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計算機及軟件開發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內涵及特點
計算機發明初期受到體積以及性能的限制,未誕生計算機軟件,而伴隨晶體管以及集成電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計算機的性能,其中操作系統軟件的產生主要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人機交互界面。伴隨不斷提升的計算機運算效率其在社會各領域得到廣泛的需求,目前人們的實際需求已經成為計算機軟件開發的重要依據。伴隨計算機的不斷深入發展給累應用軟件在社會領域中的得到廣泛和深入的運用,因此急需要開發各類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軟件。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計算機軟件開發主要分為先進行軟件開發后投入使用和以使用者具體要求為軟件開發的依據[1]。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軟件開發工作已經開始逐漸形成相對獨立的一門學科,我國眾多的大學以及相關專業學校目前已經開設有關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專業課程,而且市場上的眾多軟件開始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覆蓋,而社會上有不斷出現的新軟件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更新以及完善,因此,計算機軟件開發中呈現出的一個最大的特點便是持續性[2]。軟件開發之后需要得到不斷地進行完善以及優化,描述計算機語言的時候需要計算機軟件,但在此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邏輯關系,由此可見,計算機軟件具有自身的缺陷,其中軟件的復雜性與其自身存在的問題間存在正比例關系。目前我國運用的較為廣泛的Windows軟件操作系統,人們在使用該軟件的過程常發現軟件存在一定的漏洞,需要經常性地采取一定方案對漏洞進行修補,其主要目的在于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行并逐步完善系統軟件問題。除上述特點外,計算機軟件的另外一大主要特點是針對性。目前軟件開發市場具有廣闊的前景,因而不斷有新的企業成立以開發計算機軟件,其在無形中增加了計算機軟件開發市場的競爭壓力。針對此類問題,目前企業需要贏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以獲取更為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和贏取更大的經濟效益,計算機軟件開發人員需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發展的實際需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開發計算機軟件,其主要目的在于獲得更為廣闊的市場份額。
2計算機軟件開發基礎架構的選擇
2.1基礎構架的原理
開發計算機軟件的工作過程中,工作的中心內容是設計基礎構架,其中開發軟件主要是對特定的邏輯關系予以運用,隨后再編寫以及組合計算機語言,進而保障某縣具體功能能夠為特定的工作提供服務。為了能更好的為基礎架構中的邏輯關系進行定義,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對軟件開發基礎架構的擴展性和維護性予以重視。基礎架構在當前常用的一種結構體系是三層結構體系,其主要包括表示層、邏輯層和數據層,通過對該三層結構體系產生作用以進行軟件開發工作,今兒分離軟件的計算機語言、邏輯關系以及人機交互界面等幾個方面的功能,并在實際開發的過程中將上述三個方面的功能予以分別開發;隨后再在維護和修改的過程中予以單獨的修改[3]。通過對上述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開發軟件工作需要重視基礎架構原理,在實際過程中予以充分的重視有助于計算機軟件開發效率以及效果的顯著提升。
2.2基礎架構的選擇
就目前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工作而言,其不僅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相對系統的工作體系,而且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相對完善的工作體系,主要包括了程序編寫、需求分析以及維護更新三個環節[4]。在實際的開發工作中,計算機軟件的基礎構架不僅對每一個工作環節的工作效率產生影響,而且對每一個工作環節的工作效果產生影響,這是因為良好的軟件基礎架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顯著提高軟件開發的編寫效率,在工作人員開發軟件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計算機人員在開發不同的軟件的過程中,不同功能的軟件需要對軟件自身的基礎構架原理進行詳細的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確定更為合適的軟件基礎架構。具體應軟件基礎架構原理的過程中,需要對計算機語言進行分析,這是因為計算機語言中涵蓋了多種的基礎架構并能夠為多種的軟件開發工作提供參考和幫助。因此計算機人員在開發軟件的過程中不再需要對基礎架構予以重新的設計,其僅需要對不同的需求進行分析便可獲取更為適合的軟件開發需要。
3結束語
目前,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工具是計算機,不同計算機軟件的利用可以幫助人們開展不同的娛樂、工作以及學習等,可見計算機軟件的而開發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初期其功能基本以及結構均較為簡單,由一個人單獨便可進行開發工作,但伴隨計算機及其軟件的不斷發展以及不斷深入軟件開發不斷復雜化,因此需要結合眾人的力量共同完成。而人們廣泛運用軟件開發基礎架構原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軟件開發工作的效率,進而達到開發出性能更為全面且更為強大的軟件。
參考文獻:
[1]向健極.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基拙架構原理分析[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11(02):70-72.
[2]任佳麗.嵌入式軟件自動代碼生成和代碼整合方法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3,12(04):18-19.
篇2
軟件工程實際上是一門綜合性的工程項目,其主要內容涵蓋數學、計算機應用科學、管理科學、邏輯學等基本原理,是用來進行軟件開發的系統工程。軟件工程采用工程的這一說法,就是按照傳統意義上工程的方法和原則,目的是要降低成本同時提高質量,進而實現算法的改進。在軟件工程中,各學科分工明確,數學和計算機應用科學被拿來建立軟件的模型及其算法,借助工程科學知識來建立設計范型、執行規范、評估標準、分析權衡,借助管理科學知識,對工程的資源、計劃、成本、質量等項目實施有效的管理。
2軟件工程的管理方法
2.1建設計算機軟件工程管理人才體系
對于軟件工程這樣高技術含量的體系來說,高素質人才隊伍是最關鍵的決定性因素,人才是工程質量的前提和基礎。第一,要建立并完善管理人才體系,就先要認識到人才對于整個工程的關鍵作用,強化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充分調動相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激發責任感和事業心。第二,要強化對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掌握,對不同崗位的人員分別進行相應培訓,及時了解相關科技訊息動態,做好有針對性學習,促進理論實踐結合,并能夠創造性地應用到擔負的工程項目上,提高整體開發水平,提升對軟件工程的開發運營效率。第三,要形成行之有效的量化管理和獎懲制度,以充分調動參與人員的創造性和責任感,對工程進度和質量有充分評估,對把握最終的走向非常有幫助。
2.2強化工程風險管理
主要做三方面內容:第一,要建立切實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作為工程項目管理人員,要有風險觀念,掌握管理風險的基本知識,可以冷靜判別風險,對風險做以深度系統分析,進而采取有效防控辦法,形成工程管理的所涉及風險的全面分析報告。第二,完成對工程項目可能風險的識別與預控工作,應將管理風險的態度和做法嚴格貫穿全部工作,保持足夠警惕,隨時應對各種可能的風險情況,合理有力地將損失和隱患影響控制在最低水平。第三,強化工程進度管理,科學合理制訂工程進度,充分考慮各種確定和不確定影響因素,努力提高工程效率,按照預算控制各種成本,各階段完成任務情況及時總結,形成反饋,確保工程質量和執行效率。
2.3強化工程團隊合作
團隊合作以及團隊間的協作是軟件工程保質保量的關鍵因素,對于任務大時間短責任重的軟件工程來說,單槍匹馬去做幾乎不可想象。必須團隊一起攻堅克難,相互取長補短,才能有最好的效果。第一,加強團隊人員以及各團隊間的業務溝通和必要的聯系,及時把個人的思路想法和成果轉化為團隊的成績,激發出更多的思路想法和成果。第二,區分人員具體分工,責任各擔,但提倡互相幫助,互相請教,充分考慮工程具體情況,鼓勵團隊責任,對團隊進行獎懲,確保工作有效開展。第三,激發團隊主動性和創造性,采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從團隊的進步中獲得成長,團隊要保持持續的動力,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任務上,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3軟件工程開發方法
目前來說,開發軟件工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方法比如SASA方法、Parnas方法、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方法、面向數據結構的軟件開發方法、可視化開發方法等,而這其中,面向對象開發法是比較普遍的軟件開發法。該方法興起于90年代,其理念和應用不再限于程序設計開發,而進一步擴展到如CAD技術、數據庫系統、應用結構、交互式界面、應用平臺等諸多計算機技術領域。面向對象設計優點顯著,設計人員可以更直觀進行編程設計,這樣的設計方法也更符合人類的思維邏輯。面向對象軟件開發方法完全不同于傳統功能分解方法,其軟件的對象分解實際更貼近人正常的邏輯思維理解,傳統功能分解要借助將問題空間進行轉換。面向對象方法通過累積大系統進行開發的實際經驗,以及對面向對象的概念的進一步整合,在設計對象和執行功能的諸多方面,呈現了全面系統的執行原則。面向對象方法實現了從設計目標的角度實施對行類層次數據模型結構功能的進一步認定。為確保軟件工程呈現強大的精準性和便捷性,需要開發更多的實際功能,以典型應用軟件來說,就要包括操作系統、辦公軟件、人機界面、數據庫等,而對這些應用程序和軟件的開發,是確定開發能力的關鍵影響因素。在對計算機軟件開發工程中,必須采用更強大的開發軟件,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而開發工具本身,也在不斷的運用中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并為實現更高要求的開發任務奠定基礎。開發方法的選擇,與計算機軟件更新升級的需求有直接的關系,而借助開發方法的規范化合理化操作,也促進了計算機軟件的進一步系統化和細致化,對普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4結語
計算機軟件對于目前人們生活有巨大影響,隨處去看,幾乎很難找到不用計算機的地方。辦公軟件讓數字化辦公成為可能,網絡技術能夠將數據傳送到千里之外,娛樂軟件讓人們茶余飯后看看電影、聽聽歌、玩玩游戲,還有許多專業的軟件幫助人們制作出更專業的圖片圖紙,等等。總之,以信息化社會的標準來看,計算機軟件無處不在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計算機改變并創造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這其中,軟件開發功不可沒。計算機軟件工程的管理和開發,既有現實意義,又有深遠影響,還有美好的未來。將這項工作做好做實,無論是對于國家還是個人,都非常有價值。
篇3
1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過程
1.1開發需求和設計
軟件開發需求和設計是軟件開發的重要階段。軟件開發需求是開發人員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科學有效的對軟件進行規劃,雙方在多次協商的基礎上,確定軟件開發方案。一旦軟件開發方案確定以后,開發人員就根據需求方案進行設計,設計前要進行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規劃,在雙方意見統一以后進行軟設計,軟件設計出軟件設計的流程圖,軟件的算法,同時需求確定用那些工具完成軟件設計,是利用Java還是其它程序設計語言,選用那種數據庫進行軟件設計。確定軟件設計工具有的工具用戶需求利用軟件設計的框架完成,對軟件的需求進行模塊化設計,把用戶對軟件需求進行科學有效分解,分解成各個軟件的模塊,選擇一種軟件開發模式進行軟件設計。最后完成軟件設計流程圖,設計人員根據流程圖,和軟件算法進行軟件的設計。
1.2編碼和設計
程序編碼是在軟件設計以后,程序人員根據軟件設計師的軟件開發流程圖及算法進行程序編碼。程序員根據設計人員的需求利用相關的程序設計語言進行代碼編寫,現在軟件開發常用的語言基本是Java或andrio。在進行編碼之前,設計人員還需要做好詳細的設計工作,在已完成的設計框架基礎上,依據邏輯關系對軟件需要的功能進行設計,然后根據設計流程開展相應的編碼工作。在當前的軟件開發環境中,計算機軟件設計中使用最多的是Java語言,Java語言進行程序開發適合多個開發平臺,對各類語言的兼容性比較好。這類語言模塊形式較為簡單,其中的語句也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因此,很適合使用在軟件的開發維護過程中。程序開發人員在軟件開發的過程中,就需要考慮軟件的后期維護過程中,因此在開發過程中要給軟件資料建立相應的文檔,為后期的軟件維護起到幫助作用。
1.3測試與驗收
軟件設計完成以后,需要測試人員對軟件進行測試,測試人員為了保障軟件功能的準確度,研究人員通常會選擇許多組隨機數據,并配合一些特定參數進行反復檢測。如果檢測結果與軟件功能相符合,則代表軟件符合要求。軟件測試合格以后,甲乙雙方需要對軟件進行驗收,甲方根據設計方案進行驗收,雙方在驗收合格以后,軟件就開始進行使用階段,在使用的過程中,乙方需要派技術人員到甲方單位進行指導軟件的使用,一旦軟件出現問題以后,乙方負責軟件的維護。
2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維護方式
2.1修正性與完善性維護
篇4
計算機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人們都離不開計算機,并且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應用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對計算機越來越依賴。計算機不僅是學校、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伙伴,也是信息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標志著人類已經進入到信息時代。計算機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硬件系統;另一個是軟件系統,計算機的運行主要是由硬件系統來負責,而軟件系統則主要負責合理地組織計算機工作,不同軟件系統所能發揮出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從當前情況來看,計算機軟件技術已經成為信息化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各個領域均起到重要作用。由于人們對信息的需求量逐漸增加,所以相應的也增加了計算機軟件的功能,這是計算機軟件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
2計算機軟件與硬件兩者間的區別
整體上看,軟件與硬件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在生產方式上,硬件是制造;而軟件是開發。軟件能使人高度發揮出自己的智力,并不是所謂的傳統意義上的硬件制造。在開發與制造方面盡管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但是從根本上看,軟件與硬件兩者又是根本不同的;其次,在表現形式上,硬件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但是軟件恰好相反。軟件是存在于紙面上或人們的腦袋里,這是它的存在形式,這種形式是對是錯,是好是壞都必須要通過在機器上運行的程序才能確定。第三,在具體要求方面,軟件是不允許出現任何誤差的,對其要求較高,反之,硬件產品允許出現少許的誤差。第四,對于硬件來說,我們在對其進行維護時,就像是維護我們的生活物品一樣,硬件會舊會壞,而對軟件來說,理論上它是不會用舊用壞的,但實際上軟件變舊變壞仍是必然,這一點是軟件的生存一直是處于不斷維護改變的狀態下這一點決定的。
3計算機軟件的現狀分析
對于計算機軟件來說,其操作是在軟件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的,由此便形成了一種操作系統。計算機軟件技術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內容:一是運行模型的高效運營得以實現,并優化支撐模型的體系;對新的領域不斷探索開發,對支撐模型運營的機制進行不斷的優化。軟件系統作為一種進行運營操作的新型系統,目前正在向一種層次分明的模型體系轉變,其組成部分為系統軟件、支撐軟件和應用軟件。系統軟件主要包含了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以及計算機內部存儲的數據資源;支撐軟件主要有程序庫、CASE和高級語言編譯器三種。從計算機技術發展至今算起,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已經有30多年的發展史,目前已經在迅速成長,在計算機軟件技術被改進后,軟件工程企業也對軟件工程技術有了新的認識,并且軟件行業將改善過程和提升軟件技術兩者結合起來這一發展趨勢已經成為了必然。軟件的構建技術、重復使用軟件、軟件工程技術以及領域性的工程技術是目前世界上主流軟件技術,同時也是計算機軟件工業化、工程化、產業化生產技術得以實現的關鍵。
4實現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開發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開發圍繞著多個環節來進行:一是捕捉用戶對計算機的實際需要,并對用戶的信息需求進行分析;二是為用戶設計出較為滿意,并符合需求的軟件,這一過程是系統性的,也是一個漫長的發展時期。所謂的開發計算機軟件實質就是要根據用戶的某種程序進行語言的設計,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也就是一種普遍性的開發軟件。每一款軟件的生產都會有相應的軟件許可證,用戶只有在持有許可證的基礎上才能合法的使用該軟件。如果沒有被軟件版權擁有者允許,就私自拷貝該軟件,同時還伴有買賣行為,那么這就會引起很多法律問題。
4.1計算機應用系統功能的有關說明
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系統功能就是實施和審批采購計劃,其主要流程為:向申請部門提交并認真填寫計劃采購單;審查后,采購計劃單如果沒能通過,就必須要終止該流程;反正,采購計劃單如果審批通過了,那么總金額不可高于5萬元,同時采購單直接生成。
4.2計算機軟件應用系統的開發與實現
4.2.1生成業務組件。
采購內容應該按照業務計劃單完成,將業務組件的生成器所提供的數據抽象出業主信息表和信息明細表。按照這些信息,業務組件的生成器能自動產生業務組件StockPlan的不同組成部分,包含了在數據庫中建設統一的數據表。
4.2.2設計業務流程。
在實際操作中,計算機應用系統能使業務的設計流程器抽象出來,從而形成一個主要的信息流程業務表。以這些信息為依據,編寫每個節點的功能,使每個節點都是采取標準應用。
5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分析
計算機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等多個角落,計算機軟件的高效率、高精準性及操作的便利性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并在人類活動的各個層面迅速的被應用,換而言之,人類活動離不開計算機軟件。計算機軟件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0ffice辦公系統、電子郵件、計算機操作系統、數據庫,還有各種網游軟件等。在我國農業、工業、政府、金融、交通等各領域中,工作開展都要依賴于計算機軟件。在計算機普及的情況下,未來的計算機軟件工程必將會發展成為一項廣義的工程技術,在研究軟件功能和操作方法上也會越來越注重人性化因素,也更突出個性化特征,并且在設置功能上不斷的完善。軟件設計人員會根據客戶的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將大家的智慧匯集到一起,從而設計出一款更為成功的計算機軟件,給人們帶來便利,并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另外,如軟件系統出現運行故障,將會給客戶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所以,要重視起計算機軟件工程研發工作。
6結論
總之,計算機軟件在各領域中都被廣泛應用,也體現出它的重要性,在對其開發及應用方面進行研究時,就要從多個方面著手,使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馮林林.計算機應用基礎及軟件開發分析[J].科學家,2014(5).
[2]張志東、林爽.對我國當前軟件開發技術在計算機網絡發展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5(3).
篇5
數據并行指的是將相同的操作同時作用于不同的數據,從而提高問題求解速度。數據并行技術很早就被應用于向量計算機。長期的實踐表明,該技術可以高效地解決大部分科學與工程計算問題。數據并行模型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并行計算模型,它提供給程序員一個全局的地址空間。通常這類模型所采用的語言本身就提供有并行執行的語義,因而程序員只需要簡單地指明執行什么樣的并行操作和并行操作的對象,就實現了數據并行的編程。
數據并行模型雖然可以解決許多科學與工程計算問題,但對于非數值計算類問題,如果仍通過數據并行的方式來進行,則難以取得較高的效率。目前,數據并行模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實現高效的編譯。只有具備了高效的編譯器后,數據并行程序才可以在共享內存和分布式內存的并行計算機上取得高效率,才可能提高并行程序設計的效率和可移植性,從而進一步推廣數據并行程序設計技術。
在消息傳遞模型中,各個并行執行的任務之間通過傳遞消息來交換信息,協調步伐,控制執行。消息傳遞一般是基于分布式內存的,但同樣也適應于共享內存的并行計算機。消息傳遞模型為程序員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控制手段和表達形式,一些用數據并行模型很難表達的并行算法,采用消息傳遞模型則可以很容易地實現。機動靈活和控制手段的多樣化,是消息傳遞模型能提供很高執行效率的重要原因。
消息傳遞模型為程序員提供了盡可能大的靈活性,但同時也將各個并行任務之間復雜的信息交換及協調控制交給了程序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程序員的負擔。盡管如此,消息傳遞模型的基本通信模式仍然是簡單和清楚的,目前大量并行程序采用的都是消息傳遞并行編程模型。
并行算法基本原則
并行算法是并行計算的基礎,與實現技術相結合,為高效率使用并行計算機提供解決方案。其基本原則如下:
可擴展性 并行算法是否隨處理機個數增加而能夠線性或近似線性的加速,這是評價一個并行算法是否有效的重要標志之一。
粗粒度 通常情況下,粒度越大越好。這是因為在每個處理機中有很多需要計算的工作任務,如此可以充分發揮多處理機的作用。并行加速比對細粒度問題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很高的,這也是為什么并行計算需要求解大規模問題的原因所在。
減少通信 一個高效率的并行算法,通信是至關重要的。提高性能的關鍵是減少通信量和通信次數。其中通信次數通常情況下是決定因素。
優化性能 一個算法是否有效,不僅依賴于理論分析的結果,也和在實現的過程中采用的技術息息相關。性能主要看單處理機能夠發揮計算能力的百分比,然后是并行效率。
常見并行算法
解決并行計算問題,可以采用的算法種類不少,但是經常被使用的算法有以下幾種:
區域分解算法 是將區域進行分解的一種方法,早期應用于求解橢圓型偏微分方程。區域分解按照劃分方式可分為非重疊的區域分解和重疊的區域分解。
功能分解算法 是將不同功能組成的問題,按照其功能進行分解的一種手段,其目的是逐一解決不同功能的問題,從而獲得整個問題的解。
流水線算法 流水線技術是并行計算中一個非常有效的、常用的手段,根據計算的依賴和遞推關系制定多任務流水線流程。
分而治之算法 根據計算流程進行分解和整合,分而治之方法在并行計算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同步并行算法 所有計算單元下一步計算需要等待上一次的計算全部完成,串行算法并行化中大部分使用此種算法。
異步并行算法 進行數據交換不需要嚴格確定在某一時刻,每個處理機按照預定的計算任務持續執行,但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時候必須進行一次數據交換,以保證算法的正確性。
并行編程模式
并行編程模式主要有如下的三種類型:
主從模式(Master-Slave) 有一個主進程,其他為從進程。在這種模式中,主進程一般負責整個并行程序的數據控制,從進程負責對數據的處理和計算任務,當然,主進程也可以參與對數據的處理和計算。一般情況下,從進程之間不發生數據交換,數據的交換過程是通過主進程來完成的。
對稱模式(SPMD) 在這種編程模式中,沒有哪個進程是主進程,每個進程的地位是相同的。然而,在并行實現過程中,我們總是要在這些進程中選擇一個進行輸入輸出的進程,它扮演的角色和主進程類似。
多程序模式(MPMD) 在每個處理機上執行的程序可能是不同的,在某些處理機上可能執行相同的程序。
并行程序的實現技術
進程控制 對稱模式(SPMD)并行計算中每個處理機上執行的是相同的程序,對于每個進程來說,需要知道自己是屬于哪個進程,從而來確定該進程需要完成的任務。進程控制是并行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的數據處理和交換過程都離不開進程標識,是在實現過程中必須時刻要牢記的。
數據交換 在SPMD模式中,數據交換是其主要特征。進程之間的協同工作、信息溝通等都離不開數據交換。如何合理地實現數據交換,是提高并行計算程序性能的關鍵之一。對于一個給定的并行計算方法,為了高效率的實現,需要仔細分析數據依賴關系,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數據交換,同時也要盡最大努力使數據交換在最少的次數內完成。
面向對象化 建立自己的通訊庫,使程序具有更加直觀的可讀性。比如說,在處理機中要進行矩陣傳輸,那就需要定制一個子程序來完成這項任務。
鏈 接:并行計算體系結構
目前,主要的并行計算體系結構主要有以下四種:
1.對稱多處理(SMP)。它由處理單元、高速緩存、總線或交叉開關、共享內存以及I/O等組成。
2.分布式共享存儲多處理(DSM)。它較好地改善了SMP的可擴展能力,是目前高性能計算機的主流發展方向之一。
3.大規模并行處理(MPP)。它是并行計算機發展過程中的主力,現在已經發展到由上萬個處理機構成一個系統。
4.集群(Cluster)。Linux平臺的集群系統己成為最流行的高性能計算平臺,在高性能計算機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系統規模可從單機、少數幾網的微機直到包括上千個結點的大規模并行系統,既可作為廉價的并行程序調試環境,也可設計成真正的高性能計算機。
鏈 接:刀片:并行架構發展新趨勢
篇6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 Cost Estimates
Xiong Ying
(Sichu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Luzhou646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ftware cost,to discuss the best software release time.Costs referred to here includes not only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costs,including costs of software mainte2P
基于DSP控制系統的CAN總線通信
王堅
(北京經緯紡機新技術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CAN總線通信在粗紗機DSP控制系統中的應用。該系統采用的是TI公司的TMS320F2812作為處理器,利用其內嵌的CAN控制器實現了與人機界面和伺服控制器的參數傳遞,詳細說明了TMS320F2812的CAN控制器的接口驅動電路,以及在粗紗機中控制系統中的CAN通信程序設計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DSP(數字信號處理器);TMS320F2812;eCAN
中圖分類號:TP27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2-0000-02
CAN Bus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SP Control System
Wang Jian
(Beijing Jingwei New Technology Textile Machinery Co.,Ltd.,Beijing100176,China)
Abstract:This chapter show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N Bus communication in Roving machine DSP controlling system.This system adopts the TMS320F2812 from TI as the processor,which could achieve the parameter passing among human-computer interface,servo controller and DSP via the CAN controllor inside,and details in the interface drive circuit of the CAN controllor of TMS320F2812,also shows the design method of CAN communication program in the Roving machine controlling system.
Keywords: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TMS320F2812;ECAN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技術已成為目前電子工業領域發展最迅速的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自動化控制領域中它因為計算速度快、體積小、功耗低,集成度高,被廣泛應用。
新型粗紗機的電控系統中采用DSP作為控制系統的核心單元,處理整機信號的邏輯輸入輸出,粗紗成型的算法控制,編碼器的信號采集,同時通過自帶的eCAN模塊實現與上位機人機界面和伺服控制器的CAN通信,實現了參數的保存和電機的速度控制。在此電控方案中,通過TMS320F2812 DSP內嵌CAN控制器實現了CAN總線的通信方式。
一、DSP系統的總體結構
圖一:系統結構
選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 DSP芯片[1],在目前控制領域中,它是最先進的32位定點DSP芯片,它具有功能強、資源豐富、功耗低等突出的性能。它既具有數字信號處理能力,又具有強大的事件管理能力和嵌入式功能,集成了高性能的eCAN模塊等,具有較高的性價比。這里選用外部有源晶振20MHZ來提供芯片的時鐘信號。利用高速計數口采集增量編碼器脈沖信號實現計長功能;數字量的輸入輸出完成了信號的采集和控制。內部使用增強型控制器區域網絡(eCAN)模塊可使已制定的協議在存在電子噪聲的環境中與其他控制器進行串行通信。
二、TMS320F2812 eCAN模塊的特性及接口驅動電路
圖二:CAN通信驅動電路
DSP TMS320F2812片上內嵌了增強型CAN控制器(eCAN)模塊,收發器選用了PHILIPS公司生產的PCA82C250[3]高性能CAN總線收發器。它是CAN總線控制器和物理總線的接口,可以提供對CAN總線的差動發送和接受能力,具有抗瞬間干擾、保護的能力。可以通過調整CAN總線通訊脈沖的邊沿斜率來降低射頻干擾。PCA82C250的RS引腳上接有一個斜率電阻,電阻大小可以根據總線通信速度適當調整,在該系統采用22kΩ的電阻。在電路設計過程中,為增強節點的抗干擾能力,TMS320F2812的TXD和RXD并不是直接與PCA82C250的TXD和RXD相連,而是通過高速光耦6N137后與82C250相連,使用內外電源,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總線上各CAN節點間的電氣隔離問題。CANH的狀態只能是高電平和懸浮,而CANL的狀態只能是低電平或懸浮,這種電平特性,即使由多個節點同時發送數據也不會出現短路狀態,某個節點的故障也不會影響其它節點,從而使得網絡通信更加安全可靠。總線使用屏蔽雙絞線,在總線末端,應接120Ω的電阻匹配。
三、系統的軟件設計
(一)eCAN通信程序設計的基本流程
圖三是主程序的流程示意圖,TMS320F28l2 DSP的發送用定時方式,接收用中斷方式。進入主程序先初始化硬件,進行主控制程序的運算,隨時檢測是否需要響應中斷來接收數據,當發送時間條件滿足調用發送函數。
圖三:控制程序流程圖
(二)eCAN模塊初始化
eCAN模塊必須在使用前對它初始化。當模塊處于初始化模式下,初始化才能進行。
要對以下寄存器或寄存器進行操作:主控制寄存器(CANMC)的改變配置請求位(CCR)受EALLOW保護[4],當其為0時eCAN處于要求正常工作方式,為l時eCAN處于要求配置方式;CANMC.DB0位1是先發送或接收數據低位字節,0是先發送或接收數據高位字節;錯誤狀態寄存器(CANES)的改變配置使能位(CCE),當其為l時可以進行初始化;位定時器配置寄存器(CANBTC),寫入合適定時值參數配置CAN節點。當CCR=1時,CPU必須等到CCE置位為l才能操作CANBTC。
圖四:eCAN模塊初始化的流程
(三)數據的發送
數據的發送程序由配置郵箱為發送方式和發送信息兩部分組成[5]。用郵箱5舉例說明。
1.對發送請求寄存(CANTRS)的CANTRS[5]位,當其被置l時eCAN將發送郵箱5的信息,為0則不進行任何操作。
2.使能寄存器(CANME)的相應位CANME[5]=0,為0則禁止郵箱5。
3.信息標識符寄存器(MSGID)賦值,用來存儲郵箱5標識符。
4.郵箱方向寄存器CANMD[5]=0,當其為l時相應郵箱被配置為接收郵箱,為0則被配置為發送郵箱。
5.使能郵箱。
6.寫數據到郵箱數據區CANMDH,CANMDL中寫入伺服控制器的地址。
7.置位發送請求寄存器相應標志CANTRS[5]=1啟動發送信息。
8.等待相應郵箱的響應標志被置位TA.5=1,表明發送成功。
9.發送成功后TRS標志被復位到0。
10.同一郵箱為了進行下一次發送,必須清除發送響應標志TA[5]。
其信息發送流程如圖所示。
圖五:發送數據流程圖
(四)數據的接收
數據的接收程序由配置郵箱方式和接收數據兩部分組成,要對以下寄存器進行操作:
1.通過對郵箱使能寄存器(CANME)的相應位清0是郵箱處于非使能狀態設置ME.0=0。
2.配置信息標識符寄存器(MID)如設置MSGID(0)=0x4f780000。
3.首先置位接收屏蔽使能(AME)位MSGID.30=1。
4.局部接收屏蔽寄存器(LAM)設置相應的接收屏蔽值,用來存儲局部接收屏蔽位。
5.置位郵箱方向寄存器(CANMD)的相應位CANMD.0=1為接收郵箱。
6.覆蓋保護控制寄存器(CANOPC)的相應位,當其為l時保護相應郵箱里的數據不被新的數據覆蓋,為0則不保護。
7.使能郵箱。
8.接收信息未決寄存器(CANRMP)的相應位被置一,表明郵箱有一個接收到的信息;接收信息丟失寄存器(CANRML)的相應位置位表示相應的郵箱里有一條未讀信息被新信息覆蓋了。以郵箱0為例,其信息接收流程圖所示。
圖六:數據接收流程圖
四、結論
本文主要討論了TMS320F2812 DSP在粗紗機電控系統中的eCAN模塊的應用。從eCAN模塊的初始化、發送和接收三部分做了詳細介紹,給出了初始化程序代碼。此系統已分別應用到了我公司最先進的JWF1456和JWF1418A型粗紗機的電控系統中,運行穩定。
參考文獻:
[1]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TMS320F2810,TMS320F2812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April 2001CRevised March 2011
[2]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TMS320F28x DSP Enhanced Controller Area Network(eCAN)Reference Guide,April 2001CRevised March 2011
[3]PCA82C250 CAN controller interface Data sheet,PHILIPS,2000,7:13
[4]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TMS320F28x系列DSP的CPU與外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3
[5]吳俊,劉和平.TMS320F2812內嵌eCAN模塊的CAN總線通信[J].新器件新技術,2003,6:44-46
[作者簡介]王堅(1977.11-),男,本科,北京經緯紡機新技術有限公司,主要研究:自動落紗粗紗機控制。
nance and software failures may be caused to the user's risk of loss.
Keywords:Software development;Project development;Costs;Estimates
一、軟件系統開發費用的基本計算公式
軟件開發總費用計算公式:
式中:C為軟件開發總費用(元),K1為物化因素,K2為技術因素,K3為管理因素,K4為水平因素,K5為稅率因素,C0為軟件開發基本費用(元)。
軟件開發基本費用計算公式:C0=A+B
式中:A為人員費用(元),B為機時費用(元)。
(一)物化因素。物化因素是考慮模型建立難易程度和編程語言等對軟件開發基本費用的修正因子,計算公式:
式中:KM為模型難易程度系數,取1.0(特別復雜)、0.8(復雜)、0.6(一般)等;KY為編程語言系數,取0.4(高級語言)、0.3(其他)。
(二)技術因素。技術因素是考慮文檔資料編印、用戶培訓、項目評審等對軟件開發基本費用的修正因子,類軟件取1.2,二類軟件取i.1,三類軟件取1.1。
(三)管理因素。管理因素是考慮經營管理、差旅費等對軟件開發基本費用的修正因子,一類軟件取1.1,二類軟件取1.2,三類軟件取1.3。
(四)水平因素。水平因素是考慮軟件產品的技術先進性對軟件開發基本費用的修正因子,國際領先取1.5,國際先進取1.3,國內領先取1.1,國內先進取1.0。在實際估算中,如何評定技術的先進性是一個難題,是否為國際領先等應該提供一定的證明材料或組織該領域內的專家進行鑒定。
(五)稅率因素。軟件開發項目一般是技術服務合同,稅率為5.5%,故一般取稅率因素K5為1.055
(六)人員費用。人員分四類:(1)系統分析員;(2)高級程序員;(3)程序員;(4)初級程序員。相應的工作職責為系統分析、詳細設計、輔助設計、數據操作等。
人員費用由下式計算:
式中:Mi為第i類開發人員的數量(人),由“各類軟件開發過程開發人員數量分配表”來給定;Ti為每個第i類開發人員所需要的時間(月),由“各類軟件開發過程每個開發人員所需時間分配表”來給定;Ni為第i類開發人員的工資定額(元/人•月),由“軟件開發人員費用表”來給定;i=1,2。
二、軟件開發費用經典模型的建立
修正的G-O模型。G-O(Goel―Okumoto,以下簡稱G0M)模型于1979年由Goel和Okumoto提出。是關于連續時間的NHPP(Non-Homogeneous Poisson Process)模型中的經典模型。在很多具體的應用中,G0M都工作得很好G0M的基本假設如下:
(1)軟件在與預期的操作環境相似的條件下運行;
(2)在任何時間序列 構成的時間區間 中檢測到的故障數是相互獨立的;
(3)每個故障的嚴重性和被檢測到的可能性大致相同;
(4)在t時刻檢測出的累積故障數 是一個獨立增量過程,N(t)服從期望函數為re(t)的Poisson分布,在 時間區間中發現的故障數的期望值正比于t時刻剩余故障的期望值。
(5)累積故障數的期望函數m(t)是一個有界單調增函數,并滿足:
其中,a是最終可能被檢測出的故障總數的期望值。根據前面的假設,函數m(t)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計算:
b是剩余故障發現率,或者說b是在時刻t每個故障的查出率
由假設(4),若t時刻的累積故障數為y,則得N(t)的概率密度為:
因此,軟件可靠度函數為:
若給定軟件可靠度,由式(5)可推出軟件交付時間為:
由于軟件系統中存在的各種類型的故障被檢測到的可能性不可能相同,因此假設式(3)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需要對假設條件進一步的改進。雖然軟件故障的種類繁多,但是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分別稱為:
1類錯――容易被檢測到的故障;
2類錯――不容易被檢測剄的故障。
設1類錯的含有率為p1,故障發現率為b1;2類錯的含有率為p2,故障發現率為b2。而且p1+p2=1,0
篇7
1 軟件開發分析
軟件開發分為兩種,首先,應用軟件開發,主要是為了實現對計算計的控制以及管理,并且為用戶提供良好應用界面的開發過程,其次 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開發,針對游戲軟件或者人事管理軟件等。軟件開發的過程中,應當遵守開發原則,首先,保障軟件開發的質量,并且落實各種開發技術等,其次,應當制定開發計劃并且建立開發模型等,最后,應當通過科學手段對軟件進行開發并且實施評估,保障開發的效果以及質量等。隨著軟件技術的不斷發展,更加強調開發過程中應當落實各方面的工作,此外,不論是計算計系統軟件還是應用軟件,軟件開發的目的是提高對計算計的利用,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2 軟件開發主要方式分析
2.1 原型化方式
軟件開發的過程中,由于某個階段難以有明確研究方向,可以通過軟件開發的原型化的方式,軟件開發初期階段,為用戶開發原型,在原型完成之后,根據用戶的要求以及愿望等進行下一步的修改,直到滿足客戶要求為止。通過原型化方式,可以根據用戶需要研究出滿足用戶要求的軟件,不但可以節約工作時間以及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有效避免軟件開發不符合用戶要求,進而降低研發成本。然而,原型化方式并不適合應用在大型軟件,對大型軟件實施開發的過程十分復雜以及繁瑣,大幅降低軟件研發效率,此外,未來維護工作也特別繁瑣。
2.2 生命周期法
軟件的生命周期法,屬于結構系統研究方式,不但是計算機軟件技術研發首要選擇,而且是軟件開發當中使用比較多的技術方式。某些小軟件開發可以應用原型化方式,生命周期法則可以應用在大型軟件上,并且應用生命周期法具有獨特優勢。通過生命周期法,相關設計師可以根據想要設計的軟件的結構以及功能,加以宏觀考慮以及做出整體規劃。此外,設計師規定出每個階段應當完成的開發任務等,將設計分散到每個階段,從而保障軟件系統高效、如期完成。應用生命周期法優點是可以對研發進行布局以及合理規劃,促使大先軟件的設計難度均衡,對研發時間也可以進行有效把控等。然而,由于設計師分階段完成,前期工作對后期工作存在直接影響,如果前期出現問題,需要修改則比較麻煩。
3 計算計軟件開發技術應用分析
軟件開發的主要目的是服務人類生活,如何促使軟件技術應用在計算機,并且實現軟件的重要價值,對于軟件開發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將兩種不同的軟件系統安裝在計算計上進行操作,分別為VB6.0+Acess以及Web+Xml+ActiveX,將這兩種系統裝在計算計上進行操作,其中,第一種可以直接安裝,由于軟件版本為微軟版本,兼容性比較好。第二種則不可以直接安裝,必須事先安裝某些組件并且需要改變瀏覽器,則主要是由于第二個與計算機系統不兼容,因此,必須安裝組件之后才能運行。通過一定時間觀察之后,第一種軟件可以穩定在計算計上實施操作活動,并且不需要安裝組件以及其他多余修復工作。第二種,由于版本以及瀏覽器限制,用戶使用人數沒有第一種多。因此,為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以及迎合當前的市場,應當對第一種系統加大資金投入以及開展深入研究。
4 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
4.1 現階段軟件技術發展
軟件開發不論在現今還是未來,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計算機的軟件開發技術所開發出的軟件,不但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造成一定影響,促使人們生活更為便捷,而且能夠促使人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比如,在手機或者電腦上可以安裝購物軟件、聽歌軟件、聊天軟件等。現代人對軟件的依賴也越來越高,軟件促使生活更快捷以及更加精彩,對提高工作效率也大有幫助,因此,軟件開發工作應當得到人們高度重視以及廣泛關注。
4.2 未來階段的軟件開發發展
未來的計算計的軟件開發技術發展趨勢良好以及未來前景廣闊。主要原因包括:首先。網絡技術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傳遞效率以及提升生產效率,對于我國的各行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因此,未來軟件開發以及計算計技術還會快速發展以及具有廣闊前景,軟件開發技術也會不斷完善以及創新。其次,當前的手機普及率極高,手機和計算計之間的功能差異正在逐漸縮小,計算計可以應用的軟件基本手機也可以使用,因此,在未來,計算計軟件開發更多會和手機相互聯系。再次,應用軟件開發技術可以促使軟件為人們提供更多更好服務,未來計算計軟件技術也會高度重視用戶體驗,并且幫助人們創造更加快捷舒適生活。最后,未來軟件開發將會不斷創造高度智能化產品,從而幫助人們在高危險領域或者醫療領域完成一些高難度的任務。
5 結語
軟件開發技術對于改變人們生活方式以及促進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相關人員應當加強軟件開發研究,軟件開發主要方式主要包括生命周期以及原型化法,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軟件開發前景廣闊,并且人工智能將會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偉.淺論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3):80+82.
[2]胡玲芳.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3(08):74-75.
[3]劉芳.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向[J].中國新通信,2015(13):89.
[4]曹程程.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6):98-99.
作者簡介
篇8
1新時期下對計算機新的需求
計算機這個行業正在快速發展,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在對計算機軟件進行設計的時候,軟件的開發人員都是在獨自奮戰,這樣也就導致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數量非常多,但是性能好的軟件卻比較少。所以,根據新時期的相關需求,計算機技術人員一定要互相學習知識,相互幫助,才可以促進計算機行業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計算機軟件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人員一定要根據時代的發展,根據人們對軟件的需求來進行開發,這樣才可以滿足市場和人們的需求。同時,任何產品都要有一個好的運營策略,計算機的軟件也是一樣的。在新時期,產品的服務質量是確保企業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例如,淘寶網就設計了一個可以進行反饋的機制,這樣就是在現階段的情況下,對服務進行反饋的一種方法。計算機軟件開發公司的整體質量,決定了計算機軟件能否可以有效地被人們使用,同時還可以看出這個開發公司是否可以持續地發展。
2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領域
2.1結合時代的實際情況
人們在對計算機軟件進行下載的時候,是需要根據對計算機軟件的需求來進行的,并且也要看軟件的便攜情況。很多的計算機軟件在人們安裝上之后,會自帶很多的廣告,這些廣告對于計算機用戶而言,是非常麻煩的,而且人們也不想看這些廣告。還有一些軟件,和人們所使用的電腦出現不兼容的情況,這樣也就導致軟件無法使用,只能將其卸載,這也是軟件卸載的其中一種原因。因此,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人員,一定要思考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使計算機軟件變得更加專業,而且給人們帶來更好的體驗。其次,工作人員在研究計算機軟件的時候,還需要解決軟件的兼容性問題。可以從企業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然后對軟件進行完善,經過對軟件的更新,才可以保證軟件的下載量。之所以要開發計算機軟件,主要是因為軟件自身的價值。例如,在設計旅游軟件的時候,因為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再加上現在人們非常喜歡旅游,所以開發人員急需設計旅游軟件,這樣才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并且得到發展。
2.2結合網絡自身的影響力
網絡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溝通,讓以往分散在不同國家的人們緊緊地聯系到了一起,使全世界的信息可以進行共享。計算機軟件屬于關聯世界的一個載體,而且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也有著全球性的特征。例如,美國開發的一款社交軟件“Facebook”,已經被普遍地運用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還有我國很多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如騰訊、阿里巴巴等都已經在全世界上市,這也就體現出了互聯網發展的形勢。
3計算機軟件應用的發展方向
計算機的軟件就是使用全新的技術手段,經過網絡的數據信息,為人們提供一些網絡服務,使人們和企業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而且讓企業和人們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加方便。因此,現階段計算機行業一定要重視對軟件的開發和設計工作。
3.1關注市場的走向滿足市場的需求
在前幾年,騰訊公司就開發了一個手機軟件,這個軟件瞬間就成為了網絡中的熱門,這個手機軟件就是《王者榮耀》,這個軟件屬于一個游戲軟件,主要是以英雄作為中心的游戲。相關軟件的開發人員在設計這個游戲軟件的時候,主要的靈感就是現在手機當中缺少一些高端的游戲,并且他們希望將一些歷史當中的英雄人物結合到游戲當中。這款游戲一經,就引起了游戲市場的廣泛關注。因此,在計算機市場當中,缺少什么樣的軟件,計算機軟件的設計人員就一定要結合市場的需求來進行設計和開發。
3.2建立一個好的印象
在計算機軟件上架之后,人們下載軟件時會關注幾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就是軟件名和內容是否一致,功能是否齊全。第二方面就是軟件中是否有其他的垃圾廣告,或者是自帶一些其他的軟件。第三方面就是在軟件打開之后,界面是否簡潔、美觀,讓人們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這三方面的內容會給人們留下印象,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軟件簡潔、清晰,功能標注明確。而且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軟件中加入其他的廣告或者是軟件,以免影響計算機企業的口碑。對于軟件的設計一定要服務人們,給用戶一種最好的體驗,這樣才可以保證計算機軟件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攜。
3.3以服務作為根本
篇9
1引言
當處于20世紀50或60年代的事前,人們是通過手工方式來實現軟件系統開發的工作,這就簡單地認為計算機軟件即為程序。伴隨著操作應用化、經濟商業化、通用兼容化與大型擴展化等各種形式軟件的相繼開發,軟件系統的開發設計者慢慢地感覺到需要提供有一定程度規范化的文件用于保證程序從開發設計、調試處理與運行顯示等環節的順利完成。由此直至20世紀的70年代時期,社會上認為軟件不但只是程序而且應當包含開發設計、調試使用、維護處理等這方面執行所需要的所有文件[1]。直到20世紀80年代的時期,國際標準化組織為軟件工程給出了官方的定義,即為計算機應用程序、實現這程序功能所需要應用的方法、規定以及相關的文件與在計算機系統上執行所需要的數據信息都稱之為計算機軟件。
2應用軟件開發技術
2.1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方法定義了根據時間角度對于軟件實行定義、開發與維護的綜合復雜問題進行相應分解,可以分為若干個不同的功能階段。每一個對應階段的開始與結束一般都會有嚴格的制定標準,上一個階段的結束代表著下一個階段的開始。制定標準作為每一個階段都應當提交高質量形式的文件,軟件相應的生命周期通常會分成六個不同的階段。
2.2原型化方法
傳統模式的生命周期法相應理論基礎相對比較嚴密。對于通常情況的軟件實際開發過程,應當通過嚴格過程的定義與事先說明,并且要求對軟件實踐開發人員與使用用戶在操作系統對應的初始階段,應當對整一個的功能結構與數據信息需求做出全面系統、準確細致而深刻地肯定。一般情況下使用用戶制定出概括性的軟件實現目標然而無法表達具體的輸入或者輸出要求。軟件開發實踐人員很有可能不能夠確保算法的執行處理效果、操作系統的兼容性與被用戶使用的人機界面模式[2]。
2.3原型的三種形態
2.3.1紙上模式原型。這一種紙張與墨水的實際模型對于軟件系統上的一部分特點進行相應的描述。
2.3.2工作模式原型。制定使用所需軟件過程中的一部分相應功能,使其能夠在計算機系統上執行處理,能夠讓使用用戶與實踐開發者在各種程度上實現了解。
2.3.3現有模式原型。使用一個能夠真正運行的操作程序,可以完成使用所需目的功能的某些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應當在新的開發過程實行改進與完善。
2.4原型法開發過程
利用原型法開發軟件大致經過可行性研究階段、確定系統的基本要求階段、建造原始系統階段、用戶和開發人員的評審階段、開發人員修改系統階段。
2.5 自動形式的系統開發方法
此類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了第四代技術所包括的許多軟件開發設計工具,使得軟件實踐開發者只需要說明軟件所需要進行實現的具體內容,卻沒有必要說明怎樣去實現處理。4GT 的軟件實踐工具可以依據系統規定從而進行需要的分析,達到自動設計與自動編碼的目的。在軟件工程的實踐開發過程當中,不能夠武斷地去選取某些特別的方法,應該跟相應的使用特征來決定所需要使用的方法[3]。
3.應用軟件維護方法
3.1對軟件工具的模塊化以及質量技術進行提升
現代模式軟件的開發具體工作中不斷意識到可維護性的關鍵作用,所以在實際開發過程當中通常都會對其進行考慮,相應軟件的實踐開發工作應當需要減弱成本達到提升質量的目的,從而做到兩者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就把軟件開發實踐過程實行模塊化分割處理,這樣就能夠依據需求對相應功能模塊執行增加、修改與刪減等操作反而不必要進行整體性地調整,同時不會對其他的模塊產生相應影響,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完成程序需要的功能增加、修改、刪除與查詢等處理操作。
3.2創建精密的軟件品質目標和優先級
應用程序的維護性應當具有可理解的、可靠的、可修改、可測試的、可移植的、可以使用與效率高等各種特點。為了能夠達到這些目的,相應付出的相當大的代價,然而這也未必是可行的。一部分運行質量特點存在著互補性的特征,比如可理解性、可測試性、可理解性與可修改性等各個具體方面。所以其它一部分質量特點會產生互相矛盾的結果,比如效率、可移植性、效率與可變性等方面。
3.3選有可維護的程序設計語言
依據程序的可維護性特點,選擇合適的程序設計語言,這方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低級別的編程語言為機器語言與匯編語言,這是十分難以理解與掌握,同時更加難以對其實行維護工作。高級別的語言則顯得易于理解,然而作為高級別編程語言,其難易程度的區別也是應當是可以理解的[4]。
4 結束語
目前階段計算機系統技術在整一個國民經濟領域之中包含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對于人們的實際日常生活,計算機系統技術顯示出無處不在的特點,把軟件技術視為其內部結構靈魂的計算機信息化系統,對于系統的高度集成化、結構功能分布化、信息多元化與功能智能化等各系列新型方向的趨勢發展越來越重視,并且能夠逐步在實踐過程中得以實現。在實際軟件開發的各個過程階段中,軟件的可維護性保持在這一階段而都成的,所以應當在整一個軟件開發過程中提升軟件相應的可維護性。
參考文獻:
[1]王熾鴻.計算機輔助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篇10
計算機發展主要是以科學技術為基石,其軟件開發技術主要是由兩個部分構成,即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系統軟件作為計算機軟件運行的基礎,是確保不同軟件有序運行的主要載體;應用軟件作為一種解決型軟件,可以有效解決軟件運行中的相關問題。通過兩者的共同作用,可以為計算機運行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兩者的開發,可以為計算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1.2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重要性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不斷開發與發展,為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推動力,可以說,信息時展的主要推動力就是計算機軟件技術。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作為計算機發展與軟件工程的核心,對網絡發展有著很大的現實意義,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網絡支持與遠程控制成為了可能,為此,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就是一種把計算機網絡變為共存和開發于一體的模式。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與進步,主要取決于計算機軟件的開發與應用,通過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計算機軟件問題和計算機需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計算機軟件應用的安全性。在新形勢下,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同時也承擔著很多的責任,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3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特點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兩點:一是,應用價值高。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使得各行業受到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為此,在社會與經濟均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一定要加強技術支持,從而有效提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實現其更高的應用價值。二是,復雜程度高。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需要很大的投入,主要是因為此項工作的復雜性較高,需要企業、研究者及其機構予以大力開發,所以,對財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需求非常大。
1.4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方式
現階段,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與方法越來越成熟,在新形勢下,合理選用軟件開發技術與方式,對計算機運行及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生命周期開發法。此種方式也可稱之為結構化系統開發法,是現階段國內外較為普遍應用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復雜大系統的開發中,更是突出了生命周期法應用的優勢,是現階段計算機軟件開發的一種最為成熟、最為普遍的方式。其優勢為注重系統開發的全局性與整體性,把軟件開發與維護劃分成若干環節,每個環節均具有明確的目標與任務,極大降低了系統開發的繁瑣性,更加注重可操作性。然而,此種開發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各環節無法同時展開、前面問題影響后續工作等。二是,原型化開發法。此種方式也是較為常用的方式,其是開發人員根據系統主要需求獲取一致結果,之后開發出一個原型予以運行,從而對原型予以不斷修改,一直到用戶滿意為止的一種方式。此種方式的優勢就是可以確定用戶需求,降低了開發成本與風險,能夠對各種系統服務功能予以充分利用,其劣勢就是不適合在大型系統開發中應用。三是,自動形式系統開發法。在軟件開發過程中,應用自動形式系統開發法,可以明確軟件開發目的與內容,并不需要對開發過程予以說明,但是能夠根據軟件設計需求予以自動設計與編碼。
2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現狀
目前我國軟件開發技術中,工作者結合社會需求與國際先進軟件技術開展了融合式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就目前軟件開發技術現狀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2.1國際軟件開發技術現狀
就目前軟件開發而言,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的技術水平較為先進。因為這些國家是計算機技術的發源地,所以其軟件開發技術工作的起步相對比較早,擁有許多領先技術理論與專利性技術,并且在教育工作中也培育了許多專業技術人才。在這些優勢的協助下,西方國家的軟件開發具有很大的知識優勢與技術優勢。與之相應的是以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軟件開發工作,其是隨之而來的軟件開發國家,其在技術理論、人才儲備、技術力量等方面要明顯弱于先進的西方國家。但是,在這些發展中國家中,由于軟件開發技術工作深受國家的關注,得到了大力支持與發展,再加上全球一體化發展與網絡信息化發展的影響,軟件開發技術水平越來越高,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針對此種情況而言,國際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發展越來越全面,并且在此背景下,以開放源碼、高效處理、高端計算為代表的軟件開發技術應運而生,為計算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2.2國內軟件開發技術現狀
在我國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中,因為其起步比較晚,在技術理論、人才儲備、技術力量等方面的制約下,使得整體技術水平要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科學技術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為軟件開發技術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此種形勢下,我國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進步空間越來越大,尤其是對中文軟件的開發。根據我國發展的具體情況,軟件開發工作者在充分利用國際先進軟件開發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出了很多優秀的中文軟件,為我國軟件開發技術發展提供可靠依據。與此同時,在此種形勢下的作用下,我國軟件開發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區均建設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軟件開發基地,為我國軟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很大的平臺。
3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應用
隨著計算機信息化、網絡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軟件開發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并且在應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計算機軟件開發目的就是通過軟件的創新,對現有計算機軟件進行不斷的優化,針對某一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而言,只有真正發揮出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價值,才可以說明技術應用有效。在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的形勢下,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軟件開發網絡化
隨著社會網絡話進程的不斷加快,在計算機軟件開發工作中,軟件網絡化應用越來越廣泛,并且成為了發展軟件技術的重要所在。在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網絡化應用方面,主要是以JavaScript編程語言的應用為代表。此種編程語言的作用主要就是讓編制的程序與開發的軟件更加符合Web網絡環境,可以在此環境中進行良好的運用。可以說,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網絡化發展的杰出體現就是JavaScript編程語言的普遍運用。
3.2軟件開發服務化
從某種角度而言,計算機主要就是為人們提供服務的一種工具,可以說,在軟件開發中,其服務化功能也來越突出。此種服務化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網絡服務環境的設立。在目前軟件開發工作中,軟件開發的重要部分就是網絡服務環境的設立,通過此種服務環境的設立,能夠為計算機用戶提供更大的便利,促使計算機應用普及化。二是,軟件操作越來越普遍。在目前軟件開發工作中,開發者越來越關注軟件可操作性的加強,使其能夠為計算機用戶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優秀的技術服務,使計算機應用越來越普遍。
3.3軟件開發智能化
隨著計算機軟件開發工作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網絡化技術的不斷影響,近些年來,軟件開發工作越來越智能化,尤其是隨著網絡軟件開發平臺與嵌入式軟件技術的研發,為計算機軟件開發的智能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此種智能化優勢,為計算機軟件應用的普及提供了可靠保障,并且具有操作方便、利用率高的特點,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應用。
篇11
6)不斷的測試軟件與程序具有的可操作性,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編寫與校正。7)按照用戶對軟件的反饋,不斷完善軟件中存在的不足。
(3)自動化的系統開發技術自動化的系統開發技術與上述兩種開發技術進行對比,該種技術具有較強的便捷性。主要運用較多4G技術,以軟件需要的功能以及軟件開發工具為基礎進行開發與設計。在運用自動化的系統開發技術人員僅需要確定軟件具體的內容以及功能,就可以較好的對軟件進行程序上的編寫。而后,該項系統就會自動的進行編碼設計以及分析,完善對軟件的開發與設計工作。所以,自動化的系統開發技術對計算機軟件的開發與設計所需要遵守的原則與要求都非常嚴格。
4結束語
對于軟件進行開發的人員需要明確計算機軟件開發要點、開發設計原則以及先進的開發技術,靈活的運用原型化的開發技術、生命周期開發技術以及自動化的系統開發技術,從而較好地保障其開發出的計算機軟件具有實用性以及可操作性,較好地滿足國民對計算機軟件的需求,跟上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步伐,為我國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飛速發展保駕護航。
篇12
一、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概述
(一)概念
計算機軟件主要指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系統軟件是監控、管理和維護計算機的軟件,比如操作系統和自檢程序等。而應用軟件則是解決用戶具體問題的軟件,比如人事管理軟件和學習管理軟件等等。不管是系統軟件還是應用軟件,都為用戶提供了利用計算機代替或簡化一種計算機的工作環境,對于用戶來說,接觸計算機其實是接觸計算機軟件。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多是手工方式,這種軟件開發技術不僅出錯率較高、生產效率低下,而且不能滿足軟件生產需要。隨著商品化、大型化軟件的開發,人們意識到計算機軟件的開發需要規范的文檔來確保程序設計、調試和運行。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將軟件工程定義為:實現計算機程序功能采取的規則、方法及與之相關聯的文檔和在計算機上運行程序所需的數據都是計算機軟件。
軟件工程的發展大體經歷了程序設計時代、軟件時代和軟件工程三個時代。以建筑工程開發為例,可以看出計算機軟件開發過程與建筑工程開發有較大的差異。建筑工程開發過程中,設計藍圖設計之后,之后的每一步都不存在回溯的問題,但計算機軟件工程在開發的過程中,每一步都有可能經歷多次的修改、適應等回溯問題,另外,軟件開發成功投入使用后,要考慮到軟件運行和維護的問題等等。
(二)開發方式
計算機軟件常用的三種開發方式:
1、傳統的生命周期法。根據時間劃分角度,將軟件進行各個方面的拆分,并對其進行分解,形成不同階段,且每一個階段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其特定的嚴格要求。通常意義上,一個周期大致為半年左右。
2、軟件原型化的方法。在對初期概念比較模糊的計算機軟件進行開發和調試時,由于傳統的生命周期法需要對軟件最初期的相關資料進行認定,因此,對于此種類型的軟件其并不能適合。但如果把計算機軟件原型化,通過對原型化系統的研究來確定軟件的本質要求,在此基礎上并將前期得到的概念進行新的開發建造,最終達到修改階段,由此便完成了對軟件開發的建造。
3、自動化形式系統的開發。自動形式系統的軟件開發方式主要利用第四代技術中的多種軟件開發工具、操作人員并不需要說出具體的方法,只需要說出內容,其軟件工具就通過自動分析并設計出程序編碼。
(三)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
1、XML
XML是包含了類似HTML的文本文件。而在這一個文件定義一個樹型的結構,用來描述其所存儲的數據。它的最大優點就在于這個文件中所存儲的結構數據。還可以儲存非結構數據。也包括一些關于基于XML的語言,有XSL、XHTML、DTDs、XSLT、XSD、X quer及X Path。XHTML的本身是XML,同通常的HTML比較,XHTML的格式更加容易進行處理。XSL與XSLT是XML進行轉換所使用的語言,它們將XML轉換成為各種各樣的格式。DTDs是對XML文件以及其所包含一些數據類型進行描述,可以不通過編寫所定制代碼,就可以完成XML內容的檢查,讓其強行遵守所給出的規則。X query與X Path是查詢語言。它們能夠從XML中吸取一些單個的數據及數據列表。
2、Web Services
Web服務是XML后的產物。XML可以進行描述數據和對象,其可以保證XML文檔數據的有效性。其文檔非常適用于一種實現跨平臺服務標準基本的格式。
3、面向對象的編程
過去十年里,面向對象OOP技術在領域中占據過統治的地位,OOP理念是從Smalltalk開始的,然后慢慢到C++和Pascal,到Java成為真正的主流。和C++是OOP發展的最高層次。
4、Java、C++、C語言、這些高級編程語言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每種語言都能獨立地進行計算機軟件的開發。
5、JavaScript
JavaScript作為非常重要的腳本語言,被所有主流的瀏覽器所使用。在編寫Web應用程序時,JavaScript是不可缺少的。JavaScript也可以作為一種服務器端腳本語言,其極可能會成為將來設備的腳本語言和主流應用程序的語言。VBScript雖然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但連微軟都傾向使用JavaScript來編寫其腳本代碼。
6、Regular Expressions
雖然很多人認為正則表達式太過于繁瑣,而且很難讀寫,但是其功能非常強大,在很多領域都需要使用它。在搜索純文本數據,其表現出了強大的功能。
7、Design Patterns
其作用是用來通過創建和分類對象,從而簡化編程。設計一個模式將一些對象進行分類成為制定的模型,OOP使用得越多,其作用就越明顯。
8、Flash MX
當需要更多的客戶端圖形以及編程能力時,HTML與CSS就不能滿足此刻的需求,Flash才是最好的選擇。在Flash里編程將會非常容易,并且其速度也明顯比Java快。
9、Linux/Windows
這是PC機兩大操作軟件,需要學會對其進行配置、安裝。當今的軟件開發程序都基于這兩大操作軟件平臺上,對這兩大軟件要有一定的了解。
10、SQL
對數據庫的查詢,SQL雖然只是一種基本操作技能,但是其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許在未來,圖形界面會取代人們對SQL的使用,但是數據的查詢永遠也不會離開SQL,掌握SQL的基本語法,對將來編程數據的使用有很大的幫助。
(四)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重要性
軟件開發技術是軟件工程較為關鍵的技術之一,對計算機網絡發展有著極大的助推作用,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能夠促使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創新,使一些網絡支持、遠程控制成為可能。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使得計算機網絡形成開發性、共存性的一種網絡模式,對于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有促進作用。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解決了軟件開發落后計算機網絡需求的問題,隨著軟件開發技術的不斷提高,軟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也有了較大的提高。上述的計算機軟件開發重要性推動了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
二、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軟件開發者進行軟件開發是為了使計算機可以更好地為人類服務,所以,一種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要能夠稱得上成功,需要真正實現其良好的實用價值。下面通過一個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實例來說明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價值。運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開發兩個產品,其中第一個產品運用高級數據庫服務器的Web+Xml+ActiveX模式來進行開發設計,第二個產品運用VB6.0+Acess的單機版模式來進行開發設計。現利用這兩種產品分別在客戶機端進行安裝,發現采用第一個產品的話,在客戶機需要安裝ActiveX組件,還要更改瀏覽器的安全設置,這使得在客戶端安裝第一個產品時有一個安裝步驟;而如果采用第二個產品,則在客戶端可直接安裝,這是因為VB虛擬機以及Acess驅動都是微軟歷史版本,系統可自動兼容。成功在客戶端進行安裝后,運行一段時間,第一種安裝方法在安裝、運行上受系統操作版本或瀏覽器安全設置的限制,給用戶使用帶來了一些麻煩。然而第二種安裝方法運行穩定,如果需要修復安裝或者備份還原數據,用戶能夠單獨去完成,缺點是隨著客戶端使用時間越來越長,用戶數據會逐漸增多,在客戶端運行的后期,運行速度會下降,此時就需要進行人為轉檔。這個實例促進了計算機軟件開發者對軟件開發與應用問題的認識。計算機作為常用的工具,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當前,計算機已成為一種大眾化的工具,不一定要求使用計算機的工作人員均是專業化人才,所以,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要按照客戶具體要求與實際情況來進行開發。計算機軟件開發過程中還要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軟件強大的功能以及簡單實用性。
三、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發展趨勢
(一)軟件技術的智能化發展趨勢。隨著人工智能在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其應用范圍也得到相應的拓展。而軟件技術的開發也只有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才能使人工智能軟件的開發獲得成功,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劃時展。
(二)軟件技術的融合化發展趨勢。將傳統的電氣化、機械化和自動化等計算機硬件系統通過軟件開發轉化為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軟件核心技術,這一融合必定為產業帶來更大的經濟市場競爭力。
(三)軟件技術的服務化發展趨勢。當面向客戶時,軟件技術的開發者將最優秀的設計理念、最先進的軟件技術、一流的產品和最優質的服務呈獻給客戶,由此形成軟件行業的主流模式。
(四)軟件技術的網絡化發展趨勢。由于互聯網的全球性發展,不僅拉近了全球的距離,更將網格化發展作為計算機產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而網格化又是網絡化的表現形式。因此,推動了全球網絡化的發展趨勢。
(五)軟件技術的開放化發展趨勢。軟件技術的開放化指的是計算機軟件產品的標準化和軟件源代碼的開放化。只有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開放,計算機軟件設計者之間才能更好地進行交流和溝通,達到共同進步,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并促進計算機軟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計算機軟件技術是計算機的核心,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篇13
在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核心的新信息時代,相關軟件在計算機系統上實現了完美的應用,有效地滿足了人們的信息需求。但是,由于面臨功能類型日益增多軟件類型,其在實際開發中變得復雜。在涉及軟件開發結構、標準以及相關計算機人員過硬的能力方面,容易出現開發不協調的問題,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把握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有關內容,需要相關人員不斷探究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及應用,根據其開發現狀、問題、應用分析以及開發意義對其進行策略開發。
1 計算機軟件概況
計算機系統是由硬件和軟件共同組成,硬件為計算機的運行提供支持,軟件對計算機的工作進行合理的組織,計算機系統缺少其中任意一個部分就不能進行正常工作,在計算機資源方面應該考慮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兩個方面,不能僅僅考慮一個方面,但其中核心的是計算機軟件。
計算機的軟件是由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組成。其中,系統軟件可以對計算機實施控制、管理、監督以及維護,能夠為計算機軟件的正常運行提供基礎性的安全保障;應用軟件可以對具體的應用進行操作,能夠及時解決計算機的各種問題,比如財務管理軟件類型就屬于應用軟件。
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應用對各個領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管理部門當前應該加強對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力度,促進其健康、快速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2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進程
在20世紀中期,計算機方面的工作都是由程序員進行手工操作完成,包括對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不僅造成生產率低下而且還會帶來各種錯誤。但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計算機軟件的開發經歷了萌芽、發展以及完善更新階段,也不斷投入了高素質的研發人員,從而加快了計算機軟件發展進程,降低了軟件開發的難度,提高了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具體應用。
在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發展中,其開發方式經歷了由原型化開發到再生化開發再到周期研發化的轉變,形成了現階段最廣泛的系統研發方法,即計算機自動編碼、完成設計的過程。
2.2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存在的問題
在經濟、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得到了社會各方的支持,也實現了技術的不斷發展。但是,由于受信息全球化的沖擊,我國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面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核心技術缺乏。我國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起步較晚,開發水平不高,缺乏突破性的創新,沒有形成核心的研發技術,使得我國的計算機軟件產品質量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第二,人才結構不合理。計算機軟件開發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但是技術人員的引進需要大量的費用,且技術開發的周期長,短期效益不明顯,使得有關部門很難推進科研人員的機構調整。第三,產品體系不完善。我國計算機軟件產品結構缺乏核心的技術支持,沒有形成品牌效應,缺乏完善的產品體系。第四,計算機軟件的開發環境不良。軟件開發方面硬件投入的力量比軟件投入的多,且軟件開發存在不公平、價格誘惑、知識產權不被保護的問題,導致軟件開發的不良環境。第五,軟件開發成本高。高成本的軟件開發使得給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壓力,同時,社會的發展對計算機技術要求的不斷加大,導致計算機發展的復雜化,復雜化就要求高額的開發成本,需要投入的人力也不斷加大。
3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意義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開發能夠促進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軟件開發能夠促進開發人員創新能力的提高;第二,軟件的開發有效保證了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的實現,同時,也有效維護了網絡的便捷性和時效性;第三,軟件技術的開發使計算機技術適應了計算機網絡發展的需求,形成了開放性、共存性的網絡發展模式;第四,軟件的開發提升了研發人員的工作效率。
4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所存在的問題警示我們要注意對軟件開發技術的研究,下面根據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特點、研究方法、策略,并借助Internet、新一代網絡通信的成功應用,說明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方向及研究點。
4.1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特點
4.1.1使用價值高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發展中應用了計算機技術,計算機軟件作為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重點,它的開發對于各個行業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在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的過程中,社會經濟發展得到了其技術上的支持,逐漸提升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開發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
4.1.2開發程序復雜
計算機軟件的開發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投入,主要是由其開發程序的復雜、多變導致,因此可見,軟件的開發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程度有很大的要求,只有得到充分的支持,軟件開發才能順利進行。
4.2 計算機軟件開發的方法
4.2.1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法是指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開發周期要從時間角度對其定義,根據開發的時間,將軟件開發分為設計、開發、評估和運動等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開發的標準存在不同的差異,因此,此方法要求開發人員要明確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含義,將其說明提供給客戶,并能幫助了解和掌握含義,從而積極的發揮軟件的職能。
4.2.2 系統開發法
系統開發法是指利用軟件編程中程序員需要的編程語言中的編程軟件研究軟件開發技術。此方法的開發形式自動化,開發依據為客戶對軟件功能和目標的定義,并能在此基礎上對軟件開的平臺進行有效利用,從而保證軟件代碼編寫的完成。
4.2.3 原型開發法
原型開發法包括實驗型、探索型、進化型三種類型,具有動態性、直觀性和嚴謹性的特點,主要要求客戶和開發人員加強交流,通過客戶的引導來保證軟件功能的完備。
4.3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策略
面對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問題,要采取一定的應用策略,從而保證軟件開發技術的穩定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3.1 關注軟件開發技術中核心技術的研發
軟件開發技術要通過國家、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努力,不斷加快其研發的創新,促進核心技術的強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軟件技術開發的可持續發展,保障開發的軟件產品質量。同時,開發人員一方面要加強和客戶的聯系,根據客戶需要研發產品,另一方面要對開發的軟件難度進行把握,為研發提供可靠的數據保障,實現軟件的有效開發。
4.3.2 關注軟件開發的質量
軟件開發的核心人員要組成研發小組,通過小組努力,有效解決軟件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保證軟件開發的健康運行。為了提升軟件開發的質量,國家和政府還要積極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其研發提供基礎保證。
4.4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表現
4.4.1 Internet的應用
Internet在全球的應用不但推動了信息的交流,實現了全球信息資源的共享,而且還加強建設了“全球村”,使全球人民聯系的不斷加強。Internet的應用的特點分別是范圍涵蓋全球的連通性、信息系統沒有統一控制的自控性、涉及大量信息的豐富性。
4.4.2 新一代網絡通信的應用
在Internet的應用的推進下,信息的傳播加快,其傳播的模式和工具以及傳播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多種多樣的通訊設備、信息處理設備,并以無線網和區域網的形式推動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信息化時代。
4.4.3 軟件工程的應用
在運用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時,主要存在著兩種產品模式。第一種軟件開發產品是利用vB6.O+Acess的單機版計算機運行模型,第二種軟件開發產品是利用
Web+Xml+ActiveX的數據庫服務模式。將這兩種不同的產品模式同時安裝在客戶的計算機上,可以發現第一個軟件可以實現自動化的操作模式,能夠為客戶提供便利,這款軟件在開發中比較穩定且軟件的安裝和修復都在獨立的模板,用戶可以 進行簡單的操作發到自己的目標,但是這個軟件的運行時間比較長,運行效率較低,能源消耗大。第二個軟件的使用則是需要更改相關瀏覽器的參數設置,和第一個軟件比較,操作較復雜,因此,很容易受到計算機運行版本的限制,而且因為其參數設置的復雜使其的更新和維護也變得復雜,給客戶的使用帶來了麻煩。
由兩種產品模式的實驗分析發現,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客戶對其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對計算機軟件工作人員的技能也提出了要求,基于這種情況,在計算機領域興起了軟件工程的發展。在軟件工程的發展方面,通過制定一系列的系統規范,幫助軟件開發人員根據系統規范對開發出來的軟件進行調整,并對未開發的軟件進行預測,從而更好地實現軟件性能的開發。
5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是計算機能夠廣泛應用的基礎,因此,未來要對計算機軟件的發展方向進行調整和優化,不斷提高其服務質量,主要的未來發展方向為開放化、智能化、網絡化。
5.1 開放化
開放化是指計算機軟件的技術、產品標準以及源代碼等方面的開放。要求軟件開發人員不斷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把握核心的開發技術,實現軟件開發的高效化和科學化。
5.2 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實現智能。智能化實現的依據是通信設備以及網絡的發展,從而不斷為大眾提供高質量的網絡服務。
5.3 網絡化
網絡化是指軟件開發要在網絡背景下實現全球的交流,加快促進網絡環境下全世界人們之間的聯系,從而促進網絡發展。在不斷實現網絡化的過程中日益豐富計算機的網絡功能。
6 結語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研究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在計算機軟件系統不斷更新的同時,對于軟件研發人員來說,軟件開發的重點是找到合適的系統,特別是對軟件硬件系統的開發。正確的開發能夠減少計算機軟件工作的漏洞,提升開發產品的實用性,可見,軟件開發技術的價值非同一般。因此,為了促進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加大對軟件技術開發的費用支持,對開發設施投入注意力,不斷創造有利的軟件開發條件,選擇有針對性地開發技術,從而不斷提高開發的效率,提升開發的應用性,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凱英.淺談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無線互聯科技,2013(1):
69.
[2] 朱倩.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探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8):278-279.
[3] 張鑾.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探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18(4):163-164.
[4] 張偉杰.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現狀及應用探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21):81.
[5] 楊向輝.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未來展望[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5):70.
[6] 劉蓉.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現狀及應用探究[J].信息通信,2015(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