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與能源法評論》雜志,年刊,由中國政法大學生態與資源法治研究中心主管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第一篇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第二篇 應對氣候變化等。該雜志以“理論研討與實證研究結合”為特色,旨在推動環境資源與能源法領域的學術研究,為國家政策制定、立法與司法實踐提供理論支持。
雜志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應對氣候變化”“熱點研辯”等核心欄目,內容涵蓋環境法學基礎理論、能源安全預警機制、國際環境法動態等。其研究既關注環境法學的理論深化,如環境法調整對象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探討,亦注重實踐問題,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跨區域環境治理等。通過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特定主題研討,雜志持續產出具有政策價值的成果,例如對《長江保護法》等立法的分析,以及對環境司法實踐難題的實證研究。
學術影響力方面,雜志被知網(CNKI)收錄,文章被引頻次和下載量穩步提升,部分研究成果直接應用于環境政策制定中。編委會由環境法領域權威學者組成,主編于文軒教授系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曾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編委團隊的專業背景確保了雜志的學術深度與實踐導向。
作為環境法學界的重要學術平臺,《環境資源與能源法評論》不僅推動了學科理論創新,還通過案例研究、政策分析等方式搭建了學術與實務的橋梁。其年刊形式便于深度探討專題,如近年聚焦“生態文明法治建設”與“環境司法改革”,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決策參考價值的成果,彰顯了雜志在環境法治研究中的引領作用。
第一篇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第二篇 應對氣候變化 第三篇 熱點研辯
(1)摘要與關鍵詞采用第三人稱表述,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具體的研究結果、結論以及重要的數據,中文摘要字數200~300字,中英文摘要文意一致。
(2)所投稿件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可靠,層次分明,論述精練,語言準確,符合規范。
(3)在線投稿過程中,文稿請勿包含姓名、單位、地址、郵編及作者簡介、資助項目等個人信息,如果含有個人信息,會導致初審直接退稿的可能。
(4)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多個作者之間用分號隔開,同一作者的介紹之中不出現句號。如有通訊作者,請標明。
(5)第一級標題居中,用中文數字一、二、三等編號;第二級標題左對齊,用中文數字(一)、(二)、
(6)論文中的注釋全部使用腳注。使用序號123…在文中上標“123…”,同時在論文后注釋列表排序123…注釋中凡屬于提供文獻出處的,都歸入參考文獻。
(7)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若屬多項基金資助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8)引言一般不超過500字,概述本研究的理論依據、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并應明確提出論文研究的目的。
(9)文中圖、表隨文出現,各圖形符合制圖規范,照片應反差要大、層次分明、無折痕、無污跡。文稿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應符合國家規范標準。
(10)參考文獻:本著“最新、重要、必要”的原則列出相關文獻,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未正式發表的資料不能作為文獻引用。
CSCD期刊
影響因子 0.95
人氣 29852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9
人氣 21284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84
人氣 19933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42
人氣 18639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32
人氣 18508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05
人氣 17631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71
人氣 17398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59
人氣 17169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79
人氣 16550
統計源期刊
影響因子 0.73
人氣 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