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 2 條規定: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制度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是反映交易的法律形式,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權益保障的重要屏障。期刊出版合同只是眾多合同中的一種,其具有一般合同的基本特點,也有其獨特之處。
1. 出版合同既為無名合同又是格式合同
根據在法律上規定了一定的合同名稱,合同又分為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有名合同又稱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有特定名稱,其成立要件、內容、效力、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法律上都有具體規定,如我國合同法所規定的 15 類合同都屬于有名合同,但這 15 類中并不包含出版合同。無名合同又稱非典型合同,是允許當事人在不違反強制規定及公序良俗范圍內,可以自由訂立各種不同內容的契約。根據合同自由原則,無名合同當事人可以自由決定合同的內容,只要不違背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和國家強制性規定就合法有效。期刊版權合同屬無名合同,在合同法中沒有特別的規定和要求。
出版合同是格式合同,又稱標準合同、定型化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預先擬定出合同的相應條款,對方只能做出接受或不接受合同的表示; 因此,對于非擬定格式合同條款的一方當事人來說,要訂立格式合同,就必須全部接受合同條件,否則就無法訂立合同。格式合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針對一些壟斷性行業,由于其所面對的對象人數眾多,為節省時間、方便工作,預先擬定合同文本以供使用。這種合同大多存在于民商事生活之中,如供水、供電、電信等公共服務領域。出版行業由于面對海量的作者,從管理的角度而言不可能針對每一個作者都單獨簽訂一份合同,因此出版合同一般是格式合同。
格式合同的優點是便于提供格式合同一方統一管理、事先分析預測風險等; 但由于其是一方事先擬定,對于單個作者而言沒有合同內容商討的余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合同自由原則,因此存在明顯的弊端,如擬定合同的一方是否遵循公平原則來擬定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對對方明顯不利的合同條款是否有提請對方特別注意等。有鑒于此,《合同法》明確規定: “對于合同內容的理解出現兩種不同解釋的,以采用不利于制定條款方的解釋。”所以期刊在制定此類出版合同時必須兼顧公平性。
2. 出版合同既要符合合同法的原則,又要符合著作權法的要求 出版合同首先是一般合同,因此在內容上必須遵循《合同法》所規定的平等、自愿、公平、誠實信用等基本原則,做到公平保護雙方合法權益; 同時又由于出版合同一般為格式合同,因此在合同制定時應注意雙方權利的平衡,避免損害合同另一方合法權益。目前國家版權局還沒有給出統一的期刊( 論文) 出版合同標準樣式( 圖書出版合同國家有統一規范的樣本) ,因此期刊在合同制定時有較大的發揮空間; 但無論如何期刊都不能違背《合同法》的原則和規定,否則即使和作者簽了合同,如果不公正、不平等,在出現分歧需要解釋時,將會不利于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合同在法律上會被宣布無效。
同時由于出版合同是著作權合同,所以在合同簽訂時必須遵守《著作權法》第 24、25 條關于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應該包括的基本內容及許可權利的主要內容等,合同規定不同樣無法有效保護期刊的權利。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