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期刊業核心資源顯現出向經濟發達和人口密集的區域集聚態勢,學術期刊多以單打獨斗為主,難以形成合力與國際期刊巨頭抗衡,導致國內的品質學術資源正一步步被國際知名期刊集團占據。我國學術期刊業界也意識到只有抱團取暖,利用區域產業間的強強聯手、以強帶弱、優勢互補才能尋求生存和得以發展。
作為科學探索和知識創新與傳播重要載體的核心期刊是我國學術期刊的排頭兵和風向標,聚集了眾多的優勢資源,其國際影響力和期刊質量也在日益提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特征為:無論哪個版本的核心期刊在全國31個省(市、區)均有分布,但區域差異顯著,分布非常不均衡。
在區域排名中,北京、上海、湖北、江蘇四地集中了全國60%以上的中文核心期刊數量,而四地中北京經驗豐富,其核心期刊數量占了全國40%以上。而排名位于末四位的區域分別為海南、寧夏、青海、西藏其各自所占份額均在0.2%以下。本文通過對近10年不同版本的CSSCI來源期刊目錄和浙江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數據為案例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學術期刊地理分布的主要特征:
(1)從區域視角來看,北京、上海、湖北、江蘇已成為學術期刊產業的首要集聚地,專業化程度高的核心產業在這些地區分布非常集中,在其他地區分布相對較零散,整體而言學術期刊產業在省(市、區)域間的分布很不平衡。從而可以看出學術期刊產業正以“馬太效應”式發展,省(市、區)域間差距有正在進一步加劇。
(2)高等院校數量和高校專任教師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術期刊核心資源區域分布。從各分析中看出,北京、上海、江蘇、湖北等區域集中60%左右的學術期刊核心資源,該區域高校林立、學術交流平臺眾多,智庫組織集中,是前沿與創新的學術成果產出核心基地。
(3)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術期刊核心資源區域分布,如集中了70%學術期刊核心資源的7個區域中,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四地均處于沿海一帶東部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在全國居經驗豐富位置。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