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資金周轉分析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資金周轉分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資金周轉分析

篇1

一、影響資金周轉的主要因素

企業的資金,從貨幣開始經:過若干階段,又回到貨幣資金形態的運動過程,就是資金的循環。

資金周而復始的不問斷的循環過程,叫做資金的周轉。資金的運動是通過資產的周轉實現的,慣穿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始終,這個過程越短,資金周轉就越快,因此,分析影響資金周轉速度的因素既要考慮資金運動過程,又要考慮生產經營過程。

1.1管理模式的影響。日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日益復雜,需要大量息作支撐,而要把這樣復雜的信息流及時準確地集中起來,缺少統一的信奄平臺。使企業的資金管理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滿足不了企業現代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l.2資金訶控的影響。企業經營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業務都涉及資金調度,如采購、生產、銷售等方面的業務循環最終都涉及資金調度。時常有一些企業缺乏統一的籌集、分配、使用和管理制度導致整個財務資源效益不高。—些企業由于資金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執行不力,經營者缺乏資金管理意識,在資金使用上不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盲目擴大產銷,過度的設備投資,以短期周轉資金購置固定資產等,這些覡象都會造成資金規模不合理,資金短缺,最終引發無法償還到期債務。資金鏈斷裂,被迫停產等財務風險。

l.3供求關系的影響。資金的流通時間取決供求時間的長短,這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供求渠道是否暢通,供應量的大小、產銷距離的遠近、運輸線路的選擇等都會影響采購與銷售時問的長短求關系對資金周轉速度的影響,避免造成流通阻塞和資金積壓、浪費現象。

1.4存貨管理的影響。企業存貨主要包括產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原材料、輔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儲備物資。—般而言,企業存貨在流動資產中占比重較大,且滲透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存貨管理水平直接關系企業資金占用以及資產營運效率,過少的生產儲備不能保證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過多的生產儲備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導致資金大量沉淀,會影響資金的周轉速度。企業必須針對暢銷產品和滯銷產品,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減少庫存,加速資金周轉。生產工程管理的影響。產品的生產時間是指制成單件產品所需要的時間。勞動期間的長短的。勞動過程中斷時間。企業生產組織嚴密、勞動效率高、廢品返修率低,勞動期間就短,相反,勞動期間就長。這種勞蝴問的差別,會相同的情況下,勞動期間越長,資金周轉速度越慢,為維護生產的連續進行所需要的預付資金也就越多,反之,勞動期間越短,資金周轉速度也就越快,所需預付的資金也就越少。因此,在生產階段,資金周轉的加快實際就是生產過程的加快也就是生產效率的提高。應收賬款管理白勺=影響。隨著企業做大暾強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使資金盡快回收,投入到下個企業必須重視的問題。盡管應收賬敦可以使企業擴大銷售,提高企業競爭力,減少庫存及相關管理開支,但應收賬款管理不善也會給企業帶來很多弊端。

二、尋求資金周轉的途徑

加速資金周轉速度不僅可以代替資金的預付量,同時又可以擴大資金的增值量,因此,資金的潛能不僅在于它的數量,更在于它的速度,加速資金周轉就要從宏觀到微觀,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治理,才能開辟節約資金,加速資金周轉的備。

2.1利用計算機網絡,實現資金的信息化管理。財務管理的最高層次是財務和業務的—體化管理,由于企業資金信息是各類信息的交匯點,也是支撐經營決策的基礎,因此,企業應推廣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臌術,引進或開發先進的ERP系統軟件,把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營銷管理、生產管理等環節緊密聯系起來,從技術上解決資金信息不及時、監督乏力和帶后問題,最終實現財務物流—體化管理。

2.2加強資金調控管理,提高資金綜合使用效室。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是以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投資資金及結算資金等多種形態存在,為保證生產正常運行,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實施財務統—管理,資金統—安排,確定各種形態資金的合理比例和最優結構,把有限資金合理分配、使用。加強資金流人、流出控制,在資金運用要形成有效的資金決策體系,因為決策是使,它直接關系著資金的流向、流量、流速和運轉的綜合效率。企業在研發新產品和對外投資時,要做好調查,避免盲目開發新產品和亂投資,造成資金沉淀。同時應盡量合理保有現金,應對突發性需求。

2.3推進資金預算管理,保證資金的有效流通。資金預算管理是資金管理的基礎,是實現資金良性循環的首要環節。企業要在科學經營預測和決策基礎上,運用現代管理方法,把企業的一切收支都納^資金預算管理,發揮l資金預算管理對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全過程的控制和協調作用,通過預算管理,整合資金流,促進資金的統籌配置和合理、協調、高效運用。

2.4加強存貨資金管理,減少資金占用。企業要加強存貨資金管理,首先要要建立嵐好的存貨流通渠道,有效安排產品的運輸、儲存,減少流通環節,為加速存貨流通創造暢通無阻的條件。其次,根據存貨的實際流轉、保管和使用情況,編制存貨資金使用計劃,以促進供、產、銷環節之間的相互協調,第三,根據存貨的實物質量、流動性和量分析,便于了解適銷情況,改善購銷狀況,優化庫存結構,降低儲備成本,解決存貨較多,占用資金量較大,變現能力不強的問題,加速存貨周轉第四,在控制資金投入量時,堅持“以銷定產,以產定料,以料定資”的厲,防止盲目采購造成物資積壓而過多占用資金。第五,企業要針對不同的市場和客戶,制訂相應的營銷策略,采用多樣的營銷手段,提高企業的產銷率和回款率。第六,定期清查庫存,及時處理積壓和閑置物資,最大限度地壓縮庫存資金。第七,在工作中推行零葦方管理,使企業采購、生產和銷售形成連續同步運行過程,消費。盡管在企業實踐中于實現。

2.5提高企業的生產組織職能,加速資金周轉。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資金的周轉速度與生產效率有著密切的聯系,企業必須提高生產組織職能,縮短勞動期間,提高生產效率。主要方法是:優化產業結構和勞動組合,協調企業內部的分工、協作關系,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和管理經驗,有效運用機器設備和使用效率高的機器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流程等,這些方法的綜合采用,可以在互相聯系的生產過程中節動的時問和勞動的耗費,縮短勞動期間,降低資金損耗和占用時間,加速資金周轉。同時,還要提高員工的資金意識、效益意識、質量意識,使員工認識到,資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各種實物形態存在,材料采購、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生產狀況、勞動效率、產品推銷、貨款回收等陶資金周轉息息相關,而利潤正是通過資金在生產過程中周轉產生的,資金周轉速度的加快有利于利潤的增加,從而促使員工提高勞動效率和勞動質量。減少產品間延長造成的資金占用期延長資金周轉緩慢的問題。

篇2

各利潤中心周轉資金分析表

年 月 日

利潤中心 獎金類別ABCDEFG合計現  金        應收帳款        應收票據        成  品        在  制  品        原  料        輔  料        短期投資                                                              合計        

篇3

一、加速企業資金周轉的重要性

企業營運的本質就是資金的周轉,資金周轉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財務狀況的好壞。比如:有甲、乙兩個公司,以一萬元為單位計算,甲公司每年資金周轉率為6次,利潤率為 20,乙公司每年資金周轉率為12次,為甲公司的一倍,利潤率為10,是甲公司的一半。一年后,甲公司的資金總額為2.985萬元,而乙公司的資金總額為3.317萬元。由此可見,周轉率對一個企業利潤的重要性。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企業資金周轉率平均一年只有2.5次,而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零售商,其資金周轉率一年大致為20-30次。因此,唯有現金如輪轉,才能財源滾滾來。隨著近代工商業的大規模化發展以來,商品生產周期的長短,商品流通速度與資金周轉速度快慢,對企業獲得利潤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速企業資金周轉是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最重要方法。

二、影響資金周轉的因素

(1)庫存管理對資金周轉的影響。“庫存”表示用于將來目的的資源暫時處于閑置狀態。一般情況下,人們設置庫存的目的是防止短缺,另外,它還具有保持產品生產過程連續性、分攤訂貨費用、快速滿足客戶訂貨需求的作用。在企業生產中,盡管庫存是出于種種經濟考慮而存在的,但庫存也是一種無奈的結果。庫存過多將導致資金囤積,庫存過少又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因此,優化庫存管理的意義就在于,它能確保物暢其流、促使生產管理更為合理,有利于資金周轉,并使企業減少比必要的損失,獲得更多利潤。

(2)供求關系對資金周轉的影響。供求關系是指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它是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關系在市場上的反映。在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占統治地位的私有制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通過價格與價值的偏離自發地調節供求關系,供大于求,價格就下落供小于求,價格就上升。因此,企業應當了解當前市場的供求關系,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完善資金預算管理,保證資金的有效流通,加快資金周轉速度。

(3)管理模式對資金周轉的影響。管理是社會組織中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通過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協調以個人為中心的活動過程。管理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更離不開好的管理。拿眾所周知的巨人集團來說,由興起到衰敗到再興起的過程,完全體現出管理模式不當對資金周轉以及企業經營好壞的影響。從最初銷售漢卡只有15 人的珠海巨人新技術公司,到后來擁有228家子公司、2000多名員工,全面進攻電腦、房地產、生物工程三大行業的巨人集團,僅用了五年的時間。可想而知,多元化的迅速發展使得巨人集團自身的缺陷暴露無遺。領導決策失誤,導致管理混亂,集團整頓也沒有使公司舊的制度弊端、管理缺陷得到解決,集團公司內部各種違規違紀、挪用貪污事件層出不窮,公司的資產流失嚴重。巨人集團終因財務狀況不良而陷入了破產的危機之中。由此可見,管理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一種更重要的資源。其含義除了重視管理人才的培養,以開發管理這種最寶貴的資源外,就是強調要充分估計和發揮管理科學的作用。因此,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這是加速資金周轉的重要手段。

三、加速企業資金周轉的途徑與措施

篇4

1影響資金周轉的主要因素

企業的資金,從貨幣開始經:過若干階段,又回到貨幣資金形態的運動過程,就是資金的循環。資金周而復始的不問斷的循環過程,叫做資金的周轉。資金的運動是通過資產的周轉實現的,慣穿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始終,這個過程越短,資金周轉就越快,因此,分析影響資金周轉速度的因素既要考慮資金運動過程,又要考慮生產經營過程。應從以下因素中

1.1管理模式的影響。 日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日益復雜,需要大量 息作支撐,而要把這樣復雜的信息流及時準確地集中起來,缺少統一的信奄平臺。使企業的資金管理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滿足不了企業現代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l.2資金訶控的影響。企業經營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業務都涉及資金調度,如采購、生產、銷售等方面的業務循環最終都涉及資金調度。時常有一些企業缺乏統一的籌集、分配、使用和管理制度導致整個財務資源效益不高。—些企業由于資金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執行不力,經營者缺乏資金管理意識,在資金使用上不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盲目擴大產銷,過度的設備 投資 ,以短期周轉資金購置固定資產等,這些覡象都會造成資金規模不合理,資金短缺,最終引發無法償還到期 債務 。資金鏈斷裂,被迫停產等財務風險。

l.3供求關系的影響。資金的流通時間取決供求時間的長短,這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供求渠道是否暢通,供應量的大小、產銷距離的遠近、 運輸 線路的選擇等都會影響采購與銷售時問的長短求關系對資金周轉速度的影響,避免造成流通阻塞和資金積壓、浪費現象。

1.4存貨管理的影響。企業存貨主要包括產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原 材料 、輔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儲備物資。—般而言,企業存貨在流動資產中占比重較大,且滲透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存貨管理水平直接關系企業資金占用以及資產營運效率,過少的生產儲備不能保證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過多的生產儲備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導致資金大量沉淀,會影響資金的周轉速度。企業必須針對暢銷產品和滯銷產品,采取不同的 營銷 策略。減少庫存,加速資金周轉。生產工程管理的影響。產品的生產時間是指制成單件產品所需要的時間。勞動期間的長短 的。勞動過程中斷時間。 企業生產組織嚴密、勞動效率高、廢品返修率低,勞動期間就 短,相反,勞動期間就長。這種勞蝴 問的差別,會相同的情況下,勞動期間越長,資金周轉速度越慢,為維護生產的連續進行所需要的預付資金也就越多,反之,勞動期間越短,資金周轉速度也就越快,所需預付的資金也就越少。因此,在生產階段,資金周轉的加快實際就是生產過程的加快也就是生產效率的提高。應收賬款管理白勺=影響。隨著企業做大暾強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使資金盡快回收,投入到下個企業必須重視的問題。盡管應收賬敦可以使企業擴大銷售,提高企業競爭力,減少庫存及相關管理開支,但應收賬款管理不善也會給企業帶來很多弊端。

2尋求資金周轉的途徑

加速資金周轉速度不僅可以代替資金的預付量,同時又可以擴大資金的增值量,因此,資金的潛能不僅在于它的數量,更在于它的速度,加速資金周轉就要從宏觀到微觀,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治理,才能開辟節約資金,加速資金周轉的備。

2.1利用 計算機 網絡 ,實現資金的信息化管理。 財務管理 的最高層次是財務和業務的—體化管理,由于企業資金信息是各類信息的交匯點,也是支撐經營決策的基礎,因此,企業應推廣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臌術,引進或開發先進的erp系統軟件,把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營銷管理、生產管理等環節緊密聯系起來,從技術上解決資金信息不及時、監督乏力和帶后問題,最終實現財務物流—體化管理。

2.2加強資金調控 管理 ,提高資金綜合使用效室。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是以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 投資 資金及結算資金等多種形態存在,為保證生產正常運行,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實施 財務 統—管理,資金統—安排,確定各種形態資金的合理比例和最優結構,把有限資金合理分配、使用。加強資金流人、流出控制,在資金運用要形成有效的資金決策體系,因為決策是使,它直接關系著資金的流向、流量、流速和運轉的綜合效率。企業在研發新產品和對外投資時,要做好 調查 ,避免盲目開發新產品和亂投資,造成資金沉淀。同時應盡量合理保有現金,應對突發性需求。

2.3推進資金預算管理,保證資金的有效流通。資金預算管理是資金管理的基礎,是實現資金良性循環的首要環節。企業要在科學經營預測和決策基礎上,運用現代管理方法,把企業的一切收支都納 ^資金預算管理,發揮l資金預算管理對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全過程的控制和協調作用,通過預算管理,整合資金流,促進資金的統籌配置和合理、協調、高效運用。

2.4加強存貨資金管理,減少資金占用。企業 要加強存貨資金管理,首先要要建立嵐好的存貨流通渠道,有效安排產品的 運輸 、儲存,減少流通環節,為加速存貨流通創造暢通無阻的條件。其次,根據存貨的實際流轉、保管和使用情況,編制存貨資金使用計劃,以促進供、產、銷環節之間的相互協調,第三,根據存貨的實物質量、流動性和量分析,便于了解適銷情況,改善購銷狀況,優化庫存結構,降低儲備 成本 ,解決存貨較多,占用資金量較大,變現能力不強的問題,加速存貨周轉第四,在控制資金投入量時,堅持“以銷定產,以產定料,以料定資”的厲,防止盲目采購造成物資積壓而過多占用資金。第五,企業要針對不同的 市場 和客戶,制訂相應的 營銷 策略,采用多樣的營銷手段,提高企業的產銷率和回款率。第六,定期清查庫存,及時處理積壓和閑置物資,最大限度地壓縮庫存資金。第七,在工作中推行零葦方管理,使企業采購、生產和銷售形成連續同步運行過程,消費。盡管在企業實踐中于實現。

2.5提高企業的生產組織職能,加速資金周轉。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資金的周轉速度與生產效率有著密切的聯系,企業必須提高生產組織職能,縮短勞動期間,提高生產效率。主要方法是:優化產業結構和勞動組合,協調企業內部的分工、協作關系,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和管理經驗,有效運用機器設備和使用效率高的機器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流程等,這些方法的綜合采用,可以在互相聯系的生產過程中節動的時問和勞動的耗費,縮短勞動期間,降低資金損耗和占用時間,加速資金周轉。同時,還要提高員工的資金意識、效益意識、質量意識,使員工認識到,資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各種實物形態存在, 材料 采購、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生產狀況、勞動效率、產品推銷、貨款回收等陶資金周轉息息相關,而利潤正是通過資金在生產過程中周轉產生的,資金周轉速度的加快有利于利潤的增加,從而促使員工提高勞動效率和勞動質量。減少產品間延長造成的資金占用期延長資金周轉緩慢的問題。

篇5

流動資金預測是以歷史數據和現實調查資料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流動資金的未來需要量所作的預計和推測,它是企業控制貨幣資金收支、組織業務活動、平衡調度企業內部資金的直接依據,也是企業財務預測的核心。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一旦存在資金短缺現象,就會積極地以各種方式、多渠道地吸納資金,以供生產經營的需要,這就導致有些企業一味地吸納資金,使大量資金呆滯于生產過程的各環節,造成資金浪費,從而降低了企業利潤,而有些企業卻因為融資困難面臨破產的危險。筆者認為,流動資金不足或富余現象一方面是由于企業在吸納流動資金前不能對自身資金的需要量進行科學的分析預測所導致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放貸時沒有科學地預測評價借款人的資金需求。因此,探討企業對流動資金需要量的科學預測方法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010年2月12日我國銀監會了第1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中將影響借款人流動資金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歸結為現金、存貨、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預付賬款等。在實際測算中,銀監會提出的借款人經營活動流動資金需求預測參考公式如下:

流動資金需求量=上年度銷售收入*(1-上年度銷售利潤率)*(1+預計銷售收入年增長率)/流動資金周轉次數

其中: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預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平均預收賬款余額

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預付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平均預付賬款余額

應付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平均應付賬款余額

上述計算公式的假定是企業處于理想的最佳運轉狀態,即企業經營活動流動資金的需求量=企業存貨+(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預收賬款),流動資金周轉次數=360/(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應付賬款周轉天數+預付賬款周轉天數-預收賬款周轉天數)。從理論上講,該測算方法尚合理,能較有效地估算借款人主營業務的流動資金需求量,但是在實務當中采用該方法對流動資金需求量進行預測尚存在很多問題。

二、現行流動資金需求量預測方法的局限性

(一)流動資金項目涵蓋不全面

《辦法》把企業經營活動的流動資金按照要素簡單地分為存貨、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三個部分,而沒有考慮應收票據、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等經營性流動資金項目,造成該測算辦法在測算基礎上有失妥當。另外,這也使許多在其他應收賬款中核算部分主營業務交易事項的企業所預測的流動資金需求量小于企業實際經營所需流動資金的數額。

(二)不利于產業鏈中具有資金優勢的企業有效利用其自有資金

測算公式中,流動資金周轉次數=360/(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應付賬款周轉天數+預付賬款周轉天數-預收賬款周轉天數)。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那些對上下游客戶談判能力強的企業,很可能由于占用了較多上下游企業的資金而使得自身的流動資金周轉次數為負數,進而測算出的流動資金需求量為負值,按照《辦法》“實貸實付”①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會認為企業不缺乏流動資金,為了防止企業擅自改變貸款用途或者挪用信貸資金便不會給這樣的企業貸款。但在實際業務中,這樣的企業往往是經營情況較好的企業,雖然公式所測算的流動資金需求為負值,企業卻很可能在營銷渠道仍然需要更多的流動資金支持后續的業務發展,這時流動資金的總體預測就難以體現業務流程中單一渠道的資金需求,如果企業不能及時了解到相關資金需求的信息,就會造成企業內部不同部門同時出現資金短缺和資金浪費的現象,從而大大降低企業資金運營的效率。

三、基于渠道的流動資金需求預測的方法

縱覽近年來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所進行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渠道管理、供應鏈管理與流動資金管理相結合的管理已成為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王竹泉、逄詠梅、孫建強(2007)提出按照經營活動營運資金與供應鏈或渠道的關系,將其進一步分為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庫存商品+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在產品+其他應收款-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和采購渠道營運資金(材料+預付賬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這種按渠道劃分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的理念在組成項目及資金用途上都與《辦法》提到的企業日常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相吻合,而且這種分類不僅能夠涵蓋企業各個流動資金項目,更能清晰地反映出流動資金在不同渠道上的分布狀況。

根據以上分渠道管理企業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的觀點,結合我國銀監會《辦法》中規定的流動資金定量預測方法,筆者提出分渠道預測企業經營活動流動資金需求量的方法。

(一)預測企業各渠道的流動資金需求量

計算取得企業經營活動中各渠道的流動資金周轉期②(包括營銷渠道流動資金周轉期、生產渠道流動資金周轉期、采購渠道流動資金周轉期),按照以下公式預測企業各渠道的流動資金需求量。

營銷渠道流動資金量=上年度銷售收入*(1+預計銷售收入年增長率)/營銷渠道流動資金周轉次數

生產渠道流動資金量=上年度銷售收入*(1+預計銷售收入年增長率)/生產渠道流動資金周轉次數

篇6

在實際測算中,借款人營運資金需求可參考如下公式:

營運資金量=上年度銷售收入×(1-上年度銷售利潤率)×(1+預計銷售收入年增長率)/營運資金周轉次數

其中:營運資金周轉次數=360/(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應付賬款周轉天數+預付賬款周轉天數-預收賬款周轉天數)

周轉天數=360/周轉次數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預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平均預收賬款余額

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預付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平均預付賬款余額

應付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平均應付賬款余額

二、估算新增流動資金貸款額度

將估算出的借款人營運資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資金、現有流動資金貸款以及其他融資,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動資金貸款額度。

新增流動資金貸款額度=營運資金量-借款人自有資金-現有流動資金貸款-其他渠道提供的營運資金(如短期債券)。

上式中的借款人自有資金有以下三種計算方法:

1、借款人自有資金=未分配利潤+凈利潤+折舊-資本性支出-股利支出-到期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

2、借款人自有資金=折舊資金+所有者權益-各種資產凈損失

3、借款人自有資金=貨幣資金

三、其他因素

(一)金融機構應根據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情況,如借款人所屬行業、規模、發展階段、談判地位等。

(二)對集團關聯客戶,可采用合并報表估算流動資金貸款額度,原則上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內的成員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總和不能超過估算值。

(三)對小企業融資、訂單融資、預付租金或者臨時大額債項融資等情況,可在交易真實性的基礎上,確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況下,根據實際交易需求確定流動資金額度。

(四)對季節性生產借款人,可按每年的連續生產時段作為計算周期估算流動資金需求,貸款期限應根據回款周期合理確定。

其實舉個例子是最能說明如何測算流動資金需求量的:

某企業向某農村信用社申請流動資金貸款,需測算該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合理需求量。該企業部分財務報表數據如下:

單位:萬元

科目 期初余額 期末余額

貸幣資金 600 700

應收帳款 1600 1850

預付款項 400 500

存貨 1090 2150

流動資產合計 3690 5200

短期借款 120 100

應付帳款 1650 1500

預收款項 550 600

應交稅費 140 130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430 300

流動負債合計 2890 2630

其他資料:

1、貸款申請年度企業銷售收入總額1億元,銷售成本7000萬元,銷售利潤率為30%。

2、企業預計第二年的銷售收入年增長率為10%。

3、企業擁有自有資金200萬元。

4、企業近期內有一筆50萬元的短期貸款需要歸還。

5、企業目前主要是通過銀行貸款來籌措營運資金。

其測算過程如下:

企業營運資金周轉次數測算表

科目 期初余額 期末余額 平均余額 周轉次數 周轉天數

應收帳款 1600 1850 1725 5.8 62.1

預付帳款 400 500 450 15.56 23.14

存貨 1090 2150 1620 4.32 83.33

應付帳款 1650 1500 1575 4.44 81

預收帳款 550 600 575 17.39 20.7

測算該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額度過程如下:

1、估算營運資金周轉次數,以存貨周轉次數計算為例

存貨平均余額=(1090+2150) /2=1620(萬元)

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7000/1620=4.32(次)

存貨周轉天數=360/4.32=83.33(天)

依此類推,分別計算出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應付帳款周轉天數、預付帳款周轉天數、預收帳款周轉天數(見上表)

則營運資金周轉次數=360/(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應付帳款周轉天數+預付帳款周轉天數-預收帳款周轉天數)=360/(83.33+62.1-81+23.14-20.7)=5.38(次)

2、估算借款人營運資金量

營運資金量=上年度銷售收入*(1-上年度銷售利潤率)1+預計銷售收入年增長率)/營運資金周轉次數=10000*(1-30%)*(1+10%)/5.38=1431(萬元)

3、估算新增流動資金貸款額度

篇7

傳統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中多采用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孤立的指標衡量資金的利用效率,往往忽視了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且這些指標沒有涉及到流動負債部分,很難從總體上把握存貨、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周轉及其變化對營運資金的具體影響程度,難以判斷營運資金策略的變化或調整在某一比率上的變化能否抵消在其他比率上造成的惡化,不便于對營運資金績效的全面評價。

而王竹泉提出的渠道分析,將營運資金分為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和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并進一步將經營活動營運資金按其與供應鏈或渠道關系分為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和采購渠道營運資金。這種分析方法涵蓋了營運資金各個項目,有利于全面評價營運資金利用效率。本文主要采用該種方法進行營運資金管理效果的分析。

二、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分析的一般思路

經營活動營運資金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稅收等活動的占用的資金情況,對于一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為主的制藥企業,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相當于企業的“血液”,對其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水平進行分析是至關重要的。

可用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占用額和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來衡量企業的經營活動資金管理效率,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占用額是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生產渠道營運資金、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占用額之和,用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總的占用額除以平均每天銷售收入可以得到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

采用渠道分析的方法,從三大渠道入手對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績效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分別計算營銷渠道、生產渠道與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占用額和周轉期。各渠道營運資金占用額通常用與該渠道相關的會計報表項目進行計算,用占據企業自有資金的項目金額之和減去占用外部資金項目金額的差額來衡量,即所占用相關資產項目與相關負債項目金額之差。與營銷渠道有關的會計項目有成品存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和應交稅費, 因此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為成品存貨、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之和減去應收賬款、應交稅費。同理,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用材料存貨、其他應收款項目余額合計數減去應付職工薪酬與其他應付款的合計數。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則用材料存貨與應付賬款之和減去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的合計數。在計算各渠道營運資金的周轉期時,需注意不同渠道所選擇的周轉額不同,評價營銷渠道、生產渠道、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時 , 則分別以銷售成本 、 完工產品成本和材料消耗總額作為周轉額。為進一步分析各會計項目對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的影響,還須將各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分解為相關資產負債項目的周轉期,關于各渠道周轉期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全年銷售成本/360)=(成品存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全年銷售成本/360)=成品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應收票據周轉期-預收賬款周轉期-應交稅費周轉期

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全年完工產品成本/360) =(在產品存貨+其他應收款-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全年完工產品成本/360)=在產品存貨周轉期+其他應收款周轉期-應付職工薪酬周轉期-其他應付款周轉期

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全年材料消耗總額/360) =(材料存貨+預付賬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全年材料消耗總額/360)=材料存貨周轉期+預付賬款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應付票據周轉期

三、對同仁堂的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管理評價

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經營活動的營運資金占用量分別是241252.69萬、286582.11萬、358970.51萬元,絕對額在逐年上升,同時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也在延長,13年至15年分別是119.41天、105.15天、94.46天。三個渠道中,營銷渠道占用了本公司絕大多數的營運資金,2013年至2015年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占用額均超過了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總額,且營銷渠道資金占用額在逐年上升。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占用量為負,說明其更多占用外部資金進行生產環節的資金周轉。采購渠道占用了本企業少量資金,2013年至2015年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分別占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總額的1.17%、1.17%、6.44%。2015年同仁堂、哈藥股份與云南白藥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總額分別為358514.27萬、97758.04萬、611408.98萬,周轉期分別為119.41天、22.20天、106.14天,以上數據表明雖然同仁堂的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占有額居于中等水平,但實際周轉期較長,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管理績效不佳。

現分別從經營活動的三大渠道――營銷渠道、生產渠道與采購渠道及各渠道的分項目對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管理績效進行分析。

(一)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分析

首先計算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營銷渠道的營運資金指標: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成品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預收賬款周轉期與應交稅費周轉期,如表1所示,并計算了2015年同仁堂、哈藥股份與云南白藥三家企業營銷渠道相關營運資金指標,如表2所示。

縱向來看,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的占有量分別為241252.69萬、286582.11萬、358970.51萬,可以發現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在不斷增加。由表1可知,營運資金的周轉期也在不斷延長,說明營銷渠道營運資本利用效果在降低。從成品存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各因素分解來看,可以發現存貨周轉期有所波動,但前后變化不大,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周轉期總體延長,預收賬款周轉期縮短,應交稅費周轉期延長。企業2013年至2015年的應收賬款分別是47114萬、62475萬、86465萬,分別占營業收入的5.41%、6.45%、8%;應收票據分別為12874萬、32054萬、32538萬,分別占營業收入的1.48%、3.31%、3.01%;預收賬款分別為35122萬、28425萬、18460萬,分別占營業收入的4.03%、2.93%、1.17%。這說明企業在近幾年可能采用更為寬松的信用政策,適當延緩了付款期并降低了ο售過程中預付款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業的銷售收入的增加。

橫向比較,同仁堂、哈藥股份、云南白藥三家企業2015年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分別為358970.51萬、502577.44萬、762540.27萬,可以發現同仁堂的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占用量處于較低水平,但由于其銷售成本不高,表2顯示的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仍處于較高水平,由表2可知,同仁堂的存貨周轉期處于較高水平,這是延長其營運資金周轉期的重要因素,應收賬款周轉期其處于中間水平,應收票據周轉期處于較低水平,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周轉期之和在三家企業中是最低的,說明相對其他兩家企業,同仁堂的信用政策更為嚴格,收款能力較強。同仁堂的營運資金周轉期與云南白藥相近,但由于延長同仁堂營運資金周轉期的主要是成品存貨,而導致云南白藥營運資金周轉期較長的是成品存貨和應收票據,應收票據的變現能力較強且風險性較低,其質量高于存貨,所以總體來說同仁堂營運資金利用效果要低于云南白藥。

總體來說,雖然同仁堂近幾年對其信用政策有所放松,但在同行業中其對客戶的信用標準還是較為嚴格的,因此其所售商品的回款能力較強。導致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較長,營運資金利用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成品存貨的持有量過高,企業需對其成品存貨持有量做適當調整,增強存貨的利用效率。

(二)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管理分析生產渠道

(見表3、表4)

經計算,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分別為-27325.06萬、-7003.84萬、-4660.22萬,企業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為負,且其絕對值逐年下降,表3列明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生產渠道營運資金指標與趨勢,由表3可知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絕對數也在逐年下降,說明從2013年至2015年,同仁堂在生產環節更多依靠外部資金周轉,但對內外部資金占用量差距逐年下降。在影響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各分項目中,在產品存貨周轉期延長幅度較大,同時其他應收款周轉期與應付職工周轉期也有小幅度延長,其他應收款周轉期有所波動,在14年周轉期最短。綜上,造成生產渠道營運資金變動的根本原因在于本企業在產品存貨資金占用增多,使內外資金占用額差距縮減。

同仁堂、哈藥股份、云南白藥2015年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占用額分別是-4660.22萬、-123933.20萬、-27971.05萬,三大企業生產環節都更多地占用外部營運資金,但同仁堂內外資金占用差額最小,表4顯示了各企業生產渠道營運資金指標,從中可發現同仁堂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的絕對數最短。從各個分項目入手,同仁堂應付職工薪酬周轉期和與其他應付款周轉期之和并非三個企業中最低的,說明其占用外來資金的相對數還是較高的。但由于其在產品存貨周轉期過長,占用公司內部營運資金相對數較高,導致其在生產環節營運資金的利用效率略低于其他兩個企業。

總體來說,同仁堂在生產環節雖占用了較多的外部資金,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本公司內部資金的占用,但由于其生產環節滯留在產品存貨過多,使得內部資金的利用效率下降,在整體上影響了生產環節資金利用效率。

(三)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分析

(見表5、表6)

表5反映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同仁堂采購渠道營運資金指標與趨勢,2013年至2015年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總額分別為14735.21萬、3316.71萬、4203.98萬。結合表5可知,采購環節營運資金占用額和周轉期都呈先下降后小幅度上升態勢,一方面得益于企業在逐漸增長的材料消耗總額下控制了材料存貨的持有量,雖然力度不大,但有效地縮短了材料存貨的周轉期,從而有助于縮短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的周轉。另一方面2014年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較短主要得益于2014年延長了應付賬款的周轉期,供應方寬松的信用政策使企業的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利用效率提高。

橫向來看,同仁堂采購環節營運資金的利用與其他兩個企業相比具有較大差距。2015年同仁堂、哈藥股份、云南白藥三家企業營運資金占用額分別為4203.98萬、-280886.20萬、-123160.25萬,哈藥股份與云南白藥兩個企業營運資金值為負,說明在采購環節占用的營運資金主要來源于采購方,而非占用企I自身的資金。而同仁堂在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為正,說明同仁堂采購環節占用的營運資金更多來源于企業自有的資金。表6反映各企業采購渠道營運資金指標,從應付賬款周轉期和應付票據周轉期之和來看,同仁堂的值是最高的,且兩種流動負債中,對供應方來說流動性較差、風險性較高的應付賬款占了絕大多數,說明同仁堂自身在供應商方面具有較強的主動性,享有寬松的信用政策,并占據了對方較大規模的資金。但由于同仁堂材料存貨的持有量過高,導致同仁堂在采購渠道更多地占用了自有資金。

總體來說,同仁堂在供應商方面雖有較強的主動權,享有較長的還款期限,但由于其材料存貨的持有量過高,造成采購環節占據了大量的自有資金,大大影響了采購環節的資金利用效率。

四、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同仁堂經營活動的三大渠道中,營銷渠道占據了大部分的企業自有資金,采購渠道占用了較少部分的自有資金,而生產渠道占據了少部分外部資金。營運資金近年來營銷渠道與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均有所下降,只有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有小幅度提高,最終經營活動的資金利用效率是下降的。與其他兩個企業相比,同仁堂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也處于較低水平。導致同仁堂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管理績效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同仁堂的存貨持有量過高,存貨周轉期過長,利用效率較低,企業需進一步加強各類存貨的管理,提高存貨的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存貨成本。

企業可從以下方面入手:1.引進零庫存管理制度,根據顧客的訂單確定所需的成品存貨量,確定生產計劃以及安排所需的材料存貨,從而大幅降低成品存貨與材料存貨的持有量,但這種方式會延長交貨的時間,對生產環節造成壓力,同時對供應商的依賴性較強,需要與供應商建立長期信任關系。因此也可以保留一定量原材料存貨,接收到訂單后在安排生產,這樣無需過分依賴供應商,且有效降低了成品存貨持有量,提高營銷環節營運資金利用效率。2. 企業可以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輔助管理存貨,例如 ERP 系統。利用 ERP 全方位科學高效集中管理業務流程,盡可能地減少漏洞,降低庫存,使存貨管理更加科學合理。

篇8

一、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與評價指標

(一)基于要素的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與評價指標

基于“要素”視角分析,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存貨、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等要素。衡量營運資金各要素管理績效的指標主要有:

1.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2.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3.應付賬款周轉率=營業成本÷平均應付賬款余額

4.存貨周轉期=存貨÷(營業成本/360)

5.應收賬款周轉期=(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營業收入/360)

6.應付賬款周轉期=(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營業成本/360)

此外,綜合衡量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指標通常采用營運周期和營運資金周轉期。公式如下:

7.營運周期=應收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

8.營運資金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

基于要素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方法具有簡單、直觀、易操作、易觀測等優點。但也存在一定的理論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人為地切斷了各要素評價指標之間的聯系。若孤立地考察異常指標,采取應對策略,容易造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決策失誤,如為了加快存貨周轉而放寬信用政策很容易導致應收賬款周轉放緩(王竹泉,2007)。

(二)基于渠道的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與評價指標

基于“渠道”視角分析,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管理和理財活動營運資金管理。其中,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管理又可分為: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管理和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王竹泉,2010)。衡量營運資金各渠道管理績效的指標主要有:

1.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營業收入/360)

=(采購渠道存貨+預付賬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營業收入/360)

2.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營業收入/360)

=(生產渠道存貨+其他應收款-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營業收入/360)

3.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營業收入/360)

=(營銷渠道存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營業收入/360)

4.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總額÷(營業收入/360)

=(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營業收入/360)

=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

5.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理財活動營運資金÷(營業收入/360)

=(貨幣資金+應收利息+應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股利-應付利息)÷(營業收入/360)

基于渠道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方法,既涵蓋了營運資金的各個要素,又反映了營運資金在各個渠道上的分布情況,有利于企業客觀評價各渠道、各環節營運資金管理的效率,從而找出問題、挖掘潛力。

二、基于要素視角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

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利潤表,可獲取營業成本、營業收入等相關數據;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資產負債表,可計算存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項目在各年度期初、期末的平均余額。由此,可計算中恒集團2007—2011年度營運資金周轉期及其周轉率(按要素),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其變動趨勢如圖1所示。

由表1、圖1可見:2007—2011年中恒集團存貨總體維持在高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較慢,說明存貨積壓較多。原因可能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產品銷售不暢,也可能是由于擴大了生產規模,產量增加所致。從趨勢上看,2007—2011年中恒集團存貨周轉期整體呈“U”字型,特別是2011年存貨周轉期急劇上升到1 162天,表明存貨周轉速度異常滯緩。分析其年報顯示:制藥原材料儲備增加、山東步長等經銷商退貨、欽州恒祥豪苑等項目開發成本增加是其主要原因,但也不排除產品不適銷、積壓嚴重、變現能力差等問題,應引起管理層高度重視。

通過行業比較發現,2007—2011年中恒集團應收賬款周轉期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較快,且呈不斷加速、低位運行的態勢,說明中恒集團可能實行了更為嚴厲的客戶信用政策和貨款回收政策。與此同時,2007—2011年中恒集團應付賬款周轉期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較慢,且呈不斷上升、急劇攀高的態勢,說明中恒集團可能存在資金緊張、延遲付款等現象。一定限度內取得更大金額的供應商信用支持,有利于營運資金管理水平的提升,但需要提防過度延期可能會引起企業信用風險。

總體看,2007—2011年中恒集團的營業周期和營運資金周轉期均較長,特別是首尾兩年非常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存貨持續高位且周轉較慢所致。因此,降低存貨水平、加速存貨周轉,并配合以適當的應收賬款信用政策、合理的應付賬款付款時間安排,是中恒集團提高營運資金管理效率的當務之急。

三、基于渠道視角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

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利潤表,可獲取營業成本、營業收入等相關數據;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資產負債表,可計算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應收股利、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應付股利、應付利息等項目在各年度期初、期末的平均余額。此外,各渠道中的存貨具體項目(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包裝物等)來源于中恒集團各年度財務報表附注。其中,采購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項目(鄒武平,2012);生產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在產品(生產成本)項目;營銷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庫存商品項目。由此,可計算中恒集團2007—2011年度營運資金周轉期(按渠道),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其變動趨勢如圖2所示。

由表2、圖2可見:2007—2011年中恒集團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從194天縮短至2011年的86天,總體呈不斷下降的態勢;與之相對應的是2007—2011年中恒集團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從-202天上升至2011年的111天,總體呈急劇上漲的態勢。采購渠道占用的營運資金減少,可能是企業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采取了壓縮采購、延緩付款等措施;營銷渠道占用的營運資金上升,主要是由于庫存商品上升甚至積壓所致。年報顯示,2011年底庫存商品為88 543 445.12元,較2010年底的6 483 833元大幅度增加了12.65倍。

其次,2007—2011年中恒集團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連續五年呈現下降趨勢,可能是企業鑒于庫存商品的積壓有意放緩了生產的節奏和規模,同時在其他債權債務關系的處理上較為有效。

最后,2007—2011年中恒集團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都比較低,大部分是負值,即理財活動占用的資金為負。這進一步印證了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緊張,不僅沒有多余的資金投入理財領域甚至需要短期借款等加以補充,這無疑釋放了一定的財務風險信號,值得警惕。

四、提升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策略分析

(一)基于要素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提升策略

1.完善存貨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存貨管理方法

中恒集團可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確定適量的基本存貨數量,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存貨物資,避免造成浪費,以先進可行的存貨方法應用于存貨管理,盡可能降低存貨資金的占用,加速營運資金的周轉,保證營運資金的安全。可以考慮通過確定訂貨成本、采購成本和儲存成本計算經濟批量,鞏固和強化企業現有市場地位,做到以銷定產、就近銷售,同時,加強銷售等措施,減少商品積壓,降低成本和銷售費用,控制存貨占用的資金,縮短存貨周期。

2.健全應收賬款管理體系

應收賬款也是營運資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恒集團要完善信用管理部門的職能,制定合理的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和收賬政策并嚴格執行;對應收賬款進行全程管理,注重應收賬款的日常監督與分析,以便及時收回貨款,減少風險。

3.增強信用度,提高使用商業信用的能力

應付賬款涉及商業信用的利用和企業信譽形象的維護,不容忽視。中恒集團在擁有多種付款方案時要仔細衡量對比,選擇最佳支付時機、最優支付方式,以提高應付賬款利用率和商業信用的使用能力;同時也要切實維護企業的信譽形象,努力增強信用度,不斷提升企業在商業信用中的話語權。

(二)基于渠道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提升策略

1.完善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

中恒集團改善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需要與供應商建立和諧的財務關系。要努力選擇最佳的供應商并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在交流與合作中構建產業鏈上的“利益共同體”。將采購需求及時告知供應商,與供應商進行信息共享,實現需求和供應相結合,從而為中恒集團降低采購成本、減少營運資金占用、優化生產流程創造有利條件。

2.強化生產渠道的質量控制

中恒集團以制藥和保健食品為主要業務,一旦發生質量危機,就會影響整條產業鏈,耗費大量營運資金。因此,必須加強生產渠道的質量控制:提高生產技術,改進生產系統,建立健全內部生產質量控制制度,對材料入庫、加工、產品出庫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檢測,提高相關職員的素質,并建立溝通機制和問責機制,及時控制質量問題。

3.轉變營銷模式,建立“拉式”營銷體系

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過長是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提高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水平,中恒集團應當改變傳統的以企業和產品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和“推式”營銷模式,立足于市場,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刺激生產,降低營運資金的“牛鞭效應”影響。企業通過選擇擁有足夠資金實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經銷商統一對產品的營銷渠道進行整合。同時,要懂得利用網絡信息化建立“B2B”和“B2C”電子交易平臺,以快速、更具成本優勢的方式滿足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實現與顧客的零距離接觸。要避免以賒銷為主、受經銷商控制、在利益分配上出現“兩頭(企業和供應商)小中間(經銷商)大”的怪現象(孟琦、祝兵,2010)。盡量在有現金實力的企業里實行現款銷售,及時收回貨款,減少應收賬款占用。通過與顧客建立和諧合作關系,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從而根本上解決營運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提高營運資金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竹泉,等.國內外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7(2):85-90,92.

篇9

一、 樣本來源與分析方法

本文以青島啤酒近五年的財務報告為基礎對企業的總資產周轉天數進行分解。開展驅動因素分析使用資產周轉天數指標,不使用資產周轉率指標,因為各項資產周轉率之和不等于總資產周轉率。此外,為統一比較標準,周轉天數的計算均采用營業收入而非營業成本。通過驅動因素分析,可以大體了解青島啤酒總資產周轉天數變動是由哪些資產項目引起,從而為進一步探索提高資產周轉速度的途徑指出方向。

二、 總資產周轉天數的分解

資產周轉天數表明期末資產轉換成現金平均需要的時間。通過計算青島啤酒近五年各項資產的周轉天數,筆者發現資產項目中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周轉對總資產的周轉具有明顯的驅動作用,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總資產除了在2011年至2012年期間周轉加速,在其余年份均周轉放慢,而驅動總資產周轉減速的原因主要在于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四個資產項目的周轉變動。

(一) 貨幣資金周轉天數分析

貨幣資金周轉天數是指企業付出貨幣資金至收回該筆貨幣資金之間的時間。貨幣資金周轉天數越少,說明貨幣資金周轉速度快,資金利用效果好。

青島啤酒貨幣資金周轉在2009至2010年明顯放慢,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增加。而現金周轉在下一年度內大幅增速,原因在于第三方購買子公司股權和部分公司技改擴建項目、搬遷工廠等投入的增加。并且,從表1可以看出,青島啤酒貨幣資金的周轉有放慢的趨勢。

(二) 存貨周轉天數分析

存貨周轉天數是指企業從取得存貨開始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存貨變現的速度越快[1]。青島啤酒的存貨周轉除了在2011年減速,在其余年份均呈現增速狀態,表明企業近年存貨適銷對路,變現能力強。2011年青島啤酒存貨周轉放慢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新購買子公司存貨及為春節銷售增加存貨儲備,屬于合理增加存貨儲備。青島啤酒存貨周轉加速,有助于增強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 固定資產周轉天數分析

固定資產周轉天數是指企業固定資產從取得至產生相應收入所經歷的天數。固定資產周轉天數越少,表明單位凈值的固定資產創造的營業收入越多,固定資產利用效率越高[2]。固定資產周轉速度指標會受到折舊方法的影響,但青島啤酒近五年并未更改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2011年,青島啤酒部分項目工程完工轉入固定資產核算,同時新購入的子公司也增加了相應的固定資產,這使得該年固定資產周轉放慢。總體來看,青島啤酒固定資產的周轉呈現加速趨勢,隨著企業產品產量的不斷增多,主要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 無形資產周轉天數分析

無形資產周轉天數是指無形資產從取得到產生相應銷售效能所經歷的天數。青島啤酒2011年新購買子公司增加的商標、營銷網絡及新建或搬遷工廠新增的土地使用權,使得當年無形資產周轉明顯放慢,而在接下來的兩年里,隨著主營產品銷售收入的增加,無形資產周轉呈現加速趨勢。

三、 結論及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發現驅動青島啤酒總資產周轉的因素主要為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周轉。總的來說,青島啤酒營運狀況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①青島啤酒貨幣資金的周轉速度一直低于行業排名在其之后的燕京啤酒,表明青島啤酒采用較為穩健、保守的現金管理政策,即維持較多現金來防范流動性風險[3]。②青島啤酒固定資產的周轉速度雖高但周轉變化不穩定,存在較大幅度的波動,說明青島啤酒在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上還存在改進的空間。③青島啤酒無形資產的周轉速度雖有提高的趨勢,但仍然大幅低于燕京啤酒,表明企業的無形資產在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

為了提高企業主要資產的周轉效率,促進總資產的合理利用,進而實現股東財富的最大化,提出以下建議:①加強市場分析,調整資產持有政策,進一步提升企業內在競爭力。企業應深入了解和把握市場需求,提高風險預判能力,合理進行現金及非流動資產的管理和控制,從而提高企業的營運能力和行業競爭力。②優化產品結構,增強主營產品銷售能力,提高企業的收入水平。企業應以市場為基礎,以顧客為導向,在鞏固低檔啤酒市場的前提下,著重發展中高檔啤酒市場,進一步提高企業整體的行業影響力,從而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

參考文獻

篇10

一、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

1.內部原因。由于部分企業負債能力過重,導致融資復雜性加大,融資成本及代價高,從而造成了財務風險。部分企業籌資規模不當,資金來源結構不當,籌資方式和時間選擇不當,信用交易策略不當,造成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和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這樣就造成了財務風險。部分企業的投資缺乏可行性,主觀臆斷嚴重,造成企業籌資成本高,同時浪費了大量資金,這也加劇了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管理混亂,也容易造成企業面臨財務風險。

2.外部原因。由于利率、匯率等處于不斷的變動中,而企業負債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來利率呈下降趨勢,企業仍然要按原合同約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較高的利息,從而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如果未來市場利率呈現上升趨勢,企業盡管按原合同約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較低的利息,但隨著市場利率的持續上升,貨幣升值壓力增大,一旦貨幣升值,公司債券可能遭到贖回的壓力,則企業還本負擔加重,從而加大了企業財務風險。

二、降低流動資金周轉對財務風險的影響

1.良好的資金周轉能有效降低財務風險

正確評階流動資產質量是十分重要的。流動資產周轉良好,就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到期債務的償還,就會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因此,只有充分及時地了解企業流動資產周轉情況,才能對癥下藥,采取積極的措施,保障財物安全。評價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財務比率有:

(1)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它體現一定時期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和使用效率。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流動資產周轉速度越快,流動資產經營利用效果越好,企業的經營效率越高,進而使企業的償債能力增強。反之,應結合企業的歷史資料或行業平均水平判斷。

(2)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應收賬款變現速度越快,從而相對增加企業流動資產的使用效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的高低還與客戶的信用情況、企業提取的壞賬準備等因素相聯系。在實際測量時,可以與若干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對比,以得出較準確的結論。

(3)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周轉速度越快,表明其變現速度越快,占用資金少,增強企業的償債能力。在企業的流動資產中存貨所占的比重較大,因此要特別重視對存貨的分析。在分析存貨周轉率時應結合存貨的批量因素、季節性變化因素等對存貨周轉率做出合理的判斷。

2.增強短期償債能力能有效抵御財務風險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在短期(一般為一年)內償還債務的能力。用來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財務比率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下面分別介紹這三種財務比率的具體應用及注意事項。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說明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到期債務的保障程度。企業能否償還短期債務要看有多少短期債務,以及有多少可變現的流動資產。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金額約占流動資歷產總額的一半,企業的財務狀況才比較穩妥可靠。不同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和行業特點,結合經營實際情況分析流動比率。只有和同行業平均流動比率、本企業歷史的流動比率進行比較,才能知道這個比率是高是低。但當流動比率較高時,還要進一步分析是否是由于存貨的積壓,或應收賬款的呆滯所造成的,如存在此情況,則企業仍可能因現金不足而償債困難。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資產指現金和易于變現、幾乎可以隨時用來償還債務的那些流動資產,它剔除了存貨待攤費用。部分存貨可能已損失報廢還沒做處理,部分存貨已抵押給債權人,存貨估價還存在著成本余額和市價相差懸殊的問題。而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一年以內的各種費用,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和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核算原則而設立的一項“流動資產”,實質上是費用的資本化,所以,該項目根本沒有變現性,應當剔除。

(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流動負債。現金是指企業的貨幣資金,現金等價物。可從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額”項目取得數據。現金比率代表了企業隨時可以償債的能力或流動負債的隨時支付程度。在企業面臨財務危機時,最穩健、保守的方法是用現金比率來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三、財務風險的管理與對策

1.企業通過合理配置資金、提高資金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要準確預測資金的收支時間和收支額度,保證收支平衡。企業要合理分配資金占用,使各項流動資金與固定資金做到最優組合。

2.企業要加強應收賬款,減少資金的占用,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企業要定期對應收賬款的發生及形成進行核查分析,建立健全應收賬款回款責任制度,加大產品銷售及回款考核力度,減少資金占用,防止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給企業帶來的經營風險。

3.企業應關注現金流量,加強對現金流的管理,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企業管理者必須更多關注企業的現金流量表,了解企業的現金流狀況,特別是企業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分析現金流量表,掌握企業的現金狀況和現金的來源及使用去向,預防財務風險。

4.企業要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提高財務人員業務素質,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會計信息是會計人員對會計要素進行確認與計量后生成的,不同素質的會計人員對同樣會計要素,往往會得出不同的判斷結果,在賬務處理上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因此,加強財務隊伍建設,提高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是避免因財務人員素質不高而導致財務風險的關鍵。

篇11

一、對營業周期進行總評價

把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加在一起計算的營業周期,指的是需要多長時間能將期末存貨全部轉變為貨幣。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流動資金周轉速度快,因為存貨和應收賬款構成流動資產的主體。主體資金周轉快,整體流動資金周轉也快;反之,營業周期長,說明流動資金周轉速度慢。

例1:全國國有工業企業營業周期指標的計算過程見表1:

表1全國國有工業企業營業周期指標

注:表中數據來源于2005-2008年國務院國資委統計評價局制定的各年《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

從表1可知,我國國有工業企業2004-2007年四年累計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值為39.9天、四年累計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值為65.8天、四年累計營業周期平均值為105.7天。它表明,我國國有工業企業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并收回貨幣為止平均要花費用105.7天,而良好水平是59.1天,優秀水平是38.7天。

二、存貨周轉速度分析

存貨周轉速度是存貨資金流動的時間或效率,常用存貨周轉率和存貨周轉天數表示。存貨周轉率是存貨周轉額與存貨平均占用額之間的比率;存貨周轉天數是存貨資金周轉一次所需要的天數。存貨周轉額分為存貨階段周轉額和存貨總周轉額兩部分,與此相適應,存貨周轉率也分為存貨階段周轉率和存貨總周轉率兩大指標。上述表1中計算了存貨總周轉率,而要加速存貨周轉的重點在于加速各階段存貨的周轉速度。

1.存貨階段周轉額的概念

存貨階段周轉額,是指各種存貨在其周轉歷程中從本階段向下一階段過渡的數額。存貨階段周轉額可以從下表2中得出:

表2甲企業存貨階段周轉額基礎數據表單位:萬元

從表2中可見,甲企業全年生產消耗材料3662.82萬元,這是供應階段的儲備資金向生產階段的生產資金轉化,材料存貨周轉額為3662.82萬元。甲企業全年產品制造完工入庫的制造成本總額為4812.81萬元,這是生產階段的生產資金向成品資金過渡的數額,在制品存貨周轉額為4812.81萬元。甲企業全年主營業務成本為3885.624萬元,這是銷售階段的成品資金向貨幣資金過渡的數額,產成品存貨周轉額或庫存商品存貨周轉額為3885.624萬元。

從表2還可以看出,甲企業本年度存貨資金在川流不息的周轉過程中所完成的累積數額――存貨資金總周轉額就是主營業務成本(表2中“庫存商品存貨”中“本年減少”數)3885.624萬元。

2.存貨階段周轉天數的計算和評價

例2:以上述表2甲企業階段存貨數據為例,計算各階段存貨周轉天數。

①材料存貨周轉天數。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存貨平均余額=(期初材料存貨余額十期末材料存貨余額)÷2

根據表2材料存貨周轉額資料,甲企業材料存貨周轉天數計算如下:

材料存貨平均余額=(466.22+754.72)÷2=610.47(萬元)

計算結果表明,該企業材料存貨周轉一次需要60天,則材料存貨周轉率為6次(360÷60)。

②在制品存貨周轉天數。計算公式如下:

在制品存貨平均余額=[(“生產成本”賬戶期初余額十“生產成本”賬戶期末余額)÷2]+ [(“自制半成品”賬戶期初余額十“自制半成品”賬戶期末余額)÷2]

根據表2在制品周轉額資料,甲企業在制品存貨周轉天數計算如下:

在制品存貨平均余額=(102.70+110.77)÷2=106.735(萬元)

計算結果表明,該企業在制品周轉一次需要8天,則在制品存貨周轉率為45次(360÷8)。

③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亦稱產成品可供銷售天數或庫存商品存貨周轉天數。計算公式如下:

產成品存貨平均余額=(“庫存商品”賬戶期初余額十“庫存商品”賬戶期末余額)÷2

根據表2庫存商品存貨周轉額資料,甲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計算如下:

產成品存貨平均余額=(238.90+300.77)÷2=269.835(萬元)

計算結果表明,該企業產成品周轉一次需要25天,則產成品存貨周轉率為14.4次(360÷25)。

評價產成品周轉天數快慢有以下兩種比較方法:

a.按國家經貿委控制標準評價。1993年國家經貿委考核規定,企業界產成品可供銷售天數年平均不要超過35至40天。甲企業產成品可供銷售天數僅有25天,沒有超過國家經貿委控制標準。

b.按全國工業企業平均水平評價。我國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產成品周轉天數和產成品周轉率計算見表3。

表3我國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產成品周轉速度計算表

注:以上引用數據來源于2005-2008年各年《中國統計摘要》,其中,2007年產成品金額為11月末數據,主營業務成本據1至11月數據推算為全年數據;2003年末產成品為8172.4億元;①=(8172.4+10292.5)÷2×360÷157071.6=21.2(天),其余年度計算類推。

從表3計算可見,我國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產成品周轉天數逐年減少,由2004年的21.2天減少到2007年的18.0天,四年累計平均為20.9天(不包括2003年數據),即全國工企業產成品從入庫到售出持續了20.9天,全年周轉了17.2次。

結合甲企業進行評價:甲企業產成品可供銷售天數25天,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20.9天。說明該企業在加速產成品資金周轉方面還要繼續努力。

三、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分析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計算期天數”是指從年初累計到當期期末的天數。一個月選用30天,一個季選用90天,一年選用360天。公式中“計算期營業收入”,從理論上講,是指計算期賒銷收入凈額,即計算期賒銷收入扣除相應的商業折扣、銷售折讓及銷貨退回后的余額。但由于賒銷收入是商業秘密,企業外部人無法獲得,則計算該指標時,“計算期賒銷收入凈額”就用“計算期營業收入凈額”(利潤表上“營業收入”)代替。需要說明的是,在2006年以前,企業利潤表中僅揭示“主營業務收入”,不反映“其他業務收入”。從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利潤表僅揭示“營業收入”(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加總得出),不再揭示“主營業務收入”。因此,不同年度應收賬款指標的計算口徑不一樣。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稱應收賬款回收期或應收賬款平均收賬期,收賬期越短越好。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分析舉例如下:

例3:我國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見表4(其中,“規模以上”指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

表4 我國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表

注:①2003年末應收賬款凈額為18624億元;②=187815÷[(18624+21511)÷2]=9.4次;③=1127579÷119698=9.4次;④=;以上引用數據來源于2005-2008年各年《中國統計摘要》,2007年應收賬款為11月末數據,收入據1-11月累計數354518億元推算

從表4計算可見,我國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不斷加快。就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析,2004年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38.5天,2007年降到33.2天,四年累計平均38.2天(不包括2003年數據)。國務院國資委統計評價局制定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中國有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周轉天數2004-2007年四年簡均為39.9天(見表1)。兩者數據較為接近。

參考文獻:

篇12

如何準確衡量房地產公司的流動資金周轉情況,不僅有利于房地產公司了解自身資金運轉情況,加強資金管理,控制風險,而且有利于市場投資者的投資判斷。而傳統的分析指標對房地產這個開發周期長,投資大,涉及面廣的行業來說,并不合適,房地產企業急需更加有效的衡量指標。

一、房地產公司特點

1.資金需求量大。房地產行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由于受到不斷攀升的地價和房屋工程造價的影響,房地產企業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否者難以實現房地長的價值和使用價值。2.資金周轉速度慢。房地產企業和產品的特點使得其投資回收期可長達數年,資金完成一次周轉的時間較長。3.受政府政策和經濟環境影響大。中國的房地產雖然需求較為剛性,但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短期內對于房地產成交量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影響。4.房地產行業資產負債表結構特殊。房地產行業的資產負債表與普通的工業企業資產負債表結構差別較大。

二、指標選取原則

1、科學全面原則。指標體系應全面詳細,選取的指應盡可能概括反映企業的資金 狀況。

2、及時性原則。指標應該能夠側重于短期,與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相關的一些指標。

3、可操作性原則。選擇的指標體系不僅應符合財務危機預警目的,更應有數據支持。。

4、匹配性原則。選取指標時要根據房地產公司特點盡量選取期間一直的指標。

三、目前指標缺陷及改進

短期資金周轉率主要就是營運資金的周轉率。營運資金是指某時點內企業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營運資金周轉的快慢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營業收入和企業凈利潤。

而且對于房地產公司來說,預收賬款在營運資金中屬于很大的項,應當予以重點關注,如果只考慮存貨、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三項就過于簡略了。

為了兼顧,資金周轉率的指標通常是用營運資金周轉率來計算。資金周轉率是本期主營業務收入除以期初營運資金和期末營運資金的均值。營運資金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差。銷售收入通常用于周轉率方面的計算,體現資產的利用效率和效果。由于房地產存在預售制度和銀行按揭制度,所以房地產企業在建造的過程中通過預售已經有部分資金的回收,收入的確認和實際現金流入存在時間差,跨年度是很正常的事情。

營運資金周轉率中的分子用營運資金也不合適,這不能準確反映公司的實際經營資金管理和占用。王竹泉、逄詠梅、孫建強(2007)提出將現金、應收利息、應收股利、有價證券或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股利、應付利息等所構成的營運資金稱之為 “理財活動營運資金 ”,而將其余部分稱之為 “經營活動營運資金 ”[1]。本文這里參考其觀點并結合房地產公司情況,將營運資金周轉率換成本期經營活動現金主流入除以期初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和期末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的均值。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周轉率是本期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除以期初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和期末理財活動營運資金的均值。

將經營活動和理財活動進行區分,不僅可以及時知道公司的短期資金周轉率,而且可以判斷資金鏈緊張是經營活動還是其他活動出了問題,并及時且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考慮到房地產公司的報表項目特點,直接歸為經營活動或者理財活動,這樣在計算指標方面也可以直接使用,不用再繼續細分。

按照上面的計算公式,筆者從銳思(RESSET)數據庫中選取萬科公司2007年到2011年第三季度的數據進行計算,所得結果如圖1,

篇13

2.確定關鍵因素

找出影響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關鍵因素,關鍵因素對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有重大影響,是制定關鍵績效指標的重要依據。

3.確定關鍵因素與營銷渠道之間的關系

將關鍵因素與營銷渠道聯系起來,明確關鍵因素對營銷渠道的影響,及其在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所扮演的角色。

4.建立績效指標體系

績效指標應精簡,如果對過多的指標進行測評,造成信息冗余和忽略關鍵信息

5.績效指標的測試與修正

對選定的績效指標按評目標與原則進行測試,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指標進行修改或淘汰,得出最理想的指標。

6.確定指標體系,并進行績效評價

經過測試和整理,我們得出關鍵績效指標,按照企業績效評價目標對企業進行整體績效評價。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已經明確了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的構成要素,即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房地產開發產品、應交稅費、預收賬款。營銷活動則是將產品通過營銷活動銷售出去,形成銷售收入并盈利,這是營銷活動的目標。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365/(全年銷售收入/營銷渠道營運資金)=365×(平均房地產開發產品+平均應收賬款+平均應收票據-平均預收賬款-平均應交稅費)/全年銷售收入。

二、2006-2010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營銷渠道

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根據評價指標體系的要求,我們選取房地產企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2006年至2010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營銷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狀況的調查,以期為房地產開發企業運用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評價體系提供參照。

1.研究樣本、數據來源與指標選取

為保證研究數據的完整性和延續性,選取深市和滬市2006年至2010年報表數據完備的25家A股房地產上市公司作為樣本,所需數據來源于CCER數據庫、巨潮資訊網。

2.統計方法現

以萬科集團和沙河股份2009年和2010年財務報表數據做具體演算過程。其余的23家企業營運資金周轉期的演算步驟在此不做累述。萬科集團,2010年銷售收入1081.6億元,應收賬款15.94億元,未經銀行承兌的應收票據0,產成品存貨52.9億元,預收賬款744.05億元,應交稅費31.65億元。2010年萬科營銷渠道營運資金=15.94+0+52.9-744.05-31.65=-706.86億元。2010年萬科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365/(1081.6/-706.86)=-238.56天萬科集團,2009年銷售收入634.2億元,應收賬款7.13億元,未經銀行承兌的應收票據0,產成品存貨53.11億元,預收賬款317.34億元,應交稅費11.76億元。2009年萬科營銷渠道營運資金=-268.86億元2009年萬科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154.56天沙河股份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7.23億元,應收賬款0.055億元,未經銀行承兌的應收票據0,產成品存貨2.85億元,預收賬款1.02億元,應交稅費1.84億元2010年沙河股份營銷渠道營運資金=0.045億元2010年沙河股份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2.28天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