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合適期刊 投稿指導 助力快速見刊免費咨詢
International Security是社會學領域的一本權威期刊。由MIT Press出版社出版。該期刊主要發表社會學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創刊于1976年,是社會學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學術刊物。該期刊主要刊載Social Sciences-Law及其基礎研究的前瞻性、原始性、首創性研究成果、科技成就和進展。該期刊不僅收錄了該領域的科技成就和進展,更以其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卓越的審稿標準,確保每篇文章都具備高度的學術價值。此外,該刊同時被SCIE,SSCI數據庫收錄,并被劃分為中科院SCI1區期刊,相當于A級期刊(最高刊物級別),它始終堅持創新,不斷專注于發布高度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不斷推動社會學領域的進步。
同時,我們注重來稿文章表述的清晰度,以及其與我們的讀者群體和研究領域的相關性。為此,我們期待所有投稿的文章能夠保持簡潔明了、組織有序、表述清晰。該期刊平均審稿速度為平均 。若您對于稿件是否適合該期刊存在疑慮,建議您在提交前主動與期刊主編取得聯系,或咨詢本站的客服老師。我們的客服老師將根據您的研究內容和方向,為您推薦最為合適的期刊,助力您順利投稿,實現學術成果的順利發表。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社會學 | 1區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法學 | 1區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法學 | 1區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法學 | 1區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法學 | 1區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1區 | 是 | 否 |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SSCI | Q1 | 3 / 165 |
98.5%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SSCI | Q1 | 4 / 165 |
97.88% |
學科類別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Social Sciences 小類:Law | Q1 | 24 / 1025 |
97% |
大類:Social Sciences 小類: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Q1 | 25 / 706 |
96% |
大類:Social Sciences 小類: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 | Q1 | 73 / 1466 |
95% |
年份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年發文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10 | 18 | 15 |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56 |
England | 7 |
Switzerland | 4 |
Italy | 3 |
Norway | 3 |
Australia | 1 |
Belgium | 1 |
CHINA MAINLAND | 1 |
Canada | 1 |
Denmark | 1 |
機構 | 數量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 6 |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 5 |
GEORGETOWN UNIVERSITY | 5 |
HARVARD UNIVERSITY | 5 |
DARTMOUTH COLLEGE | 4 |
STANFORD UNIVERSITY | 4 |
TUFTS UNIVERSITY | 4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4 |
ETH ZURICH | 3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3 |
文章名稱 | 引用次數 |
Weaponized Interdependence: How Global Economic Networks Shape State Coercion | 40 |
Bound to Fai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 | 38 |
Why China Has Not Caught Up Yet: Military-Technological Superiority and the Limits of Imitation,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Cyber Espionage | 17 |
Escalation through Entanglement How the Vulnerability of Command-and-Control Systems Raises the Risks of an Inadvertent Nuclear War | 15 |
Why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Has Not Changed: Power, Habit, and the US Foreign Policy Establishment | 14 |
China in a World of Orders: Rethinking Compliance and Challenge in Beijing'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14 |
The Power of Nations: Measuring What Matters | 14 |
US-China Rivalry in Southeast Asia: Power Shift or Competitive Coexistence? | 12 |
Active Denial: Redesigning Japan's Response to China's Military Challenge | 10 |
Cautious Bully: Reputation, Resolve, and Beijing's Use of Coerc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 10 |
SCIE SSCI
影響因子 1.2
CiteScore 3
SCIE SSCI
影響因子 3
CiteScore 2.2
SCIE
CiteScore 2.9
SCIE SSCI
影響因子 3.2
CiteScore 5.5
SCIE SSCI
影響因子 1.6
CiteScore 3.5
SCIE SSCI
影響因子 3.6
CiteScore 4.1
SCIE SSCI
影響因子 4
CiteScore 6.3
SCIE SSCI
影響因子 2.5
CiteScore 5.7
SCIE SSCI
影響因子 1.3
CiteScore 3.4
SCIE SSCI
影響因子 2.4
CiteScore 5.5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Int. Sec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