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有資源開發比較容易,因為自己可以支配,而對外在資源的開發則有所不同,因為它是一種借助和利用,涉及到雙方關系。要實現外在資源開發的目的,并做到有效開發,需要進行卓有成效的運作。
(一)要引起重視
不管是哪一份雜志,作為雜志的舉辦者,都必須對外在資源開發予以足夠的重視。這是辦好雜志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外在資源開發的前提。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把它做好,首先認識要上去,思想上要重視。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有可能把很重要的事情看作無所謂,不在乎,一些重大的問題就有可能被忽略,就不可能把要做的事情做好。只有引起了足夠的重視,才不敢有絲毫的馬虎,才能認真地去想所要做的事情,才能想方設法去把所要做的事情做好。對外在資源地開發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必須從雜志的生存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只有這樣,對開發外在資源才有危機感和緊迫感,才能做對外在資源開發的有心人,才能及時地抓住外在資源開發的機遇,才能善于在現實中尋找答案,才能將開發外在資源付諸實施。
(二)要擴大視野
擴大視野,就是要把眼光從只看到自有資源的狹小天地里解放出來,放開眼界看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從眾多的外在資源中發現所要開發的目標。也只有這樣,目光才能遠大,才能做出開發外在資源的長遠規劃。要擴大視野,就必須站得高、看得遠,要多聽、多看、多學、多問、多想、多與外界聯系,及時掌握來自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加以分析和研究,得出正確的結論,作出科學的開發決策。
(三)要實現有效開發
這是實現開發目的的關鍵。對外在資源的開發,不是想什么時候開發就什么時候開發,想開發什么就能開發什么,想怎么開發就怎么開發,想開發多少就開發多少,想開發誰的就開發誰的,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意的事。有效開發必須符合一定的要求和條件。開發外在資源,首先,要有明確的開發目的。開發目的是開發外在資源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決定著開發的一切行為。開發外在資源的根本目的就是滿足辦刊對資源的需要,固強補弱,發展壯大自己。有了明確的開發目的,就能避免開發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保障做到有選擇的開發。其次,要選準開發對象。選擇開發對象必須從開發的目的出發,需要什么外在資源就去開發什么資源,缺什么外在資源就去尋找所要開發的資源,而且對選準所要開發的資源,既要有資源可開發,又能把它開發出來,只有符合這樣的條件,才能實現開發的目的。再次,要有開發計劃。期刊要發展、要創新,對自有資源和外在資源的開發和積累不是24小時兩天的事,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因此必須擬定一個開發計劃。開發計劃是依據期刊發展的計劃制定的,計劃必須有預見,切實可行,具有開發的長效機制,以保障期刊發展對資源的需要。第四,要加強溝通。溝通是通往外在資源開發的渠道,是了解和擴大開發的信息源。在信息化時代,改革開放的今天,任何一本雜志都不能關門辦刊,都需要走出“家門”,亮相社會,面對競爭,彼此之間離不開相互學習、相互溝通。這種溝通,不管是情愿,還是不情愿,都會自覺地或不自覺地融入資源整合、資源共享之中,這不僅有利于期刊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也是期刊資源開發的一種趨勢。溝通的形式有多種,例如,走出去學,請進來教,通過參加期刊編輯學會、期刊協作組織、期刊交流和同行之間相互切磋等,都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有效形式。當你在采用這些形式的時候,就是在對外在資源的一種開發。,要遵循開發的原則。期刊資源作為一種財富,是有價的。對外在資源的開發,無論是有償開發,還是無償開發,對開發者來說,都應該是有償的,這就是開發的原則。對有償資源的開發,要付出報酬或相應的付出,因為它是有償的。那么為什么說無償開發對開發者來說也是有償的呢?舉個例子就可明了。例如,某雜志要爭取一筆辦刊經費,結果得到了某部門的無償贊助,這筆經費是不用還的,是無償的。可是開發者必須要拿出辦好雜志,不辜負贊助者的希望的報償來。不過這種有償不是錢,而是花了這筆錢的結果———辦好雜志。否則,下次再也別想得到贊助了。總之,開發期刊外在資源是辦刊的需要,作為辦刊者,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并把開發工作落實到實處。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