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中醫康復學前景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醫是我國的醫學國粹,其中中醫康復醫療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各代醫學家的努力下,中醫康復醫療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正逐漸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中醫康復學。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加大,人口老齡化進展變快,中醫康復學變得越來越重要,其優勢也日漸明顯,它必然有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1 中醫康復學的概述和特點
康復是指綜合地協調地應用醫學的、教育的、職業的社會的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礙,提高生活質量,回歸社會。康復醫學是用醫學手段達到預防、恢復或代償患者的功能障礙偽目的的醫學分支學科。在醫學手段中,以應用物理因子為主。康復醫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各種疾病引發的功能障礙,應用評估和康復等手段,達到使病人回歸社會的目的。
1.1 康復醫學的對象:康復醫學的治療對象主要是急性傷病后及手術后的患者,各類殘疾者,各種慢性病患者,有老年病的人群。中醫學中沒有獨立的康復醫學學科,但有中醫的康復療法的理論和豐富實踐。“康復”一詞,據《爾雅釋詁》解:“康,安也”《爾雅釋言》解:“復,反也。”是指恢復平安、健康,是疾病的治愈和恢復,非指現代的康復醫學。中醫康復,是指采用精神調節、合理飲食、功法訓練、針灸推拿、服用藥物以及沐浴、娛 樂等各種措施,對先天或后天各種因素造成的機體功能衰退或障礙進行修復,達到提高或改善病殘者生命質量的目的。屬于第四醫學(康復醫學)。
1.2 中醫康復的基本觀點:中醫康復有一個顯著的基本觀點——整體康復觀。強調“天人相應”、“形神合一“,即充分利用自然環境,適應和改造社會環境,形神兼顧,全面康復的觀點。第二個基本觀點是功能康復觀,強調加強或恢復臟腑組織功能,加強或恢復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補償的觀點。第三,康復預防觀,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說法,強調未病養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漸;已病早治,防其傳變;瘥后調攝,防其復發。
1.3 中醫康復療法的組成:傳統康復療法有兩大部分組成,內治法,即內服藥物;外治法,包括藥物外治法、器械外治法,手法功法外治法。
1.4 中醫康復療法特點:中醫對于健康和疾病的認識是立體的,將健康與疾病看做一個整體,對于人體的認識著重于功能,因此康復的重點也在于功能的康復。中醫治病主張綜合治療,內外兼顧。中醫重視外治法,針法,手法,功法等,特色鮮明。
2 中醫康復學的優勢
中醫康復學有其特點也有其特有的優勢,最重要的是它強調整體康復與辯證康復相結合。一般疾病引發的或者事故引發的身體障礙多是局部障礙,中醫康復療法將局部的功能障礙從整體出發,采取全面康復措施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其次,在采取措施的過程中不急功近利,從順其自然、適應社會中求得個體的康復。強調循序漸進的功能恢復。最后,康復學繼承中醫的重要的辨證思想,辨證是康復的前提和依據。采用因人而異、因證而異的個體化辨證康復。中醫康復學第二個重要的優勢是形體康復于情志康復相結合,這是相比于西醫較顯著的特點。西醫通常會根據功能體質也進行修復或者訓練,但常常忽略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中醫康復強調“形神合一“,功能康復即是訓練”神“對”形“的支配作用,用病患者的強大意志力來支配身體的行動;強調”形神兼養“,是既有一套形體康復的手段,又有一套情志康復的手段。注重病患者身體和心理的共同康復。最后一個優勢在于自然康復和藥物康復相結合。中醫的治療手法多樣化是其特點之一,在中醫康復上,內服藥物和外治手法相結合使得病患者的康復更加容易。內服藥物以外還注重飲食療法,外治手法上包括針灸、推拿、功法訓練等多種措施。
3 中醫康復學的現狀
中醫康復學與現代康復有著學術觀點(全面康復的整體觀念)相同的共同點,治療理念也較接近(被動和主動),也有著相似的運動療法。但中醫康復指導思想源于中醫治療理念,特色鮮明。中醫康復主要適應病證的病機主要是不外虛實兩端,虛在臟腑氣血津液不足,實在痰飲淤血停滯。這些病證的主要病理是由氣血衰少,津液虧虛,脾腎不足,血瘀痰阻導致的。使用中醫康復學治療需要有確定的康復指證,例如疾病或意外損傷后,留有殘疾或臟腑組織功能障礙或精神障礙者;慢性病證或疾病緩解期;病人體弱,活動受限,生活自理困難者;臨床治療的后期或疾病愈后,仍有不適癥狀者,或理化檢查仍不穩定者;手術后或放療、化療后有并發癥或其他不適者。康復應用動靜結合、藥食結合、內治于外治結合、調神與養形結合的方法。具體的方法有:調攝情志法、娛樂法、傳統體育法、自然沐浴法、針灸推拿法、飲食法、藥物法等,其方法簡單易行,不需要昂貴的醫療設備和復雜的操作技術而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重視,可由病人自身或者其家屬或基層醫務人員來完成,適合家庭康復和社區康復。
隨著國家對中醫藥發展的重視,中醫康復學也得到了發展,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我國醫學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一方面,全國各地中醫藥類院校都開設了針灸、推拿、營養學等專業課程,培養中醫康復學人才充實各地中醫康復醫療機構。另一方面,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中醫康復學,其學科的學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學科帶頭人通過開展各種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活動來提高中醫康復學人才的理論和臨床水平。有關專著雜志也相繼出版,如《中醫康復學》等。
但在看到進步的同時也要了解中醫康復學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例如,中風病人中醫康復理論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早期康復意識仍需要加強,多數中風病人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只重視了生命體征的搶救,錯過了康復的最佳時機,給后期肢體功能的回復造成極大困難。現在關于中醫康復學的研究方法的科學性還有待加強,需要增強研究結果的可行性和可信度。另外,要注重對療效評定標準的統一,國際上公認的療效評估方法還沒有得到普遍的應用。這些問題都要在學科實踐中得到解決。
篇2
是以旅游資源為憑借,以旅游設施為條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旅游業務由三部分構成:旅游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
可以劃分為三類:一是文化產品行業(如圖書、報刊、影視、音像制品等),二是文化服務行業(如表演、體育、策劃等),三是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飾、形象設計等)。
包括學校、教育培訓機構等。教育行業是吸納文科生就業的主力軍。
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托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機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于文科生而言,考公務員是進入政府機構工作的不二選擇。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大體系的部分行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
《求學》t望臺
從上表不難看出,有志于在金融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學生,最好將自己的學業規劃做到碩士階段。金融學類專業對學生的數學能力和英語能力要求較高,選擇了這條路,就意味著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中國人自古非常講究同窗、同鄉情誼。因此,在我國的金融業內非常講究圈子(多以大學為紐帶)的概念:成為同行的校友之間會相互幫助、資源共享,也會積極地提攜后生,所以校友資源的重要性要遠遠高于課本所學。曾有新聞報道,中國的投資界逐漸形成了以北大、清華、人大、上海交大、復旦、央財、廈大、武大、北工商等為軸心的幾大投資界圈子。事實上,它們也各自在不同的地域和領域里占有優勢。例如,在深圳,廈大勢力強大;在期貨領域,北工商令眾豪門低頭;在“一行三會”,央財擲地有聲;在上海,復旦和上海交大虎踞龍盤……
相關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務管理、保險學、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等。
《求學》t望臺
想要報考公務員,專業是第一道坎。要研究生學歷,去考研就行了;要工作經驗,在社會上打拼幾年也可以了,只有專業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據統計,在公務員招錄中,法學類、工商管理類、中國語言文學類、經濟學類這四大類專業“身份”特殊,不論是國考還是各地省考,總有大把崗位圍著這五大類專業轉。
長久以來,“體制內”牢牢地與“穩定”一詞聯系在一起,因此成為眾多年輕人競相追求一份體制內工作的原因。可一旦進入體制內后,有多少人在一個單位里苦苦地熬著,即便受了委屈和冷落也不愿辭職,把這種辛酸視為幸福的成本。近些年來,隨著就業環境向著寬松、自由、多元的方向發展,體制內外就業的區別也正在一步步變小。
相關專業:社會學、社會工作、圖書館學、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漢語言文學、秘書學、新聞學、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法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等。
《求學》t望臺
想學師范類專業,優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或者具有師范背景的高校。
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原西南師范大學)和陜西師范大學。
凡是師范類專業,高校的招生計劃上都會標注“師范”二字。師范類專業文理兼招,不過,還是以招收文科生為主。學生畢業時,可以拿到教師資格證,到中小學去應聘。學習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必須有愛心,起碼要喜歡小孩子。在招聘教師的人才市場上,學前教育專業、特殊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比較搶手。
相關專業:教育學、科學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術學、藝術教育、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特殊教育、漢語言文學以及師范類專業。
《求學》t望臺
文化產業涉及編輯出版學、數字出版、新聞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動畫、文物與博物館學、會展經濟與管理等專業。
這些年來,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勢頭正勁。很多城市都在積極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并逐步建立一批創意產業基地。總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培育健康網絡文化。”由此可見,新聞出版、影視制作、動畫制作等產業都將大有可為,像新聞學、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數字出版、文化產業管理等專業都會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相關專業:新聞傳播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音樂與舞蹈學類、設計學類專業。
《求學》t望臺
旅游業是當今世界最能代表發展潮流的新興產業和綠色產業,更是改善民生的富民產業。吃、喝、玩、樂乃人生四大樂事,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后,就開始想玩樂了。許多家庭將旅游列入生活計劃中,許多單位將旅游作為一項員工福利長期施行。中國地大物博,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各個地方每年都能夠開發出許多新景點,旅游資源可謂取之不盡。
開設有旅游管理專業的院校很多,這個專業多年來似乎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中庸狀態,但它的就業確實不錯。此外,酒店作為旅游的配套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注重質量的旅行社和游客重視。酒店管理專業涉及食、宿、接待、管理等多方面內容,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一向都比較高。
相關專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小語種專業。
干貨分享:國家大力扶持的行業
我們在了解專業所涉及的行業時,除了要了解該行業是否有發展前景,還要了解該行業是否屬于國家大力扶持的行業。比如,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這意味著,在文化傳媒領域中,具備內容創新優勢的公司將從中受益。
那么,在2016年全國兩會落幕以后,有哪些文科生可以涉足的行業會在政策東風下“錢景”可期呢?
醫療行業
報告原文:鼓勵社會辦醫。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
解讀:有志于從醫的同學可以考慮此類相關專業。
相關專業:中醫學、針灸推拿學、藏醫學、蒙醫學、維醫學、壯醫學、哈醫學。
老人服務行業
報告原文:支持發展養老、健康、家政等服務消費。
解讀:可見,未來為老人提供保健產品或者服務的行業將大受追捧。
相關專業:護理學、康復治療學、聽力與語言康復學。
物流快遞行業
報告原文: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
解讀:網購越來越紅火,快遞員也將越來越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