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練掌握制作技巧
科技期刊編輯可以采用在線制作和軟件制作兩種方式生成二維碼。其中,“草料二維碼”生成器是一個二維碼在線制作平臺,用戶可以輕松掌握制作技巧、熟練制作二維碼。該平臺不僅能將文本、網址、文件、圖片、微信等信息轉換成二維碼,還能夠通過上傳標志、搭配顏色、美化設置等生成個性化二維碼。筆者所在期刊生成的二維碼均依托于此款二維碼在線生成器。此外,還可以通過下載軟件離線生成二維碼,LabelPainter、Bartender、Labelmx、ZZY.QR等軟件具有免費、體積小、功能、自由度高等特點,不僅能夠方便轉換二維碼,還能支持多種自定義設置。
2.分享拓展應用
已經引入二維碼的科技期刊應通過多種渠道展示其二維碼?!秶H眼科雜志》等做出了非常好的示范,它們通過在紙質期刊上刊登補白,介紹了期刊引入二維碼的起始時間、二維碼的印刷位置、如何掃描二維碼以及掃碼后可以獲取的信息等。具備網站、微博、微信等交互平臺的科技期刊還可以專門開辟版塊或者定期推送消息,展示期刊已經應用二維碼的形式和功能等。一方面可以促進讀者對二維碼的關注程度、增加二維碼的掃碼頻率,真正實現物盡其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強科技期刊同行之間的經驗交流,分享已有的應用形式,拓展尚未開展的應用。
3.優化數量位置
在充分考慮讀者掃碼體驗、版式呈現效果、成本和效益比等多重因素后,科技期刊應當就二維碼出現的數量和位置不斷進行優化調整,避免喧賓奪主、雜亂無章?!吨袊胀ㄍ饪齐s志》于2013年引入二維碼,2014年將二維碼從文章首頁中部關鍵詞下方挪至標題上方,并沿用此版式至今,位置調整后二維碼更加醒目、版式更加規范。除出現在封面、版權頁等頁面的二維碼需要固定數量和位置以外,科技期刊還可以根據專題、欄目和文章類型的不同展示需求,在正文內有選擇、有重點地設置二維碼,但切勿鋪天蓋地,產生負面效果。
4.增加辨識力度
目前科技期刊采用的二維碼多為黑白相間的“基本款式”,其中部分期刊以文字方式說明了掃描二維碼后可以獲取的信息,但是當單獨提取這些二維碼,尤其是在分享交互過程中,二維碼丟失了屬性描述,使讀者無法“一目了然”二維碼的來源和去向。為了增加二維碼的辨識度,建議借鑒圖表自明性要求,在二維碼中插入期刊標志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圖片,例如《中國心血管雜志》官方網站二維碼插入了期刊標志,《中國科技期刊研究》微信公眾號二維碼插入了期刊封面圖片;或者插入具有代表性的文字,例如《中華外科雜志》將期刊名稱題字中的“外”字插入二維碼;再者,同一期刊或者同一系列期刊可以通過設置顏色、選取樣式、局部微調等規范二維碼的制作。
5.靈活運用活碼
伴隨期刊數字化的發展,期刊官方網站和數據庫都在不斷完善更新,由此便可能出現信息遷移,早年印刷在紙質期刊上的二維碼,近年掃描后無法跳轉至數據頁面,在掃描《中國醫學創新》文章頁面二維碼時出現過上述情況。因此,建議科技期刊充分運用活碼———二維碼圖案不變,內容可隨時變更,當文獻數據信息發生遷移時,可以在管理平臺重新設置二維碼內容;期刊官方網站或者微信平臺的二維碼采用活碼技術,可以根據不同時期期刊宣傳推廣的需要更換內容,而不必頻繁生成、存儲、更新原有二維碼,極大地提升了使用效率,節省了技術成本。
綜上所述,與二維碼在眾多領域獲得廣泛應用不同,二維碼在科技期刊中的應用起步較晚,表現出數量不足、形式單一、功能欠缺等缺點,關于二維碼編排的大小、位置、樣式結構、信息處理和質量要求等標準尚無規范。盡管如此,已有科技期刊大膽嘗試將二維碼應用到期刊內容拓展和傳播、識別期刊官方網站、實現社交群體互動、期刊宣傳推廣發行。未來,期刊人應當借鑒二維碼在出版行業以及其他行業中的更多成熟經驗,在科技期刊實踐轉型與創新的關鍵時期,促進二維碼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