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項及周期
第一、確保論文自身的價值
不管是為了什么目的完成的論文,也不管論文是發表在何種刊物上,作為醫學論文必須要有與過往研究相比,有比較新穎的觀點或者是對過往的臨床研究報道起到重要的佐證作用。全文本身要與自己確定的題目相符合,同時還要有非常鮮明的論點,足夠充分的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論點,在論證的過程中還需要有嚴謹的布局,這樣自己的這份論文才能真正被人關注,也真正起到實效。
第二、醫學要尋找合適的刊物
刊物有不同的級別,按照通常的慣例,默認的有國家級期刊和省級期刊。在國家級和省級期刊里面,通常由某些專業的圖書館機構評比出影響因子比較高的期刊,俗稱核心期刊。如北大圖書館每三年就會評選一次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每年都會評選一次科技核心期刊。并非所有核心期刊的檔次都是一樣,核心期刊之間檔次還有高低之分,這就由期刊的影響因素決定,影響因子越高的期刊檔次就越高,可以說影響因子是決定期刊榮譽的生命線,所以各個期刊非常注重影響因子的影響因素,它是由論文的引用頻次,作者的單位級別,以及論文是否是課題,這些因素來決定的。這就印證了我前面所說的的幾個關鍵影響因素:1.論文的質量2.論文作者的單位級別。3.課題因素。具體的,每一種刊物上對刊登的論文要求都不同,有的雜志要求作者為市級以上單位,這就直接把很多文章的卡在門外了,有的中華牌雜志直接就要求有省級以上課題。不管怎么說,無論是否具備著兩個條件,論文質量一定是雜志社要嚴格把關的。醫生群體由于時間上的限制,沒有時間一一去研究各個雜志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會委托一些專業的網站,比如博雅論文輔導中心來進行篩選,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雜志來發表自己的醫學論文,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絕對有價值的選擇。
第三、在醫學期間需要明確具體的時間
每一篇論文都是結合具體的醫學實際而進行的,只有那些站在醫患前沿的病例以及診斷結果才是最受人關注的,也是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這份論文是有價值的,是值得人們一看的論文。如果是單純的為了職稱的評定為撰寫的論文,那么醫學論文的發表時間就要與自己的評定時間相吻合,確保可以令它起到真正的作用。
核心期刊的審稿周期一般在三個月以上,發表周期更是都在一年甚至一年半以上。核心期刊的錄用率一般在30%以下,也就是說投稿10篇論文,最多有3篇論文會被錄用,且需要經過一個三個月的周期才能知道是錄用還是退稿,耽誤了作者大量的時間。所以晉升高級職稱的醫生們在決定參加評審之前2-3年就可以提前準備論文的事項了,計算機考試、專業課考試及英語考試 只要自己平時基本功扎實可以在一年之內完成,只有論文的發表時間不能由自己決定,在此奉勸那些一定要等考試結果出來再準備論文的朋友,趁早改變這個觀念,論文早點發表,準備在手,不會貶值!
如今的周期越來越長,相較于過去幾年而言周期至少拉長了一倍。不僅僅是這一方面,圖書出版的出版周期也是同樣的境地。下面以“中國實用護理雜志發表周期”為例,給大家帶來相關知識閱讀,歡迎指正。
二、中國實用護理雜志簡介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中華醫學會、大連理論醫學研究所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RCCSE中國學術期刊”“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期刊,曾獲“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中國中文核心期刊”“國家臨床醫學類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被《中國科技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庫”等數種國家檢索期刊和數據庫系統收錄。曾獲遼寧省一級期刊,《CAJ-CD規范》執行獎,衛生部首屆醫藥衛生期刊三等獎,中華醫學會期刊三等獎等眾多獎項。本刊以基層護理人員、管理人員及護理學院(系)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報道護理領域的科研成果和護理經驗以及對臨床護理有指導作用、與臨床護理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體現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信息性的統一。辦刊宗旨:突出實用,面向基層,傳遞護理學術信息,提高護理理論與技術水平,促進護理學科發展。
三、中國實用護理雜志發表周期
中國實用護理是統計源期刊,發行周期是旬刊(即發行周期為10天)。
四、什么是發表周期?
發表周期是指從投稿-審稿-通過-出刊-郵寄-上網的一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
五、為什么以前一兩月就能發表出來拿到書,現在要這么長的時間?
以前周期短主要原因有幾點:
1.刊物多
以前能夠發表的期刊數量大,那會對期刊的管控比較松散,屬于一個比較混亂的時期,什么刊物都有,很多以前做發行的也來做學術期刊了。
2.版面多
由于以前的刊物頁碼厚,起發版面數少,基本都可以1版的文章就可以發表,相當于一篇文章只有2000字左右的內容。也有部分期刊從月刊改半月刊,改旬刊、周刊等的情況。因此版面多,可刊登的文章篇數多。
3.要求低
要求低主要體現在收稿綜合,對文章題材不限制,需要的期刊少。
4.需求少
以前了解的人比較少,其實對于很多職稱群體來說只是其中一個需要去滿足的條件,以前的人很多可以不選擇這個條件,因為不了解覺得難度大,所以考慮了其他的評職稱條件。
五、現在發表周期這么長的原因
隨著現在學術行業的發展以及國家對行業的重視,加上如翟天臨這樣的社會輿論的協助,使得現在行業有了很大的變化。
從17年開始行業內的刊物被要求停業整頓的越來越多,基本都是違規的情況,以前對這方面沒有太大的力度來管理,曾經可能大家比較熟知的期刊后來都沒有消息了,某些期刊已經被新聞出版總署剔除了,現在已經無法查詢。由于諸如此類的種種原因導致了刊物總量的減少,凈化學術行業。
后來由于新聞出版總署以及中國知網對期刊的嚴格審核讓雜志社的變得更加難做。由于每年年審的問題,所以雜志社要想繼續創辦下去或者繼續收錄在知網就必須得讓期刊的質量提高。其中最簡單的辦法是減少一些沒有質量的論文,也就是一些兩三千字左右的論文,這類文章也就是對論文所述講了一個開頭還沒來得及分析研究就結束了。所以針對這種情況現在的雜志社對論文版面要求字數要求都有了提升,這一點就導致了一本雜志每一期收錄的論文減少了。
其次是每個雜志在新聞出版總署和知網備案的頁碼是固定的,一般情況下是不得隨意變更雜志的頁碼的,特別是知網對這方面要求極為嚴格,很多雜志因為頁碼的問題已經不收錄知網了。所以以前隨意增加頁碼的雜志如果不減少頁碼就會導致無法收錄知網,通過年審也有難度。頁碼的減少同樣也減少了雜志每一期可以收錄的文章。
今年開始知網對期刊收稿的論文方向也開始有嚴格的管控,期刊本身屬于教育類的也有嚴格的劃分,屬于基礎教育的類的期刊就只能收稿基礎教育的文章,比如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文章就不能發表基礎的教育期刊。雖然現在還不是所有期刊都是這種情況,但是在不遠的將來期刊會越來越規范。曾經只有核心期刊是這樣的情況,如今普刊也開始以這樣的要求收稿。
綜上所述現在的期刊每年發表的文獻量會越來越少,文章質量會越來越高,所以導致現在的發表周期拖長,其目的始終還是為了提高我們國內的學術水平,雖然我國的學術文獻量在世界范圍內名列前茅,但是也僅僅是量而已,希望在諸如此類的改革之后我國學術水平有一個質的飛躍。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實用護理雜志發表周期的分享,若是有需要的朋友們最好還是至少提前半年做準備,這樣才有更多的期刊可以選擇以備不時之需。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