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語文中考重點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能根據詞語、成語或句子中的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4.在具體的語境中認讀多音字;能辨認常用漢字的習慣性錯讀。
所選字大多為易讀錯的常用字,如多音字、形似字、同音字等。
例1.(2012年山東省棗莊市)閱讀下面這則新聞,完成后面問題。
2012年5月8日晚,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發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80后青年女教師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沖向學生時,一把推開了兩個學生,而自己卻被車輪?碾壓,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至今仍躺在重癥監護室,尚未脫離生命危險。張麗莉老師的事跡迅速傳遍佳木斯市、黑龍江省、全國各地,危急時刻,她舍身一推救學生,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所應?蘊含的高尚師德,她的傷情也牽動著人們的心,人們通過各種方式為這位“最美女教師”祈禱、祝福。
(1)給加點的字注音。(2分)
碾:蘊:
例2.(2012年湖北省襄陽市)根據語境,給下面一段話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201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例4.(2012年浙江省寧波市)讀下面這段文字,根據拼音寫出漢字。(2分)
書籍是無聲的音樂,是浩瀚的星空。只有它才能qū⑴除愚昧,才能包luó⑵萬象,才能讓你成為一個bó⑶學的人。朋友,熱愛書籍吧!它yóu⑷如中的一座燈塔,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⑴⑵⑶⑷
例5.(2012年北京市)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例6.(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題型主要是填寫題與選擇題。多數是把字放在具體的詞、句語境中靈活考查;少數以選擇題為主,其優點是包容大,重在檢測辨別能力。
復習時可對課文中出現的多音字、形似字進行排查,尤其要關注課下注釋中常用的注音字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易錯字。
答題時,給漢字注音要注意聲母、韻母、聲調三個組成部分準確無誤、規范書寫;注意要把字音讀標準,對重點字的讀音要準確記憶。
學生在答字音的拼讀與識記這類題時,常出現的錯誤一般有這樣幾種:
1.書寫不規范。很多考生的漢語拼音的書寫與英語的英語單詞書寫相混淆,大多數學生都將漢語拼音寫成英語字母的手寫體,語文教師一再強調,仍然不以為然。
2.違背拼寫規則。如“iu、ui、un”前面加聲母時,錯拼成“iou、uei、uen”;調號位置標注錯誤,如“yuán(元)”被拼寫成“yǘan”。
3.見字讀半邊,套用形聲字讀音規律。如“機械(xiè)”被讀成“機jiè”。
4.多音字混讀混用。如“提防(dī)”“提心吊膽(tí)”中的“提”都讀成“tí”,不加辨析,以致誤讀。
5.受口語影響,習慣性誤讀。如把“氣氛(fēn)”讀成“氣fèn”。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學生要順利解答此類題目,就應做到:
1.依據課本,夯實基礎。
2.要善于根據具體語言環境來推斷字的讀音,尤其是多音字。
3.收集整理易讀錯的字的準確讀音,加強識記。
4.勤查字典、詞典,掌握易混字(如形近字、形聲字)讀音,增加積累。
例1.讀下面這段文字,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漫步錢江源頭,你會感受到山川之靈秀,民風之淳pǔ();步入南孔圣地,你會領lüè()到文風之昌盛,儒風之浩蕩;翻閱古城歷史,你會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人與自然和xié()相融,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名城衢州,正散發著她獨特的mèi()力!
答案:樸略諧魅
:這是一道根據拼音寫出相應漢字的試題。試題材料為反映當地人文歷史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據四處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解答這道題,首先要讀懂這段文字,體會文段中流露出的對家鄉自豪的情感,然后根據拼音提示寫出相應漢字。例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本題考查的是考生對漢語拼音的掌握,難易適中。答案分別為:陰霾(mái),粗糙(cāo),提(dī)防,雋(juàn)永。本題所給的四個讀音中,雖無生僻字,但如果不細心分辨,也容易失分。這四個加點字中,“霾”和“雋”較為難認,容易讀錯;“提”是多音字,理解詞義才能準確標注;而“糙”與其聲旁“造”讀音不同,可能因此讀錯。這都需要考生平時多加積累。
能力提升練習
7.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
90年前,的爆發,像一道閃電,撕裂了令人zhì息的黑暗;像一點星燧,引燃了燎原的烈焰。直到今天,的愛國主義光芒仍灼?灼其華,燭照神州,激勵青年為國奮斗。
①zhì②灼
8.根據拼音寫漢字,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⑤⑥小題只填序號)
10.閱讀下面文字,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共和國走過了整整60年的輝huáng()歷程。60年間,滾滾長江、滔滔黃河,聆聽了祖國áng()然奮進的腳步聲;莽莽昆侖、巍巍長城,見zhèng()了祖國日新月異的面貌;神舟飛船的優美軌跡,演繹出祖國日益上升的zūn()嚴;奧運圣火的熊熊燃燒,透露出偉大民族復興的曙光……
11.讀下面一段文字,根據拼音填寫相應的漢字。
改革開放以來,揚州人民和全國人民一起走過了jiān辛探索的30年、波lán壯闊的30年。巍巍蜀岡見證了古城揚州近30年的巨大變化,滾滾長江高zòu著文化名城近30年的雄壯樂章。我們贊美這30年,我們ōu歌這30年。
二、專項模擬訓練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參考答案:
一、中考試題精編
篇2
一、抓住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做好專題復習
語文基礎知識點比較零碎,學生復習時容易丟三落四,為了查漏補缺,對癥下藥地組織基礎知識專題訓練,把散見于書本中基礎知識系統化,解決了學生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迷茫。
1.注重字詞句的音、形、義、標點的積累和運用。
中考第一題考查學生對漢語拼音和漢字字形的掌握情況。老師指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重視和訓練,老師可以查閱資料,搜集過去中考基礎題的信息,印刷漢字音、形、義的專題訓練,能讓學生廣泛而準確地辨析字的讀音,改正錯別字,理解在特定環境下詞語的意思或者用法。例如,根據拼音寫出漢字:bǔ( )育,義不容cí( )等;改正錯別字:嬌揉造作( ),融匯貫通( ),皮開肉定( )等,這要求學生多做,強化辨別字音、字形的能力。
2.指導學生切實做好古詩詞中名句的背誦和默寫工作。
為了做好基礎題,老師要求學生多讀書,多積累,背誦教材中的名篇名句,并靈活運用于日常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名言名句,老師精心設計成兩種考查方式:一是給下句補上句,一種給上句補下句,我為了讓學生掌握這個知識,專門進行古詩詞默寫比賽,課后要求兩兩學生結對背誦,同時我要求學生會背誦不行,還要注意字不能寫錯、寫別,實踐證明,效果奇好。
3.指導學生要注意詞語使用的語境,不能望文生義。
這一項的考題復習時首先要求學生理解詞義,然后準確把握特殊語境,最后對給出的答案進行比較、篩選,這樣正確答案就顯現出來了。例如,選出括號里詞不恰當的一項:
A.網上的信息資源可以說(包羅萬象),令人眼花繚亂。
B.亞歷山大想盡辦法要想一想,結果還是(躊躇滿志),拔出劍,將結劈成兩半。
C.這位作風(凌厲)的男子漢也流淚了。
D.不少學問淵博的人,不知(融會貫通)終身跳不出書本的圈子,實在說不上“智慧”。
辨析詞語使用要注意詞語的表意、感情,得出B項(躊躇滿志)錯誤。經過老師專題訓練,學生基本上能克服詞的使用。
4.能夠分析語言中修辭,會寫簡單應用文。
首先要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含義,例如,比擬、比喻、夸張、反復、對偶、排比、反問、設問等修辭的意義,其次要了解在不同文體中根據表達效果選擇合適的修辭。平時我培養應用文的書寫,例如,通知、擬寫廣告、寫贈言等,一要指導學生不同的應用文有不同的格式,二要學會鑒賞各種應用文的能力,例如:(1)以人為本,以綠為根,以水為脈。(公益廣告)
(2)聞香已醉,未品先酣。(洋河酒廣告)
它們分別使用什么修辭?如何賞析?學生不難看出答案:(1)用排比、比喻修辭手法,生動有力突出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特點。(2)使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酒的香醇與怡人的甘美,激起人們品嘗的欲望,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
5.訓練學生通過閱讀古詩,培養學生賞析能力。
一要指導學生誦讀古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應用中,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二要指導學生借景傳情,找出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情感,并對詩眼性質的句子仔細揣摩,同時注意修辭手法的妙用。
二、通讀閱讀理解,抓住閱讀理解文體感悟
每每遇到閱讀理解學生就頭疼,因為有的太長,太深,學生靜不下心把行文看完,很隨意地就把答案寫上去了,當然影響這部分的得分,那么如何讓學生克服對閱讀理解的畏懼心理,要做好正確引導。
1.對現代文閱讀理解的復習指導。
要在通讀文章的基礎上,理清思路,整體感知,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文章的內容思考,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能結合文本、話題進行感悟,概括要點,進行遷移,抒發自己的見解及生活體驗,并且能夠圍繞文章設計問題,直接在文中找出答案,更好地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2.對文言文的閱讀的復習。
平時要注意文言文常見的虛詞和實詞的應用;重點詞語的解釋和讀音;重點句子的翻譯,特別要注意倒裝句、省略句、判斷句等特殊句式的理解;最后要從文中領會文章要表達的主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想平時復習能做到這一點,文言文閱讀時應該沒有大問題。
三、作文選材要廣泛,立意要新穎
要讓作文打動讀者,首先選材要廣泛,立意要新穎,語言要豐富。其次,動用真情實感,會聯想和想象,力求創作有新意,同時書寫要規范,保持卷面整潔。
篇3
首次引入朗讀能力的考查。朗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培養良好語感的有效途徑,在文言文學習中顯得尤其重要。近年來,我省中考語文試題一直未涉及此類題目,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今年的第5題,要求標出兩個句子的朗讀節奏,盡管所設計的題目難度不大,但卻彌補了文言文考查上的這種缺憾,對文言文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溝通課內外,強化拓展能力的考查。如第6題,“請你根據自己的積累,寫出文中‘前人’描寫洞庭湖景色的一個完整詩句?!边@一題目與傳統的命題形式不同,既考查了考生對“前人”的理解,又考查了學生調動知識儲備的拓展能力,這一命題點是非常巧妙的。一般考生可答《語文教學大綱》要求背誦的孟浩然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水平較高的考生也可能答出李白、杜甫、劉禹錫等關于描繪洞庭湖的詩句。
考查考生知識遷移的能力??疾閷ξ难跃渥又屑狱c詞語的解釋,是一種常規的題型,這種題型導致學生總是對文言詞語死記硬背。今年的第7題,也是考查對加點詞語的解釋,但改變了語境,題目要求考生解釋“天涯海角”的“涯”、“日薄西山”的“薄”、“白頭偕老”的“偕”、“如臨大敵”的“臨”。這些詞語好像是考查課外知識,實際上這些詞語均出自選文,只要對選文中的相關詞語能夠正確理解,解答這道題目是不成問題的。這道題設問新穎脫俗,很好地考查了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
將讀寫有機融合,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如第10題,要求考生結合選文的閱讀,寫一則“岳陽樓簡介”的文字。回答這個題目,考生需要對文段總體把握,歸納主要信息,然后付諸筆端,用簡練的文字表達出來。這個題目新就新在它既考查了考生讀的水平,又考查了考生寫的能力。把讀和寫有機融合,集于一題,這在我省近年來文言文命題中是比較少見的。
今年的文言文閱讀試題給我們的啟示是:學習文言文要“言”、“文”并重。不僅要重視對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要重視對文章內容、語言、寫法的理解和感悟,要從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中汲取多方面的營養,以豐富文化積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二
現代文閱讀,最明顯的變化是:由2000年以來每年考查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三篇文章,改為考查說明文、記敘文兩篇文章。這種變化只是形式上的改變,不是實質性的變化,并不意味著來年仍是考查兩篇文章。這種變化,一是為了減少學生考場上的閱讀量,增加其思維時空;二是為了改變試卷結構僵化呆板的模式,體現改革的精神。這也符合命題不求面面俱到,要重點突出的原則。
(一)
說明文閱讀,選取的材料是《金字塔之謎新說》。這篇文章篇幅適當,語言通俗,條理清晰,趣味性強,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況且學生對金字塔并不陌生,有相當的知識儲備,因而這篇文章適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學生閱讀這樣的文章,可以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和崇尚科學的精神。
說明文閱讀重在考查學生篩選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但考慮到我省中考語文沒有單獨考查語文基礎知識及其運用的實際情況,結合說明文閱讀材料,命制了一些語文基礎知識及其運用的試題。也就是說把語文基礎知識與閱讀結合起來考查,這是我省中考語文試題的一大特點。說明文閱讀試題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首次引入語病修改的考查。因《語文教學大綱》中有“語法修辭和文體常識不列入考試范圍”的要求,所以在考試中對語法的考查就成了一個。今年的第12題,從運用的角度考查對用詞不當語病的辨識和修改,這是一個突破。其目的是引導語文教學關注語言的規范準確,增強語言感受力,提升語言表達力。
注重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如第13題,“根據文章內容,請你用簡明的語言解釋什么是‘木乃伊’?”這道題既是考查語言運用中的“簡明”原則,也是考查對相關信息的整合能力。第14題,“大衛杜維斯提出‘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這一驚人見解的依據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這道題也是考查對信息的篩選和整合的能力,回答這道題首先要找到有效的閱讀區間,然后用自己的話加以轉換。
聯系相應學科,輻射課內外。第16題,“請結合文章內容,聯系你學過的相關知識,對‘胡夫金字塔’作一簡要說明?!被卮疬@道題,既要結合文章內容,同時還要聯系地理、歷史課本中學過的埃及及金字塔的相關知識。這道題體現了較大程度的綜合性,難度較高。為了降低難度,題干作了一些提示,要求“從形狀、規模、功用等方面說明”,這些在答題時都要綜合考慮。
設置開放性的試題。第17題,“‘金字塔之謎’和‘金字塔之謎新說’給了你怎樣的啟迪?”這是一道開放題,回答這道題要圍繞“謎”的創造和探究才合乎命題意圖?!敖鹱炙i”給人的啟迪: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創造了世界奇跡。“金字塔之謎新說”給人的啟迪:科學是無止境的,人類只有不斷地研究探索,才能揭開科學的奧秘。
(二)
記敘文閱讀,選取的材料是《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這篇文章語言淺顯通俗、情節感人,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適合初中生的認知水平。這篇文章主題鮮明、積極,文章引導人們關愛他人,尊重人格,啟迪人們要有同情心,激發人們樹立責任感,同時,倡導人們關注社會公益事業。閱讀這樣的文章,對于中學生培養良好的品質,確立健全的人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記敘文閱讀重在考查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感知、領悟能力的考查。試題基本遵循了從易到難、難易適度的原則,題目的設計針對考生的認知水平,符合閱讀的基本規律。記敘文閱讀試題大體上著眼于以下幾方面能力的考查:
識字寫字能力。如第18題,考查了“嬉”和“敞”的書寫,這道題難度雖然不大,但對教學的導向作用是非常顯著的。目前,學生課業負擔較重,普遍忽視識字寫字,尤其是教學中識字寫字意識逐漸淡薄。因此,通過中考的引領,以期在今后的教學中引起重視,還是非常必要的。
整體感知、理解能力。如第19題,讓考生歸納“我”去拜訪新鄰居的原因,從而明白故事的緣起。第21題,理解心理描寫在文中的作用。第22題,考查學生理解特定語境中的句子的含義,同時,也是換一個角度理解文章標題的深層含義。第20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線索的理解與把握的能力,問題看似簡單,要得出正確答案,卻需要對全文的情節進行梳理,弄懂故事情節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
篇4
一、明確思路,有的放矢
在中考進入全面復習階段之前,年級備課組長召集所有成員,仔細研究近幾年中考命題趨勢和特點。根據教育部關于中考改革的意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中考命題逐漸呈現出這樣的趨勢:更加強調積累,夯實基礎;更加注重探究能力、遷移拓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鑒賞評價能力、信息篩選概括等能力的考查;貼近學生生活,更加關注學生獨特的生活體驗和創新思維;追求文化品位,關注人文素養,關注學生的道德水準和人生觀、價值觀;題型多樣化,內容生活化,答案多元化。
從近年來很多省、市、地區的中考試卷題型來看,試題推陳出新,形式多樣,除了基礎知識積累運用、語段閱讀、寫作等三大板塊之外,一些省市還創造性地增加了書寫題、讀圖題,等等,如咱們貴陽市,中考題就單獨設計了書寫題,要求考生規范正確地書寫漢字。但是,無論試題形式如何變化,其中最基本的一點沒有變:知識與能力考點。對于語音、漢字、詞語、修辭、文體文化常識等語文知識點以及相關語文能力訓練的考查,一直保持著相對的穩定性。正是基于此,在復習中,我們確立了“確定考點――逐個突破――連點成線――模擬考場”的復習迎考思路,要求將各考點(知識點)具體到每一節課,一課一點,點點過關。
二、團結一心,分工協作
1、確定考點,連點成線
考點從何而來?考點來自教材。從七年級上到九年級下的初中六冊語文教材,是中考命題的藍本,它綜合而全面地體現了初中語文能力訓練要求和各類語文基礎知識。
面對初中的六冊教材, 首先,我們從不同的訓練線索如語音、漢字、詞語、修辭、文體文化常識等入手,把六冊課本劃分為不同的專題,進行系統的梳理,確立我們要著力復習掌握的知識點也就是考點。然后,我們對各個專題進行系統而細致的梳理和羅列,根據內在邏輯,將各個知識點(考點)連點成線,使我們要重點進行訓練的知識點一目了然。在此基礎上,學生對各個專題的知識點有了系統的認識,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必須掌握,哪些只需了解。
2、依點分工,條分縷析
在明確圈定了復習的范圍和重點后,我們年級備課組商議把學生的復習分為以下塊:
(一)基礎知識復習。包括“語音”、“漢字”、“詞語”、“辨析和修改病句”、“修辭手法”、“標點符號”、“語言表達運用”。
(二)背誦默寫。包括初中六冊課本中的名篇名句和必背課內古詩文、課外古詩文。
(三)文體文化常識、文學名著導讀。
(四)圖表漫畫解讀,口語交際。
(五)現代文閱讀復習。分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詩歌”、“小說”、“散文”六大塊進行復習。
(六)古詩文閱讀。包括古詩詞曲和文言文。文言文立足教材,重點落在九上、九下兩冊書,在知識的梳理上按“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古今異義”、“常見虛詞”、“常見實詞”、“重要句子翻譯”等板塊進行復習。
(七)作文復習。按作文題型分類:全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看圖作文五類。按題材范圍的角度可歸結為: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校園生活三類。
(八)綜合性學習。以專題組成十一大板塊,即專題一:農民工;專題二:生活中的語文;專題三:關注我們的社區;專題四:交通;專題五:環保(其中包括有本市最熱門話題“三創一辦”及“西南干旱”和“水是生命之源”等);專題六:走近孔孟;專題七:走近哥本哈根――關注氣候變化;專題八:少數民族;專題九:上海世博會;專題十:地震、海嘯;專題十一:國慶60周年。
(九)模擬考試。在確立好復習板塊及內容后,我們即以初中六冊課本為藍本,依點分工,條分縷析地逐項開始復習。
比如:第一大板塊是基礎知識的復習,具體分工到教師,我們由陳老師負責“語音”部分,搜集散落在1-6冊課文中要求掌握的字音及平時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編輯打印出來,供全年級共享,同時命好“語音”部分的考題,統一時間測試,統一閱卷,然后根據考查結果各班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在共享備課組的復習資源時,各位教師還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做出有針對性的安排,但是須服從全年級的總體安排,不能影響全年級的復習進程。依此類推,第一板塊結束后,進入第二板塊復習,每個板塊均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依點分工,條分縷析來開展復習。
三、精講精練,逐點突破
為什么要精講精練?語文,本質上是一種語言技能,毫無疑問,它需要依靠大量的語文學習實踐才能形成。但是,由于初三學習任務重、時間緊,不允許我們搞題山題海,搞車輪戰術、疲勞戰術,因此,我們在復習時,必須抓住關鍵,把握規律,努力做到“精講精練”,這樣,既可以取得練的實效,又達到節省訓練時間的目的,避免了疲勞戰術。
“精講精練”,講什么,練什么?顧名思義,就是要緊緊圍繞各個考點,講精要之點、練關鍵之處,逐點講練,逐點突破。在講和練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考,從中總結出有規律性的東西,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解決一、兩個具體問題。通過復習,學生得到的不再是零碎的語文知識,而是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下面,我們從現代文閱讀復習中截取一個模塊作為例子來進行說明:
例一:景物描寫,是中考常備餐,我們首先告訴學生,景物描寫是指文學創作中對自然環境的描寫,如對節氣、氣候、風物,景色等的描寫。它在敘事性作品中可以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渲染氣氛,揭示人物身份、地位、行動、心境,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等。如:九年級上冊《孤獨之旅》中,描寫蘆葦蕩“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有力地烘托了杜小康恐懼、害怕的心理;鴨群偶爾“朝著這片天空叫上幾聲”,則烘托出杜小康無比寂寞的心情。
我們總結,中考中關于景物描寫常見的題型有三種:1、在文中準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2、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3、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象續寫一段景物描寫。面對這種題型,學生就可以從上面提到的幾個方面進行思考作答。
例二:詩歌藝術美鑒賞法,是閱讀詩歌常用的重要方法。詩歌藝術技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抒情方式,二是表現手法。抒情方式首先是直接抒情,如《觀刈麥》;其次是間接抒情。間接抒情有的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有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敘事抒情。如:《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使至塞上》等。表現手法常有以動寫靜、以小寫大、虛實結合、象征、聯想、想象、襯托、對比,以及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比喻、擬人、對比、夸張、借代等。
如:九年級上冊《外國詩兩首》中《蟈蟈與蛐蛐》,作者沒有面面俱到地寫一年四季、歲月輪回的大地上鳥蟲鳴唱、歌聲不斷的場景,而是借助最炎熱的夏季蟈蟈的樂音和極嚴寒的冬季蛐蛐的歌兒來表現一年中大自然中的歌聲不斷,突出表達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詩歌前后部分形成季節的對比,而在每一部分里又有襯托對比。首先是用“鳥兒因驕陽而昏暈”來襯托蟈蟈不怕炎熱的性格,突出蟈蟈的形象;而后用“寂寞的冬天夜晚”、“昏昏欲睡中”的人們來襯托蛐蛐的不畏寒冷,在冬夜里還在唱歌。蟈蟈和蛐蛐是作者表達感情的載體。我們在教會學生上述方法后,要求學生從課本中找出一首詩,進行藝術鑒賞,從而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篇5
二、教育公平和發展
2007年是教育備受關注的一年,收費、上學、“兩免一補”的落實學生們最能切實感受到,這些熱點可以出材料歸納、探究題或辯論題。不過,也可以考作文,例如:以學習、義務、感恩等為話題,或以材料作文出現。
三、關注科學,祝?!版隙鹨惶枴?/p>
對月的探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夢想,如今我們成功的走出了一大步,由此引發了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在考試中可以出現例如:班會專題、調查報告、關于“月”的詩文及登月的夢想等話題,可以出現口語交際題如和月亮對話,向嬋娥祝福等相關能力的考察。
四、奧運會
2008年奧運會即將到來,中國人盼望已久的盛會。今年依然是焦點考查涉及到的可能有:會徽、口號、獎牌、吉祥物、主題;此外,奧運文明值得注意。也可以以作文出現,例如:以《拼搏》、《夢想》《超越》、《友誼》、《信念》、《競爭》等為話題的作文。
五、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是十七大中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人與自然的發展,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及全球變暖、水資源短缺、自然災害、節能減排等這些可以在說明文閱讀中考查(開放型的閱讀問答),尤其關注“真假華南虎”事件。也可以結合當地生態環境的建設,生態文明的建設,等進行考查。也可以作文。
六、大興網絡文明之風
網絡已普及中學生上網已不是什么罕事,網上聊天、發帖、發e--mail、博客或查找資料等,可以考查的題型有:對中學生可不可以上網進行辯論,闡明自己的觀點;口語交際題(夜深有人找你聊天,你不想,你怎樣拒絕;網絡文明用語);名著閱讀(發貼、發e--mail);如何查資料(讓你輸入關鍵詞)。綜合探究題等。
七、關于祖國統一問題
值得關注如2008大選、“公投”,民生等問題,可以出現材料以探究形式出現。
八、感動、感恩、中國驕傲等關鍵詞
每年央視都有感動系列人物評選等活到,2007年又涌現出許多驕傲人物,如經濟領域、科學領域、體育、平民英雄等。這些值得關注。備戰口語交際、綜合探究等題。
九、時尚的“選秀”活動
篇6
一、初中作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文章結構混亂,主題不突出
在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經常發現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出現結構混亂、主題不突出的問題。結構混亂,主要是由于作者思路不清楚導致的。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句式不同、結構各異的短語或句子混雜、糾纏在一起,造成關系套疊,表意不清。所謂主題不突出,指的是學生在作文表述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幾個主題,每個主題都好像是文中的主要表達內容,這就導致作文中的主題不突出,觀點不鮮明,讓讀者看不到作文的主要立意。
2.存在詞不達意現象,表述不正確
在初中作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學生表述的時候完全詞不達意,不能將需要表述的內容真正表達出來,這就導致整個作文表述混亂,作者的主要表達意向無法被人理解。除此之外,詞不達意現象常常是學生故意炫耀自我的語言技巧,不能運用平實的語言去表達,因而導致詞不達意現象出現。
3.作文中存在“假、大、空”現象
許多學生在寫作時往往不敢說實話,寫真情,而是故意編造一些內容來充實寫作內容,這就導致作文中存在“假、大、空”現象,形成作文中的浮夸之風,這種風氣會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慢慢喪失表述的信心,進而使個人寫作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如何解決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使學生積累的知識不斷增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指導閱讀的方向,讓學生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做閱讀筆記,讓學生不斷積累優美的語言和句子,從而使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
2.培養學生深入思考,敢于寫真實故事的習慣
許多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會感到無從下筆,不知道怎么去寫,寫些什么內容。有時候盡管寫了長篇大論,也用了一些華麗的辭藻或者是名人名言,但是文章真正的沒有任何立意,顯得十分空洞,沒有真正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讓學生將自我融入寫作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深入地思考寫作題材,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不僅包括對自己的看法,還包括對文章的看法,通過自我真情流露的方式寫出真情實感,從而使作文有良好的立意。而教師應該及時糾正學生寫流水賬、亂用詞語的毛病,并讓學生分享寫作的感觸,讓學生探討寫作的技巧和意義,從而使寫作水平得到提升。
3.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豐富作文課堂教學內容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如多媒體、互聯網資源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方式去查詢相關內容,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不斷的提高。比如,在寫作課講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一個短片,讓學生根據這個短片寫一個觀后感,這種練習的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感到寫作材料豐富,更能使學生愿意去寫作。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來寫作,從而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加強,從而創作出更加真實、獨特的文章。
在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寫作的天賦,不斷抓住學生的寫作崆椋鼓舞學生寫作。除此之外,對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逐一解決,消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困惑,從而使學生寫作的動力得到增強。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越來越多的信息化教學工具應用到各科教學中,對于初中作文教學而言,引入信息化教學工具既能夠改變教學過程中內容單一的現狀,還能夠豐富學生閱讀的視野,提高學生對作文的感悟度,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真情實意地去表達,寫出更有內容、更有立意的作文。
參考文獻:
篇7
2012年中考說明文閱讀的考點有以下幾種:
一、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征進行信息提取。
例題: 2012年陜西中考語文考卷,閱讀《絲路織錦》(原文略)第9題:細讀第6段,概括盛唐之后織錦特點。2012年蘭州語文試題第22題:給本文擬寫一個能顯示說明對象及其特征的標題。
答案:
陜西卷:從第6段中提煉出:中國花卉與西來動物紋樣相結合,形成新圖樣;圖案飽滿,輪廓細膩,層次豐富。
蘭州卷:昆蟲有智力(學習傾向)。擬題時,從兩方面考慮,說明對象是昆蟲,因為文中列舉了四種昆蟲,有代表性。他們的共同特征顯示出一定的智力傾向或學習能力。
解法:說明對象是文中所說的具體事物或抽象道理。特征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把握說明對象及其特征,提取信息,具體可以從四方面入手:①看題目。一般來說,事物說明文的說明對象就是要說明的事物。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中心句一般都是明確簡潔的,好的說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說明的事物和特征。③從分析材料入手。整合課文內容,概括提煉說明對象及其特征。④應充分注意歸納的完整性。事物的特征有時不止一個。
二、指代題
例題:2012年山西省中考語文試卷,閱讀《龍生九子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原文略),第23題:第②段中“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造像”中“其”字是指“九子”中的----。答案:嘲風。
解法:這類題目考查學生對指示代詞知識的掌握,屬于信息提取題。解答“找出指代內容”這類試題有固定的格式:先找出指代詞所在的段落、語句,然后采用瞻前顧后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所指代的內容就在指代詞附近,往往是前一句或后一句。找出之后,把指代詞換成找到的內容,驗證答案是否正確即可。
三、考察對說明文語言類別的掌握,對常見說明方法及說明順序的判斷。
例題:2012年南寧中考語文試卷,閱讀《食蟲植物開花》(原文略)的第10題:下列句子屬于平實說明的一項是_____。2012年哈爾濱市中考語文試卷,閱讀《植物聊天》(原文略)的第13題:分別指出下面兩個句子的說明方法。2012年株洲中考語文試卷,閱讀《超級網銀》(原文略)的第13題: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是什么?
答案:
南寧卷:C 因為其他三項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屬于生動說明。哈爾濱卷答案:(1)舉例子 (2)打比方。株洲卷:邏輯順序 。
以上題目的難度都不大,考查學生對說明文知識的掌握程度。
解法:1. 說明文按表達方式分類,可分為一般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一般性說明文以平實的筆法,客觀準確地介紹事物和知識,說明事物變化和事理,這類說明文要求具體、科學、淺顯易懂,又稱為平實說明。文藝性說明文即科學小品,它的特點是用文藝的筆調,兼用描寫等方式,以對話、故事等形式來加強說明形象性,使文章生動、活潑、有趣。
2. 要理解并熟知常見的說明方法。舉列子即通過列舉有代表性的恰當的例子來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常見的標志語有“比如”、“例如”、“如”。分類別:根據事物屬性的異同,把事物按一定標準分成若干類,然后逐類加以說明。作比較:是將兩種有聯系的相同的或者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較的說明方法。
3. 說明文常見說明順序:
(1)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的方位為序說明事物。說明形狀和構造的實物(如:建筑、工藝品等)說明文常使用這種順序。
(2)時間順序:即按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說明事物。介紹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的說明文常用這種說明順序。
(3)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的內部聯系或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介紹科技產品或說明事物間的聯系,或介紹事物的性質、種類、原理功用和解釋事理的本質往往使用這種順序。
四、考察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
例題:2012年株洲中考語文卷,閱讀《超級網銀》(原文略)的第15題:文段5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012年臨沂中考語文卷,閱讀《天外飛來準晶體》(原文略)的第15題:第一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株洲卷: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把“傳統網銀”和“超級網銀”進行比較,從而突出了“超級網銀”的特點。臨沂卷:采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了說明對象“準晶體有固定熔點,導電性能差,容易像非晶體玻璃那樣容易破裂”的特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法:辨識說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要注意三點:一要理解并熟知常見的說明方法的基本特征及作用。比如,舉例子的作用是真實有力地說明了事物或事理。分類別能給人以概貌的了解,區分各個類別的差別,使說明更具有條理。列數字可以更準確、更具體地說明事物或事理,極具說服力。作比較將兩事物相比較,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二要聯系上下文的內容進行分析,因為任何一種說明方法的運用都是為說明某一內容服務的。三要注意此類題型的答案模式是:說明方法+說明方法的作用+說明了什么(聯系上下文內容分析)。
五、品味說明文語言。
品味說明文語言準確性、嚴密性,分析副詞、關聯詞的表達內容是中考說明文閱讀的??伎键c。
例題:2012年沈陽市中考語文試卷,說明文閱讀(原文略)第22題:選文第3段加點詞“多數”為什么不能刪去?請簡要回答。
答案:沈陽卷:“多數”表示限制,說明當時大部分人類祖先先圓了三代同堂的美夢,如果去掉,表示人類祖先都是這樣,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解法:說明文語言有的平實,有的生動,但準確性是說明文的重要特點?;卮疬@類問題有固定的答題套路:1.表態(刪還是不刪)。2.定性。如“比較”、“幾乎”表示程度;“大約”、“可能”表示估計;“偶爾”表示頻率;“大多”、“僅”表示范圍。3.若刪去,原來什么意思就變成什么意思了。4......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六、考察學生對重要詞語的理解
例題:2012年哈爾濱市中考語文試卷,閱讀《植物聊天》(原文略)第12題:說明什么是“植物聊天”。
答案:哈爾濱卷:在這個聯絡系統中,每一株植物都會釋放和接收特殊信息,并與其他植株共享信息的現象叫植物聊天。
解法:這種類型的題目考查學生對重要詞語的理解能力,解題時可按下列步驟進行:1.閱讀題干,反復讀相關段落就近檢索,提取關鍵語句。2.概括時運用“.....是.....”或者“.....叫做.....”的判斷句式。
七、梳理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例題: 2012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閱讀《高山上的守望者》(原文略)第13題: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012年沈陽市中考語文試卷第23題:簡要說明:④⑤⑥三個自然段的順序不可調換的原因。
答案:
河南卷:①照應題目,引出說明對象——岳樺。②生動形象,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③簡要介紹岳樺的生長環境,強調其生命力頑強。④引起下文。沈陽卷:(1)④段和⑤⑥兩段在結構上是總分關系,(2)段和⑥段的說明內容是按照時間順序說明的。
解法:1.說明文常見的結構形式有以下幾種 : (1)總分式。這種結構形式大致有三種情形:①總分式;②分總式;③總分總式,多見于邏輯順序中從概括到具體或從整體到部分的說明文。(2)遞進式。各層之間的關系由淺到深、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地逐層深入說明。常見于從現象到本質的事理說明文。 (3)連貫式。各層之間按照事物發展過程、時間、因果、條件等關系安排層次,前后互相承接。多見于時間順序的說明文。
2.句子在內容與結構上的作用。從內容上看,多起到集中揭示說明對象的特征或事理,交代原因或之所以這樣說的依據。如果語言優美或者引用詩句、傳說等,其作用分別是生動形象,增強文章詩情畫意,增強文章趣味性,吸引讀者。從結構上看,句子的作用多為:總提作用、總結作用、承上啟下的作用、標志文章思路的作用。
篇8
It’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make a speech on behalf of the graduating classes.
How time flies! Our junior high school lives will come to an end.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we’ve had a beautiful school and it provides us with a good study place. Teachers are our friends. They’ve given us interesting lessons and we all love them.
We’ve learned a lot from them, not only knowledge but also the way to solve problems in life. Thanks for our teachers’ training, parents’ support and the help from classmates. Without them, we couldn’t have so much wonderful time.
At last, we hope our school will become better, our teachers will be healthy for ever and all our dreams will come true.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參考譯文】
早上好,我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能代表畢業班作演講,我感到非常榮幸。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的初中生活就要結束了。
在過去的三年中,我們有一所美麗的學校,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好地方。老師是我們的朋友。他們給我們上了有趣的課,我們都很喜歡。
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是知識,而且是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方法。感謝老師的培訓、家長的支持和同學們的幫助。沒有他們,我們就不會有那么多美好的時光。
最后,我們希望我們的學校會變得更好,我們的老師將永遠健康,我們所有的夢想都會成真。
謝謝收聽。
畢業典禮英語作文二:畢業典禮英語作文
These has been an unforgetable three years of our lives. Looking back on the first day that we came to the school, it is so vivid which feels like it just happened. Now we at the point to be apart from one another, I understand we are here to celebrate the graduation for our achievements here, however I can't help to feel sad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many of us will have very little of chances to see each other anymore, we will no longer have our great teachers there to lecture us about life and other things anymore. Nevertheless, I congrate all of us to have successfully graduated from this school and wish all of us to have better journeys in the future.
這是一個難忘的三年我們的生活?;厥孜覀儊淼綄W校的第一天,它是如此的生動,感覺就像剛剛發生的一樣。現在我們在點是彼此分開,我明白我們在這里慶祝畢業成績在這里,但是我不能幫助在同一時間感到難過,因為我們中的許多人將有機會看到對方了很小,我們將不再有我們偉大的老師那里去我們講了生活和其他的東西了。然而,我祝賀大家已經成功地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希望大家在未來有更好的旅程。
畢業典禮英語作文三:畢業典禮的英語作文
My teachers and fellow students,
In a couple of weeks, we’ll say goodbye to our mother school. How time flies! Now It’s really hard for me to put my feelings into words. The past three years has been really a wonderful journey with you guys, full of laughter and tears。
To make the journey safe and fruitful, our great teachers contributed their time, energy, love and the whole heart. Here, we are extremely grateful for all that you, dear teachers, have done for us。
It’ll soon be the time for us to depart, though unwillingly. But it is not the end. It just means that we’re going to begin a new journey。
Finally, on behalf of all the graduates present here, let me extend our sincere wishes for our mother school and respectable teachers. Thank you!
【參考譯文】
我的老師和同學們,
再過幾周,我們就要和母校告別了。時間過得真快!現在我真的很難用語言表達我的感受。過去的三年真的是一段美妙的旅程,你們充滿歡笑和淚水。
篇9
中華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學傳統,但是,由于在歷代封建王朝,出于穩固自身統治的需要,將儒學置于社會教育的最高地位,而無一例外的都會對文學進行邊緣化,而《詩經》作為自西漢以來至清代末期,一直是我國2000余年的儒學重要教材,《詩經》僅僅是自隋唐“開科取士”以后古代科舉的入仕之書、以及進行封建倫理道德教育之書,其自身作為文學作品的知識性與藝術性,大都被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所歪曲。《詩經》之所以被奉為我國長期的儒學教育教材,正是佐證了我國在古代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文學教育傳統。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發展的影響下,廢止“以儒入仕”的科舉制度,由“效法西洋教育”的現代學校取代了私塾教育,意味著我國開始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而在當時,源自于西方近現代教育的現代學校教育模式,正是完全學習西方教育的產物。由于傳統的封建教育當中,多只是注重于儒學的學習,近現代教育課程當中的化學、美術、生物、音樂等多元化的課程,都是古代封建教育所不具備的。因此由西方引進現代化的教育,從編定教學大綱,學科設置、教材內容,都有著學習西方教育的厚重痕跡,所以在當時能夠較快的使得我國教育與世界接軌,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傳統儒學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以封建倫理綱常為核心道德,其目標為科舉入仕,所設置的是近似于文科綜合課?,F今,在“國學”教育興起的背景下,許多學者提倡以《弟子規》《千字文》等古代“蒙學”知識作為當代語文教育的基礎教材。
其次,是基于現實的原因。上個世紀曾進行過兩個階段的語文教學改革:50―70年代初期為第一階段,其主流的教育理念為,語文應具有宣傳教育的使命,是傳播思想政治的主陣地之一。因此當時的語文課也異變成為了政治教育課。例如在60―70年代初期的中學語文課程當中有魯迅的多篇短篇小說,名義上是文學課,但是由于當時的時代特征決定了其實質是政治教育課,《吶喊》當中的人物都被政治化的劃分成不同的政治面貌,泛政治化下的文學作品,也異變成政治文章,從而與作為文學作品的《吶喊》的思想意識相去甚遠。這是由于在當時“階級斗爭生活化”的特殊的年代所造成的問題。
篇10
一、明確新課標中綜合性學習的要求。
新課標在“綜合性學習”中規定:“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能就語文學習或社會生活中的涉及語文的綜合性、應用性問題展開分析研討,或進行相關調查,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由此可見,語文綜合實踐體現了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體現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二、真題回放(2009—2011年泉州市綜合性學習試題)。
1.漢字是漢文化的標志,但是,在語文學習與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漢字使用不規范的現象。為維護漢字的尊嚴,培養對漢字的尊重之情,朝陽中學初三(6)班決定舉行“使用規范漢字”的語文活動,請你參與到這一活動中去,探究問題并發表見解。
在活動中,同學們通過深入調查,列舉了漢字使用中不規范的現象,諸如:寫錯別字、濫用繁體字、使用不規范的簡化字、用諧音借用的成語、使用不規范的網絡文字……
(1)你認為造成以上漢字使用不規范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什么?
(2)使用不規范漢字,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3)擬一則“使用規范漢字”的宣傳標語。
2.中國傳統文化的起名學是一門趣味性與知識性兼有的學問,這學問中蘊含著豐富的語文元素。現在,讓我們運用語文知識對名字進行探究,從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1)你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名字的字面現象有哪些?
(2)揣摩名字所含意義的類型。
(3)請從以下名字中,任選一個探究其由來及意義。
冰心 思惠 弘毅 招娣 金火
3.民俗節日探究。民俗節日是我國民俗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中蘊藏著語文學習的寶貴資源。同學們伴隨著這些節日度過了一年又一年,而對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讓我們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從而增進了解,獲得知識。
(1)了解民俗節日。請用線段將下列相關內容連接起來。
(2)品評民俗節日。請結合(1)(3)題提示的內容,說說我國民俗節日的特色。
(3)探究詩句內涵。下列詩句所表現的共同的文化內涵有哪些?
①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②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③汨羅沉沒一流恨,湘楚常懷千古羞。
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三、透視考查的內容和形式,掌握解題技巧。
1.考查的內容透視
就近3年泉州市綜合性學習考查的內容看,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分別圍繞“漢字使用”、“起名學”、“民俗節日”展開探究,三者皆屬于傳統文化范疇,考查時又巧妙地把傳統文化與地域文化結合在一起。而閩南地域文化可關注的還有閩南名勝古跡、閩南方言、閩南曲藝、閩南名人……新課標強調應關注社會熱點,如2011年社會熱點人物有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女教師蔡加芹,最美司機陳葉,等等;熱點事件有天宮“吻”神八,食品安全事件,校車安全事件,“虎媽”“狼爸”教育,等等,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并談談看法,提出自己的見解。
綜合性學習考查的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的內容大致可以歸納如下幾類:(1)社會文化類;(2)社會熱點類;(3)社會調查類;(4)民風民俗類;(5)校園生活類;(6)歷史人物類;(7)文物古跡類,等等。
2.考查的形式透視
綜合性學習主要涉及以下幾中考查形式。
(1)語言創作類:2009年要求擬宣傳標語,那么解答是就應該注意探究的主題是“使用規范漢字”,同時應明確宣傳標語的語言特點要求簡潔,并力求形象醒目。如:“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我們的漢字?!薄耙幏稘h字書寫,彰顯漢字魅力!”語言創作類大致有如下幾類:①擬短信、宣傳語、廣告語;②撰寫開場白、結束語、串詞等;③自創名言等,解題時應該緊扣探究的主題,準確作答。
(2)材料整理類:這是近三年最主要的考查形式。2009年探究漢字使用不規范現象的原因和后果;2010年名字的字面現象、名字的由來和意義;2011年探究民俗節日的特色和文化內涵。題型涉及材料的信息提取與概括。解答時應提取材料的關鍵詞,理解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運用法,歸納出事物的共性和個性,或者理出因果關系,從中找出一個帶有規律性的主題。
篇11
一、說明對象的特征
中考說明文要考查的不是說明文的概念,一般亦不會考查說明文的表達方式,對于說明對象考查也比較少。因為說明文所運用的表達方式一般就是說明為主,除非在說明文中它的某段表達方式很特別。對說明對象考查也很少,因為一般說明文,它的說明對象就是題目,或者在文章的開頭語段中,但是對說明對象的特征考查就比較多。例如,在2014年湖北咸寧中考語文試題說明文閱讀板塊《細菌發電前進廣闊》一文中就有這樣的考題:“細菌發電具有三點優勢,請結合全文,分別用三個字來概括其中兩點優勢。效率高、無污染、成本低。這個題目考查的就是細菌發電的顯著特征,同時也考查了學生搜集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我針對這一考點,在說明文教學環節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在教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篇說明文時,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本文說明對象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特征,學生在瀏覽全文后,從文章第一自然段就找出了紀念碑特征的詞語,巍峨、雄偉、莊嚴?!斗矤栙悓m》《松鼠》也是這一類;與此同時,再讓學生對我們學習的《巍巍中山陵》這篇說明文中說明對象的特征進行篩選,學生會發現文章的標題巍巍作為中山陵的定語,起到修飾中山陵的作用,那么中山陵的特點就和巍巍有關,《國寶――大熊貓》也是這一類。此刻,正是為學生指導說明文考點的絕佳時期,讓學生思考,一般考查說明對象的特征,我們應該如何下手?因為學生有了老師的指引,大多數學生能夠歸納出說明對象的特征:一般就是在文章的題目或是在文章的開頭語段中。但這是一般的情況,老師這時再由淺入深,結合有些比較難找的說明對象特征的文章,這就需要學生從文中篩選,務必使游覽者站在哪個點上,眼前展現的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二、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運用說明方法是為了把事物說明清楚,或是把事理闡明清楚。所以,理解和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說明方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內容,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制圖表等,這類考題找說明方法比較簡單,但是一般在中考中不僅僅要求學生只要寫出說明方法,更要能夠理解說明方法的作用。這就需要老師的指導、總結、歸類,和學生一起找出內在的規律。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在說明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說明方法,還要指導學生歸納出常見的說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題思路。例如,我在教學《凡爾賽宮》時,老師找出一些句子,讓學生說出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敖袢盏姆矤栙悓m已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各國游人絡繹不絕,參觀人數每年200多萬,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蓖ㄟ^列數字、作比較,具體突出說明了凡爾賽宮在今天的主要地位和價值,使說明更具說服力;“他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凡爾賽宮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的特征;再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這是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座紀念碑,從地面到碑頂高達37.94米,有10層樓那么高,比紀念碑對面的天安門還高4.24米。”列數字,作比較,具體準確,突出強調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雄偉、莊嚴的特點,使說明更具說服力。通過這樣對學生的訓練,讓學生比較容易發現各種說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題規律,運用怎樣的格式。這樣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中考說明文閱讀的準確率。
三、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篇12
一、書面表達訓練的目的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書面表達訓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語言基礎方面的訓練、即詞法和句法等方面的基本功,其訓練常常依附于教學中進行;二是書面表達知識和能力方面的訓練,即寫作理論和技巧,其要通過專題講解教學來進行,讓學生對書面表達知識有一個較全面系統的了解。學生們經過幾年的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訓練以后,以掌握初步的語法知識,一定數量的詞匯和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具備了用英語寫作的前提。
在初中階段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教師要盡力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如在課堂的教學中對基礎單詞的詞性轉換、構詞法、同類異形等的比較,扎扎實實地掌握單詞的用法。結合課文創造出一些簡單的情景,運用所學的單詞進行單句練習,逐步形成由詞到句到段落的訓練,平時對基本句型的轉換練習,句子、段落改錯練習進行大量操練,提高學生的錯誤識別能力,并就已學的各種類型文章積累相關的知識背景,以備后用。
二、書面表達訓練的要求
1.多閱讀、多仿寫
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方位的閱讀,提高英語的真實語感。克拉中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要習得一個新的語言系統,單靠幾道練習、幾篇短文是不夠的,它需連續多個小時的有內容的、有興趣的廣泛閱讀和許多會話才能解決問題。學生們需要大量的語言、信息的輸入,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是隨著語言在不定期情景中的使用而發展的,學生的談話能力和閱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遷移到寫作上。除了平時的課堂閱讀訓練外,給學生們訂英文報紙、雜志,培養閱讀習慣。在閱讀中要求學生多注意詞性、句法和語法的變化,對于表達生動、精彩的句子、片段作摘要,以備后用。
在剛學寫作時,要多從模仿范文入手,而不要自己生造。如給學生提供一些日記、書信、通知等文體。也有人通過大量背誦范文,而后能得心應手,落筆成章。
2.學會用英語思維進行寫作
很多學生在寫作時,習慣于用母語思維,然后逐句翻譯成英語,結果寫出來的文章是“漢化英語”(Chinglish),這種英語即使語法上能說得過去,卻不符合英語的表達方式,不是地道的英語。在培養用英語思維的能力時,教師上課盡可能地使用英語,對于解釋也多用英語。鼓勵學生們每天堅持用英語記日記,表達自己的看法,哪怕每天兩三句也可。
3.學會“釋義”和確切理解詞義
所謂釋義”(paraphrase)就是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或說明另一個詞或另一句的意義,要表達的既正確又生動。在理解和使用英語詞匯時,要注意英語和漢語在涵義上的不同,以避免造成誤解和錯句。
書面表達又不同于翻譯。也就是說,不能簡單地將漢語提示逐句譯成英語。在具體寫作過程中,要做到內容切題、文理通順、語言準確。
范例點擊:
假設你是李華,你的澳大利亞朋友Dick聽說中國的中小學正在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來信詢問有關情況。請你根據下表提供的信息,寫一封回信,談一談減負給你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的變化。
注意:1.詞數100左右;2.開頭已為你寫好。
生詞:減輕學習負擔-reduce learning load
學生習作
Dear Dick:
How nice to hear from you again. You want ① know what is going on in schools in China? In short, things have begun to improve ② when schools were called on to reduce learning load. I don't know about ③ the others, but I used to have to work even at ④ weekend doing endless homework and attending classes as well. Now I have free time. I can follow my own ⑤ interest such as reading books, visiting museums, and taking computer lessons. In the evenings I can watch news on TV or read newspapers. What's more, I can go to bed earlier.
As far as I know, everyone is happy about this new arrangement of things.
Best wishes
Li Hua
修改與點擊:
①修改:want后加to
點擊:want后不能直接跟動詞原形作其賓語,應接帶to的動詞不定式。本句還可以這樣表達:Would you like to know what is going on in schools in China?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our studies in schools in our country?
②修改:將when改為since
點擊:這是現在完成時中很常用的一個句型。
③修改:去掉the
點擊:others在表示泛指時,其前通常不用冠詞。
④修改:將weekend改為weekends
點擊:本句應指多個周末。這一句還可以這樣表達:Before reducing learning load, I had to not only do a lot of homework but also attend classes at weekends. Only after calling on to reduce learning load can we have our own weekends, because we had endless homework to do and many different classes to attend at weekends before that.
⑤修改:將interest改為interests
點擊:本句應指多種興趣
寫作訓練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要注意以下幾點:(1)認真審題,確定體裁,明確表達要點;(2)緊緊圍繞內容要點表達,既不添枝加葉,又不遺漏要點;(3)譴詞造句必須符合語言規范,切忌硬譯、亂譯、避免中文式的英語,或根據語法編造一些不地道的語言;(4)揚長避短,注意語言的靈活運用;(5)正確使用時態、語態、標點符號和字母的大小寫,注意主謂一致和單詞拼寫的準確性;(6)力求做到內容完整、文字通達、書寫規范、條理清楚、卷面整潔、篇幅適中。
三、書面表達的檢查
這是書面表達的最后一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意味著一旦稍有疏忽,很難再有彌補,也就無法挽回。因此,仔細認真地檢查對于最終的得分是十分重要的。在檢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點是否完整,有沒有遺漏。根據評分標準,漏信息點是要扣大分的(2-3分)。要細致小心,一一檢查,確保無一遺漏。
2.正確。語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詞法,二是句法。詞法方面主要檢查時態、語態、
主謂一致、冠詞、名詞單復數和詞語搭配等。句法方面主要檢查是否使用一些熟悉句型,特別是盡力使用簡單句這一原則貫徹得如何。
四、書面表達的批改
作文的批改是提高書面表達的重要環節。作文是對學生的運用語言綜合能因此文章中出現錯誤的可能性較多。有的英語老師抱怨批改任務過重,學生的錯誤太多,進步不明顯,如能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則能收到不同的效果。
在批改作文時不要僅僅停留在分數上,應結合具體情況,加上一些針對性評語,多以鼓勵為主。有可能的話找一些學生進行面批,其效果不言而喻。也可以把一些典型錯誤的文章用PowerPoint抄下來,在課堂中用幻燈打出,讓學生們集體批改,發揮集體力量,找出錯誤,并就此對一些用詞,修辭加以推敲、講解。只有反復修改,才能成為優秀之作。老師應對照所提供的素材,查有無漏寫、多寫內容,體裁是否符合要求。學生們就整個寫作講解的過程,對照自己的作文反復審查修改。
總之,要做好書面表達是一件并非容易的事情,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需要平時的積累,需要考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嚴格的訓練和強化,以求水到渠成之功。在實踐中改正錯誤、掌握知識、同時要擴大閱讀厲,拓寬知識面,甚至要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才能寫出較高質量的文章。
參考文獻
篇13
二、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
新課程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如果一個教師再沿用原來的以教師為主體,以應試為目的的方式方法,顯然不適合新教材新要求,也與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相悖。如新教材增加了許多探究活動,有的提供了許多供學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結論直接呈現在教材中,意在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索。對于這些探究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親歷探究過程,給學生自主活動提供機會和空間,不要越俎代庖,代為探究,更不要以"講授探究"代替"親歷探究"。教學中要強調過程,一節好課應該是師生互動、師生交往、生生互動的過程,學生應該在教師的幫助下,主動地學習、主動地體驗和感受。因此筆者建議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分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貫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三、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評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課程理論到課程標準,從課程內容到課程實施,從課程管理到課程評價,都進行了深刻的變革。課程評價改革既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改革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評價也是課程評價中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搞好有效課堂教學評價,對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乃至課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導向的推動作用??茖W、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引導教師更新觀念,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課堂教學行為,使新課程的改革目標真正得以落實。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有效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是關系到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和標準,面對具體的課堂教學,教學評價應該評什么,怎樣評,如何把有效課堂教學評價作為課程改革的導航器、助推器,如何利用有效課堂教學評價引導教師主動接受新課程理念、自覺改革課堂教學,重建課堂教學文化等,都是需要探討的新問題。在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與探究中,我們力爭體現新課標所倡導的"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理念和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