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革命史資料與研究》雜志,年刊,由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管,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研究動態、紀念館工作、文獻與資料等。
《上海革命史資料與研究》雜志是一本專注于上海地區革命史研究的學術期刊。該雜志創辦于1990年,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主辦,旨在深入挖掘和研究上海地區的革命歷史,為學者和研究者提供寶貴的歷史文獻和學術資料。雜志的讀者主要包括歷史學界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以及對上海地區革命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該雜志每期刊登一系列重要的歷史文獻、研究論文、學術評論等,涵蓋了從晚清時期到解放前夕的上海地區的重大革命事件和人物。
《上海革命史資料與研究》雜志致力于推動上海地區革命歷史研究的深入發展,通過整理和發掘珍貴的歷史文獻和資料,為學術界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礎。同時,該雜志也為廣大讀者了解上海地區豐富的革命歷史文化,了解先輩們的奮斗和犧牲,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窗口。隨著時間的推移,雜志在學術界積累了較高的聲譽和影響力。它成為了上海地區革命歷史研究的重要平臺和催化劑,為學者和愛好者開拓了一個廣闊的學術交流和分享的空間。
研究動態 紀念館工作 文獻與資料等
(1)編輯部對擬用稿件將在收到來稿后一個月內向作者發出稿件錄用通知,作者逾期未收到通知,可自行處理。編輯部對來稿有修改權,不同意修改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2)題目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
(3)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4)中文內容摘要300字左右,要求能夠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中文關鍵詞3~5個,應為能夠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
(5)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
(6)數字的使用執行 GB/T 1583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4 位及以上的整數或小數應加千分空,數值范圍使用波紋式連接號“~”表示。
(7)正文中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標題應盡可能排比。不同層次的標題,有上下關系者,在內容上應相互聯系。題末不加標點符號,空1字書寫內容。
(8)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 )內。
(9)圖表應有自明性,能用文字說明的盡量不用圖表。表格用三線表。圖表均應有圖題、表題。
(10)引言部分一般包括對該期刊文集的簡要介紹、本期刊文集的主題重點、相關背景信息等。引言的目的是為讀者提供一個整體的了解和切入點,引導他們進入雜志的主題內容。
(11)征稿內容必須為原創作品,未在其他刊物或平臺發表過。不接受抄襲或剽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