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合適期刊 投稿指導 助力快速見刊免費咨詢
Marine Micropaleontology是地球科學領域的一本優秀期刊。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該期刊主要發表地球科學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創刊于1976年,該期刊主要刊載地學-古生物學及其基礎研究的前瞻性、原始性、首創性研究成果、科技成就和進展。該期刊不僅收錄了該領域的科技成就和進展,更以其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卓越的審稿標準,確保每篇文章都具備高度的學術價值。此外,該刊同時被SCIE數據庫收錄,并被劃分為中科院SCI4區期刊,它始終堅持創新,不斷專注于發布高度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不斷推動地球科學領域的進步。
同時,我們注重來稿文章表述的清晰度,以及其與我們的讀者群體和研究領域的相關性。為此,我們期待所有投稿的文章能夠保持簡潔明了、組織有序、表述清晰。該期刊平均審稿速度為平均 較慢,6-12周 約26.7周。若您對于稿件是否適合該期刊存在疑慮,建議您在提交前主動與期刊主編取得聯系,或咨詢本站的客服老師。我們的客服老師將根據您的研究內容和方向,為您推薦最為合適的期刊,助力您順利投稿,實現學術成果的順利發表。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學 | 3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 2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3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 2區 | 否 | 否 |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PALEONTOLOGY | SCIE | Q2 | 26 / 56 |
54.5%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PALEONTOLOGY | SCIE | Q2 | 17 / 56 |
70.54% |
學科類別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小類:Paleontology | Q1 | 27 / 113 |
76% |
大類: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小類:Oceanography | Q2 | 53 / 145 |
63% |
年份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年發文量 | 50 | 40 | 47 | 33 | 49 | 37 | 73 | 63 | 66 | 56 |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46 |
France | 35 |
CHINA MAINLAND | 28 |
Japan | 22 |
Italy | 20 |
England | 18 |
Canada | 16 |
GERMANY (FED REP GER) | 16 |
Brazil | 10 |
Norway | 10 |
機構 | 數量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 20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14 |
UNIVERSITE D'ANGERS | 12 |
UNIVERSITY OF VICTORIA | 10 |
TONGJI UNIVERSITY | 8 |
UNIVERSITE DE BORDEAUX | 8 |
UNIVERSITY OF QUEBEC | 8 |
UNIVERSITY OF BREMEN | 7 |
UNIVERSITY OF LONDON | 7 |
BROCK UNIVERSITY | 6 |
文章名稱 | 引用次數 |
Developing Foram-AMBI for biomonitoring in the Mediterranean: Species assignments to ecological categories | 23 |
Responses of benthic foraminifera to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A cas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the Kachchh Basin (Western India) | 7 |
Automated species-level identification of planktic foraminifera u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with comparison to human performance | 7 |
Modern shallow water radiolarians with photosynthetic microbiota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 7 |
The biogeography and ecology of common diatom species in the northern North Atlantic,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aleoceanographic reconstructions | 6 |
The calcification depth and Mg/Ca thermometry of 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 in the tropical Indo-Pacific: A core-top study | 5 |
Effects of heavy-metal contaminants (Cd, Pb, Zn) on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grown from propagules, Sapelo Island, Georgia (USA) | 5 |
Ultra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kleptoplasts in benthic foraminifera from shallow-water (photic) habitats | 5 |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s on prokaryotic associates of benthic foraminifera: Food, mutualistic symbionts, or parasites? | 5 |
Benthic foraminiferal ultrastructural alteration induced by heavy metals | 5 |
SCIE
影響因子 0.6
CiteScore 1.3
SCIE
影響因子 3.8
CiteScore 8.9
SCIE
影響因子 1.7
CiteScore 2.8
SCIE
影響因子 1.9
CiteScore 4.7
SCIE
影響因子 2.4
CiteScore 4.6
SCIE
影響因子 9
CiteScore 12.3
SCIE
影響因子 4.2
CiteScore 7.4
SCIE
影響因子 4.4
CiteScore 5.6
SCIE
影響因子 3
CiteScore 9.7
SCIE
影響因子 2
CiteScore 3.9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ELSEVIER SCIENCE BV,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00 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