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新媒體助力科技期刊謅議

摘要:通過介紹學術會議在科技期刊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總結媒體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在開展學術交流過程中,運用新媒體在會議通知、會議報名、會議服務、會后成果推廣中的應用實踐,提出了新媒體在融合科技期刊專家資源以及行業影響力的同時,對組織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學術會議有能夠節省人力資源,降低會議成本,實現科技成果精準傳播的作用。媒體融合給學術期刊帶來眾多挑戰的同時,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機制,同時為學術期刊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機遇[1]。科技期刊作為學術傳播與交流的重要載體,在科研成果、引領學科發展、提高科學素養、開展科學普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服務于科技工作者的載體除科技期刊自身外,利用期刊資源開展學術交流也是科技期刊的重要職能之一。利用新媒體更好地開展學術交流活動,舉辦學術會議、學術沙龍等,是學術期刊通過新媒體的方式推動期刊發展的重要途徑。

1、學術會議對于科技期刊的推進作用

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對于學者個人、具體學術研究、整體的學術進步,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2]。科技期刊作為科學研究方向的引航標,學術會議是學術交流和探討的動態平臺,科技期刊是展示學術成果的靜態平臺[3-4]。科技期刊如何依托于期刊的資源組織學術會議,借助學術會議進一步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在科技期刊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有著較大的探討價值。

1.1為期刊提供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選題

科技期刊作為服務于科技工作者、為其提供研究思路、引領科學研究方向的重要載體,在期刊所專注的學術領域內,為讀者提供、選取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極為重要[2,5]。學術會議不僅可以為科研工作者展示最新科研成果提供平臺,而且可以將最新研究成果提供給從事相關領域的科研、生產工作者[6]。期刊可以通過學術會議掌握最新科研方向以及成果,對學術研究以及生產實踐均起到領航標的重要作用。

1.2擴大期刊稿件來源通道,提升稿件質量

作為科技期刊的編輯,時刻與科學研究人員保持聯系、深入交流才能始終保持科技期刊的活性,才能從源頭控制、提高稿件的質量[4,7]。主動出擊組織學術會議,期刊主編、編輯可結合自身的發展計劃以及重點刊登方向進行熱點會議選題,通過學術會議擴大與期刊緊密聯系的科學研究人員范圍,擴大重點刊登方向領域的作者潛在人群,并且在重點刊登方向的領域熱點進行組稿,提高稿件的質量。

1.3完善期刊編委、審稿專家、作者團隊

通過組織學術會議,邀請期刊的編委以及審稿專家參加,與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學術會議期間,可就期刊的稿件熱點選題、重點刊登方向針對性的聽取編委的意見;針對審稿過程中的細節,與審稿專家面對面溝通交流,認真聽取審稿專家的意見,不斷進行改善提高,培養審稿專家對于期刊發展的參與感與責任感;為更好地服務于作者,從投稿以及稿件處理過程中的細節與作者主動溝通,建立長期聯系,強化期刊作者團隊建設[8-9]。

1.4提升期刊自身在科技期刊以及專業領域的影響力

確定學術會議主題后,圍繞會議主題聯系相關領域及學科內具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充分聽取其對于學術會議的意見建議,與其共同組織學術會議,充分調動起積極性、主動性,促進期刊與專家學者之間的感情,提升期刊在專家學者之間的影響力[9]。會議期間,通過多種方式全方位向科學界宣傳展示期刊,擴大期刊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

2、新媒體在學術會議中的應用

新媒體可以加快傳播速度,拓寬傳播渠道,豐富傳播內容[10]。各種新媒體技術的涌現不斷改變著傳統信息的傳播模式[11]。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階段,在學術會議中如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并加以借鑒,使學術會議在會議組織、信息傳播、成果推廣方面發揮精準、高效、快捷的優勢,對于學術期刊的媒體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1新媒體在學術會議通知中的應用

2.1.1利用H5制作會議通知,會議相關信息

學術期刊的學者資源分布在讀者群、作者群、編委群以及諸多行業專家群等。傳統會議通知的是通過紅頭文件,以郵寄、傳真的形式下發給有關單位,通知的時效和范圍非常受限。新媒體中的H5界面具有良好的互動性,通過動畫形式、美觀的畫面、觸屏以及重力感應等感官體驗,將會議通知制作成動畫H5的效果,在移動互聯網社交平臺傳播具有裂變的傳播效果。在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的傳播功能極其強大,能很好地便于受眾主動轉發傳播。利用H5將會議通知編委群、作者群等進行傳播,可以加強編委以及作者與期刊的互動,提高編委以及作者的積極性、參與感以及為期刊進行貢獻的主觀能動性。

2.1.2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推廣

微信公眾平臺相較于其他傳統媒體,手機端的傳播性更強,可以以公眾號文章推送的形式,依托于微信公眾號的粉絲基礎在相應的學術研究領域進行廣泛的傳播,不僅有助于加強期刊與專家學者之間的聯系,還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信息的傳播[12]。以《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微信公眾平臺為例,擁有5萬多學者資源,日常一則會議通知點擊在2500次左右,包括用戶的大量轉發朋友圈、微信群等。

2.1.3利用新媒體實現定點推送

以《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期刊于2019年5月25日在北京舉行的“水利科技創新論壇暨現代節水理論與技術互鑒研討會”為例,結合“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針,以“節水”為主題舉辦學術會議,針對性地邀請國內的節水專家、節水企業參加會議,實現了節水產學研的結合,在期刊編委群、作者群針對節水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做定點推送,借助關注期刊專家學者的力量進行會議信息傳播,不僅有助于與專家學者保持友好的聯系溝通,還為期刊獲得良好的聲譽,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2.2新媒體在學術會議報名中的應用

2.2.1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報名

微信公眾平臺在手機移動端,相對于溝通交流不便的傳統媒體,具有良好的即時互動反饋功能。在會議通知中嵌入二維碼,用戶通過二維碼一鍵掃碼報名,極大簡化了報名回執程序,提高了報名效率。通過微信及時對話,有助于及時回復相關專家學者關于學術會議的相關問題,及時與其進行交流,提高其參與性以及認同感。2.2.2利用第三方平臺進行報名學術期刊舉辦會議均存在人手短缺的問題,傳統會議回執及統計需要占用大量人力資源,運用第三方插件進行線上報名可以大大減少人力投入。參會人員可直接通過手機填寫預設的報名信息,即可在線報名。在信息統計方面,第三方軟件會自動生成報名表,只需一鍵導出即可獲得全部報名信息。同時,報名信息會自動在手機終端提示,根據表單的反饋可以及時統計報名參會人員的人數以及相關信息,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會議相關議題、會議流程、會議會場安排等工作,使得學術會議的準備工作更加有條理性。

2.3新媒體在會務服務等工作的運用

學術會議的組織除會議內容外還有繁雜細節。通過在學者報到時建立微信群,可以及時會議動態,如合影、用餐以及臨時性事物,使參會人員第一時間獲取信息。但要安排相應的會務組工作人員對會議群進行維護及信息,為參會的專家學者提供在線服務。

2.4新媒體在學術會議會后推廣中的應用

2.4.1利用多種媒介進行宣傳報道

通過新媒體渠道對會議成果進行推廣、宣傳報道,擴大了期刊在行業的影響力,通過新媒體多種渠道的擴大宣傳為期刊贏得良好的聲譽。獲得優良的同行評議,為期刊評價打下堅實的基礎。

2.4.2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提高會議優秀報告以及成果的影響力

制作系列相關主題的文章合集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連載,在公眾號設置專題討論研究,為科研工作人員提供專一性交流平臺;為不同學科之間的科學研究人員進行交流搭建平臺,促進學科融合。

3、結束語

學術會議是一種以促進科學發展、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等學術性話題為主題的會議。新媒體在融合科技期刊專家資源以及行業影響力的同時,對組織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學術會議能夠節省人力資源,降低會議成本,實現科技成果精準傳播的作用,學者將個人的研究成果通過新媒體平臺展示,與相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互動交流。科技期刊在媒體融合轉型升級的當下,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組織專業的學術會議,為期刊始終站在領域前沿、保持與一線科研工作者的緊密聯系,始終掌握對期刊的全面持續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作者:馬靜、許丹、趙莉花、霍麗濤、段國芳;作者單位:河北省水利科學研究院 ;邢臺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