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雜志,年刊,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研究中心(文化與旅游部兼轄)主管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專訪、專稿、費諾羅薩專題、翻譯史與翻譯理論、漢學論稿等。該雜志是一本專注于傳播和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漢學的學術性期刊。雜志以其新奇的選題和廣度、深度相結合的報道方式,贏得了業(yè)界和廣大讀者的關注與好評。該雜志的宗旨在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各個領域,同時也關注現(xiàn)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漢風》雜志以北京為主要發(fā)行地,采用中文出版,并以B5紙張開本呈現(xiàn)。它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需求,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致力于在學術深度和讀者易懂性之間取得平衡。雜志的內容包括專題研究、學術論文、特約撰稿人文章、讀者來稿、書評、文化活動報道等多個欄目,全面展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多樣魅力。
《漢風》雜志不僅是中國學者、研究人員、教師和學生的重要讀物,也鼓勵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投稿,以促進不同視角下的交流和學術對話。它的讀者與作者群體面向全球從事漢學和中國研究的學者,提供了一個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平臺,旨在推動漢學研究的發(fā)展,并促進全球范圍內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哲學、藝術等領域的研究和理解。
專訪 專稿 費諾羅薩專題 翻譯史與翻譯理論 漢學論稿等
(1)文章應以分析和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為目標,研究成果要有指導性、借鑒性、針對性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和實踐應用價值。
(2)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guī)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shù)據(jù),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3)結論要明確寫出論文研究得出的主要規(guī)律、結果(成果)、新見解和科學結論,以便讀者從文中獲得論文的創(chuàng)新觀點和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應鮮明、準確、科學、條理清晰。
(4)摘要以提供文章內容的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脫離全文閱讀而不影響理解。
(5)每篇論文的參考文獻不應少于15條,井要求中文文獻有相應的英譯,所引用的期刊文獻一般應為近5年所發(fā)表的。
(6)本刊注釋采用腳注形式,引用文獻需嚴格遵守學術規(guī)范,注釋順序為:作者,書名,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
(7)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等,或者采用1、1.1、1.1.1等,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8)內容涉及基金資助項目、專利項目或獲獎項目等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單位證明和項目證書的復印件。
(9)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另頁提供姓名、簡介(單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以及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電子郵箱。
(10)稿件要求:稿件應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練、可讀性強。
漢風雜志在線訂閱 年刊
主辦單位: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研究中心(文化與旅游部兼轄)
¥169.00/1年
人氣:13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