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是建設學術共同體的重要陣地,是提升學術共同體品質和水平的重要力量。建議期刊以建設高水平學術共同體為己任,對稿件實行嚴格的同行匿名評審并向作者反饋修改意見,幫助作者持續修改:主動約稿和開設專欄:進一步提高期刊的國際化程度。
學術期刊是提升學術共同體品質和水平的重要力量學術期刊不僅僅是公布和公開學術成果的陣地,當然這是很重要的,除此以外,還是培養和提升學術共同體的學術品位、學術研究深度和學術研究水平的很重要的陣地。學術期刊的學術把關能力提高了,整個學術共同體的文章質量都會提升。在一個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的學者和研究人員構成該領域的學術共同體,他們具有共同的信念、價值觀以及學術規范。學術共同體若要進行深度溝通與交流,核心渠道是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發表的論文及其規范性要求,代表了特定學術領域的信念、價值觀與規范。
建設學術共同體的舉措建議
1. 對稿件實行嚴格的同行匿名評審并向作者反饋修改意見,幫助作者持續修改可以適當借鑒一些國外期刊的做法,實行真正、嚴格的同行匿名評審,評審后形成的專家意見要向作者反饋,請作者按照專家意見進行持續修改。如果難以做到每一篇文章都深度反饋審稿意見,至少要做到經過同行評審的文章向作者反饋審稿意見。評審專家通過反饋意見對作者進行持續的幫助,有助于提升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素養。同行評審并反饋意見和請作者修改,是辦好學術期刊的一些共性規律。
2. 主動約稿和開設專欄針對國內開放學習領域一些比較好的研究成果,可以定向約稿,或者邀請某一個專家,組一期專欄,即委托某一領域的知名專家,由他來把關,組有關某一個專題的一組文章。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專家會對他的學術聲譽負責,這樣能組織到很多非常有前瞻性的稿子,畢竟學者站在研究前沿。專題性地組稿、聘請專家組稿,這種選題策劃方式值得關注。
3. 進一步提高期刊的國際化程度學術期刊可以發一些在國際上比較有影響力的學者的英文文章。對于學術水平比較高的中文文章,可以以翻譯成英文的方式向國外期刊推薦。我們國家的學術研究發展到現在,應該走到與國際接軌、雙向交流這一步了。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