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作為科學研究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是顯示科研工作者科技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高校的科技論文水平顯然是衡量該校科研團隊學術水平、創新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各高校為了擴大本單位科技期刊的影響力,積極地加人或籌備加入國際著名的檢索機構以及國內一些比較大的檢索機構和有影響的文摘庫,這已經成為當前許多高校科技期刊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標。由于高校科技期刊的不斷發展及其與國內外檢索機構、文摘庫的聯系不斷加強,作為構成科技期刊主體的精神產品—科技論文,其著作權糾紛便隨之產生。近年來的許多著作權糾紛案件就是很好的證明。
1.著作權糾紛的出現
目前,我國已陸續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著作權保護協議,并加人了《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簡稱《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等,使得著作權的觀念越來越深人人心,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著作權意識。在人們對著作權由了解到理解的過程中,國內期刊界(包括高校科技期刊)對著作權保護措施不完備,作者對著作權不甚了解的情況下,著作權糾紛在所難免。最近幾年,著作權糾紛案時有發生。例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日前審結一起歷時2年的特大學術期刊著作權侵權案,終審判決侵權方—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停止復制出版發行活動,賠償包括中華醫學會、中國科學雜志社等2000多家雜志社、期刊編輯部損失共計5355527.2元。經北京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和二審審理,最終做出上述判決。”閉這無疑是對我國在信息化條件下著作權保護的法學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方面發展的一個重要促進,也是對國內有關單位和個人著作權認識的提高。
2.著作權糾紛的原因分析
“著作權亦稱`版權’,即法律賦予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創作者的一種專有的民事權利。’1990年9月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年10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修正戶〕。這些法律法規從多方面闡述了作者和出版單位的權利和責任,把著作權問題提高到國家法律的高度,這充分說明國家對著作權保護的重視。著作權包括兩大部分:(l)人身權,即作者的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2)財產權,包括復制、出租、改編、翻譯、信息網絡傳播等17條,還包括一條考慮今后發展的可拓展的其他條款。根據我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期刊所發表的作品,其著作權由作者享有,期刊整體作為一個匯編作品,其匯編、版式設計等著作權則由期刊社享有。作者和期刊社在投稿或者發表時應該簽訂有關的著作權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和權利。作者在行使自己的著作權時,不得侵犯期刊社的匯編權;同樣,期刊社在行使匯編權時,也不得損害作者的著作權。由于《著作權法》在我國從制定到實施只不過10年的歷史,公眾普遍缺乏著作權觀念,高校科技期刊論文作者在實踐中任意轉載和改編、不限字數地引用等方式使用科技期刊作品的著作權侵權現象十分普遍,此外,作者一稿多投,稿件被多家期刊社錄用造成的著作權問題也時有發生。這除了人們著作權觀念淡薄外,與高校科技期刊編輯部對著作權保護重視不夠也有關。大多數高校科技期刊編輯部尚未認識到自身應享有的著作權,缺乏保護意識,不僅不懂得保護,也不善于保護,一旦自身的權益受到侵犯和損害,便無可奈何。有的高校科技期刊編輯部雖有保護意識,但缺少有效的保護措施;對本期刊所受到的侵權行為也少有求助于法律保護的,即使有這種意識,由于措施不力,得到保護的也非常有限。高校科技期刊加人各類檢索系統和文摘庫,并實現網絡化發展后,新的侵權形式又隨之產生。高速發展的信息網絡給著作權法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同時也使傳統的著作權制度經受著沖擊和挑戰。
3.解決著作權糾紛的對策
由于科技期刊著作權具有無形性、專有性、時間性、地域性以及可復制性等特點川,著作權糾紛容易產生。此類案件一旦發生,不但耗時費力,還將會極大地分散有關單位和相關責任人的精力。因此要盡可能地避免甚至杜絕其發生。首先,高校科技期刊編輯部工作人員要不斷加強對著作權法的學習,首先自己要懂得著作權法律法規,充分理解作者和期刊社享有著作權法定權利和責任,了解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和許可使用的具體內容,以及著作權轉讓的有關內容。由于高校科技期刊編輯部一般來說是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出版單位,一旦發生著作權問題,作為法人的學校必然會卷人案件中,稍有不慎,就會損害學校的聲譽。因此,這一點非常重要。其次,要建立完善高校科技期刊管理的工作制度,如在作者投稿或者時,與作者簽訂完整的著作權合同,依據法律,認真處理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問題,并建立合理的檔案保存制度,避免著作權保護問題出現時權益不清造成的不必要麻煩。現在已經有許多高校科技期刊編輯部開始注意到這一點,在投稿時的聲明被普遍采納,但是簽訂著作權合同的仍然非常有限,有關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第三,隨著網絡化的發展,網絡著作權保護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如龍源期刊網:“龍源網上內容由簽約協議方提供,或由投稿人或薦稿人推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48號)第三條之規定,除著作權人聲明或者上載該作品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受著作權人的委托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我們有權轉載或摘編已在報刊上刊登或者網絡上傳播的作品,并按照有關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稿酬、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已轉載或摘編了您擁有著作權的作品,請您用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系。’這樣的聲明是不可或缺的,網絡著作權的保護既要協調創作者、傳播者和使用者的利益關系,又要促進網絡技術的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