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期刊為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并能長期記錄研究成果。編輯在這個出版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編輯應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相應的科研或臨床背景、良好的職業操守、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等。他們的這些知識、技能和行為對提高期刊的學術質量必不可少。
科研人員和臨床醫生在完成一項研究或想要分享一些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時都會撰寫文章并向醫學雜志投稿。醫學學術期刊為學者提供學習討論的平臺,其運作機制保障知識的性和新穎性,同時也是證明作者工作首創性的依據,為推動醫學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醫學期刊種類眾多,質量參差不齊。高質量醫學學術期刊的論文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真實性、性、邏輯性、實用性、可讀性,其形式應規范化。論文質量的影響因素很多,其中較為重要的因素有作者、編輯、同行評議專家等。一名專業醫學期刊編輯應該具有系統的醫學、編輯出版方面知識,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
醫學期刊編輯具有廣泛的專業知識是論文創新性、科學性和規范化的保障。接受過系統醫學專業教育的編輯會對文章學術質量有一定的判斷,初審階段應避免將有嚴重缺陷的稿件送給同行外審專家審閱,稿件退修階段需要編輯理解專家的審稿意見,并且整合不同專家的意見,簡單明確地轉達給作者,必要時還需要為作者進行解讀?!妒锥坚t科大學學報》(以下簡稱《學報》)是一本綜合性醫學期刊,投稿作者主要是醫學院校的科研工作者與臨床各科室的醫務工作者等。目前,學科交叉現象較普遍,臨床醫生會與基礎研究人員合作,從分子水平了解疾病的發生機制,并嘗試新的治療方法。這就給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沒有人能夠了解所有的學科知識,因此必然需要團隊緊密合作,取長補短,編輯還應該有終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編輯還應該了解相關統計學知識。很大一部分醫學論文會涉及到統計學分析。盡管醫學期刊聘請統計學專家審校稿件,但編輯仍需要給作者退修統計學審稿意見并核對作者修改情況,有時還需要向作者進行解釋,例如,對超過兩組的數據比較!即使結果是一樣的,為什么不用t檢驗,而要用方差分析。近期在《學報》編輯部有關診斷評價數據的統計學培訓課程中!統計學專家提到某篇稿件中作者得到較好的陽性預測值,計算過程本身并沒有問題,但如果不再用Bayes公式進一步推算!它的適用范圍只是針對特定的抽樣人群,所以編輯在編輯加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結論部分不能擴大使用范圍。
此外,作為編輯!必須學習國家的出版政策法規,熟悉編輯出版的執行標準和規范,認真參加編輯資格考試!每年72學時的科技期刊編輯繼續教育課程必不可少,盡量多閱讀編輯方面的書籍掌握編輯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把有價值的文章用符合國家規定,行業認可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有利于文章的傳播。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