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公司形象問題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公司形象問題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司形象問題

篇1

從激勵理論作用看,人性化符合高校學生的心理動因。波特和勞勒的期望激勵理論認為,一個人在作出成績后,得到兩類報酬。一是外在報酬,包括工資、地位、提升、安全感等;另一種報酬是內在報酬,即一個人由于工作成績良好而給予自己的報酬,如感到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對自我存在意義及能力的肯定等。它告訴我們,不要以為設置了激勵目標,采取了激勵手段,就一定能獲得所需的行動和努力,并使員工滿意。要形成激勵努力績效獎勵滿足并從滿足回饋努力這樣的良性循環,取決于獎勵內容、獎懲制度、組織分工、目標導向行動的設置、管理水平、考核的公正性、領導作風及個人心理期望等多種綜合性因素。發展心理學也表明,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個人社會實踐活動是影響人的心理發展的外部因素。其中遺傳素質是生物前提、物質基礎,是發展的可能性;社會環境在人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使遺傳的可能性成為現實性;作為特殊社會環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則在人的心理發展中起疏導作用,如何結合高校學生的心理動因,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激勵推動,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如到了大學階段,將面臨一系列的心理矛盾:感情與理智的矛盾、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矛盾等,但在心理的各種機能上,則基本走向成熟,如感知的條理性、思維的深刻性、記憶的準確性等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接近了成年人的水平。所有這些規律,都是人性化的根據,或者說是這些規律本身就是人性化體現。

從身心發展規律看,人性化符合高校學生的年齡特點。從身心發展規律看,大學生正處于第二斷乳期,正在從幼稚走向成熟。這一時期的大學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他們迫切希望擺脫對成年人的依附,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子”,要求以成人自居,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持批評態度。為了滿足自我表現和引人注意的需要,行動上有很強的反抗性。具體表現為對權威強制的反抗、對不同意見的反抗、對教育的反抗、對束縛和干涉的反抗等。同時,大學生缺乏實際生活的鍛煉,社會閱歷淺,世界觀、人生觀還不穩定,比較容易受社會各種思潮所左右。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各種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思想觀點難免對一些大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使他們容易偏激,產生很大的主觀隨意性。另外,大學生同成年人相比,盡管有一定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的能力,但還比較動蕩多變,情感上帶有明顯的兩極性,行動具有不穩定性和缺乏克制力。這些心理特點,要求高校在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須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以人為本。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的對策思考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要真正做到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就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內部心理和外顯行為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實際心理需要。根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行人性化的心理學依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體察學生的潛能,尊重學生的價值選擇,真正把人性化教育貫徹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終。

明確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的心理原則。做思想政治工作時,應把工作對象當作活生生的、具有豐富情感的人來看待,推心置腹,以誠相待,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引起工作對象的情感共鳴,即“動之以情,以情感人”。為此,必須堅持滿足需要的原則,即要求圍繞人的主導需要開展工作,解決問題。要了解人的需要狀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合理地滿足其正當需要,把工作做到實處,解決對象的實際問題。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區別于他人的個性特點,每個人所處的各種環境也不盡相同。所以,要根據人的個性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即“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必須堅持恒常性原則。

尊重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有在他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所謂“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任何戒備,不擔心別人會隨時指責和批評自己,時刻有一種安全感。所謂“心理自由”是指,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不必有太多的條條框框,不必有太多的約束,能夠比較自由地思維和表達。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時,要尊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將成人化的要求強加到學生身上,應該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讓學生按照不同的個性特征來塑造自己,讓學生充分獲得玩的樂趣、探究的神奇、冒險的驚喜,充分體驗自由活動和由此帶來的各種自我體驗和自我發現,充分發展他們的自發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突出以個性塑造為價值導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是:“把一個人在體力、智力、情緒、倫理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他成為一個完善的人,這就是對教育基本目的的一個廣義的界說。”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取向可分為兩層:第一層次是實現個人價值,在實現個人價值導向下,也關注社會價值的實現;第二層次是教育目的中個人價值的實現轉化為全面提高人的素質,重點關注人的修養提高和人的新精神、人的獨立個性培養。培養受教育者的獨立個性,就是要保證受教育者獲得自由發展的條件,增強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形成受教育者的開拓精神、創新才能,養成受教育者完整健全的人格,提高受教育者的個人價值,人的獨立個性的核心是其創造性人格特征。一個人只有不斷地開拓、進取和創造,才能不囿于傳統,才能從唯書、唯上的奴性人格中徹底解放出來,通過不斷調整人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去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當前的現代化建設,正是需要這樣的具有獨立個性和創造性人格的新一代。因此,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取向這個基本點,不僅反映了人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目前社會發展水平對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歸因。從學生的行為表現入手,結合環境因素來對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進行歸因,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或推論其原因的過程,也就是解釋和推測他人或自己的行為的原因。歸因分析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心理活動的歸因;2.行為的歸因;3.對未來行為的預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運用歸因分析時,應當做到:要盡可能科學準確地對對象(即人)進行歸因。做到這一點,不僅要看到對象行為的特殊性與連續性,而且要全面系統地了解歸因對象的其他相關因素;不僅要調查行為的表現,而且要摸清行為的態度;不僅要分析導致對象行為的主觀原因,而且要找出影響行為的客觀環境因素。同時,要指導對象正確地自我歸因。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行為達到目標的情況下,人們多把成功歸因于自身因素,如個人努力、能力、勤奮等,而在行為失敗的條件下,人們多傾向歸因于任務難度、客觀條件的限制和運氣等外部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幫助職工實事求是地分析行為的動機、目的、效果,使之正確地歸因,特別是不回避對自身的歸因。

篇2

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新情況、新矛盾、 新問題大量涌現。主要表現在:

一是社會多樣化趨勢加快,帶來人們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準則的多樣化追求。職工更加注重自我設計,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個體意識普遍增強,群體意識減弱,這既是改革深化、社會進步的反映,同時也給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隨著企業深化改革,利益格局調整,分配收入近一步拉大,各項改革措施涉及職工的切身利益,引起職工的高度關注。利益碰撞使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增多,部分職工群眾的思想觀念與形勢發展不適應,會造成一些人心態失衡,人民內部矛盾相對復雜、集中、突出,群眾性、突發性事件增加,大量的思想認識問題和實際問題需要解決。

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但市場經濟的“雙重效應”,其固有的負面影響使一些人理想信念淡化,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利己主義滋長,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先進與落后、進步與退步、觀念更新與沉渣泛起等現象的相互并存,特別是、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在黨內蔓延,引起了群眾不滿。

四是多種思想意識激烈碰撞,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 文化乘機而入,“左”的傳統觀念和小生產意識,都會長期發生影響,唯心論、有神論、偽科學和反思潮,借助不同渠道和形式公開向主導地位進行挑戰。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上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一是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重視不夠,存在著“實用主義”的現象。對待思想政治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思想政治工作經常陷入“在加強改進聲中削弱”的怪圈;更有甚者,認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無,改革往往先從政工開刀,機構減,崗位砍,人員轉,挫傷了政工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單打一”現象,沒有形成整體合力。有的行政干部認為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與自己沒有關系,對思想政治工作關心支持不夠;有的政工干部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當作自己的“專利”,沒有廣泛發動行政、技術干部、黨團員、班組長、 職工群眾共同參與,齊抓共管;有的單位政工部門之間缺乏協調配合,各自為戰,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沒有形成整體合力;思想政治工作還存在著“體內循環”的現象,與生產經營管理的結合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兩張皮”現象。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不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盡管政工隊伍的素質總體是好的,但與行政業務干部隊伍相比,高學歷的比例還比較低,不少政工干部的理論素養、知識水平、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還不能完全適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三、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作為新形勢下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們也應該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問題上做出自己的思考和行動,從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為建設創新型企業獻計獻策。

1.用新的榮辱觀來引領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

現代社會總體上是開放和寬容的,但在一些基本問題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線和準則。現代社會生活多樣性,給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論怎樣選擇,都不能離開做人的底線,都不能顛倒是非,以丑為美,以惡為善,以恥為榮。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在我們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時,必須樹立的社會價值觀和個人人生觀。它應當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共識,也應當成為每個人做人的準則。

實際上,總書記的“八榮八恥”榮辱觀,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精辟概括,同時又賦予其鮮明的時代特征,是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八榮八恥”,高屋建瓴,在真善美與假惡丑之間劃出了涇渭分明的界線。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生動體現,也是匡正當前從政道德、社會道德、社會風氣的重要指導原則。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精神文明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2.與時俱進地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更多的國家承認我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我國的開放程度進一步增強,人們的思想也相應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會產生了很大影響。一方面,市場經濟意識的逐步增強,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隨著法制逐步健全,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鞏固;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頻繁交往,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吸取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呈現出一種全新的環境。在與國際經濟接軌的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又要在內容、形勢和手段上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必須堅持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繼承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秀成果,從企業經濟工作的實踐出發,在內容、形式、手段、機制等方面進行創新。

3.把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

在企業的思想建設工作過程中,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始終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確工作方向,從而為企業的整體發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證。

篇3

價格理論是經濟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任何一種物品定價前必須定出這類物品在經濟學中的屬性,公路也不例外”屬私人物品的,應該由市場定價;屬純公共物品的應由政府在稅收中解決,不存在價格問題;介于兩者之間的準公共物品價格的確定則要有充足的理論依據“西方經濟學中對公路的性質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按照薩繆爾森對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定義:在公路不存在擁擠現象的情況下(此時擁擠成本為零“因為擁擠造成排隊現象,浪費了時間,所以產生了成本),它表現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特性;而當消費者增加到一定數量,擁擠現象產生后,公路又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的私人物品特性”我國收費公路產生的經濟原因是為了降低擁擠成本,增進社會福利,主要通過明確界定產權,通過價格調節機制增加公共物品有效供給。

1.1免費公路的經濟學屬性

免費公路大多是低等級或者等外級公路,由政府(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的“免費公路由于其使用上是免費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特性,因此免費公路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公共物品”也正是由于此,公路本身不能取得任何收入,也就不可能通過市場機制吸引私人資本進行投資和運營。

1.2收費公路的經濟學屬性

收費公路的經濟學屬性較難判定,因為公路建設歷來被認為是公益事業;另一方面,許多收費公路也有私人資本介入,許多收費公路還具備財務生存能力,有些收費公路還可能贏利,我們認為應該將收費公路列入準公共物品,原因如下:

(1)不論是收費公路還是免費公路都是一種交通基礎設施,收費公路的建設和運營也是公益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收費公路的服務是一種公共物品,公路的最終所有權由全體公民共同享有,公路通行者對公路的使用基本不具有排他性。在公路未達到擁擠狀態之前,任何一個公路使用者都不會對其他使用者發生影響,任何使用者都不以拒絕他人的使用而使用。

(2)公路還具有明顯的消費非競爭性。因為公路產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在達到擁擠狀態之前,增加一個通行者的邊際成本為零,也就是說并不增加邊際成本。

(3)無論是收費公路還是免費公路,都能產生正的外部效應“如一條公路的開通除了便利交通之外,還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改善地區的產業布局,甚至會改變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等”,公路的這種正的外部效應其動力主要來自于政府,而不是來自于競爭中的市場。

4)我國收費公路無論收費目的是什么,都是國家公路網的組成部分,這些收費公路都不可能從國家路網中割裂出去“即使是經營性收費公路,在收費權轉讓后,公路本身仍然不可置疑地歸國家所有”。

5)某些收費公路的建設和經營可以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優惠政策和財政補貼,這是完全競爭市場中的私人物品生產和經營所不能得到的。

6)收費公路的建設和運營的組織是經過政府特許的“不取得政府特許的企事業單位無權進行收費公路的建設和運營”基于上述原因,公路的本質屬性是公共產品,是公共財政服務的基本職能之一由于公路具有很強的社會公益性,并且最終所有權屬于國家,最終必將收歸國有,由任何公民自由使用,從本質上講應該屬于公共產品的范疇。可以認為我國目前的收費公路是具有準公共物品的性質。

2、現階段公路“表象商品”形式不改變其區別于普通國有資產的特性

盡管公路的本質屬性毋容質疑是公共產品,但在社會經濟發展實踐中,往往會出現政府財政資金不足和社會經濟發展對公路交通的客觀需求之間的矛盾,為了調和這種客觀的矛盾,確保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在向公路通行者收取通行費用具有經濟、技術可行性的前提下,公路就具有了使用排他性,但其消費的非競爭性依然存在。因此,公路的一種“表象商品”形式——全封閉收費公路出現了,公路在一定時期內就具有了階段性部分商品屬性。公路提供交通的便利使貨物的運輸費大大減少,消費者雖然負擔了通行稅,卻比在沒有這類公共工程、繼而沒有通行稅的場合下,能夠購得價格更低的貨物。貨物價格因通行稅而提高的程度,不及因運費低廉而降低的程度,納稅者由于繳納通行稅而得到的利益,大于沒有方便的交通造成貨物價格高昂而蒙受的損失。他的支出恰和他所得的利益成比例,而這利益的取得就是以繳納通行稅為代價。

世界各國都存在類似的發展過程,我國現存的各類收費公路,都是利用公路的這種“階段性部分商品屬性”,為公路建設融資,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促進了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解決了限制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綜合效益。公路的建設,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沿線經濟的發展,為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構筑了一系列新的經濟增長點,顯示了巨大的生命力。與此同時,公路還促進了社會進步和現代文明。高速公路的效益遠遠超出了交通運輸行業自身,有著廣泛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但必須要明確,收費公路僅僅是為了緩解供需矛盾所采取的“權宜之計”,公路是公共產品的本質屬性,對國民經濟及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作為特殊基礎設施的最終所有權只能屬于國家。而所有權的不可變更性,決定了其產權的不可交易性,使公路從本質上根本區別于其它產業和商品。國家對公路擁有最終所有權,并通過專門的特殊政策對其進行管理和監督。同樣的道理,相應的收費經營企業在定位上也絕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企業實體,國家投資在其中所形成的資產也不同于普通企業中的國有資產,其管理問題自然也應區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國有資產管理。

3、現階段公路“表象商品”形式的共存性及必然性和對策建議

如前所述,應當明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路經濟屬性的主流仍然是公共產品屬性,但卻已經不再是純公共產品,但這僅僅是公路在特定時期的階段性特征。從整體構成角度看,當前我國和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實踐中,并不是所有的公路都具有同樣的屬性和特征。與公路在技術等級、服務功能和建設投融資以及管理模式上的多樣性變化相應,公路表現為一定時期內經濟屬性上的變化和共存。具體地說,所謂“級差效應”、建設資金不足和客觀需求之間的矛盾的客觀存在和多種投融資方式的出現,使公路,尤其是高等級公路在一定時期內具有階段性的部分商品屬性成為可能和必需。在我國公路的建設實踐中,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高等級公路一般都具有相對低等級公路較強的非公共產品屬性特征,即階段性部分商品屬性,而縣鄉和國防公路則具有明顯的公共產品屬性特征,兩者作為公路的兩種不同的“表象”形式將在一定時期內。引用世界銀行研究結論,干線公路的商品性指數為2.4,具有較強的商品性;農村公路的商品性指數為1,商品性最低,基本是純公共物品。因此,對公路的經濟屬性的認識既不可一概而論,應注意區分不同公路類型經濟屬性的變化,從政策上區別對待,分類指導;但也不可夸大,甚至混淆其階段性部分商品屬性和公共產品本質屬性之間的關系,將其建設和管理過程完全推向市場,等同于一般市場經濟活動,套用一般的市場規則和法律,推卸政府在許多方面更直接的責任和不可推卸的義務,這勢必會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轉貼于

4、公路經濟屬性的“表象”可轉化性和回歸性及定位依據

進一步分析會發現,由于公路經濟屬性的“表象”多樣性實際上反映的是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時期經濟水平的差異。隨著政府財政資金不足和社會經濟對公路交通的需求之間客觀矛盾激化與緩和的交替變化,使得公路的社會經濟屬性呈現出表面上不同時期的可轉化性。但可以預見,在一般情況下,隨著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如上所述的理由,公路最終將回歸其公共產品的本質屬性,其經濟屬性具有最終回歸性。但在達到公共財政高度富足之前,也存在特殊情況,表面上表現為由公共產品屬性向階段性部分商品屬性的轉化過程。應該強調其不變的本質屬性和最終回歸性,在公共財政投資以及政策上給予各種優惠。最后再次明確,經濟事物的最終定位和相關政策的制定,應該取決于其本質屬性,而不是糾纏于其一定時期內的“表象”形式。例如,與我國不同,國外按照完善的特許經營法,對參與公路建設和管理的企業給予稅收、資金等方面優惠政策的做法就值得我國借鑒。

5、結語

除了上述幾點之外,公路經濟屬性中的顯著超前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已經眾所周知,筆者就不再一一詳細論述。筆者認為,通過對公路經濟屬性比較系統的思考和論述,先建立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然后以此為立足點,由有關部門進行廣泛宣傳,多方面爭取和共同努力,并進一步充分研究新時期下,適應國家宏觀發展趨勢的、富有行業特色的投資及管理體制,勢必將為公路交通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劉安.高速公路收費水平優化模型[J].中國公路學報,1996(12).

篇4

青島某房地產項目公司成立于2009年,率屬于浙江某大型房地產集團,屬于該集團與一家青島本地公司的合資公司。因2009獲得120公頃土地,合計總開發面積245萬平米的城市綜合體開發權而設立。該項目共分三期進行開發建設,預計2018年開發完畢。項目規劃設計按照第一期約50萬米進行設計開發,本方案進行探討設計時,公司尚未取得任何銷售收入。公司經過兩年的組織建設和前期開發,目前已經形成典型的項目制公司組織機構,包括前期部、總師辦、工程部、營銷部、財務部和綜合部六個部門,共計50人的編制。其中核心人才包括各部門管理人才和前期部、總師辦和工程部的設計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企業管理現狀分析

綜合衡量公司的業務開發進度、企業性質和管理現狀,公司在企業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個典型的長周期項目公司的管理困境:(1)周期內項目任務分布不均衡,財務指標波動大。按照項目可行性方案設計,本項目分階段拿地、融資、設計和開發,開發周期長達10年,其中前2年無銷售收入,五年內很難取得項目利潤,后兩年基本沒有開發任務,但營業利潤得到集中實現,業務工作進度和銷售收入在整個開發周期中不均衡,業績評價和獎勵難度大,需要進行動態控制。(2)項目開發進度和銷售收入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業態的開發難度(本項目包括聯排別墅、花園洋房、高層、酒店、商業、公寓、幼兒園等各類業態);拿地過程地價的不確定性或地價升值因素影響;企業融資成本波動;銷售價格波動等。以上因素均會造成最終銷售收入和利潤的波動。(3)企業組織形態和管理方式單一的問題。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隨著業務縱深開展,組織功能不斷完善,例如增加營銷、物管職能等;組織結構不斷豐富,從簡單直線職能制到職能、矩陣共同存在的復雜組織結構,并在項目后期進行組織縮編,甚至解散項目公司。對管理制度的適應性和全面管理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三、人力資源管理與薪酬激勵問題

(1)人才需求規劃隨業務波動性很大。項目前期需要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項目中期人員需求規模大,項目開發周期需要穩定的設計和開發人才隊伍;項目后期需要進行適度縮編,特別是前期的骨干人才。(2)人才激勵難度大。與一個持久的企業不同,項目制公司從整體上來講,特別是對于一個與總部異地設置的項目公司,且具有如此長的項目開發周期,員工在公司的工作時期僅能覆蓋一個員工的部分職業生涯,對于員工的長久保留、培養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對人才的長短期結合的薪酬激勵手段成為重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3)與集團企業管理模式差異。一般集團企業下屬房地產項目公司較多,但大多數項目公司開發面積不大,其業態較為單一,而本公司所屬的集團公司已經制定了較為平衡的統一人力資源規劃和薪酬標準,如何既能體現集團內的標準,又能體現大型項目公司自身的特點,也是人才激勵的關鍵考慮要素。基于企業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困境,對于房地產項目公司的薪酬政策制定和年終效益獎金的提取與發放,有效地解決公司部分崗位流失率偏高、專業技術崗位招聘困難等問題,并結合外部薪酬調研數據對薪酬體系設計項目獎金體系,建立具有外部競爭力水平和內部公平性的薪酬管理體系,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是本次制度設計需要重點解決的核心問題。

四、項目獎激勵對策與設計建議

薪酬測算。根據對人力資源綜合現狀的分析和調研,本次薪酬設計設定了兩個目標:一是員工年基本工資、現金總收入達到市場75分位值;二是優化、平衡內部薪資結構。為便于進行有效的薪酬總額測算,對公司員工分為三類人員進行薪酬測算,即:經營班子成員、崗位績效工資制員工、提成工資制員工(營銷部員工)。影響各類人員薪酬測算的三個主要變量為公司人員基準編制、公司目標凈利潤和目標銷售收入完成情況及外部對標的薪酬分位值水平。因此,薪酬設計測算主要考慮這三個相關因素:一是人員基準編制依據集團的指導精神和項目開發計劃,主要考慮三期并行開發的峰值開發規模和業務需要,進而確定總體人員編制將翻番。二是目標凈利潤和目標銷售收入測算有以下兩種方法:第一,按照謹慎的原則,給予目標凈利潤和目標銷售收入一定折扣確定(本方案采用此方法);第二,集團公司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和該公司項目情況,對該項目進行重新評估結果確定測算依據;三是外部薪酬分位值水平使用年底地區房地產公司薪酬水平調研數據確定。其中薪酬總額測算按照三類人員進行測算,

首先是經營班子薪酬水平測算,根據集團 標準進行統計核算。其次,崗位績效工資制員工薪酬測算,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的人員主要為除經營班子、營銷部崗位、后勤(炊事員、門衛)以外的公司其他崗位員工。主要包括,第一,崗位績效工資制員工基本工資,結合外部薪酬調研數據和崗位評估結果,對相關崗位的基本工資進行了回歸測算,得出該公司基本工資薪級薪檔表;第二,崗位績效工資制員工浮動收入,為保障公司崗位績效工資制員工總收入達到市場75分位值,在現有固定收入達到75分位值的基礎上,測算整體浮動收入的額度,保證整體薪酬水平達到市場75分位值。該公司項目獎金采用項目凈利潤提成的方法。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按照整體凈利潤的70%為基數,以7年為開發周期(審慎原則)進行測算。業績表現采用分段線段函數的核算方式,以業績表現良好(實現目標凈利潤)上下浮動15%為基準,按照內外部薪酬水平建模分析,預測公司在業績表現不佳、業績表現良好、業績表現優秀下的薪酬水平,進行規整測算,選取市場65分位值、75分位值、80分位值作為公司業績表現不佳、業績表現良好、業績表現優秀的測算依據。最后,項目獎金提取總額及分配主要用于公司員工績效工資(季度績效工資、年度績效工資)的發放、公司特別獎的發放及獎金池的設立。并進一步核算出了三類業績表現下公司開發期內“項目獎金”提取額度。并在年度可發放的項目獎金總額中,5%作為公司特別獎發放來源,10%作為公司獎金池(獎金池提取比例根據公司人員變動情況可進行一定比例的調節),主要用于公司在不同年份的獎金調節。

篇5

1 前言

學術期刊的共被引強度反映了期刊的親疏關系,可以用來挖掘學術期刊之間的關系,并且通過聚類分析對期刊進行分類,能進一步考查學科的內部結構和聯系情況。

自1991年McCain將共被引分析方法運用于期刊研究以來,國內外學者進行了深入研究,拓寬了其應用領域。學術界對期刊共被引方法的關注,體現了期刊共被引分析的內在發展張力;此外,現代檢索技術的發展、科學知識圖譜的興起、可視化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網絡分析技術的成熟,形成了期刊共被引方法的外在推動力,使期刊共被引發展為一種較為成熟可靠的計量分析方法。

但是,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同樣存在幾個有待商榷的問題,如:在完成數據收集作進一步分析前,原始的共被引矩陣是否需要進行數據標準化處理?作為分析對象,期刊有著與文獻、作者、專利不同的特點,在相似性測度問題上,是否應該考慮期刊的獨特性?相似性(關聯性)的測度方法眾多,哪種方法更為準確?這些都是當前學術界討論的熱點問題。

2 標準化的問題

2.1 前人的研究成果

在共被引分析方法提出之初,學術界普遍認為原始共被引矩陣需要標準化,才能用于進一步的聚類分析、多維尺度分析等。當時的觀點認為共被引分析關注的重點不是共被引次數的高低,而是共被引所形成的相似性,故統計分析的第一步需要將原始矩陣標準化,轉換為相關矩陣。

2006年,Leydesdorff等撰文指出原始共被引矩陣不應該進行轉化;同時,應該考慮不同類別的矩陣的性質。他們通過討論對稱的共被引矩陣與非對稱的引用矩陣的區別,認為將原始矩陣轉化(標準化)為相似矩陣的措施(如Pearson相關系數或余弦值等)不應該用于對稱共被引矩陣,但可以應用到由不對稱引用矩陣推導出的臨近矩陣。這篇文章引起了學術界對共被引分析的更大范圍的討論。WaItman和Van Eck對此提出了反駁意見,認為共被引矩陣同樣需要標準化,并且需要進一步研究采用何種相似性測度方法(Pearson相關系數、余弦值等)。Leydesdorff隨后回應,他在文章中對比分析對稱的共被引矩陣和非對稱的引文矩陣,并比較了這兩種矩陣分別采用各種相似性測度的結果。2008年,我國學者邱均平等在《關于共被引分析方法的再認識和再思考》一文中,重申共被引矩陣標準化的重要性,并認為由于共被引強度受學科、專業甚至研究方向的影響很嚴重,所以組成的矩陣數據差別大;比如,科學計量學者之間共被引強度高而與信息檢索學者共被引強度低,這樣相當于變量單位不同而造成數據相差懸殊的現象;標準化可以縮減這樣的差距,減少突出數據的影響,在隨后的矩陣運算中能更好地表現出變量間的關系。

2.2 期刊共被引原始矩陣數據是否需要標準化?

共被引分析的方法與步驟,是學術界以作者共被引為研究對象進行總結的。當前的一些做法是直接將前人對作者共被引分析的結論運用于期刊分析中,專門針對期刊這一獨特的分析對象探討是否要進行數據標準化的文獻還不多見。

由于作者共被引和期刊共被引有著本質不同,因此將作者共被引分析的思路及方法全部照搬到期刊共被引上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①期刊有相對穩定的發文量,并且發行周期相對固定,這與科研人員發表論著有明顯的不同。②盡管每個刊物的影響力各不相同,但在同一學科下,多數刊物在本學科重要的研究方向上都有欄目,因此,刊物間都會存在共引、互引的情況;特別是將研究范圍限定到某一學科的“核心”期刊時,期刊間都存在完全的共被引;也就是說,Ahlgren等人提到的“零模塊問題”在期刊共被引分析中――特別是限定到同一學科下的期刊共被引研究――是不存在的。而作者由于個人興趣及精力所限,研究范圍不可能像期刊刊載論文那樣面面俱到,從而作者間沒有互引、共被引也是正常現象。③對稱的期刊共被引矩陣本身已是一種相似性的矩陣,可以直接用于多元分析;將原始的共被引矩陣數據進行標準化,會破壞數據隱含的完整信息,丟失部分重要的信息。

對于是否需要對原始的期刊共被引矩陣進行標準化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結合分析對象及分析周期具體考慮,可分為如下幾種情況:①對跨學科的期刊進行共被引分析時,期刊群必定包括兩個及以上學科的核心期刊和學科交叉的期刊,由于學科的差異,這些期刊之間的共被引次數差別將會比較大,此時,有必要進行標準化,消除總被引次數帶來的影響。②若分析對象為某一學科內的期刊,在沒有出現“零模塊”的條件下,將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會造成期刊共被引數據隱含完整信息的破壞,丟失一些重要相似性信息。此時,不應該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③當共被引分析的對象是某一學科的核心期刊群時,這些核心期刊的共被引次數必然在該學科全部期刊平均共被引次數之上,不需要再對共被引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3 相似性測度方式的選擇問題

3.1 相似性的直接測度方法:Pearson相關系數和Salton余弦函數

Pearson相關系數即為統計學上的“相關系數”,本質上是測度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相關性,揭示變量間關系密切的程度,取值在[-1,1]之間。

Pearson相關系數是共被引分析中應用最廣泛的測度方式。國外學者中,White和Griffith Esl于1981年提出用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共被引關系。1990年McCain將作者共被引技術總結為如下步驟:選擇作者、檢索共被引頻次、生成共被引矩陣、轉化為Pearson相關系數矩陣、多元分析和解釋結果。McCain總結的這個經典模式,將原始矩陣轉化Pearson相關系數矩陣,成為學術界的普遍做法。盡管學術界對此仍有較多爭議,但仍有許多學者堅持Pearson相關系數作為共被引相似性測度的合理性,如White和Bensman在回應Ahlgren、Rousseau等提出不應用Pearson相關系數進行相似測度的觀點時,支持運用Pearson相關系數測度方法,并就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的淵源做出解釋。White通過對Pearson相關系數等測度方式的實證比較研究,認為Pearson相關系數測度方法更為合理。國內的研究對共被引分析中相似性測度問題的關注比較少,更多的文獻是運用某種方式進行相似性測度的實證研究,其中最普遍的是運用Pearson相關系數。

Salton余弦函數是將向量映射到第一象限下來考

慮其夾角的大小,余弦值表征的是兩個向量的夾角,取值范圍在[0,1]之間。若余弦值等于1,則表明兩個向量的夾角為0,即它們重合,完全相似;若余弦值為0,則表示兩個向量夾角為90度,即完全不重合不相似。

Salton余弦函數測度較常運用于非對稱引文矩陣的分析。Ahlgren、Jameving和Rousseau在他們共同發表的論文提出共被引相似性測度的兩個必要條件,進而提出對Pearson相關系數的質疑,建議可用Salton余弦函數代替。

3.2 相似性的間接測度方法:距離測度方式

距離測度方式,是多元分析中較常使用的方法,是通過測量兩個分析對象的距離來分析它們的相互關系。距離越小,關系越密切;距離越大,關系越遠。距離測度是一種非相似性測度的方法。

曾被運用于共被引分析有的距離主要有:歐幾里德距離(Euclidean distance)、歐幾里德平方距離(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和卡方距離(the ChiSquared Distance)。Ahlgren、Jameving和Rousseau于2003年提出對Pearson相關系數的質疑,建議用余弦函數或者卡方距離代替Pearson相關系數。邱均平等認為卡方距離不適合共被引分析,因為共被引矩陣的數據類型應被看成連續變量(Interval),而卡方距離一般用于計數變量(counts)的處理。他們肯定Ahl-gren等提出的相似性測度的兩個必要條件是非常正確的,認為Pearson相關系數矩陣自身的確存在問題,歐氏平方距離能滿足這兩個必要條件。他們還從程序的統一性角度說明歐氏平方距離測度方法是更好的相似性測度方法。

實際上,在多元分析中,常用的距離測度方法還有馬氏(Mahalanobis)距離和明可夫斯基(Minkowski)距離,其中明可夫斯基距離又有三種特殊形式,分別是絕對值(cityblock)距離、歐氏距離(Euclidean,即上文提到的歐幾里德距離)和切比雪夫(chebychev)距離。

3.3 何種方式更適合期刊共被引分析?

在之前的文章中,筆者認為共被引分析應該針對作者、期刊、專利等不同分析對象的特點,考慮其不同的對角線取值方式。同樣,筆者認為期刊共被引分析的相似性測度方式也應重新考慮。

Pearson相關系數和Sahon余弦測度直接測度變量之間的相關性。正如Jones和Furnas所認為,Salton余弦和Pearson相關系數作為測度方式是等同的,不同在于前者采用幾何平均,后者采用的是算術平均。Egghe和Leydesdorff也通過數學演算得到了Pearson相關系數和余弦函數的數學公式轉化關系。van Eck和Waltman指出統計意義上的Pearson相關系數是衡量兩個隨機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但共被引關系并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Leydesdorff則認為Salton余弦測度更適用于非對稱的引用矩陣的可視化分析。在共被引分析運用于期刊時,Pearson相關系數和Salton余弦測度更多地是揭示兩種期刊所載文獻的共被引次數,但顯然共被引次數的大小并不是相似性的強弱。因此,筆者認為Pearson相關系數和Stilton余弦函數不是期刊的共被引關系相似性測度的最佳選擇。

馬氏距離適用于變量的量綱不同、測量值變異范圍相差懸殊的情況,而期刊共被引分析不存在量綱不同的情況;并且在聚類分析時,馬氏距離夸大變量細微變化的缺點非常明顯。

絕對值距離、歐式距離與切比雪夫距離同是明可夫斯基距離對應于不同取值的幾種形式,它們在數學原理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為比較誰更適合用于期刊共被引分析的相似性測度,本文引入Cophenet函數(取值在[0,1]間,計算方法將在后文介紹)用于計算聚類過程中分類所確定的結構與原始數據間的擬合程度,該值越接近1則說明聚類結果與數據間的擬合程度越高、聚類過程中信息丟失越少。筆者認為,以此來判斷相似性測度的選擇更為客觀。

4 實證研究

4.1 研究方法與過程

下文將對共被引分析中常用的幾種測度方式在標準化與非標準化兩種情況下進行實證研究。

本研究選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CSSCI)收錄的15種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為數據源,對這15種期刊1996~2006年所刊載的論文進行期刊共被引的計量分析。需要說明的是,期刊共被引矩陣的對角線取值采用期刊與自身的實際共被引次數。

聚類分析(Cluster AnaXysis)是研究如何將對象按照多個方面的特征進行綜合分類的一種統計方法,是一種定量方法,是從數據分析的角度給出一個更準確、細致分類的分析工具。聚類分析是共被引分析的重要一環,可以用于揭示學科結構并描繪學科結構的發展歷程;結合社會網絡分析,可以考查這些期刊在本學科的“地位”。

本研究以Matlab7.1軟件作為分析工具,采用各種相似性測度方式對期刊共被引數據進行標準化與非標準化的聚類分析,并對聚類結果作對比分析。Cophenet是Matlab中的一個內置函數,用于檢驗某一算法下產生的二叉聚類樹和實際情況的相符程度,其值越高,說明聚類結果與數據間的擬合程度越高、聚類過程中信息丟失越少,越與實際相符。將Cophenet函數值作為測量聚類結果優劣的一個標準,是比較客觀的選擇。

4.2 結果分析

4.2.1 Pearson相關系數和Salton余弦函數測度對于直接測度方式來說,標準化后的共被引數據,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和Salton余弦函數測度得到的cophenet值均高于未標準化的情況;無論標準化或非標準化,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測度都能得到比Salton余弦函數測度更高的Cophenet值。

再看聚類結果,考察期刊群的分類情況。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或Salton余弦函數測度分析非標準化數據時的聚類優于標準化的情況,而且非標準化時兩者結果是一致:將圖書情報期刊群分成兩大類,第一大類為圖書館學期刊群,包括《圖書情報工作》、《中國圖書館學報》等10種;第二大類為情報學期刊群,包括《情報科學》、《情報理論與實踐》等5種,如圖1所示:

4.2.2 距離測度筆者將各種距離測度方式,在聚類中得到Cophenet值進行列表比較,如表1所示:

從表1可看出,馬氏距離聚類的Cophenet值非常低,數據所含信息丟失嚴重,聚類效果很不理想,這里不再列出聚類圖。明可夫斯基距離在這里表現為歐氏距離,得到相同的聚類結果。明可夫斯基距離的三種形式中,非標準化數據直接進行距離測度得到的co―phenet值均高于標準化的情況,其中,擬合最好的是非標準化數據下的切比雪夫距離測度。這三種距離測度

方式的聚類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看出,共被引數據標準化前后,絕對值距離測度得到的聚類和cophenet值變化微小,切比雪夫距離測度得到的聚類和cophenet值變化最明顯。作為明可夫斯基距離的三種具體形式,共被引數據標準化前后,它們得到的聚類結果比較接近。尤其是在數據非標準化時,它們能得到一致且效果很好的聚類結果:

第一大類是被引和共被引頻次最高的《中國圖書館學報》和《圖書情報工作》。這兩種期刊都在圖書情報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們的相關性最高,具有非常相似的同被引情況,具有較高的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此外,它們還具有一致的主題結構,期刊研究的主題范圍都比較廣。

第二大類由三個小類組成。第一小類由《圖書館理論與實踐》、《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工作與研究》、《情報資料工作》和《圖書情報知識》組成,它們總體特點是具有比較明顯的雙棲性,期刊主題偏重于圖書館學。該小類是所有聚類中最大的一類,實際上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并沒有明確的界限,也說明圖書情報學沒有明確界限是該學科的一個明顯特征。第二小類由《情報科學》、《情報理論與實踐》、《情報學報》和《現代圖書情報技術》四種期刊組成,它們都是情報學期刊,并且技術方面的文章占的比例也相對較高。第三小類是由《大學圖書館學報》、《圖書館雜志》和《圖書館論壇》三種期刊組成,它們是以圖書館學為研究重點的期刊。

4.3 結論

在期刊共被引聚類分析中,相似性的間接測度方法(明可夫斯基距離測度)優于直接測度方法(Pearson相關系數和salton余弦函數測度),理由在于:前者聚類能得到更高的cophenet值和更詳細合理的期刊分類。在明可夫斯基距離的三種形式中,切比雪夫距離的聚類擬合最好。

上述分析與實證的結果表明,分析某一學科核心期刊群的共被引關系時不需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的處理;期刊共被引聚類分析時,切比雪夫距離測度是更為準確可靠的相似性測度方式。

篇6

鄉鎮農機人員作為農機推廣隊伍中最基層的工作人員,其年齡、學歷、素質決定了農機化工作成績的好壞。目前鄉鎮農機推廣人員普遍年齡較大、學歷偏低;有些農機推廣人員還屬于社會招聘人員,專業技術差,業務技能低,在基層工作中還兼任其他工作等等。這些現象都嚴重的制約了鄉鎮農機化工作的發展。

2.鄉鎮農機推廣人員辦公配置簡陋、工資待遇難保障

目前一些鄉鎮基層農機推廣人員工作繁雜、辦公條件簡陋在處理農機方面工作的同時還要應付其他繁雜的事情;電腦、電話、傳真、打印機等現代辦公配置為零。工資待遇低下,有的地方農機推廣人員工資欠發現象嚴重,其他的值班補助、辦公經費等全無,極大的抹殺了工作積極性,形成了混時間、混日子、工作敷衍思想,工作態度不端正。

3.基層農機推廣職能下降

農機推廣隊伍建設的不足,從而使行政職能下降。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機購置補貼力度的加大,中央和地方對農業現代化的政策投入,使農業機械數量逐年增加。一些新機具,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逐漸得到應用,然而在推廣后期服務中也暴露了很多問題。如推廣培訓、技術操作、維修保養等等,鄉鎮農機推廣人員技術業務還不到位。技術職能上不能完全的發揮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作用,大大的制約了農機事業又快又好的發展。

4.地方政府對農機化工作重視不夠

進入市場經濟后,有些地方基層政府,只強調抓經濟建設,不重視農業生產,更不理解農機推廣對農業生產中作用。在農機化推廣工作中沒有委派專職人員或者安排兼職人員,造成基層農機工作成為擺設,可有可無。

5.推廣宣傳不到位

地方政府在宣傳推廣農機化方面層次上普遍偏低,對農機推廣工作未納入重點工作。作為操作農機的駕駛員,主要是農民,他們普遍存在文化素質偏低,安全意識較差,技術水平有限,對新機具、新技術接受慢等問題。在農機化推廣工作中地方政府缺少必要的引導和宣傳。

二、開展農機推廣工作的幾點建議

1.強技術抓源頭重管理,建設新時期農機推廣隊伍

源頭管理是農機推廣重要管理手段,是建立農業機械化穩步發展的重要舉措。第一要繼續抓好農機化推廣工作的優質服務創建活動和規范化建設。完善各項工作制度,規范辦事程序。第二要做好和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工作。地方要結合當前農業生產實際推廣新機具和新技術,杜絕浪費資源、不合實際的農機推廣,從而提高“三率”,確保農機安全生產;第三要抓好“農機推廣鎮、村、戶”建設,不斷創新農機推廣管理模式。加強基層農機推廣網絡建設,讓農機推廣工作深入到村到戶。第四做好農機推廣宣傳教育和農機戶的技術培訓工作。利用電視臺、電臺、明白紙、農村大集、圖片廣告、示范村、農機現場會等靈活多樣形式,多渠道向農民宣傳中央和省市農機推廣政策,加強農機駕駛員的技術培訓工作,不定期的組織農機技術培訓和安全操作演示等方式,提高農機駕駛員的綜合技術水平。

2.提高鄉鎮農機推廣人員地位,加強基層農機推廣機構建設

篇7

一、路橋施工項目的綜合管理

項目管理,是對整個工程的計劃、執行和完工考評等整個過程的管理,可以分成3個階段:起始階段、執行階段和結束階段。其中,起始階段是為整個項目資源準備和制定各種計劃。執行階段是監督和指導項目的實施、完善各種計劃并最終完成項目的目標。而結束階段是對項目進行總結、評價及各種善后工作。路橋工程項目管理就是某項路橋工程從投資可行性分析到該項路橋工程的設計、施工到最后項目竣工評價的管理過程。路橋工程建設是一種社會公益性投資工程建設,首先得從整體上對一項路橋工程在結合城鄉布局和城鄉規劃,在基礎上進行社會效益的可行性分析,然后再作出是否可投資的決策,上述很大程度上是屬于一種政府性決策行為,它屬于一種政府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決策行為,重點分析其投資的社會效益。而項目實施方法指的是在項目實施中為完成確定的目標,如某項路橋工程的設計、施工而采用的技術方法。項目實施方法所能適用的項目范圍會更窄些,通常只能適用于具體路橋項目的設計和實施。在路橋項目管理上,項目管理人員需要根據一定的優先次序關系組織資源去對具體路橋項目進行設計、施工,在必要的時候進行監理,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而不至于出現“停工待料”甚至是“推倒重來”的局面。因此,在一個合理的項目組織機構中,必須保證項目經理和體系結構設計師的有效配合。

二、路橋建設的施工管理

1. 市政路橋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針對市政路橋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分析,本文主要是根據工程施工下質量的一般概念所述(指通過工程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工程項目產品,其形成的產品必須滿足用戶生產需求、生活中所需要的功能以及其本身的使用價值,還要符合施工設計和合同中規定的質量標準。)來對施工質量進行管理的。理論上講,工程施工項目就是一個系統工程。路橋工程施工項目的質量要求是多層次,多方面的,還要達到整體優化、協調的目的。由于市政路橋工程施工具有特殊性,這就要求施工項目一定要在設計規定的時間以及使用條件下,滿足計劃指定的性能的能力。此外,路橋工程項目施工時,對人、環境、車輛、公共設施等方面要有安全保證,必須滿足國家標準,符合公共需求。對市政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和控制就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

2. 市政路橋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措施

市政路橋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統是由市政路橋工程實施過程中建立的對成本進行監控和檢測的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通常情況,成本管理系統實施過一段較長時間后才會有相應的效果。就算是最好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系統也只能較短時間內的提供有關資料。成本控制通常采取按計劃定支和收支定支的手段來控制。具體處理的流程如:第一步就是要擬定工程項目施工實施過程中具體時間段內的成本計劃,用此計劃作為上述各項成本控制的目標。第二步是編制降低工程項目總的直接費及間接費的計劃、降低各個工程項目單元的成本計劃、降低施工現場管理費計劃。第三步是對已經完工的工程量和成本消耗量進行及時的統計,并對工程施工進度和成奉形成的過程進行跟蹤。第四步是對工程項目進行成本概算、預算以及核算的對比,并對其偏差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以便采取糾正偏差的措施。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是一個動態的和持續不斷的控制過程。采取偏差控制手段對成本進行控制時,要求相關人員必須要定時地、不間斷地找出及算出偏差,并且針對偏差對工程施工成本進行控制。分析出現偏差的原困并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

3. 市政路橋工程施工進度管理措施分析

所謂市政路橋工程施工進度的管理主要是指在制定的時間內,制定出合理及經濟的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在執行工程施工計劃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經常檢查工程施工的實際進度是否按照計劃要求進行的,如果產生了偏差,要及時找出其原因,并及時的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以及調整和修改原計劃,一直到工.程完工。因此,路橋施工進度的管理控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工程項目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完成或者能夠提前完成。工程施工進度的工作流程為:1)路橋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的制定,主要包括項目的基本情況、資源等數據的輸入、項目的工序和前后關系,下程進度計劃的自動生成主要是根據上述數據;2)工程施工.進度的監測,其內容主要包括對工程進度實際數據的輸入、施工過程中工序數量的增加。修改、刪除及對工程施工實際進度和計劃進度進行比較;3)對路橋工程施工實時進行進度的優化及調整;4)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進行不斷的完善。

三、市政路橋施工安全管理

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是指對工程施工工序通過辯識,估計以及評價并對風險做出較全面的和綜合的分析。市政路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是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市政路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廣義上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本身的質量安全,即質量是否達到了合同法規的要求,勘察、設計,施工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能否在設計規定的年限內安全使用。另一方面是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人員的安全,特指合同有關各方在現場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是人們無法完全 消除的。一方面,客觀因素復雜,風險具有偶然性和突發性,難以預料;另一方面,風險又具有必然性,有其自身發生、發展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所以施工時要正視施工風險。把握施工規律,并采取相應的防范以及處理措施,避開或減輕風險,這也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的初衷所在。

結束語:

目前我國對市政路橋工程施工綜合管理措施分析的研究相對比較少,因此,在這方面要去的一定的成績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一個良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評價體系,對于全面、客觀的反映及評價施工的綜合水平具有重要的價值,需要在后續的工作中予以深入細致地研究。

參考文獻:

[1] 關勛健.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若干措施[J].廣東科技,2008,(20):209-210.

[2] 于茜,蘇嘩,侯克君.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討[J].建筑與預算,2007,(3):13一14.

[3] 周衛忠.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概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22):172-172.

篇8

篇9

一、在新形勢下進行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設的意義

(一)有利于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我黨在長期的建設過程中所獨創的一種工作形式,對于發揮與傳承我黨為人員服務這一宗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通過在醫務人員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與建設,能夠幫助醫務人員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并能夠將為人們服務、為患者服務這一宗旨落實到日常的工作之中,從而有效提升我國的整體醫療水平。

(二)可以有效提升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隨著我國對于醫院建設的大力支持,使得各個醫療企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在醫院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新問題,比如說買藥貴、醫患關系緊張等。而在新形勢下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提升廣大醫務人員的責任心。在此過程中,相關醫療單位還可以借助于創新工作的方式來緩解醫患關系緊張這一問題。

二、我國現階段在開展醫院思想政治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工作觀念滯后

我國部分醫院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其工作觀念比較滯后,并且認為醫院的管理重點應當放在業務的提升以及醫療設備的更新等方面,并且忽視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醫院中的重要地位。而且部分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只是交與相關的政工部門來進行,并沒有很好的從醫院整體這一角度來抓思想政治工作。這就導致了部分醫院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難以有效的落實在醫務人員身上,與其相關的一系列規章制度也無法發揮出自身的作用,這就嚴重阻礙了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過于單一

我國現階段大部分醫院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以會議落實會議,落實講話精神等傳統單調的工作方式,并且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多是以灌輸式的方式來對上級文件精神進行傳達,這樣不僅會導致廣大醫務人員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產生厭倦心理,還會導致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一定的活力。而且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單一還體現在了多采取傳統的媒介傳播方式,這也嚴重影響了年輕醫務人員群體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參與力度。

(三)工作內容過于陳舊

現階段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多都停留在上級講話、中級傳話、下級聽話這一傳統模式中,其工作內容也多是以教條性的說教為主。因此在進行醫院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時,其工作內容不僅無法切近廣大醫務人員的切身利益,也缺乏有對當代社會的把握與認識。而這種陳舊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也難以讓廣大醫務人員獲得歸屬感與認同感,從而難以取得一個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完善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相關策略

(一)進行思想觀念的創新

思想作為行動的先導,其觀念的創新也是工作創新的基礎與前提。因此醫院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樹立起一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觀念,并且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要求,來不斷的加強與改進各個義務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在我國深入推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這一新形勢下,使得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在面臨著新的挑戰,這就需要相關管理人員通過解放思想以及轉變觀念的方式,來使得整項思想政治工作能夠符合醫院工作的實際需求,從而將該工作落實到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并取得一個良好的思想政治建設效果。

(二)進行工作方式與形式的創新

工作形式作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如果不能很好的適應醫務人員的生活,則會導致該思想政治工作事半功倍。而通過對工作方法與形式的進一步創新與優化,則會使得該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效果。因此醫院應當借助于創新工作形勢的手段,來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內容與形式有機融合在一起,從而提升整個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除了對工作形式進行創新之外,還需要充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觀念與方式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就導致了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經難以滿足醫院現階段工作的實際需求,因此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夠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水平。因此醫院必須對現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進行創新,才能夠有效提升該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三)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經常性開展

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方面的學習,能夠有效提升醫院醫務人員的思想政治認識。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首先需要從教育入手,并加強對各個醫務人員的教育引導工作,而借助于對義務人員思想上的熱點問題進行分類排隊,就能夠在思想教育方面實現從事后處理到事前防范的轉變,并且從被動教育轉變為主動工作。而通過將思想教育工作延伸到醫院工作中的各個方面,并逐步形成多種教育手段所構成的思想教育體制,這樣才能夠讓醫務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受到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取得一個良好的教育效果。

結束語:

在我國全面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如何進行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醫院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就新形勢下開展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在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進行思想觀念的創新、進行工作方式的創新以及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經常性開展這三種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并使得我國的醫療行業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

篇10

(二)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政治課教學變成了空洞的說教。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強、政治原則性高,要把學生思想統一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和為人民大眾服務的高度,必須尊重學生認識規律,學生政治意識的形成必須經歷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從膚淺到深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要經過復雜的思想矛盾斗爭和不斷的反復才能形成。政治理論一旦脫離實際,政治課教學就失去了說服力。理論化、系統化的德育內容往往是從理論的高度去要求學生接受為執政階級或執政政黨服務的思想體系。這些本來在學生心目中就缺少感性認識的觀點又和復雜的社會現實存在很大的反差。使學生對政治課理論的正確性產生質疑。比如,我們在政治課堂上講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資本主義制度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而在現實中,由于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優越性一時又沒有充分顯示出來,使學生產生困惑;政治課上要求學生樹立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的精神,但學生步入現實,看到的是茶館生意興隆,包括自己的父母也隨眾參與,游戲廳和網吧的人氣十分興旺,進而自己也擋不住誘惑,精神頹廢,成為一名享樂主義者,課堂上老師講的什么艱苦樸素、艱苦創業、奮發圖強早已忘記得一干二凈。

(三)德育課堂氛圍與課堂外的德育環境相分離。思想政治課實施德育主要是通過教學和輔導進行的,通過正面教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疏導,啟發學生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認識,對學生缺乏一定的約束力和警示作用。其課堂氛圍是純潔的,課堂教學環境是潔白無瑕的。但自然環境對人生理素質影響很大,不同自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對人發生的作用也不同;社會環境對人的思想發展有促進、感染和約束作用;家庭環境對其家庭成員思想有極大的影響;社區傳統文化、社會風氣、道德規范和人際交往對學生德育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教學環境一旦與課堂外的環境形成巨大的反差,就會使政治課的德育功效蒼白無力,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針對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實效性存在的問題,建議采取如下對策

(一)把政治課的德育功效與社會職能有機結合。處理好教學和德育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德育功效,又要不回避社會上的丑惡現象,既要充分發揮正面教材的引導作用,又要發揮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并且給學生指出這些丑惡現象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個別現象,它將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完善而逐步根除。

篇11

一、引言

黨的十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的宗旨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提出進一步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進一步拓寬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視野和思路。

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進的“數字城市、天地圖、地理國情普查”三大平臺建設,一方面使干部職工找到了發揮聰明才智、建功立業的舞臺,另一方面也使大家感到壓力倍增。因此,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握好干部職工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為重要。

二、始終關注一線職工的需求和發展

注重人文關懷,就是要服務于職工的基本需要,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職工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加,在心理上越來越需要得到單位的關懷和幫助,把思想政治工作與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始終關注一線職工的需求。在解決問題中貫穿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

就本單位來說,隨著地理信息系統、衛星遙感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已采取如學生再深造、職工再培訓等措施,但仍有部分職工尤其是一部分年齡偏大的同志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測繪地理信息新技術或適應較慢,感到壓力很大,由此產生思想問題是必然的。此外,從事測繪外業的職工野外工作條件艱苦,夏天頂著炎炎烈日,一身汗水;冬天迎著狂風,手腳冰涼。并且長期遠離家人,家庭壓力也較大,如果壓力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和解決,很容易產生思想情緒波動導致心理異常,甚至引發工作失誤。這些都需要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來疏導。

因此,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現人文關懷,要重視職工自身完善與個性發展,將單位的發展需要與個人發展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這是不斷推進單位健康、和諧、穩定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在單位改革進程中,尤其是在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面,要慎之又慎,要從維護全體職工的利益出發,既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生產力的提高和單位全面發展;同時,要加強學習型單位創建,為職工提供學習、深造的平臺。真正為職工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使廣大職工群眾在得實惠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持久的精神依托和溫暖。

三、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養

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具備較高的素質與威信。工作中要強化“服務”觀,弱化“教育”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務職能。要強化“社會性”,弱化“政治性”;要強化“育人使命”觀,弱化“完成任務”觀,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是要用“心”去做人的工作,要以真情實感幫助人,以誠心愛心感化人,以實際行動鼓舞人。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養,不僅要加強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學好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富有愛心和奉獻精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與職工溝通的越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越好。思想政治工作者以一顆愛心去工作,才能體現人文關懷的精神實質,才能把工作做實做細,較好地取得職工群眾的認同,進而迅速徹底地解決好各類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者還要有奉獻精神,要處處以身作則,時刻關心職工群眾,有了自身的實際行動,才能“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真正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篇12

為加快轉變公路交通發展方式,推動公路交通行業科學發展,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提高公路交通行業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公路交通行業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求發展的根本目標,就必須轉變當前公路職工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與模式,構建科學的公路職工教育投向制度體系,培養專業技能過硬、業務能力扎實與適應能力較強的高素質職工隊伍,以適應加快轉變公路交通發展方式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社會發展之需求。本文就當前甘肅省公路交通行業職工教育投向的現實性問題作一些粗淺的探究。

一、當前公路職工教育投向的現實性問題

一般認為,風險比較高的投資通常會有比較大的潛在回報,風險比較低、比較安全的投資回報更為有限。基于投入與產出的風險評估,公路行業對人力資產投資通常遠遠低于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投資。人力資產投資通常比物質投資更冒險。冒險之處在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開放與發展,人事用工制度表現得更為靈活與開放。單位組織為適應這一情勢變化,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勞動用工制度,但在嚴重缺乏人才保留機制的情況下,一些知識水平較高,專業技能突出,適應能力較強的人員在利益成本的驅使下會選擇收益較高的區域或者行業從業,從而出現所謂的“孔雀東南飛”,甚至“麻雀也東南飛”的人才與人力流失現象。所以,單位組織在人力資產投入方面的風險更多的來自于“為人做嫁衣”的可能性。

長期以來,職工教育規劃的長效性與資金條塊化的矛盾,使公路職工教育工作長期徘徊不前。公路職工教育資金不能不說沒有計劃和使用落實,稍經調查研究就不難發現一個突出的問題,綜合全系統各個單位組織職工教育經費之和,數目不能不說非常可觀,問題的關鍵是在于教育資金的條塊化,各個單位自籌資金各自為政進行崗前或在職培訓再教育,較為常規的項目為冬訓、在職學歷進修與外出考察學習。冬訓或流于形式或敷衍了事,在職學歷進修已失去現實意義,外出考察學習或為福利式的觀光旅游,或為領導干部合法外衣包裹下的腐敗行徑所替代。因此,亟待于整合全系統職工教育資金條塊分割化的嚴重問題,與支付名實不符的現象。

二、建立公路職工教育投向測量與評價的基礎科學體系

一個組織的資本在一定程度上包括全體成員的能力,這種能力成為個人財富時,也就同時成為組織財富的一部分。公路職工自身所具有的知識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公路組織的財富,而將這種財富放到社會生產鏈上考慮就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生產資本儲備。為維系這種生產資本的可持續性生成,并有效產生組織期待的收益,就必須對職工進行再教育再開發。為了確保這種投資的方向正確、定位準確、實施有效、收效可觀,就必須建立職工教育投向的實際測量與預期評估。

首先,應該就當前公路職工教育的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評價,內部評價體系包括人、財、物、技術水平、資本管理體系、文化水平、技術結構、運行機制等,通過內部環境評價找出組織的主要優勢與劣勢,并將優勢變為資本,將劣勢變為強勢;外部環境分析包括行業環境、政府法規政策、技術水平、市場趨勢、經濟趨勢等,通過外部環境分析認清公路職工教育的社會挑戰與機遇。進行職工教育的內外部環境分析評價,就是要解決在怎樣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怎樣的職工教育投向問題。在此基礎上形成可行性的職工教育環境分析評價報告,以此進行整合公路教育機構現有資源,融通縱橫向與內外部關聯機構的關系,作出可調可控的實施方案與工作分析,及時靈敏的反饋糾正機制,以及為教育績效管理提供現實的評估依據。

其次,對現有的職工的職業能力進行測量與評價,應充分結合公路行業特點與職業的特性,針對公路行業職業類型的具體需要而設計測量與評價工具,這種測量與評價的不是某個職工表現出來的能力,而是指從事公路職業能夠獲得成功發展的潛在能力,即對于公路職業的發展前景或可能具有的能量。應采用目前信度與效度較高的智力測驗、一般職業能力測驗與特殊能力測驗。智力測驗并不一定代表某個職工智慧水平的高低,但它可以正確反映一個職工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表明個體可進行教育開發的一般性條件;一般職業能力測驗是針對公路行業普通工作崗位而設計的測量工具,以測試考量職工適應一般性工作崗位的基礎條件;特殊能力測試主要是針對公路行業從事機械操作和野外艱苦環境工程作業人員而設計的測量工具,為甄選這些特殊崗位配備人員提供一個基本量化測試的依據,以增強特殊崗位人員成功教育開發的效果,此測試對公路這個特殊行業來說意義非凡。進行以上三種測驗,就是要解決對什么樣的職工進行什么樣職業類型的教育開發問題。通過以上職業能力測試為職工教育投向確立正確的教育開發對象,為充分發掘職工潛能與最大化增值人力資產價值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其三,是引入人格測驗,對職工的需要、動機、興趣、愛好、感情、態度、性格、氣質、價值觀等進行測驗考量。有言道“性格決定人的命運”,這里的性格正是人格特質。人格是“個體內部身心系統的動力組織,決定了個體對環境獨特的調節方式。”人格對工作成就非常重要,不同人格特點的人適合于不同種類的工作崗位,個體在工作的失敗往往是由于不成熟的人格所致,人格是個體工作成績更為有效的預測因素。利用這種心理測驗可以對職工于某種工作崗位的適應性與勝任潛質進行預測考量,通過科學的測驗得出效度確切的預測結果,以此篩選適合某種工作崗位的職工進行教育開發,或者對某種工作崗位上的職工存在的人格不足進行教育彌補。進行這類心理測驗的目的就在于解決對怎樣的職工進行什么內容的教育開發的問題。從而使職工教育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點,刪除分析培訓需要的繁瑣步驟,杜絕不合理的教育開支,提高培訓效用。

三、實施職業生涯管理,維護職工發展的長遠利益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市場競爭說到底就是人的競爭,人依據什么競爭?是依據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才競爭,人才是市場競爭的焦點。

于是,如何培養人才,并留住人才,就是當今任何經濟組織在市場競爭中的立身之本。職工教育的風險可以說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增加教育投入,但無果而終;另一方面是職工教育成果斐然,但學有所成的職工離開了組織單位。要改變職工教育“勞而無功”或“為人做嫁衣”的可能性,就必須建立公路系統的職業生涯管理體系,讓職工個人在公路事業發展的同時看到

個人發展的光明前途,在公路事業的發展中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所謂職業生涯管理就是組織和個人共同對職工個人的職業生涯進行設計、規劃、執行、評估和反饋的一個綜合過程。就是在充分考慮職工個體的技能與能力、職業興趣、職業生涯發展的階段及其任務、職業生涯錨(就是一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時,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生涯中的那種至關重要的價值觀。)的差異,而為職工個人成長與單位發展,并實現共贏理想狀態,而共同設計規劃的一個進取路線圖,合理避免組織職業生涯管理和個體職業生涯管理的矛盾沖突,科學實現兩者的有效統一。

在公路系統組織實施職業生涯管理可以使組織與個人實現共贏,其意義來自于兩個方面。對于組織的意義來說,其一,使職工與單位共同發展,以適應公路系統發展與改革;其二,為公路系統培養后備人才,特別是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尤其是有效改善我公路系統職工技能結構偏低的問題;其三,從公路系統內部培養人才在適應性方面要比從外部直接招聘的強;其四,滿足職工發展的需要,增強職工對單位的承諾,留住職工,特別是學有所長的職工。對于職工個人的意義來說,其一,通過參加職業生涯管理活動,職工能更好地認識自己,為發揮自己的潛能奠定基礎;其二,可以在單位組織中學到各種有用的知識,鍛煉能力,從而增加職工的競爭力;其三,能夠滿足職工高層的需要,如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進而提升職工的主體地位,提高職工個體的工作生活質量。也就是說組織方面的職業生涯管理要充分考慮、尊重個體的職業生涯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職業生涯管理的有效性,從而實現組織和個人的雙贏局面。通過職業生涯管理體系的建立,結合公路事業發展與職工個體追求與抱負,有針對性的建立兩者共同發展的科學通道,并使兩者在價值觀上達到了解、接納、認同、穩固與統一,深層次化解職工教育開發的風險,形成良性的教育進取型組織系統。

四、整合公路教育資源。建立教育投向的長效機制

公路職工教育是社會繼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人力資源的有效的途徑,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進行公路職工教育與培訓是提高公路一線職工勞動技能的重要手段,對于改善公路職工隊伍素質和技能結構狀況,滿足職工終生學習的需要,增強公路行業競爭力,以適應當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優化產業結構的改革需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作用。

由此可見,公路職工教育應充分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建立職工教育投向的長效機制。

首先,制定職工教育的長遠發展規劃與教育綱要。應有本系統的上級主管部門針對職工教育的直接性、實用性、長期性制定本系統的教育發展規劃與教育綱要,使職工教育以綱領性文件的形式而固定化、長效化、制度化,而不再是因領導的意志與喜好而隨意行事或朝令夕改。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發展規劃與教育綱要,權威指導全系統的職工教育工作的全面實施,有利于職工教育計劃系統的進行,可以滿足各種測驗考量分門別類的細致地有效完成,更有利于公路系統集中力量進行人力資源開發各項研究項目的組織實施。

其次,整合現有的教育資源,提高職工教育的實效性。目前,我省公路系統的職工教育機構多是附屬于行政部門的教育管理機構,沒有進行組織職工教育的實質功能,而且教育、宣傳和科技推廣多以合署管理的形式出現,嚴重缺乏職工教育開發的應有特性。但綜合分析我公路交通系統的科研與教育軟硬件實力,我們完全有能力和條件整合現有力量,組織職工教育培訓活動系統化地開展。因此,應對現有的教育機構進行調整,配備一定的教師、教學器具與教學場所,建設職工教育培機構。必要時調配一定的科研人員和一線的高級工程師與高級技師擔任教師進行職工教育工作,這樣既有利于職工教育事業的順利開展,又有利于科研工作的調研交流,而且能夠更好的節約社會成本。

再次,整合職工教育資金,解決經費條塊分割的問題。應對全系統的職工教育資金進行合理預算,統籌解決資金來源問題,集中各項教育開支,科學規劃安排職工教育經費的使用情況。只有對職工教育經費進行根本的統籌規劃,才能維系職工教育開發的長效進行,有力支持和保障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組織實施。這種統籌安排應該在教育規劃與教育綱要中有所反應和體現,亦應由上級主管部門統籌組織或者指導進行,做到科學規劃、合理指導、統籌支配、有效落實。

總之,欲解決公路交通職工教育投向的現實性問題,就必須建立職工教育投向測量與評價的基礎科學體系,對行業的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評價,引人人格測驗與職業能力測量的評價工具,組織實施職工職業生涯設計與管理,以維護職工發展的長遠利益與完善公路交通職工教育投向的制度體系,實現公路交通行業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美)弗雷德?R?戴維,戰略管理(第八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2]陳定超,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8,(01)

篇13

第二章 問題解決型作文專項訓練 第一節 寫作要領 問題解決型要求考生就某種社會現象或某種問 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立意在 “方法” 、 “途徑” 、 “怎 么辦”等,主要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原因提出解 決辦法的模式 這類的作文用于專四考題中,往往以 How to?的形式 出現, 或者 One Way to?或者 The Best Way to?的 形式出現。有些卻隱含在標題中,如 My Idea of a Successful Interview 隱含“怎樣使面試獲得成功”這 一命題,2005 年的真題 My Idea of a University Arts Festival 實際上可理解為 How to Organize a University Arts Festival If I’m in Charge. 歷年真題有 2005My Idea of a University Arts Festival 2002The Best Way to Stay Healthy 1998On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這類命題的統一提綱模式是: 第一段:引言。 對現狀、形勢或困難的描述,提出問 題。 第二段:原因、途徑與方法。列舉做某事的途徑或問 題解決的種種方法。

第三段:評價或選擇。對第二段中提及的途徑進行簡 要評價,或選取其中一兩種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途 徑,并簡要闡述其依據。 模版分析 范文一 Directions: Beijing has enacted a new citywide public smoking ban since May 1,2008. The new regulation extends the smoking ban to more public venues and indoor areas in medical facilities, elementary,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museums, business halls, public

transportation,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nd sports venues and fitness centers.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fight with smoking?

Nowadays, public smoking has become a matter of concern. Many passersby are reluctant to inhale the smoke from the smokers around them. The governments have tried many ways to ban smoking in public, but the result is not satisfying. A new citywide smoking ban has been released recently in Beijing. It is said that people could not smoke at public places like sports venues,

medical facilities, schools, cultural heritages sites and etc. I fully agree with this regulation because I think it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fight against smoking now in China. The benefits for my idea can be generalized to two major ones. First of all, banning smoking in public protects the health of nonsmokers. As everyone knows, smoking is harmful to one’s health. It causes many diseases such as lung cancer. Smokers, of course, should take th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voluntary choice. However, it is not fair for nonsmokers when they have to bear the smell of smoke and later the diseases caused by others’ smoking. Another benefit is that it deters kids from becoming smokers. These regulations are basically sending a message that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is no longer socially acceptable, and it decreases the appeal of smoking to adolescents. Kids’ perceptions of how many people are smoking are a major factor for them to decide whether they’ll smoke. In my view, the smoking ban will be the best method to reduce smoking.

常用句式 一、 列出現象句型 1. Recently the problem of? has been concerned by plenty of people./ Nowadays,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that?/ When asked about?, most people would?/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Many experts point out that?/ An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2.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more and more people?/One of the burning problems confronting our society today is?/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If we are blind to the problem? 3. It is true that?/ People think of ?. as?/ It is horrifying to think?/ It is quite safe to say?/ Much is said about?/It seems quite likely.. 二、 概述方法句型 1. The best way to ?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should?/ The phenomenon has aroused public attention to?/ ?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2. Several factors affect heavily?/ The task demands immediate attention?/But the cause for the problem go far deeper./ There is no easy method to the problem./ Proper measures must be taken?. 三、 詳細策略句型 1. First of all, we should?. Secondly?.Last but not least?/In the first place?.Secondly?. 2. Most importantly, we should?./ According to?.we should?./ General attitude toward?is that?/ The issue should be approached in a new way?/ As is evidenced?/ Moreover, if ?/ Another method is?/ Furthermore? 四、 總結概括句型 1. In su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should?/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these factors, we ma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We may have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便條寫作

寫作要領 便條是一種簡便的非正式的信函,主要作用是傳遞消 息、通知、提出邀

請、表達感謝、征詢意見等。 鑒于便條的評分標準有格式、內容、語言以及語言得 體性四個方面。 第一 格式固定 四個部分:第一是日期;第二是稱謂;第三是便 條主題;第四是署名,缺一不可。 常見問題忘記寫日期、導致不必要的失分。 第二 信息明確 從內容上來講,便條內容要明確,例如邀請類便 條的時間、地點和事由必須很明確、不寫或漏寫都會 導致失分。 第三 語言通俗 語言一般通俗易懂,接近口語,所以要避免過于書 面化的語言。例如 We are greatly honored to write to you. Having been living on the campus for a whole year, we have happily witnessed the great changes here.中,用 了非謂語動詞作為時間狀語的復雜結構 Having been living on the campus for a whole year, 這是正式的語 言結構,但是對便條不需那么正式。 第四 內容得體 從語言得體性上來講,便條的語言

要區分對象,使用不同的禮貌語言。 寫便條的目的是利用簡潔的非正規的書面語解決 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拒絕、感謝等。因此,考生面 對便條寫作,必須仔細審題,明確考題要求,即能夠 回答這樣的問題我是誰,便條的收件人是誰,我希 望收件人看了便條后了解什么, 去做什么, 怎樣去做? 便條主要考的是“特定的格式,特定的句式,特 定的內容” 特定的格式和特定的句式基本上是 。 “約定 俗成”的,寫生必須“了然于胸” 。至于特定的內容, 便條寫作中的提示是至關重要的。提示限定了便條寫 作的內容和對象, 增加或遺漏內容都導致失分, 因此, 認真閱讀提示并按提示要求來寫便條是高分的最基本 前提。 第一邀請類 邀請類便條內容包括宴會、舞會、晚餐、聚會、婚禮 等,形式上分為正式和非正式。一般在專四考試中為 一般的形式,書寫時有以下要求: 1、 時間、 地點和場合一定要清楚, 不能讓對方有 疑問。時間一定要寫明年月日并精確到時刻,以 保證被邀請者能夠安排好時間。場合也一定要寫 清楚。 2、 語言要注意禮貌用語, 以表尊敬。 如寫給同輩,用語可相對輕松,如寫給長輩或上級,用語則要 正式、禮貌。 內容包括: 1、 誠摯邀請對方參加某一活動。 2、 概括介紹活動的內容和安排。 3、 再次表示誠意。 注意事項:

1、 在紙張的右上方注明日期。 2、 另起一行,在最左邊寫稱呼。根據兩者之間的關 系,寫著合適的稱呼。 3、 下一行空兩格寫主體, 要注明什么時間在哪里有 什么事情發生,然后詢問被邀請者能否參加。 4、 最后在右下方署名。 邀請類便條的四步: 1. 告知 There will be?We have held? I want to tell you that?. 2. 解釋 in the Beijing Grand Theater tomorrow evening 3. 詢問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it 4. 確認 Please let me know whether you are prevented from coming or not. 范文解析

1. Your friend Mary interests in musical performance very much. Occasionally you have got two admission cards to the Italian National Band’s performance. Tell her the exact time, place and other details. Marks will be awarded for content, organization, grammar and appropriateness.

July 1 Dear Mary, The Italian National Band will give a performance in the Beijing Grand Theater tomorrow evening. I think you may like to watch it.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it, I will leave you an admission card. The performance will begin at seven o’clock sharp. If you come with me, I will wait for you at the theatre entrance. Please let me know whether you are prevented from coming or not.

John 范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