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技期刊推動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作為科技期刊的生產者,科技期刊編輯素質是決定期刊質量的重要因素。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及移動互聯網技術顛覆了傳統的出版形式,科技期刊編輯該如何提升編輯素質以順應時代潮流,創辦出精品科技期刊。我們從科技期刊編輯應具有互聯網思維、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堅持正確的政治思想觀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利用互聯網提高專業素質等方面,探討了互聯網時代科技期刊編輯素質的提升。
期刊曾被稱為“整個科學史上最成功的無處不在的科學信息載體”。科技期刊是傳播科學技術領域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技術、新成果的載體,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媒介,對推動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擔負著科技傳播的社會重任,也記錄著科技發展的歷史。科研工作者利用最頻繁信息源是科技期刊。期刊編輯是期刊的生產者,因此編輯人員素質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科技期刊質量的高低,高素質的編輯人員是創辦精品科技期刊的保障,而辦好科技期刊是社會賦予編輯的重任。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的全程數字化、網絡化已經成為現實,期刊的編輯出版方式、傳播模式、盈利方式均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互聯網給科技期刊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作為科技期刊編輯如何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新技術、新媒體環境中,緊跟科技期刊發展的新潮流,推進科技期刊的發展,作為科技期刊的生產者,科技期刊編輯應該具有與互聯網時代相匹配的編輯素質,才能提高辦刊的綜合能力,創辦出精品的科技期刊。
1.強化互聯網意識、學習并掌握互聯網技術
中國于1994年接入國際互聯網,正式開啟了互聯網時代,至2017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5.8%。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Ipad等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2017年中國移動閱讀用戶規模達到7.11億人,移動閱讀已成為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閱讀方式。互聯網正深刻影響著傳統的出版模式,數字化、網絡化出版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可以說如今數字出版是大行其道,如何順應時代的潮流,如何承擔科技期刊編輯的歷史使命,如何讓期刊在互聯網時代立于不敗之地。首先要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從思想上接受互聯網、認同互聯網、擁抱互聯網,變被動接受為主動融入,樹立數字出版理念,培養全新的編輯理念。學習并掌握互聯網技術,將互聯網中新技術、新方法應用到編輯工作中。
目前,絕大部分編輯部已采用數字化采編系統。相較于傳統的出版流程,出版流程間的互動性增強,信息可及時交互轉變,稿件處理過程得到簡化、出版周期縮短、傳播效率提高。同時絕大部分科技期刊也已加入國內外各大數據庫平臺,通過各大數據庫進行傳播。但是,要使期刊達到最廣泛最快捷的傳播,科技期刊編輯還需要充分且深入地利用互聯網技術、移動技術及數字化的資源。在科技期刊網站建設方面,期刊應根據自身專業特色,增強期刊的信息服務,增強互動交流,實現開放獲取,做好論文的優先出版,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現在,又出現了視頻型科技期刊,它將影像、語音和文字結合起來表述科研成果,可以更充分地將信息展示給讀者,可將視頻型科技期刊作為未來科技期刊發展的重要方向。
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傳播途徑推動期刊的發展。針對不同媒體的傳播方式,針對用戶不一樣的需求,對內容進行挖掘、整理、加工,形成不同信息形式的數字產品在不同的平臺上進行傳播,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擴大刊物的傳播范圍,提高傳播效率。科技期刊開通微信公眾號已成為借力新媒體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科技期刊通過與微信公眾平臺的有效結合,可以打造多方位、立體化的社交網絡[6]。利用微信工作平臺可隨時與讀者及作者溝通交流,了解用戶的需求,采用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向用戶推送近期最有價值的科研成果,開展個性化的服務,用戶則通過碎片化的閱讀方式盡快了解刊物的近期資訊。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發展的背景下,不斷創新服務類型,以數據資源優勢和服務吸引讀者。
2.繼承和發揚傳統優良的編輯素質
科技期刊編輯應具有正確的政治思想觀念及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互聯網時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對大眾的思想觀念、政治理念、價值取向產生了巨大沖擊和影響。因此,科技期刊編輯更應牢固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觀念,具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把握好辦刊的政治方向。應從國家整體利益的視角來看待期刊出版,使科技期刊在傳播新科技知識與信息的同時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和競爭力。科技期刊編輯要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以科學的發展觀武裝頭腦,以廣闊的胸懷服務于廣大科技工作者,平等耐心地對待每一位作者,公平公正地評價每一篇稿件。
科技期刊編輯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期刊編輯工作繁瑣、細致、枯燥,編輯的智慧和心血、編輯的創造性勞動只能體現在作者的論文中。在我國,科技期刊大多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存在,期刊編輯屬于小眾群體,甚至被邊緣化,少有人真正知曉編輯工作的艱辛,認同認可程度低,職稱評聘困難,勞動報酬低,以致部分編輯缺乏成就感,自我評價、自我認知降低,產生職業怠倦。編輯應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職業特點,從內心認可編輯職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編輯工作保持積極的樂觀的堅強的情緒,開拓進取,勇于擔當時代賦予科技期刊編輯的使命。
3.應用互聯網技術提升專業素質
互聯網時代改變了科技期刊的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但并未從本質上改變傳統出版生產提供的內容,只是改變了內容的表現形式或呈現方式。科技期刊報道的主要內容是科技創新知識與信息,在互聯網時代,編輯要把握科技發展態勢、學科熱點,從策劃選題的源頭開始,始終將質量放在及時,爭取到高質量的稿件,充分發揮科技期刊的學術引領作用。
編輯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進行輔助選題策劃。傳統的出版工作流程是單線型的,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是隨著采編系統的應用,編輯出版工作流程是循環型的、立體化的。在信息流動和交互轉變的過程中,編輯可以快速整合作者的品質資源,緊密圍繞讀者或用戶的需求和體驗,實時調整選題策劃的設計和實施方式。
在傳統的編輯流程中,選題策劃依靠期刊編輯的經驗、價值觀或學術專家提出的建議完成。而現在大數據技術將科技期刊出版物數據化,將全行業的科技成果數據化,編輯在獲取、收集、分析這些數據后、進行加工處理,可獲得真實、客觀、、的學術信息,從而為科技期刊的選題策劃、組稿及審稿提供依據。編輯還可通過各大數據進入行業頂尖的刊物,研究這些刊物的報道熱點,尋找的作者及審稿人。能夠很大程度地保障審稿質量和審稿效率
4.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科技期刊編輯應與時俱進,重構并提升適合時展的編輯素質,從而推動期刊的發展。科技期刊編輯要有互聯網思維,學習并掌握網絡新技術、新方法,加強科技期刊與各種新媒體的融合,推送個性化的服務,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擴大刊物的傳播范圍,加快刊物的傳播效率。以質量為立刊之本,充分利用大數據提升編輯的策劃、組稿及審稿的能力,做好刊物的把關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努力爭創世界科技期刊,使科技期刊在促進學術交流、引領學科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共筑世界科技強國等各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