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先進村集體事跡材料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農業普查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情況復雜,要圓滿完成普查工作任務,關鍵取決于領導重視。根據縣、鄉方案和有關文件精神要求,該村成立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并成立了辦公室。從2006年11月開始,全面部署了全村農業普查工作,同時,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目標,制定崗位責任制,實行定期匯報制度,每半月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會議,由農業普查領導小組組長向鎮聯系xx村領導總結匯報近期工作的開展情況和主要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具體措施,為全面完成全國第二次農業普查任務奠定了基礎。
二、強化宣傳工作力度,開展多形式普查宣傳
廣泛宣傳是搞好農業普查的基礎。通過宣傳使全村老百姓了解普查,從而關心和支持普查工作,提高對普查工作的配合程度。為把此次農業普查工作做實做細,該村制定了相關的宣傳方案,采取多形式的宣傳方式,強化宣傳工作的力度。從農業普查正式啟動后,全村共召開各種宣傳動員會3次;掛橫幅5條,發放《致被調查戶的一封信》500多封、張貼宣傳畫等形式廣泛進行宣傳,號召動員全村群眾積極參與支持這次農業普查,進一步使農業普查宣傳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得到了廣大普查戶和社會各界的理解與大力支持。
三、認真開展查摸底和入戶調查登記工作
根據縣農普辦的安排,該村結合實際,認真做好普查區域劃分、普查區域圖繪制,選配好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健全一支高素質的普查隊伍,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工作,充分掌握了全村的情況,確保普查工作有序開展。
四、嚴把數據、落碼質量關,加強對落碼質量復核
該村通過全體普查人員的共同努力,于2007年4月底基本結束,經初步的質量抽查,發現農業普查表出現少數錯誤,為能更進一步保障數據的邏輯性、準確性、一致性,該村農普領導小組立即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了一審核,二復核,三確定。正因如此,為最后的光電輸入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篇2
怒其不爭,必在觸其自醒!脫貧攻堅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和工作隊的同志們制定了“兩條腿跑路”的工作構想:一條腿跑農戶,打破固步自封的思想;一條腿跑政府,營造發展生機。
“跑農戶”實是跑思想!跑贏不易!不跑贏派我何宜!頭個月盡然跑爛了一雙嶄新的皮鞋,半年后家家貧困戶跑去了七八趟,也穿幫了3雙鞋。脫貧“十大工程”字斟句酌地講解,常常夢魘憤起!
為加快政策到戶,教育扶貧我是上聯教育局下牽鎮中心校,對標孩子一個不放過;健康脫貧我直邀縣醫保中心到村開展輔導講解,直面貧困戶答疑,鎮醫院相關人員和村醫參加培訓;為發揮黨員在實施產業、就業、金融等扶貧政策上的帶頭作用,又特邀縣委黨校講師到村上黨課。但是那令我震驚的村情下是來自政策實施于群眾的“水中月”,干部思想不解決我的扶貧就無地生根。半年里我“一根筋”地工作促使村級扭轉了老舊的工作定勢和思維,為群眾建立了政策落地的直通車。
要讓貧困群眾解放思想必得行動攻堅。燈籠崗組的貧困戶盧世塘是爺孫倆帶個傻兒媳,老盧近70歲,土地流轉了,每天4趟騎電動三輪車送孫子上學,家無產業。兒子去逝,兒媳語言、智力和聽力三個一級殘。實為孤兒的孫子卻落實不了孤兒救助,村干部們好心勸我別要強,老盧也講“謝謝你了賈主任,辦不了別辦了”,這是一個無助老人曾經辛酸的過去!可沒有政策兜底這爺孫們怎么脫貧?我找到縣政法委,在縣政法委和地方派出所多方實地取證后,老盧孫子的孤兒證在不可能中變成了真實。一個月后,老盧頭一次見到自已存折上“孤兒救助900元”時,竟話不成句!從此后,老盧家室內室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人也有了精神頭。
“跑思想”最終喚醒了貧困群眾敢于脫去現有打造未有的勇氣和自強,贏來了向前闖的精氣神。全村在2017年就有100多名貧困家庭人員托親靠友外出務工,93戶貧困家庭實施了產業脫貧,水產養殖500多畝。2017年王順庭實施的脫貧措施是:享受3kw光伏扶貧,并看管村級3處光伏電站,村另補助500元,當年純收益3962元;小額信貸3萬元,當年養殖麻黃雞160只,享受到3000元政府獎補資金,當年純收益8000元;11.27畝承包地流轉當年收益4600元;家屬參加縣舉辦的勞動技能培訓班,外出季節性采茶,當年純收益5000元;王順庭享受“180” 慢性病報銷2861元;兒子在西皋小學讀一年級,享受小學教育扶貧政策500元。2017年度王順庭家純收入24919元,人均收入8306元,當年脫貧。
思想通了,脫貧的點子就如大海的波濤滾涌而來勢不可擋。2017年全村群眾共認領了900多條扶貧措施,戶均7條。2020年,群眾年度認領的扶貧措施更是達到1800多條,戶均增長到12條。2017年經省組織的第三方評估,全村貧困家庭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不足2500元已增長到5000多元,翻了2倍,79戶貧困戶脫貧,貧困戶僅剩下2戶,實現“村出列”。
“跑政府”實是爭項目。回想當年咨詢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時至今還忍俊不禁!2016年前這個村向縣申報了2條村級道路硬化項目,但是因不知要提交道路選址線型圖早被主管單位廢棄,鎮、村干部卻告知我正在等待審批。一切從零開始!有對口項目的單位我就爭取:發改委、交通局、水務局,“多點化緣、聚沙成塔”,當年投放項目資金300多萬元,硬化了5條14公里的村組道路。農業用水雖然守有入水口,卻是要水水不來,水來不可控,干部日夜看水放水也止不了群眾間的爭吵打罵。2018年我跑縣農委爭取農田水利項目,決意以“辦大事不拘小節”的自嘲直奔農委主任而去,欲實行倒灌法跑項目,大言上游堵水下游等水的危害,感動得農委主任親自到村實地查看,最終近千萬元的“千億斤糧食增產項目”下放到馬林村,全村20來公里的農田灌溉支毛斗渠、10多口當家塘全程疏浚、整治、硬化,水利設施配套到位。2019年全村水稻是插下秧苗等收糧,畝均1400斤,樂得群眾見面就是夸贊!
脫貧攻堅以來,馬林村實現了村衛生室改造,廣播喇叭、互聯網、道路硬化、自來水、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組組有、戶戶到,農電整改在全鎮率先完成。
2019年,全村建檔的149戶貧困戶實現整體脫貧,人均純收入12000元以上,馬林村提前一年打贏了脫貧攻堅戰!2020年的春天里,身為村民組長的王順庭完成了本村民組脫貧群眾兩年鞏固期的工作,回顧脫貧歷程他無比自豪:黨的政策好,自家脫貧了、俺村民組全脫貧了!貧困群眾走上了安逸生活,王順庭也再次規劃起新的人生——出門再創業!經聯系,合肥一家建筑工地聘請他擔任工料點記員。
春節后,王順庭到村打招呼,也來向朝夕相處3年的扶貧工作隊告別。揮手時,看著他敦實的背影,似乎已找回到了那個精力旺盛的青年,我默默祝福他萬事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