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北大核心和SCI有什么區別
區別一:北大核心和SCI認可范圍不同。北大核心是中國的,在國內與SCI都有比較高的地位。但SCI是世界的,沒有SCI,在國際學術交流上很難被重視。北大核心的含金量在國內可以說很不錯,但拿在國際上來說,北大核心還是夠不到天花板。
區別一:北大核心收錄的是中文期刊,而SCI收錄的期刊包括英文和中文,但英文期刊占比很高。在發表論文時,北大核心不擔心語言習慣和表達結構上有大問題。而發表SCI會有語言上的天生弱勢,表達不清楚,邏輯混亂,容易降低論文的學術價值,不被審稿人認可。
區別一:北大核心在發表難度上不一定就比發SCI難度小。北大核心對文章要求高,對作者學歷、單位也有嚴格要求。而SCI,只要文章質量足夠好,當然這個好往往要比北大核心的要求更高,但對于作者學歷等沒有硬性要求。
區別一:北大核心和SCI都是科研水平評價標準,至于認可度,要看具體的單位規定的衡量標準。雖然很多高校,對于SCI的認可度比北大核心高,很多時候只發北大核心是沒有競爭力的。但還是存在一些單位知認可國內核心,不認可SCI的情況。
二、什么是SCI
SCI的全稱是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中文翻譯是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的尤金·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國費城創辦的引文數據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
科學引文索引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檢索性刊物之一 ,也是文獻計量學和科學計量學的重要工具。通過引文檢索功能可查找相關研究課題早期、當時和最近的學術文獻,同時獲取論文摘要;可以看到所引用參考文獻的記錄、被引用情況及相關文獻的記錄。
三、什么是北大核心
北大核心是學術界對某類期刊的定義,一種期刊等級的劃分。它的對象是,中文學術期刊。是根據期刊影響因子等諸多因素所劃分的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聯合眾多學術界權威專家鑒定,國內幾所大學的圖書館根據期刊的引文率、轉載率、文摘率等指標確定的。確認核心期刊的標準也是由某些大學圖書館制定的,而且各學校圖書館的評比、錄入標準也不盡相同,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從影響力來講,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較權威的一種。是除南大核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以外學術影響力最權威的一種。
通過對北大核心和SCI區別上的了解,從整體來說,SCI要比北大核心要好。SCI是國際學術界最具影響力的衡量標準,對于申報職稱、申請博士具有很大優勢。比如某單位醫生評職稱,1篇sci加5分,是最高的,而1篇北大核心加2分。但并非所有時候就一定要發SCI,每個人要根據個人單位實際要求來選擇。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