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論文質量,保障期刊水準
論文的質量是OAJ發展的生命。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應該有助于論文被發現、關注、傳播和使用,這樣才能引導作者提交高質量的論文。筆者認為:一方面,辦刊機構應做好選題,突出刊物特色,編輯人員應定期參加業務培訓,提升編輯業務水平;另一方面,應建立更廣泛的同行評議制度,即除了沿用傳統學術期刊的同行評議制度外,還可以采用開放式的同行評議制度,使學術交流更加充分,從而保障期刊能夠保持在較高的水準。
2小規模團體聯合,發揮集中優勢
國際上一些開放獲取期刊,如BMC和Plos,從期刊發展時間來講,它們發展的年限都不長,但都在短短的時間內發展成為非常的開放獲取期刊,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集團化發展。因此,在發展OAJ時,應先將小規模團體聯合起來,再集中發展優勢項目,建立品牌,重點發展,擴大其影響力,這樣可以為新生期刊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促進刊物的發展。
3完善平臺建設,促進學術交流
OAJ的傳播和利用,需要強大的網絡平臺作為基礎。一方面,網絡上大量的免費學術資源缺乏有機的聯系,僅僅依靠搜索引擎不能夠很好地實現對它們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我國有很多OAJ是通過自建網站實現OA,這種單個個體存在的形式規模小,影響力也小。鑒于此,OAJ的資源建設和用戶服務成為核心,包括資源的收集、納入標準、資源的描述、資源的檢索、資源的保存、資源的評價、交互式應用等方面。這些問題的改善與提升將有利于OAJ平臺的運行,也有助于科研學者對學術資源進行更為方便、快捷的的選擇和利用,從而促進學術的交流發展。
4制定國際準則,與國際學術接軌
吸引國際合作項目作者、各行業內著名學者、研究人員投稿;制定國際規范,加強與國際知名檢索機構的聯系;制定國際準則,使全球范圍內的科研管理部門認同OAJ論文研究成果。只有擴大稿源,才能有益于吸收高質量水準的論文,使評價期刊的各項指標提升,這樣被國際著名檢索機構收錄的機會也會增大,影響力也會隨之攀升。學術影響力的提升又會吸引更多的論文,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促進OAJ的蓬勃發展。
5建立政策機制,保障持續性發展
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已于2014年5月對關于公共資助科研項目發表的論文實行開放獲取的政策表表聲明,“支持公共資助科研項目在具備質量控制和合理費用的開放出版學術期刊上”,允許科研學者使用其項目經費來支付在開放獲取期刊上的費用;“授權相關部門建立可資助發文的開放學術期刊遴選指南”,引導科研學者選擇在質量的OAJ,同時也是對所遴選出的OAJ的認可。該聲明雖然在經費支持、認可度等方面對OAJ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還有很多提升空間。隨著OAJ的不斷發展,需要科研管理部門不斷調整并完善相應的政策以確保OAJ逐步走成熟。與目前國際上開放獲取期刊發展的情況相比,我國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OAJ自身因素的發展能夠加速、完善和補充OAJ平臺的建設,OAJ平臺又能不斷促進OAJ自身因素向積極的方向發展,OAJ政策的支持則是OAJ自身因素和OAJ平臺的穩定、持續發展的保障。它們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最終的合力是使開放獲取期刊的發展逐步走向成熟。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