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社區網格員履職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Abstract Community grid management is beneficial to try and innovation community governance. From the case of grid managem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residents of the grid administrators and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valuation grid management of three dimensions investigation found insufficient grid management service coverage, the evaluation of grid administrator low and resi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not high. He pointed out that should optimize grid management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professional team-build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role of the convers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grid management.
Key words grid management; grid member; citizen
1 問題的提出
黨的《十報告》中提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边@反映出改革開放以后,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要求了。這在城市管理方面體現得尤為突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更是提到“要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治服務管理平臺,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首次把城市網格化管理上升到國家層面,使網格化管理成為新形勢下社會治理的一種新模式、新要求。
網格化主要是指各種要素和單元縱橫交錯而成的組織或系統,它具有信息互動、資源共享、快速協同的基本功能?!熬W格化”最早應用于水、電、煤等領域,它把用戶與管理者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從而實現高效互動,能夠做到最短的時間內對用戶做出精確的響應。城市社區網格化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在推進城市社區治理方式的有益探索和創新。
本文采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900份,回收有效問卷1799份,有效回收率為94.68%。問卷從居民視角,通過網格化管理提供的服務、居民對網格化管理員的評價和居民參與網格化管理的情況三個維度15個指標的調查,了解黃岡市社區網格化管理現狀,探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2 社區網格化管理現狀與原因分析
2.1 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現狀
2.1.1 網格化管理提供的服務
本文主要從就業與社會保障、醫療、社區衛生環境建設、文娛活動、政治參與和其他等六個指標來測量網格化管理為居民提供的服務。
從表1可以看出,居民選擇享受就業與社會保障服務的有39.6%,選擇提供醫療服務的有38.7%,選擇享受社區衛生環境建設的有43.5%、選擇享受組織文娛活動的有20.6%,選擇享受引導政治參與的有13.1%,另外有13.5%的居民選擇享受其他服務。總體來看,網格化管理為居民提供服務的覆蓋面較低,尤其在組織文娛活動和引導政治參與方面顯得嚴重不足。
2.1.2 居民對網格化管理員的評價
居民對網格化管理員的評價,主要從服務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率與整體評價等四個指標測量網格化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從表2可以看出,對服務態度滿意的有74.1%,對工作能力滿意的有70.4%,對工作效率滿意的有69.9%,對整體評價滿意的有72.0%??傮w來看,雖然只有5%的居民表示對網格化管理員不滿意,但表示滿意的也達到七成左右,相對較低。
2.1.3 居民參與網格化管理的情況
本文主要從居民對網格化管理認知、對網格化管理的配合、與網格化管理員的溝通等3個指標來測量居民參與網格化管理的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居民不知道網格化管理、知道但不了解分別有19.6%、44.7%,知道有一定了解、知道很了解的居民分別有29.8%、5.9%??偟膩砜?,只有5.9%的居民很了解網格化管理,有65.3%的居民對網格化管理不是很清楚,這嚴重影響了居民以主體身份參與到網格化管理中來。
從表4可以看到,居民很愿意配合網格化管理員進入住戶采集信息,占70.1%,只有2.9%的居民表示不配合,但也有27.0%的居民表示會配合,但不愿意??傮w來看,居民參與網格化管理的意愿比較強烈,網格化作為社區治理的有益嘗試,需要居民的支持與參與。
從表5可以看到,發現情況有59.2%的居民會向網格化管理員反映,但當自身存在困難的時候,卻只有40.6%的居民會向網格化管理員反映。表明居民相對比較關心社區的發展,但主人翁意識不強,同時對網格化管理還持懷疑態度。
2.2 原因分析
首先,現行的網格化管理是把社區分為若干網格,在網格內按照“定格、定人、定責”要求,一格一員,對網格內進行綜合性管理與服務。這種模式容易導致網格化管理中網格單元提供的服務單一,覆蓋面不足。
其次,由于在轉型時期,很多網格化管理員還沒有從過去社區管控的角色轉換過來,缺乏服務意識。同時,傾向于提供就業與社會保障、醫療和社區衛生環境建設等可量化、需要考核的服務,對更高層次的服務,如文娛活動、政治參與等,顯得尤為不重視。
第三,多數網格化管理員還停留在過去以經驗或主觀意識去解決現存問題。但網格化是以信息化為基礎,以流程化為導向的系統化科學管理,針對不同情況有不同的流程、方案去解決。因此,網格化管理人員應改變工作思維方式,提高工作能力與工作效率。
第四,居民還停留在過去“被管”狀態。居民的思想觀念還是社區的事務有專門人員在管理,居民只需要配合工作就行,缺乏參與意識,對于社區的發展表現出一定的不關心。
3 對策及建議
3.1 優化網格化管理模式:由一格一員向一格多員轉換
一格多員模式適應了社會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彌補了傳統網格化管理“一格一員,一員多能,一崗多責”模式中網格化管理員精力與能力不足的問題。通過一格多員,共同履職模式,整合了資源,細化了責任,明晰了流程。在實行一格多員中,應明確以下兩個問題:
首先,一格多員模式不是網格化管理員越多越好。網格化管理的優勢在于整合了政治、經濟、民政、計生、公安、司法、綜治等部門的社會管理職能,對網格內成員進行綜合管理。網格化管理員過多的化,容易又造成網格內管理員各自為政的局面,背離了綜合管理的初衷。
其次,注重多員之間的能力互補,共同履職。在一格多員配置中,應注網格化管理員之間的相互互補,完善網格化管理員團隊的結構,使其在共同履職中能夠更好解決網格內所遇到的問題,為居民排憂解難,推動社區發展。
3.2 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樹立服務意識
網格化管理是社會治理的有益嘗試和創新,也是一項綜合性管理工程。不僅需要專業能力過硬的隊伍,也需要具有服務意識的隊伍。
首先,加強網格化管理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網格化管理員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網格化管理員樹立服務意識,引導群眾參與網格化管理,保證網格化管理對社會治理起到積極的作用。
其次,加強網格化管理員的培訓。第一,加強崗前培訓。對網格化管理員進行崗前培訓,使其掌握基本的能力,很快進入工作狀態。第二,加強崗中學習。學習全國其他社區網格化管理先進經驗,結合自身特點,推動黃岡市社區的健康發展。
3.3 做好角色的轉化
首先,網格化管理員由管理與控制到管理與服務的轉換。第一,重管理。網格化管理人員應認識到自己是網格化管理的主體之一,注重對所在網格進行綜合管理。第二,弱控制。網格化管理不同于過去的社區管理,網格化管理員應推動參與的自由化、常態化,促進社區、居民以及第三方的多員參與。第三,強服務。網格化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解決民生困苦,為居民服務,在網格化管理中更應該樹立與強化對服務居民的意識。
其次,居民應從“被管”狀態向積極參與網格化管理轉化。居民應樹立主人翁意識,明確自己在網格化管理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參與到社區網格化管理中來,為社區網格化管理建言獻策,共同推動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發展。
4 總結
社區網格化管理是社區治理的有益創新和嘗試。在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系統內,需要網格化管理員和居民相互配合,協同推進社區的發展。網格化管理員應該不斷完善自身,樹立服務意識,推動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發展。居民更要樹立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社區網格化管理中來,建言獻策。筆者相信網格化管理模式會成為推進社區治理,解決民生困苦的有益方式。
參考文獻
[1] 姜愛林,任志儒.論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成效、問題與對策[J].特區經濟,2007.6:222-223.
[2] 周志浩.中小城市網格化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
[3] 樊永婷.創新社會服務管理中的城市網格化模式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4] 趙業業.城市社會網格化管理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3.
[5] 侯繼虎,黃擁,邵振峰,周維勛,丁霖.城市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地理空間信息,2015.1:22-25.
篇2
圍繞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目標,鞏固2020年垃圾分類工作成效,提高源頭分類質量,優先資源回收利用,開展有害垃圾回收,穩妥推進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收集處理,充分發揮居民作用,加強精細化管理,健全完善督導制度,著力提高垃圾分類工作實效,逐步擴大各社區垃圾分類范圍,清除垃圾分類死角,多管齊下推進符合我街道實際的垃圾分類工作體系。
二、主要工作目標
到2020年底,
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分類準確率都更上一個層級,人均垃圾產量基本實現“零增長”,生活垃圾治理“三化”成效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能力都有所提升。
三、工作具體實施和計劃
(一)
強化源頭分類力度
1.強化入戶宣傳。讓居民明白垃圾是污染源,我們是生產者,同時也是分類投放的責任者,從內心深處愿意做好此項工作;要求社區因勢利導,利用此次派發室內分類垃圾桶的良好契機,開展掃樓入戶指導宣傳檢查,修好居民“內功”,做好宣導工作。
2.宣傳注重直觀有效。進一步要求入戶人員用通俗易懂、形象直觀的方式宣傳垃圾不分類的危害性以及垃圾分類減量的好處,讓居民看懂想通,主動參與。
3.做好垃圾分類便民措施。針對多數居民怕麻煩的思想,垃圾投放點位的設置和整合要再三斟酌、充分考慮小區居民日常生活習慣,并進一步設置暖心池、呵護池等配套設施,確保環境整潔衛生和居民身心健康。
4.健全完善獎罰制度。要求各社區進一步集思廣益,用正向激勵手段評選優秀垃圾分類樓棟、垃圾分類優秀家庭、垃圾分類小達人等榮譽,引導居民樹立積極參與的榮譽感。對于違反者,注重說服感化,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
5.持續發動社區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利用社區書院、活動中心等平臺進行宣傳;繼續加強轄內中小學生教育;要求轄內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示范。
(二)重視督導隊伍建設
我街道2020年進一步完善了垃圾分類工作考評考核細則,強化督導員考評考核相關要求和規定。2020年,
會進一步把好督導員入門關、培訓關和考核關,及時撤換考核不稱職的督導員;細化日、周、月工作安排,注重督導、宣傳、履職,杜絕二次分揀,并要求認真記錄臺賬,全面掌握居民參與率與分類投放準確率;評選優秀“周之星”督導員及優秀督導員團隊,并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激勵,帶動履職積極性和能動性;同時,結合各社區實際,因地制宜,充分調動社區資源,選聘有責任心、熱心垃圾分類工作的黨員志愿者、退休人員等群體組建督導管理小組;加強巡查、監督等方式提高分類投放準確率。
(三)
強化分類硬件設施建設及高層撤桶
2020年街道會進一步加大宣傳欄、宣傳板、投放標示牌等垃圾分類硬件設施投入及維護;繼續對分類桶投放點進行有效整合,規范投放;并全面硬化垃圾投放點地面,盡快完善設施補短板,確保設施到位,強化督導效果;對大件垃圾,完善存放的公共大件垃圾堆放點,有害垃圾桶延續專人專管;同時,抓好高層撤桶及分類。2020年,我街道XX棟高樓,已撤桶XX棟,撤桶率80.36%,已實施高層撤桶的,繼續鞏固成效,總結可復制的經驗做法作為同類小區借鑒;不定時對高層未撤桶的小區進行檢查,并積極協調解決高層撤桶,增加撤桶后的硬件設置投入,做好后續保障工作。
(四)
發揮物業管理企業主體作用
街道與社區加強與物業管理企業的互動,將日常暗訪結果及時反饋給物業企業,及時表揚優秀鞭策落后,協助推動物業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并督促物業企業認真解決“混裝混運”問題,各社區督促物業服務企業、保潔單位加強對保潔員、環衛工人等的培訓、教育、引導,促使其正確收集垃圾;發動小區居民積極監督舉報,杜絕混裝混運現象發生。對屢教不改的物業,要求社區進行督促,必要時,上報城管執法部門開單整改;積極發揮物業管理企業主體作用,做到生活小區內垃圾不遺漏,不留死角,杜絕垃圾落地并強化源頭分類等。
(五)掃除分類盲區,健全考評體系
針對民營企業、非星級酒店、沿街店面、無物業小區等盲點區域的不同特點采取了針對性措施,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逐步掃除盲點;持續推進廚余垃圾全面直運和在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其它垃圾直運面;按照“抓兩頭、促中間”的思路,鞏固先進小區,提升落后小區,促進中間小區,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率和準確率。同時,健全考評體系,街道延續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各社區的重要任務,納入城市管理年度考核。街道將結合日常城市管理工作,督促檢查各社區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并給予通報,對履職不力的社區及個人進行處理。
(五)
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教育系統作用
充分利用機關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優勢,特別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的力量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形成榜樣示范帶動作用;并繼續協調轄內學校加強中小學生教育,舉辦“家校社”聯動等活動,通過垃圾分類進學校進課堂,讓孩子們做家里的宣傳員、督導員,帶動家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四、積極打造各社區亮點特色
各社區要在示范小區經驗上,重點打造垃圾分類品牌社區。根據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結合2020年度亮點特色,各盡所長,用特色和亮點引領居民,打造社區品牌效應。
①建立XX社區“房東管理”制度。自建房以棟為單位,制定定點定時沿線統一垃圾收集轉運,房東監管、督導員督導宣傳方案。整體與社區網格劃片分工相結合,建立“條塊聯動、齊抓共管、協調有序、責任明確”的工作機制層層抓落實,有效推進社區垃圾分類工作。
②打造XX社區“多元融合”垃圾分類特色試點項目。以“多元隊伍、多元教育、多元品牌”為切入點,積極聚合轄區資源和力量,分別針對不同的垃圾種類進行收集處理,提升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傾力打造垃圾分類各類型示范小區等,以點帶面,形成可復制、可借鑒的垃圾分類工作經驗,全面提升街道垃圾分類工作。
③推進XX社區繼續攜手轄內企業,在XX小區共建立體菜園,采用最有效的綠色環?;厥绽梅绞?,變廢為寶,逐步開啟小區垃圾桶內無廚余垃圾的新環境保護模式。
③XX社區繼續打造“垃圾分類志愿者”等垃圾分類特色品牌社區,多方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通過社區垃圾分類課堂及時充電;并通過廚余垃圾換購、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等,引導居民從源頭分類,實現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④XX社區深入整合轄內資源,多方合力創建“三特色”打造社區品牌。一是持續開展“垃圾分類示范家庭評選活動”;二是結合轄內學校及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小手拉大手”等活動;三是打造小區垃圾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打造綠色景觀,開展垃圾分類樓戶評比活動,建立“綠廂房”等,呈現垃圾精細分類、綠色花園、居民休閑等一體功能,營造社區環保一角。
⑤XX社區探索建立“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的“生態云+”垃圾分類新社區。采用了“大黨委+社工”的社區治理路徑,深度融入垃圾分類,打造屬于社區的垃圾分類“生態”特色。
⑥XX社區延續發動小區物業、業委會、在職黨員等轄內資源,多次探討、實地考察、通過投票等民主方式進行投放點整合,成效顯著;本著服務居民,提倡垃圾分類的理念,讓原本被丟棄的垃圾再次生產再利用。引進綠色小屋,可回收物兌換積分,兌換油鹽醬醋等家用產品;接受閑置衣物捐贈,并通過愛心渠道,把衣物捐贈到需要的地方;聯合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推廣活動。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各社區要堅持把生活垃圾分類作為重要工作任務。社區主要領導要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親自部署工作,細化分解管理、層層落實,確保責任到人。
(二)協同合作,凝聚合力。各社區及物業等相關部門應按照職責,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自我督查,并落實例會制度,要定期召開推進協調會,做好垃圾分類相關工作。充分發揮協同作用,凝聚合力,共同推進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