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外貿進出口情況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外貿進出口情況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外貿進出口情況

篇1

20__年元月,我市外貿進出口開局良好,當月完成進出口2235萬美元,同比增長65%,其中機電產品出口774萬美元,同比增長105%。2月份由于春節長假的影響,當月完成進出口1545萬美元,增幅回落至49.5%。3月份進出口再次加速,當月完成進出口2261萬美元,其中機電產品累計出口2134萬美元,同比增長61.2%。博西華出口累計完成534萬美元,是我市當年第一個出口超500萬美元的美元。4月份當月進出口2472萬美元,同比增長41.89%,出口累計完成6375萬美元,同比增長60%,進口完成2138萬美元,同比增長20%。機電產品出口累計完成3049萬美元,占全部出口的47.8%。5月份我市累計進出口突破1億美元,達到10847萬美元。當月出口完成1825萬美元,同比增長43.3%,當月進口完成508萬美元,同比下降27.8個百分點。6月份當月完成進出口2599萬美元,累計進出口13447萬美元,排全省第五位。機電產品累計出口5063萬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50.7%。博西華又成為我市當年第一個出口超千萬美元的企業。進口當月繼續下滑。比同期下降12.5個百分點。7月份受酷暑和限電等因素的影響,當月進出口完成2563萬美元,增幅首次跌落30%以內。出口累計在當月突破1億美元,達到11920萬美元,同比增長50%,進口與04年同期基本持平。8月份當月完成進出口3237萬美元,同比增長98%,規模和增幅為歷年同期之最,當月出口額在全省排第三位。當月進口746萬美元,呈負增長狀態。9月份當月進出口完成2813萬美元,同比增長30.8%,累計進出口突破2億美元,達22057萬美元,同比增長36.2%。10月份,當月進出口完成2516萬美元,同比增長39.8%,其中出口1983萬美元,同比增長51.9,進口增長532萬美元,提前2個月完成全年目標。11月份當月完成進出口2670萬美元,同比增長36.9%,出口再破2億美元大關,達20891萬美元,同比增長54.3%。機電產品出口累計超過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48.2%,同比增長73%,成為我市名副其實的外貿出口主導產業。藍嶺家紡再度成為當年全市出口惟一一家出口超20__萬美元的企業。12月份當月出口1999萬美元,進口652萬美元,累計進出口2650萬美元。天長市累計完成進出口10776萬美元,成為全省第一個率先突破進出口超億元的縣。全市的進出口總額基本達到3億美元,為“十五”的進出口工作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二、20__年全年進出口工作的主要特點

篇2

第三條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海關總署對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的進出口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一)制定并《中國進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對列入《名錄》的消耗臭氧層物質,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

(二)制定并禁止進出口的消耗臭氧層物質名錄。

第四條申請《名錄》中所列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前三個月向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提出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配額書面申請,并提供1995-1997年及提出申請時上一年度相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進出口、銷售和使用情況及其證明。

第五條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會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確定《名錄》所列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國家年度進出口配額總量和申請企業的進出口配額量;受理企業對《名錄》中所列消耗臭氧層物質的進出口配額申請;簽發《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審批單》(以下簡稱《進出口審批單》)。

第六條持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簽發的《進出口審批單》的企業,應向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授權的發證機構申領《進出口許可證》。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憑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簽發的《進出口審批單》,簽發《進出口許可證》。

《進出口許可證》實行一批一證制。進出口許可證的申領和管理按照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有關進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執行。

第七條出口回收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企業,須持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簽發的回收證明,直接向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授權的發證機構申請出口許可證;

出口回收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容器上必須貼有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統一印制的“回收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標志,并準確標示物質名稱和含量。

第八條海關對《名錄》所列的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的進出口,憑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簽發的《進出口許可證》監管驗放。

第九條經營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的企業,必須按照《議定書》有關規定,進行消耗臭氧層物質的進出口貿易;不得轉讓或買賣進出口配額和進出口許可證。

第十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一條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海關總署有權對經營企業的進出口經營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

篇3

一、襄陽市2015年第一季度進出口情況

據襄陽海關統計,2015年1-4月,在全國、湖北省進口總值均下降的形勢下,襄陽不降反增,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9.2億元,高出湖北省平均增幅67.5個百分點。其中,進口總值3.7億元,同比增長42.9%;出口總值25.5億元,同比增長82.5%,高出湖北省平均增幅73.3個百分點。

二、襄陽市2015年第一季度進出口情況特點分析

(一)一般貿易進出口和加工貿易增長顯著

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中,一般貿易進出口28.1億元,同比增長82.2%,增長因為,本市企業對國外汽車零部件、機電設備等機電產品需求逐年增加,拉動進口有力增長,而海外市場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農產品、汽車零配件等需求不斷擴大。此外,加工貿易進出口1億元,充分說明襄陽加工貿易大有潛力可挖。

(二)機電產品穩居出口榜首

一季度,機電產品出口10.1億元,同比增長1.1倍,穩居出口商品首位,占出口商品總值的39.6%;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2.4億元,增長57.7%;汽車零配件出口2.2億元,增長29.6%;紡織品出口2.1億元,增長33.8%;農產品出口1.7億元,增長29.4%。本市企業對國外汽車零部件、機電設備等機電產品需求逐年增加,拉動了全市進口的有力增長。而國外市場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農產品、汽車零配件等產品的需求是本市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

(三)東盟為襄陽最大出口地

東盟、美國、歐盟依然是襄陽的對外貿易伙伴,一季度進出口合計16.5億元,占同期全市進出口總值的56.5%。東盟進出口8.5億元,同比增長2.7倍,占同期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9.1%。其中,出口8.3億元,同比增長2.6倍,主要出口干香菇、干木耳、機電產品等;進口2587.2萬元,同比增長3.7倍,主要進口粘膠短纖和天然橡膠。對美國出口7466萬美元,同比增長99%;對歐盟出口4145萬美元,同比增長16.3%,此外對新興市場非洲出口增幅達123.2%。

(四)民營企業領跑

民營企業擔當主力,領跑我市外貿大軍。2014年,我市開展進出口貿易的252家企業中,民營企業有174家,占企業總數的69%,成為外貿大軍中的“主力。而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在我市進出口總值中所占比重有將近70%。

三、2015年第一季度襄陽市進出口情況原因分析

(一)緊密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襄陽市緊密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往來將更加頻繁。前4個月,襄陽市對“一帶一路”79個國家共進出口22.3億元,占同期襄陽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8.4%。其中,襄陽市對絲綢之路經濟帶47國進出口6.4億元,其中出口5.9億元,進口0.5億元,出口商品主要是汽車零部件、有機化學品等,進口為橡膠、粘膠短纖等;對海上絲綢之路32國進出口15.9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出口15.4億元,進口0.5億元,進口商品主要是粘膠纖維、芝麻等,出口為干香菇、干木耳、燈具等。

(二)全力推進外貿三項工程建設成效明顯

近年,我市對骨干企業、成長型企業和開口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給予重點扶持和培育。出口大戶中,新火炬、二九五科技1-3月出口過千萬美元,分別達1779萬、1516萬美元。襄軸、湖北化纖、中泰德勝、襄誠鞋業等出口分別增長16.4%、15.7%、14%、8.6%。

(三)全力引進出口型生產性項目

近幾年新引進的一批出口型項增強了我市出口的內生動力。新的增長點開始發力。一批成長型企業出口迅猛,其中,浩 、四季香兩個企業分別凈增長907、203萬美元;三環車橋、三環鍛造出口分別增長4.85、2.49倍。

(四)重點縣市和重點行業強力拉動

宜城、老河口、襄州、高新區四個地區出口32879萬美元,占比為79%;主力力量機電產品出口16398萬美元,占比為39.4%。

四、進出口中的問題及以后的發展建議

(一)襄陽市外貿進出口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

雖然一季度我市外貿進出口增速十分顯著,但目前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外貿出口龍頭企業較少,沒有對其他企業的拉動和示范作用;企業融資難,多靠自籌和向建行貸款;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不多;外貿發展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等。

(二)對襄陽市以后外貿發展的建議

針對以上的問題,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積極發展優勢外貿企業,在擴大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努力發掘新的外貿增長點。重點擴大優勢產業、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提升襄陽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努力實現外貿發展高質量、優結構、好效益、可持續。

除此之外,提前完善外貿資金項目庫,爭取國家、省外經貿項目資金的支持。在充分用足、用活、用夠國家、省鼓勵外貿出口支持政策的同時,延續并積極兌現現有的外貿獎勵政策,創新出口創匯獎勵機制,充分激勵出口企業的積極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陳萬和.調整戰略 優化環境 促進欠發達地區外貿出口――基于襄樊市31家典型出口企業的調查[J].決策與信息:財經觀察,2008(05)

[2]王秉華等.襄樊農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3(14)

篇4

   1、 禁止進出口的管制措施

   在我國外貿管制體系中列出的禁止進出口貨物或技術,主要來自《禁止出口貨物目錄》、《禁止進口貨物目錄》以及《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等。我國采取禁止進出口的管制措施,主要在于保護自然環境、生態資源、人類安全和健康、國家安全等。另外,為了與我國實際國情相適應,我國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對個別項目進行了優化調整。

   2、進出口許可證的管制措施

   進出口許可證是我國采取管制措施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針對我國限制進出口的各種商品。一是進出口許可證的管制。主要指商務部配合發放的,允許商品進出口的證明文件。從定義來看,進出口許可證僅是其中一部分,還有更多規范文件,共同規范進出口業務;二是進出口配額管制。主要針對我國規定數量的進出口商品,實際上就是對進出口商品數量的管理,而非種類管理。進出口配額管制可分成進口配額與出口配額兩大部分。由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時做出的承諾,我國已在2005年取消進口產品的絕對限制數量,而只采取相對的數量限制,即關稅配額管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國采取了一種惠國惠民的關稅配額管制,在其包含范圍內的產品,可以根據配額中的稅率征收,然后再進口;如果不屬于配額范圍內的貨物,則仍然按照普通稅率征收。以當前后危機時代的國際貿易環境與特點來看,有關出口配額管制問題,在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不相悖的前提下,我國還可以適當絕對限制商品數量;而在外貿過程中,出口配額管制問題體現了出口配額分配管制與出口配額招標管制兩種形式,針對不同商品采取不同的管制策略;三是其他許可證。除了以上提到的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配額管制等證件外,由我國相關行政職能部門,在各自權責范圍內簽發的特定種類產品的進出口證明文件,具有一定靈活性。

    3、對外貿易的經營資格

從事對外貿易活動必須具備一定的經營權,由對外貿易企業或者經營者組織開展活動。在我國,有關對外貿易經營權,采取備案登記方式。也就是說,在開展對外貿易活動之前,必須在商務主管部門依法登記備案,獲得對外貿易經營資格之后,才可在允許范圍內開展一切對外貿易活動。目前,我國針對一些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重要進出口產品,采取國營貿易管制,也就是由專門授權企業經營,例如白銀、鎢制品、銻制品等。

    4、進出口付收匯核銷

當前,我國采取較為嚴格的外匯管制制度,對實際產生進出口的商品進行付收匯核,避免出現偷套外匯、防止偷逃等問題。由于我國人民幣并不能自由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出口就是創匯,進口則是付匯。出口商將產品出口后,賺取的利潤必須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比率賣給銀行,兌換人民幣;而進口商的進口商品,必須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比率購買外匯以支付價款,同時,外貿企業還應將出口創收或者進口支付的外匯在銀行辦好核銷手續,達到外匯管制目標。

    5、出入境檢驗

出入境檢驗管制制度主要包括進出口的商品檢驗、國境衛生監督、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我國為了確保進出口產品質量,確保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健康等,國家質檢總局授權各地質檢機構,依法對當地進出口商品采取檢驗檢疫制度,如果進出口商品不能達到標準,則不準許進口。

    6、技術管制措施

技術管制主要采取一定的強制性或者非強制性政策、手段等,確定進出口產品的特殊規定、法律法規及其標準,這樣在檢驗商品時,需判斷是否符合技術法規要求,確定產品的數量、質量,規范相關性能的審批、認證與試驗。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采取的技術管制措施應呈現多元化、靈活性,例如通過提高環保技術標準來限制進出口等。

   7、貿易救濟措施

   在世界貿易組織中,允許成員國在進口產品出現過激增長、傾銷等給我國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適當采取反補貼、反傾銷等保障措施,以維護我國國內產品的合法權益。采取反補貼、反傾銷政策主要是針對不公平競爭或商品數量激增等狀況。

   總之,我國采取的一系列外貿管制措施,應以國家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避免盲目管制,切實維護我國國民、企業利益,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實現經濟、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龍春燕.論貿易自由化與國家對外貿易管制[J].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8(4)

[2]徐元國.從外貿管理向外貿管制轉變:外貿管理芻議[J].改革與戰略.2009(11)

[3]楊國彪.關于對外貿易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管制問題探討[J].天津經濟.2010(7)

篇5

1 研究背景和意義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鉆石十年”打造工程的落實以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對廣西對外貿易的發展都有著極大的促進,廣西依靠對外貿易發展的后發優勢,促進了生產總值的穩定增長。但是,中國目前進入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應該適應新常態,貿易份額的簡單提升顯然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以來,廣西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完成了對外貿易額的高速增長,但在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采用以高資本投入、高資源消費、高污染排放為特征的發展方式,從長遠看來,這種發展方式必然會帶來資源的短缺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逆向制約了廣西對外貿易的發展,這種發展并不是可持續的。因此,廣西應當及時轉變對外貿易的發展路徑,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在保護資源、生態的基礎上實現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中通過對廣西對外貿易的各種評價指標進行分析,主要包括經濟、技術、生態、資源等效益指標,立足于新常態下廣西區內產業結構調整,結合對外貿易發展背景,對廣西的對外貿易可持續性進行評價,最后為廣西的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的路徑。

2 廣西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

2.1 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

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要做到國際貿易相關領域例如:經濟、生態、產業結構等方面的協調配合發展。在本文中,選取對外貿易經濟效益、對外貿易技術效益、對外貿易生態效益、對外貿易資源效益四個指標來評價廣西的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情況,最后運用熵值法得出對外貿易綜合評價指標,來綜合分析廣西的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狀況。

2.1.1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評價指標

發展對外貿易的最終目標是帶動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所以分析對外貿易的經濟效益是評價廣西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本文運用對外貿易依存度作為分析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效益指標,對外貿易依存度公式如下:

對外貿易依存度=進出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GDP)

對外貿易依存度為進出口總額占地區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反映了地區的經濟對進出口貿易的依賴程度,對外貿易依存度越高,說明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對貿易的依賴程度越高,說明該地區的對外貿易在經濟活動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對外貿易的可持續性就越強。

2.1.2 對外貿易技術效益評價指標

對外貿易競爭力的提升依賴于產品的技術進步,一般認為對外貿易的競爭力越強,對外貿易發展的可持續性就越強,所以本文選取進出口技術效益來作為對外貿易技術效益評價指標,進出口技術效益評價指標公式如下:

進出口技術效益=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進出口貿易總額

進出口技術效益反映了具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品在進出口貿易總額中的比例,只有進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提升、質量提高,對外貿易才會往可持續方向發展,進口產品的技術含量高說明可以吸收、消化先進的技術,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高說明出口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目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速度普遍放緩,需要依靠進出口產品的轉型升級來推動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2.1.3 對外貿易生態效益評價指標

目前服務貿易在進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進出口的產品主要以工業生產的實物為主,出口產品的生產環節一般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本文選取單位工業廢水排放量作為對外貿易生態效益評價指標,單位工業廢水排放量公式如下:

單位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總產值

單位工業廢水排放量反映了工業生產過程中每產出一單位的工業產值所排放的工業廢水,在出口貿易中,廢水排放量越小,說明對外貿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越小,越有利于當地經濟和貿易的持續發展,所以單位工業廢水排放量越小越好。

2.1.4 對外貿易資源效益指標

對外貿易資源效益評價對外貿易過程中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是進出口產品生產的物質基礎。本文采用對外貿易進出口能源密集度來反映對外貿易的資源效益,進出口能源密集度公式如下:

進出口能源密集度=進口商品總能耗出口商品總能耗

進口商品總能耗=進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GDP)×總能耗

出口商品總能耗=工業品出口總額工業總產值×工業總能耗

當進口商品總能耗大于出口商品總能耗時,說明進口的產品消耗的能源高于出口的產品消耗的能源,通過對外貿易而交換的能源更多,說明對外貿易的資源效益越高,所以進出口商品能源密集度越大,越有利于對能源的合理利用。

2.2 各項指標數據的整理

本文中所用到的數據主要來自于《中國統計年鑒》、《廣西統計年鑒》和中國國家統計局,最后經過整理計算結果得到如表1和表2。

2.3 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各項指標分析

2.3.1 外貿依存度分析

根據表1和表2中的數據,將廣西和全國的指標進行對比,如圖1R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廣西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在十年時間里沒有太大波動,穩中趨升,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全球范圍內國際貿易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影響了廣西對外貿易的發展,但是從長期來看,2003年-2012年廣西對外貿易依存度依然呈上升趨勢。但是廣西2003年-2012年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平均值為0.118,而全國平均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為0.551,水平相差很大。

2.3.2 進出口技術效益分析

廣西2003-2012年進出口技術效益趨勢與全國比較圖,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出,廣西的進出口技術效益在2003年-2009年期間穩中有升,但是2010年以后上升比較明顯,而全國的進出口技術效益指標一直呈現穩定的波動狀態,主要是因為廣西的經濟起步較晚,在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情況下,才開始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重視高科技產品的研發。

2.3.3 生態效益評價指標分析

廣西與全國2003-2012年生態效益趨勢圖如圖3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廣西在2009年之前工業生產中的單位產值廢水排放量比去年全國要高出很多,主要是因為廣西經濟發展起步較晚,工業行業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環保意識,但在2009年以后廣西在單位廢水排放量方面已經與全國差異不大,說明經過中國-東盟自貿區黃金十年的發展,廣西工業發展逐漸與國際接軌,經濟發展帶動生態效益的提升,對外貿易的可持續性增強。

2.3.4 資源效益評價指標分析

本文中對外貿易的資源效益主要通過進出口能源密集度來表示,廣西和全國2003年-2012年進出口能源密集度比較趨勢如下圖4:

從圖4中可以看出廣西進出口能源密集度從2003年的0.73上漲到2012年的1.26,十年之間呈上漲趨勢,但是和全國進出口能源密集度還有一定的差距,廣西應該保持進出口能源密集度的增長趨勢直到與全國相持平或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3 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綜合分析

運用熵值法將對本文中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四個評價指標進行賦權,客觀的反應廣西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指數。在使用熵值法前首先將四個評價指標進行數據的標準化處理,這樣可以更加合理的反應評價指標在綜合指數中所占的權重。

本文使用的數據標準化的方法是線性標準化方法,假設minY和maxY分別為Y指標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標準化公式為:

y=Y-minYmaxY-minY

對外貿易的生態效益指標為單位工業廢水排放量,該指標的數值越小越能說明對外貿易可持續性越好,所以進行標準化時使用的公式為:

y=maxY-YmaxY-minY

通過標準化運算,將所有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標反映在區間0-1之間,各指標中最小值的標準化結果為0,為了方便后續計算,假設其值趨近于0,取值為0.0001。最終結果如表3。

從圖5中可以看出,廣西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綜合指標,在2005年略有下降,2006年-2008年之間穩中緩慢上漲,2009年-2012年之間迅速上升。說明廣西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綜合指標在2009年后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對外貿易可持續性越來越好。

4 總結

綜合以上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標的分析,從整體來評價,廣西的對外貿易的可持續性越來越好。廣西的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主要由對外貿易依存度、進出口技術效益、生態環境和資源環境四個方面決定。進出口技術效益對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最為突出。因此,要把握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常態的契機,逐步調整產業結構,提高進出口產品附加值,擴大進出口技術效益,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繼續保持廣西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嵩,高小平.環境成本內部化與國際貿易比較[J].經濟師,2001,(9).

[2]夏東.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述評[J].商場現代化,2007.

[3]周高賓.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實證分析――基于主成分方法[J].時代經貿:中下旬,2007.

[4]谷志紅,牛曉東,王會青.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模型[J].理論新探,2005,(05).

篇6

一、人民幣匯率變動帶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狀況的變化

人民幣匯率改制以來其對于國際貿易的影響力明顯加強,也帶來了我國進出口貿易形勢的一些變化:1.我國對外貿易的規模持續擴大。2005年是我國人民幣匯率改制的第一年,在對外經濟貿易方面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經濟成果,1994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僅為2366.2億美元,而2005年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了14219.1億美元,對外貿易的規模明顯擴大,相比于同期的2004年也有23.3%的經濟增長點。其中,進口貿易總額6601.2億美元,同比增長17.6%,出口貿易總額高達7620億美元,同比增長為28.4%,僅僅單方面的貿易規模就遠超過了1994年的全面貿易總額。而往后我國對外貿易規模持續擴大,2010年對外貿易總額就達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2012年進出口總額高達33740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實現貿易順差1831億美元,整體貿易規模和貿易形勢都非常良好;2.對外貿易依賴程度逐年增強。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和對外貿易發展的不斷深入,進出口貿易帶來的經濟增長在總GDP中所占到的份額越來越重,我國經濟發展對進出口貿易依存度越來越高,對外貿易逐漸成為我國經濟增長中最為重要的貿易形式。早在2000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僅為39.58%,在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2006年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比率高達66.52%,近幾年隨著國外經濟危機的影響和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有所回落,但總體比率還在50%以上,2013年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為63.1%,而且還在持續增長,這說明我國目前的國際開放型市場經濟體制對國際貿易依賴性逐年增強,進出口貿易在國家總的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作用巨大;3.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在人民幣匯率變化形勢下也有著比較大的變動和調整。在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影響下,為了維持貿易的順差和持續對外貿易規模的擴大,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向第二第三產業明顯傾斜,出口產品結構也有農產品等初級產品逐步向工業精加工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轉型,以優化的商品出口結構擠占國際貿易市場。在出口商品結構中工業制成品開始占據絕對的出口優勢,同時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也在出口商品結構中占據重要的份額,而且出口商品中開始都注重科技元素的附加,實現初級加工和粗加工形式開始向高級加工和精加工方式轉變;4.進口商品結構的變化。在人民幣匯率變動的作用影響下,人民幣升值實現了人民幣更大的購買力和購買價值,于是在進口的商品結構中國外的資本密集型產品成為我國主要的進口商品,尤其是國外科技先進技術領先的機電或高新技術產品在匯率變化的作用下相比以前更便宜了,當然會成為我國主要的進口方向。

二、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改制以來,人民幣升值成為必然,雖然近幾年,在我國相關政策的調整控制下,人民幣的升值空間被壓縮,匯率有壓下來的趨勢,但整體的變化形勢還是上升的大范圍之內。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來說,我國出口的商品在國外市場價格增加,國際競爭力就會相對表現弱勢,同時,國外的輸出商品也就是我國需要進口的商品在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下顯然相對便宜很多,此消彼長,很明顯會是一個貿易逆差增長的發展趨勢。

我國的人民幣匯率改制現在都是以國際市場的供需關系來進行調整的,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進程的加快和國際貿易形勢的好轉,人民幣持續增值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這對于我國的對外貿易的發展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2005年以來,我國開始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人民幣開始比較穩定的逐漸升值,2010年的人民幣第二次匯改,人民幣升值幅度再次拉高,雖然近倆年我國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和進出口導向政策的適應性調整,人民幣穩住了持續升值的勢頭,并在硬性控制下有所回落,但相對于人民幣匯率改制之前,整體的升值幅度是巨大的。這樣的變化情況對于我國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每次人民幣匯率改制,都會有一個人民幣升值的估計,這種估計會對目前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一種假定影響作用,貿易順差將會縮小,貿易逆差將會同比明顯增加,這樣的預期會直接影響到當下的進出口貿易。因為各企業匯率風險意識的強烈,會主動的采取一些企業的應急措施來規避接下來一段時間可能的人民幣升值風險。預感到未來我國貿易順逆差形勢的變化,很多企業會加緊商品的出口,控制商品的進口,為變化后留足盈利空間。但其實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國際形勢是時刻變化的,萬一人民幣匯率的變動沒有帶來預期的人民幣大幅升值或升值空間十分有限,這目前各企業對外貿易的處理措施就會打亂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步調,造成國內商品緊缺,帶來嚴重的影響后果;二是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按照供需理論的原理來分析,人民幣貶值有利于我國的對外貿易收支,因為人民幣的貶值,會大大降低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在成本上取得國際市場競爭力,增加我國對外貿易的商品出口量,與此同時,人民幣貶值造成人民幣購買力降低,又會對進口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這樣的對外貿易變化,必然會帶來貿易順差,實現國內財富的積累。反之,人民幣升值,我國的出口商品國際市場價格增加,原來的成本優勢蕩然無存,失去價格優勢的國內出口商品因為質量科技品質的相對落后會不再具有國際競爭力,而隨著人民幣購買力的增強進口貿易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但正與人民幣貶值相反,升值會帶來對外貿易的逆差。所以一般來說,理想的對外貿易形勢是保持小額的貿易順差增長,所以人民幣匯率不穩定反復調整帶來的人民幣增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就明顯了,類似我國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國,對外貿易的經濟依賴性又這么強,如果不能實現理想的貿易順差,對我國長遠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

(一)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變動造成的人民幣升值,必然會引起我國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動,只是一些商品因為價格浮動空間不大,在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下價格變化也不是十分顯著,但有些商品卻會有明顯的價格上升,這些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會大幅減弱,為總量的出口帶來巨大的影響。而商品價格主要受匯率變動的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出口商品在國際商場的彈性需求程度,一般彈性需求較小的商品在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下價格變化不明顯,也不會造成過大的影響,但彈性需求較大商品就會有明顯的價格上漲,帶來嚴重的影響。而對于我國出口商品的結構來說,彈性需求較大的商品會為我國帶來較大的經濟利益,這樣,人民幣匯率變動造成的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出口貿易經濟利益的增加。

(二)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主體結構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人民幣增值會帶來我國進出口不同類別商品的價格差變動,而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動會直接對進出口貿易企業帶來巨大影響。一般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市場主體有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和外商企業。在穩定的進出口貿易主體結構組成中私營企業是最大的出口主體,因為私營企業相對很多而且貿易形式靈活,是我國以往最為重要的出口市場主體。但是一般的私營企業規模有限,科技加工水平更是遠遠落后于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和外商企業,一旦私營企業主要出口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因為人民匯率調整造成價格上升,唯一的成本優勢不復存在,那么必然會對私營企業帶來難以想象的沖擊。與此同時,進口市場原料價格升高,又會增加私營企業的生產成本,私營企業沒有國有企業和外商企業那么底蘊雄厚,很容易在這樣的變化影響下遇到經營危機,私營企業慢慢失去進出口貿易市場的影響力,國有企業外商企業開始發揮作用,我國進出口貿易市場主體的結構也因此而改變。

(三)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市場結構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直接造成人民幣對一些國家貨幣幣種價值的變化增加,比如美國、日本、韓國以及西歐一些國家,而這些國家正是我國商品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合作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增加,直接造成人民幣在美國購買力上升,而美元在中國購買力下降,這樣以往銷售業績不錯的許多中國商品在美國就可能因為價格的上升遭遇滑鐵盧,再也沒有合適的供銷渠道。同時,以往為我國帶來巨大外匯收入的美國人民也會開始“吝嗇”美元的使用,造成中國內需影響力的減弱,當然最主要的影響還是美國作為以前中國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市場,作用會隨著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調整而明顯減弱。不止如此,日本、韓國、波蘭等其他我國以前比較大出貿易國際市場都會逐漸縮小我國出口商品的額度,同時加大對我國國內市場的外商投資,造成我國國內企業的發展危機。這樣不僅會為我國進出口貿易帶來嚴重的影響,更會極大的改變我國進出口貿易原有的市場結構。

(四)人民幣成為世界主流貨幣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以及人民幣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迎來重要里程碑,人民幣成為了美元、英鎊、歐元、日元并駕齊驅的世界五大支付貨幣之一,這相當于肯定了我國在國際進出口貿易中的重大影響力。這不僅意味著人民幣在未來的國際支付中會成為新常態,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來說也會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和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得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更加方便化和快捷化,也會實現我國進出口企業國際化對接,同時會更加穩定我國進出口的貿易結構,在原有的規模和貿易合作國基礎上更加穩定的進行擴張和進一步發展,為我國的經貿發展和進出口貿易結構帶來非常有利的影響和積極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形勢、收支情況和對外貿易結構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和變化,總體表現來看,匯率的變動頻繁對各方面的影響都是弊大于利,尤其是對于對外貿易結構的影響,會極大的改變原有的相對成熟和穩定的貿易結構,造成國際貿易形勢的極大變化。所以,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我們要特別注意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實現其緩慢有規律的增長,注意控制貿易順差,實現我國對外貿易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桑璐.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3.

[2]張小翠.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0.

篇7

今年1至2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2667.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27.2%。其中出口1553.3億美元,下降21.1%;進口1114.4億美元,下降34.2%。累計外貿順差438.9億美元,增長59.4%。

為抵御國際經濟環境的不利影響,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進出口調控措施,努力保持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在進出口稅收政策方面,先后5次調高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取消或下調糧食、棉花、部分化工產品等產品的進出口關稅。在加工貿易政策方面,暫停加工貿易限制類保證金臺帳實轉政策;從2月1日起,從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剔除1730個商品編碼,從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中剔除27個商品編碼。在貿易便利化方面,繼續減免或降低農產品、紡織品服裝的檢驗檢疫費用,改進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辦法等。從1~2月進出口情況看,各項調控措施正在初步發揮作用。具體表現在:

(一)加工貿易進出口降幅趨緩。2月份,加工貿易進出口536.7億美元,下降25.6%,降幅比1月份縮小8.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45.9億美元,下降23%,降幅比1月份縮小2.4個百分點;進口190.8億美元,下降29.7%,降幅比1月份縮小18.6個百分點。

(二)大宗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相對較小。1~2月,涉及出口退稅率上調的主要大宗勞動密集型產品中,除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下降20.6%外,大部分產品出口降幅明顯低于出口總體降幅,也低于同期其他產品出口降幅。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46.2億美元,下降11%;鞋類出口43億美元,下降2.3%;家具及零件出口36.3億美元,下降13.6%;箱包出口16.4億美元,下降7.3%;塑料制品出口19億美元,下降10.7%。

(三)部分農產品、原材料進口增加較多。1~2月,小麥進口9.5萬噸,增長4337.1%;大豆進口629萬噸,增長15.1%;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7939萬噸,增長6%;初級形狀的塑料進口309萬噸,增長13%;鋼坯及粗鍛件進口44萬噸,增長1351%;未鍛造銅進口56萬噸,增長20.6%。

二、當前外貿運行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機電產品出口增長仍然乏力。由于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主要面向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盡管去年11月份以來我國先后3次提高了部分機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但效果仍不明顯。2月份,機電產品出口408.5億美元,下降22.9%,比1月份降幅擴大兩個百分點。

(二)重要工業品出口繼續減少。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對重要工業品和原材料需求進一步萎縮,價格低迷,我國部分工業品出口數量在上年減少的基礎上繼續下降。1~2月,煤出口511萬噸,下降41.6%;焦炭出口10萬噸,下降93.9%;未鍛軋鋁出口2.9萬噸,下降68.9%;鋼材出口347萬噸,下降52%;鋼坯及粗鍛件基本沒有出口。

篇8

今年上半年以來,世界經濟繼續復蘇,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勢頭進一步加強。在國內外良好經濟環境的支持下,我國對外貿易也延續了去年年底以來較快的恢復性增長態勢。但是,由于主要發達經濟體持續的高失業率,消費仍然不振,以及由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將逐步顯現,下半年,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可能放緩,我國外貿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縱觀全年,我國外貿形勢仍不容過分樂觀。

1、我國外貿持續恢復性增長

從2009年11月起,我國進出口已經延續了8個月的恢復性增長。據海關統計,今年1-6月國際貿易論文,進出口總值13548.81億美元,同比增長43.1%。其中出口7050.90億美元,增長35.2%;進口6497.92億美元,增長52.7%;貿易順差552.98億美元。與金融危機前2008年1-6月相比較,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9.8%、5.8%和14.5%。除了全球經濟逐步復蘇,進出口商回補庫存的因素外,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較快的恢復性增長也與去年同期全球經濟下滑,進出口商品價格下跌,外貿基數較低有很大關系。

6月當月進出口增速放緩,而順差有所擴大。6月進出口值2547.69億美元,增長39.2%。其中,出口1373.96億美元,增長43.9%;進口1173.74億美元,增長34.1%。當月貿易順差200.22億美元。

表1 2010年以來我國月度進出口情況

 

年 月

出 口

進 口

貿易差額

(億美元)

金額(億美元)

同比(%)

金額(億美元)

同比(%)

2010.01

1094.75

21.0

953.07

85.5

141.68

2010.02

945.23

45.7

869.10

44.7

76.12

2010.03

1121.12

24.3

1193.48

66.0

-72.36

2010.04

1199.21

30.5

1182.39

49.7

16.81

2010.05

1317.61

48.5

1122.28

48.3

195.33

2010.06

1373.96

43.9

1173.74

34.1

200.22

2008.1-6

6662.51

21.8

5675.49

30.6

987.03

2009.1-6

5215.29

-21.8

4245.95

-25.4

969.33

2010.1-6

7050.90

35.2

6497.92

篇9

1.1 確定舟山市GDP與外貿進出口總值的關聯度

本文采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確定舟山市GDP及其主要成分與外貿進出口總值的關聯度。

(1)確定反映系統行為特征的參考數列和影響系統行為的比較數列。參考數列記為T(k),k=1,2,…,N;比較數列記為Gi(k),k=1,2,…,N。本文將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作為參考數列,將舟山市GDP及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作為比較數列。

(2)對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即

(k)=

式中:j=1,2,…,M。在對數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的過程中,數據選擇會對計算結果產生影響。為使計算結果有區分度,分別對數列均值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即

(k)=

(3)計算參考數列與比較數列的關聯系數。比較數列xi的第k個元素與參考數列x0的第k個元素之間的關聯系數

i(k)=

式中: 為分辨系數,通常取 =0.5。

(4)計算關聯度。比較數列xi與參考數列x0的關聯度

i= i(k)

(5)關聯度排序。按照關聯度大小對各影響因素進行排序。

(6)計算結果。計算2004D2014年舟山市GDP及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與外貿進出口總值的關聯系數,結果見表1。在此基礎上,取歷年關聯系數的平均值,得到舟山市GDP及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與外貿進出口總值的關聯度分別為,,和,數值十分接近。由此可見,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是三大產業共同發展的結果。由于GDP是三大產業增加值的綜合反映,本文將GDP作為預測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基礎數據。

表1 2004D2014年舟山市GDP及三大產業增加值與

外貿進出口總值的關聯系數

1.2 計算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對GDP的彈性系數

外貿進出口總值對GDP的彈性系數指一定時期內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值,它衡量的是GDP增長對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的拉動作用,表明GDP每增長1%所帶動的外貿進出口總值的增長率。2004D2014年,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年均增長率為23.79%,GDP的年均增長率為14.46%,外貿進出口總值對GDP的平均彈性系數為1.64,也就是說,2004D2014年,舟山市GDP每增長1%,外貿進出口總值就增長1.64%。

1.3 預測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舟山市GDP的歷史發展軌跡,預計“十三五”期間舟山市GDP的年均增長率為8%。由于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對GDP的平均彈性系數為1.64,預計同期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年均增長率為13.12%,具體預測數值見表2。

表2 2016D2020年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預測

萬美元

2 舟山市外貿集裝箱生成量預測

外貿集裝箱生成量指一個地區對國際集裝箱運輸的總需求量,是該地區對外貿易發展的綜合反映。本文采用腹地集裝箱生成系數法,結合舟山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狀況,在預測外貿貨物適箱率、單位外貿進出口值的重箱生成量、適箱貨物裝箱率、重箱比例的基礎上,預測外貿集裝箱生成量。

(1)外貿貨物適箱率 外貿貨物適箱率既受外貿貨物結構的影響,也受集裝箱運輸發展水平的影響。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和外貿貨物結構的變化,外貿貨物適箱率將越來越高。根據歷年舟山市外貿貨物種類及各貨種價值占外貿進出口總值的比例,預測“十三五”期間舟山市外貿貨物適箱率為70%。

(2)單位外貿進出口值的重箱生成量 單位外貿進出口值的重箱生成量與貨物結構和貨物價值有關。通常情況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產業結構比較合理,產品檔次及價值相對較高,單位外貿進出口值的重箱生成量相對較低。據統計,我國江浙滬地區平均每個自然箱的貨物價值約3萬美元,按此推算,“十三五”期間舟山市單位外貿進出口值的重箱生成量約3 000 TEU/億美元。[1]

(3)適箱貨物裝箱率 適箱貨物裝箱率與集裝箱運輸發展水平有關:集裝箱運輸發展水平越高,適箱貨物裝箱率就越高,發展趨勢是適箱貨物裝箱率逐步提高,直至實現完全裝箱。根據相關文獻,預測“十三五”期間舟山市適箱貨物裝箱率為70%。

(4)重箱比例 受外貿進出口貨流不平衡和集裝箱運輸組織等因素的影響,實際運輸中難免存在空箱運輸。根據相關文獻和統計數據,預測“十三五”期間舟山市重箱比例為75%。

(5)外貿集裝箱生成量 采用腹地集裝箱生成系數法預測“十三五”期間舟山市外貿集裝箱生成量,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6D2020年舟山市外貿集裝箱生成量預測

TEU

3 舟山市外貿集裝箱流向預測

3.1 舟山市與主要貿易往來國家和地區歷年外貿進出口值統計

2007D2013年舟山市對主要出口目的國和地區的外貿出口值以及自主要進口來源國的外貿進口值分別見表4和表5。

表4 2007D2013年舟山市對主要出口目的國和地區的外貿出口值萬美元

表5 2007D2013年舟山市自主要進口來源國的外貿進口值萬美元

3.2 舟山市與主要貿易往來國家和地區集裝箱生成量預測

本文采用三次指數平滑法預測舟山市與主要貿易往來國家和地區的外貿進出口值占舟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比重,將結果乘以當年舟山市進出口集裝箱生成量,得到“十三五”期間舟山市與主要貿易往來國家和地區的集裝箱生成量(見表6和表7)。

表6 2016D2020年舟山市對主要出口目的國和地區的出口集裝箱生成量預測TEU

表7 2016D2020年舟山市自主要進口來源國的進口集裝箱生成量預測TEU

4 舟山港域外貿集裝箱航線優化建議

(1)總量控制 舟山市外向型經濟體量較小,預計2020年外貿集裝箱生成量僅54.2萬TEU。從遠期規劃來看,舟山港域集裝箱碼頭(包括位于金塘港區的舟山甬舟集裝箱碼頭和位于舟山綜合保稅區的集裝箱碼頭等)在總量上能夠滿足舟山市外向型經濟發展所產生的集裝箱吞吐量需求,存在集裝箱吞吐能力過剩的可能性。

(2)流向優化 目前舟山港域外貿集裝箱航線以俄羅斯和非洲航線為主,與舟山市外向型經濟需求嚴重不匹配。根據舟山市外貿集裝箱流向的預測結果,建議舟山港域開辟日韓、東南亞和歐地等航線,實現港口與屬地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

篇10

(二)明確導向,突出重點。突出外貿進出口增長和外貿企業引進導向,充分發揮政策的杠桿效應,努力提高考核資金使用績效。

(三)落實配套,大力扶持。落實區級配套,進一步加大對外貿的扶持力度,切實發揮政策效應,形成市、區、鎮(開發區、街道)齊抓共促的政策合力。

二、考核內容

(一)規模獎:考核資金用于達到一定進出口規模的重點外貿企業。

(二)增量獎:考核資金用于在一定出口量以上并有明顯增長的外貿企業。

(三)引企獎:考核資金用于年內新引進無基數轉移至我區并注冊在我區,且形成一定進出口規模的引企人員。

(四)考核獎:考核資金用于激勵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和增長在5%(含5%)以上的板塊。

三、考核獎勵辦法

(一)企業進出口額滿500萬美元及以上,每100萬美元給予800元人民幣獎勵。

(二)企業出口100萬美元以上,且年增長5%以上,每增長1%獎勵500元;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且增長5%以上,每增長1%,獎勵1000元;出口2000萬美元以上,且增長3%以上,每增長1%,獎勵1500元。企業出口增幅超過20%,最高按20%增幅加獎。

(三)對當年新引進企業進出口額達200萬美元、500萬美元、1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1億美元以上,對引企人員一次性分別獎勵0.5萬、1萬、2萬、3萬、4萬人民幣。

(四)企業滿足上述(一)、(二)條件的可合并計獎。

(五)蠡園經濟開發區完成外貿出口年度考核目標,獎勵50000元,增幅5%及以上,每增長1%加獎3000元;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山水城、太湖城、太湖街道完成外貿出口年度考核目標,獎勵30000元,增幅5%及以上,每增長1%加獎2000元;胡埭鎮、河埒街道、榮巷街道、蠡湖街道完成外貿出口年度考核目標,獎勵20000元,增幅5%及以上,每增長1%加獎1000元。增幅加獎不封頂。

四、考核程序

(一)考核資金按市、區分擔機制落實扶持資金190萬元(其中市級95萬元,區級配套95萬元),專款專用。

(二)對各板塊的考核,根據“雙過半”完成情況將考核資金預兌付50%,完成目標年底再兌付50%。

篇11

2.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對物流與進出口貿易的關系進行相關分析,目的是驗證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是否有促進作用,影響是否顯著。然后,運用彈性理論,通過計算“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即物流發展速度與進出口貿易增長速度之間的變動比率,來測算現代物流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影響程度,以及其程度隨時間的變動趨勢。

2.2變量及數據來源

衡量進出口貿易的指標,一般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進出口總額。而衡量現代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由于缺乏統一的統計口徑,不同學者選擇的指標沒有統一的標準,已有研究大多以貨運量、貨物周轉量或港口貨物吞吐量等指標為代表。從進出口貿易涉及的物流系統來看,其物流環節包含運輸、倉儲、檢驗、報關、包裝、裝卸搬運,以及信息處理等作業內容,其中,運輸是必須的環節,故本文選擇了貨物周轉量作為衡量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數據來源于《浙江省統計年鑒》(2010),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和一致性,選取1986—2009年間的數據。

3實證分析

3.1物流產業發展與進出口貿易增長的相關性

在相關性分析之前,首先對進出口總額和貨物周轉量的逐年變化情況作描述性分析,以掌握其變化的總體趨勢,表1是浙江省1986—2009年進出口總額和貨物周轉量的統計數據。依據表1,繪制出1986—2009年浙江省進出口總額與貨物周轉量變化趨勢圖①,見圖1。由圖1可知,進出口總額與貨物周轉量的變化趨勢大體一致,這初步說明浙江省物流業與進出口貿易之間存在正向相關關系,即物流業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具有促進作用。為了說明物流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顯著影響,下面利用統計數據進行回歸分析。以進出口總額為因變量,設為Y,貨物周轉量為自變量,設為X。根據表1的進出口總額與貨物周轉量相關數據,運用SPS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通過比較多種擬和方法得知,二次曲線(Quad-rati)擬和模型較好地反映浙江省物流與進出口貿易之間的變化趨勢。回歸結果見表2,調整后判定系數為0.9923,接近1,表明方程解釋能力強,變量以5%的顯著性通過t檢驗。回歸方程顯著性經過檢驗,F=1482.790,P=0.000<0.01,表明回歸方程是顯著有效的。回歸方程如式(1):Y=-121.873+0.3129X+0.0000118X2(1)

3.2物流產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促進程度的彈性分析

(1)測算模型

通過相關性分析,得知浙江省物流業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為了進一步分析物流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影響程度,本文利用經濟學中的彈性理論進行定量測算。彈性分析是計算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變化的敏感性的工具。本文以“區域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一詞作為衡量浙江省進出口貿易對物流業變化的敏感程度。進出口貿易額設為變量Y,貨物周轉量設為變量X,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計算模型如式(2):E=dYdX•XY(2)

(2)物流產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影響程度的測算

根據回歸方程Y=-121.873+0.3129+0.0000118X2可得式(3):dYdX=0.3129+0.0000236X(3)運用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計算模型,求得彈性系數E,見表3,1986—2009年間,浙江省區域物流-進出口貿易平均彈性為2.9,表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貨物周轉量每提高1%,進出口總額約提高2.9%,說明浙江省物流業較大程度上推動了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3)不同時段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影響程度的比較表3顯示,1986—2009年間不同年份的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差異較大,從具體數據來看,彈性系數從1986年的8.4694,下降到2009年的1.3460。為了分析不同時間段物流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以每5年為一個時間段,計算1986—2009年不同時間段的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平均值,結果表明,不同時間段的彈性均值從1986-1990年的6.57,下降到2006—2009年的1.25,彈性均值呈現下降的趨勢,表明浙江省物流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促進作用有所趨緩。為了分析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隨時間的變動趨勢,以1986年作為時間t=1,對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與時間t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通過比較多種擬合模型,決定采用三次曲線(CUBIC)模型。擬合曲線如圖2所示,回歸結果見表4,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0.98915,與1極為接近,表明方程解釋能力強。變量均以1%的顯著性通過t檢驗。回歸方程顯著性經檢驗,F=700.05937,P=0.000<0.01,表明回歸方程顯著有效。擬合方程如式(4):E=9.790957-1.3076t-0.0689t2-0.001232t3

(4)由方程(4)計算2010—2014年的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指標值,見表5,浙江省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呈下降趨勢,表明浙江省物流業應進行產業調整,轉變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增長”轉變為“集約型增長”,以促進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篇12

(一)建立促進外貿發展協調協作機制。積極與海關、檢驗檢疫、工商、稅務等部門建立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和協調解決企業遇到困難的聯動機制,以便快速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二)開展國家、省、市有關外貿扶持政策業務咨詢和培訓。一方面,召開全縣外貿企業政策業務培訓會,讓全縣外貿企業及時了解當前的外貿形勢,并掌握最新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深入重點幫扶企業,“一對一”進行政策宣傳,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幫助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福利。

(三)加強銀企合作,努力解決重點外貿企業融資難問題。做好外貿企業銀企對接服務活動,配合金融辦等相關部門解決因流動資金短缺企業“有單不敢接”的問題。

(四)加快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支持企業開展出口產品創新研發,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商品。

篇13

億邦動力網從報告中得知,2015年我國進出口貿易主要呈現大特點:

(1)進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出口先導指數顯示出口壓力仍然很大。2015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4.58萬億元,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億元,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下降13.2%,貿易順差3.69萬億元,擴大56.7%。從月度趨勢來,全年除2月份正增長外,其余各月均為負增長,其中,4月、5月、7月、8月、9月和10月同比下滑幅度均超過8%。

(2)進出口貨運量震蕩中小幅度上升,進口貨運量與貿易額走勢持平,出口貨運量與貿易額有擴大趨勢,價格影響微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