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職業衛生狀況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煤礦職業衛生現狀
1.1 法律法規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形式的發展,國家又相繼頒布了《煤炭法》、《礦山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安全規程》、《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職業病防治法等等,成為了目前煤炭行業職業衛生執法依據[1]。
職業衛生工作職責分工以來,四川省安監部門嚴格按照國家安監總局的《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規章的要求開展對煤礦職業衛生的監管工作。同時針對四川省職業衛生工作的實際情況(包括煤礦)組織編寫《四川省職業病防治條例》。
1.2 管理體制
傳統職業衛生管理是被動的管理,是在人們活動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發生后,通過總結教訓,進行“亡羊補牢”式的管理。主要表現在:(1)側重追究工人的操作責任,忽視創造本質安全的物質條件;(2)側重事故的追查處理,忽視事故發生前的潛在危險性分析,是一種被動的事故管理;(3)憑經驗和感覺處理生產中的安全問題,沒有由表及里地按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去深入分析研究,是一種表態的、定性概念多的安全管理;(4)沒有在設計、基建、生產等環節的技術評估中納入安全評價;(5)沒有把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掛起鉤來,缺乏對安全經濟學和危險損失的研究;(6)沒有重視人機工程學、安全心理學的研究。
近年來,四川省加強了職業衛生管理一體化工作,現代職業衛生管理的特點是:(1)變縱向單科為橫向綜合,推行全面安全管理;(2)推行安全預測,做到預防為主;(3)推行系統安全工程邏輯分析;(4)推行反饋原則指導下的安全評價;(5)推行本質安全。
2 煤礦職業衛生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2.1 法規不配套,沒有處罰細則
煤礦安全監察新體制已經建立7年了,雖然國家也出臺了許多法律法規,但是這些法律法規是一個框架性的大規范,不可能在每一個細節上對其性質作出界定,適應法律法規上都作出很詳細的規定,再加上出臺這些法律法規的專家畢竟實踐上有局限,還有許多沒有考慮到的東西。
目前執法的主要依據有:《煤炭法》、《礦山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安全規程》、《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等,無法與四川省煤礦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2.2 煤礦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煤礦職業衛生管理是煤礦經營狀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質量為本”的理念滲透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四川省的煤礦安全管理,一方面,正在從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管理模式邁進,在控制職業病事故,保證煤礦安全生產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另一方面,由于種種原因,職業衛生管理的現狀仍然不盡人意,問題多多。
2.2.1 煤礦從上至下存在較嚴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企業被推向市場后,人員多、負擔重、負債高等問題影響了企業對安全的投入。部分企業領導存在重生產、輕安全思想;特別嚴重的是某些地方煤礦經營決策者都是農民出身,實行礦長責任制以后,很容易急功近利,缺乏從后勁著眼的人才培訓和儲備戰略。
表現為或在煤炭市場恢復性好轉的形勢下急于擺脫困境;或在采掘失調情況下急于恢復正常生產;或為追求更大利潤,片面追求生產而使安全處于從屬地位。
2.2.2 職業衛生專業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層次不高
煤礦工作風險大、報酬低,難以吸引人才,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相對缺乏,管理層次難以提高。
現今煤炭企業的職工,大多是農民工、輪換工、合同工、協議工和臨時工,他們文化水平低,又沒有專業技術,心理上缺乏市場考驗的能力、主人翁意識和集體觀念。
2.3 四川煤礦職業有害因素危害形勢嚴峻、不容忽視
煤礦井下粉塵、噪聲、振動、高溫、高濕、不良、有毒有害氣體等職業危害因素的重視程度不夠[2]。
2.3.1 粉塵
在煤礦井下回采、掘進、運輸及提升等各生產過程中以及煤礦地面煤臺和發運站大部分作業中,幾乎所有的作業操作(如打眼放炮、清理工作面、裝載、運輸、轉載、頂板管理、翻罐籠、給煤機、振動篩以及卸煤機等)過程中均能產生粉塵,煤礦工人長期在粉塵環境中工作,可引起各種疾病,如塵肺病、肺氣腫、塵源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等。危害最大的是塵肺病(矽肺、煤肺等)[3-6]。
2.3.2 振動與噪聲
長期接觸手傳振動與噪聲不僅會引起局部振動病和噪聲性耳聾,而且會對人體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例如:異常心電圖、異常腦電圖、高血壓等。這些身體狀況異常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是嚴重影響了勞動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未給予足夠的重視[7]。
2.3.3 高溫高濕
工人在高溫條件下作業主要的生理功能改變表現為體溫調節功能失調、水鹽代謝紊亂、血壓下降,嚴重時可導致心肌損傷、腎臟功能下降。高濕的工作環境則使工人的兩手等處發生皮膚糜爛,同時也容易誘發皮膚病[2]。
2.3.4 不良(姿勢)
不良(姿勢)對工人的影響在發達國家已經引起高度重視,在我國仍處于研究的起步階段,還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由于煤礦井下作業空間狹小,工人經常在不良(姿勢)下工作,不適當的強迫性或工具很容易引起工人的職業性肌肉骨骼損傷疾患,如局部肌肉疲勞和全身疲勞,反復緊張性損傷和腰背痛等[2]。
2.3.5 有毒有害氣體
采掘過程:井下采煤和掘進過程中,煤層或巖層中存在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硫化氫便用逸散到工作場所。
放炮過程:井下采煤工作面炮采和掘進工作面放炮過程中會產生炮煙,炮煙的成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氫和氨。
2.5 職業衛生事故頻發
近幾年來,四川煤炭工業一直在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強調“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盡管如此,職業衛生事故頻發幾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已經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癥[8]。
職業衛生事故頻發的原因:一是企業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問題突出;二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三是行業管理弱化;四是煤礦安全投入不足;五是煤礦安全科技水平低;六是煤礦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七是煤礦安全法制建設亟待加強;八是職業衛生資金投入不足;九是職業衛生培訓教育工作沒有落實到位。
3 加強煤礦職業衛生狀況的對策措施
煤礦職業衛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采取綜合性措施,從法律法規、科技進步、行政執法監察、工傷保險、宣傳培訓等方面采取措施,并力求使安全生產“關口前移”,真正實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3.1 提高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權威性和監察工作效率,強化政府市場監管和社會管理職能
為此,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有關執法部門的積極配合;另一方面,需要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提高行政執法和安全技術水平,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煤礦安全監察要突出重點、分類監察、量化考核指標;要建立起促進企業和地方政府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國家煤礦安全監察新機制,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和企業內部的安全管理人員的作用。
3.2 強化煤礦各級領導、職工的職業衛生意識和責任
應通過職業衛生宣傳教育等措施,形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社會輿論氛圍 ,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時,要建立職業衛生責任體系, ,科學地進行責任分解,使每個崗位、每位職工都明確自身的職業衛生責任,建設企業職業衛生安全文化。
3.3 依靠科技進步促進企業安全狀況的好轉
煤礦災害治理的難度和復雜性增加,應大力開展安全科技創新,推廣先進煤礦防治粉塵、毒物等方面的新技術、新裝備,并為保證設施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建立高層次、全方位的技術基礎。
3.4 學習和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
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都在基層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實踐中產生,都是能夠產生良好效果的管理辦法。各煤礦要深入實際,善于歸納總結、提煉職業衛生管理的好經驗、好方法,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以便再運用于實踐,使煤礦的職業衛生工作的管理層次、水平得到提高和升華。
參考文獻:
[1]鄧舜發.煤礦安全監察中存在問題的探討.煤礦安全,2004,35(1):4-6.
[2]劉衛東,張巖松.淺談煤礦井下職業危害對工人健康的影響及防治.當代礦工,2006,12:24-25.
[3]侯傳之,張秀娥,葛銘.煤礦接塵礦工的健康狀況調查.中國輻射衛生,2006,15(2):233-234.
[4]張銘強,廖俊強,丁小青,等.三明市某煤礦粉塵和氣體危害分析.職業與健康,2006,22(22):1930-1931.
[5]方新.新建大型煤礦粉塵危害現狀分析.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6,12(1):15-16.
篇2
制定職業健康檢查制度并實施的企業比例,中型企業65.00%、小型企業32.11%;制定職業健康檢查制度并實施的企業比例,中型企業75.00%、小型企業36.99%;建立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管理制度企業比例,中型企業75.00%、小型企業36.99%;制定個人防護用品發放和使用制度企業比例,中型企業75.00%、小型企業43.09%;存在或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崗位設置警示標識企業比例,中型企業70.00%、小型企業33.33%;勞動合同中有職業病危害告知內容企業比例,中型企業55.00%、小型企業36.99%。中型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狀況明顯好于小型企業。不同經濟類型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現狀本次調查272個企業中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4個、集體企業33個、股份制8個、有限責任63個、外資企業3個、私營企業130個、其他企業31個。阜新地區以私營企業為主,占47.8%,其次是有限責任公司,占23.2%。調查結果外資企業、國有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狀況明顯好于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各項指標均在50%以上。不同行業的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現狀本次調查272個企業中按行業分有:煤炭開采企業36個、非煤礦山24個、輕工業28個、化工醫藥23個、非金屬制品62個、制造業70個、其他行業29個。阜新地區以制造業為主,占25.7%,其次是非金屬制品,占22.8%。煤炭開采行業的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狀況最好,各項指標均在70%以上;其次是化工醫藥行業,各項指標均在50%~70%之間。
建立職業衛生管理責任制企業比例占52.57%,開展職業病危害評價企業比例占18.75%,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部門企業比例占25.74%,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企業比例占41.54%,制定職業衛生教育和培訓計劃企業比例占22.06%,操作規程中含有職業衛生內容企業比例占43.01%,制定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企業比例占35.29%,制定職業健康檢查制度并實施的企業比例占34.56%,建立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管理制度企業比例占39.71%,制定個人防護用品發放和使用制度企業比例占45.22%,存在或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崗位設置警示標識企業比例占35.66%,勞動合同中有職業病危害告知內容企業比例占38.24%。在各項職業衛生管理指標中,最好的是建立職業衛生管理責任制,占52.57%,開展職業病危害評價最差,僅占18.75%。新修訂的《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企業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相關的預案,并嚴格執行。
要加強對企業職業衛生的監管力度,尤其應該加強對建設項目職業危害評價情況的監管,從源頭上控制職業病危害,確保勞動者的身體健康[1]。HSE管理部門和體系是迄今為止被發達國家廣泛應用的企業健康、安全、環保管理體系,我們應積極吸收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將職業衛生工作納入企業的“健康、安全、環保”(HSE)管理體系,積極推進企業建立健康、安全、環保管理部門[2]。各級職業衛生監管部門、疾病控制機構和職業病防治機構,均應積極開展對企業發展特征和管理體系的研究,探索和尋求實施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杜浩 劉麗紅 蔣春梅
篇3
一、資料和方法
1.對象
接觸組:選擇某工廠從事噪聲作業工人390名。為調查研究的需要,選擇非噪聲作業工人380名作為對照組。其中:年齡18至63歲,從業工齡1至40年,平均工齡15.6年。
2.方法
工作環境監測。本文嚴格依照《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執行。
職業健康檢查。詢問工人的從業史、疾病史,對工人進行心電圖、血壓、胸片、血常規、B超、肝功能等進行檢查。
二、結果
1.現場衛生學調查結果
在本次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共設置有39個監測點,其中超過國家標準的監測站就有19個,比率達48.71%。
2.兩組工人的血壓異常情況(具體如下表1所示)
從表1可知,噪聲接觸組出現血壓異常的百分比明顯高于對照組。
3.兩組工人的心電圖異常情況(具體如下表2所示)
從表2可知,噪聲接觸組出現新店異常的百分比高于對照組。
4.基于不同年齡組下兩組工人血壓異常情況(具體如3所示)
從表3可知,基于不同年齡組,對照組工人出現血壓異常情況明顯低于接觸組。并且,隨著工人年齡的增加,血壓異常情況有增加的趨勢,值得大家關注。
5.基于不同年齡組下兩組工人心電圖異常情況(具體如下表4所示)
從表4可知,在年齡20-30歲的工人中,心電異常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對于在30-40、≥41年齡階段的工人,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對于高強度噪聲而言,其是一種緊張源。在高強度的噪聲環境下,容易導致人體血管運動中樞調節障礙,人體出現血壓增高的情況。此外,人體在噪聲的影響下,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從表1至表4可知,對于長期接觸噪聲工作的工人而言,其出現血壓異常、心電異常的情況明顯高于非噪聲工作人員。而接觸組出現如此之高的健康異常率,主要的機制可能為:高強度噪聲的長時間接觸,增加了人體血管平滑肌的敏感性,以至于對物質刺激的反應增強。也就是說,從事噪聲作業工人,在身體健康方面需要加強重視,特別是血壓、心電圖異常等情況,應及時的接受治療。
參考文獻:
篇4
以某地18個鄉鎮的所有企業職工食堂為調查對象,共調查89家企業職工食堂。調查內容為食堂衛生管理狀況、衛生狀況、基本衛生設施等。
1.2 調查方法
按照《食品衛生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和《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制訂調查表,采用現場檢查、查看資料和詢問等方式進行衛生學調查。
2結果
2.1衛生管理
89家鄉鎮企業職工食堂,辦理衛生許可證45家,辦證率為50.56%;從業人員268人,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上崗的179人,體檢辦證率、培訓合格率均為66.79%;采購索證合格的食堂4家,達標率為4.49%;衛生管理制度健全并張貼的13家,達標率為14.61%。
2.2食堂衛生狀況
衛生達標率較低表現在刀案未生熟分開或無明顯標記,從業人員不注意個人衛生,工作衣帽干凈整潔較少,冰箱有積霜、生熟食品不分開存放或有異味。食品處理區衛生較差,達標率為1.12%~44.94%;衛生狀況普遍較好的餐廳衛生干凈整潔,達標率為80.90%,見表1。
2.3食堂基本衛生設施
食品清洗池分動物性、植物性、水產品,并有明顯標識的達
表189家鄉鎮企業職工食堂衛生狀況
標率僅為4.49%;餐具保潔設施結構密閉并易于清潔者只占10.11%,防鼠、防塵、防蟲害設施完好并能正常使用的占12.36%;垃圾處理達標率為13.48%,餐具消毒設施達標率為21.35%;食品處理區面積達標率為29.21%;切配烹飪場所累計面積、墻壁瓷磚或墻裙高度達標率為32.58%~34.83%;爐灶、排油煙設施達標率都為50.56%。基本衛生設施達標率較高的項目是選址,達標率為79.78%。達標率最高的項目是用水衛生,達標率為100%,見表2。
3討論
從這次調查情況可以看出,鄉鎮企業食堂的用水衛生有了很大的提高,都選用了自來水,達標率達100%,也注意到了食堂選址衛生,達標率達79.78%,既保證了飲用水安全,又減少了食堂周圍存在的污染源。
鄉鎮企業衛生管理較差,85.39%的職工食堂衛生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張貼,采購食品幾乎不索證,衛生許可證辦證率不高,僅50.56%的企業職工食堂持有效衛生許可證經營;從業人員健康證、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不全,達標率為66.79%。在建筑設計時很少從衛生學角度去考慮,衛生設施不到位,表現在食品處理區面積、切配烹飪場所累計面積與食品處理區面積比、食品清洗池分類設置并有明顯標識、墻壁瓷磚或墻裙高度、餐具消毒設施、餐具保潔設施、防鼠、防塵、防蟲害設施、爐灶、排油煙設施、垃圾處理設施達標率均在60%以下。食堂衛生狀況普遍較差,刀案、 冰箱生熟不分, 不注重個人衛生, 不穿戴清
表289家鄉鎮企業職工食堂基本衛生設施情況
潔整齊的工作衣帽操作食品,餐具消毒流于形式甚至不消毒等。另外,餐廳衛生明顯好于食品處理區衛生,監督檢查時,衛生狀況和操作較規范,而平時衛生不能保持。
篇5
2.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在校學習的學生,樣本總數200人,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00人。
2.2研究方法
通過查找相關資料法發現體育消費存在一些總的大趨向問題,然后與自身的論文作對比分析。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學生隨機抽出200人。樣本總數為200人,運用消費心理學,體育社會學,體育統計學等進行研究分析,共發放20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75%。
3 結果與分析
3.1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學生體育鍛煉次數與體育消費
調查結果表明男生每周鍛煉大于3次的與總人數比例是20%與女生和總人數的比例2%有著很大的差距;在每周鍛煉兩次與三次的男女生分別與總人數的比例有是男生相對高些。在花錢鍛煉的次數中每周鍛煉兩次的女生的比例是11%比男生的9%要相對高點,這與女生的喜歡的運動項目有關,女生一般喜歡一些像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室內,需要付費的項目比較多,而男生大多都喜歡籃、足球等室外的運動項目多。
3.2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與體育消費
男生在籃球項目上跟女生在健美操運動項目上愿意投入的比例比較高,分別是59%與33%。在乒乓球、羽毛球項目上,男女比例相差不大,乒乓球男女比例分別是21%和20%,羽毛球比例分別是34%和28%。其它的項目都是男生愿意投入的比例遠遠大于女生。從已經投入20元以上的調查結果表明,男女生在籃球與健美操上的比例是一樣的,都是38%,在羽毛球項目上,女生比男生的投入比例要高,分別是37%和26%。但他們與總人數的比例都是15%。在籃球項目上男生占總人數的比例與女生占總人數的比例比較大,分別是23%與4%。
3.3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學生體育鍛煉目的與體育消費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無論男生、女生均對體育促進人的身體、心理、審美等各方面功能的認識較全面,行成了一定的價值觀體系。只是男女生在花錢分配上有所不同而已;男生在培養技能上,會為之花錢的與男生總人數的比例是70%;女生是28%;在形體健美上,愿意為之花錢的女生的與女生總人數的比例是82%,男生是20%,其它在“學習需要、校園交際”男生、女生愿意投入的比例差不多。在學生已經為之花錢的表中也是男生在培養技能上與女生選擇的形體健美上的比例比較大,男生占男生總人數的比例與女生占女生總人數的比例分別是63%與82%,男生占總人數比例與女生占總人數的比例分別是38%與33%。其它在“學習需要、校園交際”上的男女生比例相差不大。
從調查分析,總體來說學生體育消費都不高,可能由于學生的生活費大多都是父母有限提供,所以體育消費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約,體育消費也因此具有不同于大眾體育的低消費特點。
消費結構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消費的各種各樣的消費資料的比例關系,它反映人們消費的具體內容,也反映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調查顯示“買運動服裝”是大多數大學生的主要消費內容,其中每學期有84%的學生花在200元以上。在買體育運動器材上男生與男生總人數及女生與女生總人數的比例分別是73%與40%。在去多功能運動場所上男生與男生總人數及女生與女生總人數的比例是55%與80%;這跟女生的喜歡一些室內運動項目有關,而男生喜歡一些室外的項目。在花錢買體育書刊上和參加健身輔導班上男女人數比例也是相差比較大;每學期花在買體育書刊上的錢在30元以下(10元以上)男生占男生總人數比女生占女生的總人數要高出很多。并且比例比較大,這充分說明學校體育書刊市場很有開發的潛力。每學期花在參加健身輔導班上的花費30以下(10元以上)女生比男生占的比例差不多。
4 建議
4.1培養大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激發大學生參加活動的熱情,應作為高校體育改革的一個課題。高校體育改革必須首先從高校體育對學生考核方法的改革做起,尋求相對合理,合適的考核方法。真正激發起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輕松愉快的投入其中。
4.2 隨著現在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愈來愈高,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不但專業好,而且有一定體育運動技能的人才倍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因此,就目前各個高校就業并不是很樂觀的情況下,鼓勵大學生在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前提下,自覺的開展課余,個體和小群體的體育活動。高校有責任為大學生開展課余,多樣,個體,小群體體育活動積極創造條件。
4.3 大學生體育消費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必將逐步增加作為高校的體育部門,應當努力為大學生的體育消費需要作好后勤服務工作,多在大學校園里組織一些體育消費場所,可以把一些體育品牌通過合適的方式引進大學校園,這樣不但滿足了學生的需求,方便與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也能促進體育活動的開展,還可以使高校體育部門增加一定的收入。形成一個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鏈。
4.4 像一些籃球、羽毛球等項目比較大眾化,很多人都比較愛好并且愿意為之去開支,所以高校可以改變多年形成的學校體育管理,走具有中國高校特色的體育消費之路,做到“以體養體”大力發掘體育所蘊藏的經濟潛能,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設施,在保證學生鍛煉的前提下,面向社會有償開放,依靠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體育技能,開拓思路,拓寬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共同投資學校體育事業,嘗試課外體育鍛煉收費方式,一方面可以對體育設施進行更新和添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體育消費的觀念增強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
參考文獻
[1]左新榮,姚麗琴.大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消費結構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7卷 2001,1
[2] 李沛南、衛軍.從大學生體育消費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江蘇理工大學學報,1999,4
[3]李海冰.武漢地區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調查研究.湖北體育科技,2001,6,26,2
篇6
【Key words】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鮮榨果蔬汁是指餐飲業因顧客要求而現場加工供就餐顧客飲用的果蔬汁。鮮榨果蔬汁由于口味天然,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但是,鮮榨果蔬汁在加工過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而目前國家尚未制定該產品衛生標準,對其進行研究的文章也相對較少,檢驗評價多以飲料衛生標準為依據。本次對錫山區餐飲業的鮮榨果蔬汁衛生狀況進行了調查,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錫山區餐飲行業內8家規模較大的酒店內共采集了11份鮮榨果蔬汁樣品,進行菌落總數及大腸菌群兩個項目的檢測。
1.2 內容與方法
1.2.1 樣品采集
鮮榨果蔬汁采樣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總則》(GB 4789.1-2010)的要求操作,將樣品放置在小型冰箱中,2 h內送至實驗室檢驗。
1.2.2 檢測方法及評價標準
菌落總數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GB 4789.2-2010)進行檢測,大腸菌群按照《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測定》(GB/T 4789.3-2003)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按照《果、蔬汁飲料衛生標準》(GB 19297-2003)的要求進行評價。
2 結果
8家酒店的總共11份樣品經檢測,菌落總數均不合格(標準值≤500cfu/mL),最高的為200000cfu/mL,超過標準值400倍;最低的為1900 cfu/mL,超過標準值3.8倍。大腸菌群10份不合格(標準值≤30MPN/100mL),9份樣品為>1100MPN/100mL,超過標準值30倍以上;1份為240MPN/100mL,超過標準值8倍;僅1份合格。
3 討論
3.1 由以上檢測結果可以看出,目前錫山區餐飲業的鮮榨果蔬汁的衛生狀況不容樂觀。8家酒店均為本區域餐飲行業規模較大的酒店,衛生設施較為齊全,從業人員均持證上崗,但在進行鮮榨果蔬汁制作時還是存在以下的問題。(1)需去皮的瓜果不經清洗消毒就直接削皮,導致果肉在削皮的過程中受到污染。(2)沒有專用的榨汁間。(3)操作人員操作不規范,具體有:手未經清洗消毒;未戴一次性消毒手套;接觸其他污染物后不洗手;換手套就直接接觸待榨果蔬等幾種情況。(4)榨汁機等設備、容器不徹底清洗消毒,榨汁過程中果蔬汁受到污染。(5)提前加工,果蔬汁存放不當。由于存在這些問題,導致鮮榨果蔬汁微生物污染十分嚴重。
3.2 目前2010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微生物學檢驗方法已經出版并于2010年6月1日正式實施,但是相應的食品衛生標準并沒有同步更新,尤其是國家尚未制訂鮮榨果蔬汁飲料的衛生標準。因此只能以《果、蔬汁飲料衛生標準》(GB 19297-2003)來進行評價。該標準里面的大腸菌群檢測依舊參照已經廢止的《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測定》(GB/T 4789.3-2003),而不是目前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GB 4789.3-2010),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3.3 建議衛生監督部門盡快制定現榨果蔬汁加工操作規范。并對餐飲行業鮮榨果蔬汁的原料采購、加工和銷售進行清理、整頓和規范。并進一步開展調查研究,在規范操作的基礎上,擴大采樣檢驗,結合對鮮榨果蔬汁加工過程進行HACCP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鮮榨果蔬汁衛生標準,為企業規范加工和監督部門監督監測提供評價依據。
參考文獻
[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總則》GB 4789.1-2010.
[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GB 4789.2-2010.
篇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3000702
1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人類過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促使生態環境受到極大的破壞,導致許多物種生存面臨著威脅。在2012年云南省進行了第二次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調查,目的是摸清全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資源狀況及保護現狀。對此,通過對威信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初步調查及初步研究,為該地區未來開發利用、研究及保護具有重要的理論依據。
2自然狀況
昭通市威信縣處于云南東北部,在東經104°41′~105°18′,北緯27°42′~28°07′之間,與四川省敘永縣和貴州省畢節縣相鄰,土壤類型主要是黃壤、黃棕壤和紫色土為主,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國土面積約1400 hm2,該縣內境最低海拔480 m,最高海拔1902 m。年平均氣溫13.5 ℃,年均降水量1041.8 mm,平均日照時數992.2 h[1]。由于該縣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的特殊,該地區森林覆蓋率45.1 %,縣境內有記載的野生植物有580余種,其中大多樹種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目前,對該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研究還未報道過,通過對威信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狀況進行調查,為威信縣保護和開發利用該資源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3調查方法
3.1外業調查
2014年11~12月,對威信縣內各鄉鎮進行實地調查。外業調查方法主要有實測和樣方(帶)法,調查信息主要有植物群落名稱、生活型、種類組成、郁閉度、蓋度、地貌、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類型、人為干擾程度、保護狀況、物種的分布格局、株數、樹高、胸徑、健康等級及幼樹數量,胸徑≥5 cm 的喬木、小喬木樹種要求每木檢尺,灌木樹種及草本以叢或株為單位調查記載,現場調查物種并勾繪物種分布區并求算面積。
3.2內業整理
調查前,在查閱威信縣植物資源資料,初步確定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分布位置。調查物種主要參考《國家重點野生保護植物名錄(第一批)》[3]。并根據《云南植物志》進行鑒定,確定是否為保護植物。并結合外業實際調查的資料,統計分布在威信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名錄和信息。
4調查結果
4.1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狀況
根據對威信縣國家重點野生植物資源實地調查和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該縣分布有9種國家保護野生植物,屬于一級保護植物有4種,分別是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 、南方紅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紅豆杉(Taxus chinensis)和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二級保護植物有5種,分別是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木瓜紅(Rehderodendron macrocarpum)、十齒花(Dipentodon sinicus)、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其中蕨類植物2種,分別是金毛狗和桫欏;裸子植物3個種,分布是紅豆杉,南方紅豆杉和福建柏;被子植物4個種,分別是十齒花、珙桐、木瓜紅和鵝掌楸。
4.2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現狀
(1)桫欏分布于高田鄉官田村大河壩和舊城鎮舊城村松樹灣龍堂、回龍村河壩溝頭、紫金壩電站、舊城村背陽灣、扎西鎮干灘子,生境狀況為坡度為30°~70°之間,在山坡上部位,海拔為578~703 m,河流流經,土壤較厚,土壤較肥力,土壤類型為黃壤,酸堿度(pH值)為55,林地郁閉度為密林,主要植物有杉木林和巨龍竹林分布,兩個地域主要優勢群落是杉木林;大面積種植人工杉木林,未受病蟲害干擾;人為砍伐和開荒影響明顯,植被較差。
(2)福建柏僅2株分布于麟鳳鎮柏香村菜壩溝,生境狀況為山坡的中部位,坡度為70°,海拔為1367 m,土壤類型為黃壤,肥力較低,土壤較薄,酸堿度(pH值)為5.5,林地郁閉度為密林,蓋度為90 %以上,喬木優勢種是云南鵝耳櫪(Carpinus pubescen)、領春木(Eupulea pleiosperma)和青榨槭(Acer davidii),主要優勢群落是云南鵝耳櫪、白辛樹林;未受病蟲害干擾;人為干擾不明顯,植被保留較完好。
(3)紅豆杉共4株分布于雙河鄉雙河村猴洞溝、舊城鎮松林村德羅小組箭竹灣,生境狀況為山坡的中部位,坡度為30°~31°,海拔為977~1355 m,土壤類型為黃棕壤,土層較厚,肥力較高,酸堿度(pH值)為6,郁閉度處于密林,蓋度大于90 %以上,喬木優勢樹種為人工杉木林,主要優勢群落是峨嵋栲林和杉木林;未受病蟲害干擾;距離村莊和公路附近,人為干擾明顯,植被較好。
(4)鵝掌楸共3株分布于雙河鄉半河村大灣社和高田鄉馬家村杉樹灣白秧嶺,生境狀況為坡度在25°以下平地和山坡上,海拔為1344~1459 m,土壤類型為黃壤和黃棕壤,土壤較厚,肥力較低,酸堿度(pH值)為5,林地郁閉度處于密林狀態,蓋度為80 %以上,主要優勢種為檫木(Sassafras tzumu)、鵝掌楸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主要優勢群落是孤植、檫木林和杉木林;未受病蟲害干擾;受人為干擾,植被較好。
(5)十齒花共6株分布于扎西鎮院子村大楠木林場,生境狀況為山坡的下部位,坡度為20°,海拔為1484 m,土壤類型為棕壤,土壤較厚,肥力較高,酸堿度(pH值)為6.5,林地郁閉度為中度密林,蓋度為80 %以上,喬木優勢種為十齒花,植被主要優勢群落是杉木林;未受病蟲害干擾;人為干擾明顯,人工杉木林生長較好,植被較好。
(6)珙桐共2株分布于麟鳳鎮龍堂村大灣社鍋圈巖,生境狀況為山坡的上部位,坡度為35°,海拔為1483m.土壤類型為黃壤,酸堿度(pH值)為5.5。土壤較厚,肥力肥力較低,郁閉度為密林狀態,蓋度大于90 %以上,喬木優勢樹種為光葉水青岡Fagus lucida,主要優勢群落為光葉水青岡、H竹常綠、落葉闊葉林混交林;未被病蟲害干擾;植被存在人為破壞的跡象,但不明顯。
(7)南方紅豆杉僅2株,分布于雙河鄉偏巖村大坡上咀咀上,生境狀況為山坡,坡度在15°~25°之間,海拔為1331m,土壤類型為黃棕壤,酸堿度(pH值)為5.5,肥力較高,林地郁閉度為中度密林,蓋度在70 %以上,主要為兩株巨大的南方紅豆杉,主要優勢樹種為漆樹和華山松,主要優勢群落是華山松林和漆樹林;未受病蟲害干擾;人為干擾明顯,植被較差。
4.3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價值
科研價值有鵝掌楸、珙桐、十齒花、南方紅豆杉、紅豆杉、福建柏、桫欏屬孑遺和古老植物,除十齒花外,其余8種保護植物都具有觀賞價值,以上樹種都適合作行道樹和園林樹種,都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藥用價值植物有鵝掌楸、南方紅豆杉、紅豆杉、福建柏、金毛狗和桫欏;用材價值的植物是木瓜紅、南方紅豆杉、珙桐、紅豆杉、鵝掌楸和福建柏,它們都是高級或特種用材樹種。
5保護對策
由于長期忽視該地區植物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以及人為干擾等原因,致使植物物種的生存受到威脅和破壞,尤其國家保護野生植物的表現較突出。在本次威信縣國家保護野生植物調查中發現一部分物種已經滅絕,如香果樹(Emmenopterys henryi) 、柔毛油杉(Keteleeria pubescens)和楠木(Phoebe chinensis)等,現存的保護植物主要分布在保護區。根據調查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保護對策。
(1)該地區植被和野生保護植物遭到嚴重的人為干擾,物種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必須對當地群眾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提搞群眾對植被和野生保護植物的保護意識。
(2)該地區桫欏分布面積較為集中,分布面積小,都未在保護區內受到保護。可以針對這三種保護植物建設小的自然保護區,強化就地保護。
(3)該地區分布的野生保護植物大多只能用株數統計,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威脅。必須對這些物種種群的瀕危原因、種群特性、生物多樣性、繁殖力、生長等方面研究,為保護物種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建立珍稀瀕危植物的監測系統監測種群變化動態,為林業保護工作提供物種分布動態信息,同時林業人員專門看管。
(4)該地區大部分野生保護物種存在被采集和砍伐,人們對該物種需求量大,需加強進行引種馴化(如珙桐、南方紅豆杉和紅豆杉等),人工繁殖和大規模栽培,滿足人們的需求,野生保護植物便得以保護和發展,還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 [ZK(#]昭通地區地方志編撰委員會.昭通地區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150.
篇8
某鉛鋅冶煉企業是國有大型企業,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職業病防治工作,由于部分接鉛工人在驅鉛治療時存在不配合治療的負性心理,為了解其心理衛生狀況,以便在驅鉛治療前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治療與護理。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從某鉛鋅冶煉廠隨機抽取接鉛男工150例,同時以該廠不需驅鉛的接鉛男工140例為對照組,對兩者以SCL-90癥狀自評量表和自編的基本情況調查表進行調查。接鉛男工組回收問卷140份,不合格10份,合格率為88.67%;對照組回收問卷138份,不合格2份,合格率為98.57%,不合格原因均為填寫項目不完整;平均年齡(36.8±7.24)歲,最大51歲,最小22歲;平均工齡(17.1±7.59)年,最長30年,最短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4.8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5.19%。兩組在年齡、文化程度和收入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1],量表的90個項目概括為10個因子,分別是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每個項目采用1~5分的計分方式,分值越高表示該癥狀越重。要求調查對象根據自己最近一周的實際感覺認真填寫每一項,不能與其他人討論。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姓名、年齡、工齡、學歷。由于調查對象均已婚且收入接近,未列入調查內容。
1.3 統計學處理
調查表的所有內容用Excel表格錄入計算機,各均數間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接鉛男工是否需要驅鉛治療的心理狀況分析
接鉛男工在驅鉛治療前在總分、陽性項目數、軀體化、焦慮和敵對3組征候群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焦慮檢出率為89.47%,其中輕度焦慮為84.03%,中度焦慮為13.45%,重度焦慮為2.52%。敵對檢出率為77.44%,其中輕度敵對為97.09%,中度敵對為2.91%。
2.2 接鉛男工驅鉛治療前與中國常模相比
接鉛男工驅鉛治療前總分(133.20±38.76)分,陽性項目數為(29.49±19.66)分,高于一般人群,采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軀體化、焦慮和敵對的因子分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同年齡、工齡和文化程度之間的接鉛男工比較
見表3。
3 討論
焦慮是一種情感表現,當人們面對潛在的或真實的危險、威脅時,都會產生的情感反應[1]。絕大多數因一定原因引起、可以理解的、適度的焦慮,屬于正常焦慮,但長時間或嚴重的焦慮會導致人體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失調,從而不利于健康。本次調查顯示,接鉛男工驅鉛治療前的焦慮癥狀群檢出率較高,提示接鉛男工對于鉛危害和驅鉛的利弊存在模糊的認識,覺得難以處理而產生焦慮情緒[2-3]。敵對是由于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觀點或行為不贊同而產生的抵觸心理。部分接鉛工人因多年血鉛超標反復接受驅鉛治療或治療期結束后血鉛仍在標準以上,對企業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失去信心和對自身健康的擔憂而產生焦慮和敵對心理,但心理衛生狀況仍好于某些作業工人和接鉛作業的某些企業[4-6]。本次調查顯示,不同年齡、工齡和文化程度的接鉛男工驅鉛治療前的心理狀況與正常人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2-4]報道不一致,可能與該企業堅持長期科學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和良好的職工福利等有關。
盡管該企業的接鉛男工驅鉛前的心理衛生狀況較好,但也應該從職業健康教育、驅鉛前心理疏導、探索新的職業病防治模式等多方面著手,使職工對所接觸的有毒物有正確的認識并保持積極良好的心理狀態,配合企業的職業病防治工作,保證自身身心健康,促進企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作記.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64-65.
[2]李鳳芝,岳峰勤,劉索香,等.TNT作業工人的心理衛生狀況調查[J].中國職業醫學,2001,28(2):25-27.
[3]張茂棠,肖全華,梁寧,等.接觸正己烷印刷廠工人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職業醫學,2009,36(3):48-51.
[4]趙俊君,韓全鄉.國有企業協議解除勞動合同職工心理衛生狀況的調查[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07,33(3):164-165.
篇9
涼菜是指對經過烹制成熟、腌漬入味或僅經清洗切配等處理后的食品進行簡單制作并裝盤,一般無需加熱即可食用的菜肴。其一直是食物中毒的高發食品之一,近幾年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也顯示,其微生物指標合格率最低。為加強涼菜衛生管理,我們于2012年11月對駐馬店市區餐飲單位涼菜加工場所衛生狀況進行調查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城區餐飲單位較多的一條街道經營內容有涼菜的67家經營戶。
1.2 方法 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中涼菜加工衛生要求內容,現場查看并填寫調查表格,每項衛生設施具備的為該項合格,反之為不合格。
2 結果與分析
2.1 基本情況 67家餐飲單位中,大型餐館10家、中型餐館22家、小型餐館35家。許可項目允許經營涼菜的有6家,設涼菜專間的有15家。
從總體上看,各項衛生設施中,防蠅防塵設施、專刀專案合格率相對稍高,分別為48%、46%;傳送窗口、洗手消毒、獨立空調合格率最低,分別為13%、16%、19%。不同規模單位之間,大型單位空氣消毒設施、防蠅防塵設施、冷藏設施、專刀專案合格率最高,均達到了100%,獨立隔間、更衣設施、傳送窗口合格率較低,均為60%;中型單位防蠅防塵設施、專刀專案合格率相對稍高,分別為55%、68%,洗手消毒設施、傳送窗口合格率較低,僅分別為18%、14%;小型單位防蠅防塵設施、專刀專案合格率相對稍高,分別為29%、17%,洗手消毒設施、冷藏設施、傳送窗口、獨立空調合格率均為0%。
3 對策
涼菜衛生是保證餐飲食品安全的最重要環節之一。從調查情況看,我市餐飲涼菜加工場所衛生狀況很差,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風險很大,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和探索,切實加強餐飲涼菜衛生監督管理,盡快改變和扭轉目前嚴峻的衛生現狀。
3.1 做好宣傳教育,提高經營者衛生安全意識。可通過整治與教育相結合、集中宣傳與重點培訓相結合等方式,加強食品衛生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增強餐飲服務經營者守法經營意識、自律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強化餐飲服務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規范操作意識。
3.2 做好指導示范,加強涼菜間硬件設施建設。涼菜間衛生設施是決定涼菜衛生質量的關鍵,應結合文明衛生城市創建,聯合工商、城建等職能部門,嚴格餐飲業經營主體市場準入條件,統一規劃布局,精心指導,選擇衛生條件較好的單位先行整改達標,其它單位進行現場參觀學習,特別是涼菜加工獨立隔間、預進間、專用工具容器清洗消毒設施、涼菜食品傳送窗口等薄弱環節要作為建設重點。
3.3 加強衛生監管,改善涼菜間衛生狀況。在實施的過程中應做到“兩個結合”,一是與餐飲服務許可審核發放工作相結合,在對餐飲服務單位進行許可證發放現場審核時,按照許可現場核查表的要求,對餐飲服務單位涼菜間的布局、設施、管理等項目進行核查,只要有一個關鍵項沒有達到要求,堅決不發放餐飲服務許可證;二是與經常性衛生監督工作相結合,在經常性衛生監督過程中除對許可審查項目進行監督管理外,對涼菜間衛生狀況、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狀況、涼菜加工過程的衛生狀況等方面重點檢查[1]。
參考文獻:
篇10
設計中所遵循的國家及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章建設項目的審批文件及其他有關資料。各類標準、規范及應統一表述。
2 經驗法
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和掌握的相關知識,對照職業衛生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等,借助經驗和判斷能力直觀地對以評價項目中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與分析。
3 類比法在預評價中的應用價值
類比法是非常重要的評價方法之一,其主要是通過類比資料來推擬建項目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危害程度及防護措施效果等。所謂類比資料,應該是從與擬建項目多因素(包括自然條件、生產規模、生產工藝、原輔材料、生產設備、勞動定員、防護措施、組織、管理等)相同或相似的項目也可能由于設計水平及設計人員應用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能力等的不同,造成類比資料的不盡相同。因此,在應用類比資料時,切忌“唯類比而類比”,應綜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得出較為合理的類比結果。
4 分析評價中有關術語的規范使用
對廠址選擇及總平面布置等進行分析評價時,經常用到“風向”,這一術語,但不同的標準、規范中,將該術語分別表述為“常年主導風向”、“夏季主導風向”等,其直接造成的結果是:應用方式不同,得出的結論存在差別,甚至是相左的。因此,規范使用勢在必行。具體到我國北方地區,由于冬長夏短,所以應用“常年主導風向”這一指標更為合理。
5 實現資料共享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需要有建設項目行業類比資料,包括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結果、健康效應、職業中毒事故與職業病發病情況、建設項目生產工藝布局及自然環境等。要收集上述資料需要各地職業衛生服務部門相互協助和持續積累,有關單位可牽頭有針對性在各地開展各行職業衛生狀況調查并建立相應的數據庫,供評價機構查詢參與。
6 關于評價工作環境衛生狀況的采樣方法
篇11
職業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類疾病。近年來,我們對白銀地區20例砂金礦工人肺纖維化患者臨床特點與職業場所進行了調查,對其相關性進行了探討,現總結分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3~2012年期間在我院住院有完整病歷資料和職業環境監測數據,確診為肺纖維化的20例白銀地區砂金礦工人,均為男性,年齡25~65(42.0±8.2)歲,從事砂金礦開采前后未從事過其他接塵作業。
1.2 方法
1.2.1 一般情況的調查 包括性別、出生年月、工種、開始接塵時間、實際接塵時間、既往史、生活習慣、自覺癥狀及個人防護等。
1.2.2 肺纖維化的診斷 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R拍片及胸
1.2.3 職業場所衛生狀況評估 對20例患者的職業場所衛生狀況進行了現場測量。參照《環境空氣標準》GB3095-1966,檢測了工作時間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總懸浮顆粒物(TSP)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見表1。
2 結果
2.1 職業場所地質條件及衛生狀況
本組病例來自于白銀地區7家砂金礦工人,其所在砂金礦均為民營企業,普遍存在亂采濫挖現象,主要采用打豎井和打隆道的方式開礦,場所狹小。白銀地區砂金礦礦體較松軟,礦層為濕潤沙粒,風鉆工時間短,均為干式作業,且普遍使用柴油機作為動力,無通風設施,處于相對封閉狀態,工作過程中礦井內煙霧、粉塵濃度很高,不能及時排出,站在幾米以外的人無法看見。粉塵主要是柴油機尾氣煙霧,其次是矽塵。
2.2 個人防護措施
只佩戴普通防塵口罩,爆破后12h內工人不進入礦井。
2.3 患者情況
20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25~65歲(42.0±8.2)。其中風鉆工5例,爆破工7例,裝卸工8例。接塵時間1~6年,平均3年。既往均體健,無接塵史。14人有吸煙史,平均每天10支,無其他嗜好。
2.4 臨床癥狀和體征
20例患者均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癥狀,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胸痛、進行性呼吸困難、乏力等,隨著病情進展,癥狀逐漸加重,晚期合并有肺心病呼吸困難更加明顯。體征有低氧血癥、杵狀指、爆裂音(velcro音)等。見表2。
2.5 肺功能檢查結果
20例患者進行了肺功能檢查均表現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為主。
2.6 X線表現
胸片表現:兩肺呈斑片狀、網狀陰影,病變邊緣模糊,境界不清,并呈彌漫性分布,兩中上肺野的病變多于兩下肺(圖1)。肺的內、中、外帶均被病變累及。病灶互相融合呈磨玻璃樣改變,在陰影間可見廣泛的粗細網狀影和纖維索條影。部分患者合并有氣胸。
CT:兩肺尖至肺底為不對稱性、彌漫性、斑片狀(圖2)、云霧狀模糊的實變影(圖4),以中上肺顯著。病變在肺的內、中、外帶直至胸膜下呈密集的磨玻璃樣改變(圖3)。肺門區有粗大的管束伴有纖維增生的網狀索條影(圖5、6)。部分患者合并有氣胸。
2.7 肺纖維化與職業場所衛生狀況相關性評估
砂金礦工人職業場所環境空氣污染嚴重,所檢測指標均超過國家制定標準,無其他可引起肺纖維化的原因,吸入高濃度柴油機尾氣煙霧是引起白銀地區砂金礦工人肺纖維化的直接病因。
3 討論
砂金礦工人肺纖維化是由于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并在肺內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種以纖維化及肺實質毀損為特征的漸進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為成纖維細胞的過度增生、膠原分泌及基質沉積。
白銀地區砂金礦工人肺纖維化有發病工齡短,呼吸系統癥狀明顯,氣胸合并率高,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為主,發病與工種無明確相關性,病變以中上肺纖維化為主,矽結節較少等特點。以上特點與矽肺有明顯不同。
據研究,環境因素、大量吸煙、煤塵、金屬粉末和木屑會引起肺泡上皮損傷而誘發肺纖維化[1]。生產性粉塵中,柴油機排放的尾氣所形成的煙霧是生物活性最強,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粉塵。柴油機尾氣為細顆粒物和超細顆粒物[2],吸入性顆粒物大部分可通過氣管和支氣管壁的黏液流動和有規律的纖毛運動排出體外,而進入肺內的顆粒物則主要依賴于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被巨噬細胞處理后激活特異性免疫反應,引起纖維細胞活化,導致組織增生,形成纖維化[3]。顆粒物還可以通過氧化應激引起肺部炎癥反應[4]。氧化應激可直接損傷肺組織,引發炎癥損傷、細胞因子釋放、炎性基因表達,通過一系列機制使肺成纖維細胞增殖,基質膠原沉積,肺順應性下降,限制性通氣障礙,最終導致纖維化發生[5]。細顆粒物因其顆粒小,表面積大,易于吸附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質輕流動性大,降速低而易長時間漂浮在大氣中,且部分能隨人體呼吸運動進入肺泡甚至血液循環。進入肺泡的顆粒物損傷肺泡上皮直接導致肺的纖維化[6]。人類實驗模型和觀察研究的資料顯示,具有相關基因背景的條件下,環境暴露造成肺上皮細胞不可逆損傷,導致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的釋放,從而誘導成纖維細胞在肺內增殖和組織纖維化[7]。本病病情進展快,缺乏特發性肺纖維化病變以兩肺底為主的特點[8],同時缺少矽結節,早期出現毛玻璃影,晚期形成網狀陰影或蜂窩肺,符合急性或慢性過敏性肺泡炎表現。提示以化學性肺損傷為主。
盡管本研究已盡力納入在我院有較完整病史資料的砂金礦工人肺纖維化患者,但樣本量仍偏小,需要有更大樣本量的前瞻性研究來驗證本研究的結果。
綜上所述,引起白銀地區砂金礦工人肺纖維化的主要原因是長期吸入高濃度柴油機尾氣煙霧。加強個人防護,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減少柴油機尾氣的釋放及吸入,是減少肺纖維化發生的根本措施。
[參考文獻]
[1] 李元軍.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臨床診治36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1,40(7):819.
[2] 趙璨,廖紀萍,王廣發.顆粒物引起肺部炎癥的免疫學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1):49.
[3]趙璨,廖紀萍,王廣發.顆粒物引起肺部炎癥的免疫學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1):49.
[4]紅,白春學.細顆粒物的致病機制及其預防[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1):52.
[5] 李燕,苗立云.特發性肺纖維化預后相關因素的回顧性研究[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11(3):260.
[6] 霍艷霞,李愛敏.氧化應激與肺纖維化研究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4):8345.
篇12
1 資料與方法
1.1 樣品來源 對鄄城縣2010年營業的理發店進行抽查檢測,共抽查56家理發店。室內微小氣候(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醛、可吸入顆粒、細菌)抽取280件樣本,理發用具和毛巾抽取504件樣本。
1.2 檢測方法與項目 按《公共場所衛生檢測技術規范》[1](GB/T17220-1998)、《公共場所衛生標準檢驗方法》(GB/T18204-2000)、《理發店、美容店衛生標準》(GB/T9666-1996)進行衛生指標檢測。檢測項目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和微小氣候的監測。試劑有杭州天河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生產。
1.3 結果判斷 理發用具檢測按菌落總數不超過200 cfu/25 cm2為合格,大腸菌群和致病菌未檢出為合格,室內空氣監測則是出現1項及以上指標為不合格。
2 結果
表1
室內微小氣候及空氣質量檢測結果
采樣點樣本數(件)合格數(件)合格率(%)
理發店28021075
表2
理發店公共用具細菌學檢測結果
樣品樣本數(件)
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
合格數(件)合格率(%)合格數(件)合格率(%)合格數(件)合格率(%)
平均合格率(%)
剪刀16815190156931659893.6
推子112110989685.711098.294
毛巾22415770.118080.42159682.2
3 討論
由表1看出,理發店空氣質量很差,可能是店內的衛生設施普遍配備不足,通風換氣設備不完善,清掃不及時有關。從表2看出,理發店毛巾菌落總數超標嚴重,部分理發店毛巾和理發工具中檢出大腸菌群和致病菌,主要原因可能是業主及從業人員對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衛生意識較差,對清洗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無保潔意識,多人共用理發工具,未能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制度,特別是沒有皮膚病患者的專用理發工具。
4 建議
4.1 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 衛生監督部門要以理發用具清洗、消毒為重點,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監測,對理發用具的洗、消、存要嚴格把關,不可流于形式[2,3]。
4.2 把好衛生許可證的發放關進一步加強理發店的衛生許可證的頒發和復核工作,以及預防性衛生監督,加大衛生執法力度和處罰力度。
作者單位:1274600菏澤鄄城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赫桂英);鄄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詠)
4.3 重視從業人員上崗前和在崗的衛生和法律知識培訓[4-7],衛生監督執法機構應科學安排好上崗前和在崗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衛生意識,增強消費者的自我防范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炳耀,何冬梅. 廣州市部分公共場所公共用品衛生狀況與管理對策分析.華南預防醫學,2001,(04).
[2] 李永昌,杲承華,彭俊菊.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工作的現狀與對策.環境與健康雜志,2001,(06).
[3] 離石區理發美容業公共用具衛生狀況調查.現代預防醫學,2008,(S1).
[4] 韓洪先.青島市四方區個體理發店衛生現狀調查.青島醫藥衛生,2006,(01)期.
[5] 崔鐵琦,郝德祥,姚清華.煙臺市區理發店衛生狀況調查.職業與健康,2008,(05).
篇13
為掌握莊河市美容美發業的衛生狀況,以便以后為莊河市美容美發業的衛生監督提供工作重點,我所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在莊河市區域內理發店、美容院進行隨機抽查,共抽取20家美容院,40家理發店家進行專題衛生監督調查,同時對公用物品用具進行采樣檢測,現將監督檢測情況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檢查對象 在莊河市所有理發店、美容院進行隨機抽取40家理發店、20家美容院。
1.2 內容及方法
1.2.1 內容 采用調查表形式記錄每家經營單位的基本情況。主要有衛生許可證持證、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情況;理發(美容)室面積、座椅(床)數、機械通風設施、清洗消毒間面積、公用物品消毒方法、皮膚病專用工具的設置及其現代情況、清掃方式;燙發、染發、美容用化妝品標簽標識是否符合化妝品衛生法規標準規定,特殊用途化妝品有無批準文號,是否宣傳療效,進貨時是否索取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復印件和特殊用途、進口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等。
1.2.2 方法 公共用品用具采樣檢測按照《公共場所衛生標準檢測檢驗方法》GB/T18204-2000規定執行,檢測項目為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
1.2.3 評價標準 公共用品用具檢測結果按《理發店美容店衛生批準》9666-1996進行評價,檢測結果中有一項不合格即判定該樣品不合格。
2 結果
2.1 持證情況 60家理發美容店持有衛生許可證28家,持證率46.7%,20家美容院持有衛生許可證為15家,持證率75%(15/20),從業人員72人,從業人員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證50人,持證率69.2%(50/72);40家理發店持有衛生許可證為13家,持證率32.5%(13/40),從業人員52人,從業人員持有有效健康合格21人,持證率40.3%(21/52)。
2.2 衛生設施 20家美容院有18家公共用品定期外送清洗,有15家有消毒設施,全部用遠紅外線電子消毒柜;40家理發店有8家有消毒設施,全部用紅外線電子消毒柜。
2.3 使用化妝品標簽標識和索證情況
2.3.1 化妝品標簽標識情況 在被檢查的216件中,有85家外包裝標簽標識符合法定要求,合格率39.3%(85/216)其殊用途化妝品合格率為35%(21/60),合格率進口化妝品35.6%(10/28),在不合格項目中,進口和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文號合格率最低。
2.3.2 索證情況 具有持證手續的單位11家,占檢查數18.3%(11/60),但并不是所有化妝品均索證,對進口化妝品均無索證材料,對特殊用途化妝品的索證率15%(9/60)。
2.4 公用物品檢測情況283件樣品中,9件檢出大腸菌群,檢出率2.4%(9/283),3件檢出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率0.8%(3/283)。
表1 莊河市理發店、美容院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檢測結果
3 討論
莊河市理發美容行業衛生許可證持證率低,衛生設施差,公用物品用具檢測合格率低,主要原因是理發店都很小,面積只有5-10平方米,從業人員只有1人,設施有一個座椅,無上下水,經營不善,效益不好,流動性大,難以管理,美容院消毒措施不落實,不能按要求正確使用消毒設施,甚至將消毒設施閑置不用。
理發美容行業化妝品外包裝標簽標識合格率低,進貨時索取率低(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復印件),對特殊用途的化妝品索證率也低。原因是理發店、美容院提供給顧客使用化妝品,都是從當地商處購得,這類產品一般只提供給理發店、美容院使用,市場上一般沒有銷售,理發店、美容院由于長期使用,沒有給顧客造成損害,認為該產品沒有問題,同時店主認識不清,認為沒有必要,這些原因造成外包裝標簽標識不合格,索證率低。另外,理發美容行業使用化妝品以特殊用途化妝品和進口化妝品為主,大多數店主提供不出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文號(復印件)的產品較多,從而造成特殊用途的化妝品索證率低。
檢查和檢測結果 提示該行業應按照《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的規定,加強對該行業的衛生許可證、健康證、基本衛生設施的監督管理,對從業人員加強衛生知識、法律法規的培訓,同時應加大處罰力度,整頓該行業不辦證,衛生設施差,也應加大該行業違法使用化妝品,特別是特殊用途化妝品的處罰力度,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經營單位法律意識,以保障顧客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吳綠夏、蔣學坤、梁青,鄭州市中原區美容美發業衛生狀況分析[J].職業與健康2007,23(24).
[2]謝九漢、梅振華、李萍,南陽市不同類型理發店、美容店衛生狀況調查[J].職業與健康2005,22(14).
[3]朱安軍、ZHUAn-jun,2005年泰安市泰安區部分理發、美容店衛生狀況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05,12(4).
[4]俞玲玲,YULing-ling,94份理發店美容店衛生許可文書質量分析[J]上海預防醫學報2008,20(9).
[5]公共場所衛生標準檢測檢驗方法[S].GB/T1820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