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與辯證法》雜志,于1984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創刊,CN:14-1061/G3,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自然哲學、科技史、科技與社會等等。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現已更名為《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科學哲學 技術哲學 自然哲學 科技史 科技與社會等
(1)在本刊所發表文章的觀點均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觀點或立場。
(2)本刊只接受中文稿件,但需包括中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來稿應能反映國內外管理學領域的近期研究動態和研究結果。題文相符,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簡明規范。
(3)參考文獻引用要科學、合理,特別是要尊重已在本刊發表過相關論文的作者的勞動,引用時應盡量考慮引用,要有一定的文獻引用量。
(4)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4-5個關鍵詞,請選擇能反映論文主要內容或研究方法的詞作為關鍵詞。
(5)來稿需署作者真實姓名,并提供作者簡介、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等詳細信息。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郭貴春 | 45 | 心語境;科學哲學;科學實在論;實在論;語義學 |
邢潤川 | 39 | 心科學史;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史;科學主義;科學史研究 |
陳凡 | 28 | 心技術哲學;STS;技術創新;哲學研究;倫理 |
魏屹東 | 24 | 心適應性;人工智能;語境;科學史;語境論 |
高策 | 22 | 心產業群;規范場;古戲臺;清代;壁畫 |
成素梅 | 20 | 心科學哲學;量子力學;實在論;人工智能;哲學 |
殷杰 | 20 | 心社會科學哲學;語境論;社會科學;科學哲學;自然主義 |
孔憲毅 | 18 | 心自然科學史;自然科學;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創造性思維;自然辯證法 |
張培富 | 13 | 心留學生;體制化;科學文化;中醫;近代留學生 |
呂乃基 | 12 | 心知識;人工智能;認識論;社會;傳統文化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山西大學 | 331 | 哲學;學史;科學哲學;科學史;自然科學 |
南京大學 | 97 | 哲學;倫理;社會;文化;數學 |
東北大學 | 68 | 技術哲學;社會;哲學;技術創新;主義 |
清華大學 | 42 | 哲學;倫理;科學哲學;社會;方法論 |
東南大學 | 41 | 社會;文化;倫理;技術哲學;技術創新 |
武漢大學 | 36 | 哲學;自然科學;科學哲學;社會;社會科學 |
南開大學 | 35 | 社會;哲學;認識論;科學哲學;社會學 |
復旦大學 | 34 | 哲學;自然科學;文化;科學主義;諾貝爾 |
大連理工大學 | 32 | 哲學;科學哲學;知識;女性;女性主義 |
中國人民大學 | 31 | 哲學;人文;自然科學;人文文化;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