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血液透析護士個人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力下,較好的完成了自己所承擔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1明確血透室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操作規范,并制訂了透析緊急突發事件的處理預案,認真學習,要求血透護士都能熟練掌握,但是集體培訓效果不佳,特別是新護士要花了時間,但效果不佳。最好是一對一授課,鼓勵她們多看書,工作中針對問題反復提問,直到搞清楚。
2血透室病人多,機器不足,經常加第四班,護士長時疲勞工作,加上病人都是重病人透析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意外,增加了安全隱患,科室現急需增加機器和護理人員。日常透析過程中相互協作,急診透析時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到,無論是晚間急診還是周日透析從沒有推諉現象,也不因加班而影響次日正常工作。
3.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管理模式強化服務意識,親近而有耐心的語言溝通,使患者有一種安全感,細心的講解透析知識,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增強其治療的信息,盡量減輕患者的負擔,減輕心理壓力,更好地配合治療,提高生存質量,在沒有家屬陪.伴時,我們承擔其家屬的責任,遞水,喂飯,攙扶,更衣,在長期治療過程中感化病人。
4力求工作認真細致,血液透析具有較高的風險,作為護理操作者,既要樹立正確積極的護理風險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避免風險,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5注重護士業務水平的提高:隨著透析患者的不斷增多,依賴透析生存時間的延長,患者要求我們的服務質量與水平也在提高,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做到更細致入微的服務;另一方面要不斷的學習鞏固基礎知識與扎實基本操作,同時還要拓寬視野更新知識,掌握先進技術,不斷的與其他醫院同行進行交流,積極參加院內各項業務學習與培訓,支持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大專,本科學習,今年8月派送一名護士參加省血液凈化??谱o士培訓已取得專科證書。以及輪流選派護士參加各種短期培訓班,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使她們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6.做好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透析時患者血液處于體外循環中,護理安全工作為重中之重,所以要求每個護士都要嚴格堅守工作崗位,認真執行醫囑,執行查對制度,嚴格按透析處方設置各參數,并按一人操作一人核對,每班兩人固定,護士分工并密切配合來完成透析患者的前,中,后護理工作,特別要保證患者透析過程中的時時巡視與生命體征的監測,及時發現透析不良反應,機器異常報警,穿刺部位滲血等情況并能及時處理,確?;颊呱踩?。
6.做好水機、透析機的日常清潔與保養工作,做到醫、護、技隨時溝通,保持機器正常安全運轉,保證患者安全和較高質量透析。
7.保證透析液配置的無菌、濃度與質量。
8布局的不合理,加上護理人員不足,對病人管理做得不到位,如病人等候期間進入上廁所,年輕護士對病人的管理缺乏主動性,怕引起紛爭,缺乏衛生員導致大量工作讓護士去做,護士沒有精力去做宣教。影響工作質量。
9..隨時征求患者及家屬的意見,不斷改進與提高。
隨著病人增加,儲物柜不足,通過向院領導反應,及時增加了病人儲物柜,方便了病人
9.做好各項消毒隔離工作: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是一類特殊人群,他們不但需要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更需要整套的無菌技術,所以護理人員要有嚴格的無菌意識,從透析液的配制,到治療物品、機器的準備,再到瘺穿刺及上下機的各項操作都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各種消毒液的配制要固定班次,按需,按量,按濃度配制,專用試紙檢測濃度,嚴格按消毒時間,消毒方法執行機器的內外部,各種物品,空氣地面等的消毒,使各項培養結果達標,并認真及時記錄。
自2012年1月2020年11月30日透析次,其中血液灌流次。血液透析濾過次,CRRT11次,從未出現醫療差錯事故,并在糖尿病人血液透析中如何觀測血糖,防止低血糖休克中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對透析中低血壓進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證透析的充分。除了努力與成績之外,本年度我們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新的一年,我們全科護理人員要努力跟上醫院發展與改革的新步伐,以質量管理為主線,力求全面提升力爭全新面貌,更好地為血透患者服務,為做好醫院的護理工作增添一份力量。
血液科護士年終總結范文二:血液透析科全體護理人員在院領導及護理部的正確領導以及全體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下,克服人員少,工作量繁重的重重困難,順利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得到領導和病人的肯定與好評,現將全年護理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認真落實各項工作制度,確保醫療護理安全。1.認真組織學習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和護理工作制度,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2.根據護理部要求,改變排班模式,彈性排班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并進行分級管理。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強化執行醫囑的準確性,上機時雙人核對醫囑和設置的各項參數指標,確保透析質量和病人安全,并保證全年無護理差錯、事故發生。
2.制定了科室新入職護士培訓計劃,根據計劃對新入科的兩名護理人員實行一帶一,為期三個月的規范化培訓,認真學習血液透析理論知識及操作,力爭做到三個月可以單獨勝任血液透析工作。
二、加強學習,重視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優化護理隊伍1.加強業務理論學習和技術操作培訓:認真完成護理部組織的操作培訓和考核,各項成績達標。組織護理人員參加業務學習并做好學習筆記。
2.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血液凈化專業技術水平,積極參加北京市血液凈化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舉辦的《血液凈化規范化管理及基本知識》培訓,使全體醫護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確保了患者透析質量和醫療安全。
3.不斷更新護理知識,學習新業務新技術,以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及實踐能力,完成繼續教育學分。
4.加強護理人員急救知識、搶救藥品、搶救儀器的使用等內容的培訓,達到人人熟練掌握和應用。
三、轉變護理觀念,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護患溝通
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透過學習讓護士從內心真正認識到優質護理的重要意義,護理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加強護士的責任心。
1.我們透析科所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該疾病患病時間長且不能徹底根治,易使患者產生失落感,對生活失去信心,同時由于透析時間長,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還要擔負高額的治療費用,更易產生輕生和絕望。
因此,我們首先做到用自己的真心和愛心,去愛護每一位患者,細心聆聽患者傾訴,努力理解患者心理,善于掌握每個透析患者的心理特點,以良好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交流技巧,贏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幫助他們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并取得家屬的配合,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2.積極響應“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創建活動,組織科室護理人員學習,由被動式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始終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平時工作中注意培養護士的應急能力,對每項應急工作都要做回顧性評價,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提高護理人員責任心和敏銳的洞察力,讓其養成嚴謹、敏捷、果斷的工作作風。
四、加強院內感染管理,認真做好消毒隔離工作。1.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范(2010版)》,加強消毒隔離檢查。
2.保持水處理間、治療室、透析室的清潔,每日按時消毒,做好水機、透析機的日常清潔與消毒保養工作。
3.嚴格按照血液凈化感染控制操作規程,每月進行透析用水、透析液細菌培養及治療室空氣培養檢測并做好記錄,結果均符合要求。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防止院內感染,透析機嚴格一人一用一消毒,透析器管路一次性使用,杜絕了交叉感染,保證了患者的治療安全。
透析消耗品、醫療廢物按規定集中處置。
五、定期考核檢查,提高護理質量,做好教學工作1.今年為提高護理質量,我科在護理部安排的每月質控檢查外,每周進行護理安全小組會,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及時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及防范措施,對于檢查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詳細地原因分析,并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強化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及時更改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2.重視安全教育,組織學習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督促指導,演練常規應急預案的處理程序,確保護理安全,護士長堅持嚴格督查各項工作質量環節,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使護理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3.認真完成護理部安排的教學工作,實現一對一帶教,確保護理安全,保證教學質量。
回顧這一年來的工作,通過全科人員的共同努力,截止到11月,血液透析11469人次,血液透析濾過512人次,血液灌流964人次,床旁血液濾過223人次,且未發生任何差錯事故。但是我們也清醒的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在管理意識上還要大膽創新,持之以恒;2.健康教育還流于形式;
3.在論文撰寫、護理科研方面幾近空白;
4.護理隊伍較年輕,護理經驗相對欠缺;5.專科知識及溝通技巧欠缺。
在未來的一年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刻苦學習,為醫院的更好的發展而不懈努力。2020年透析室護理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規范規章制度
1.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確保護理安全。
2.加強演練透析透析室各項應急預案,必須做到人人都能熟練掌握。
3.建立科室內質控小組,加大自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定期查找護理隱患并進行分析反饋。
二、加強護理安全管理
1.透析時患者血液處于體外循環中,因此護理安全工作為重中之重。
嚴格分組管理,認真核對機器設定的治療參數是否準確、抗凝劑及其他藥物的用量。密切觀察患者透析中的病情變化,時時監測病人生命體征,及時發現透析不良反應,機器異常報警及穿刺部位滲血等情況并能及時處理,確?;颊呱踩?。
2.建立護理缺陷如實登記、報告制度和管理制度,對出現的護理缺陷分析發生原因,及時組織護理人員討論、學習,吸取教訓,提出改進措施,并及時上報護理部。
護士長堅持嚴格督查各項工作質量環節,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
3.加強急救藥品及搶救儀器的管理工作,每周認真核對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證搶救物品處于完好備用狀態,發現問題及時維修,護士長每周檢查并記錄。
4.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增強護士的風險意識及防范意識。
三、加強院內感染管理,認真做好消毒隔離工作。1.嚴格按照北京質控中心要求對透析用水、透析液定期檢測并做好記錄。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防止院內感染,定期進行培訓。
順利通過明年北京市質控檢查。
四、加強護理人員專科知識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1.爭取今年再派護理人員參加血液凈化??谱o士培訓。
2.全體醫護人員參加北京質控中心組織的血液透析規范管理培訓班。
3.由專科護士及護士長每月進行課內小講課。
4.加強護理人員考試考核,要求理論考試合格率95%、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95%。
5.加強和落實血液透析規范操化作流程,嚴格按流程進行各項技術操作。
血液科護士年終總結范文三:時光過的如流水般飛逝,在血液科的實習即將結束。在此,我非常感謝護士長和教員們在六周期間對我的關心和照顧以及幫助。在老師的辛勤教導下,經過不斷實踐,我受益匪淺?;仡欉@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味道,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里的老師們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謹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
在實習期間,我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
在老師的帶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見病的護理及基本操作,使我對血液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提高,在突發病方面,學到了應對的知識和技巧。微笑迎接新病人并做好入院評估;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并規范記錄;正確采集血、尿標本;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認真執行靜脈輸液……總之,在血液實習的日子里,在護士長和教員們理論知識扎實和操作技能熟練的帶教下,我受益匪淺,像她們一樣,雖然我還只是學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會不斷摸索,用微笑溫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溫故而知新,用實踐來驗證及鞏固所學醫。
在此,感謝護士長以及各位教員們對我的關心與教導,在此實習期間包括以后,我都把你們的教誨深深記在心中。我一定要把學到的只是應用到下一實習科室。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我感謝本科室的患者,他們很配合的讓我做治療,俗話說:病人就是老師。
血液科護士年終總結的人還看了:
1.護士年終總結范文3篇
2.2015重癥監護室護士年終總結范文3篇
3.護士年終總結范文大全
4.腫瘤科護理工作總結
5.輸液室護士年終總結3篇
篇2
1 主要危險因素
1.1生物因素 血液透析是將血液引出進行體外凈化的治療方法,透析室護士每天都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源、體液,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概率明顯增高[2]。血液透析治療穿刺針一般為16G,針的斜面相對較長,并且大多數病人進行了內瘺術,內瘺血管內壓力相對其他淺表靜脈高,因此在對病人進行內瘺穿刺時病人的血液濺到護士工作服、皮膚及眼睛的可能性較大。尤其是相對固定照顧感染區域病人的護士感染的幾率更高。感染區是用于患有乙肝或丙肝或梅毒、艾滋等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患者進行透析治療的區域。一旦被患有乙肝或丙肝的病人使用過的穿刺針刺破皮膚,則感染乙肝、丙肝的幾率很高。另外,有研究發現在透析環境中及器械表面,即使無肉眼可見的血液污染,也有大約102-103virions/mlHBV存在。很多透析室工作人員少,工作量大,即使皮膚完整性受損一樣堅持工作,這樣也大大增加了經皮膚感染病毒的幾率。
1.2物理性損傷因素 血液透析使用大量的透析液,每臺機器每人次需要15kg左右透析液。大量的搬運工作使護士發生腰肌勞損和脊背損傷的幾率很大。在給患者進行很多護理操作時需要彎腰。比如:更換床單,測量血壓,測量體溫,穿刺,拔除動靜脈內瘺針,內瘺的壓迫等。尤其是遇到穿刺不順利;直接動脈穿刺血流量不足時調節血流量,往往彎腰姿勢保持很長時間。另外,血液凈化中心各種治療機器、水處理裝置、電視機、空調、電冰箱等設備都會產生噪音,護士長時間在眾多電器設備產生的高噪音環境中工作,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1.3化學性損傷因素 透析室護士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化學消毒劑。
每臺透析機每次使用后機器內部管路系統進行消毒,除鈣,并且機器表面也需用含氯消毒劑進行表面消毒;透析室操作臺面,地面,空氣,水處理系統,配液裝置,復用等都需進行消毒,尤其是復用所使用的Renalin等化學消毒液具有很強的刺激性,過氧乙酸也可以通過呼吸道黏膜的接觸對人體造成直接傷害。據報道甲醛濃度過高接觸者可有食欲不振、頭疼、心悸等不適[3],并可刺激呼吸道黏膜、眼結膜,出現流淚,眼睛干燥,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
2 安全措施
2.1生物因素 加強血透室護士院感知識培訓,強化防護意識,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嚴格執行手衛生制度,加強防護用品的使用,主動防御。如:在對病人進行有創操作時穿防護衣,戴眼罩、口罩、手套等,防止血液濺到衣服、眼睛等。對新入病人進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血液傳播疾病的檢測。陽性病人分區分機透析,感染區配備專用治療用品,相對固定具有抗體的工作人員照顧感染病人。禁止雙手回套針冒,防止針尖劃破皮膚而增加感染機會。對透析室空氣、物表進行有效的消毒。
2.2物理性損傷因素 加強護士??浦R培訓,按規程標準化操作,提高專業技能。如:提高穿刺水平,減少因穿刺失敗或調節穿刺針位置而延長彎腰時間;熟練掌握機器報警及處理程序,減少站立或彎腰時間;利用機械減少重力勞動等等,減少腰肌勞損。減少噪音:(1)合理布局,如:將水處理設置在離透析室較遠的房間,并關閉透析室及水處理門窗,達到隔離噪音的目的。(2)將機器報警聲音調節適當,并加強巡視,盡量避免因透析液不足,肝素泵未設置等非機器故障引發的報警。加強護士腰肌鍛煉,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2.3化學性損傷因素 在對化學性消毒液進行配置時,使用個人防護品,如戴口罩,眼罩,手套,圍裙等避免直接接觸;對揮發性較強的消毒液取用后立即緊閉瓶口,防止消毒液揮發;對配置好的化學性制劑加蓋密閉儲存。保持透析室通風良好。
3 討論
近幾年血透發展較快,而專業護士培訓過程較長,對護士要求較高,很多透析中心存在護士超負荷工作,導致一些制度落實不到位。如:手衛生制度。時間較緊的情況下護士在接觸患者或透析單元內無肉眼可見污染的物體表面時,較高難度穿刺時,機器報警時,清洗透析機等時很多時候沒戴手套。在脫下個人保護裝備后容易忘記洗手。另一方面,護士安全防護意識不強。如:操作后戴著手套接電話,觸摸辦公室物品及桌椅、透析病歷夾等;不遵循血透室通道流程等。尤其是在對病人進行穿刺時很少戴眼罩。這些都體現護士執業安全防護意識薄弱。我們應在強化護士安全防護意識基礎上,嚴格執行各項制度及操作規程,做好預防措施,將職業傷害的危險降至最低。
參 考 文 獻
篇3
隨著我國醫學科學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和全民醫療保險的逐步普及,越來越多的尿毒癥患者已經有條件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而透析治療的目標也由原來的單純延長壽命逐漸向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轉變。近年來,護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當前護理學專業最受矚目的學科之一。護理人員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入更廣泛的認識,在預防遠期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上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血液凈化室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齡在18~83歲,文化程度大專6例,高中54例,文盲20例,其余在小學到初中之間。
1.2 方法
1.2.1 崗位責任制 將透析患者分成6個病人為一組,分配1名責任護士,透析時發給每位患者一本《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宣傳手冊》。責任護士在床旁一對一進行宣教、講解,有家屬陪伴者,要求家屬參與。家庭是一個自然支持系統,良好的社會、家庭有利于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
1.2.2 電化教育 在血透室內設置壁掛式電視,在透析中可觀看電視節目、錄像光盤,使健康教育形象化。
1.2.3 定期舉辦座談會、進行小組討論 重視教育溝通的雙向性,請透析時間長、生活質量好、自我護理有心得的患者現身說法,從患者自身角度理解疾病、總結經驗,同時鼓勵患者提問,并圍繞有相同問題的患者進行小組討論。責任護士根據這些問題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
2 健康教育內容
2.1 入院指導 常規的接診護士介紹病區環境、管理制度、主管醫生、責任護士、護士長及科主任等,使病人盡快熟悉環境,消除陌生感,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新入院病人缺乏相關相應的知識,由責任護士根據患者文化程度采取通俗易懂語言介紹疾病的發生過程、治療方法、血液透析的目的、透析過程及期間的配合事項等。
2.2 心理護理 患者的心理狀態取決于其性格特征、社會支持度以及造成的痛苦程度[1]。大多數血液透析患者有緊張、恐懼、焦慮、醫療費用昂貴所造成的壓抑、悲觀情緒,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盡量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使其盡快地轉換角色、盡快熟悉透析過程,積極配合治療。
2.3 飲食指導 合理的飲食是透析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每周的透析次數決定患者的攝入量,3次/周的血透患者原則上不限制蛋白質攝入,蛋白質攝入量為1.2~1.5g/(kg*d),2次/周的血透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1.0~1.2 g/(kg*d),盡量選擇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牛奶、瘦肉、魚等。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及油炸性食物,避免進食含鉀、鈉、磷高的食物,采用高熱量透析,總熱量40~45kcal/(kg*d)。
2.4 用藥指導 端正患者的服藥意識,堅持正規服藥,如有高血壓,透析前應停服一次易使血管收縮力降低的降壓藥。應用促紅素,同時補充鐵劑、葉酸等以改善腎衰性貧血、心血管功能及精神狀態。
2.5 內瘺護理的觀察 內瘺血管通路是長期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線,做好內瘺的護理、延長動靜脈內瘺的壽命對患者非常重要。內瘺初期,指導患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自我鍛煉,包括握拳運動及腕部關節運動,以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血栓形成。教會病人每天檢查內瘺血管的震動,觀測有無紅腫、疼痛、硬包塊,如有異常,即刻回醫院處理。告知患者不可在內瘺側肢體上采血、輸液、測血壓、懸掛重物,避免內瘺側肢體受壓、衣袖過緊。透析結束,壓迫穿刺點15~30分鐘,力度適中(在壓迫點上方能觸摸到震顫)。穿刺部位24小時內避免熱敷,24小時后可反復用熱毛巾濕敷。熱敷可擴張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提高血管壁彈性,改善穿刺部位的修復力。土豆片冷敷,喜療妥每日2~3次,均勻涂于穿刺處、血腫處及瘢痕處,主要以軟化瘢痕和血管,促進滲血吸收[2]。臨時留置導管者,局部要保持清潔干燥,防止感染、脫落及空氣栓塞。
2.6 日常生活指導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3],要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感冒;注意個人衛生,皮膚瘙癢時,用溫水擦洗,忌用肥皂、乙醇擦洗,避免抓癢,保持皮膚清潔。嚴重瘙癢時應增加透析次數或行血液濾過等,教會患者每天測量血壓、記錄尿量,有條件的應測量體重,保證透析間期體重每天控制在一公斤。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體現自我價值,增強自信心。
3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識信息,提高了患者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從而形成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為習慣,避免了許多影響透析的不利因素,使患者從癥狀的被動透析變為無癥狀的主動透析,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讓患者飲食更科學,生活方式更健康,改善了患者的營養狀況,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也充分發揮了護士的個人潛能,融洽了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篇4
2 根據以上因素,制定整改計劃
改進整體布局 根據本血透室現有環境條件,注重環境規范、對工作流程的省時、便捷、流暢,環境美化、舒適等因素,重新規劃功能齊全、科學合理。整體環境全面重新裝飾。
3 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3.1建立各項規章制度 根據現代護理質量管理的原則及2011版血液透析標準要求,對血液透析中心實施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制定并完善血液透析中心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工作流程;制定包括消毒隔離及監測制度、探視制度在內的共12項血液透析制度;制定和完善質量監控小組成員的職責;并隨時進行檢查,定期考核,必要時反復、強化學習,確保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位。
3.2加強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 透析中心的護理質量的高低與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成正相關[2]。加強透析管理的首要前提是血液透析中心的護理人員必須通過3~6個月的專科培訓,熟練掌握各種與血液透析相關的??评碚撝R及操作技能,并通過考核合格后才能獨立上崗。工作中應組織多種形式的在職培訓,在強化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學習血液透析的新業務和新技術,使護理人員不斷提高??谱o理能力。重視護理人員的質量管理及法律知識的培訓,使每個人都有參與科室護理質量管理的意識。此外,應強化服務意識的培養,主動熱情地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4 建立護理質量評價標準
4.1結合血液透析中心的護理工作特點,建立有針對性的、全面的護理質量評價標準,評價標準要體現對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護理成本及患者滿意度等多方面的綜合、全面評價護理質量。
4.2建立常規血液透析質量督察與持續改進制度,使其常規化、規范化,每月以護理人員三級檢查為主,采用PDCA質量循環法來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4.3采用多種質量控制手段
4.3.1采取全員質量管理 將急救物品及急救技術、消毒隔離、護理技術操作、護理文件書寫等護理質控重點項目的自查和互查授權給每位護理人員,護士長隨時抽查,及時掌握或發現影響護理質量的隱患,發現問題,立刻糾正和解決,杜絕醫療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另外,護士長應規范操作流程,學會歸納總結,如我科制定的血透“四查八對”(預沖管路前、穿刺前、上機前、上機后查;對姓名、機型、透析器消毒日期、透析程式、脫水量、透析時間、肝素用量、透析液電導度);上機“五步驟”、下機“六步驟”等,以便于護士掌握。
4.3.2抓關鍵環節 在治療護理過程中,一些關鍵環節技術操作質量的好壞與成敗,可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甚至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要把質量控制重點放在控制關鍵環節上,如:上機前,透析器與血路管道是否連接正確;A、B 透析液吸管是否正確插入濃縮的A、B透析液桶中;上機后,靜脈壺是否放入空氣檢測器內;靜脈血路管是否放入靜脈夾內;透析液的電導度、溫度及血流量是否調至所需值;肝素的用量及超濾量設計是否準確等。抓重點服務對象(如新透析者、急危重癥病人、腎移植、手術前后病人)等;重點監控對象(新上崗護士、進修護士)、重要時段(上下機、節假日、夜班等);護士長應隨時掌握操作質量的動態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技術操作中的復雜和疑難問題要親自指導或操作,并通過落實技術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控制全程的技術操作質量,確保血液凈化操作優質、高效、安全。并注意將護理檢查結果與獎懲結合,有利于調動護理人員參與質量控制的積極性。
4.3.3 計算機軟件管理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可采用計算機護理質量管理軟件,使護理管理數據化。設置透析中心內護理工作的所有內容及質量評價指標,將每次檢查的結果錄入,進行匯總、統計、分析、查詢,使單項護理質量趨勢一目了然。并采用計算機管理血透病人及病歷,使管理規范化。
4.4 強化科室的感染管理,杜絕院內感染
4.4.1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無菌技術操作,工作人員、病人及陪護人員進出血透中心都應更換專用鞋,專用鞋要做好定期清潔和消毒,中心內用明顯的線條劃分為清潔區和感染區。為病人操作前后應嚴格洗手,為病人穿刺時需戴手套,并要求一人一更換。透析中心內應安裝層流空氣凈化器,每天定時開機進行空氣消毒,并注意空氣濕化提高消毒效果。保證每月做一次空氣細菌培養對環境進行檢測,環境空氣細菌菌落總數≤200cfu/cm、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 ≤10cfu/cm、醫護人員手細菌菌落總數 ≤10cfu/cm。此外,為減少室內污染,應限制對病人的探視,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控制人員的流動。
4.4.2 做好感染性疾病病人的隔離。首次透析病人應常規檢查肝功能、肝炎病原學、HIV抗體等化驗檢查,長期透析病人應每半年復查一次,根據病情及病原學結果做好隔離安排,感染性血透患者安置在隔離透析間,專職工作人員,專用透析機,室內所有物品專用,認真做好標準預防和雙向防護。
5 注重風險意識管理
5.1 建立風險預案 血液透析需要體外循環,各種治療參數的變化都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且隨著透析病人中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繼發性腎病病人的逐年增多,透析患者日漸老齡化,在透析過程中或在結束時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明顯增加,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建立各種風險預案,而且應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及演習來增強護理人員應對風險的能力,保證病人的治療安全。嚴格執行操作流程,護理人員應樹立風險管理意識,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密切巡視,定時監測各種治療參數、觀察指標、病人的生命體征和病情,準確把握每個患者的情況,預測危險因素,杜絕和防范各種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對任何一起護理缺陷,都應追查原因,明確責任,完善操作流程。
5.2 積極開展個性化的健康教育 為保證病人透析的效果,延長其生命,提高生活質量,除了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之外,患者本人對透析知識的了解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由于多數透析治療病人,都缺乏透析的相關知識和自我防護知識,且缺乏治療的信心。因此,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中應關注病人的心理問題,了解病人的情緒動態,及時給予心理疏導。通過健康教育的途徑幫助病人及家屬正確地認識疾病的病因、病情的發展和治療的情況;針對不同的病人采取個性化的指導,有利于病人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真正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透析病人主要加強對飲食、干體重、服藥、運動等的指導,促進病人良好健康行為的形成,積極鼓勵病人回歸社會,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增加家庭經濟收入,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體現自身的價值,也能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6 規范透析文件書寫
護理人員應從法律的角度認真對待透析文件的記錄,記錄要真實、客觀、及時、準確。透析中心應做到護理表格的統一,規范記錄的內容、格式、表述形式,使護理記錄能及時、準確地反映患者的病情變化。
7 鼓勵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科研
開展護理科研是提高科室護理質量的有效途徑, 面對各種新治療手段的出現及工作中日趨復雜的護理問題,護理人員應通過多種形式的護理科研,培養護理人員的邏輯思維、綜合歸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借鑒循證護理來解決日趨復雜的護理問題,提高護理病人的效果。
8 對護士實行人性化管理
8.1 護理人員的配置與透析工作量相匹配 由于目前沒有明確規定透析床位與護理人員的比例,但是,在配置護理人員時管理者應根據透析的工作量來合理安排人員,并要考慮滿足患者的需求。否則,護理人員配置不足,引起護理人員工作超負荷、身心疲憊等直接影響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1]。個人身心耗竭可以導致對工作的倦怠感,表現為工作效率低下,服務質量下降,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
8.2 合理分工,充分體現人盡其才 因為血液透析中心的患者病情復雜、變化快,且并發癥多,需要具備高素質的護理人員,即具有責任心、愛心、耐心、細心及掌握熟練護理技能的護理人才。所以,一般要安排護理技能熟練、臨床經驗豐富、能獨立判斷或處理臨床護理問題護師或主管護師,充分挖掘個人潛能,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8.3 體現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充分體現了管理者對護理人員的關心和愛護,有利于護理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充滿人情味的管理,緩解了護理人員的精神壓力,有利于保持其身心健康,更好的完成各項護理工作。
實施以上措施后,我科護理質量明顯提高,護理不良事件明星降低,患者滿意度由整改前86%上升到97%??傊簝艋ぷ魇且豁椚后w性、連續性、技術性和腦、體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注重將不同年資、不同素質、不同技術水平的護理人員進行科學、合理搭配,堅持以護理技術質量管理為核心,以人性化管理為保證的管理原則,實施科學的管理方法,嚴格質量控制,保障治療護理質量。作為護理管理者應積極探索與新醫學模式、新護理觀念相配套的科學管理方法,實施最優化手段,達到提高護理工作效率、質量及科學管理水平的目的。此外,護士長在管理中應善于運用管理技巧來增強對下屬的非權利性領導力,營造、保持一種有利于調動群體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和諧的工作氛圍,以最優的管理效果,保證護理人員處于最佳工作狀態,確保病人的治療護理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篇5
護理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尿毒癥患者來說,是一項重要護理措施。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由于病程長、病情重,加上社會因素、經濟因素、個人因素等方面的影響,會產生極其復雜的心理障礙。同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對護理的要求不僅僅滿足護理技術服務,同時希望護理人員為其提供健康教育知識。為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是社會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是護理模式轉變所必需的。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7年1月到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2例,其中男64例,女46例,年齡21~80歲,平均51.5歲;每周透析1~3次,每次3~5h,透析時間4個月至3年。其中慢性腎炎60例,高血壓腎病20例,糖尿病腎病20例,狼瘡性腎炎10例,藥物引起的腎病2例。
1.2 臨床表現:本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高血壓和腦梗死,其中,心衰50例、貧血80例、高血壓40例、高血脂45例。
1.3 護理措施
1.3.1 基礎護理:①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定時測量體溫、血壓、呼吸、脈搏,以便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②嚴格控制體質量,以提高透析質量為目標。透析質量包括飲食、透析充分性及透析后體質量與干體質量等。根據醫生確定的脫水目標,對患者進行長期、連續、細致的觀察,保證患者透析后體質量的差異度明顯減少。每天都要控制體質量的增加,2次透析間以每日體質量0.5kg為宜。③認真詳細做好護理記錄,為醫生及時有效地調整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1.3.2 飲食護理:透析患者從透析液中丟失蛋白質氨基酸,因此必須在飲食中增加蛋白質攝入量,每千克體質量至少1.0~1.28g/d,能量攝入應在每千克體質量138~146kJ/d,以維持體內氨平衡。補充水溶維生素,給予口服維生素B1mg/d,葉酸1mg/d,VitB65mg/d;限制水鈉攝入,患者在2次透析之間的體質量增長不得超過體質量的4%。
1.3.3 生活護理:患者由于長期血液透析,長期承受病痛折磨,部分生理功能和社會功能喪失,不得不依賴家屬,同時昂貴的透析費用又給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患者認為自己是家庭的累贅,常表現出多疑、敏感、自厭等情緒,因此做好與透析患者家屬的溝通非常重要。護士應詳細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多與家屬溝通,讓家屬對治療方案、生活護理中的有關注意事項詳細了解并積極配合,同時告知家庭支持的重要性,一方面通過家屬了解患者未透析時的情況,另一方面將治療期間掌握的患者病情、心理變化反饋給家屬。對于部分自律能力較差、不能很好控制水分和鈉鹽攝入的患者,應讓家屬發揮監督、協助的作用,從而多方面維護患者的身心健康。
1.3.4 靜脈穿刺部位護理:由于本組病人有12例患重度癡呆,高齡癡呆病人由于意識障礙,透析過程常發生無意識的肢體活動,造成穿刺部位血腫形成和切口污染。為了順利完成透析,必須保護好切口、保證病人有良好的血管通路。當穿刺成功后,穿刺側肢體要用無菌治療巾覆蓋,避免與病人接觸,透析時一切用物和藥物要放在安全的位置,嚴防病人接觸和無意識收藏。病人入睡后,肢體會不由自主地抬高、移動,經耐心解釋并取得病人或家屬的同意后可用棉墊或治療巾包裹穿刺側肢體手掌部,用繃帶固定于床邊,防止因肢體活動造成穿刺部位的出血及血腫,給病人帶來痛苦。
1.3.5 人性化護理:努力創造一個優美的、舒適的就醫環境,營造一個以人為本,尊重患者、關心患者的氛圍,理解、重視患者的需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給患者以多的人文關懷,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的不同,制訂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要以和藹可親的服務態度,豐富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術,取得患者的信賴,減輕患者的痛苦。
2 結果
211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無1例出現動靜脈內瘺閉塞,透析治療進行正常。都經過綜合性護理都順利完成透析治療。
3 討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衰竭、尿毒癥的終身替代療法之一。本組資料表明慢性腎衰竭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壓和老年人自身退行性病變所引起的良性腎動脈硬化,其次為糖尿病腎病,而血透期間導致死亡的最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并發癥和感染因素,與國內外結果相似。另外,嚴重營養不良也是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且年齡越大,營養不良問題越突出。本資料顯示成活期≥12個月與
同時近年來透析設備完善、治療方案成熟,但患者如不依從也會失敗,不僅增加治療費用,還可能降低患者生命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依從也是成功治療的關鍵環節之一。為延緩尿毒癥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質量,減少并發癥,對高齡尿毒癥患者的血透應做好以下幾點護理措施:護士必須嚴密觀察,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保持干體重對血液透析患者很重要,因為干體重是液體平衡的重要指標。嚴格限制水鈉攝入,選擇低鹽、低脂、低磷、優質蛋白飲食。由于病程長,預后差,及時評估透析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潛在的影響和可能做出預測,制訂護理措施,消除非健康心理活動,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及時做到無癥狀透析,對血液透析患者遠期生存質量的提高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本組通過對112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護理,患者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知識均有不同程度的掌握,加強患者營養,達到充分透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存活率。
總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雖然此類患者能夠通過血液透析治療延長生命,但不能治愈,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需要醫務人員正確評價尋找影響生活質量的因素,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圍手術期的觀察及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9):1389-1 389
[2] 魏立新.尿激酶在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10A):1906-1907
[3] 盛清婭,朱麗亞.維持性血透病人護理中的問題和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2.1(1):52-54
[4] 廖珍.維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8.11(2):198-199
[5] 黃靜莉,周紅娣.舒適護理在病人血液透析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07.11(1):85-86
[6] 劉曉宏,張碲桓,徐彬玉.系統性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病人遵醫行為與生存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7.12(2):71-72
篇6
近幾年,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院內感染已成為急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血液透析作為有效替代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往往受透析患者自身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功能受損、血管通路建立及營養不良等因素的影響,使其極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而影響透析質量;同時,血液性疾病傳播的高危人群也是血液透析患者[2]。筆者通過分析該院血液透析室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現報告如下:
1 血液透析室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血液透析室院感管理中普遍存在著:①與血液透析院感管理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不完善,或制度落實不徹底;②沒有相關的監督制度保障各項制度的切實執行;③參加血透??婆嘤柕尼t務人員較少,醫院對感染知識的相關培訓比較缺乏;④透析病人傳染病的定期復查不到位;⑤透析導管及透析液、透析粉的使用未按規定操作或操作過程不夠嚴謹,存在污染的潛在危險因素;⑥透析病人的健康指導不夠;⑦透析病人與護士之間產生交叉感染;⑧無菌技術不嚴,手衛生依存性差,造成透析通路感染;⑨血液透析室室內設置或布局不合理,環境擁擠,密度高,空氣質量差,使患者發生肺部感染;⑩透析用水管理不嚴格。
2 相關對策
2.1 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血液透析室應嚴格按照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各項透析室院感管理制度,并對各項制度細化,責任落實到各級工作人員并與績效掛鉤。成立由科室主任帶頭,護士長協助的監督機制,對各項操作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每月總結一次,切實保證各項制度的有效落實。
2.2 定期進行醫護人員培訓。對于新上崗人員的相關專業崗前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且不得少于3個月的培訓時間[3],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為提高全科醫護人員的院感警惕性,選擇在每周的早會時間進行強化提問,每月進行一次學習;每季培訓并測試;每年組織一次感染知識的培訓或請專家來院授課。培訓的主要內容是:院感管理的各項制度及預防、血源性疾病的傳播途徑及隔離技術等。
2.3 加強透析患者相關管理及健康指導。對患者采用實名制管理,初次透析的患者在透析前必須進行各項傳染病的常規檢查。透析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低蛋白血癥及機體營養不良等狀況,及時定期(半年)進行一次HBV、HIV、HCV及梅毒等系列傳染病的相關檢查[4]。為減少透析通路的感染,每天使用2000mg/L的碘伏消毒患者的穿刺皮膚且以穿刺點為中心,面積不小于5cm半徑,縮短穿刺導管的留置時間。使用合格的透析液,透析粉的配制應嚴格按照規定操作。酒精、碘酒及碘伏等消毒劑密閉保存,3d更換一次;每天更換一次容器;每日每人次更換氧氣濕化瓶及其管道等,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同時,對透析患者加強健康指導,指導其妥善保護內瘺及透析導管,建議患者注意飲食,提高自身抵抗力,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
2.4 工作人員衛生管理。工作人員進入血液透析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換鞋并配戴口罩。注重手衛生,為病人進行各項操作前、操作后以及離開透析室,要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嚴格執行各項無菌操作。戴手套進行上機、下機、穿刺等操作。為防止交叉感染應遵循一位病人一副手套的原則,減少患者感染的發生。工作人員也要加強自身防護[5],每年定期進行乙肝、丙肝病毒檢測,發現異常應立即調離崗位,防止患者與工作人員之間的感染機會。
2.5 加強患者家屬的管理。對于透析患者的家屬也要采取人性化管理,家屬的隨意出人會使透析室內空氣中的細菌數量超標,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低下,使患者肺部感染率增加。醫護人員應耐心做好患者家屬的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說明遵守透析室各項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對肢體活動障礙、身體虛弱、病情危重等不能配合的患者合理制定合理的家屬陪探制度,拒絕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家屬探視。
2.6 透析室消毒隔離管理。透析室應結合本科室實際情況及流程設置合理的布局,清潔區、污染區及相對污染區劃分嚴格,明確區分患者及家屬的等候區。環境整潔,物品、地面每天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1次,進行日常消毒,如被血跡污染應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每日定期開窗通風。物體表面、空氣、消毒液及滅菌后的物品應符合消毒滅菌和環境衛生學監測要求。細菌菌落總數達到:物體表面
2.7 嚴格規范透析水管理。透析室對透析用水的要求較高,血透室水處理系統要定期進行水質檢測:二氧化碳的濃度及軟化水的硬度,檢測值完全達標的透析用水才可使用。透析用水每月進行細菌培養并做好記錄,細菌總數
綜上所述,醫院血液透析室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并輔以相應的監督機制確保制度的執行,在不斷的總結中完善并改進制度,責任落實到個人,杜絕血透室感染與交叉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質量和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參考文獻
[1] 肖瓊,徐紅燕,楊元媛,等.血液透析室應用規范化管理控制院內感染的效果[J].護理雜志,2008,25(9):57-59
[2] 關炳梅.院感干預在血液透析室中的應用[J].青島醫藥衛生,2010,42(5):395
篇7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50
Appliction of double checking system in blood parification center
WU Di-bin,YOU Li-hong,LI Cheng-jian,et 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Shenzhen518036)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double checking system during nursing procedure to improve nursing safety in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Methods:188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assessed from Jan.2012 to Dec.2013,22 498 times hemodialysis from Jan.to Dec.2012 were the control group,and 24 427 times hemodialysis pationts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To compare the occur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Results:After the conducting double checking system,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cluding out off tube bleeding,needle insertion port bleeding,deviation of blood flow,dialysate and displacement liquid,deviation of calcium and sodium concentration,deviation of heparin additional quantity,devi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volume,block the tube of clotting be reduced,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Conducting double checking system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improved the nursing safety during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
Key words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Double checking;Nursing safety
血液透析是慢性腎衰竭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之一[1],血液凈化中心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集中透析及其他血液凈化治療的重要場所。由于慢性腎衰竭患者病程長,并發癥多,病情復雜,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血液凈化治療均采用體外循環治療,風險因素多,患者病情變化快,使得血液凈化中心的護理工作繁重,具有專業性強、壓力大、風險高的特點[2]。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主要取決于血液凈化的治療效果,優質高效的血液凈化治療不僅依賴優質的醫療設備、護理人員的良好技術水平,而且取決于規范高效的血液凈化管理流程。為了進一步提高血液凈化中心的護理安全,2013年我科改進護理管理流程,制定并實施雙人核對制度,有效減少了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發生?,F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8例,男126例,女62例。年齡24~82歲,平均年齡(47.5±15.2)歲。原發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102例,腎病綜合征7例,新月體腎小球腎炎2例,糖尿病腎病28例,梗阻性腎病7例,痛風性腎病3例,藥物性腎損害2例,狼瘡性腎病5例,多囊腎11例,高血壓腎病13例,乙肝腎2例,血管炎腎損害3例,間質性腎病3例。其中合并乙肝陽性患者24例,丙肝陽性患者11例,梅毒患者4例。自體動靜脈內瘺患者179例,人造血管內瘺2例,長期深靜脈導管7例。醫師配置:主任醫師1名,住院醫師1名。護理人員配置14名:主任護師1名(護士長),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10名,護師1名。技術工程師1名。設備包括:全自動熱消毒水處理系統1套,血液透析機器32臺(單泵機22臺、雙泵機10臺)。傳染病乙肝專用機5臺,丙肝專用機3臺,梅毒專用機1臺。另有備用機2臺,CRRT機2臺。2013年1月實施雙人核對制度,將2012年1~12月實施雙人核對制度前的22 49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作為對照組,2013年1~12月實施后的24 427例次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治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遵照《醫療機構血液透析室管理規范》及《血液進化標準操作規程(2010版)》建立血液凈化中心工作制度、消毒隔離及感染監控制度、交接班制度、職業暴露保護制度、設備維護制度、人員培訓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等,并且根據可能的突發事件制訂相應的應急處理預案。嚴格執行衛生部的消毒隔離制度,血源性傳染病分區、分機隔離透析治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范,每月對環境空氣、物體表面、反滲水、透析液質量進行監測,定期對設備系統進行檢修。護理人員按照血液凈化??茰嗜胫贫冗M行技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根據年資經驗及技術能力分級管理,實施護士長-責任組長-責任護士三級護理管理模式。
責任護士根據崗位負責本班本區域血液凈化患者的治療,包括開機、裝管、預沖、穿刺、凈化治療、配藥、給藥、病情觀察、應急處理、健康教育、機器清潔、消毒等具體工作,這樣行血液凈化的患者全程治療均由責任護士一人單獨完成。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操作管理基礎上,改進護理管理流程,實施雙人核對制度,即血液凈化中心的配藥、給藥、血液凈化治療、醫囑查對必須由兩人核對無誤并簽名后方可執行,達到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血液凈化中心護理安全的目的。具體內容如下:(1)血液凈化治療前配置抗凝劑,必須由雙人核對并簽名,配藥護士和核對護士共同查對藥物名稱、濃度、劑量、保質期等并簽名。(2)責任護士在血液凈化治療上機完畢30 min以內完成與臨組的交叉核對。責任護士首先三查七對,全面評估本組患者,然后根據醫囑上機行血液凈化治療,上機完畢,立即給患者測量生命體征,再次核查。在上機完畢30 min以內完成與臨組的交叉核對,核對內容包括:體外循環管路是否順暢、穿刺針固定是否牢固、醫囑的治療模式、肝素追加劑量、超濾量、置換液量、血流、透析液流速、機器溫度、電導度、鈣濃度、鈉濃度是否正確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在血液凈化護理單上簽名。(3)核對血液凈化治療中途或結束時用藥,包括鐵劑、促紅細胞生成素及其他藥物,雙人核對后執行并簽名。(4)血液凈化結束時的超濾量必需再次雙人核對,確認無誤后并簽名,并且要求患者必須稱量透析后體重,確保核對超濾量無誤。(5)責任組長全面檢查。在本班治療結束前,由責任組長全面檢查,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按照院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系統流程上報。
1.3觀察指標比較血液凈化中心實施雙人核對制度前后各1年中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包括脫管漏血,穿刺口滲血,血流、透析液、置換液偏差,鈣濃度、鈉濃度偏差,肝素追加量偏差, 超濾量偏差,凝血堵管(無肝素治療引起的凝血堵管屬于正常風險范疇,應除外)。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3討論
3.1實施雙人核對制度,提高了血液凈化中心的護理安全患者安全是醫療護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醫療護理質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標[3]。血液凈化中心屬于高風險科室,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血液凈化治療的護理安全更是血液凈化治療中心管理的核心[4]。血液凈化治療中少量的漏血和滲血,血流量、透析液流量、置換液量、鈉濃度、鈣濃度不準確,追加肝素量的夾子忘記打開或肝素追加劑量不準,超濾量的偏差等時有發生,雖然不會即刻引起患者的不適和短期并發癥的發生,但是會影響患者血液凈化的質量,甚至導致遠期并發癥的發生。另外,肝素首劑量或追加劑量偏差可導致凝血后堵管,加重患者的貧血,脫管漏血、超濾量過大會導致低血壓、休克或抽搐等,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痛苦,甚至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所有這些均屬于血液凈化中心的護理不良事件,增加了血液凈化治療的不安全性。實施傳統的三查七對,雖然做到了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查對,而血液凈化治療屬于體外循環治療,需調試的項目、風險因素繁多,病情變化快。如此一人操作,出現盲點和漏洞時,存在無人監督的弊端等,發現問題時已產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實施雙人核對制度,觀察組由兩位責任護士進行交叉核對,并且由本班的責任組長進行監督,不僅進一步提高了責任護士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而且能相互發現操作時的不安全隱患,及時給予糾正,有效預防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表1顯示,實施雙人核對法前后1年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降低了血液凈化治療的風險,提高凈化治療的安全性。
3.2重視環節控制我血液凈化中心嚴格遵守和執行血透中心工作制度,按照院護理部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系統流程對護理不良事件及時登記上報,這絕非為了追究相關護士的責任,主要是分析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加以及時改進。有研究報道[5],大多數的患者安全缺陷是系統問題,不是個人的疏忽或處置錯誤,所以減少醫療差錯,焦點應放在提升系統功能上。意外事件報告數的多少并不代表質量和安全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顯示醫療機構對患者安全的重視程度,絕大多數的醫療事件是醫院系統問題,即管理問題[6]。進一步完善血液凈化中心的質量管理流程,抓環節質量控制,根據血液凈化中心的工作特點使用雙人核對制度,同時通過終末質量評價進行反饋控制,盡量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促進了血液凈化中心的護理質量的提升。
總之,隨著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數量的增加和生存時間的延長,血液凈化中心規模也日漸擴大。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均為進口設備,但患者的生存年限遠遠低于國外水平,生活質量不滿意,設備不是影響生存質量的主要因素,而透析充分性和綜合管理的不達標是導致存活率低下和生活質量差的重要因素[7,8]。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與血液凈化技術和護理水平息息相關,血液凈化充分性的保證、微炎癥狀態的預防、殘余腎功能的保護、營養狀態的控制、心理問題的干預、健康教育的落實均是提高維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率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符霞,葉錫蘭,陳新紅,等.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血液透析病人營養管理的促進作用[J].護理研究,2012,26(12):3207-3209.
[2]蔡書平,周麗娜,陳新,等.血液透析中心護理風險及防范措施[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8):2973-2974.
[3]宋慧娟,劉雪琴,李漓,等.45例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8,8(7):56.
[4]孫艷,鄭一寧.我院護理不良事件自愿報告系統建立與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5):23.
[5]龍艷芳,李映蘭,郭燕紅.我國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現狀況調查及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5):19.
[6]張立新,崔懷志,么莉.創新理念激活體制——訪泰達國際心血管中心醫院副院長董軍[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5):23-24.
[7]劉麗,周衛.急診分診、急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初探[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1):40-42.
篇8
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迅速發展,血液透析治療成為終末期腎病患者賴以長期生存的重要手段。由于此類患者存在嚴重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障礙。因此,護理工作難度大,要做好血透患者的護理工作,護士須具備高素質的護理理念和特定的護理技能。
1血透室護理工作的特點:
1.1護理難度大?;颊哂赡I衰竭而引起的多系統功能的損害,各系統相互影響,一般多以采取血液凈化治療為主,配合心理及飲食治療的綜合性治療,這決定了血透患者的護理難度大及其護理工作的復雜性。
1.2對患者應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長期血液凈化患者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維持性血液凈化患者緊緊的被束縛在機器上,每周3次,每次4h,長時間的進行血液凈化而不能參與正常生活?;颊呙媾R許多工作、生活和經濟問題,承受著種種壓力。由于長時間受疾病的困擾和折磨,患者感情意志變得脆弱、自我控制力下降,存在各種心理障礙。
1.3合理的飲食指導。血透患者常發生營養不良、消瘦。透析不充分易發生厭食、飽脹感和惡心嘔吐等現象。這是因為透析中丟失營養,而又不能及時的補充所造成。所以,對血透患者實施合理的飲食指導尤為重要。
2血透護士的基本護理技能
2.1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敏銳的洞察力。由于血透患者病情復雜,變化快,并發癥多,所以護士必須具有較高的護理理論基礎及熟練的操作技能。養成嚴謹、敏捷、果斷的工作作風。護士應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不忽略任何一點癥狀、不放松任何一個血透環節、不錯過任何一次搶救機會。并且鼓勵患者主動向醫護人員反映自我感覺,以便及時發現,治療并發癥。
2.2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平時應了解和熟悉各種透析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并將操作程序熟記心中,開機后嚴密監測并觀察各種參數是否在正常范圍內。正確估計干體重,向患者宣傳控制體重的意義,取得患者合作。如果患者限制飲水不嚴格,透析期間體重超過5%,透析中血壓變化很大,很難掌握好干體重。應避免每次脫水不充分而引起慢性心衰,心臟容量負荷過重而加重心臟負擔。正確使用肝素,使其用量個體化,避免因用量不當導致的各種出血。
2.3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透析前和透析期間應當與患者進行必要的交流,及時做好患者心理和思想工作,能讓患者很好的配合工作,這是成功透析的重要基礎。幫助患者及家屬進行自我管理,掌握常見的防病知識,同時做好衛生宣教。消除患者和家屬焦慮不安的心理,使其安心養病,并定期舉行腎友交流會等文體活動,真正讓患者參與進來,這是對患者提高其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的有效措施。
2.4做好飲食管理。營養狀況是影響維持血透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根據患者每日的尿量、透析次數、透析時間、血壓、水腫等情況決定每日攝水量。透析中會丟失一定量的蛋白質,應給予適當的補充,并注意蛋白質的優質化。提供一定量的熱卡,根據血鈉、鉀、鈣等離子濃度調整飲食結構?;颊叩娘嬍硲斪裱韵略瓌t:高熱量、優質蛋白、高鈣低磷、低鹽低鉀、控制水分攝入量,補充適量水溶性維生素。①蛋白質需要量:膳食原則要放寬,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為1.0~1.2g/kg,這個營養標準對于維持穩定狀態的血透是合理的。但對于緩解透析前營養不良及透析后出現感染及胃腸道疾病就不夠了。還需要額外補充必需氨基酸等營養素。②熱量和需要量:熱量攝入充足,機體才能有效的利用蛋白質和保持充足的營養素儲存,通常每日需要量138.07~146.44kJ/kg。③及時補充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6和葉酸等。④水分攝入量:每日水分攝取為每日尿量+500ml。⑤為透析患者建立個人飲食計劃:護士根據飲食原則并結合患者自身特點,如年齡、病情、透析情況、活動量、飲食習慣等,為患者建立切實可行的個人飲食計劃,提高患者飲食控制的依從性,并讓家屬參與其中,督促實施。
2.5護理工作的藝術性和多能性相結合。護士要深刻認識自己所擔負的重大責任。對本職工作高度負責,工作中耐心、細致、周到。操作迅速、干練、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同時還要在護理工作中掌握多方面的工作技能和藝術,如具有調節自身情感的能力、樹立工作的責任感、洞察患者心理變化的技能、及時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駕馭語言交流的技能、增加與患者及家屬交流效果等。通過全方位、高質量的護理技能從而提高整體護理水平。
3體會
血透室高質量的護理工作很大程度依賴于護士自身業務水平和護理技能,而護士的護理技能如何又直接影響護理質量的高低。這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認真遵循醫德規范,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積累,使自身的護理經驗無時不滲透在我們的角色行為中,讓自己真正成為患者心中的白衣天使。
參考文獻
[1]劉淑斌.淺析腎功能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護理.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6.7:109
篇9
2018年全年年維持性透析病人共57人,由于透析機處于飽和狀態,全年無新入病人,其中腎移植1人,死亡1人(腦出血),轉出5人(有2人為沁源患者轉出,有3人因身體原因、新醫院交通不便,路程太遠轉出),有1人因“股骨頭置換術并發癥”在市醫院住院治療,絕大部分患者還是克服困難留在了新醫院。目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共50人,較去年減少7人,全年1-12月份共透析次數HD6512人次;2017年1-12月份透析人次6643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131人次;其中HDF270人次;高通1248人次;血液灌流31人次;門診715人次;
2018年透析病人急診加透3人次,高鉀6人次,其中1人出現2次心律失常,1人出現意識障礙,均經治療后好轉,共住院20人次,住院病種包括肛瘺手術1人,肺部感染及心衰3人次,內瘺修補術3人次,甲狀旁腺手術4人次,骨折2人次及其他疾病7人。
目前我科開展的技術項目有普通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序貫透析,基本滿足了透析患者的需要。
二、科室管理方面
保障崗位設置,加強人員培訓。2018年科室人員進行了調整,我科目前醫護人員共10人,醫生3人,護士7人,有血液凈化上崗證7人。
§ 醫院自5月份出現各科停業,醫護分流,僅我科工作正常運行,制定應急預案,上報領導,對出現的問題及隱患及時發現,保證醫療安全.
§ 在其他科停業情況下,科室人員思想不穩定,牢騷多,嚴重影響科室的安全,發現問題積極上報領導,爭取科室人員的利益得到保證,穩定思想,保證醫療安全。
§ 建立了患者病情交接本,每日上機前對病人進行查房、檢查,處理各種并發癥,對重點人群進行隨訪,每月進行月小結,隨時調整治療方案,保證透析質量。
§ 為進一步加強全科人員專科知識培訓,參加了省市舉辦的腎臟疾病培訓班,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等培訓。
§ 每月底召開質控會議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匯總,提出改進措施。
§ 建立數據庫,了解每個人的動態,三個月進行大化驗一次,對所有患者進行分析處理,重整醫囑,調整治療方案。
§ 組織科室應急演練4次。
三、設備管理質量
1、透析液、透析用水的質量管理
透析用水的質量管理關乎著整個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我們對透析液、透析用水按照要求進行嚴格的監測,新醫院搬遷前安裝水處理機后先進行透析用水的細菌培養、內毒素監測,回報合格,透析用水化學污染物監測回報合格,然后在透析機工程師的幫助下順利搬遷,搬遷后對所有的透析機透析液進行內毒素、細菌培養的監測,監測合格,保證了患者的安全。
搬入新醫院后透析液均更換為為A液B液成品液。
2、水處理機、透析機維護管理
水處理機已運行8年,老化,電導度偏高,存在安全隱患,搬入新建透析室后更換為30床的新水處理機。
透析機運行8年多,故障不斷,特別是自5月份醫院停業后,故障增多,機器頻繁出現問題,導致醫護人員加班加點,影響患者的透析。上報領導,給予10臺透析機上維保,對存在隱患的機器進行更換,保證了機器正常運行。
四、透析病人質量管理
1、病人來源:維持性透析患者目前49人,均為郊區合醫患者。
2、今年我科維持性透析病人中經過健康宣教部分病人透析次數增加, 6人3次/周, 30人5次/2周,14人2次/周,無一周一次的患者,一周2次透析人次也明顯減少。
3、建立病人電話聯系本和患者透析微信群,反復加強宣傳教育,糾正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控制高磷、高鉀食物,透析間期體重不超過5%;
4、根據每個病人情況制定個體化透析方案,有一人進行了甲狀旁腺手術,術后使用1.75mmol/L的高鈣透析,后根據血鈣調整,正常后停用高鈣透析液針對三高患者使用西那卡塞治療,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5、搬入新醫院后護士進行了分區,分為A、B區,護士進行了相對固定。
6、定期對病人進行各項檢查,半年行乙肝五項、丙肝、梅毒、艾滋病傳染病系列檢查,因醫院停業影響,6月份外送項目不能化驗,后經過協調,9月份PTH、鐵蛋白進行了化驗,根據結果進行了用藥調整,對高磷高鈣的患者建議辦理慢病特藥審批,即非含鈣磷結合劑思維拉姆治療;
7、11月份對所有患者進行了BCM監測,對每個人的水負荷和營養狀況進行了評估。
8、今年危急值共5人(無12月份),去年危急值18人,較前明顯減少,其中主要是高鉀血癥??赡芘c醫院科室停止運行,未及時報告有關。
9、搶救危重病人5例,為高鉀導致心律失常和昏迷患者,充分體現了我科的搶救水平及參加搶救時的協調能力,更好地為我區透析患者提供更高的醫療保障。
五、加強醫院感染控制,保證醫療安全
1、加強院感知識培訓,每月一次。
2、對所有病人進行相對固定透析機、床位,中午進行清場,通風,防止了交叉感染。
3、對所有病人使用了護理包,下機及兩班之間使用了一次性消毒紙巾,為上機后、下機后,保證了醫療安全。
4、透析患者導管相關感染應急演練一次,并進行了學習;
5、嚴格執行手衛生標準,特別是上機、下機時的無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間的手消毒,兩班之間的消毒;每月進行一次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因醫院停業,手衛生調查也未按時進行,僅進行口頭強調。
6、中心靜脈導管共1例,余均為動靜脈內瘺,未發生感染。
7、每個月開展環境微生物檢測,透析室空氣培養均正常,物表培養正常。
8、根據透析區消毒要求,配備了6臺新循環風機器,進行了培訓。
9、根據要求進行透析液透析用水監測,均回報正常。
10、科室感染質控小組,將每月檢查問題總結一次,在科務會上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六、加強科室醫務人員業務水平建設,不斷提高科室技術水平。
篇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8(a)-132-02
血液透析通路是終末期腎衰患者長期透析并維持生存的重要條件,現將我科2005年1月~2009年2月對3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頸內靜脈長期留置導管的情況及退出情況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29~84歲,平均(67.6±14.1)歲。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10例,糖尿病腎病14例,多囊腎1例,狼瘡性腎病1例,高血壓腎病2例,梗阻性腎病2例。均為右頸內靜脈置管。置管原因有:內瘺堵塞22例、內瘺術后血流量不足4例,血管條件差無法建立動靜脈內瘺4例。
1.2 材料及置管方法
采用美國Quinton公司Permcath帶滌綸套雙腔導管,型號:14.5Fr /ch*19 cm,動脈端管腔容量1.6 ml,靜脈管腔容量1.7 ml。在局麻下經右頸內靜脈插入,應用Seldinger技術,采用撕脫型擴張導管置管方法或由頸內靜脈臨時導管在嚴格無菌技術操作下由導管靜脈端插入導絲后改換長期留置管,皮下隧道長度及位置根據患者情況而定。
1.3導管使用及退出情況
30例患者帶管時間為60~1 080 d,平均(405.7±248.6) d;7例因非導管因素死亡,3例腎移植后拔管,1例轉外地失訪,4例因導管感染拔除,4例因導管出現破裂重新置管,2例因導管滌綸環脫出而重新換管,1例因血栓形成暫停使用,經多次溶栓及濃肝素封管后有效,現繼續使用,1例在家中自行撥出,1例因反復出現導管位置不當而改換臨時留置管,16例仍在使用。
2 因導管原因退出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2.1導管相關感染
感染是留置導管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包括出口處感染、皮下隧道感染、敗血癥等[1]。本組患者發生率為13.33%(4/30)。
2.1.1原因 導管感染途徑考慮為導管入口受到物品或空氣污染,或細菌經導管入皮膚創口處入侵[2],與空氣污染、醫護人員無菌操作不嚴、患者自我護理不當及尿毒癥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有關。有文獻報道帶CUFF中心靜脈導管的感染途經主要是技術人員在血液透析中的操作過程[3]。
2.1.2導管感染的預防及護理 ①嚴格的入室制度及無菌操作規程:醫護人員及患者入室均應更衣換鞋。醫護人員操作過程著裝符合無菌操作要求,置管過程要求醫護人員穿無菌隔離衣,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操作過程保持環境清潔,減少人員走動,限制陪護人員進入,中午采用清場制度,在治療區外更換被服,減少上下機治療時的空氣污染。②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組織學習NKF-K/DOQI指南中有關血管通路的相關知識,要求醫護人員必需經過系統的??撇僮骷袄碚撝R培訓方可進行留置導管的操作,強化醫護人員的無菌意識觀念。③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對新置管患者講解并發放留置管的使用注意事項宣傳資料,要求患者做好個人衛生,糾正不良的衛生習慣,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定期通風,指導患者及家屬做好管道的自我護理,講解預防管道相關并發癥的重要性,保持穿刺局部皮膚清潔,淋浴時勿弄濕敷料及導管口[4-5]。出現并發癥(如管道脫出、傷口滲血、不明原因的發熱等)情況應緊急處理并及時就診。④制定規范的操作流程,并嚴守操作規程:要求護士在每次透析前要仔細觀察傷口有無紅、腫、熱、痛、滲血、滲液及有無導管脫出及滌綸套外露等現象。每次透析時均要對傷口進行換藥:我中心采用每個患者一個透析換藥包,用0.2%的安爾碘消毒棉球徹底消毒穿刺口及皮下隧道處皮膚,要特別注意皮膚皺褶處的消毒,然后外涂匹羅卡星軟膏,無菌紗布敷蓋,在傷口未愈合之前不提倡用一次性封閉的敷料;換藥過程患者頭偏對側或戴口罩,減少說話、咳嗽等造成的空氣污染;在透析開始接管及透析結束封管前要徹底做好管口的消毒,注意擦凈管口的血跡。肝素帽一次性使用。在操作過程中盡量減少導管出口的暴露時間及次數。
2.2 導管破裂
導管破裂的發生率為13.33%(4/30)。
2.2.1原因 與導管老化,管道過度彎曲打折及使用不當等有關。
2.2.2預防及護理 使用過程應觀察導管情況,避免用安爾碘消毒液擦拭導管,避免管道彎曲打折,避免使用止血鉗夾閉導管,一旦出現裂縫及時換管。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不要牽拉、彎曲導管,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2.3 導管脫出
導管脫出的發生率為6.67%(2/30)。
2.3.1原因 與患者營養狀況差;傷口愈合不良;過度牽拉;管道固定不當有關,置管的早期(6周內)隧道皮下組織未能完全將導管包裹固定,易致導管脫落或移位[1]。
2.3.2預防及護理 護士操作過程動作輕柔,傷口敷料及管道固定妥當,操作中勿過度牽拉。注意觀察滌綸套有無脫出,觀察傷口愈合情況,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控制好血糖,消除影響傷口愈合的因素,充分透析,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做好患者健康宣教,避免劇烈活動,穿寬松衣服,最好穿對襟的上衣,防止脫衣時將導管拔出。
2.4 導管栓塞
導管栓塞的發生率為3.33%(1/30)。
2.4.1常見原因 肝素量不足、使用止血藥、血液高凝狀態、封管方法不當等。
2.4.2預防及護理 正確的封管方法可減少血栓的形成。透析結束要徹底沖凈管腔血液,注入準確的肝素封管液。一旦出現導管血栓形成,應用尿激酶溶栓效果良好。方法:在向導管腔內注液有壓力時勿強行注入,先將導管腔抽成“真空”,再用尿激酶10 000 U/ ml用負壓的原理注入堵塞的管腔,30~60 min抽出管內液體,無效重復1次。對血液高凝等易出現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肝素原液封管。
3 小結
帶滌綸環(CUFF)長期導管具有不影響血流動力學,不需反復進行皮膚穿刺,與臨時性留置導管相比,具低感染性,患者舒適性好,易于自我護理,血流量充足等優點,在臨床的應用逐漸增多,成為了因各種原因而無法建立內瘺患者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良好替代手段之一。導管相關并發癥是影響長期留置導管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涉及多個環節。我們在進一步規范了血液凈化操作規程及血液凈化中心的管理,加強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的培訓,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等措施下,導管感染率由2.07例次/1 000導管日下降到0.29例次/1 000導管日;血栓形成的發生率為2.27例次/1 000導管日,尿激酶溶栓及肝素原液封管效果良好,本組病例沒有因導管血栓形成而退出的患者。因此,制定標準的操作規程及執行嚴格的的血液透析中心管理制度,是延長導管使用的關鍵,而導管相關并發癥是可預防和處理的。
[參考文獻]
[1]黃艷,毛紅,陳建平,等.帶滌綸套永久性雙腔血液透析導管長期留置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J].護理研究,2007,21(2B):447.
[2]朱笑萍,符曉,吳鴻,等.血液透析用深靜脈留置導管相關感染因素及治療方法探討[J].醫學臨床研究,2006,23(12):1967.
篇11
1.1 陪護因素 年老的透析患者大多數需要家屬的陪護,接觸最多的是家屬陪護人員,陪護人員的個人衛生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尤其是手衛生,另外家屬陪護人員是否有傳染性疾病,也可直接或間接的感染給透析患者。
1.2 患者因素 由于尿毒癥患者長期行血液透析治療,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之貧血、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導致對抗感染的抵抗能力較差,細菌很容易從穿刺針孔處皮膚、黏膜、呼吸道等處侵入患者體內而致感染。
1.3 醫護人員因素 患者每次透析由醫護人員給予進行測量血壓、脈搏、上機下機操作、以及透析時的護理等工作,因此醫護人員手衛生以及自身健康對透析患者造成感染有著重要影響,尤其是手衛生。
1.4 環境因素 透析區內35臺機器同室,隨著上下機時入室患者和家屬的增多,陪護人員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以及透析患者怕冷不愿開窗通風,因此,造成透析室內空氣混濁,各種細菌、病毒附著在飛揚的塵?;蚩諝怙w沫中,污染空氣,導致透析患者感染。
2 醫院感染控制的細節管理
2.1 健全醫院感染管理體系 我院有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感染管理科和科室感染管理小組三級管理體系組成,明確各級管理組織職責。科室由感染管理小組護士負責感染監控工作,具體工作任務如下:每月對透析室空氣、物體、機器表面及醫護人員手進行病原微生物的培養監測,保留原始記錄,建立登記表。定期檢查各種消毒劑的濃度是否符合要求,能否達到消毒目的;無菌物品的保存是否符合規范要求,與墻壁和地面是否保持有效距離,有無破損或過期,防止儲存保管不當而再次污染。
2.2 制定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結合我院??铺攸c和實際情況,制定可行性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相關制度,并遵照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期檢查執行情況。
2.3 加強手衛生制度落實 透析區各個透析單元配備非接觸式水龍頭和消毒擦手紙,每個洗手池邊都張貼六步洗手圖說明和消毒洗手液,醫院感染管理科及科室感染管理小組不定期抽考醫護人員對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況。在每輛治療車和每張透析床上都配備快速手消毒液,要求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前后均應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進行手消毒,并經常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使其養成良好手衛生習慣。
2.4 加強透析患者用物的管理 我院透析患者的床單被子一人一套,實行個人專用,杜絕交叉使用,防止交叉感染;止血帶專人專用;每班透析結束后均要進行透析單元的清潔消毒;普通透析區與感染透析區的治療車不可混用;護理人員相對固定。
2.5 加強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每季度組織全院醫院感染管理重點科室召開院感會議,定期總結院感工作,對存在隱患的科室予以防范,并制定改進措施。結合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要求,制定符合我院血液透析科的醫院感染質量檢查標準,醫院感染管理科和護理部按照標準進行督查與考核,對存在的問題予以反饋和處罰,并限期整改,以保證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措施落到實處[2]。
2.6 加強陪護管理 嚴格落實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實行無陪護制度,對生活不能自理必須有陪護者,陪護人員進入透析區必須更換拖鞋和陪護服,嚴禁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人員或陪護人員進入透析室??剖裔t護人員經常對家屬進行醫院感染知識的宣教,使其自覺維護透析區秩序,防患于未然。
2.7 加強透析室環境的管理 透析室要保持干凈整潔、空氣新鮮,每周進行衛生徹底大清掃一次;每日定時通風3~4次;每日早中晚上下機時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機消毒3次,每次2 h;每班次物表及地面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濕式清掃,還應特別注意餐桌及門把手的清潔消毒。
2.8 加強透析室環境衛生學監測 我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定時抽樣檢查進行監測,我科每月定時進行透析區各室空氣細菌培養及透析液、透析用水等的相關檢測,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整改,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 小結
血液透析科是醫院感染管理重要部門,血液透析患者預防醫院感染是醫療安全的重要內容。從2010年起我科將細節化管理應用于透析患者控制醫院感染的各個環節,建立健全管理體系[3],嚴格執行透析室的各項操作規范,加強透析陪護人員及透析室環境的管理,使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細節化,提高了工作質量,大大降低了我科院感的發生率,說明實施細節化管理有利于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的控制。我科通過加強血液透析室的細節管理,使各項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規范[4],從2009年的醫院感染發生率2.22%下降到2011年的0.71%,有效地預防和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肖遠莉.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預防與控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1(11):1356—1357.
篇12
血液透析全身肝素化常帶來出血的危險,對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即便應用體外肝素也不免會加重出血。血液透析過程中,使用抗凝劑的目的是預防循環管路的凝血,但在高危出血或禁忌使用抗凝劑的患者中,需采用無抗凝劑透析,也稱無肝素透析。
2 無肝素透析前的準備
2.1 保證血管通路有充足的血流量,防止因血流量不足引起凝血。
2.2 使用一次性內瘺穿刺針、透析器和管路。穿刺針用稀肝素生理鹽水浸泡(500ML生理鹽水加肝素20MG),用稀生理鹽水1500ML沖透析器和管路15~20分鐘,再用生理鹽水500ML沖洗體外循環系統即可應用。
2.3 有專人觀察和護理。
3 方法與護理要點
3.1 予心電監護,每15~30分鐘測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一次,觀察面色、四肢顏色和末梢皮溫,有無末梢灌注不足。注意保暖,加蓋被。
3.2 給予氧氣吸入:3~4升/分持續吸入。
3.3 按常規引血。
3.4 上機后在患者可耐受的情況下,盡可能設置高流量,血流量應達250~300ml/min。
3.5 無肝素法不能完全避免體外凝血,對嚴重貧血患者、血小板低下患者效果較好,無貧血、有高凝狀態的患者凝血機會較大,故透析時間一般為4小時。
3.6 每0.5~1小時用生理鹽水250沖洗管路和透析器,注意觀察透析器及管路是否有血凝塊,是否有纖維素堵塞中空纖維或黏附在透析器膜的表面。
3.7 沖洗一次后,總超濾量增加250ml,以維持血容量平衡。
3.8 透析過程中嚴密觀察動靜脈壓力,動靜脈壓力上升提示有凝血的可能,應加強沖洗;如動靜脈壓力持續上升,應做好回血準備,以防進一步凝血。
3.9 透析過程中應觀察透析器顏色的變化和動靜脈壺的張力,如透析器顏色變黑,說明有凝血的可能;同時可觀察動靜脈壺的張力,張力上升提示有凝血可能。必要時更換透析器及管路或回血結束透析。
3.10 為便于觀察,動靜脈濾網的液面在2/3處較為合理。發現有血凝塊附著于動靜脈管路的壁上,不要敲拍,以防血凝塊堵塞透析器。
3.11 無肝素透析時避免在動脈管路上輸血和輸注脂肪乳,兩者可增加透析器凝血的危險。
3.12 飲食護理 出血時予禁食,病情穩定出血停止后給予溫涼流質、半流質飲食,少量多餐。選擇易消化無刺激的食物,如米湯、雞蛋羹,適當增加營養。
3.13 急救護理 嘔血時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必要時回血下機同時配合醫生進行處理。
3.14 心理護理 尿毒癥患者經濟負擔重,身心壓力很大,確診為晚期胃癌伴出血又可導致其焦慮、恐懼,態度更加消極,為此對患者隱瞞晚期胃癌的病情,每次血液透析時都由護士為其進行相關醫學知識的宣教,指導患者保持樂觀態度,情緒穩定,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運用適當的心理防衛機制。教會其透析后的自我病情觀察,宣教合理飲食的重要性,避免緊張,保持良好的心態。
3.15 個人衛生 患者體質虛弱,應注意個人衛生,做好口腔、皮膚粘膜的護理,防止繼發性感染。
4 結果
患者共行無肝素透析11次,無一次出現嚴重凝血,僅有2次部分凝血,無一次出血加重或因出血停止透析。
篇13
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護理水平
人們常說:“護士要有一顆仁愛的心,要有一雙勤快的手”。真誠的微笑,細心的關懷固然能得到病人的認可,然而,僅僅有熱誠的服務態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精湛的專業技術,才能完全勝任工作,才能切實提高醫療質量。她們的工作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打針、發藥、執行醫囑上,更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力,要堅持理論指導實踐。血液透析??浦R涉及很多方面,對醫護人員的專業要求也很高。例如動靜脈內瘺的穿刺和維護,體外循環的觀察監測,血透設備的使用消毒等都是她們要熟練掌握的內容。對于新學者來說,全面規范的帶教,認真系統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她針對科室都是年輕的護士特點,始終堅持強化理論學習和技能的培訓,吸取新知識,鉆研新業務,總結實踐經驗,在臨床中言傳身教。為更好服務患者,共同提高護理水平。
病人在血透過程中都經常發生低血壓,低血壓是血透治療常見而又危險的急性并發癥,一次搶救不成功就意味著一次死亡。怎樣才能有效預防?怎樣教會病人控制飲食?怎樣發現低血壓先兆?這都考驗著她們對于??浦R的掌握運用水平。針對這一問題,她們經過收集資料,反復討論總結,采用高低鈉序貫透析結合階梯式超濾,有效減少了這一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