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合適期刊 投稿指導 助力快速見刊免費咨詢
Astrobiology是物理與天體物理領域的一本優秀期刊。由Mary Ann Liebert Inc.出版社出版。該期刊主要發表物理與天體物理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創刊于2001年,該期刊主要刊載生物-地球科學綜合及其基礎研究的前瞻性、原始性、首創性研究成果、科技成就和進展。該期刊不僅收錄了該領域的科技成就和進展,更以其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卓越的審稿標準,確保每篇文章都具備高度的學術價值。此外,該刊同時被SCIE數據庫收錄,并被劃分為中科院SCI3區期刊,它始終堅持創新,不斷專注于發布高度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不斷推動物理與天體物理領域的進步。
同時,我們注重來稿文章表述的清晰度,以及其與我們的讀者群體和研究領域的相關性。為此,我們期待所有投稿的文章能夠保持簡潔明了、組織有序、表述清晰。該期刊平均審稿速度為平均 約3.0個月 。若您對于稿件是否適合該期刊存在疑慮,建議您在提交前主動與期刊主編取得聯系,或咨詢本站的客服老師。我們的客服老師將根據您的研究內容和方向,為您推薦最為合適的期刊,助力您順利投稿,實現學術成果的順利發表。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BIOLOGY 生物學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2區 3區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2區 | BIOLOGY 生物學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2區 3區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2區 | BIOLOGY 生物學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2區 3區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學天文 | 3區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BIOLOGY 生物學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3區 2區 2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2區 | BIOLOGY 生物學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2區 3區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2區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BIOLOGY 生物學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2區 2區 3區 | 否 | 否 |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ASTRONOMY & ASTROPHYSICS | SCIE | Q2 | 25 / 84 |
70.8% |
學科:BIOLOGY | SCIE | Q1 | 23 / 109 |
79.4% |
學科: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 SCIE | Q1 | 58 / 253 |
77.3%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ASTRONOMY & ASTROPHYSICS | SCIE | Q2 | 24 / 84 |
72.02% |
學科:BIOLOGY | SCIE | Q1 | 27 / 109 |
75.69% |
學科: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 SCIE | Q2 | 66 / 253 |
74.11% |
學科類別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小類: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miscellaneous) | Q1 | 11 / 193 |
94% |
大類: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小類:Space and Planetary Science | Q1 | 19 / 104 |
82% |
年份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年發文量 | 58 | 78 | 64 | 91 | 96 | 91 | 122 | 93 | 110 | 86 |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232 |
GERMANY (FED REP GER) | 62 |
England | 48 |
France | 38 |
Canada | 37 |
Japan | 30 |
Spain | 30 |
Italy | 29 |
Scotland | 26 |
Australia | 21 |
機構 | 數量 |
NATIONAL AERONAUTICS &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 107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47 |
HELMHOLTZ ASSOCIATION | 36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 30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 26 |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IFICAS (CSIC) | 24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23 |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21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 16 |
BLUE MARBLE SPACE INST SCI | 15 |
文章名稱 | 引用次數 |
Exoplanet Biosignatures: A Review of Remotely Detectable Signs of Life | 51 |
The NASA Roadmap to Ocean Worlds | 32 |
Exoplanet Biosignatures: Understanding Oxygen as a Biosignature in the Context of Its Environment | 29 |
A Hydrothermal-Sedimentary Context for the Origin of Life | 24 |
Exoplanet Biosignatures: Observational Prospects | 23 |
The Ladder of Life Detection | 23 |
Modeling Repeated M Dwarf Flaring at an Earth-like Planet in the Habitable Zone: Atmospheric Effects for an Unmagnetized Planet | 22 |
The Habitability of Proxima Centauri b: Environmental States and Observational Discriminants | 21 |
Habitable Climate Scenarios for Proxima Centauri b with a Dynamic Ocean | 21 |
Venus' Spectral Signatur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Life in the Clouds | 20 |
SCIE
影響因子 4.2
CiteScore 1.5
SCIE
影響因子 0.9
CiteScore 1.6
SCIE
影響因子 1.8
CiteScore 3.1
SCIE
影響因子 2.7
CiteScore 6.9
SCIE
影響因子 0.5
CiteScore 1.4
SCIE
CiteScore 4
SCIE
影響因子 4.8
CiteScore 6.7
SCIE
CiteScore 2.8
SCIE
影響因子 0.7
CiteScore 1.4
SCIE
影響因子 1.3
CiteScore 2.7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MARY ANN LIEBERT INC, 140 HUGUENOT STREET, 3RD FL, NEW ROCHELLE, USA, NY, 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