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創作評論》雜志,季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創作研究、封面介紹、書評、國際視野等。
《科普創作評論》雜志是一本專注于科普創作領域的學術期刊,旨在促進科普創作理論的探討和實踐的交流。該雜志為廣大科普創作者、學者以及科普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推動科普創作的發展。這是一個在科技政策和管理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機構。該雜志的主編通常由在科普創作領域有著豐富經驗和高學術造詣的專家擔任。
該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科普創作理論探討、科普作品分析、科普創作實踐交流、科普創作教育研究等。這些欄目涵蓋了科普創作研究的多個重要方面,展示了該期刊在學術上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科普創作評論》雜志還注重學術誠信和規范,實行同行專家匿名評審制度,確保發表的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質量和創新性。同時,它還倡導對稿件進行必要的修訂,并征求作者同意,以保證學術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創作研究 封面介紹 書評 國際視野等
(1)來稿有抄襲、剽竊以及其他侵權行為的,其責任由侵權人自負,本刊概不承擔。
(2)項目背景和目標:在文章中清晰地介紹基金項目的背景和目標。說明該項目所屬的研究領域以及解決的具體問題。
(3)對文章某一部分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以注釋首次出現的順序編號,注釋內容按編號順序標注于正文之后,不得用于引文索引或致謝。
(4)正文標題一般分三級:一級標題用“一、”“二、”“三、”標示;二級標題用“1.”“2.”“3.”標示;三級標題用“(1)”“(2)”“(3)”標示。
(5)摘要應準確概括全文中心議題,字數為200~300字。所列關鍵詞為3~8個詞組,且不應和文題中心詞雷同。
(6)稿件參照規范學術論文格式與體例。文中標題一般不超過三級,如依次為“1”-“1.1”-“1.1.1”。正文格式按照宋體、小四、1.5 倍行距進行排版。
(7)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8)文中應擬出小標題,以(一)、(二)、為序,層次不宜過多。文首要有相關的交待與評析。
(9)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署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單位全稱+處室或二級院系)、所在城市、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指的是文中明確引用的文獻,具體內容置于文尾,用楷體五號字。在文中用上標標注,編號為[1][2][3]。引用文獻是著作的,需在上標上同時標注頁碼。
科普創作評論雜志在線訂閱 季刊
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220.00/1年
人氣:4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