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新編輯能盡快適應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途徑

摘要:青年新編輯是編輯隊伍的新生代力量,青年新編輯只有快速成長才能適應科技期刊的不斷發展。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工作經驗,就青年新編輯初入職場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及如何應對可能遇到的困難談談自己的體會,主要圍繞期刊定位、審稿流程、稿件編輯加工、文章校對、編讀互動、繼續學習及心態調整等方面。萬事開頭難,青年新編輯只有快速進入狀態,在實際工作中獲得職業成就感和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才能和科技期刊共成長,才能在編輯這條職業道路上走得長遠。

青年編輯一般是指從事編輯職業未滿5年或者不滿35周歲的編輯[1]。新編輯一般是指從學校畢業踏上編輯崗位1~2年的編輯[2]。青年新編輯是編輯隊伍的新生代力量,是推動未來科技期刊發展的主力軍[3],因此,青年新編輯的快速成長至關重要。筆者從學校畢業后就選擇了編輯作為自己的職業,至今從事科技期刊出版工作已近2年,根據自己2年的工作心得和自身成長的體會,就青年新編輯如何盡快適應科技期刊編輯工作談談自己的體會,希望能對進入科技期刊工作的新同行有所幫助。

1、了解雜志的定位及發展方向

科技期刊是科研信息和成果的載體,以《骨科》雜志為例,本刊重點報道中國骨科領域先進的基礎科研成果和骨科臨床疾病診療新進展,以及對骨科基礎、臨床、康復、護理領域國際最新成果的動態綜述[4]。對于新編輯來說,首先要了解雜志的辦刊宗旨、報道范圍以及出版流程,這樣才能更好地明確今后的工作方向。

2、熟悉稿件處理流程

科技期刊的稿件處理一般分初審、復審、終審三個階段,新收的稿件責任編輯會先看一遍,把關之后才會送初審。為了加快后續的稿件處理流程,并節省初審專家的時間,編輯需要在一開始對文章的學術不端、整體結構和行文邏輯進行把關。

2.1 學術不端審

查學術不端的審查主要關注一稿多投行為和重復率這兩點,通過中國知網的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AMLC)進行檢測,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之后,建議重點關注相似文獻列表,因為系統只能檢測文字重復,而對于經驗豐富的作者是可以通過文字修改而完美規避這個問題的,所以需要對相似文獻進行全文閱讀,確保沒有抄襲問題。另外,建議在稿件處理過程中多查幾次重,因為系統里面的數據是一直在更新的,一般稿件處理周期有2~3個月的時間,等文章發表的話時間會更長,可能會出現作者中途又向其他雜志投稿的情況,甚至可能會出現因剛開始沒有檢測出的一稿多投行為導致同一篇論文被多個期刊錄用的情況。所以,編輯需要認真對待新稿件的學術不端審查工作。

2.2 論文整體結構判斷

針對不同欄目,期刊會有對應的收稿要求和投稿須知,對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可直接退稿或者根據稿件質量給予修改機會。所以,新編輯需要快速熟悉各個欄目的收稿要求,以《骨科》臨床研究論著類欄目為例,需要有中英文摘要、一般資料、納入與排除標準、手術方法、評價指標、統計學方法、結果、典型病例、討論、參考文獻,這些要素缺一不可。

2.3 論文邏輯梳理

醫學科技期刊論文一般分為前瞻性研究和回顧性分析。通俗來說,前瞻性研究是指先確定試驗方案,然后根據納入與排除標準選擇入組病例,按照事先安排的治療方案對入選病人進行治療,隨后按照預估的時間進行評估,即先有方案,再進行治療;回顧性分析是指收集已經完成治療的病例,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進行分組分析,然后對不同的治療方式的療效進行評估,即先完成了治療,然后分析治療方案[5]。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可混為一談。另外,研究還可以分為自身對照研究和分組對照研究。自身對照研究是指病人術前和術后的對照,分組對照研究是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了解了這些基本概念的區別,可以幫助新編輯更好地理解文章邏輯,以及更快地判斷一篇文章是否具有邏輯錯誤和漏洞。

3、稿件編輯加工

稿件的編輯加工是最考驗編輯業務能力,也是對新編輯來說最花時間的環節,因為這是對已錄取的稿件按照的要求進行全文整理。首先調整全文格式,特別是參考文獻的格式,需要一條一條的核查。其次需要對全文邏輯和結構再梳理,確保結構完整、邏輯清晰。一篇科技期刊論文只要講清楚一件事件就足夠了,具體來說就是前言部分需要交待為什么做這件事情,資料與方法描述如何做這件事情,結果部分闡述這件事件的結果。討論最好能補充說明當前做這件事情的其他方法,各種方法的優劣勢,并結合研究結果對本研究采取的方法進行評估與分析,總結優缺點及下一步研究方向。接著就是專業名詞和特定表達的規范化,以及同一個概念的全文統一表述。例如《骨科》雜志中經常出現的“X線片”,很多作者會寫成“X光片”“X片”等,又如“C型臂X線機”經常被寫成“C臂”,這些專業名詞都應該統一規范化表述。最后就是細節問題,細節決定成敗。如果細節錯誤被忽視了會影響期刊的質量。例如圖注、表頭、小數點位數、單位、統計學數值、縮略詞等,在編輯加工過程中需要特別留心。對待稿件編輯加工工作,需要做到:①積極主動。編輯加工能力就是在一篇篇稿件處理過程中逐步提高的,因此,必須認真對待每一篇稿件的編輯加工工作。②多提問。科技期刊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對于不懂的知識點和專業術語要自己檢索文獻和查閱資料,向同事或者是審稿人請教。③編輯加工完成的稿件,請責任編輯審讀。④多做筆記,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稿件編輯加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犯過的錯誤、經常容易忽略的知識點、責任編輯審讀后提出的問題都用筆記本記下來,平時工作中多翻閱。

4、校對工作

對于校對工作,筆者認為一定要細心和平靜?!靶募背圆涣藷岫垢薄霸郊痹饺菀族e”,這是同事經常提醒筆者的話,千萬不要一目十行,必須逐字逐句地看,哪怕是標點符號,很可能校對稿中會有中英文標點符號混用的情況。在校對工作中,筆者通常會采取默讀的方式,因為校對稿可能之前就看過很多遍了,用眼睛再去看的時候可能不那么容易發現之間忽略的錯誤,所以可以換一種方式讓大腦接收信息,這樣大腦的判斷可能會更靈敏一些。

5、編讀互動

5.1 與編委互動

編委團隊在科技期刊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在審稿工作中對稿件質量把關外,編委團隊的投稿也是雜志重要的稿件來源。科技期刊的編委都是在本專業領域有著較高聲望和學術造詣的專家,他們的文章一般都有較大的影響力,能給雜志帶來更多的關注度[6]。所以,科技期刊編輯需要加強和編委之間的聯系。例如在文章送審過程中,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和疑惑,增強和編委的互動;實時地關注編委的最新科研動態和研究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約稿,提高約稿成功率;平時節假日和編委生日可以發送祝福郵件。畢竟很多專家都不止擔任一本雜志的編委,通常都是有很多個,所以需要加強聯系,加深印象。

5.2 與作者互動

作者向雜志投稿是對雜志的認可和支持,特別是很多期刊都有固定的作者群體,俗稱老作者,他們熟悉期刊對稿件的要求和稿件處理流程,溝通起來會順暢很多,所以在日常工作也要注意和老作者關系的維系。例如了解他們的亞??品较颍窆峭饪葡旅婢陀屑怪?、關節、創傷、手外、骨·751·腫瘤等亞專科,每期雜志出版以后推送相同亞??频奈恼碌嚼献髡叩泥]箱;平時也可以多聯系,了解他們的科研和工作進展,希望我們的雜志可以是他們的投稿首選。

5.3 與讀者互動

讀者都是潛在的作者,期刊質量肯定是吸引讀者的首要條件。其次就是加強期刊宣傳和多參加大規模的學術會議,擴大讀者群。還可以向讀者免費贈送雜志和郵箱推送最新文章,加強讀者對雜志的了解和信任。

6、繼續學習

6.1 編輯知識學習

一名稱職的科技期刊編輯必須具備扎實的編輯基礎知識,在入職初期可以通過閱讀《科技書刊標準化18講》《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范》《出版專業基礎》《出版專業實務》等專業教材學習編輯專業知識[7];積極參加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機構組織的培訓,加深對期刊科技出版工作的認識;踴躍參加出版專業考試,輔導教材里面涵蓋了編輯出版理論和實務知識、出版歷史、著作權等,可以幫助青年新編輯快速掌握出版基礎知識。筆者在工作滿一年后通過了出版專業職業資格中級考試,不得不說考試時候的看書效率的確要比平時的效率高很多,所以這也是一個鞭策自己學習的好機會。6.2 學科專業知識學習科技期刊具有學科專業化的特殊屬性,稿源通常限定在某些專業領域[8],例如《骨科》雜志屬于骨外科學專業學術期刊,大部分稿件都是關于骨科基礎和臨床研究,所以《骨科》期刊編輯還需要對骨科專業領域有深入的了解。了解的路徑有:①通過閱讀學科專業權威教材學習;②日常處理稿件時多留心,加強概念性知識的記憶;③閱讀已發表的論文和其他同專業學術期刊的論文;④對于比較復雜和難懂的知識點可以向同事和評審專家請教。

7、心態調整

7.1 不怕困難

對于剛剛從高校畢業的學生或者是從其他行業轉行的新編輯,在新開始的工作中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不能自我否定與懷疑,心態要穩,多和同事交流與請教,因為每個經驗豐富的編輯都是從我們這個階段慢慢成長起來的,也許你正在經歷的困惑,他當時也經歷過的。

7.2 不受外界影響

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談起編輯工作都會覺得輕松、容易,至少筆者是遇到過很多這樣的誤解的。通過筆者近兩年的工作實踐,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切實際的。也許編輯這個職業不用從事過多的體力勞動,不用長時間熬夜,很多人會覺得相較于其他職業而言會更舒服一些。誠然,因為職業性質的關系,編輯是在室內辦公,多半是對著電腦或者是看紙質稿,從工作形式上看比較輕松??墒钦娴漠斈憬佑|這個職業,了解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后,就不會再這么認為了。不要被傳統的觀點去誤導和影響你的職業觀,當你真的熱愛一份職業并且想做出一些成績的時候,你會發現需要做的事情,需要學習的知識,真的有很多很多。

7.3 自我認知與職業規劃

和其他新聞媒體工作者相比,科技期刊編輯工作枯燥、單調、繁瑣,具有復雜性、嚴謹性、時限性、長期性的特點,甚至會有“為他人做嫁衣”的局外感,經常會感受不到工作的樂趣和自我存在的價值。所以青年新編輯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性質。筆者認為科技期刊編輯是科技文化的整理者,正是因為編輯的辛苦工作,最新的科研成果才得以規范化、專業化的保存與傳播??萍计诳怯涊d、報道、傳播、積累科學信息的重要載體,編輯則是科技期刊在編輯出版工作中的主要責任人,期刊編輯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9]。青年新編輯只有清楚地認識了自己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才能促進自身的成長和事業的進步[10]。隨著工作的閱歷增長,青年新編輯要慢慢開始自己的職業規劃。主動學習,參加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工作中多總結,積極撰寫論文;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多和同行交流學習,擴充人脈,申報課題,參加評獎活動,為職稱評聘準備。青年新編輯的職業規劃是一個動態的、可持續發展過程。可在不同的階段設定不同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成長,在實際工作中獲得職業成就感。任何一個職業人的成長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是事在人為,擺正心態、虛心學習、努力工作,做工作中的有心人,積極上進,在實踐和積累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編輯業務能力和各項技能,在工作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科技期刊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1] 辛亮,黃雅意,黃鋒.工匠精神背景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的自我培養[J].編輯學報,2019,31(1):100-102.[2] 湛江.青年編輯利用微信公眾號輔助學習編輯出版知識[J].編輯學報,2016,28(6):599-602.[3] 周永斌.新時代學術出版編輯培養的若干思考與實踐[J].科技與出版,2019(3):126-129.[4] 翁彥琴,靳煒,岳凌生,等.中國科學院科技期刊青年編輯隊伍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9,30(3):280-285.[5] 寧筆.中國離世界一流期刊到底有多遠?怎么辦?[EB/OL].(2018-04-30)[2019-06-11].[6] 科技期刊處.上了中央深改委會議,科技期刊的春天到來啦?。郏牛拢希蹋荩ǎ玻埃保福保保保担郏玻埃保梗埃叮保保荩郏罚荨埰芳儯畬ε嘤澜缫涣骺萍计诳瘞讉€相關問題的思考[J].出版廣角,2019,33(5):6-10.[8] 郭偉.群審稿:一種專家主動審稿式的探索[J].編輯學報,2018,30(3):222.[9] 楊濱,崔護社,呂歡歡.科技期刊青年編輯自我成長“五氣法”[J].編輯學報,2018,30(S1):193-195.

作者:龔哲妮,陳姍姍,孫琴;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雜志社《骨科》編輯部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