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刊刊次號應具備的特點
期刊刊次號的作用及原則是對分類號相同的一類期刊進一步區分,為期刊管理者提供排架依據, 同時也為讀者提供明確的檢索途徑。筆者認為刊次號的編制要有一定的規則, 取號方法簡單, 易于掌握, 如刊名、責任者、主辦機構、出版單位等均可作為刊次號的編制依據, 并且取號位數要盡量簡短。我們也知道要降低重碼率則定要考慮加長取號位數, 但是, 刊次號的取號位數越長越不利于期刊的排架管理和檢索利用, 并且較為繁瑣。因此, 選取的刊次號的位數要盡量簡短, 控制在 4 位數內較適合。在取號的過程中, 雖然有少量的重號出現, 但解決了排架管理和檢索利用遇到的困難。
目前, 期刊刊次號主要有 3 種形式: 純數字制、純字母制、純字母制和字母數字混合制。我們知道, 在期刊分類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同類期刊, 為了便于排架管理和檢索利用, 因此采用了刊次號加以區分, 使之個別化。那么同類期刊能夠采用刊次號來進一步區分, 同樣道理, 經過刊次號區分后出現重碼也可以使用其他輔助符號再區分, 以達到避免重碼的出現。
2.期刊刊名變更回溯建庫時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 期刊改名的情況越來越多, 對于期刊改名的著錄, 應該根據國際連續出版物規則規定, 一種期刊只能有一個 ISSN 號, 一個 ISSN 只能代表一個題名。在著錄時如果有期刊改名, ISSN 沒有變, 仍然算一種刊物, 只作題名改變處理。如《世界機電經貿信息》改名為《進出口經理人》其 ISSN 號、CN 號沒有變, 在著錄時應為: 世界機電經貿信息→進出口經理人, 用“→”代表改換符號, 并在附注項給予注明某刊某年改名為某刊, 其他不變。當然, 如果 ISSN 號變動, 作為另一種期刊處理, 應重新建庫, 并加以注明。
期刊回溯建庫最重要的是保障數據庫的規范性, 嚴把質量關。由于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及網絡化的興起, 我們對館藏數據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期刊書目數據庫不但是為了開發本館的文獻資源, 而且更重要的是為網絡提供共享資源。數據的質量是數據庫建設中最核心的問題, 只有、完整、標準化的數據, 才能建成高質量的數據庫。由于期刊的連續性,期刊的館藏就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 因此館藏數據的及時修改與追加尤其重要。館藏信息是否, 關系到讀者對我們所建期刊數據庫的信賴程度。因此, 期刊數據庫的維護工作是十分重要且非常必要的。
總之, 對期刊科學分類、編目、有序地排列是實現期刊科學管理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在回溯建庫時建立一個完整、的書目數據, 它是讀者充分利用圖書館館藏期刊資源的保障。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