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法評論》雜志,半年刊,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主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熱點聚焦、理論前沿、環境司法等。
《環境法評論》是一本專注于環境法領域的學術期刊,致力于發表與環境法相關的理論文章、實證研究、案例分析等優秀作品。本雜志以推動環境法學理論的創新發展、提高環境法實踐應用水平、促進國內外環境法學術交流與合作為宗旨,為廣大環境法學者和實踐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術平臺。
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各國政府紛紛將環境保護納入國家戰略,環境法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環境法評論》雜志應運而生,以期為推動我國環境法制度建設和實踐發展做出貢獻。雜志內容涵蓋環境法理論、環境政策、環境資源法、生態保護法、環境執法等多個方面,旨在全面反映環境法領域的研究動態和成果。
熱點聚焦 理論前沿 環境司法等
(1)來稿請采用:論文題目—作者—單位、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識別碼—正文—結論—參考文獻—英文題目、作者名、單位名、摘要、關鍵詞的基本格式撰寫。
(2)圖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圖件最好用CorelDRAW軟件繪制或JPG格式,單獨拷貝原圖另發。插圖及表格在文稿中應標明位置,并在圖框下注明圖號、圖題和圖注。表格盡量使用三線表,表名放在表格上方。
(3)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志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并附項目證書復印件。
(4)正文章節標題占一行,用黑體,小標題獨占一行,前空兩格,且一律用阿拉伯數字 (從1開始) 表示,形式為1.1 1.1.1 1.2……2.2.1 2.2……
(5)來稿請提供作者簡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不注),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6)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并與英文標題一致,文題經常用于檢索系統,盡可能不使用不常見或同行不熟悉的縮略語、符號和分子式。
(7)注釋:用于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做出解釋和補充說明,排在當頁地腳處,每頁重新編號,文中用數字加圈上角標注(如①②……)
(8)網上下載的電子文獻信息為[J/OL]、[EB/OL]、[M/OL]等,后面需注明下載日期。中文文獻以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為序,外文文獻以作者姓氏的字母為序,同一作者的不同篇目以出版年份為序。
(9)編輯部有權對文稿進行規范性修改,作者如果不同意修改,請在文末標注。
(10)來稿請附中英文對照的摘要(300~500字左右),客觀真實地反映論文的內容;關鍵詞用5~8個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04
人氣 16084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1.02
人氣 16018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08
人氣 13195
部級期刊
人氣 11448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33
人氣 9188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35
人氣 8815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4.32
人氣 7696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62
人氣 6804
省級期刊
人氣 6604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2.82
人氣 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