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編輯是編輯學界的未來和生力軍,是科技期刊功能實現的主要推動力量。科技發展迅速,學科知識更新迅速,科技期刊的編輯肩負著報道近期科研成果和學科進展的責任。一名科技期刊的編輯,要同時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外語水平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及時掌握學術發展動態等基本素質,對文稿的學術價值、內容組成和結構安排等方面具有深刻的認識。青年編輯一般是碩士或者博士學位,大多是非編輯出版專業畢業,不熟悉編輯工作流程,編輯學的基礎理論薄弱,實踐經驗不足。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編輯的工作方式、方法也不斷地發生變化,新技術、新知識的出現也給青年編輯的工作帶來了諸多的挑戰,因此,青年編輯在依賴編輯部相應制度和條件下,應主動學習,全方面地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快速成長。
1.學習專業知識
青年編輯知識面窄,編輯基礎缺乏,經驗不足,因此應主動學習,注重綜合職業素養的提升,作為兩本材料類期刊的青年編輯,不僅要掌握材料領域的相關知識,為初審和選題策劃打下基礎,還要對編輯學方面的專業知識深入了解,掌握編輯出版知識。青年編輯應多看一些書刊,《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學報》( 簡稱“兩刊”) 編輯部為編輯訂閱了《編輯學報》《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等雜志,給每位編輯購買了《科技書刊標準化 18 講》《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范( 第三版) 》等編輯類的圖書,勤讀多思有助于青年編輯編輯能力的提升。剛入職的青年編輯,想要從事編輯、校對等專業技術工作,必須通過相應的職業資格考試,對于具有碩士學位的青年編輯,可以在入職 1 年內參加國家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 青年編輯通過積極準備考試,善于總結,熟識考試教材,能夠掌握編輯理論、編輯實務知識和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規。青年編輯應當虛心向老編輯學習,兩刊編輯部實行“傳幫帶”的培養機制,老編輯帶著青年編輯熟悉編校過程,傳授經驗,遇到疑問及時請教老編輯; 青年編輯編輯過的稿件由老編輯再進行校正,新編輯對照學習,及時掌握新知識,有效地提高工作質量,實現自身的發展。在工作的業余時間,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加深在該領域的研究。
2.參加相關會議培訓
2. 1 參加學術會議 學術會議是重要的科研交流活動,是青年編輯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過程和途徑。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日新月異,青年編輯不僅要學習材料領域的專業知識,還應及時掌握學科的前沿和動態。在欄目設置、選題、組稿等方面進行認真策劃,通過參加會議,青年編輯可以和行業專家、課題負責人等進行溝通,發掘領域內的熱點,在學術會議中宣傳兩刊,擴充審稿專家庫、壯大作者讀者的隊伍。青年科研者作為材料領域的后起之秀,具有很大的潛能,青年編輯應多參加青年論壇,由于和青年專家的年紀相近,交流起來會更容易,進而發掘有潛力的青年專家作為期刊的審稿專家。兩刊編輯也為青年編輯提供了很多參加會議的機會,今年,筆者參加了軍民兩用阻燃、隔熱、耐高溫新材料大會,及時屆能源化學與材料國際青年論壇暨中科院創新促進會,會議上結識了許多專家,擴充了審稿專家庫,鍛煉了溝通能力,了解了材料領域的前沿,提升了自己選題策劃的敏銳度,促進了自身快速成長。筆者還經常參加航材院里研究生、博士生的畢業論文答辯,了解院里學科的研究進展,與研究生、博士生交流難點、疑點,提升專業水平。
2. 2 參加期刊研討會和培訓班 選擇性地參加一些與本刊相關的會議,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期刊研究會等舉辦的學習培訓班和研討交流會。編輯業務培訓班有利于青年編輯迅速掌握編輯工作的基本要點,加深對編輯工作的認識和思考,提升業務能力和工作能力。兩刊編輯部每年都給青年編輯提供很多參加期刊類研討會和培訓班的機會,青年編輯可以通過會議或培訓向編輯學習辦刊經驗。兩刊編輯部的青年編輯經常參加北京地區每月定期舉辦一次的“小編講堂”的沙龍活動。在參加會議或者培訓時,青年編輯要善于總結歸納,拓寬人脈,拓寬自己的職業視野、博采眾長、補己之短
2. 3 走訪科研單位和編輯部 今年兩刊編輯部與《功能材料》編輯部進行交流,互相學習了辦刊經驗。通過走訪科研單位和編輯部,青年編輯對專業領域、期刊同行進行深刻的調研,掌握科研領域和期刊業的發展動態,為編輯的個人成長作好資源儲備。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