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路學刊》雜志,季刊,由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主管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絲路文明交往、“一帶一路”軟環境建設、絲路學研究等。
雜志秉承弘揚絲路精神的宗旨,助推百年顯學絲路學的發展,在跨學科、多領域中形成問題導向型的研究范式,將絲路學研究的靜態學術資源盤活為 “一帶一路” 建設的動態現實資源,以期為 “一帶一路” 提供扎實且全面的學理支撐。
《新絲路學刊》雜志聚焦打造 “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絲路學” 三個欄目,常設絲路文明交往研究、“一帶一路” 軟環境建設、絲路學議題研究等具體板塊,展開 “一帶一路” 政策解讀、絲路歷史人文研究及中國絲路學理論體系建構。是中國首本專注于 “一帶一路” 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及話語體系建構的學術集刊,因每期刊發高比例專家稿及其卓見而引發國內外學界的關注,入選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絲路文明交往 “一帶一路”軟環境建設 絲路學研究
(1)來稿要求具有客觀性、真實性、創造性、科學性、先進性、邏輯性、實踐性。
(2)投稿須附第一作者簡歷和通訊作者簡歷(如有通訊作者的話),簡歷包括姓名、學位、學歷、職稱或職務,主要從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聯系電話或電子郵箱。
(3)直接引文之注釋不加引領字“參見”,間接引文之注釋應加引領詞“參見”;如顯示其他支持性文獻,用“另參見”為引領詞。對立性文獻,則加說明性字句,諸如“不同的見解,請參見”之類。
(4)正文章節標題占一行,用黑體,小標題獨占一行,前空兩格,且一律用阿拉伯數字 (從1開始) 表示,形式為1.1 1.1.1 1.2……2.2.1 2.2……
(5)圖表應當是正文內容的補充,而非重復。圖表應有圖題和表題,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及符號應在注釋中詮釋。
(6)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邏輯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
(7)頁下注釋的格式基本與參考文獻格式一致,但需注意的是外文注釋中的作者姓名遵照外國人名的書寫順序。
(8)摘要應直接給出研究目的,用一句話概述即可。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必須詳細具體,研究結果包括具體數值或趨勢,被確定的關系,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結論是對結果的分析、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等。
(9)題目應能準確概括文章內容,一般不超過20字。如非必要,不用副題名。英文標題內容應與中文標題相應。
(10)標注方式: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多個項目同格式列出,前后用分號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