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中級工程師專業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思想認識不足,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思想和理念是實際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我國高等教育雖有百年歷史,但在思想理念上始終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創新、重條件輕管理、重局部輕整體的觀念。[2]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培養模式也普遍存在重視訓練學生的警務執法技能,而忽略對決策性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一名卓越的警務人才,不僅需要靈活掌握警務執法技能,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道路交通管理與控制的決策性創新實踐能力。
(2)資源配置不佳,教學條件有待提高。隨著公安院校辦學規模、專業數量、招生人數的擴大以及交通管理工作的復雜性與艱巨性日益突出,對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要求也必須隨之不斷提升。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作為新興特色專業,由原來的大專變為本科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配套條件等方面都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公安院校實習基地資源較為豐富,多為地市級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門,但是校內與之配套的實踐教學條件不佳,實驗室建設、實驗器材配備還處于初級階段。
(3)課程設計單一,實踐教學缺乏創新性。由于教學理念偏差、教學條件不足,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缺乏一定的創新性。浙江警察學院交通管理工程專業雖然也開設了相關交通工程設計類課程,例如交通工程學、道路交通控制學、交通組織與規劃、交通建模與仿真等,但存在單個課程各自為政、課程間交叉融合不足,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嚴重脫節,對學生決策性創新能力的培養停留于理論認識層面等問題。
交通管理工程作為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專業,目前的課程培養體系偏重理論講授,學生缺乏對理論的綜合應用及實踐能力。同時,由于交通具有不可實驗性和不可再現性,很難在實際中對相關的理論知識與技術進行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通過計算機輔助以及虛擬再現的手段,可以為交通管理工程相關課程的實踐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3 CAD技術對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現實意義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術,又稱計算機輔助設計是以計算機系統為支持,進行產品和工程的方案設計、解析計算、判斷優化、分析評估和詳細設計的一門技術。[3]CAD技術由于其綜合分析能力、邏輯判斷能力、優化評估能力以及虛擬仿真能力等特點,非常適合在交通管理工程這類綜合實踐性專業中進行應用,對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加深學生對專業基本概念及理論的理解。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包括交通工程及交通管理兩大方面,課程涉及數學、物理、運籌、管理、工程等多方面的內容。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可以基本掌握專業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但是缺乏將理論應用于實際工程的創新能力。通過采用CAD技術進行實踐操作應用,可讓學生在應用的過程中鞏固對基本理論的掌握,同時加深對專業知識體系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交通規劃與管理課程時,學生可通過對TransCAD軟件的學習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交通規劃四階段模型。
(2)培養學生對專業的濃厚興趣。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基于自身專業特點,目標培養適應現代化交通管理的卓越警務人才。學生在進入本專業學習時,對專業的認同感較低,認為交警的主要職責就是路面執勤,忽略了交通管理工程專業本科培養的主要目標。因此,對于CAD技術的引入及學習,可引導學生開展專業相關的課程設計,例如交通設計、道路工程基礎、交通事故勘測、交通仿真等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對專業的濃厚興趣。
(3)提升學生的專業培養效果。交通管理工程內在機理具有高度的復雜性,這導致了解決方式的復雜與多樣。[4]比如在交叉口設計或交通事故勘測中,一般都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繪制圖紙。這些設計任務的完成,若用手算筆繪,工作量很大,花費太多時間,局限學生的創新思維。若在這些設計中增加CAD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設計理念與效率,也有助于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增強學生的公安實戰技能。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培養的本科生畢業后基本都輸送到公安實戰部門,學生所需具備的業務水平要求較高。在這樣的大背景條件下,在專業培養中增加CAD技術的學習與應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公安實戰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復合型的交通警察人才。
4 CAD技術在交通管理工程實踐教學中應用
4.1 交通事故處理
AutoCAD軟件是美國Autodesk企業開發的一個交互式繪圖軟件,主要用于二維及三維的繪圖設計,[5]也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6]由于AutoCAD軟件操作簡單、繪圖精確,且提供二次開發環境,可與地理信息系統(GIS)、交通仿真系統、交通誘導系統等兼容,在交通行業有著非常廣泛的發展和應用。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中,需要對道路交通事故進行現場勘測,繪制精確的事故現場圖作為事故處理的依據。目前,交通實戰部門人員主要通過現場手繪《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進行存檔,繪圖過程繁瑣且不精確,繪制的圖紙不易存檔保存。因此,在交通事故處理中可以借助AutoCAD繪圖軟件繪制現場勘測圖,如圖1所示為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勘測圖,圖中可清楚詳細記錄事故現場情況,對事故發生時的地點、車輛運行軌跡、碰撞類型等信息一目了然。
4.2 交通系統仿真
交通系統仿真可以動態地、逼真地模仿交通流和交通事故等各種交通現象,在研究出行者出行行為和各種類型道路交通流運行機理的基礎上,復現交通流的時空變化態勢,深入地分析車輛、駕駛員和行人、道路交通要素的特征,有效地進行交通系統的規劃、組織與管理、交通能源節約與物資運輸合理化等方面的研究。[7]交通警察作為城市交通的管理者,需要借助交通系統仿真對所提出的管控方案進行效果評估。因此,對于交通管理工程專業的本科生,也需要在課程設計中增加交通系統仿真技術的學習及應用。如圖2所示為行人過街行為仿真,通過VISSIM軟件對設計的行人過街信號配時方案進行模擬仿真,并對方案進行評價。圖3所示為道路交叉通仿真,模擬交叉口的實際運行狀態,從而對優化方案進行評價。
4.3 交叉口信號配時優化
篇2
職教教師教育質量標準關鍵特征
(一)學術性
學術性要求職教教師教育培養、培訓出來的人才應該具有系統、廣博、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能利用學科知識展開理性思考,解決實際問題,創新知識點和技能點,發現新規律和發明新技術。
學術性特征源自于教師教育現實發展,我國的教師教育正在進行升級換代,最終要實現本科及其以上的教師教育體系,確保未來教師具有復合性、創造性。教育部遴選出的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中,除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學術水平較高的綜合性大學。在職教教師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也一直有獨立設置職業技術師范學院通過綜合化來加強培養師范生的學術性。但綜合化的形式不一,有的通過合并,有的通過融入其他高校,有的通過發展學科領域。
(二)技術性
技術性要求職教教師教育培養出高級技術應用型師資人才,此類人才能熟練操作并任意轉換各種存在形態的技術。技術的存在形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人化”形態,或“人格化技術,它以活動主體本身為載體,集中體現為活動主體的技能、技巧、經驗和訣竅等。第二種是物化形態,它以實物為載體,集中體現為工具、機器、儀器、設備等,第三種是信息形態,它以語言、文字或圖形、符號等表達技術,一般體現為工藝、流程、程序、規則等技術資料或專利文獻。[2]同時,此類人才能精確解釋技術原理、使用說明,有效幫助他人及時糾偏改錯技術。質量標準的技術性特征是職教教師教育區別于普通教師教育的根本,目前從教育行政部門到職教教師教育辦學單位均在倡導并踐行的“雙師型”標準取向便具有明顯的技術性,
(三)師范性
師范性要求職教教師教育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掌握系統的職業教育專業理論,獲得主導職業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真實經驗、體驗,能夠基本控制和改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形成有時代特色的職業教育理念,熟練基本教學技能,具有正確的教師職業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質。
質量標準的師范性特征與教師專業中的教育專業緊密關聯。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教師專業是雙專業,即學科專業和教育專業。職教教師教育學科專業主要緊密關聯學術性特征和技術性特征,職教教師教育專業主要緊密關聯師范性,教育專業傳統上一般通過總體貫穿職業教育心理學、職業教育學、職業教育學科教學法和職業教育實習等課程與教學形式來實現。目前教師教育改革與研究中出現的“4+X”(或“3+X”)教師教育模式里的X就是教育專業教育,是新的師范性體現形式。
職教教師教育質量標準體系構建
(一)職教教師教育生源質量標準構建
從生涯發展來看,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范圍,更容易獲得最佳發展。從人才培養來看,學校獲得符合條件的優秀生源,可以輕松、有效地提高辦學效益。生源質量標準將被用于幫助學生確定是否適合于接受職教教師教育,幫助學校獲得優秀生源,開展優質高效的職教教師教育。我國職教教師教育現實生源質量標準缺少具體的要求,限于高考志愿選擇,甚至為高考志愿調劑,較難體現出以學生為關注焦點,很難服務于學校教育。
職教教師教育生源質量標準服務于學生就應允許學生選擇是否接受職教教師教育。“科教興國”國策推動我國教育事業不斷前進,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日漸提高,教師職業挑戰性增強,職業教育目前已經開始回曖等利好形勢均為職教教師教育接受學生選擇提供了客觀保證;同時,“4+X”(或“3+X”)教師培養模式強調低年級定基礎、重學術,高年級定方向、重師范,為學生選擇是否接受職教教師教育提供現實路徑。
職教教師教育生源質量標準服務于學校應允許學校對志愿接受職教教師教育的學生進行篩選和淘汰,世界上有不同的篩選和淘汰方法,如德國進行全程、系統的篩選和淘汰。[3]因此,構建生源質量標準要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基礎上,允許學校以科學方式篩選出適合于接受職教教師教育的學生,同時,以合理方式淘汰已經接受職教教師教育,但不能達到教育教學質量標準要求的學生。
(二)職教教師教育教學全面質量標準構建
職教教師教育教學全面質量標準在關注教學結果的同時,還應關注教學過程,過程與結果同等重要。職教教師教育教學結果質量標準沿用傳統教學質量觀,教學質量是“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體現出來的學生學習的優劣程度”,是學校培養的人才質量。[4]教學結果質量標準得到現實操作主要是學生按學期或學年參加所修各門課程的考查或考試獲得相應成績。職教教師教育教學過程質量標準更主要地使用適宜性教學質量觀,教學質量是教學所能提供的服務滿足受教育者個人需要的程度,以及學校培養的人才滿足國家、社會和用人單位需要的程度。[5]教學過程質量標準的現實操作主要是學生在平時學習的后半學期,依據學校制定的評教標準,對任課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評價打分。
職教教師教育教學全面質量標準的構建,將改變目前教學過程質量標準與教學結果質量標準之間的分離對立過于顯著的局面,實現二者既相融合一又分離對立。學校教學管理部門進一步落實學分制,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考試考查獲得必修課學分,而且可以通過師生合作,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市廳局級等各種專業大賽取得名次、師生合作發表專業科研論文、師生合作發明新技術、師生合作找到技術應用學習的新方式、師生合作完成學校立項的各級任務獲得相應選修課的學分,或作為獲得相應必修課學分的優先條件。學生不僅每學期為教學管理部門評價一次教師教學,而且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教師本人多次評價教師教學,使教師不斷調節改善教學,提高服務質量,使學生本人在評價教師時,通過反思自己言行獲得教育專業發展。這樣的操作更符合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2000版的理論依據要求,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與供方互利的關系。[6]
(三)職教教師教育升學就業質量標準構建
職教教師教育升學就業質量標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直接體現為畢業生的升學就業率,它以結果形式集中反映著職教教師教育的社會效益,但不能從全程角度展現職教教師教育的升學就業工作質量,限制辦學主體持續、有效地改進升學就業工作,所以升學就業質量標準還應在就業率基礎上,繼續得到構建,即構建升學就業指導質量標準、計劃質量標準、信息質量標準等過程性質量標準。
升學就業指導指教師幫助學生通過分析職業、認識自我、反復感悟等選擇和走好適合自己的生涯發展道路,職教教師教育學生主要有三個發展方向,學術方向要求學生接受本科教育后,繼續接受研究生教育,發展成為高學歷職教師資;技術方向要求學生不僅形成中級工、高級工水平的技能,而且要參與、組織工程,成長為有工程師資格的實習指導教師;師范方向要求學生切實學好職業教育專業知識,熟練職業教育教學基本技能,成長為“雙師型”專業教師。升學就業指導質量標準要用于評定一年級學生是否清楚自己未來的三個發展方向,二年級學生是否選定發展方向,三年級學生能否順利發展,四年級學生需要的特殊條件是否得到滿足。
升學就業計劃是學校每年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地區和行業經濟社會發展、學生實習單位用人信息,在調查了解自己學生專業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對畢業生升學就業做出目標設計和活動安排。升學就業計劃質量標準用于檢查學校能否與對口單位建立實質性聯系。
升學就業信息反映用人單位用人的市場動態,學校在做出升學就業計劃的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升學就業信息,有利于學生把握時機選擇深造學校及其相關專業和計劃外的企事業單位,從而使全體畢業生在自己的方向上找到出路。師范方向的畢業生按計劃直接進入對口的職業學校;學術方向的畢業生通過研究生考試進入碩士教育階段;技術方向的畢業生進入與所學專業對應的企事業單位崗位,進一步錘煉自己的專業技術,幾年后可以回到職業學校做專職實習指導教師,也可以留在企事業單位做兼職實習指導教師。升學就業信息質量標準用于評定學校能否保持升學就業信息渠道暢通,為學生提供準確、及時、有效的市場信息,具體表現為學校校園網范圍及維護情況怎樣,學校與職業介紹機構聯系緊密程度如何,學校是否與周邊企事業單位保持伙伴關系等。
參考文獻:
[1]達海.基地四年:變革中的職教教師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03,(30).
[2]陳士俊等.科學技術論與方法論綱要[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4:130-132
[3]吳雪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29,120,121
[4]劉茗.當代教學管理引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362,363.
[5]黃秋明,等.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