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獻綜述分為哪些部分
1、摘要和關鍵詞。摘要限200字以內。摘要要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號、縮略語。摘要后需要給出3-5個關鍵詞,中間應用分號“;”分隔。
2、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研究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要求簡明扼要,一般200-300字為宜,不宜超過500字。
3、主題部分。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但主題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以15字為限,不用標點符號,其層次的劃分及編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不含引言部分),一般用兩級,第三級上用圓括號()中間加數字的形式標識。
其中正文部分可根據內容的多少可分為若干個小標題分別論述。小結,是對綜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總結,作者應對各種觀點進行綜合評價,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發展的方向和展望。內容單純的綜述也可不寫小結。
4、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參考文獻的多少可體現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對綜述類論文參考文獻的數量。
二、文獻綜述類型
1.背景式綜述
這是文獻綜述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在文章的開頭部分出現。背景式文獻綜述介紹某一研究問題的意義、背景情況,將該研究問題置于一個大的相關的研究背景下,讓讀者了解到該研究在整個相關的研究領域中所占的比重和位置。讀者可以從背景式綜述中看到該研究問題與前期研究的相關性,并了解到前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歷史性綜述
歷史性綜述是一種介紹性的綜述,主要用于追溯某一思想或理論形成和發展的來龍去脈。研究者們往往對某一領域中最重要的問題
作歷史性綜述,歷史性綜述對介紹某一學科領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讀者通過閱讀歷史性綜述,會對某一學科的全貌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認識。
3.理論式綜述
理論式綜述是對解釋同一現象的不同理論進行綜述,分別介紹不同理論,比較各理論的優勢和劣勢,并評價他們對該現象的解釋力。當研究者需要整合兩種理論或拓展某一理論時,往往會作理論式綜述。
4.方法性綜述
文獻綜述的寫作步驟和方法方法性綜述是研究者對研究成果的方法部分進行綜述,評價相關研究中研究方法使用是否正確、得當,指出不同的研究設計、不同的樣本、不同的測量方法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研究結果等。
5.整合式綜述
整合式綜述是研究者整合某一研究問題相關的論文和研究報告,為讀者展現出該研究問題的研究現狀。
三、擴展資料
檢索和閱讀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后,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論,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而寫成的一種不同于畢業論文的文體。
它要求作者既要對所查閱資料的主要觀點進行綜合整理、陳述,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對綜合整理后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和相應的評價,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