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統計學的分析方法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011年統計學專業才作為一級學科在研究生專業中開設,統計碩士的教學尚未形成體系。統計學專業在研究生專業中的開設歷史短,各大高校對統計學的學科建設及各個研究方向的培養計劃還不夠完善,導致教學模糊。課程安排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統計碩士必須具有扎實的統計基礎才能更好地從事統計的研究工作。統計學專業的學習要求學生的數學基礎及數理統計基礎較好。統計碩士的培養計劃中,專門培養統計能力的課程較少,其余多是根據每個導師所研究的領域安排的課程,與統計直接相關的課程尤為缺乏。
2.教學形式單一,缺乏實例
隨著社會的進步,統計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統計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統計碩士的教學形式卻還很單一。統計碩士教學多是板書或是通過多媒體教學,大部分課程都是老師講、學生聽,只有極少數的課程由學生講解或討論。這些少數的課程是不同研究方向的課程討論,加深了學生在自己研究領域的知識領悟,但統計學基礎知識并沒有鞏固。統計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的應用范圍幾乎覆蓋了科學的各個領域。統計學應用廣泛,通過各種軟件來實現取據的分析。高校開設的軟件課程一般包括SPSS、Matlab、R軟件等,掌握這些軟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實際中來運用。教學實例的欠缺,讓統計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在學習或應用統計知識時困難重重。
二、方法建議
1.合理規劃研究方向
目前統計學碩士教學中存在統計學各研究方向教學模糊。合理地規劃各個研究方向及培養計劃是培養統計碩士的基礎。如今統計學滲透于各行各業,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都離不開統計學知識。統計學研究方向的劃分,需要結合統計學實際的運用及當前的研究領域。不管研究方向如何設置,都要著眼于統計學的基礎知識及與之相結合的學科,例如教育統計,應該結合統計知識與教育學的知識,而不是單方面的教育或統計知識,統計學的作用就是運用統計知識處理解決其他學科的實際數據等問題。
2.適當增加教學課程、教學實例
研究生的課程較少,統計學更需要掌握好理論知識再運用于實踐。增加統計學的基礎課程,增設統計學學生都需要學習的課程,加強統計學知識的學習。統計學是研究搜集數據、分析數據并通過分析數據的結果正確地推斷出某種現象規律的科學。統計學教學與實際例子密不可分,增加教學實例不僅能加強專業方向的研究,還能引導學生深入研究以及加強對統計學專業知識的靈活運用。
3.采用多元化教學
統計碩士的教學存在教學手段單一的問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是改變目前教學單一的一種方式。通過數據收集,根據所學統計知識運用統計軟件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及提出建議。在分析數據的過程中不僅學會運用,而且加強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除了統計軟件的教學,學生還可通過感興趣的實際案例來學習掌握知識。學生講課的形式也是一種可采用的教學方式,學生提前準備要講的內容。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篇2
定量分析方法這一概念出自分析化學,是指對化合物或混合物組分的相對比例進行測定。定量分析方法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基本方法,從哲學的角度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在方法論上是相通的,科學的發現遵循相同的邏輯和過程,兩者有時可使用相同的手段,只要對人類社會的研究采用了科學的、可靠的、能夠重復和檢驗的方法,那么這種研究所獲得的知識也是科學。當代自然科學普遍使用實證、推理的研究方法。首先提出假說,然后嘗試用經驗性的證據來驗證。量化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定量分析(qMantitative analysis)是分析一個被研究對象所包含成分的數量關系或所具備性質問的數量關系;也可以對幾個對象的某些性質、特征、相互聯系從數量上進行分析比較,研究的結果也用“數量”加以描述。
二、定量資料分析的方法的應用
1、國防方面 在國防經濟學研究中,將軍事學、經濟學、系統科學,現代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共同研究國防經濟現象的數量表現。而運用統計學中定量分析方法,可使國防經濟的研究得到更準確和有效的定性結論,以化人們對國防經濟問題的認識,優化相關決策,促進國防經濟學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經濟學中阿羅不可能性定理是用數量化和形式化的分析方法得到定性結論的一個典型,它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都很明顯。用系統聚類方法對國防經濟、軍事格局的研究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對國防經濟問題進行認識、判斷和決策,依賴于對基本情況與基本規律的準確了解和對未來變化的可靠預測,這需要有實用和精密的理論,要求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幫助提高理論的準確程度和實用程度。例如,國防經濟學家認為,一國國防經濟實力的強弱是決定一國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這里的強弱應該是一個相對量。國防經濟實力的對比是更為重要的因素,而要對國家之間的國防經濟實力進行對比,就需要進行定量分析和比較。否則,這種比較就成為主觀的和無根據的東西。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還可以使國防經濟學科走向成熟,有利用開闊研究人員的視野和方法,拓寬國防經濟的研究領域。
2、醫學方面 定量資料是醫學科研及論文中涉及較廣的一類資料 ,其定義為測定每觀察單位某項指標的大小而獲得的資料 ,其變量值是定量的 ,正確合理地選用定量資料的分析方法關系到論文及科研成果的科學性與嚴謹性,可以使醫學更明確快速的發展,。
3、旅游方面 對旅游資源進行必要而準確的定量分析,不是可有可無,更不能隨心所欲(或者憑長官意志)。在整個社會所處于的市場經濟中,旅游文化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它有著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活動規律。對現今社會,旅游資源的定位分析是從客觀方面所作出的價值判斷,而我們需要對他作出的定量分析,就是從主觀方面的一種價格定位,也就是可以進入旅游市場的文化產品作出明確的、可以浮動的價格審定。通過定量資料分析,得出具有主導性的清晰、明確的認知之后,才能根據結果發掘出更好更有潛力的旅游資源。
4、市場營銷方面 為順應市場競爭形勢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精確營銷的重要性,而實現精確營銷目標的前提是對市場做出精準的認識和判斷,因此市場研究也就越來越為現代企業所依賴。統計分析是認識事物的重要工具,一旦有效地運用于市場營銷就會為營銷決策者提供精準指導。因此,有效的將定量資料分析運用到市場營銷中并分析得出準確清晰的分析判斷,是順應現代市場形勢變化的必要條件。
5、教學方面 隨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展,高等教育在社會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教研究逐步受到重視。但高等教育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光有理論還不足以學有所用同時還要有教育實踐。高等教育研究采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就是把多種學科領域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作為工具來分析和表述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問題。將統計學的相關理論應用在高等教育中的一個比較特殊的教學實踐中,用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來探討差異素質學生的教育,為如何因材施教提供方便的方法。
6、市場服務方面 服務行業的質量提升涉及方方面面,量化指標是改進工作中的基礎組成部分,對服務時限的控制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因為在業內人士中流傳著一句諺語:遲到的服務就像是雨過送傘。養成以客戶為導向、以數據分析為手段的理念對我們尋找影響服務過程質量的關鍵因素來說意義深遠。市場經濟下,市場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通過定量分析數據得出加強專業人才的教育和培養的方式,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智力資源,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大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努力提高其綜合素質,提高服務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7、投資與能源消耗方面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造成了高投入、高消耗、低能源利用率、低產出的現象。國家提倡節能減排,必然會要求對能源的需求量下降,從而會放緩經濟的增長速度。通過利用定量資料的分析,可以對我國GDP與能源消耗、投資長期均衡和短期調整狀況進行實證分析,為我國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導,實現節能降耗與經濟增長的雙贏。
參考文獻:
[1]鄭學詳李劍華.軍事經濟研究方法[M].解放軍出版社,2007.
[2]庫桂生. 沈志華.國防經濟學[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3]孫振球,徐勇勇.醫學統計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
[4]潘懋元.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歷史與未來(M).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
篇3
《醫學統計學》是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的必修專業基礎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醫學統計學》抽象、難學。為了進一步了解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研究收集了97、98和993級的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的《醫學統計學》試卷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比較研究,可以找出在此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了解《醫學統計學》考試方法改革的利弊。為教師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以后的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來源和方法
1.1 情況簡介 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統計學課程屬于必修專業基礎課。在以前醫學統計學是《預防醫學》中的一部分(衛生學和統計學各占50%),教學一般是分前后9周2個階段進行,考試“單科獨進”。歷年來教研室一直嚴格把關,認真施教,采用統一命題,閉卷考試方法,學生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醫學教育改革的影響下,從99級臨床醫學開始,把《預防醫學》分成《醫學統計學》和《衛生學》兩門課。臨床醫學本科生《醫學統計學》的考試,自從98級開始,采用了以“醫學實踐問題為中心”的方式來出題,結果99級325人參加考試,有75人不及格;98級12人參加補考,有10人不及格,引起了教研室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和警惕。
1.2 資料來源 97、98、99連續3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統計學試卷。試卷命題均由作者親自完成,閱卷均是采取流水作業的方式,統一評分。3屆學生在年齡、性別比例和招生來源等方面基本相同。大課任課老師和實習指導相同,判卷按統一標準答案,由任課教師每人1題,公正評分。97、98級學生是以書本課后的練習為作業,而99級一系學生的作業是:從中華系列或中國系列的專業雜志中找一些相關的文獻,要求根據所學醫學統計學知識對文中所涉及的統計設計、統計指標和統計方法的選擇使用加以 ˇ 基金項目:本項目受浙江大學第六期SRTP項目的資助正確理解、識別其正誤并且加以評析,99級二系的學生是以書本課后的練習為作業,99級一系學生老師沒有布置任何作業。
1.3 方法
1.3.1 統計方法 用SPSS for Windows12.0建立數據庫和有關的數據處理。多組間比較根據資料的性質不同分別選用one-way ANOVA和Kruskal-Wallis Test的比較方法,多重比較使用LSD法,兩組間比較選用Mann-Whitney Test法。
1.3.2 試卷信度采用分半信度方法 其計算公式:r S-B =2r 半 /(1+r 半 ),r 半 為分半相關系數,即按試卷奇偶題得分計算其相關程度。分半信度系數0.9以上,可靠性好:0.8~0.9,可靠性較好;0.6~0.8,可靠性一般;0.6以下,可靠性較差 [1] 。計算得97級衛生統計學試卷分半信度系數為0.96。對98級試卷采用克倫巴赫系數法,其計算公式:C=n(1-∑ n i=1 S i2 /S 2 )/(n-1),其中n為試卷總題數,S 2 為考試總分數的方差,S i 為第i題的方差。C在0.5~0.9范圍內較好 [2] 。98級試卷信度系數為0.56。對99級試卷采用分半法(按難度相等兩半兩分)計算其信度:ρ=2r/(1+r),先將n個試題按難度從小到大排列,取順序號單號為一組,雙號為一組,其次求各題的平均分數,然后求這兩組的相關系數即為r,計算ρ=0.69,即99級試卷信度為0.69。試題難度是考生對某一試題作出正確回答的百分率,用難度系數P表示。小樣本時:客觀性試題P=答對該題人數/考生總人數:主觀性試題P=考生該題平均得分/該題滿分。大樣本時:P=(P H +P L )/2,其中P H 為高分組該題的難度,P L 為低分組該題的難度。按難度四級分類法(P>0.8,易;0.65~0.8中等難度;0.5~0.65較難,P
1.3.3 區分度是衡量試題、鑒別考生水平差異能力的重要指標,用D表示。公式P=P H -P L 。本文采用得分率求差法(Johnson法)求全卷區分度:D=X H -X L
N(H-L) ,其中X H 、X L 分別為27%高分組,27%低分組的總分,H、L分別為最高分和最低分,N為各組人數。
2 結果
2.1 考試及總體得分情況,見表1、表2,圖1~3。表1 3屆學生《醫學統計學》考試總體得分情況從表1可見,3年試卷的學生成績總分的總體分布是呈偏態分布的。97、98級的平均成績差不多,以99級為最低,學生間總得分的差異以99級為最大。不及格率也是以99級為最高。表2 三屆臨床醫學學生《醫學統計學》考試成績的分布情況對表2中資料分析表明,三屆臨床醫學學生《醫學統計學》考試成績分布是不同的(X 2 =65.469,P=0.000),其中97級和98級間沒有差異(U=1.715,P=0.086),99級臨床醫學學生《醫學統計學》考試成績比前兩級的差(U=5.702,P=0.000)。
2.2 試卷組成及得分情況 97、98、99連續三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統計學》試卷的題型、題量、分值以及學生的得分情況見表3。
2.3 99級三系之間的比較情況 99級臨床醫學《醫學統計學》考試的平均成績二個系之間有統計學意義(F=3.63,P=0.028);一系與二系之間沒有差異(P=0.656),一系平均成績比三系高(P=0.011),二系平均成績比三系高(P=0.033),見表4和圖4。
2.4 試卷質量評價情況
2.4.1 試卷信度 97、98、99連續三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統計學》試卷的信度分別為0.96,0.56和0.69。97級的試卷可靠性好,99級的可靠性較好,98級的試可靠性一般。
2.4.2 難度和區分度 試題的難度和區分度是衡量試題質量的量化指標。三年臨床醫學《醫學統計學》試卷的難度分布見表5。三年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統計學》試題的難度無統計學意義(F=1.885,P=0.163)。表3 三屆學生《醫學統計學》試卷組成及學生得分情況年級 表4 99級臨床醫學《醫學統計學》考試成績情況 三年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統計學》試卷的全卷區分度有差異(F=6.029,P=0.005),區分度以97級試卷為最差(97級與98級比較P=0.004),97級與99級比較P=0.007,98級與99級間無差異P=0.435),見表6。表6 3份《醫學統計學》試卷的區分度分布情況年級
2.4.3 3份試題的難度和區分度綜合評價結果,以99級的為最優(X 2 =7.580,P=0.065),見表7所示。表7 3份《醫學統計學》試卷中的各小題質量綜合評價情況
3 討論
3.1 3屆學生考試成績均呈負偏態分布,即分布曲線高峰右偏,高分人數較多。《醫學統計學》考試的目的是檢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統計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即檢查學生是否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所以其3屆學生考試成績分布類型是與實際要求吻合的。
3.2 信度表示考試的可靠性,即考試結果是否真實反映考試的實際水平,影響信度的主要因素是測量誤差。一個考生的實得分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憑他所掌握的知識確能得到的真實分數;另一部分是因試題不合理,包括試題難度、代表性、覆蓋面、教師編制試題的主觀偏見和隨意性等因素而影響了成績。3份試卷中,97級、99級試卷信度較好,98級試卷信度不理想,應改進。可以通過增加同質試題數的方法提高其信度 [2] 。
3.3 3次考試的平均難度分別為0.76、0.74、0.68,與國內關于考試試卷P值在0.60~0.80之間為宜的觀點相符 [3] ,可以認為3份試卷難度適中。
3.4 試卷區分度是說明試卷能否反映學生水平差異的指標,區分度好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區分度差則說明成績是隨機的,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98級、99級全卷區分度均優于97級試卷區分度,但是3屆試卷的區分度水平一般。
3.5 衡量試題質量的兩個指標是難度和區分度。根據難度四分法,97級試卷易題占47.4%,難題占5.3%,易題所占比重過大,使整張試卷顯得過于簡單,高分人數偏多,成績呈負偏態分布;98級難題所占比重相對易題大;99級難題所占比重與易題相當。一般來說,整張試卷易題和難題各占1/4,中等難度的試題占1/2,因此應減少97級試卷的易題,增加難題,而98級試卷則相反,99級的難易題分配尚合理。若簡單的試題為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作為課程考試題仍可使用。1965年,美國檢驗專家L?Ebel根據長期經驗提出用鑒別指數評價題目性能的標準:區分度D>0.40試題很好;0.30~0.39之間的試題良好,修改更佳;0.20~0.29試題尚可,仍需修改;D
3.6 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97級試卷題型符合教學大綱,分析其各型的得失分,滿分10分的詞解釋平均得分8.1分,滿分20分的選擇題平均得分15.3分,滿分70分的問答題平均得分52.3分,學生對基本概念掌握良好,對基本知識的簡單應用尚可以,綜合應用能力相對稍薄弱,可看出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欠佳,對所學知識不能靈活應用、融會貫通。98、99級試卷題型全部為問答題,學生成績均較97級差,也說明了學生在綜合應用方面存在缺陷。故在教學工作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綜合分析能力。對此,可以采用在教學中結合實際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自主分析問題。同時,可根據課程特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采用討論法、實習作業法等提高 教學效果。并且,在教學工作中,強調平時的作業,使學生把所學內容加深理解和進一步地得到鞏固。
3.7 科學化命題。考試是評價教與學效果的重要指標,對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起著調控和指導作用。而命題的科學性、合理性則決定了這一指標的準確度。一套好的試題應該符合教學大綱的內容,具有合適的難度和較好的區分度,較好的信度和覆蓋度,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故教師應掌握命題技巧,制定命題計劃,建立統一的試題評價體系,綜合評價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洪汝渝.試卷分析.渝州大學學報,1997,14(3):103-106.
篇4
Study on Optical Detection System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SUN Gang
(Basic Experiment Center,Aviation University of Air Force, Changchun 13002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large exploitation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oil,oil pollution of the water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oil in water by detecting Aromatic hydrocarbons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in the environment detecting.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a fluorescence-based high-sensitivity detection system, which can detect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water, the testing process is quick and without other reag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lution-free, and high sensitivity.
Key words: fluorescence; sensitivity
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門把油列入了必須實行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的八項水質污染物質名單之中,排在第二位,可見對油污染的監測和治理是十分重要的[1]。
一般來說,水中的油包含了許多種成分,但是其中芳香烴類物質在水中油所占的比例,在特定的場合一般來說是穩定的,可以說芳香族化合物是水中油的晴雨表,因此,通過檢測芳香烴來判定水中油的含量在環境檢測中得到了廣泛認可[2]。
1 系統檢測原理
利用某些物質在紫外光照射下產生熒光的特性及其強度進行物質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的方法稱為熒光分析法。
在254nm的紫外線照射下,只有芳香烴類物質會產生波長為352nm的熒光,根據芳香烴的這一特性,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定性分析。此外,熒光物質發射的熒光強度與溶液濃度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因此我們就可以通過檢測芳香烴類物質產生的熒光強度來定量測量溶液的濃度,這就是本文所依據的檢測原理。
2 芳香烴光學檢測系統的組成
2.1 系統總體組成
光學檢測系統的原理見圖1,為了保證測量精度,盡量減小和消除自然光對系統的影響,整個光路系統放置在封閉黑箱中。
系統的光路分為兩個通道:激發通道和熒光通道。在激發通道中,DD2.5型氘燈光源1發出的光輻射通過透鏡2,接著通過濾光片3將輻射的光變成單色光照射樣品比色皿4中的樣品溶液。
樣品溶液經紫外線照射后產生各個波長的熒光,熒光通過透鏡5,接著通過濾光片6濾除各波長的熒光,只保留芳香烴類物質產生的熒光,最后熒光進入光電探測器7將熒光強度轉換成電信號。
2.2 光源
在本系統中,對光源的要求尤為嚴格,一方面光源應有高度的穩定性,以避免由于光源的不穩定造成系統的誤差;另一方面,光源應有較高的輻射強度,以提高系統的檢測靈敏度。而氘燈具有紫外線強度高、穩定性好、壽命長的等優點,所以用作紫外儀器的激發光源是很理想的[4],氘燈電源是一種恒流狀態下工作的特殊穩流電源。
本系統所使用的氘燈是燈絲電壓為2.5V的DD2.5型氘燈,氘燈電源采用常州引泉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YQK002A型氘燈開關電源,它的陽極電流精度可以達到精度0.05‰,大大增加了氘燈輸出的穩定性,提高了系統的靈敏度。
2.3 比色皿
比色皿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無色透明,并且要有兩個嚴格平行的光學表面,以減少對光的反射和散射;二是比色皿要結構牢固可靠,并且要有耐腐蝕性,不能與化學試劑發生反應。本系統采用的是透紫外線的石英玻璃比色皿,厚度為國際規定的1cm。
2.4 光電探測器
在本設計中考慮光電器件的選擇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與芳香烴物質發出的熒光光譜范圍相匹配、高的反映靈敏、高的轉換速度和較小的暗電流。綜合以上三方面因素考慮,本系統采用日本濱松公司的R212型光電倍增管作為光電轉換器件。它的光譜響應范圍為185~650nm,峰值波長為340nm,采用環形聚焦倍增結構,倍增級數達到9級,典型增益為7.5×106,其性能更為優越的是暗電流的典型值僅為1nA,極小的暗電流可以使光電倍增管的靈敏度大大提高。
3 結束語
本系統以熒光分析法為依據,設計了一種芳香烴的光學檢測系統,本系統具有測量精度高,誤差小,操作簡單,環保無污染等特點,如果再加上后續的信號處理電路即可形成一套完整的芳香烴檢測系統。該系統可以為工藝流程上的監測、廢水處理等提供可靠數據,具備很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曹志奎,董獻堆.水中礦物油的熒光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7(3).
[2] 史麗娟, 王麗榮 紫外熒光法水中油在線檢測系統的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07,17(4).
[3] 龐艷華,丁永生,公維民.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油含量[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2,28(4).
篇5
腿部動作是蛙泳技術中最重要部分,學習蛙泳需要從陸上腿部動作做起。在課程安排的第二節課時時,安排兩組受測人員先進行陸上的腿部動作的學習,以理論知識教學組以下簡稱A組,以個人經驗總結組教學組以下簡稱B組。兩組人員以坐姿。
(1)A組進行講解時,參照教學中要求,內八字收腿,將兩腳后跟收至臀部兩側,足尖指向兩側池壁。A組的目的按教學闡述直接完成翻腳動作。
B組在進行教學講解時,著重強調翻腳方向,在坐姿狀態下,腳尖向上勾至再也不能勾緊為止。并把收腿和反腳分為兩部分講解,收腿要求雙腿并攏,自然收腿,翻腳后腳尖勾起,小腿盡量靠攏大腿。
兩組均進行2組20個的練習,各自按闡述要求完成,練習結束后,對兩組人員進行觀察,評價掌握程度及信息反饋。見附表
(2)在完成收腿翻腳動作后進行蹬夾腿動作的教學。A組在教學過程中。說明蹬腿時腳趾向外翻轉,整個動作“向外,向后,向下”,這一句話中描述了整個三維的動作。蹬腿的寬度因人而異,要以能快速蹬夾為寬窄的前提。蹬水在兩腿幾乎伸直時結束,并且夾緊大腿,并攏雙腿。
B組在教學的過程中說明蹬腿時始終保持腳尖同上個動作時一樣勾起,保持腳尖向下,蹬腿的寬度盡量寬,增加身體穩定性,在膝蓋完全蹬直后再進行夾腿。夾腿時保持膝蓋伸直的動作,最終并攏雙腿。
B組學員在練習過程中強調蹬夾水是兩步動作,在雙腿以腳后跟為發力方向,向兩側完全蹬直以后。保持蹬腿的情況下伸直并攏夾水,完成過程中力達點。保持練習過程中,蹬腿時腳尖勾起,在夾水時逐漸放松腳尖,雙腿并攏后腳尖自然伸直。
2、蛙泳腿的水中練習
所有的陸上練習和模仿練習。均是為了在水中游進過程中取得最大的助力和推進力,并減少阻力,使動作在游進過程中省時省力,達到最好的效果。
由于水中練習為無支撐點的游進練習,具有一定難度,以下對于兩組隊員在水中完成后的情況進行優劣利弊比較說明。
(1)在前進方面:A組、B組隊員前進速度上差異不大。由于是初學。在水感上不具備較好的積累。A組隊員表現的普遍節奏頻率較快。B組隊員則動作較大節奏頻率較為緩慢。
(2)在穩定方面:A組隊員人較為不穩定,由于在水中使人體穩定主要依靠慣性,其次在翻腳動作上,由于A組學員還不能很好區分翻腳的方向,在做該動作時表現得較為猶豫,使得動作在完成時出現了停頓,突然打斷了前進的慣性,使得人體穩定性受到了影響。B組隊員較為穩定,基本能流暢地找到翻腳的感覺。動作雖然緩慢,但在翻腳動作上沒有停頓,使得動作基本保持流暢,利用到了慣性。
(3)在動作效果方面:A組隊員由于翻腳預備姿勢做得不盡理想,所以蹬夾腿效果不是很到位,但整體動作在視線直觀上來看,比較流暢。起伏較小,阻力也較小。B組隊員在收翻腳的動作上做了區分,部分學員在水中完成過程中,收腿動作的角度掌握不佳,使得收腿過度后臀部向上撅起,并且為了增加勾腳后腳掌對水的面積,大腿前側對水面積過大后造成較大的阻力,在視線直觀上看,動作有起伏,不夠流暢。
3、結論
(1)在動作掌握的基礎上B組學員的方式效果更容易使學員概念清晰,容易掌握。
(2)在具體效果方面,由于本文針對的是腿部動作的比較。在初期階段,光腿部產生的效果來看,無明顯區別。但在接下去的手部及配合教學上講,B組動作更容易掌握,本文在此不做表述。
篇6
1研究對象
河北省承德市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和承德國際體育舞蹈舞蹈培訓班4個年齡段(兒童、青少年、中年及老年)各30名業余拉丁舞學習者。
2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年齡業余拉丁舞學習者的學習現狀
2.1.1學習動機的差異
兒童學習者學習拉丁舞的動機主要是玩耍或娛樂;青少年學習者則是以學習舞蹈技術為主,對于中年拉丁舞學習者,鍛煉身體排在第一,人際交往的比例略微落后;老年拉丁舞學習者最大的特點是他們學舞的動機中,因打發時間而學習拉丁舞占第一位,緊隨其后是鍛煉身體,再其次排遣寂寞。
四個不同年齡段中人際交往這一原因都存在,由此可見不論哪一個年齡的拉丁舞學習者,都希望通過舞蹈,特別是拉丁舞這一媒介與其他學習者交流。
2.1.2 學習興趣的差異
兒童喜歡拉丁舞偏重直觀感受,偏愛拉丁中恰恰和牛仔,正與他們學習拉丁舞的動機相吻合,青少年拉丁舞學習者,學習拉丁舞的目的也以學習舞蹈技能為主;中年學習者學習拉丁舞以鍛煉身體為主,因此以欣賞拉丁舞的音樂與動作美為主,在選擇的舞種上也偏愛稍微慢節奏的倫巴。老年學習者選擇倫巴舞的道理與中年學習者相同。
2.1.3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差異
主動性和積極性最高的是青少年,積極性僅次于青少年的是兒童。從“積極性高”和表示“積極性低”的調查數據可知,中年學習者是幾個年齡段學習者中積極性最低的。中年學習者一般僅僅上課,老年學習者上課次數相對少,參加的活動也相對少,但是由于時間的充裕,絕大多數都是自愿參加的。
2.1.4 學習能力的差異
兒童在學習拉丁舞的過程中理解語言能力、動作表象的形成能力較差,模仿能力最強,且善于表現。青年身體素質是四中年齡段學習者最好的一個,因此學習拉丁舞對于他們不存在太大的困難。中年拉丁舞者時間精力成為他們的最大困難之一,中年學習者的模仿能力相對減弱了很多,但是理解能力卻很強;老年學習者的記憶力衰退是他們最明顯的一個特征,雖然理解能力很強,但是因為模仿能力是四個年齡段中最弱的一個。
2.2 對不同年齡業余拉丁舞學習者的教學方法分析
2.2.1 兒童的教學方法
這個階段的學生是拉丁舞啟蒙的黃金時期,模仿能力強,情緒波動大,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比較薄弱,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缺乏自信心、耐心及恒心。因此,正確的啟蒙顯的尤為重要。
2.2.2 青少年的教學方法
青少年是學習拉丁舞的關鍵時期,針對這一群體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充分發揮學生自我調節能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中要求語言簡明扼要,示范正確清晰,采用正誤示范及雷同錯誤范例對比糾正法,分解法與完整法相結合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2.2.3 中年人的教學方法
對于這一學習群體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基本與青年階段的相同,通過示范,讓他們對舞蹈的效果和藝術表現力形成感官認識,可以不拘泥于要求動作百分之百準確,只要達到表現的效果就行。
2.2.4 老年人的教學方法
對于這一學習群體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基本與青年階段的教法相同,但由于老年學員的身體素質有限,因此對于老年學員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不能急于求成。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兒童以“誘導法”和“練習法”為主。教學內容淺顯易懂,訓練強度不宜過大,注意培養兒童的自信,注重基本功練習。(2)青少年以模式印象引導法,動作分解法,延伸教學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明白舞蹈原理。加強督促,嚴格要求。(3)中年多層次教學。注重動作效果,不拘于準確度;注意知識結構的教學;(4)老年采取改變或降低練習條件和要求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讓其保持對拉丁舞學習的熱情。
3.2 建議
篇7
前言:
在水泥生產控制或日常例行分析檢驗中,一般采用快速化學分析方法。而所用快速方法與標準方法或公認是準確的經典方法是否具有相同效果,某一方法有無系統偏差,以及一種分析方法的最大允許誤差的確定等,只有運用數理統計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評價或推斷。
一、關于異常值的剔除
在化學分析過程中,誤差總是不可避免的。在一組測定結果中,有時會出現一兩個與其余數值相差較大的“離群”的結果。如果把這樣離群的結果去掉,便可得到一組更為接近的數據。但是,直觀上簡單判斷往往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從誤差理論的角度來考慮,所謂異常值只有在兩種情況下可以剔除:一是在化學分析過程中的確是由于粗枝大葉或某種意外事故造成差錯所出現的結果。這種結果應在發生差錯后立即予以舍棄,二是在歸納整理試驗結果過程中發現離群數值,按一定規則進行檢驗后再決定取舍。
剔除異常值的方法很多。在我們的實驗工作中多采用的是格拉布斯((Grubbs)檢驗法。
假如使用同一化學分析方法分析同一試樣得到一組結果從小到大地排列為x 1 ,x 2 ... ... Xn,平均值為x,標準偏差為S。則測定值xi(i=1,2,一n)與平均值,的偏差,以標準偏差S為尺度來衡量時就不應太大。根據這一思路得統計量:
式中:
然后由附表1查出對應于數據個數n和選定的顯著性水平a的臨界值(在一般化學分析中通常取5%的顯著性水平,即a = 0. 05),若算得的G1或G2值>臨界值,則被檢驗的數值x1(最小值(或Xn(最大值)為異常值,應予剔除,若G1或G2值
現以硫酸鋇重量法(銀坩堝一氫氧化鈉熔融處理試樣)測定明礬石膨脹水泥中SO3的一組分析結果(表1)為例,來說明上述方法的具體應用。
表1 明礬石膨脹水泥中三氧化硫的測定結果
由表1所列結果知:
故得統計量:
如果選擇0.05顯著性水平,則由附表1查得相對于n=10的格拉布斯檢驗臨界值為2.290。今G1=2.367,大于臨界值2.290,應判為異常值予以剔除。而G2 = 0.918,小于臨界值2.290,不屬于異常值,應予保留。
應用格拉布斯檢驗法,可同時剔除一個以上的數值,但不應按剔除后余下的測定結果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再作第二次剔除,
格拉布斯(Grubbs)檢驗臨界值 附表1
二、兩種化學分析方法是否具有相同效果的檢驗
在水泥生產控制或日常例行分析中,所用快速化學分析方法與國家標準方法或公認淮確的經典方法是否具有相同效果,是判斷該快速方法能否代替國家標堆方法或經典方法的依據下而介紹數理統計中比較簡便的成對對比法。
選取n個不同類型的試樣,各用兩種分析方法測定一次或兩次(取平均值)。現以xi代表方法一測得的結果,以Yi代表方法二測得的結果,則每對結果的差值Di=Xi-Yi,平均
差值
如果兩種分析方法沒有顯著性差異,則平均差值D,與零之差,以平均差值的標堆偏差SD為尺度來衡量時就不應太大。據此,提出下式作為檢驗兩種分析方法是否具有相同效果的統計量:
則
按上式計算的t位,如果小于附表3相當于自由度為(n-1)的顯著性水平a為0.05的臨界值時,則認為D同零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兩種分析方法具有相同效果,可以相互代用;反之,則認為兩種分析方法存在著顯著性差異,在不降低分析準確度的情況下,彼此不能相互代用。
現以測定明礬石膨脹水泥中SO3的燃燒法與硫酸鋇重量法(鎳坩堝一氫氧化鉀熔融處理試樣)是否具有相同效果的檢驗為例,來說明下述公式的具體運用。兩種分析方法測得SO3的結果列于表2。
由表2所列結果得統計量:
燃燒法與硫酸鋇重量法測定SO3結果的統計檢驗 表2
科克倫(Cochran)檢驗l臨界值 附表2
當自由度為10-1=9時,由附表3查得t 0. 05=2.262。今t=0.422< to.o5=2.262,所以兩種分析方法具有相同效果,可以相互代用,這在95%的情況下是不會發生顯著偏差的。
附表3 t值
三、水泥化學分析實驗數據信息處理系統設計
1、系統的主要內容
該系統主要采用的水泥產品標準有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GB/T 176-2008《水泥化學分析方法》,實現水泥產品化學分析檢驗項目實驗數據自動采集、自動計算與校核,結果分析評定。系統主要包括6個通用硅酸鹽水泥化學分析檢驗項目的數據信息處理模塊:燒失量的測定一灼燒差減法;三氧化硫的檢測一硫酸鋇重量法(基準法);氧化鎂的測定一EDTA滴定差減法(代用法);氯離子的測定一磷酸蒸餾一汞鹽滴定法(代用法);堿含量的測定一火焰光度法(基準法);不溶物的測定一鹽酸一氫氧化鈉法。
2、實驗數據處理流程
首先系統管理員使用系統賬號和密碼,登陸水泥化學分析實驗數據信息處理系統,完成樣品編號的錄入或根據樣品編號查詢實驗記錄和進展情況;如果記錄已存在,顯示原始記錄的詳細信息,如果記錄不存在,系統會提示“暫無信息,請先添加”,系統管理員可向實驗員發出檢驗指令。
實驗員使用用戶名和密碼,通過IE瀏覽器登陸水泥化學分析實驗數據信息處理系統,在選擇的實驗項目界面下,按照實驗流程錄入實驗原始數據后,保存成功后,系統提示“保存成功”,刷新原有頁面。點擊“提交”按鈕,點擊“導出W ord”按鈕,系統自動導出W ord文檔的檢驗原始記錄。
3、系統的實現
3.1用戶登錄系統
系統設置系統管理員、實驗員兩個角色,用戶按照預先設定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系統,系統管理員可以根據需求增加、修改或刪除用戶信息,并查詢系統內所有角色,管理員可以增加、修改、刪除實驗員信息。
3.2實驗樣品編號信息的錄入與查詢
系統管理員登陸系統界面后,首先完成樣品編號和該編號樣品信息內容的錄入。實驗員注冊登錄系統界面后,選擇實驗樣品編號,查詢相應的樣品名稱,規格型號等相關信息以及該樣品需要檢驗的實驗項目,如圖1所示。按照實驗室管理要求,實驗員無法看到樣品的詳細信息,例如:生產企業、委托單位等樣品信息。
圖1
3.3實驗數據信息的錄入
實驗員在選擇樣品和檢驗項目后,系統進入實驗數據信息錄入界面,以下以水泥氯離子實驗數據信息錄入為例,實現了水泥氯離子實驗中實驗環境、稱樣量、空白實驗消耗硝酸汞標液等信息數據錄入,系統完成準確計算和顯示。
3.4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原始記錄的生成
實驗員按照實驗流程錄入實驗原始數據后,保存成功后,系統提示“保存成功”,刷新原有頁面。點擊“提交”按鈕,系統自動處理實驗數據并顯示實驗結果,當實驗數據出現錯誤,系統自動顯示紅色報警。當系統自動處理實驗數據后根據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各項目標準值,對檢驗結果進行判定,給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結論。
結語:
有關數理統計的計算方法很多。本文只是結合工作中的計算實例,向水泥廠化驗室簡單介紹數理統計方法的某些具體應用,以期對提高水泥化學分析水平和加強質量管理方面,起到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篇8
《黔西南州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至2020年,人才資源總量將從現今的19.7萬人增加到26.7萬人,人才需求涉及教育、經濟管理、電力、煤炭、化工、旅游、醫藥等領域的近30個二級學科,60多個相關專業。據黔西南州人事人才網上公布的近三年崗位需求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公務員招考崗位為490個、事業單位編制招考崗位835個、企業招聘崗位2200余個、“特崗教師”計劃招考崗位1700個;2014年公務員招考崗位為516個、事業單位編制招考崗位789個、企業招聘崗位2800余個、“特崗教師”計劃招考崗位910個;2015年公務員招考崗位為476個、事業單位編制招考崗位762個、企業招聘崗位3000余個、“特崗教師”計劃招考崗位1042個,其中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崗位有215種、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崗位48種。
二、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與就業情況對比分析
以黔西南州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為例,對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13―2015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意向與就業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就業統計數據來源于院學生科,數據真實可靠)。就業意向的調查針對2013―2015屆的數學專業本科生共257人,通過問卷星設置問卷進行調查,回收有效電子問卷247份,有效率為96%。利用SPSS軟件統計出近三屆畢業生中有40%的學生的理想職業為教師,實際從事教師行業的平均比例為82.70%;有25.58%的學生意向考公務員或其他事業編制單位,實際考上公務員或其他事業編制崗位的平均比例為8%;有18%的學生希望進入企業從事數據分析等相關工作,實際進入企業的平均比例5%為;有8.42%的學生意向自主創業,實際自主創業學生的平均比例為4.30%;有8%的學生意向考研繼續深造,實際考上研究生學生的平均比例3%。從表1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雖然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近三屆的平均就業率較高為96.19%,但就業崗位單一,集中在“特崗教師”上,當特崗教師需求逐步趨于飽和時,學生的就業將會面臨極大困難,且從學生的就業意向及就業實際情況的對比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就業意向與實際就業情況差距較大。因此,研究影響大學生就業的社會因素、學校層面因素、個人綜合素質等各方面因素,可以為地方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提升學生就業能力方面提供參考作用,使得高校培養的人才與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相符合。
三、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Logistic統計回歸模型
(一)調查統計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
對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數學科學學院2013―2015屆畢業生跟蹤調查表(畢業生填寫)、畢業生評價調查表(用人單位填寫)共196份中影響就業的因素做SPSS統計分析,數據來源于往屆畢業生的就業單位,包含黨政機關、中小學教育實習基地、其他事業單位及企業等110余所單位。并面向在校大學生、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領導及老師、高校輔導員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49份,統計出的就業影響因素有70多種,包括人際交往能力、家庭背景、就業預期崗位、社會實踐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適應環境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性格特征、在校期間獲獎情況、計算機操作能力等,然后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進行歸類并參考知網收錄文獻中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出現的頻次從高到低排序統計篩選歸納出8種:性別、家庭背景、就業政策學習、知識與技能、團結協作能力、社會實踐訓練、生源地、就業意向崗位。
(二)采用Logistic統計回歸分析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
采用 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以上8類因素對就業的影響程度,就業與否(考慮就業相關度)作為因變量,取值為 0或 l,已經就業(考慮就業相關度)的概率為P,未就業的概率為l-P,以上8類因素為模型的自變量:性別(X1)、家庭背景(X2)、就業政策學習(X3)、知識與技能(X4)、團結協作能力(X5)、社會實踐訓練(X6)、生源地(X7)、就業意向崗位(X8)。構建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a為常數項,b1,…,b8為回歸系數。
利用SPSS軟件進行逐步迭代來選擇自變量(即模型需要首先把所有自變量輸入模型),然后分別按照0.05移進概率和0.1的移進概率來判斷自變量是否移進模型和移出模型,經過4次迭代, 如表2中數據所示,在給定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條件下,把顯著性值高于0.05的變量剔除,最終通過顯著性檢驗的變量為X3,X4,X5, X6, X8得到回歸模型為: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對地方高校大學生就業影響顯著性強的5種因素為:就業政策學習、知識與技能、團結協作能力、社會實踐訓練、就業意向崗位。
四、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的相關建議
通過基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的分析可知,個人因素、高校的培養、用人單位的標準、國家的就業政策都對畢業生的就業影響很大,大學生就業是個社會性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協調和配合才能達到最優化。
(一)學生個人方面
大學生在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及就業競爭能力。首先,在就業前做好人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調整好就業觀念,常關注就業形勢、就業信息,加強入職前所需的就業能力,錘煉自身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其次,在面對社會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大學生應該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再次,畢業生必須適時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當期望值盲目過高的時候,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失去許多良好的機會。端正自身的就業的期望,樹立“先就業,再擇業,后創業”的就業觀。
(二)高校培養層面
篇9
2.1 微穿孔板中微管的近似聲阻抗率
根據聲波在微管中的運動波動方程,若短管兩端的聲壓差為,則:
(1)
式子中為空氣密度約1.2Kg/m3,為空腔的粘滯系數在15℃時約等于1.8×10-5kg/sm,u為空氣沿軸向的質點速度,t為管長。
求得短管的聲阻抗率:
(2)
近似化簡為:
(3)
其中,。
考慮管口輻射的影響,當聲波波長遠大于管徑時,管口輻射對管口聲阻抗的影響近似可以看成是在管口加長了一定的長度。此時穿孔的有效長度t可寫成:
(4)
忽略微孔間的相互影響,微穿孔板兩端管口裸露,根據聲學原理,當管口無障礙板時,末端修正值應取為:
(5)
根據U.Ingard的研究,空氣在板面摩擦使短管的聲阻增加了,對微穿孔板的相對聲阻抗率進行修正,則:
(6)
2.2 微穿孔板中空腔的聲阻抗
把空腔看成一等截面剛性管道,其截面積為S,深度為D,則其體積為V=SD。如圖1所示。在x=0處質點振動速度為零,聲阻抗為無限大,在空腔開口處,x=-D,可求得聲阻抗為:
(7)
經過雙曲變換:
(8)
所以后腔的聲阻抗可以簡化為:
2.3 微穿孔板模型
根據馬大猷的微穿孔板模型,微穿孔板及其阻抗類比電路如下圖所示,穿孔板的聲阻抗率為,后腔,根據戴維尼定律,等效聲源是開路的聲壓2p,和內阻抗。
圖1 單層微穿孔板結構聲電類比圖
吸聲系數在電路中即為消耗的能量與最大能量之比,當正向入射時,吸聲系數等于:
(9)
3.微穿孔板實例驗證
根據馬大猷院士的微穿孔板吸聲理論,微穿孔板的主要結構參數就是空腔深度D,板厚t,穿孔直徑d以及穿孔率p。建立以上的微穿孔板傳統模型對主要參數進行分析。運用Matlab設置參數的遍歷范圍,根據金屬微穿孔板定義,穿孔直徑d<1mm,穿孔率p<3%,同時板厚t應遠小于聲波波長,以減小微管模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模型精度。考慮到微穿孔板要求的吸聲頻率范圍,空腔深度應不大于聲波波長范圍0.34-3.4m。
按照項目要求,設計非金屬微穿孔板和鋁制微穿孔板,保證微穿孔板吸聲頻率覆蓋100HZ-1000HZ,同時吸聲系數達到0.6以上。在實際測量中,只測量1/3倍頻程的中心頻率,及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400HZ,500HZ,630HZ,800HZ,1000HZ,故取中心頻率對應的吸聲系數值對結構參數進行分析。設置參數范圍0.1<d<1mm,1%<p<3%,0.1<t<1mm,0.01<d<0.3m。 <br=""> 對微穿孔板空腔深度D進行討論,吸聲系數求導得:
(10)
令得,
微穿孔板結構確定時,共振角頻率也滿足上式。那么,D取極值時對應的吸聲系數,也是微穿孔板共振頻率對應的吸聲系數。微穿孔板吸聲頻率范圍時100HZ-1000HZ,共振頻率應在吸聲頻率范圍。觀測計算出的數據,假設對應的參數d=0.1mm,t=0.1mm,p=1%,故可計算出空腔深度的取值范圍在0.06m-0.21m。根據如圖1為固定穿孔直徑與板厚,吸聲系數隨空腔深度變化的曲線圖。
圖2 非金屬板的吸聲系數圖
圖3 穿孔率對吸聲系數的影響
圖4 不同頻率的吸聲系數
圖5 不同頻率的吸聲系數
如圖2所示,非金屬板比金屬板的吸聲效果要好,故采用非金屬板,知空腔深度的極值點分別為0.14m,0.28m等。
當D取0.14m時,對應的參數d=0.1mm,t=0.1mm,p=1%,求此時的共振頻率:
取近似值得對應共振頻率f0=356HZ,在100HZ-1000HZ范圍內。
當D取值為0.28m時,對應的參數d=0.1mm,t=0.1mm,p=1%,求出此時的共振頻率為f0=36HZ,不在要求頻率范圍。
參數穿孔率、空腔深度同時變化時,空腔深度對吸聲系數的影響規律是一定的,都是在空腔深度取值為0.14m是吸聲系數達到第一個極大值。令空腔深度D=0.14,穿孔率對吸聲系數影響較大,討論穿孔率的吸聲系數的影響。觀測數據,只有穿孔直徑d=0.1mm時,才能更好的滿足吸聲系數大于0.6,故令d=0.1mm。如圖3所示。
4.結論
篇10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間收治于我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是否有疼痛情況分為無痛組以及有痛組,每組患者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67-89歲,平均年齡(73.3±4.5)歲;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69-91歲,平均年齡(75.3±4.4)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相同,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監測方法
根據醫囑給予所有患者相關的藥物治療,同時給予患者24h動態心電圖監測,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心率以及發病時間和心電圖特征等情況進行比較。
1.2.2護理方法
1.2.2.1健康宣教
在對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用簡介、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普及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的相關知識,同時可為患者發放健康手冊、錄像等方式進行宣教,教會患者如何控制自身的血糖、血壓以及血脂等。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心電圖表現以及臨床特征有足夠了解和掌握,及時發現心肌缺血情況。
1.2.2.2心理指導
由于無痛性心肌缺血發病時間不穩定,患者易容易出現緊張、焦慮和易怒等情緒,從而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使得心率加快。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控制自身情緒,不良情緒對病情造成的影響,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輔導易于患者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面對治療。
1.2.2.3運動指導
有文獻指出,針對于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而言其發病時間段集中在6:00-22:00,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此時間段為患者制定出一套有針對性的運動方案和運動時間,防止患者過度疲勞,一旦發現患者存在心慌、心悸等情況時需要及時告知醫生。
1.2.2.4病情監護
對患者進行定期的心電圖檢查,尤其是要重點監測患者的血壓以及心率等變化情況。針對于高危患者要增加巡視次數,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有及時的掌握和了解。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發病特點進行回顧性分析。包括休息狀態下發病人數;睡眠狀態下發病人數;兩組患者心率以及心電圖S-T向下偏移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數據全部經過SPSS20.0軟件分析,其中以(X+S)表示計量資料,同時使用t做計量資料對比。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驗證,P值如果
2.結果
與有痛患者相比較,無痛組患者>75歲發生心肌缺血的幾率相對較高,(P
表1 兩組發病特點分析
3.討論
有文獻報道稱,將近80%左右的心絞痛患者會存在無痛性心肌缺血表現,無冠心病癥狀以及無冠心病史患者發生無痛性心肌缺血的幾率僅為6%[2]。當前針對無痛性心肌缺血的發病因素還并不清楚[3]。此次研究中對患者采用心電圖監測后發現,有痛組患者發病時心率為(82.3±6.4)次/min;無痛組患者發病時心率為(64.3±4.5)次/min。兩組差異顯著(P
同時我們認為針對于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需要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降低患者的發病率以及病死率[4]。綜上所述,與傳統的心肌缺血患者相比較,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諸多特點,對此類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分析同時給予一定的護理可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康復。
參考文獻:
[1] 褚春燕,張蘭芳.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5):168.
篇11
1 儀器與藥品
儀器:u1901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xh-200a型微波萃取儀(北京鴻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
藥品:佛手(長材公司),苯酚(開原化學試劑廠)、葡萄糖(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8332200302,供含量測定用)、濃硫酸(膠州市富田化工有限公司)、乙醇(北京化工廠)等,均為分析純試劑。Www.133229.Com
2 方法與結果
2.1 方法[3-5]
2.1.1 佛手多糖的測定方法 以葡萄糖為標準品,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
2.1.2 佛手多糖樣品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1.0 g干燥至恒重的佛手,分別用95%的乙醇和80%的乙醇回流脫脂除糖,置于微波萃取儀內加水提取,將提取液合并,定容于500 ml容量瓶中,即得佛手多糖樣品液。
2.1.3 標準樣品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14.71 mg恒重干燥的無水葡萄糖,放入100 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即得147.1 μg/ml標準樣品液。
2.1.4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密吸取上述標準樣品液0.2、0.4、0.6、0.8、1.0 ml至1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8、1.6、1.4、1.2、1.0 ml蒸餾水,再各加1.0 ml 6%苯酚試劑,混勻,精密加入5 ml濃硫酸,振搖后放置5 min,置沸水浴中加熱15 min,立即轉入冷水浴中冷卻至室溫,以蒸餾水為空白,在49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濃度c為自變量,吸光度a為因變量,進行一元線性回歸,得到標準曲線a = 0.040 8c + 0.211,算得相關系數r = 0.998 5,可見兩者有高度相關性。
2.1.5 佛手多糖樣品液的測定 精密吸取佛手樣品液1.0 ml,按“2.1.4”項下標準曲線的繪制方法操作。
2.2 單因素試驗的結果
2.2.1 提取次數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選擇提取時間8 min,提取功率550 w,料液比1∶20,提取次數分別為1、2、3、4、5次,多糖得率結果見圖1。
轉貼于
由圖1可見,提取次數2次與3、4、5次相比,樣品多糖得率相差不大,故選擇2次。
2.2.2 提取時間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提取次數2次,提取功率550 w,料液比1∶20,提取時間分別為4、6、8、10、12 min,多糖得率結果見圖2。
圖2 提取時間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由圖2可見,當提取時間達到8 min時,多糖得率達到最大。故選擇提取時間8 min。
2.2.3 微波功率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提取次數2次,提取時間8 min,料液比1∶20,提取功率分別為250、400、550、700、850 w,多糖得率結果見圖3。
圖3 微波功率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由圖3可見,當微波功率達到550 w時,多糖得率達到最大值。故選擇微波功率550 w。
2.2.4 料液比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提取次數2次,提取時間8 min,微波功率550 w,提取料液比分別為1∶5、1∶10、1∶15、1∶20、1∶25,多糖得率結果見圖4。
由圖4可見,當料液比為1∶20時,多糖得率達到最大值。故取料液比1∶20。
2.3 佛手多糖提取條件的優化設計與統計分析
2.3.1 佛手多糖提取條件的優化設計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以提取時間a(min)、提取功率b(w)和料液比c為因素,作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因素-水平的優化設計見表1。
2.3.2 統計分析[6-7]
選用正交表l9(34),根據表1進行正交設計,取顯著性水平α=0.05。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
表2 正交試驗結果
表3 方差分析
注:f0.05(2,2)=19.00
根據表6和表7,對其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①由rc<ra<rb知,影響佛手多糖得率的因素排序為c<a<b,即影響力為微波功率>提取時間>料液比。
②由a:k1<k3<k2,b:k3<k1<k2,c:k3<k1<k2可知,最佳工藝條件是a2b2c2。
③在水平α=0.05下,f0.05(2,2)=19,由于fa、fb、fc均小于19,所以3個因素對佛手多糖得率的影響均不顯著。
綜合上述分析結果表明,微波法佛手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浸提時間8 min,微波功率550 w,料液比1∶20。
3 討論
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表明,佛手是一種富含香豆素類化合物的植物,同時還含有黃酮類、檸檬苦素類等成分[8],而佛手多糖作為佛手提取主要成分后的副產物,近年來發現其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本試驗采用正交試驗設計和數據處理,方法科學合理,快速,靈敏,重現性好,是進行優化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工藝的最佳設計,也為有效開發和利用佛手資源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
隨著佛手多糖保健功能研究的不斷深入,利用佛手多糖開發的保健品或藥品的市場前景為人們所看好。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應加深對佛手多糖功能方面的研究,如其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等[7],并將其應用到保健品、藥品和食品中,生產出有利于人民身體健康的、經濟效益高的產品。
[參考文獻]
[1]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141.
[2] 黃玲,張敏,蔡玉軍,等.佛手多糖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1999,10(5):324-325.
[3] 趙文彬,成玉懷.天山大黃多糖的超聲提取及含量測定[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2):223-224.
[4] 紀耀華,紀耀芝,馬愛民,等.微波法提取大黃多糖最佳工藝優化研究[j].中藥材,2009,32(8):1291-1293.
篇12
在實施《標準》中,本市、縣(區)教育局都是嚴格要求各學校在《標準》測試工作結束后,及時、準確地上報測試結果,并對測試結果進行認真地統計、分析、評價和總結,并建立暢通的反饋渠道,讓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都知道測試的結果,使測試工作發揮其應有的激勵作用。為強化督導作用,在一級自檢中要求各學校百分之百地完成測試、上報工作;在二級抽檢中各縣(區)每年完成一、二次抽檢工作;在三級抽檢中,每年12月進行一次全市范圍的抽檢工作。
筆者近年來全程參與了本市的抽檢工作,并負責對每年的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工作。經過幾年的摸索,總結了一套了測試、統計和分析方法,現呈現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準備工作
通過教師信息工作平臺或“體育教師QQ群”了“被抽檢學校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抽檢記錄表
2011年本市抽檢的三個項目是耐力類項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柔韌、力量類項目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速度、靈巧類項目籃球運球。
各學校在抽檢老師確定了抽檢班級后,及時將這張表的“學校、班級、日期、姓名、原檢”幾項內容填寫完整,交給來抽檢的老師。三項 “抽檢” 數據為空白,留作現場抽檢時填。抽檢結束后,將填完的“抽檢記錄表”復印一份,留作填寫“抽檢導入模板”。
2.學籍卡
學校教務處準備好被測班級的學籍卡,抽檢時核對學生;體育組做好場地、器材準備工作。
3.電子稿材料
(1)原測導出成績表(Excel表)
形成方法:將被抽測班級的本校體育老師測的六項成績(原測成績)填入“原測導入模板”中打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點“數據導入”,將被抽測班級的原測成績導入點“自動評分”,形成分數、等級數據點工具欄中的“數據”,在下拉菜單點“數據導出”在對話窗中填文件名,文件名為“學校+班級+原測導出成績”,如“XX中學204班原測導出成績”,形成“原測成績導出表”。
(2)抽檢導出成績表(Excel表)
形成方法:在“原測導入模板”中將抽檢的三個項目中的成績全部刪除,重新填上現場抽檢的三項成績,形成“抽檢導入模板”,下一步再按形成“原測成績導出表”的程序,形成“抽檢成績導出表”, 文件名為“學校+班級+抽檢導出成績”,如“XX中學204班抽檢導出成績”。
注意:如實填寫抽檢成績,一定不要有虛報,請仔細校對。將這兩份電子稿材料及時發往指定郵箱。
二、數據的整理與統計
Excel是運用比較廣泛,教師比較熟悉的軟件,“抽檢成績導出表”也是Excel表,所以用它統計數據比較合適。通常按以下步驟進行。
1.整理數據
將“抽檢導出成績表(Excel表)”中的姓名(F列)、性別(G列)、耐力類項目分數(U列)、耐力類項目等級(V列)、柔韌、力量類項目分數(Y列)、柔韌、力量類項目等級(Z列)、速度、靈巧類項目分數(AC列)、速度、靈巧類項目等級(AD列)等8組數據復制、粘貼到Excel表的空白處(如:第F60—M112單元格,如表2)。
在所有抽檢的學校中,選其中一所抽檢班級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校最先做統計工作(如:八中204班人數最多,52人),并以此班作為模板設定統計函數,其他學校的統計只需按同樣方法將設定的統計函數復制、粘貼到Excel表的相同單元格內,就可以直接統計出結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八中的統計數據設在E114—S125的單元格內,則統計另一所學校(如:九中)數據時也必須將統計數據復制、粘貼至E114—S125的單元格內,這樣,所有九中的統計結果便直接出來了。所有數據設置單元格格式時,選“數值”,取2位小數(表3)。
2.統計數據
以八中204班52人的數據為例,每位學生測試了3個項目,總測試52×3=156人次。
(1)單項平均分:先算耐力項目分數(H列),鼠標單擊H116單元格,在函數工具欄點fx插入參數 ,在“選擇函數”中,點“AVERAGE”,再點“確定”,在“Number1”選擇“H61:H112”,再點“確定”,得耐力項目平均分92.06,再單擊H116單元格,可以看到右下角的小正方形,鼠標指向它時,會變成小十字,然后向右拖動,便會在J116單元格出現柔韌、力量類項目平均分(66.50),在L11出現速度、靈巧類項目平均分(84.25),I116和K116的數據不需要,直接刪除(表4)。
(2)總平均分:鼠標單擊G117單元格,在函數工具欄輸入“=(H116+J116+L116)/3”,按回車鍵,得80.94(表5)。
(3)優秀人數:鼠標單擊I118單元格,在函數工具欄點fx插入參數,在“選擇類別”中點“統計”,在“選擇函數”中,點“COUNTIF”,再點 “確定”,在“Rang”中選定范圍“I61:I112”,在“Criteria”中輸入定義條件“優秀”,再點“確定”,即在I118單元格中出現“37”(表6)。
同樣方法,在I120單元格統計出“良好人數”,在I122單元格統計出“及格人數”,在I124單元格統計出“不及格人數。”
(4)優秀人數比例:鼠標單擊
I119單元格,在函數工具欄輸入“=I118/52*100”,按回車鍵,得71.15(表7)。同樣方法,在I121單元格統計出“良好人數比例”,在I123單元格統計出“及格人數比例”,在I125單元格統計出“不及格人數比例”。
(5)總優秀人數比例:鼠標單擊O118單元格,在函數工具欄輸入“=(I118+K118+M118)/156*100”,按回車鍵,得44.23,即三個單項的優秀人數總和除以總測試人次數(表8)。
同樣方法,在P118單元格統計出“總良好人數比例”,在Q118單元格統計出“總及格人數比例”,在R118單元格統計出“總不及格人數比例”,總合格率(總達標率)=100-總不及格人數比例。
(6)三個測試項目總體等級分布、平均分、合格率、排名對照表(表9)。
根據前面統計結果,將各校的數據填入對照表中,并統計出總體情況,依據平均分和合格率分別給予排名。
三、撰寫分析報告
1.抽檢情況概述
主要包括抽檢的目的、項目、時間及人員安排、總體抽檢人數等。
2.抽檢結果分析
主要進行分數分析(平均分)和等級分析(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達標率),以及各抽檢學校的比較分析。
3.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對抽檢時成績比較好或比較差的學校,進行深入的分析,可以結合深入訪談與實地考察等方法,尋找其中成功的經驗或問題,比如,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視程度,結合體育課、陽光體育活動、學校運動會等提高學生測試成績的措施等,學校測試成績的形式與方法等。
篇13
在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事物是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大類:一類是確定性的現象;另一類是不確定性的現象。研究自然界中隨機現象統計規律的數學方法,叫做概率統計,又稱數理統計方法。概率論——就是根據大量同類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對隨機現象出現某一結果的可能性作出一種客觀的科學判斷,對這種出現的可能性大小做出數量上的描述;比較這些可能性的大小、研究它們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一整套數學理論和方法。
近幾十年來,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概率論大量應用到國民經濟、工農業生產及各學科領域。許多興起的應用數學,如信息論、對策論、排隊論、控制論等,都是以概率論作為基礎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是一門隨機數學分支,它們是密切聯系的同類學科。但是應該指出,概率論、數理統計、統計方法又都各有它們自己所包含的不同內容。目前,隨著概率統計研究的發展,在工程建設和巖體測定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運用,本文從概率統計的視角著眼,就是對之前應用研究的一個回顧。
二、邊坡巖體質量分級的研究
1.邊坡巖體概述
根據巖體工程不同種類,可以對巖體進行分類,其分類標準主要是根據地質條件的不同以及巖體本身所具備的物理力學特性對巖體穩定性的影響來進行劃分的,可以根據其穩定程度,劃分為幾個不同類別,同時,將其作為標準來初步評價巖體穩定性。工程巖體的性質一般由巖體的完整程度以及堅硬的程度來決定,并將其作為巖體基本質量,其是巖體分級分類主要標準,是在對工程巖體受影響因素充分考慮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正巖體基本質量而提出的。在巖石力學的角度來看,對巖體的分類一般不僅僅局限在定量描述巖體質量和結構上,還需要對巖體穩定性進行有效的評價,比如,在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南非體系以及Q體系作為地下圍巖分類標準,并且可以直接將其分類評分成果作為評價穩定性的資料,并提出相應的加固對策。
從整個國內外的巖體質量的分類上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出巖體的分類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論在廣度上還是在其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進展。以下是巖石的質量分類的特點以及是其發展的趨勢
第一,在早期的分級階段,只會從某一個單一的影響因素去分析作出評價,雖然影響巖體質量有著眾多的因素,但是早期的分類只會注重單一的指標的定性分類或者是單一指標的定量分類。這樣的分類方法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其評價的標準并不能滿足實際工程的需要,而且在有了巖體以及巖體結構的觀念以來,人們已經開始慢慢地意識到了單一評價的分級并不能全面地對巖體的整體性質進行反映,由于其分級存在著不科學性,因此巖體分級從單一因數逐漸地想多因素的綜合評價發展。
第二,巖體質量分級因素開始逐漸向定性以及定量兩者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第三,在對壩基巖體質量分級的過程中,合理的做法是不應該太過追求其精確,所謂物極必反。太過的精確,反而會令分級變得模糊。相反,適當的模糊能夠展示其精確。在實際的應用上,借鑒加拿大康拜爾主張的巖體三分概念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在工程建設中,巖體質量分級意義重大,其是工程從設計到開工等過程的參考依據,因此,需要將巖體質量分級作為一項重大工程對待。在分級中,應先篩選對工程穩定性造成影響的各類因素,并將其歸入作為巖體質量分級標準的地質指標中,但是需要把握好一點,要牢記所謂的指標,應該是影響巖體穩定性最為基本和準確的因素,指標不能太多,要不然可能會造成分級方法的無效性和非科學性。同時,還應確保不同分級因素不會相互影響,防止其任意搭接或者重復。例如,在評價巖體質量時,不能將點荷載強度以及單軸抗壓強度這兩個指標同時作為其跟卸荷及風化之間關系的評價標準。因為卸荷及風化較為嚴重的地方,其巖體質量也不高。所以,巖體質量的分部會呈現帶形。另外,除了一些裂隙和斷層較為密集的地帶,從岸坡的表面到內部,巖體質量一般都會逐漸改善,這種規律同樣適用于河床壩基中。只要把握這種規律,那么巖體質量分級便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2.邊坡巖體質量分級的方法研究
巖體質量分級在工程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工程設計、開挖的直接依據,因此,做好巖體質量的分級工作是一項需要慎重對待的問題。在當前的各類工程建設過程中,巖體穩定性是決定工程基礎是否牢固的關鍵,我們必須深入理解巖體質量分級的含義,經過科學的測定和研究,設計合理有效的分級方案。當前,學界對于邊坡巖體質量分級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RMR體系
RMR是巖體力學中的巖石分類方法,該分類體系由比尼衛斯基于1973年提出,包擴了巖塊強度、巖石質量指標、節理間距、節理條件、地下水這5個參數。分類時,根據各類參數的實測資料,按照標準分別評分;然后將各類參數的評分值相加得巖體質量總分RMR值;再按節理分類對其進行修正;最后,用修正后的RMR值將巖體分級。
RMR體系是巖體分類方法中的一個很詳盡的方法體系,它對巖體本身質量的評定給出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標準。但RMR體系在現實操作中存在著不夠專業化的問題,沒有考慮到不同地區不同地質的影響。處于這樣的考慮,學者諾曼那后來據此提出的SMR體系可以視為對其的一個補充。SMR體系充分考慮了不同的巖體結構對于巖體分類和穩定性的影響,在具體的巖體分級標準中加入了結構數據,使得巖體質量分級更為科學,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2)CSMR體系
CSMR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巖體質量分級體系,可以視為SMR體系的本土化。如前所述,我國的地形極為復雜,而工程建設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地形惡劣的情況下展開,所以CSMR體系的發展可以說是解決我國業內人員在具體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問題。該體系的最大特色是對當前邊坡巖體分級評價指標進行了多種修正,考慮到了特殊地形的影響,同時還將巖石性質、結構面等指標加入了進去。
(3)Q體系
Q體系最早發展于隧道工程,是早期多指標分類的代表。該系統綜合考慮了RQD、節理狀況、涌水量、應力條件等因素,指標提取簡便易行。適用于隧道、硐室等地下工程,在工程建設中也有一定使用價值。但是,由于Q體系使用范圍有著比較強的限制性,所以尚未在諸多領域全面展開。
三、可拓學視角下邊坡巖體質量分級的應用分析
可拓學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被提出以后,經過10多年的發展,在理論上已初步形成了其特有的理論框架;目前,可拓學正向應用方向發展,可拓工程作為可拓學特有的方法,在產品設計,企業策劃,過程控制,識別與評價,技術科學與人工智能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地質工程和巖石工程中,可拓學也進一步得到了發展,在與概率論結合之后,在巖體質量分級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
1.邊坡巖體分級影響因素的可拓學分析
邊坡巖體分級的目的在于對邊坡巖體的穩定性進行判斷,從而為工程的展開奠定基礎。而要對邊坡巖體進行有效的分級,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對巖體分級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力求在科學測量和論證的基礎上有一個準確的認識。一般來說,巖體分級及其穩定性的影響因素包括了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植被和氣候等因素。在不同的地區,這些條件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要準確的對其進行測量和預測,在現有的技術條件無法達到完全的實現。這就使得可變量和模糊因素大量存在著,從而為工程的后續進程造成阻礙。而可拓學的核心,就是對隨機和模糊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它以不相容問題為研究中心,去尋求事物矛盾的內在機制。建立物元模型,通過各種變換去尋求事物的解是物元分析解決不相容問題的一般方法。但是可拓學的視角缺乏數據支撐,為此,概率論的引入能為其模型的建立提供具體的指標和數據,使得可拓學模型的建立成為可能。
2.邊坡巖體穩定性評價標準的可拓學分析
如前所述,影響邊坡巖體穩定的因素包括了地質、水文等,然而這并不是說所有的標準都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同的標準必須有著不同的輕重之分。
我們要根據具體巖土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個能反映穩定程度的定量值。建立邊坡巖體穩定性評價標準的過程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確定邊坡巖土體穩定性經典域,即通過對邊坡穩定性的分級,結合物元概念,得到經典域。
其次,是確定節域,節域需要通過參考各評估指標歷史資料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來確定。
再次,確定待評邊坡物元以及簡單關聯函數和初等關聯函數,其中,關聯函數的計算結果對可拓權系數的確定有著重要意義。
最后,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系數,在前面計算的基礎之上根據各評價指標的重要性排序,并建立相關的評價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葛華,吉鋒等.巖體質量分級方法—CSMR法的修正及其應用[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