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視頻課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了解視頻資料的特性,選好視頻運用的時機
視頻資料具有的紀實性,它能夠真實、全面地記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去體會了解。所以在講述一個地方的地形,地貌,介紹一個建筑的結構,描述一個物體的構造等情況下比較適合運用視頻資料,這樣可以給學生以很強的真實感、現場感,增強學習效果。
視頻的主要特點是具象性,通過視頻可以提供生動、鮮明、準確和逼真的感性材料,反映具有動感和美感的具體形象。鮮明、生動的形象能提高教育對象對講述重點的選擇性和理解性,也能加強注意的穩定性、持久性和集中性以及記憶的牢固性。所以在表現一些具體過程、具體操作時比較適合運用視頻資料。視頻資料還具有表現性強的特性,能夠渲染氣氛、調動情緒。它表現事物細節的能力強,適宜呈現一些對學習者感覺比較陌生的事物;它的信息量很大,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所以在有些軍事類戰爭題材中比較適合運用視頻。
了解視頻資料的特性,有利于合理選擇運用時機。一旦選定了好的時機,就應該最大限度地去挖掘視頻的優勢,拍出精品,并與其他媒體互相配合,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二、拍攝和制作視頻資料要符合教學需要
課件的目的是用來教學,其中的視頻部分也應該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的原則。所以在拍攝和制作的時就應該是樸實、簡潔、真實、可信,在這樣的思路的指導下,在拍攝和制作過程中畫面力求簡潔明快。課件中視頻的畫面的首要任務就是用來教學,不能一味強調畫面的新奇、復雜,而應該力求簡潔明快。在拍攝和制作過程中,要注意發掘畫面語言中每一個因素的功能,凸現畫面的表現力,以求更有效的傳遞教學信息,增強教學效果。畫面中色調的運用不能太濃重、太刺眼,盡量使用單純、明快的色調,來塑造一種和諧、輕松的學習氣氛。運動鏡頭的運用也要注意樸實、真切,在拍攝中,推拉搖移等運動鏡頭應該采取較平緩的速度,讓學生能夠在一種平和、放松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并注意在鏡頭的不同段落間要留有間歇,給學生留出一個反應、理解的時間。
視頻資料的組接以順暢自然為首要原則,在剪接過程中不應過于強調視覺的沖擊力,鏡頭不宜分得太細、剪得太碎,以免給學生目不暇接的感覺而漏掉了關鍵的學習內容。單個鏡頭顯示的時間不宜太短,至少應該有兩秒鐘的時間,有待學生能夠看清、聽懂。鏡頭景別間的變化不宜太大,不然會給人以突兀感、跳躍感,要確保鏡頭景別間的條理性和邏輯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接受。課件中的畫面不宜過多使用特技,特技的使用也不能太花哨,盡量少用旋轉、翻滾等特技,以免使學生產生眩暈感而影響學習效果。
三、保證視頻部分與教材整體的一致性
課件的整合,是將文、圖、聲、像等媒體素材,整合于計算機多媒體系統之中,并賦予各種功能,使之成為一個有機、完整的課件整體。所以對課件中的視頻媒體很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要使其保證與教材整體很好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既要圍繞教材的教學主題與其他部分保持一致和連貫,又要注意與其他部分的相輔相成、相互配合,防止對一個知識點的重復表現。既要做到使具體形象內容與抽象理論內容互相補充,又要注意客觀視覺信息與其他視覺信息的互相補充。又注意與教材中其他部分在表現形式上的關系。首先要注意頁面上視頻媒體與其他媒體的窗口區域劃分是否得當;第二要注意視頻媒體與其他媒體在展示上的有主有次;第三要注意視頻媒體與其他媒體的交互方便明確;另外還要保持視頻段落與教材整體在風格、節奏、色調上的一致性。
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應該從視頻資料本身的特性出發,從它在課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發,考慮它的特殊性,抓住它在拍攝和制作殊的規律和特點,使之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 楊常金、馬瑩瑩.課件制作中的視頻處理[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3):91-92
[2] 李國華.數字視頻課件處理技術的研究[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3(1):100-102
篇2
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所需要的資料在手頭上并沒有現成的,需要到網上下載。經常有很多教師從網上搜索到了所需的視頻,卻不知道該怎么下載。有一次聽公開課,筆者看到一個教師需要播放電影《天下無賊》的一個片段,他是在上課前先到網上搜索這部電影,然后播放,拖動到需要的位置,暫停,等上課時從這個位置繼續播放給學生看。這種做法并不好,萬一發生網絡故障,或者遇到講課的教室不能聯網,或者播放的時候網速出現問題,導致視頻播放得斷斷續續,真不知道他該怎么辦?
目前網上的大部分視頻資源都是rmvb、wmv、mkv、avi等格式的,根據方式的不同,可以借助于迅雷、旋風、BT和電驢等軟件分別進行下載。還有很多可以在線看視頻的在線視頻網站如土豆、優酷、CNTV等,這些網站的視頻大都是flv、f4v或mp4格式的。在這些網站上確實能夠找到很多少見、難找的視頻資源。可是,很多教師不知道該如何下載這些網站上的視頻。其實,大多數這樣的網站本身就提供了一些客戶端軟件,比如優酷PC客戶端、iTudou等可以用來下載本站的視頻。當然,還可以用碩鼠、維棠、VDownloader等專門下載在線視頻的的視頻工具來下載。這些軟件基本都自帶分段視頻合并和視頻格式轉換的功能。還可以直接復制視頻頁面的網址到碩鼠官網進行解析下載,網址為http://。
其實很多在線播放的視頻都是先在后臺把視頻緩沖到本地硬盤再播放,播放完畢后再從緩存中刪除,并不是純粹的在線看,和下載后觀看其實一個道理。比如,如果計算機系統的用戶名是Administrator,系統是Windows XP,系統盤為C盤,那么可以在播放視頻的時候打開文件夾“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就可以找到打開的網頁中所播放的視頻文件。在網頁中視頻播放窗口的底欄緩沖狀態中顯示視頻已經全部緩沖完畢的時候,直接把它從這里面復制出來就可以。然而,可能也有些比較“頑固”的視頻網站在防下載方面做得非常好,他們的視頻不僅很難下載成功,甚至從緩存中都無法提取。而有些視頻只有這些網址有,在其他地方又確實找不到。實在沒辦法的話就使出殺手锏——用屏幕錄像軟件如屏幕錄像專家或者超級屏捕等軟件把它錄下來吧。只要能看,就可以錄制,這一招可是絕對有效的。
當已經得到所需的視頻資料之后,尤其是下載了多個不同版本的視頻,就需要對這些視頻資料進行整理對比了。要挑選出其中最適合教學使用的一個視頻,并將其中的最關鍵的片段截取出來,然后再插到課件里面。當前使用最廣泛的課件制作軟件是微軟的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PowerPoint。由于不是任何格式的視頻都可以直接插入到PPT課件里面,所以經常有教師為了如何插入rmvb、flv、swf或者mkv等格式的視頻而感到頭疼。甚至有的教師干脆不插入,上課時在播放到需要視頻的幻燈片時,直接把PowerPoint最小化,再打開視頻,播放完之后關掉視頻再打開PowerPoint繼續播放課件。這種做法要不得,學生或者其他聽課的教師一看就知道這個講課的教師不會把視頻插入到課件中,技術不高,同時也會使得課堂有一種突然中斷的感覺。
PowerPoint支持的最好的視頻格式為mpeg1(簡稱mpg),其次為wmv格式或asf格式,其他格式的視頻要么不支持插入,要么需要專門的視頻編解碼器,必須先安裝或升級相應的視頻播放器才能得到支持。而一些視頻播放器采用了封閉式編碼器,僅供該播放器自身使用,Windows系統中的其他軟件不能調用。安裝以K-Lite Codec Pack為代表的集成型編解碼器才可以使Windows系統中的各種軟件都調用視頻編解碼器進行播放。而上課用的教室的電腦也不可能把教師需要的各種軟件都裝全。在自己的電腦上可以正常播放,而拿到教室的電腦上卻不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最好把截取的視頻片段轉換成mpg或wmv格式,然后把視頻文件和PPT文件放在同一目錄下,之后再插入到課件之中,再和課件一并拷到優盤里。經常會有教師只把課件拷走,卻忘了拷視頻,到了教室當然是無法播放的。
不同格式的視頻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軟件去轉換格式或者截取其中片段。如果視頻是rm或rmvb格式,可以對其進行截取或轉換的軟件非常多。筆者推薦使用Ultra RM Converter這款軟件,可以直接對視頻文件進行剪輯并轉換成其他格式,一步到位。mkv格式的視頻其實是一個視頻打包文件,可以使用MKVToolNix打開這個視頻,增減其中的視頻、音軌、字幕,然后進行分段剪輯。wmv、asf、MPG、AVI等格式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 XP自帶的Windows Movie Maker進行編輯。從視頻網站下載的視頻有flv格式、f4v格式和mp4格式,可以根據不同的格式用FLV編輯器或F4V視頻轉換器等把它們轉換為其他格式。
當然,除了這些針對某種格式的視頻才能專用的視頻轉換和截取工具外,還有一些通用的或者叫做萬能的視頻轉換工具和視頻編輯軟件。比如Total Video Converter、Win AVI Video Converter、格式工廠、MediaCoder、Any Video Converter等都是萬能的視頻格式轉換工具,支持各種常見的視頻格式的轉換。尤其是前兩款,基本上能夠支持各種視頻格式之間的轉換。如圖1所示WinAVI Video Converter軟件,可以先選擇目標格式,“轉檔到MPEG”,然后點選要轉換的視頻,再點擊“Advanced”打開圖1所示窗口進行設置。在這里可以設置視頻的質量,修改視頻分辨率大小和音頻質量,還可以把加入到轉換列表中的多個文件轉換合并成一個視頻文件。
篇3
相比其他專業學科來說,計算機軟件專業中涉及的教材內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連續性特征。與之相對應的,計算機軟件教學視頻呈現的課件內容也應該具備一定的連續性。尤其是關系到計算機軟件課程綜合性較強的設計項目教育環節,具備連續性的視頻教學軟件更加能夠讓學生將新舊知識聯合在一起,從而更好地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實現對計算機軟件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同時,學生在面對實訓操作類計算機軟件工程項目時,也需要將所學知識有機地連接在一起,通過新舊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完成計算機軟件類工程項目的學習。
1.2具有學習平臺計算機軟件化的特征
在計算機軟件專業課程教學工作中,教學視頻的播放本身就是以特定的軟件平臺作為媒介而展開的,例如,教學視頻課件可能是以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作為平臺而播放的,有可能是以網頁設計軟件dreamwave作為平臺播放的。與此同時,教育工作者在制作軟件,教學課件時,還可能會將圖像處理技術或網頁設計軟件中的相關技術應用在內,然后在課堂中將本堂課程的教學內容以視頻課件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然后教育工作者需要配合課件中羅列出的教學內容,在投影設備上實現對計算機軟件的操作和應用,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將課件中的理論教學課程與多媒體設備下教育工作者實際操作示范過程有機地融合起來。總而言之,計算機軟件專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課件的播放還是教育工作者實際操作的展現,都要以計算機軟件作為媒介向學生進行展示。
1.3計算機軟件教學視頻課件具有操作性較強的特征
在計算機軟件教學課程中,教育工作者提前設計好的視頻教學課件,需要配合某一特定的軟件操作為例,通過課件中理論知識內容與軟件實踐操作相結合,開展本堂課程的內容講解。計算機軟件專業課程相比于高等院校其他專業的教育教學內容來說,具有邏輯性較強、實踐操作性較強等學科特征,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計算機軟件課程的實踐操作價值。以高等院校計算機軟件專業課程教材中《計算機網頁設計》HTML標簽設計的講解為例,如果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本堂課程的教學講解是單純地采用課件對本堂課程的理論知識教學內容進行羅列,是遠遠無法達到本堂課程的教學目標的,同時也無法展現出計算機軟件專業的實踐操作性特征。而高等院校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初次接觸計算機軟件專業知識,由于缺乏基礎知識的鋪墊,關于網頁設計這樣的抽象教學內容,很難得到透徹的理解。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考慮將計算機軟件教學課件與軟件實踐操作示范教學相結合,通過文字性的敘述以及實踐動手操作示范,突出計算機軟件課程實踐應用性的特征[1]。
2高等院校計算機軟件教學專業中視頻課件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課件的編排組織缺乏規范性
視頻課件在高等院校相關專業中的應用,不僅僅是為了拓寬教學內容展示的渠道和途徑,同時,視頻課件的應用還肩負著組織教學活動流程、提示教育工作者下一項教學內容的重要價值,但是在高等院校的計算機軟件教學專業中,卻沒有很好地突出視頻課件規范性和組織性的功能,這也是教育工作者制備視頻課件中的不足之處。很多應用在課堂中的視頻課件中,并沒有體現出本堂課程教學內容的層次性,課件中所展示的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和結構性,并且沒有形成相對獨立且又相互連接的知識模塊,這也導致視頻課件在計算機軟件教學課程中的應用只是簡單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展現,但是卻無法突出組織方面的層層遞進特點。此外,還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對于計算機視頻課件的制作以及課堂展示缺乏操作熟練性,在操作過程中可能由于個人技巧問題出現了多種意外狀況,這也導致視頻課件無法發揮出真正的教學價值,同時也削弱了教育工作者參與課件制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導致課件的應用效果大打折扣。可見這種凌亂而缺乏組織的課件編排方式,對于計算機軟件教學課程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意義不大[2]。
2.2課件呈現和展示方式不夠靈活
當前,高等院校內部,許多計算機軟件專業課程的教育工作者認為,教學課件的呈現無非就是將紙質版的教學內容轉化為電子化的展示方式。因此,在課件的制備以及展示過程中,通常只是將書本中紙質版的教育文字內容簡單地展示為普通的教育框架結構,這種單一的課件展示方式無法有效地提升教學工作中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同時,零散的課件內容呈現方式也無法使學生將精力都集中在同一項計算機軟件課程項目中,雖然這種課件呈現方式將紙質化的教學內容呈現為電子化的教學內容,但其本質還是灌輸式的填充性教學。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電子課件的展示和應用并不僅僅是對于紙質版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轉化,而是要在電子課件中注重對于教學知識內容的層次排列以及有機整合,通過配合課堂時間展示,將視頻課件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教學資源,利用其多元化的媒體展現形式,在課件中將文字語言、動畫視頻以及圖片色彩集于一體,使得抽象化的計算機軟件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立體[3]。
3高品質計算機軟件教學視頻課件在專業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3.1注重視頻課件內容的連續性以及實用性價值
計算機軟件視頻課件的實用性價值主要是教育工作者在課前準備課件的過程中能夠清晰地在視頻中反映出計算機軟件的具體操作流程和步驟,這樣方便學生能夠在課上或課后學習中,通過對視頻的觀看結合書本理論、文字語言更加清晰地掌握計算機軟件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技巧。而計算機軟件視頻課程的連續性則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制備課件時,應該注重新舊知識的連接以及教育內容之間的連續性。尤其是高等院校的計算機軟件專業課程中,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專業知識,雖然前期的基礎性內容學習起來較為簡單,但是基礎性知識的教學內容往往較為零散。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制作課件時,應該注重將基礎性教學內容之間的連續性展現出來,通過深度挖掘基礎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幫助學生在課堂中得到較為完整的體系化知識框架[4]。
3.2對課件中的教學內容進行靈活的編排和組織
在制作視頻課件時,關于教材內容的組織方式并不是簡單地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直白地呈現出來,而是應該在編排的過程中注重突出知識結構的層次性和順序性,同時,還能夠建立起相互獨立卻又相互連接的知識模塊,使得學生能夠在觀看視頻課件后,在腦海中建立起與本堂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框架體系[5]。通過這種結構化、層次性的教育素材編排和組織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本堂課程中學習的重難點內容,同時,還能讓學生站在整體的角度上,在腦海中將所學知識有機地排列起來,對于幫助學生構建思維框架體系,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在制作計算機軟件視頻教學課件時,必須要注重對于課件內容的靈活組織和編排,突出課件內容的結構性以及層次性,尤其是關系到本堂課程的教育重點內容還應該加以強調,讓視頻課件以有序且靈活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學生也能夠從中有所收獲,構建起更加全面的知識結構框架體系[6]。
3.3重視對軟件操作步驟的重現
高等院校的計算機軟件專業課程中,有許多軟件操作技術相對來說較為復雜。如果在講解的過程中單純地為學生講解操作步驟,那么整堂課程將會顯得過于抽象。因此,教育工作者針對這類型課程,可以將軟件操作的全過程體現在視頻課件中,使視頻操作與書本文字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反復觀看更加了解軟件操作的技巧[7]。例如,在學習代碼控制軟件操作這節課程時,教育工作者可以將代碼操作的全過程以視頻展現的方式呈現在視頻課件中,在進行演示時,只需要通過粘貼代碼就能夠完成具有一定目標性的代碼操作過程。而在課后環節,學生可以將課件內容拷貝下來,參考視頻中代碼操作的步驟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制作專業課程視頻課件時,應該注重對于部分操作技術的可重現性,尤其是對于一些具有一定技術難度的操作環節,應該將操作步驟完整地展現在課件中。但是,這種可重現性的操作設計并不是必要的,而更加適用于一些相對較為復雜的操作流程[8]。
3.4使視頻課件媒體的呈現方式更加多元化
高等院校的計算機軟件課程書本知識本身較為枯燥,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制作視頻課件時,應該將動畫視頻、文字語言、聲音圖像有機融合在一起,通過更加生動立體的方式展示本堂課程的教學內容。尤其是針對計算機軟件課程來說,對于一些大篇幅的文字描述,可以配合樹形結構圖或圖像說明的方式,對軟件的應用流程進行立體化的展示。尤其是在制作視頻課件時,教育工作者應該選擇一些以操作應用結果為主的圖像內容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通過一系列操作步驟能夠得到的結果,從而激發學生實踐操作的學習信心。而針對教材中一些相對抽象的軟件教學內容,還可以通過視頻加文字的方式進行再現,這樣的視頻課件展示效果是傳統的口述知識傳遞教育方式無法比擬的。與此同時,教育工作者還可以配合一些趣味性的視頻片段或聲音,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課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課件展示、演示操作、課件展示”這樣的重復性步驟,使學生通過反復地觀看實現對于知識的鞏固和深度理解,有效地提升計算機軟件課程的教學效率。
4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軟件視頻教學課件不只是對于書本教材內容的平面呈現,更應該注重課件內容的層次性和連續性,通過加入更加豐富的課件元素,才能夠使視頻課件的教學價值更好地凸顯出來,有效地提升計算機軟件教學課程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顧敏.視頻教育資源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34):313,322.
[2]喬帆,余詠潮,趙志青,等.基于智能語音控制技術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在動物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3):7-8.
[3]盧珊.開發計算機軟件教學視頻課件研究與實踐[J].時代農機,2017,44(6):201-202.
[4]車元媛.微課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24):146-147,158.
[5]方悅昕.用錄屏軟件制作流媒體網絡課件的簡便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8):1756-1758.
[6]吳林.視頻教學模式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20):176,178.
篇4
一、引言
PPT是一個強大的教學媒體整合平臺[1],優秀的PPT課件使教學內容更為清晰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在整個教學系統[2]中,它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補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PPT課件中聲音、動畫、視頻[3]等的選擇,能夠提供豐富的表現方式營造一種形象直觀、活潑的教學場景,也是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所在。
二、目前PPT課件中插入音視頻的方法
PPT課件中插入音視頻的方法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直接鏈接文件、利用對象插入、選擇控件方式。音頻適用格式有:*.aif、*.aifc、*.aiff、*.au、*.snd;*.mp3、*.m3u;*.mid、*.midi;*.rmi、*.wav;*.wax、*.wma。視頻適用格式有:*.asf、*.asx;*.avi;*.m1v、*.mpeg、*.mpg;*.mpa、*.mpe、*.mpv2、*.wpl;*.wm、*.wmv、*.wmx。
(一)直接鏈接文件
直接執行“插入/影片和聲音/文件中的聲音”命令后選擇音頻文件;或者執行“插入/影片和聲音/文件中的影片”命令后選擇視頻文件,然后再選擇“自定義動畫”對插入文件進行“效果選項”的配置以設定播放效果。這種音視頻插入方法的操控性較弱,只有簡單的暫停和播放兩種控制。利用文字或圖片的“超鏈接”,鏈接至一個音視頻文件。不過這種鏈接方式在播放時會打開外部播放器,但對于文件的操控會比較好。
(二)利用對象插入
第一步執行“插入/對象”,點擊“由文件創建”,然后“瀏覽”選擇需要插入的音視頻文件,可以點選是否“鏈接”。第二步在剛插入的文件圖標上,單擊鼠標右鍵選擇“動作設置”,配置選擇“單擊鼠標”或“鼠標移過”都可以,在“對象動作”項設定為“激活內容”。當第一步不選擇“鏈接”時,此音視頻文件將被嵌入PPT課件。但這種方式在播放時要求打開外部播放器,如果沒有安裝相應的外部播放器,文件將不會運行。雖然操作靈活方便,不僅可以針對視頻文件,也可以運用于其他各種類型的文件,但是在PPT課件的呈現方式比較單一,視覺效果較差。
(三)選擇控件方式
通常使用的控件是Windows系統下默認安裝的Windows Media Player和廣泛應用的Flash插件(需要安裝Adobe Flash Player Activex插件)。
第一步選取“視圖/工具欄/控件工具箱”,在工具箱中選“其它控件”標志,選擇控件“Windows Media Player”,然后用“+”字形在PowerPoint頁面上畫出一個矩形,即嵌入一個Media Player播放器。或者執行“插入/對象”,點擊“新建”,然后選擇 “windows media player”對象類型,再調節播放器畫面的大小。(本文認為此法插入的對象,更接近于控件,所以將其歸于控件類。)第二步在拖畫的區域內右鍵選“屬性”,在控件屬性窗口中的URL(在不同的版本下,有可能為filename)里面輸入音視頻文件名(包括擴展名)的地址。但Windows Media Player控件只支持文件外部鏈接方式,而Flash控件既可采用文件鏈接方式也可使用文件嵌入方式[4]。
利用這三類方式插入的音頻和視頻,有些是鏈接引用文件,那樣在播放PPT課件時要將插入的音視頻文件一起拷貝至所選路徑;有些是內部嵌入文件,那樣只需獨立一個PPT文件就可以了。下面就來詳細探討一下如何嵌入音頻視頻文件的方法。
三、PPT課件中嵌入音頻的方法
在PPT課件插入音頻的方法有很多種,能插入的音頻文件類型也有很多種,但是能夠嵌入PPT課件中的音頻文件類型必須是“*.wav”。
由于PowerPoint默認只允許內嵌100KB以下的音樂文件,這自然是不夠用的,要解除這個音樂文件大小限制,依次點擊“工具/選項”選項,在“選框”對話框中切換到“常規”窗口,將“鏈接聲音文件不小于”數值更改為“50000”KB(這是最大值),點擊“確定”按鈕,這樣就可以嵌入50MB以下的音樂文件了。(如圖3-1)
(一)將WAV文件嵌入PPT課件
在設定好嵌入文件大小后,就可以執行“插入/影片和聲音/文件中的聲音”命令后選擇“*.wav”音頻文件;然后再選擇“自定義動畫”對插入文件進行“效果選項”的配置以設定播放效果,就可將此音頻文件嵌入PPT課件內了。希望用作背景音樂就在“效果選項”做相關設置。在效果選項卡開始播放欄目選“從頭開始”,停止播放欄目選“在xx張幻燈片之后”,根據PPT課件中幻燈片的數目而定,也可從“計時”標簽下設置。在聲音設置選項卡中,選擇幻燈片放映時隱藏聲音圖標,最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還可以通過錄制聲音將音頻文件嵌入。在PPT課件中執行“插入/影片和聲音/錄制聲音”,在錄音對話框中按下紅色的錄音按鈕,就可以開始錄音了。用這種方法錄音的時間長短僅受硬盤剩余空間的限制。錄制完的聲音被包含在PPT文件中,同樣可通過對其進行“效果選項”的配置以設定播放效果。
另外,Powerpoint執行“幻燈片放映/錄制旁白”也可以用來錄音,而且還可以對錄音質量進行設置。上述兩種錄音方法的差別是“插入/錄制聲音”是在PPT的編輯狀態下錄音,而“錄制旁白”是在幻燈片放映狀態下錄音。
(二)將MP3文件嵌入PPT課件
用“*.wav”文件嵌入PPT課件確實很簡單易用,當“*.wav”文件比較小的時候PPT播放是流暢的,但當其文件一大就會影響PPT的正常播放。當我們想插入的音頻文件不是“*.wav”的格式時,而將其轉換為“*.wav”文件來嵌入。然一旦轉換得來的文件很大,例如:一個4.04M的MP3文件,用“酷狗音樂”格式轉換工具所得到的WAV格式的大小為44.5M,是原來MP3格式的10倍。我們就要顧慮是否還要嵌入。那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有。只要安裝MP3 AddIn這款免費插件,就可以把MP3文件直接嵌入到PPT文檔中,輕松解決問題,再也無需借助其他工具將MP3轉換成WAV格式了。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MP3 AddIn在內部給MP3文件增加一個文件頭并更改其文件名,使PowerPoint把插入的MP3文件自動轉換成WAV文件格式來處理。重新給MP3文件名稱變為copy。可是它最大的好處就是文件大小變化不大。一首7.55M的MP3格式文件,用MP3 AddIn插入PPT后,也只是大了70Byte。
當我們安裝好此插件后,只須執行“插入/影片和聲音/文件中的聲音/MP3 from file”選項,單擊導入一首MP3音樂文件就可以了。(如圖3-2)
導入成功后在文檔頁面中會顯示一個小喇叭圖標,右鍵單擊該圖標選擇“自定義動畫”對插入文件進行“效果選項”的配置以設定播放效果。在“效果選項/聲音設置”對話框中看到一行提示“包含在演示文稿中”。(如圖3-3)
則該音頻文件已經內嵌到PPT文檔中了,這樣就無須同步拷貝文件,在任意電腦中打開該PPT文件都會正常播放音樂,既方便又小巧。
(三)將多個音頻文件嵌入PPT課件
當我們要在同一張幻燈片中播放多個音頻文件,而且要嵌入PPT課件中。例如:在講解聲音的時候,會講到音叉,給一些不同頻率的音叉圖片。此時,文字圖片給不了我們真實的感受,如果每個圖片都嵌一個真實的聲音,上課的效果就不同了。但用直接插入聲音的方式是做不到那種效果的。有兩種方法可用,一種是利用對象插入,但這種方式在播放時要求打開外部播放器,不然,文件將不會運行。而且在PPT課件的呈現方式比較單一,視覺效果較差。另一種是通過執行“幻燈片放映/動作設置”來完成的。第一步插入所需的文字或圖片,第二步在剛插入的文字或圖片上,單擊鼠標右鍵選擇“動作設置”,配置選擇“單擊鼠標”或“鼠標移過”都可以,勾選“播放聲音”,從下拉選項里選擇相應的音頻文件。音頻格式要求是“*.wav”文件,這樣就可以了。(如圖3-4)
(四)獲取PPT課件嵌入的音頻文件
當需要使用別人做好的PPT課件里的音頻文件時,可以把自己的內容嵌套進去,但那樣操作不是很自由。如果可以獲取PPT課件嵌入的音頻文件,那樣就可以操控自由了。要獲取嵌入的音頻文件很簡單,只要將PPT課件另存為網頁文件就可以了。當你另存為網頁文件時會有一個同名的HTML文件和同名的文件夾。嵌入的音頻文件就存放在這個文件夾中。
例如:要將多個音頻文件嵌入同一張幻燈片中,我們要有多個“*.wav”文件,而我們只有“*.mp3”文件。那就可以先利用MP3 AddIn直接插入多個“*.mp3”文件,再另存為網頁文件,即可獲得多個轉換得來的WAV格式音頻文件。
四、PPT課件中嵌入視頻的方法
在PPT課件插入視頻的方法一樣有很多種,能插入的視頻文件類型也有很多種,但是在PPT課件中嵌入視頻就要用“Flash控件”來配置“*.swf”格式文件。
(一)嵌入“*.swf”格式文件
利用Flash控件插入動畫比較直觀,可直接播放,效果較好。其具體的方法如下:
①執行“視圖/工具欄/控件工具箱”,在“控件工具箱”中選擇“其它控件”,從下拉列表里選中“ShockWave Flash Object”選項。
②鼠標變成“+”形狀,將其放在幻燈片上拖畫即出現FLASH控件圖形。拖出的矩形框大小即為SWF文件播放的畫面大小。
③右鍵點擊拖得的“FLASH控件圖形選擇“屬性”,打開屬性對話框。在彈出的對話框中的“Movie”[5]選項中輸入SWF文件的路徑及名稱(含擴展名.swf)。
④將屬性對話框中的“EmbedMovie”選項值設為“true”,保存文檔,即可將FLASH嵌入到PPt中。
⑤最后,再移動或拖拽“FLASH控件圖形”,以調整SWF文件播放畫面的位置和大小。
(二)實現“*.swf”格式文件的播放控制
對于已嵌入的視頻想更好地操控,我們就需要再添置一些播放按鈕。其具體的方法如下:
①執行“視圖/工具欄/控件工具箱”,在“控件工具箱”中選擇“命令按鈕”,在幻燈片中拖動,即可拖出一個命令按鈕。調整好大小,其名稱為CommandButton1。
②右擊按鈕,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屬性”,打開“屬性”對話框,修改“Caption”選項將“CommandButton1”改為“播放”,此時按鈕鍵面上就顯示中文“播放”。
③用相同的方法,再增添“暫停”、“重播”、“結束”幾個按鈕。
④左鍵雙擊按鈕,出現vb界面,在代碼窗口中輸入如圖4-1所示的代碼。
在代碼對話框的Private Sub CommandButton1_Click()對應的是播放按鈕,加入的語句是:Swf1.Playing=True。其中“Swf1”表示按鈕控制的對象。與“FLASH控件圖形”屬性對話框中的“名稱”項(默認為ShockwaveFlash*)相一致。“CommandButton2”對應的是暫停按鈕,加入的語句是:Swf1.Playing=False。“CommandButton3”對應的是重播按鈕,加入的語句是:Swf1.FrameNum=1;Swf1.Playing=True。“CommandButton4”對應的是結束按鈕,加入的語句是:Swf1.FrameNum=Swf1.TotalFrames;Swf1.Playing=False。
⑤最后,還可以再移動或拖拽“按鈕”,以調整播放控制按鈕的位置和大小。
(三)充分利用網絡微課程、微視頻
處在“天羅地網”的時代,就要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現在越來越多的網絡微課程、微視頻被大眾認可,從中獲取更具個性化的教育。我們可以將這些優秀的視頻嵌入到PPT課件中。在“FLASH控件圖形”的屬性對話框中將“Movie”選項設定成該視頻的網絡地址就可以了。例如,在土豆網或優酷網等一些比較主流的視頻網站里獲取網絡視頻的鏈接地址。(如圖4-2)
將復制得到的網絡地址粘帖到“Movie”選項就行了。這種方法也很好地規避了FLASH嵌入視頻的限制:FLASH不能在超過120秒的嵌入式視頻中維持音頻同步,嵌入式影片的最大長度是16000幀。嵌入大視頻就會影響PPT的運行效率。同時又不同于鏈接網頁地址,其只嵌入SWF視頻,比網頁干凈,視覺效果更好。
五、結論
在PPT課件中合理的使用音頻、視頻文件,運用視聽結合的方式,增加感官刺激,拓寬知識面,使其具有更強的傳播性。優秀的PPT課件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熊傲.Powerpoint 2002學用DIY[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何可抗,李文光.教育技術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43.
篇5
數字視頻在多媒體課件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它突破了文字的限制,以更加自然、逼真的方式展示知識世界,尤其在展示事實性知識及實時操作方面有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視頻畫面是真實世界的記錄,能使教學更有客觀性和真實性。視頻運動連續的特點有利于表現事物的相互關系,變抽象為形象,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多媒體視頻課件將圖、文、聲、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介載體與計算機技術相融合,成為一個合理的有機體,對改善人機交互能力和知識表達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得到刺激,最大限度地吸收信息。中職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自行設計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心理上的不同要求,具有更強的實用價值。要開發設計出良好的多媒體視頻課件,必須對數字視頻處理技術作充分的研究。
一、數字視頻素材的采集
視頻圖像的采集是使用視頻與編輯視頻的基礎。通常視頻采集大致包括采集原有視頻片段、捕獲計算機屏幕及捕獲外接視頻源三種。
1.采集原有視頻片段。在不影響版權的情況下,直接從現有的共享資源中采集AVI、MPG或AVS等格式的文件是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這些視頻影像一般經過專業人員制作而成,具有較高的質量。但要找到完全符合要求的視頻素材也不太容易,可以先找與要求相近的視頻片段,再通過編輯軟件適當加以處理后使用。
2.捕獲計算機屏幕視頻。使用Snagit、Hypercam、Flash cam等截屏軟件進行視頻采集。由于視頻媒體在展示事實性知識及實時操作方面具有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尤其在講授一些專業軟件的操作技巧上,視頻畫面的真實記錄,使教學更富客觀性和真實性。SnagIt是由TechSmith Corpation公司1998年推出的一款在Windows 9x環境下運行的屏幕抓圖、圖形觀察軟件。由于SnagiIt所具有的視頻捕獲功能,以及操作的簡易性,用它來捕獲視頻文件比較可行。
3.捕獲外接視頻源。目前,捕獲外接視頻源,并保存到計算機中可以分為兩種情況:①將模擬攝像機拍攝的以模擬信號存儲的視頻采集捕獲到計算機中;②將數字攝像機拍攝的數字視頻采集捕獲到計算機中,本文只介紹第二種情況。在制作展示事實性知識及實時操作方面的視頻課件時,主要采用數字攝像機拍攝的方法獲得視頻源。數碼攝像機與計算機可以通過IEEE1394卡或壓縮卡連接,還可以將其與非線性編輯卡連接,非線編卡也提供了一個IEEE1394接口。再運用非線性編輯軟件Premiere就可以將數碼攝像機中的影像傳輸到計算機中保存。
制作視頻課件時,需對采集到的視頻素材進行編輯與加工。Premier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面向廣大視頻工作人員的非線性編輯軟件,不僅是影視制作專業人士的首選平臺,也是多媒體課件制作人員編輯視頻素材的首選軟件。考慮到課件制作的實際特點,在視頻課件的聲音、字幕處理時,也可分別選用Cool edit2.1和Cool 3d 3.5等專業處理軟件。可將Premiere、Cool edit2.1和Cool 3d 3.5稱為視頻課件處理三劍客。
1.視頻素材的編輯與處理。Premiere作為視頻編輯的專業軟件,它將視頻與音頻制作成適合新標準的作品。開發小型或大型項目時,Premiere依靠對幀畫面的精確操控,能使制作者在任何時刻創造出最符合要求的多媒體作品。
Premiere有豐富多樣的場景過渡效果,在默認情況下,將兩段剪切好的課件視頻素材置于同一時間線上相鄰的位置,前一段剪輯的末始幀會自動緊貼后一段剪輯的起始幀。當添加一些特殊的效果到場景轉換上,使用Premiere提供的過渡效果就可以創作出豐富的場景轉換動畫,如淡入淡出、翻面、柵欄、立體效果等,只要對過渡效果和應用剪輯對象設定過渡首尾的位置、大小、角度等數據即可,過渡過程則由程序自動完成。
Premiere自備變化多樣的音頻與視頻濾鏡效果。應用這些被稱為濾鏡的計算函數不需要任何計算語言功底,用鼠標將它們拖曳釋放到對象上,然后在效果控制面板上調整數據,實時觀察不同數據所產生的效果,直至滿意為止。這些濾鏡能為作品增添一些可視化的,或是可聽效果,為制作者提供了展現個性化特色的空間。
Premiere是整個視頻課件的制作基礎,其非線性、多軌道的特性,為課件的音頻、字幕單獨處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Premiere、Cool edit2.1、Cool 3D3.5的應用處理無縫對接。
2.視頻課件的音頻處理。雖然Premiere具有音頻處理功能,但是為了在音頻處理上更加方便、專業,本文介紹用Cool edit2.1對視頻課件進行音頻處理。Cool edit2.1是非常出色的數字音樂編輯器和MP3制作軟件。不少人把Cool edit形容為音頻“繪畫”程序,可以用聲音來“繪”制:音調、聲音、弦樂、顫音、噪音或調整靜音,還提供多種特效為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壓縮、擴展、回聲、失真、延遲等。
在制作視頻課件時,一般職業學校均無專業錄音室,課件的音頻多采用數字攝像機拍攝數字視頻時同步錄音獲得,音頻質量不佳。視頻課件音頻部分的處理策略可采用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將Premiere剪輯好的視頻素材中的音頻部分單獨拿出,導入Cool edit2.1后進行音頻處理,如采樣降噪、回聲、調整音調、聲音、背景音樂、麗音等。將處理好的多軌音頻合成輸出,再導回Premiere,以獲得滿意音視頻效果;另一方案是將Premiere剪輯好的視頻素材的音頻部分刪除,再根據視頻內容,利用Cool edit2.1后期錄制視頻課件的配音,還可以添加背景音樂,最后通過Premiere合成輸出。
3.標題字幕設計。在Premiere中,使用標題字幕設計器Adobe Title Designer,能夠設計較復雜的標題字幕到多媒體作品上。本文介紹專用字幕設計軟件Cool 3D3.5。Ulead公司出品的Cool3D是一個專門制作三維文字動畫效果的軟件,具有簡單、易學易懂、操作簡單、效果精彩的特點。它不但提供了制作3D文字動畫的功能,而且沒有傳統3D程序邏輯的復雜性,可以方便生成具有各種特殊效果的文字3D動畫。Cool 3D生成GIF和AVI格式的動畫文件,目前最新版本是3.5版。非常適合視頻課件的字幕處理,還可以制作課件的動態圖標,以提升視頻課件的品質。
三、數字視頻合成與
Premiere有豐富的剪輯剪裁、特級應用、場景切換、字幕疊加、配音配樂等功能,在Premiere里把視頻素材編輯處理好以后,加入處理好的音頻文件、字幕文件,最后一個環節就是輸出,也就是將多軌時間軸中的素材合成為完整的電影、序列、bmp圖形文件序列等。當視頻輸出完成后,將自動在監視窗中打開并播放已輸出的視頻,經過Premiere處理后的視頻課件具有較好的視覺效果。
1.輸出DVD、SVCD、VCD等文件格式的視頻文件。Adobe Premiere 6.5以上的版本增加了Adobe MPEG Ecoder,它是一個基于Windows的Premiere插件。通過它,Premiere能夠輸出高質量的MPEG-1和MPEG-2文件,這類文件可用于DVD、SVCD及VCD(NTSC和PAL制式)的制作。Adobe MPEG Ecoder包含多樣的調整方案,設置適當參數后十分容易從時間線上輸出MPEG文件,一些高級的、呈現各種細節的編碼選項,能把經編碼的文件導入到DVDit,制作出集交互式菜單、字幕和圖形于一體有很大觀賞價值的DVD 。在Premiere6.5時間線中,經編輯制作后的項目就可以通過Adobe MPEG Ecoder編碼器輸出適合制作DVD、SVCD、VCD等文件格式的文件。
2.輸出基于MPEG-4標準壓縮的AVI文件。MPEG4是第四代動態影像解壓縮協議,能夠高效率地進行視頻壓縮和解壓。在Premiere中要輸出基于MPEG-4標準壓縮的AVI文件,首先必須在計算機上安裝支持MPEG4的插件,如DivX4 Codec Installer V4.01.exe。安裝后,選中輸出電影設置對話框頂部的下拉列表項中的常規選項,在文件類型下拉列表項中選擇Microsoft AVI選項。然后返回,重新設置輸出電影設置對話框頂部的下拉列表,選中視頻選項,再在壓縮項的下拉列表中選DivX Codec 4.01,這樣就可輸出以MPEG4標準壓縮的AVI視頻文件,此時的AVI文件與之前沒有壓縮的AVI文件相比容量小了許多,但畫質的保真度很高。
3.輸出流媒體格式的視頻文件。為了適應各種網絡傳播方式,網絡視頻在傳輸數據速率上受到較大限制。目前網絡視頻傳輸數據量遠遠低于VCD文件的數據量。為了使Premiere生成的視頻文件匹配互聯網上視頻傳輸速率,Adobe Premiere Pro增加了流媒體視頻文件輸出功能。流媒體視頻文件輸出仍然使用Adobe MPEG Ecoder編碼器,在格式選項中選擇Real Media,摘要對話框里顯示了設置參數。最終生成的以RM擴展名的流媒體文件,容量大大減小,但保真度不如以MPEG-4標準壓縮的AVI文件。
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數字視頻處理是一項重要技術。視頻的制作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多媒體課件的水平。要提高視頻的圖像質量,應選擇高質量的視頻源及適當的硬件設備。為采集到良好的視頻圖像可適當降低捕獲幀數,并選擇合適的視頻壓縮方式以節省存儲空間。數字視頻編輯及處理軟件建議選用Adobe Premiere、Cool edit2.1和Cool 3d3.5視頻課件處理三劍客。通過精心設計的數字視頻課件一定會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創設出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劉文開等.數碼影像處理實用技術[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陸汝杰等.網絡視頻技術與物理遠程教育[J].物理與工程,2002,(1).
[3]陸濤聲.初探如何采集活動圖像[J].微電子技術,2001,(10).
[4]王立新,楊衛紅.數字視頻技術在《城市市情演播系統》中的應用[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1,(1).
[5]張天鵬.多媒體課件制作系統硬件軟件的配置方法[J].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2).
[6]陳惠芹.非線性編輯系統的性能及其視頻卡的選擇[J].陜西工學院學報,2000,(12).
[7]晏陽.非線性編輯系統中的數字視頻壓縮技術[J].計算機應用,2000,(4).
[8]謝.Premiere 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的應用[J].天中學刊,2004,(4).
[9]潘藝.多媒體CAI課件制作中的數字視頻處理技術[J].計算機仿真,2003,(12).
教育部首批410個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
記者在2012年12月26日舉行的教育部通氣會上獲悉,教育部日前了第一批涉及18個大類的410個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該標準的頒布實施將改變10多年來高職學校專業教學沒有國家標準的現狀,對于加強高職學校專業基本建設、全面提高高職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公布的專業教學標準在專業名稱、專業代碼、招生對象、學制與學歷、就業面向、培養目標與規格、職業證書、課程體系與核心課程、專業辦學基本條件和教學建議、繼續專業學習深造建議等10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解決了原來高職學校專業和專業之間邊界不明、核心課程內容不清等問題。
篇6
實踐教學是本科教學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部長周濟在第二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知識來源于實踐,能力來自于實踐,素質更需要在實踐中養成;各種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尤其重要;實踐對于大學生成長至為關鍵[1]。”而野外實踐是地理教學的特色,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完整地理野外實踐包括實踐前的準備、實踐中實地觀察與研究、以及實踐后的總結三個環節。
實踐前的教學準備,直接影響到野外實踐的順利組織與實施。在實踐前的準備環節,除要求學生根據實踐任務自己查閱資料外,還需教師引導學生系統熟悉、并掌握實踐區的相關情況,因此,教師對實踐區的教學是一個必不可少重要環節。教師要做好實踐區教學,如能借用具有感染力的教學課件教學,將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野外實踐結束后,通過視頻課件的制作,既方便野外實踐教學總結,又可匯集實踐資料,展示野外實踐成果。
所以,實踐課件制作是組織與實施野外實踐中環節的一個必要手段,對保障野外實踐的組織與實施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2 野外實踐課件制作中的問題
在野外實踐前,教師使用PPT課件介紹實踐區情況及其他事項,通常PPT課件因插入太多的圖像素材與嵌入較大的視頻素材,往往導致課件文件過大而運行緩慢;或因文件太大修改保存所需要的時間過長;或在幻燈片多次翻頁進行文稿切換時因文件鏈接可能產生的錯誤,諸如此類此類情況,極大地影響野外實踐教學組織與實施的效果。
因此,如果應用“會聲會影”軟件,制作適用于地理野外實踐的視頻教學課件,則可避免上述問題。而且,應用該軟件的轉場、覆疊軌功能,還可以整合各類實踐素材,豐富其表現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應用該軟件的智能包功能,可以快速修改基于“源文件”的視頻課件,有利于根據教學實際需要不斷更新課件內容。
所以,教師利用“會聲會影”軟件,根據實踐任務與重點,有機地把反應實踐點特征的素材整合起來,制作為地理野外實踐教學課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 基于“會聲會影”制作野外實踐教學視頻課件
3.1 會聲會影軟件介紹
會聲會影是Ulead公司出品的一套功能強悍的目前使用最普及的影視剪輯軟件。它的最大特點是界面直觀,步驟簡潔,操作簡單。新用戶以前即使沒有接觸過,上手也會比較快,短時間內也能制作出一些專業特效[2]。
編輯視頻步驟為捕獲、編輯、效果、覆疊、標題、音頻和分享;提供三種視圖方式,分別是故事板視圖、時間軸視圖、音頻視圖。主要功能包括:捕獲和編輯視頻素材、添加轉場和覆疊效果、添加標題和字幕、合成影片中的聲音以及分享和輸出影片、刻錄影碟。
基于“會聲會影”制作地理學野外實踐教學課件,可以把實踐區相關枯燥的素材用類似于專業化的“影視效果”進行整合,快速勾勒實踐區情況,達到形象生動地展現實踐區復雜的地質、地貌、植被等特征,使學生在欣賞“實踐區影視大片”的愉悅氛圍下開展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野外實踐教學效果。
3.2 地理學野外實踐教學視頻的編輯制作
基于“會聲會影”軟件,如何制作地理野外實踐教學視頻課件?下面就以峨眉山植被-土壤實踐內容為案例,介紹利用“會聲會影12”軟件制作該實踐點的實踐教學視頻課件。
3.2.1 素材準備
首先新建文件夾,命名為“峨眉山地理野外實踐教學”;在該文件夾中新建“峨眉山圖像資料”、“峨眉山視頻資料”、“峨眉山音頻資料”、“峨眉山文本資料”四個文件夾,把峨眉山實踐區的圖像資料、視頻資料、聲音資料、文本資料分別對應地放于以上四個文件夾中。
3.2.2 制作視頻課件
做好素材準備之后,就可以借助“會聲會影12”軟件制作實踐區野外教學視頻課件了。運行“會聲會影12”軟件,打開其影片編輯器后,開始制作視頻教學課件,具體操作如下:
步驟1:添加視頻與圖像素材。
(1)添加視頻。選擇菜單欄的“文件”—“將媒體插入到時間軸”—“插入視頻”,進入“打開視頻文件夾”窗口,找到文件夾“峨眉山地理野外實踐教學”中的“峨眉山視頻資料”,選擇事先準備好的“峨眉山-樂山大佛”視頻文件,單擊“打開”按鈕將其導入編輯窗口。
然后,按照教學需要裁剪視頻,即在視頻的預覽窗中,拖動左邊的修剪筆,到達要剪切的起始畫面,如起始點15秒處 “峨眉天下秀”,再拖動右邊的修剪筆,到達剪裁的結束點10分5秒處的畫面位置,點擊“剪裁”,所剪裁的視頻進入到右邊的素材庫;之后,在右邊的素材庫面板中,選中剪裁好的視頻把該視頻拖入到視頻軌,即可完成對剪裁好的視頻的編輯。
(2)添加圖像。選擇“文件”--將媒體插入到時間軸—插入圖像,進入“打開圖像文件夾”窗口找到 “峨眉山地理野外實踐教學”中的“峨眉山圖像資料”文件夾,選擇所需的圖像文件。
根據課件設計需要,分別選擇峨眉山不同海拔處典型的植被圖像,單擊“打開”,把預先準備好的植被圖像依次導入到視頻軌進行編輯。
步驟2:添加轉場效果。
為了使圖片之間的切換更加自然、流暢,可以在兩張圖片之間添加轉場效果。具體操作是:單擊“效果”按鈕,切換到“效果”面版,素材庫中將顯示大量的轉場效果。
然后,通過選擇“收藏夾”中的下拉菜單選擇時鐘、過濾、膠片等效果,將選中的效果拖動到兩個素材之間,當鼠標的右下角出現一個“+”符號時釋放鼠標,系統會自動將轉場效果添加到兩個素材之間。各轉場效果可通過轉場面板進行相應調整,在預覽窗口選擇最佳效果。如植被圖像導入到視頻軌編輯時,在添加轉場效果后,可用不同的轉場效果區別不同垂直帶的植被。
步驟3:添加轉場效果與覆疊效果。
會聲會影提供50多種濾鏡效果及6條覆疊軌,通過這些功能,可以對插入到軟件中的素材做合適的效果處理,以增加視覺的沖擊,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1)會聲會影的濾鏡效果,可以改變視頻的外觀和樣式,制造出很多神奇的藝術視覺效果,如光照或氣泡、云彩等。運用濾鏡處理視頻,可以掩蓋一些拍攝造成的缺陷,如,所導入的圖像如出現比較暗淡的效果時,就可使用濾鏡效果,以使編輯出來的視頻更具表現力。當然,添加和刪除視頻濾鏡的方法比較簡單,且如果發現添加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選擇其他效果替換原有濾鏡。
(2)添加覆疊效果。覆疊是指畫面的疊加,在屏幕上同時展示多個畫面效果。會聲會影提供了多達6條覆疊軌,編輯方法是將圖片素材添加時間軸窗口的覆疊軌后,對圖片的大小、位置及透明度等屬性進行調節,同時也可對覆疊軌素材應用濾鏡效果,從而產生畫面疊加效果,如在分要素介紹實習區時,就可以把“植被篇”的文本通過覆疊軌固定在展示植被的右下角,把“土壤篇”的文本通過覆疊軌固定在展示植被的右下角,以利于區別不同的教學內容。
會聲會影中可以用多文字框和單文字框來添加文字,補充說明視頻與圖像的內容。文字詞語可放在視頻幀的任何位置,并可設置文字疊放順序。
具體操作是:單擊“標題”按鈕,雙擊在楨楠樹圖像的預覽窗口出現的光標,寫上“楨楠”;雙擊在香樟樹圖像的預覽窗口出現的光標,寫上“香樟”,用此方法把所有植被的樹種名稱全部標上。
為了區別各垂直帶譜植被的類型,可以把“色彩”功能用上,即點擊菜單欄的“編輯”,選中“色彩”,在色彩面板中選擇一個合適的背景色插入到視頻軌植被圖像處,雙擊“標題”,即可按垂直帶譜寫上相應的植被名稱。如,在展示植被圖像之前,加上“色彩”面板,依次輸入“1500米以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楨楠、香樟、桫欏、潤楠樹”,“1500-- 1900米之間的常綠闊葉林與落葉闊葉林混交林:扁刺栲、珙桐、連香樹、大鐘杜鵑、水清樹”, “1900—2400米針闊混交林:冷杉、鐵杉、白樺、華西楓楊;2400—3099米之間的亞高山針葉林:冷杉、鐵杉、金頂杜鵑”等文字內容,以此說明上述植被垂直地帶性特點。
此外,可以應用“色彩”功能編制實踐的教學任務“目錄”及相應內容; 同樣,可在峨眉山視頻中應用“色彩”功能編制“植被篇”以示介紹植被情況,用此方法編制“土壤篇”介紹土壤情況。
另外,在選中“標題”時,用鼠標雙擊圖像輸入好文字后可點擊預覽窗口右側的編輯面板就可以對文字的大小、顏色 、字體樣式、對齊方式、文字背景等屬性進行設置,然后,點擊“動畫”,勾選應用動畫后,就可以選擇淡化、彈出等各種文字動畫效果對文字進行動態編輯,以彌補靜態方式出現時會給人一種呆板、沉悶的感覺。
在編輯文字時,應注意將標題軌上的文字出現的長度通過拖動調節,與不同植被圖片的長度、高度相對應,以確保圖片與文字同步出現、消失。
步驟5:添加音頻素材。
添加音頻包括為項目添加錄音和音樂。音頻步驟由兩個軌組成:聲音軌和音樂軌,可以在素材庫中選取不同垂直帶處的植被特征的錄音解說并將其添加到聲音軌。
具體操作是:單擊加載音頻按鈕,彈出“打開音頻文件”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選擇所需要導入的音頻文件,單擊“打開”按鈕即可。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使音頻與圖片同步開始和結束,要使聲音軌上的錄音的長度與視頻軌上的圖片的長度保持一致。
會聲會影還具有錄音功能,因此,可以通過錄音的方式來添加音頻素材。具體操作是:單擊預覽窗口右側的錄音,調整音量對話框將顯示。當對麥克風說話時,儀表會閃動。單擊“開始”按鈕,然后開始錄制。錄制時,可根據預覽窗口上的不同垂直帶處的植被帶譜形成原因進行解說,以使錄音解說與畫面同步。當錄音結束,單擊停止,這時錄制好的音頻素材將自動添加到時間軸的聲音軌中。播放時,錄音解說就可以和圖片融合到一起了。
配上所找的視頻資料、圖像、文字及音頻在視頻中的輔助說明,就可以讓學生清晰地理解峨眉山獨特的垂直氣候條件下,形成濕潤亞熱帶山地植被垂直帶譜的原因,并知道該處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在整個帶譜中所占有的顯著地位,它是整個帶譜的基帶,而且上限高,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帶相交錯,分布廣、幅度寬的典型特征。也可使用同樣的方法講述土壤、、地質與地貌的特點與成因。
步驟6:保存文件。
當完成視頻編輯后,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方式輸出視頻。這里特別強調,為了利于所制的視頻以后修改或移動的方便,輸出視頻前,啟用菜單欄下的“智能包”功能。具體操作為:在會聲會影12界面點擊“文件”菜單,點擊“智能包”選項,進行相應的設置,在編輯工作完成后,點擊“智能包”,它就能把在編輯時所使用的文件自動存放到在設置時指定的位置,這就免除了下次使用時再次查找文件或是所用的素材位置發生更改而導致視頻鏈接失敗的現象。
用智能包保存好文件后,即可選擇“分享”輸出視頻了。
4 結語
通過以上操作,教師借助“會聲會影”軟件,把需要在地理野外實踐中要求同學掌握的內容編輯成了動態的視頻教學課件,可以連續向學生展示或講解實踐區地理特征,使學生獲得初步印象,以利于野外實踐的進一步開展并取得成效。制作的視頻課件,融合實踐區圖片、視頻以及對應的文字說明、錄音解說,可以讓學生在欣賞“實踐區影視大片”的氛圍下開展學習,并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實踐區地質、地貌、植被等特征,既節省教學時間,又提高教學效率,順利組織野外實踐教學具有現實意義。
篇7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件;視頻;非線性編輯;Premiere
中圖分類號:G40-0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2-0272-02
引言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思維不完善,又加上生活經驗不足,在接受新知識時很難理解一些抽象的內容,例如,小學語文《趙洲橋》一課,文中關于橋的描述文字是很抽象的,學生除了要解讀生字的含義,還要在頭腦中形成橋的影像,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教師光憑語言講授是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的,如果通過播放相應視頻來呈現生動的情景畫面,再加上一些聲音和文字,就會使知識形象化,更有利于小學生的理解,這也符合了小學生直觀的認知水平,也會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所以,帶有視頻的課件在教學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更能提高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環節中,要深入鉆研教材,豐富教學資源,最重要的是能夠將這些有用資源按照自己的設計思想有效地整合到教學課件中,而Premiere軟件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1 Premiere軟件的一些相關知識
1.1 非線性編輯技術
非線性編輯技術是相對線性編輯而言的,線性編輯是指按照攝像機拍攝的畫面順序原封不動的將視頻進行編輯,而非線性編輯是指可以利用非線性編輯軟件對畫面進行任意順序的組接,可以實現交叉或者跳躍式編輯,同時,編輯過程中還能加入諸多的處理效果,例如特技、字幕制作等.非線性編輯技術是影像編輯常用技術,也常常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的視頻制作上.非線性編輯的軟件有很多,Premiere就是非線性編輯的軟件之一,作為教育工作者,只要會用Premiere軟件制作簡單的視頻就可以讓自己的課件豐富起來.
Premiere是Adobe公司出品的一款用于進行影視后期編輯的軟件,由于Premiere并不需要特殊的硬件支持,所以,它是數字視頻領域普及程度最高的編輯軟件之一.很多對視頻感興趣的人在電腦里都裝了這一款軟件.
1.2 非線性編輯的工作流程
以Premiere軟件為例,非線性編輯的工作流程,主要分成如下4個步驟:
(1)收集素材
教學課件中的素材大致分為視頻、圖片與聲音,制作課件所用素材可以從網上下載共享資源,也可以親自拍攝視頻或錄音,如果對于畫面的質量要求不高,用高像素的手機就能完成視頻的拍攝.如果想使視頻畫面質量高一些,家庭用的照相機或者攝像機也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
不管是下載還是自制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存到電腦磁盤上后,要檢查其格式是否能被Premiere軟件所接受,現在比較常用的視頻格式有:MPEG、MOV、AVI、WMV、flv、MP4等;常用的音頻格式有MP3、WMA等,在導入素材時,一旦發生格式不匹配,可以用格式轉換的軟件(例如格式工廠)先將其格式進行轉換再存儲.收集好的素材要與新建立的Premiere節目文件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中,這樣,才能保證已經導入Premiere中的視頻素材可以正常顯示.
(2)導入素材
Premiere的默認操作界面主要分為項目窗口、素材窗口、監視器窗口、時間線窗口、信息與特效窗口及工具面板等,在菜單欄列有九個常用的菜單.
準備好素材之后,打開Premiere軟件,在文件菜單中選擇導入命令,導入制件視頻所需要的素材,在Premiere項目窗口中可以將素材進行分類管理,便于我們編輯使用.
(3)編輯
具體編輯時,可以將視頻與音頻素材拖放到相應軌道上,Premiere軟件可以將視頻與音頻進行合成或者分離,還可以利用剃刀工具對視頻或者音頻進行截取,將不需要部分清除掉,再將有用部分按照設計進行組接.
編輯還包括特技處理和字幕制作,特技處理包括轉場特效,這些特效可以產生令人震撼的畫面效果,而非線性編輯軟件功能的強弱,往往也是體現在這方面.字幕是視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針對一些抽象的視頻畫面,加上相應的字幕或者解說,可以幫助觀眾增加對畫面的理解.利用Premiere制作字幕很方便,并且還有大量的模板可供選擇,用Photoshop軟件所做的各種字體字幕也可以導入到Premiere中與畫面進行合成.
(4)輸出
節目編輯完成后,可以按需求輸出不同格式的視頻、音頻或圖片.
2 利用Premiere軟件制作教學視頻的案例
在課件制作中,涉及到的動態影像素材,如果直接應用很難盡人意,而用非線性編輯軟件加工處理后所生成的視頻動畫,就能按我們制作課件的需求達到演示作用,能使一些抽象的東西形象化,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講解的內容,同時還能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秋天的圖畫》,因為在城市長大的學生很少有機會在秋天季節去農村的田地,對秋天的理解僅限于周圍環境的信息加工,所以秋天中的農村是什么樣的?孩子們對秋天的認識十分模糊,所以,要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秋天的特點,應該注重實踐教學,教師可以在秋天季節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去認識秋天.如果沒有條件進行實踐活動,老師可以利用premiere軟件制作視頻課件,讓城里的孩子們對農村的秋天了解的更多.
教師可以利用攝像機或者照相機,在秋天季節拍攝一些農村風光與農民秋收的視頻素材,用premiere進行簡單的編輯,配上音樂和字幕,一幅幅秋天的畫面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學得更直接,更容易,也更有興趣了.用premiere軟件制作《秋天的圖畫》這一課文視頻的大致過程如下:
2.1 設計課件腳本,準備素材
教學課件的質量高低與前期設計密切相關,對整個課件的制作有了統籌安排之后,收集素材才會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收集素材,節省準備時間與精力.
用攝像機或者照相機錄制視頻,錄制視頻時要注意景別和角度的選取.
除了準備視頻素材外,還要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和音頻素材.
2.2 導入素材,進行編輯
按照課件腳本的設計,將準備好的素材導入到新建的premiere節目中,方法:新建一節目,在其“文件”菜單中選擇“導入”命令,導入我們需要的素材.如果素材很多,應在項目窗口中建立多個文件夾,將視頻、音頻和圖片分類管理.
按照腳本的設計思路,將素材按順序拖入到相應的軌道上,素材的截取可以利用“剃刀”工具來完成,利用“選擇”工具將不需要的部分清除掉,再將有用的部分按順序組接到一起,在premiere軟件中可以隨意改變素材的位置.部分截圖如下:
premiere軟件優勢之一是可以實現素材的合成,premiere軟件有若干個視頻軌道和音頻軌道,可以將多重軌道上的視頻和音頻素材進行合成,圖片素材是放在視頻軌道上的.優勢之二是可以為素材加特技效果,其中包括轉場特效,即素材之間的切換效果,實現上一素材消失與下一素材進入的完美過渡;還可以對素材本身進行特技處理,例如素材的淡入淡出效果與素材的顏色與亮度處理等,利用premiere軟件的特技功能,還可以使靜止的圖片運動起來;如果對素材的景別不滿意,可以通過放大或者縮小畫面比例來改變景別,這些特技效果大大增加了視頻畫面的質量.
視頻制作中要重視開頭與結尾的處理,有一個好的開頭,才能引起觀眾的觀看欲望,好的結尾則會讓觀眾意猶未盡,截圖3是開頭的一個畫面,截圖4是結尾的一個畫面,開頭與結尾做到了首尾相互呼應,即收獲之時還要孕育希望.
編輯完成后,在監視器窗口播放整個視頻,反復修改直至滿意為止.
2.3 輸出視頻
選擇文件菜單的“輸出”命令,在設置窗口選擇我們需要的視頻格式輸出視頻.制件出的視頻可以單獨作為課件使用,也可以插入到教學課件中使用.
3 小結
在制作課件時,我們習慣到網上去查找資源,但有時候,一些素材很難找到,或者找到的素材也不太適合我們所需,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如拿起自己的攝像機或照相機,親自去拍攝一些鏡頭,因為這些素材來自于身邊熟悉的生活,所以內容更加鮮活,再利用Premiere Pro軟件進行恰當處理,一定能很好地滿足我們的教育教學所需.帶有視頻的課件更生動感人,比那些空洞的說教或呆板的素材所實現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在課件制作中,能夠恰當利用Premiere軟件進行視頻制作,獲得成功的案例還有很多.本文通過闡述Premiere軟件的一些相關知識及Premiere在小學語文視頻課件中的應用,倡導小學語文教師嘗試用premiere制作課件中的視頻,通過形象、生動、直觀的畫面,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只要我們堅持從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新視角掌握Premiere制作技巧,就一定能開發出更多優秀的課件,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婷婷,張璐.Adobe Premiere Pro 2.0影視編輯標準教程[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4-5.
〔2〕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9-64.
篇8
方法。
一、根據學生學情和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確立重難點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視頻信息井噴式的增長,初中歷史教學相關的視頻也是層出不窮的,但是在進行歷史教學的課件制作過程中不可能把這些視頻都利用,也不是每個歷史相關視頻就一定適合放入課件輔助重難點教學。只有立足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并結合歷史課程標準具體的針對歷史想象或者規律,從多個角度收集與教學重難點相關的視頻,才能真正對突破重難點起關鍵作用。比如,我校學生對于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策略比較感興趣,喜歡聽一些秦始皇的故事,也喜歡看秦始皇威武軍隊出征。同時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策略也是《秦的統一》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上述重難點和學生興趣點,從報紙、雜志、網絡、電視等多個方面收集秦統一的視頻,最終我校歷史教師在優酷網上找到關于秦始皇的紀錄片,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看到和聽到的內容,結合教材總結歸納出秦統一六國和鞏固統治的措施。通過這種看視頻,根據知識進行自我總結的過程,學生能獨立自主得做完檢測題,說明他們掌握了該重難點。
二、課件制作中靈活應用微視頻,掌握時間分配和使用時機
課件使用對于多數教師來說是比較容易的,講解過程也是非常流利,而對于歷史微視頻的使用就比較尷尬,有很多教師反映有時候不由自主地忘記了播放相關歷史視頻,有的教師又抱怨自己選擇的微視頻太長或者太短,很多時候學生也在較長的視頻觀看中失去興趣,在較短時間的視頻中意猶未盡。這就使得教師在課件制作環節需要對視頻進行靈活的處理,包括剪輯、編排、配字、配音等內容。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設計好播放微視頻的時間,根據學生的興趣決定使用微視頻的時機,確保在學生興趣點和求知欲臨界的部分結束微視頻播放,以利于工作繼續開展。比如,在進行《第一次》的相關知識學習時,我校歷史教師找到了很多關于的電視、電影等,但是內容都比較冗長,無法在歷史課堂上直接使用,只能通過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剪輯。在課前使用了一段談判對話,根據談話內容,引導學生分析該談判發生的背景,然后引導學生繼續討論該談判的意義。整個過程學生都圍繞微視頻中談判的內容在進行,就很好地解決了學生識記談判賠款等方面的內容,通過歸納意義起到樹立學生愛國情懷的作用。
三、微視頻的修整需要教師加強自我技能的提高
課件的制作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不同的歷史課需要不同的課件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也就需要更多的微視頻來突破重難點,這些微視頻不可能完全在電視、電影等里面找到,這就需要教師根據重難點進行創作。教師可以制作簡單的圖片連播、動畫等形式的微視頻。比如,在進行《三國鼎立》的重點內容教學時,可以制作三個動畫人物,把相關歷史人物的頭像貼到自己創作的動畫骨架上,引導學生熟悉人物特色,進而進入三國相關歷史知識的學習。這樣就使得學生感覺歷史課堂也很好玩,便于學生進入學習歷史知識的良好狀態。還可以展示三顧茅廬的漫畫,讓學生根據漫畫內容,結合自己學習到的知識講述三顧茅廬的故事,讓課堂活躍起來。但大部分教師并未接受過相關視頻編輯方面的技能培訓,想要做出優秀的視頻動畫是比較困難的,這需要教師更多地從各角度提高自己的技能。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課件利用是非常廣泛且有很多良好作用的,雖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但也不失為一種值得發展的好的教學手段,若能在教師隊伍中加強視頻編輯技術的培訓,讓教師掌握視頻處理技術,巧妙設計使用微視頻突破重難點,將會進一步修正該教學手段的短處,各大學校的歷史課堂開展將更加順利和有效。
篇9
PowerPoint(以下簡稱PPT)具有方便、快捷地制作出圖文、音影并置的教學輔助課件,因而受到廣大教師喜愛,也是外國文學活動中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和手段之一。在外國文學教學中制作,用PPT多媒體課件時加入視頻,可以有效增加課堂教學的可視化效果,有利于突破課程知識難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在制作具體PPT課件中,常常因視頻格式的兼容性問題,使制作好的外國文學PPT課件視頻在實際操作中無法正常使用,反而影響教學成效。因此,探討視頻的添加插入方法與途徑,可以有效提高外國文學PPT課件的制作與應用。
1 視頻格式的選擇
外國文學教學課件制作中,選擇便捷、實用的視頻是提高PPT輔助教學效果的關鍵基礎。相同的視頻內容而應用恰當視頻格式,可以保障PPT教學輔助課件順利操作實施,實現教學演示目的。
視頻的類型豐富多樣,但支持PPT操作的視頻格式卻有限。過去在制作PPT課件時,人們選用的視頻常有asf、rmvb、avi、mpeg、wmv等,這些視頻在PPT中使用,各有優缺點。從視頻圖畫質量看avi、mpeg最好,但avi容量大,且和mpeg一樣受制于編碼模式識別與壓縮標準;從容量看flv最小,但PPT不識別;從兼容性看avi、wmv最佳,其中wmv整合度高和兼容性強而深受大家推崇,但視頻資源較為匱乏;從資源獲取渠道上看flv最具有優勢,成為目前網絡視頻播放主流,具有下載獲取視頻資源的便捷性。
因此,熟悉并掌握各種視頻格式的特性,有利于在制作外國文學教學輔助課件時,結合教學需求與運行環境,選擇有效的視頻插入PPT中,形成有效的課程內容可視化表達。
2 添加視頻的方法擇取
在視頻格式確定的基礎上,選擇具有成效性的視頻添加方法與途徑,是外國文學教學輔助課件制作的實施條件。
通常使用中,實現PPT中添加視頻的方法與途徑主要有四種:一是超級鏈接法;二是借助控件法;三是插入對象法;四是直接嵌入法,即通俗講的“直接插入PPT”。這些方法在應用實踐中,同樣具有各自的優缺點。
超級鏈接法是在文本內部建立內容關系鏈接的一種方法與途徑,目的在于各個內容之間能夠快速跳轉,有助于瀏覽、閱讀過程中快速跳轉到指定位置呈現內容,在html網頁、word文檔、PPT等有著廣泛的使用。在PPT中,可以借界面中文字、圖片或符號等,創建超級鏈接,其特點是制作簡單,但在使用中因其另外彈出視頻播放窗口,與其他演示要素不能讓構成相互呼應,因而不太直觀也不便操作,并且在不同電腦中要求創建路徑一致,會導致操作失效。
借助控件法也叫插件法,就是在PPT中借助控件工具箱,選擇系統自帶的Windows Media Player控件來播放視頻,其優點是播放界面提供操作按鈕可自由控制播放進程,不需要另行安裝播放器,同時可與PPT其他文字、圖片、視頻等要素平鋪于同一頁面,可視化效果好,但操作相對復雜,需要具有一定水平和能力。
插入對象法是將視頻文件視為對象,選擇插入“對象”添加到幻燈片的一種方法與途徑,其優點在于可隨心所欲選擇需要播放的視頻片段,然后再播放,但移動時需要路徑一致,操作也極為復雜、繁瑣,不適合初學者。
直接嵌入法就是將準備的視頻文件視為電影文件,以插入方式直接嵌入到PPT中。因其簡單直觀特適合于初學者,但播放界面沒太多操作選擇,并且,電影文件存儲不是絕對路徑會導致播放失敗。
因此,熟悉并掌握PPT制作中插入視頻的方法,才能使外國文學教學輔助課件制作時添加視頻成為可能,也才能保障外國文學教學輔助課件產生可視化表達效果。
3 外國文學教學輔助課件添加視頻的實踐
在外國文學教學活動中,內容豐富的視頻文件有機地整合到教學輔助課件之中,可以有效實現教學目的。但面對PPT中視頻文件的添加,也是廣大教師所頭疼的問題,通過分析以上幾種視頻格式的不同屬性與PPT中添加方法與途徑,對解決外國文學教學輔助課件制作的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因此,外國文學教學輔助的課件制作中,首先要考慮到使用的PPT的版本。以現行使用的2010版PPT為例,探討在PPT中添加視頻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3.1 幾種常用視頻格式的添加實踐
如前所述,PPT制作中常見的視頻主要有asf、avi、mpeg、wmv等,但采用的添加方法與途徑不同,實際應用也有方法與途徑的出入。
3.2 視頻文件asf、avi、mpeg、wmv等格式的添加
視頻文件asf、avi、mpeg、wmv等格式在實踐中已有太多成熟的添加方法,在此不再贅述。升級后的2010版PPT支持asf、avi、mpeg、wmv等格式的直接嵌入,有利于快速、便捷實現視頻添加。其操作途徑如下:
首先,創建新文件夾,將選好的視頻文件與PPT放置同一文件夾中,解決其后視頻播放路徑問題,確保播放順利。
其次,選擇需要添加視頻的PPT頁面,從菜單欄中打開“插入”,選擇“視頻”,然后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找到文件夾中的視頻文件,點擊“打開”,就完成PPT中視頻的添加。
最后,直接在PPT界面調整位置,點選按鈕來操作視頻播放(也可選自動播放)。
此方法簡單、易于操作,應用極為普遍。當然,也可選用控件法、插入對象等方法與途徑達成目的,但需要注意,視頻文件存儲路徑要與PPT一致,必要時可安裝需要的相關播放、解碼軟件。
3.3 視頻文件rm、rmvb等格式的添加
微系統自帶Windows Media Player控件,對實現mpg、asf、avi、wmv等視頻文件的播放提供支持,極為方便。但問題是,當需要添加并播放rm、rmvb視頻文件時,Windows Media Player并不支持。
我們如何實現rm、rmvb視頻文件也能添加到PPT中呢?解決辦法一是利用格式轉換軟件將rm、rmvb轉換為Windows Media Player支持的視頻文件格式,二是借助控件工具,實現添加rm、rmvb格式視頻需求。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打開PPT中需要添加視頻的頁面,在菜單欄上選中“開發工具”,調出“控件”工具箱,單擊選擇“其他控件”選項,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找到“RealPlayer G2 Control”,然后,回到PPT頁面,當光標出現“+”形狀時,按住鼠標左鍵在PPT頁面區內拖出播放器區域(見圖1)。
其次,在拖出的區域內任意位置,單擊鼠標右鍵后在彈出的菜單中,點選“屬性”;然后,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內,選中“Source”項后輸入需要添加的rm、rmvb視頻文件的詳細路徑,要注意其文件必須帶后綴名(如:紅與黑.rm),否則PPT中不能正常顯示。
再次,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內,找到“AutoStart”選項后選擇“False”,表示PPT播放視頻時不具有自動播放功能,屬性對話框內其他選項選擇默認即可。至此,完成rm、rmvb格式視頻的添加。
該方法添加的rm、rmvb格式視頻文件,PPT播放時顯示的播放界面提供音量大小、播放功能、進程控制等操作按鈕,演示較為方便。
3.4 特殊視頻文件的添加
視頻文件資源極為多樣,但直接用于PPT的卻不多。隨著媒體軟件日益豐富,有很多不兼容PPT視頻格式但具備品質好、又實用的視頻,經特殊處理,也能夠添加到PPT中有效地使用,其中,flv(全稱Flash Video)格式的視頻就是一種很好的視頻資源。
如前所述,flv視頻是一種新的流媒體視頻格式,具有文件容量小、加載速度快、資源豐富、便于下載等優勢,目前已經成為當前網絡視頻文件的主流格式。過去外國文學教學輔助課件制作中,常常因為視頻文件體積過大,導致PPT播放操作時的反應速度慢,影響教學演示效果,flv視頻的出現,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但PPT直接插入flv視頻,卻不能正常播放。如何有效地將flv視頻添加到PPT中,其解決方法即可采用格式轉換,也可采用控件法進行添加。
借助控件插入的方法與途徑具體如下:
首先,檢查電腦中是否裝有flvplayer.swf(或pptflv.swf、vcastr2.swf等)播放軟件,若沒有則需要下載并安裝,同時備份到PPT、flv視頻所在的同一文件夾中,為其后操作與播放做好準備。
其次,打開需要添加flv視頻的PPT頁面,在菜單欄上選中“開發工具”,在“控件”中點選“其他控件”,在其彈出的對話框中找到“Shockwave Flash Object ”選中,當光標出現“+”形狀時,回到PPT頁面,按住鼠標左鍵在PPT頁面區內拖出播放器區域;然后,在選中該區域內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點選“屬性”。
第三,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內,選中“movie”,在其后空白框中輸入“flvplayer.swf?file=”代碼,然后,在等號后粘貼需要插入的flv視頻文件,其他選項采用系統默認,關閉“屬性”對話框返回PPT,完成flv視頻添加。但要注意,添加的flv視頻文件要帶后綴,且與PPT在同一文件夾中。
雖然,這種方法與途徑應用中較為復雜,但flv視頻文件多具有的優勢,值得我們在外國文學教學輔助課件加以實踐與應用。
綜上所述,在外國文學PPT教學課件制作中,掌握各種視頻文件的特性并選擇恰當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與實際效果,有利于利用PPT課件輔助教學的順利開展,以順利實現教學目的的可視化表達。
參考文獻
[1]李緋,倪知慧,李斌.高校多媒體課件制作實例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003.
[2]馬震安.FLV視頻輕松插入PPT兩法[J],電腦愛好者,2013,1:42.
篇10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呈現出嶄新的面貌。非線性編輯技術作為計算機技術和視頻技術發展的結晶,它日漸成為多媒體課件的一個重要工具。生動直觀的視頻影像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體課件中恰當選用視頻素材,能使課件更具有真實感和感染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本文就非線性編輯技術的特點與構成、視頻采集與壓縮、非線性視頻編輯等方面對多媒體課件中的視頻處理進行闡述。
2 多媒體課件的特點
多媒體課件是由計算機對視頻、音頻、圖像、動畫、文字等進行處理,使之有機結合在一起成為應用于教學的信息載體。視頻作為多媒體家族中的成員之一,在多媒體課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本身就可以由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而成。利用其聲音與畫面同步、表現力強的特點,能大大提高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多媒體課件中的數字視頻處理包括視頻捕獲、視頻編輯、視頻壓縮/解壓縮等環節。
非線性編輯是數字視頻技術與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所謂非線性,實際上指工作流程不是在時間軸線上,而是任意的,分割的,其工作素材是可以前后隨意調動的,經各種處理后,重新編排的技術。非線性編輯則是指電視節目后期制作系統,它主要是通過數字壓縮技術將視頻、音頻素材數字化,存儲在計算機硬盤中,然后利用視頻編輯軟件對數字化素材進行多種處理。
非線性編輯方式的主要優點是:(1)編輯時,搜尋素材的時間大大減少。(2)它能集編輯、特技、字幕、背景、配音和網上傳輸于一體。(3)便于影片整體結構的把握。(4)運行費用低。非線性編輯為多媒體視頻制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極大地提高了編輯效率。
非線性編輯系統是由計算機、視頻處理卡、大容量高速度素材硬盤及視、音頻軟件組成,其中采集卡是非線性編輯系統中的關鍵,計算機主要用于對軟件的運行,特技生成、人機界面的管理等工作。硬盤主要用于存放數字化素材,采集卡是通過一定的壓縮方法,將輸入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或是將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最后將視頻信號輸出的。
4 非線性編輯技術在多媒體課件中的應用
4.1 素材的采集與壓縮
視頻素材輸入到計算機中常用的采集類型有幀采集卡、動態圖像連續采集卡、電視節目接受卡,一般是把輸入的模擬信號解碼成RGB或TUV,再經過A/D轉換,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存儲在磁盤中,并以一定的文件格式存儲。視頻素材的采集對制作多媒體課件來說是一個關鍵性的技術,采集素材時,圖像清晰度如何,色調是否失真都直接影響課件的教學質量,因此,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一定要重視視頻素材的采集。課件質量取決于視頻源的質量,所以應盡可能的使用高質量的視頻源,一般高質量的視頻格式為D2、D3格式,如果視頻捕獲卡支持復合信號和S-Video信號或IEEE-1394接口,應盡可能使用有高質量的S-Video信號或IEEE-1394接口。又由于視頻文件所占空間較大,所以在采集素材時要看圖像尺寸、幀率、壓縮方式和采集時間的長短,要根據在課件中的實際情況進行采集,以免浪費空間。
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數字視頻文件很大,而存儲媒介的容量有限,因而必須對數字視頻文件進行壓縮。在視頻信號數字化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存儲容量。由于未經壓縮的視頻信號占用的存儲空間非常大,所以視頻壓縮是關鍵的一個環節。通過壓縮減少圖像所要求的數據量,節省存儲空間,提高存取速度。視頻壓縮技術除了利用空間冗余、頻譜冗余和心理視覺冗余對視頻圖像進行幀內壓縮外,還利用相鄰圖像幀之間的相似性而產生的時間冗余對視頻圖像進行幀間壓縮,進一步提高壓縮效率。
由于壓縮方式的不同,數字視頻的格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AVI:Audio/Video Interleave(音頻/視頻隔行掃描)的縮寫。AVI是Windows下的指定視頻文件格式,也是PC系統中使用最廣泛的視頻文件格式。幾乎所有的視頻編輯軟件都可以直接操作非壓縮的AVI文件。
MPGE: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運動畫面專家小組)的縮寫。MPGE是一種運動畫面及聲音的壓縮標準,這種壓縮方法是將視頻信號分段取樣,然后對相鄰各幀未變化的畫面忽略不計,僅僅記錄變化了的內容,因此壓縮比很大。
QuickTime:由Apple電腦公司開發,它已漸漸變成Mac電腦和PC電腦上通用的標準視頻技術。QuickTime回放的文件都由.mov的后綴表示。它與AVI大體上屬于同一級別,在網絡應用方面也較常見。
Real:由Real Network公司開創,采用流式技術,可以將聲音視頻重新編碼,源源不斷在網絡上進行傳輸,減少了等待時間,不必等所有數據傳送到本地才開始播放,因此很適合網絡的。
數字視頻的格式眾多,在多媒體課件中以AVI和MPEG格式的視頻文件應用最為廣泛。
(1)素材編輯素材編輯就是設置素材的入點與出點,以選擇最合適的部分,然后按時間順序組接不同素材的過程。
(2)特技處理對于視頻素材,特技處理包括轉場、特效、合成疊加。對于音頻素材,特技處理包括轉場、特效。非線性編輯軟件功能的強弱,往往也是體現在這方面。
(3)字幕制作字幕是課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文字和圖形兩個方面。
(4)視頻的組接非線性編輯系統中各段素材的相互位置可以隨意調整。編輯過程中,可以在任何時候刪除節目中的一個或多個鏡頭,或向節目中的任一位置插入一段素材,也可以實現磁帶編輯中常用的插入和組合編輯。視頻編輯的基本要求是素材與素材之間的接點要連接的準確、平穩、自然。
大多數基于PC的非線性編輯系統能直接從CD唱盤、MIDI文件中錄制波形聲音文件,波形聲音文件可以非常直接地在屏幕上顯示音量的變化,使用編輯軟件進行多軌聲音的合成時,一般也不受總的音軌數量的限制。
(6)輸出與生成節目編輯完成以后,就可以生成多媒體課件所需要的視頻文件。
非線性編輯軟件有很多,如Video wave、Premiere、Media Studio,國內現在最流行的是Premiere非線性編輯軟件,通過對錄像、聲音、動畫、照片、圖畫、文本等素材的采集能制作出完美炫目的視頻作品。Premiere有豐富的剪輯剪裁、特級應用、場景切換、字幕疊加、配音配樂等功能,能滿足多媒體課件制作的編輯需求。經過Premiere處理后的視頻課件具有較好的視覺效果。Premiere支持全系列的Windows產品,而且是無縫集成。它對內存的要求較高,裝有Premeire6.5的機器要求的最低內存為128MB。Premiere支持最新的IEEE-1394接口,也支持外掛插件和濾鏡。
Premiere 6.5提供了強大的DV(Digital Video)設備支持功能,而且無論是PC還是MAC,用戶都可以使用。用戶可以在Premiere 6.5中進行自定義,從而使用特殊的DV設備和格式。無論是家用設備還是專業設備,只要計算機上具有IEEE1394端口,將DV設備同IEEE1394端口相連,用戶就可以捕捉和編輯視頻片斷了。同時,Premiere支持各種非標準像素比率,對數字視頻的制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利用Premiere,用戶可以輕易地捕捉數碼視頻,使用多種多樣的工具制作視頻作品,然后輸出成為最先進的Web流視頻格式或任何其他媒體格式。Premiere 6.5還實現了包括與Photoshop、After Effects、Go Live、Live Motion 等Adobe產品家族知名應用軟件的無縫集成。
6 結束語
課件設計時的注意事項:在設計過程中,首先要設計好腳本。在設計腳本時中要考慮到用戶界面、教學內容及視音頻畫面的配合問題,盡量開發具有交互式性能好、可操作性強、界面較為活潑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其次要認真制作課件中的視頻或動畫部分。如果是教學用,則可以把視頻或動畫的尺寸制作的大一些、畫面質量更好一些;如果是網上遠程教學用,則把視頻或動畫的尺寸制作的小一些,因為網上傳輸的速度要慢一些。在多媒體課件中視頻或動畫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在界面中,還是在課程內容中,制作必要的視頻或動畫,對提高教學軟件的質量是十分有用的。要提高視頻的圖像質量,應選擇高質量的視頻源及適當的硬件設備。為采集到良好的視頻圖像可適當降低捕獲幀數并選擇合適的視頻壓縮方式以節省存儲空間。
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數字視頻處理是一項重要技術。視頻的制作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多媒體課件的水平。隨著數字視頻處理技術的發展,新的硬件設備及采集壓縮軟件的推出,數字視頻編輯將會給多媒體課件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創造出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
非線性編輯技術將在課堂教學、自學教育、網上遠程教育等技術領域中的應用將會更為廣泛。這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乃至教育思想的改革將起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寧振華 展非非.Premiere 6.5標準教程[M].中國宇航出版社.
[2]黃匡宇.電視節目編輯技巧[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3]李運林.電視教材編導與制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
[4]尹俊華,莊榕霞,戴正南.教育技術學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1
互聯網和教育資源的發展,推動了國內外公開課的發展。2010 年初,“一股開放課熱潮在中國蔓延開來。”[1]教育部、財政部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中將立項建設1000門精品視頻公開課”,[2]這對我國的高校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使中國的精品視頻公開課變成學生追捧的對象,如何以此為契機,推動教育教學改革?這是我們在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中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本文在概述國內外高校視頻公開課現狀的基礎上,以重慶師范大學為例,探討我國高校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拍攝與制作技術。
一、精品視頻公開課程的涵義
公開課是指由學校組織教師在指定的拍攝環境下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高等教育領域的視頻公開課屬于開放課程資源的一部分,是教師在指定的教學環境下授課,與真實的學生展開互動,用視頻加字幕的形式如實記錄完整的課程教學過程,并通過網絡傳播來滿足學習者的需求。
二、國外研究現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是2001年率先實施MIT OCW( MIT Open Course Ware),準備用十年的時間將2000多門課程的資料制作成網絡課件分享到互聯網上,供全球學習者免費使用,麻省理工學院的這一工程,開啟了知識公開與共享的發展方向,大大降低了資源獲取的門檻。”[3]
三、國內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受MIT OCW 模式的啟示,2011年,教育部采取政府主導、學校自主建設、專家和社會公眾評價遴選等方式,制定了《精品視頻公開課拍攝制作技術標準》。
現在,首批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程的103門課程已經全部上線,筆者通過對其中65門課程的拍攝與制作技術進行分析,總結出其中主要問題:(1)畫面構圖的唯美性;(2)圖像色彩還原性;(3)音頻信噪比。
下面以重慶師范大學的《幼兒文學與幼兒成長》課程拍攝與制作的相關流程為例介紹精品視頻公開課程的拍攝與制作技術。
四、前期準備工作
前期主要工作是拍攝場地的選擇與裝修、拍攝設備的選取、現場燈光的布置。
1、拍攝場地的選取
根據教育部的《視頻公開課拍攝制作技術標準》,錄制場地選取可以為教室、禮堂、演播室等,且在50平米以上。我校在場地的選取上充分的考慮到了場地的大小、現場燈光對畫面色彩的還原性、場地的吸音效果等因素,選擇了演播室為錄制現場
2、拍攝設備的選取
《視頻公開課拍攝制作技術標準》明確要求:在錄像設備上采用不低于專業級的拍攝設備。在重慶師范大學《幼兒文學與幼兒成長》的課程拍攝中,均采用了廣播級的Sony Z1C,攝像機鏡頭的變焦倍數都是24倍以上的專業變焦鏡頭。在聲音的錄制上,采用了專業級的錄音機和四只無線話筒,采樣頻率都為96KHz,量化位數為16bit。
3、現場燈光的布置
燈光主要由主光、輔助光和輪廓光源構成,燈光的照度都接近光布圖。主光在前側45°,主光的照度達到1200lux以上。主光與輔助光的光比不小于2:1。輪廓光與主光的光比一般在1:1或2:1左右,輪廓光的照度也在1100lux以上。
五、教師的準備工作
在拍攝前對于教師的要求是:在課程方面,必須熟悉整個課程的設計。
在拍攝過程中教師普通話標準,聲音清晰;教師不宜大幅度頻繁走動,須在一定的范圍內走動;講課PPT在制作時題目和內容采用較大號的黑色字體,文字和背景要對比明顯。
六、前期拍攝工作
1、多機位進行同步拍攝
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采用了四臺廣播級的Sony Z1C進行拍攝,觀察四臺攝像機的拍攝動態以及圖像構圖色彩。在圖像畫面上,采用的是4:3的寬高比。根據現場的布局,1號機(主機)架在主講教師的正前方;2號機(輔機1)主要用來拍攝主講教師的中景;3號機(輔機2)主要拍攝開頭和結尾處,以大全景為主,中間以中景為主與2號機形成互于的角度進行拍攝;4號機(游機)主要以近景、特寫為主,兼顧中景和大全景。
2、現場聲音的同步拾取
根據《視頻公開課拍攝制作技術標準》中音頻技術指標,我校是利用專業的744t錄音機進行錄制。聲音拾取的話筒,教師采用移動的黑色微型無線話筒,學生使用3只手持式無線話筒。四路聲音信號通過監控室的調音臺進行混合,最終輸入到兩臺錄音機進行同步的錄取。
七、后期制作和人員要求
后期制作人員在前期準備階段,與攝像人員一起進行課程的熟悉并參與相關的教學活動,與授課教師進行溝通;在攝錄階段,全部親臨拍攝現場熟悉主講教師的授課過程,并對現場發生的情況及時做好場記,為后期能夠順利的編輯做好準備。
后期制作設備我們使用了CPU加硬件構架的經典非編系統,在后期剪輯時對于斷開點銜接的地方通過機位的切換來達到過度,在無法銜接的地方則采用學生畫面或PPt畫面進行覆蓋,使整個片子的畫面自然流暢。在音頻的處理方面,利用Peremiere Pro CS5軟件自帶的EQ效果進行處理。
本文重點針對課程的拍攝與制作技術過程進行了分析,在實踐中思考總結,提出相應的建議,為后續建設完善的精品課程提供借鑒經驗。
參考文獻:
篇12
我校數學分析課程2003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精品課程,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對如何建設精品課程、如何發揮精品課程的示范作用、如何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數學精品課程的建設中去這樣一些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實踐和思考,2012年9月我校視頻公開課“數學分析選講”正式上線,并被教育部確定為“精品視頻公開課”。
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以科學文化素質教育類課程為主,“數學分析”作為數學專業一門比較抽象的基礎課,在面對面的課堂講授中,數學專業的學生學習尚有一定困難,如何使網上的觀眾有興趣愿意看,看了能有收獲,真正能做到社會影響力大、受眾面廣,確實存在比較大的困難。我們在“數學分析選講”視頻課程的準備和錄制中,堅持從問題出發,深入淺出的教學理念,從模型實例、歷史發展引出問題,在自然趣味中給出嚴密的數學邏輯描述,從最簡單的實例出發,以直觀生動方式講述無窮、極限、微分、積分、級數等抽象概念的原始形態及其發展演化。在系統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更加強調其中涉及的數學研究問題的思路,用到的數學建模的思想、化歸、歸納、類比、聯想、合理猜測等數學方法,使得視頻課程對學過和未學過數學分析的學生都有教益。視頻公開課上線以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一、堅持從問題出發的教學理念
著名數學家喬治·康托 (Georg Cantor)說:“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科學地提出問題需要更多的洞察力和創造性,提出問題是科學發現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在數學教學中應堅持從問題出發的教學思想,注重講授問題和概念的來源和背景,說明其反映的本質數學特征,把學科發展的前沿成果引入教學,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要善于從問題、背景出發,循序漸進地講解抽象、深奧的數學概念和理論,在復雜的證明中理清研究問題的基本思路,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與風格。
“數學分析選講”視頻公開課堅持從問題出發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視頻公開課的教學主要結合兩個方面的問題展開,一是微積分學中的基本問題:極限、微分、積分、級數等;另一方面是學生學習微積分感到困惑的問題,比如運動和無窮引入數學以后,出現一些似是而非的悖論,為什么要引入極限的概念,極限的定義為什么看起來多少有些奇怪等等一些學生十分關心的問題。從學生最關注、最感到困難的問題出發,才能夠提高網友觀看視頻課的興趣,一旦提出了問題,那么他們解決問題的注意力更集中,主動性會更強烈。
懷特·威廉(White William)說:“數學是一門理性思維的科學”。數學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能力,這就使得數學課程教學可能變得比較抽象,學生學習數學會感到比較困難。因此數學視頻公開課更要注重從問題出發,分析問題的關鍵,從感性過渡到理性,進而抽象出數學的基本概念。在“數學分析選講”視頻課的教學中,我們嘗試基于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方式方法,從數學研究的高度,引出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怎樣來研究這個問題,注重數學概念的背景和來源,重點講授如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高等數學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極限”,為了引出極限的概念,使學生理解極限的本質特征,理解無窮小量,我們從求瞬時速度的問題展開分析,通過求瞬時速度(無窮小)、無窮多個數相加、兔子和烏龜賽跑等三個具體例子,說明由于運動和無窮引入了數學,無窮的不可到達性,在數學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可能引起的混亂,結合微積分的創始人之一牛頓的原著《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引出了微積分學的基礎—極限理論,將歷史發展與現在的學科系統相結合,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引進抽象概念,并根據極限理論揭示無窮和有限的關系。這對于理解極限理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數學刻畫無窮的重要手段是極限。但是為什么要采取ε-N、ε-δ這樣“有些奇怪”的語言來描述極限過程呢?“數學分析選講”視頻公開課把問題回溯到古希臘時期,通過分析歐幾里得的平行公設如何使用特別措辭,十分巧妙地處理無窮和有限的關系,說明今天的數學思想正是古希臘數學文化的一種傳承。用有限的數量關系,肯定的語言描述了極限這樣一個無窮的變動過程,使不可能達到的無窮狀態利用有限的數字去加以驗證和刻畫。
二、注重講述數學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
“數學分析選講”作為一門課程,不能是一些內容的拼接,內容上相對要比較系統完整。我們圍繞數學分析中的最基本問題展開,前后呼應,選題中的每一節相對獨立。該課程把講授數學知識作為一個平臺,重點講述如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展示了數學建模、聯想、化歸、類比、合理猜測等數學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的發現與創新。數學視頻公開課通過課程內容這個載體,把數學理性思維的思維方式、研究方法傳授給學生。從最簡單的實例出發,闡明抽象概念的原始形態及其發展演化,在復雜的證明中強調研究問題的思路,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的思維品質和思考方式。
化歸的方法是數學方法論中的基本方法之一,視頻公開課中我們從3個實際問題出發,重點講解如何轉換觀點、使用化歸的方法研究數學問題。包括最佳視角問題,光線傳播問題,特別是通過研究速降曲線的例子,使用微元法把問題線性化,再運用化歸的數學方法把它轉換為已知的光線折射定理,導出曲線滿足的微分方程。例子生動有趣,并且從一個方面展示了數學的發展脈絡。
合理猜想是數學發現的重要手段,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我們在視頻公開課中從兩個級數求和的例子出發,通過中學數學的韋達定理(根和系數關系),運用類比和猜想,特別是從有限到無窮的類比,通過合理猜測,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感悟到數學的基礎上,大膽地猜想。一步一步地從已知向未知過渡,通過合情推理,“猜出”了級數的和。并使用冪級數理論、微分、積分手段嚴格證明了猜出結果的正確性。通過簡單的實例,展示了類比、歸納、合情推理這些重要思想方法在數學發現、數學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在視頻公開課中,為了使聽眾真正理解數學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在視頻課上我們也采用了“原汁原味”的(但是簡明易懂的)數學方式來討論研究問題。例如通過實例,一步一步抽象出定積分的定義,再從速度函數、路程函數的實例中“看到”微分積分的內在聯系,通過“聯想”導出微積分學的基本定理牛頓-萊布尼茨公式,并且演示了嚴格的數學證明。使聽眾感悟到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展示了嚴格數學描述的魅力。
三、數學視頻公開課要切實做到“深入淺出”
學習的動力來自于興趣。學習的目的是獲得知識,尋求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發自內心的強烈的學習知識、探求未知的愿望是學習的原動力。視頻公開課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教學,這里完全是觀眾自己主動地學習。要使在網上瀏覽的網友能夠看完一門課程,能夠有所收獲,首先要使他對公開課所講的內容、講課的方式有興趣。提高觀眾對所學課程的興趣,應該是課程設計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實際上這也是我們平常課堂教學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但是提高觀眾的學習興趣不等同于降低知識門檻、淡化知識。大學視頻公開課課程的目的是傳授知識、為學習者以后創造知識提供知識積累,數學視頻公開課在系統的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立足于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學生積極地參與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知識的能力,是我們視頻公開課教學的基本目標。
如何做到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學習并且有所收獲?我們感到數學視頻公開課教學的重要原則應該是兩條,一是從問題出發,二是“深入淺出”,深入淺出的關鍵是“淺出”。著名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喬治·波利亞(George Pólya)說:“從最簡單的做起。”事實上一個好的數學問題提得越簡潔、越清晰,則越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在思考和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學到知識,特別是學會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為其今后應用知識、創造知識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數學原本反映了世界最基本、最簡單的數字特征、幾何結構。大學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和嚴謹的邏輯推理等基本特征。但是數學同時是一門追求簡潔的科學,一個好的數學問題為了突出其本質特征,必然是簡潔的。我們視頻公開課的教學,應該從最簡單的實例出發,闡明抽象概念的原始形態及其發展演化,在復雜的證明中理清研究問題的基本思路。一個好的數學報告,好的視頻課程一定要簡明,只有簡明才能易懂,只有易懂才能對聽眾有益,數學絕不應該是一門十分費解的科學。
四、視頻公開課的建設要發揮團隊作用
一門視頻公開課的完成,除了主講教師的講授外,要有前期多媒體課件的準備,要有錄制的教學安排、聽眾學生的調度、錄制的后期制作、字幕輸入以及專家評審后的修改等大量的具體工作,需要有一個包括老中青教師的教學團隊來共同完成。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在精品課程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多媒體課件要有一個包含青年教師的團隊來完成。人們可能會想,內容非常抽象的數學課程中,如何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能不能通過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學是不是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事實上多媒體課件完全可以用來講授抽象的數學課程,只要課件制作精良,講授到位,多媒體課件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提高多媒體課件質量的核心是設計思想要清晰。數學是一系列經過篩選、提煉、組織的直覺,許多數學家的發現更多的是依賴于直覺。數學視頻課更多的應該是幫助學生從大量的現象中,根據自己的直覺來篩選、提煉出抽象的概念和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利用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的特點,在較短的時間里,把問題展示清楚,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和處理這個問題。在多媒體演示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中提煉出問題的本質特征。
數學視頻公開課同樣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多媒體課件,絕不能一次翻一頁,要把問題、數學公式一行一行地展示,借助于多媒體課件,把問題的引入、問題的解決按邏輯順序清清楚楚地展開,使學生和教師同步思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內在的邏輯結構。
篇13
一、精品課程與精品視頻公開課
為切實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將精品課程定義為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教育層次主要包括本科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課程級別包括國家、省、校三級。[1]2010年度評選出最后一批國家精品課程。[2]
繼精品課程項目后,為進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指出建設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包括精品視頻公開課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視頻公開課定義為以大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精品資源共享課則主要由已建設的國家精品課程升級改造。[3]精品視頻公開課在“愛課程”網、中國網絡電視臺和網易三個網站以“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形式免費向社會開放。文章在比較兩者差異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完善精品視頻公開課提供見解。
二、兩類課程建設現狀
1.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持續時間為2003年至2010年。截至2013年10月,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官網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累計了各級(國家級、省級、校級)各類精品課程20283門,其中本科課程14446門,高職高專課程5837門。本科、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建設情況如表1、表2所示。
2.精品視頻公開課
2011年10月12日,《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1〕8號)啟動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工作。2012年4月26日,《教育部關于公布首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教高函〔2012〕10號)確定43門課程為首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并給與相關高校經費支持。2012年12月17日,《教育部關于公布第二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教高函〔2012〕22號)確定62門課程以及首批“精品視頻公開課”中《戲曲史話》、《數學文化》兩門課程的續拍部分為第二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并給與相關高校經費支持。2013年2月6日,《關于開展2013年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13號)啟動2013年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工作,計劃組織建設350門左右科學文化素質教育類、專業導論課類和就業指導類精品視頻公開課。[4]截至2013年10月,官方網站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網(愛課程網,)已收納266門精品視頻公開課,如表3所示。
三、精品課程與精品視頻公開課差異分析
精品視頻公開課是精品課程在“十二五”背景下的繼續和延伸,與精品課程存在一定差異。
1.教學對象定位差異
精品課程定位為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其目的在于切實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共享優質教學資源,進一步促進教授上講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造就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因為是示范性課程,定位在于在校大學生和課程的示范性作用。
精品視頻公開課定位為以高校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教學對象的范圍由大學生擴展到高校教師和社會學習者。這是在處理大學教學與社會需求的關系,為滿足社會公眾繼續學習、終生學習的需求而做出的適應性改變,能引領高校主動適應時代需要,迎接全球化和網絡化所帶來的新挑戰。
2.教學內容差異
精品課程選擇原則上是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或量大面廣的專業課。[5]課程要求體現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引導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確保學生受益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內容要先進,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時廣泛吸收先進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秀教改成果,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6]
精品視頻公開課選擇以大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華中師范大學對中國視頻公開課的調查指出,視頻公開課的學習群體多為21~30歲的年輕群體,“淘課”的目的不是單純地為了提升技能,更多的是對這一類公開課感興趣。[7]學習內容方面,較之自然科學,學習者對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類實用性、啟發性、趣味性強的課程更為偏愛,以哈佛大學TalBen Shahar的“幸福課”,湖南大學袁滌非的“現代禮儀”為代表。面向社會公眾,不需要較多專業基礎的普適性課程較為適合,專業性太強或需要較高基礎水平的課程不利于公眾的學習。
3.資源表現形式差異
資源表現形式方面,精品課程以課程網站形式展現,按照《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本科,2010)》,一級指標包括教學隊伍(20分)、教學內容(20分)、教學條件(20分)、教學方法(20分)、教學效果(20分)、特色和政策支持及輻射共享(加分項)。課程相關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上網,網絡課件、授課錄像等內容上網也受鼓勵。
精品視頻公開課資源表現形式主要為視頻,從目前已有課程來看,有些學校為課堂實錄,如周人氣榜冠軍課程“心理學與生活”(南開大學,管健),有些學校則使用專門建設的錄播室,如總人氣榜冠軍課程“現代禮儀”(湖南大學,袁滌非)。這些視頻質量都比較高,符合《精品視頻公開課拍攝制作技術標準》。當然,國家精品課程網站中也有主講教師錄像。但單就教學視頻來看,正因為視頻公開課將視頻單獨剝離出來,作為主要的呈現方式,課程開發單位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視頻建設方面,對其深度挖掘。
4.教學理念差異
精品課程資源豐富,多而全,這是它的優勢。可在這樣的情況下,授課錄像僅作為精品課程的一部分,限于時間精力有限,細節要求沒有那么高,與平時授課差不多即可。精品視頻公開課將教學視頻單獨提出后,其重要性提升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同時加入了社會學習者,將教學對象的范圍進行擴展。這些變化引起了教學理念、教學重心的偏移。
教學理念上關注學習者的進步和發展。教師更有對象意識,不唱獨角戲,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明確教學有沒有效益,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另外,為適應富有生活經驗的社會學習者的需求,增強了課外內容的權重,教學內容重心的選取更貼近學習者學習、工作和生活,注重與學習者的深層次交互。
5.資源公開力度差異
精品課程資源主要由官方網站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進行(有些精品課程也掛靠在對應學校的網站),課程資源的公開狀態為半公開。用戶瀏覽在未登錄狀態下可以瀏覽文本資源的前兩頁,音視頻資源的前一分鐘;下載資源需要扣除相應積分,每個資源下載積分默認為10分(約折合人民幣1元)。瀏覽完整教學錄像同樣需要扣除相應積分。
精品視頻公開課視頻由官方網站愛課程網進行,瀏覽者不需注冊,不需積分,點擊即可瀏覽,也就是課程資源是完全公開的,沒有用戶、積分限制。從瀏覽者的角度,瀏覽者人群多為在校學生、自學者、大學教師、白領,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完全公開,為這些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完全免費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點擊想瀏覽的視頻課程就能夠看到而不用擔心費用問題。這在想通過這個平臺學到點東西的人群中是一大誘惑。
6.建設模式差異
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采用學校先行建設、省區市擇優推薦、教育部組織評審、授予榮譽稱號、后補助建設經費的方式進行。[8]由有關高等學校和主講教師保證國家精品課程在網上的正常運行、維護和升級。每年檢查一次,檢查工作由教育部委托有關機構和專家在網上進行,特殊情況也可到校檢查,檢查不合格的課程取消國家精品課程榮譽稱號,停撥維護升級費。
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采用政府主導、高等學校自主建設、專家和師生評價遴選、社會力量參與推廣的建設模式。實行嚴格的課程內容審查制度,高校和主講教師承擔遴選確定的選題建設任務,并肩負保證課程質量的社會責任。教育部以適當方式組織專家和師生對完成建設的課程再次評價遴選,課程擇優上網展示,上網展示后社會反響良好的課程,給予榮譽稱號和經費支持。
7.制作技術標準差異
國家精品課程教學錄像上網技術標準要求包括音、視頻素材采集和錄像上網共享的基本技術要求,它是以《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體系和11項試用標準(簡介)V1.0版》為參照的,滿足適合網絡基本使用。[9]要求錄像環境(即講課教室)光線充足、安靜,教師衣著整潔,講話清晰,板書清楚;音頻采樣頻率不低于11kHz,視頻采用至少總比特率為300kbps、大小為320×240。基本上標清即可。
視頻公開課的制作技術標準比精品課程要細致、嚴格得多,增加了對PowerPoint制作、片頭片尾、外掛唱詞、課程元數據等的要求,文件要求清晰度也推薦使用高清格式。主要包括視頻公開課的音視頻錄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術規范。[10]錄制場地應選擇授課現場,可以是課堂、演播室或禮堂等場地;需根據課程內容,采用多機位拍攝(3機位以上),推薦使用高清數字設備;錄音使用若干個專業級話筒,保證教師和學生發言的錄音質量;使用相應的非線性編輯系統。
四、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策略
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出“十二五”期間建設1000門精品視頻公開課,其中2011年建設首批100門,2012至2015年建設900門。現已建有266門,2013年計劃組織建設350門。基于精品課程與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差異比較,完善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有以下建議。
1.準確定位教學對象
精品視頻公開課申報者多為大學教師,大學教師平時教學工作是給本科生、研究生授課,一課時一課時的教學容易產生教學慣性,特別是有較長教齡的教師更是對這樣的教學對象特點了如指掌,發現學生的細微反饋便能做適當的調整。然而精品視頻公開課教學對象定位為以高校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增加了社會公眾后,教學對象的群體特征就發生了變化,社會公眾的學歷結構、年齡層次、學習動機、學習內容選擇、對授課方式的偏好會有所差異,教師在滿足高校學生的基礎上,應兼顧社會公眾群體,才真正有利于優質資源的共享。
2.把握教學內容針對性和實用性
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源自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或量大面廣的專業課;精品視頻公開課為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注重中國傳統文化類、科學技術類、社會熱點類課程,文化素質教育類、專業導論類、就業指導類。盡管都是量大面廣的課程,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以高等學校培養計劃課程類別為基礎,具有明顯的高校學科痕跡,精品視頻公開課打破了大學的課程類別,注重考慮課程的實踐性、實用性特征,不苛求課程的完整學科性和前沿性。
3.深度挖掘課程教學設計
精品視頻公開課將精品課程的教學視頻單獨提出,凸顯其重要性,讓教師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對教學過程進一步挖掘。其間課程教學設計首當其沖,深刻理解教學目的(為什么教),恰當選擇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什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如何教)是增強課程教學有效性,發展課堂教學技術與藝術,提升視頻公開課質量的有效方法。可先小范圍試用,根據試用效果進行全面評價,對課程結構各環節進行修改、調整、增刪,確保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4.優化教學資源
視頻公開課在現代社會信息化進程中借助信息化手段來增強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使用專業教育技術學團隊增強信息技術在課程中的服務,考慮多媒體課件色調統一、意象切合主題、文字量合適、排版富有美感、動畫優質適當(符合戴爾經驗之塔原理);教學場景光線充足、環境優雅、設備齊全效果好;后期制作視頻清晰、穩定、構圖合理,伴音飽滿、圓潤、富有磁性等因素,充分優化教學資源,有助于優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品質,提升學習體驗。
5.提升教師能力
視頻公開課為全國范圍使用并向國際推廣,這就需要課程所在高校在相關學科專業領域具有優勢地位和影響力,授課教師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授課效果,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優質性和前沿性。在部分高校爭創一流大學、知名高水平研究性大學的同時,激勵教師關注國家和行業發展急需重點的領域和重大需求,圍繞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學科前沿,將研究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
[1]教高20031號.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2003.
[2]教高司函2010107號.關于2010年度國家精品課程上網公示的通知[Z].2010.
[3]教高司函2011105號.關于啟動2011年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工作的通知[Z].2011.
[4]教高司函201369號.關于開展2013年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工作的通知[Z].2013.
[5]高等教育司.2010年度國家精品課程申報指南[EB/OL]. /policies?start=161.
[6]教高20031號.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2003.
[7]李益,范雅琳.對中國視頻公開課的幾點建議――基于淘課族的視角[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