剽竊及抄襲之處。
(2)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碼l、2、3、……,在正文之后寫明“附注”或“注釋”字樣,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碼l、2、3、……和注文,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
(3)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4)得到各類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在論文首頁標注(基金名稱、編號),并請提供有關批準文件的復印件一份。
(5)來稿請注明作者簡介( 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或主要從事工作、供職單位任職) 、詳細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及郵箱。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金陵 | 201 | 心課堂;課程教學法;教學法;信息技術;課程 |
陳凱 | 183 | 心計算機;計算思維;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技術 |
謝作如 | 140 | 心教育;開源硬件;人工智能;物聯網;AI |
彭敦運 | 134 | 心教師;信息技術;班主任;老師;課堂 |
王愛勝 | 122 | 心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課;計算思維 |
焦建利 | 120 | 心教師;教育技術學;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 |
張勤堅 | 107 | 心教育漫談;教育;教學設計;兒童;課堂 |
吳俊杰 | 78 | 心SCRATCH;開源;教育;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 |
魏寧 | 76 | 心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教師;老師 |
張海 | 69 | 心TPACK;教育技術;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教育;教育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東北師范大學 | 259 | 教育;教學;信息技術;課程;智慧教育 |
蘇州市電化教育館 | 204 | 教學;課程;教學法;學法;課堂 |
華南師范大學 | 187 | 教育;教學;教師;課程;課堂 |
位育中學 | 186 | 計算機;教學;信息技術;思維;游戲 |
北京師范大學 | 181 | 教學;教育;教學設計;信息技術;課堂 |
學研究院 | 173 | 教學;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思維 |
華東師范大學 | 170 | 教育;教學;課程;信息技術;思維 |
南京師范大學 | 144 | 教學;信息技術;課程;教育;教學設計 |
溫州中學 | 144 | 教育;課程;硬件;開源;信息技術 |
浙江師范大學 | 137 | 教學;教育;課程;信息技術;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