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yōu)槟砹?3篇社交技巧及語言技術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chuàng)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如何在社交活動中恰當的贊美別人和提升自己,首先需要在語言上下功夫。
(一)贊美他人的語言技巧
1.直接夸獎法。“您的氣質真是高雅啊!”“您今天真是太優(yōu)雅了!”“您真是行家啊,從您身上我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你處理員工矛盾的方法真是合情合理啊。” “您是我最尊敬的人。”諸如此類的直白贊美,會讓人心情愉悅、信心大增。
2.間接贊美法。它是借用第本文由收集整理三方傳達自己對他人的譽美之詞,有時候比直接贊美更讓人感動,也顯得更真誠、更可信。因為這是一種通過他人或他事來間接贊美他人的方法。生活中經常聽到“我聽某某說你能力可強了”“老師說他很欣賞你的文筆”等就屬于這種贊美方式。
此外,通過贊美與某人聯(lián)系密切的人、事或物,來表達對一個人的贊美之意也是很普遍的。這種方式應該可以把它歸納為直接與間接的完美融合。比如,如果想贊美某有能力可以說他的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條、公司業(yè)績蒸蒸日上等。
3.類比贊美法。就是通過用已知事物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來贊美別人的方法。
4.欣賞贊美法。渴望被欣賞是人的本性,而贊美是欣賞的表現(xiàn),所以贊美無疑是滋養(yǎng)他人自信的一劑良藥。例如,看到小孩子幫助大人掃地的時候,如果家長沒有呵斥她掃得不夠快,而是用贊許的口氣說她掃得真干凈,則會增強孩子做好家務的信心。
5.否定式贊美法。是指用反語或否定的語言來贊美某人或某事的形式。這種方式可以達到實則褒揚的贊美作用,往往會起到一種很理想的效果。
(二)贊美自己的語言技巧
1.要符合實際,不浮夸。如果自吹自擂、夸大其詞,反而會事與愿違,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時,在贊美自己的時候,應承認并點出有待改進
與學習之處。這樣實事求是,不會有損自己形象,并給人以謙虛的印象。
2.贊美的目的應明確。如今的招聘人才、招標工程、評定職稱、采買商品,都有特定的要求。如果你所說的優(yōu)點、長處并非符合對方口味,你的自我贊美就是無的放矢,也可以說是不成功的。
3.贊美自己最好加以佐證使其具有說服力。如他人的評價、獲得過的獎勵、證書等,避免直接過多的自我擴大贊美而使聽者感到厭惡。
二、贊美時的注意事項
(一)贊美應真誠
真誠是表達贊美的前提,缺乏真情實感、公式化的寒暄客套是不會打動人心的。贊美應該是肺腑之言,真誠的贊美才能被接受被理解。真誠的贊美才不會給人虛假和牽強的感覺,對方也能夠感受到你對他表達的是真誠的關懷。
(二)應看對象定贊美方式
俗話說:“一樣米養(yǎng)百樣人”,說的就是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文化修養(yǎng)、脾氣秉性各不相同,所以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贊美。否則你的贊美就很可能適得其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拍馬屁拍到了馬蹄上。”
(三)贊美的內容應具體實在
贊美別人的時候不要泛泛而談,而要具體明確。比如說你想說某人的名字挺有詩意的,則對方的心里最想聽的就是他的名字好在哪兒,如果你沒說出個子丑寅來對方就會感到很失望。
篇2
抑郁癥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是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病,其近年來許多研究已證明抑郁癥是高患病率、高慢性率、多發(fā)率、高疾病負擔及高自殺死亡率的精神疾患[1,2],所帶來的后果就是沉重的經濟負擔,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HAMD量表評估是臨床上評定抑郁狀態(tài)時應用得最為普遍的量表,是適合于全面評估抑郁癥病人的一種工具,能較好地反映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方法簡便,便于掌握。護士依據對患者的觀察進行評估比較治療護理前后癥狀和病情的改善,能提高護士綜合分析能力,同時增加病人的滿意度。我們自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對神經癥科收治的30例抑郁癥病人,在治療的同時,通過HAMD評估實施護理干預,使病人在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會功能以及生活質量上有所提高,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30 例抑郁癥病例均為住院病人,且經(CCMD-3)確診。確診后均服用同一種抗抑郁劑,HAMD評分>21分。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72歲,病程最長13年,最短2個月。
2 HAMD[3]癥狀評估證據
2.1 睡眠障礙 23例(76%),表現(xiàn)為不安,充滿悲觀情緒,臥床多、活動少、入睡困難、早醒、睡眠顛倒。
2.2 排便障礙 21(70%)例,由于病人臥床多、活動少、進食少、腸蠕動減弱,常有大便秘結、便秘。
2.3 進食問題 18(60%)例,主要因自責觀念、失眠乏力、食欲不振,使病人主動進食能力下降,因此,易發(fā)生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2.4 焦慮 7(57%)例,由于心境抑郁,精神疲憊,軀體不適,表現(xiàn)焦慮。
2.5 社交障礙 15(50%)例,由于社會參與有改變對工作、學習、家庭、前途喪失信心,興趣、精力喪失,表現(xiàn)為不與人交往,社交孤立。
2.6 自殺危機 11(37%)例,由于嚴重抑郁悲觀情緒,自責自罪觀念,對生活失去信心,對痛苦處境無力自拔,有自殺危險[4]。
2.7 思維障礙 10(33%)例,由于抑郁情緒影響認知活動就和記憶力,思維聯(lián)想受到抑制,自覺腦子遲鈍,言語速度慢,語調低沉,表現(xiàn)為語言溝通困難[5]。
3 護理干預措施
3.1 睡眠障礙護理。提供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光線柔和,濕度、溫度適宜等。對睡眠顛倒、睡眠過多、入睡困難、臥床不愿活動易醒、早醒的病人,白天多與病人交談,鼓勵指導病人參加工娛療,如打球、下棋、唱歌等,適當活動鍛煉等方法刺激干擾睡眠[6],晚上入睡前喝熱飲、熱水泡腳,聽輕音樂等。夜間經常巡視病房,及時評估病人的入睡、睡眠情況,必要時應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睡眠改善18例(78%)。
3.2 便秘的護理。選擇病人平常喜歡的食物且富含纖維,多吃水果及增加水分的攝入,每日清晨空腹喝溫開水400毫升,鼓勵病人多活動,少臥床,增加肌肉緊張度,刺激腸蠕動。指導病人定時排便。必要時按醫(yī)囑給予緩瀉劑,開塞露等。便秘改善15例(88%)。
3.3 進食障礙護理。向病人宣教疾病的相關知識,選擇病人平常喜歡的食物,鼓勵病人集體用餐或少量多餐,維持適當營養(yǎng)。進食改善16例(89%)。
3.4 焦慮的護理。主動接觸病人,鼓勵病人表達內心感受,傾聽病人的挫折感、罪惡感等,接納病人的病態(tài)行為,并予以同情和理解。運用陪伴技巧或非語言技巧(如面帶微笑、拍拍肩膀,適時撫摸等)傳達關懷,耐心幫助病人學會自我解脫,。指導病人學習應付壓力的方法:如使用放松術(如肌肉松弛法,緩慢深呼吸,聽音樂等),轉移注意力,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娛療活動,抒發(fā)感情,放松自己。焦慮改善15例(88%)。
3.5 社交障礙的護理。主動與病人接觸,關懷、體諒,使病人產生安全感,信任感。幫助病人學習會談技巧(如姿態(tài)優(yōu)雅、言語適當、表情自然等),幫助病人練習主見技巧(如贊美技巧、拒絕技巧、請求技巧等)鼓勵病人表達自己正性和負性信念。參加工娛療活動,在活動中提供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和條件,鼓勵其交談,接洽和保持友誼,減少被動和孤獨,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幫助病人樹立起健康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良好心態(tài)。社交障礙改善10例(67%)。
3.6 自殺危機時的護理。對病人暴露出的輕生念頭進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護理,以耐心、緩慢以及非語言的方式表達對病人的關懷與支持,使病人表達他們的想法,調解各種心理矛盾,消除悲觀厭世情緒,喚起病人對生活的興趣,從而珍惜生命。對嚴重消極念頭及自殺企圖的病人,在心理治療中要立即肯定病人的長處,努力尋找家庭和社會支持,聯(lián)系家人,單位來人探視,給予關懷,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及時給予心理疏導,教會病人應對和防御的方法。對打消自殺念頭的病人,重點是要強化他們的獨立性,減少依賴性,鞏固和發(fā)展新學到的應對技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面對現(xiàn)實和重視社會支持的作用。自殺危機改善7例(64%)。
3.7 語言溝通障礙的護理。以真誠、友善、照顧幫助病人,可以通過溫和親切的語言及撫摸、握手等非語言的接觸,表達內心感受,要用安慰的語言,慢慢疏導病人的情緒。交談時,不要急于病人回答問題,或談思想,要給病人留有充足的空間思索問題、分析問題。以誠懇的態(tài)度幫助病人改變認知方面的偏差。語言溝通障礙改善9例(90%)。
4 干預效果
本文按照HAMD評估方法對30病例進行評估,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在30例病人中,按存在護理問題的比例高低依此為:睡眠障礙進食障礙排便障礙焦慮社交障礙自殺危機語言溝通障礙。通過護理,體會到社交功能和語言功能的恢復一般在恢復期進行,消除自殺危機和焦慮情緒的恢復越早越好在治療早期進行,進食功能和排便功能恢復在治療期進行。有的放矢地采取干預措施,病人干預前的癥狀與干預后癥狀比較有明顯改善,體現(xiàn)利用HAMD評估來指導護理的優(yōu)越性。30例病人應用HAMD綜合評估好轉25例(83%)。由于疾病的復雜性,住院時間的長短等因素影響,因此,在住院期間完成全面系統(tǒng)心理護理及教育有一定的難度,出院時對病人和家屬的培訓和健康教育尤其重要,根據病人出院時存在的主要的護理問題實行有針對性、連續(xù)性的跟蹤指導,是提高生存質量和恢復社會功能,減少病情復發(fā)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張明園.21世紀中國精神醫(yī)學的思考,200,12:1-2
[2] 李一云.季建林.對抑郁癥預后的在認知.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分冊,1996,23;148-15
[3]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新精神醫(yī)學叢書,1998,10:2-3
篇3
一、科學安排程序,明確訓練目標
訓練學生突破心理障礙,能在正式場合當眾表達自己的見解。通過氣息控制訓練、“吐字歸音”訓練、語音規(guī)范訓練、語調純正訓練,要求學生做到聲音洪亮、口齒清楚、四聲準確。向學生傳授頭部動作、面部表情、眼睛動作、四肢動作等態(tài)勢語言知識,及坐、立、行、走等方面的身體姿勢知識。做到不僅會控制自己的態(tài)勢語言,而且會根據別人的態(tài)勢語言判斷傳達的情感。通過訓練形象思維、比較思維和創(chuàng)意思維等,要求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廣度、深度、精確度、敏捷度。針對聽眾心理,進行口才話題選擇訓練、口才集中性訓練、口才應變性訓練等,要求表達內容符合聽眾的判斷標準。
給出一個熟悉的話題,稍許準備,讓學生進行發(fā)言。要求學生大方得體的走到臺上,與臺下進行目光交流,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掌握演講稿的寫作技能,學會確定演講基調的風格、控制語調、營造等技巧,能夠自然地運用手勢和表情,初步進行有效的演講。在了解辯論的基本特征、作用及分類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辯論賽的戰(zhàn)略設計和實踐戰(zhàn)術技巧,組織學生觀看辯論賽并進行模擬,體驗賽前、賽后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逐漸領悟辯論的精髓。
二、優(yōu)化訓練方法,調控訓練過程
社交中受人歡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表現(xiàn)在適時、適量、適度三個方面。一要適時。說在該說時,止在該止處,這才叫適時。可有的人在社交場上該說時不說,他們見面時不及時問候;分手時不及時告別;失禮時不及時道歉;對請教不及時解答;對求助不及時答復……反之,有的人該止時不止。他們在熱鬧喜慶的氣氛中嘮嘮叨叨訴說自己的不幸;在別人悲傷憂愁時嘻嘻哈哈開玩笑;在主人心緒不安時仍滔滔不絕發(fā)表宏論;在長輩家里樂不可支地詳談“馬路新聞”。請設想一下,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見了上面這種人,你會對他產生什么樣的印象呢?二要適量。捷克諷刺作家哈謝克的名著《好兵帥克》里有一個克勞斯上校。此人以說話羅嗦聞名。他有一段對軍官的“精彩”講話:“諸位,我剛才提到那里有一個窗戶。你們知道窗戶是個什么東西,對嗎?一條夾在兩道溝之間的路叫公路。對了,諸位,那么你們知道什么叫溝嗎?溝就是一批工人所挖的一種凹而長的坑,對,那就叫溝。溝就是用鐵锨挖成的。你知道鐵锨是什么嗎?鐵作的工具,諸位,不錯吧,你們都知道嗎?”克勞斯上校的這番話,雖然是作家加工過的,但生活中、社交場上說話羅嗦,也不乏其人。
三、突出舉止禮儀訓練
要塑造良好的交際形象,必須講究禮貌禮節(jié),為此,就必須注意你的行為舉止。舉止禮儀是自我心誠的表現(xiàn),一個人的外在舉止行動可直接表明他的態(tài)度。做到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進退禮節(jié),盡量避免各種不禮貌、不文明習慣。到顧客辦公室或家中訪問,進門之前先按門鈴或輕輕敲門,然后站在門口等候。按門鈴或敲門的時間不要過長,無人或未經主人允許,不要擅自進入室內。在顧客面前的行為舉止,當看見顧客時,應該點頭微笑致禮,如無事先預約應先向顧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說明來意。同時,要主動向在場人都表示問候或點頭示意。在顧客家中,未經邀請,不能參觀住房,即使較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撫摸和玩弄顧客桌上的東西,更不能玩顧客名片,不要觸動室內的書籍、花草及其它陳設物品。在別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體微往前傾,不要蹺“二郎腿”。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克服各種不雅舉止。不要當著顧客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齒、修指甲、打哈欠、咳嗽、打噴嚏,實在忍不住,要用手拍捂住口鼻,面朝一旁,盡量不要出現(xiàn)在場,不要亂丟果皮紙屑等。這雖然是一些細節(jié),但它們組合起來構成顧客對你的總印象。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人前化妝是男士們最討厭的女性習慣。關于這一點,慣例放寬了。女性在餐館就餐后,讓人見到補口紅,輕輕補粉,誰也不再大驚小怪。不過,也只能就這么一點,不能太過分。需要梳頭,磨指甲,涂口紅和化妝時,或者用毛刷涂口紅時,請到化妝室,或盥洗室進行。在人前修容,是女性使男性最氣惱的一個習慣。同樣,在人前整理頭發(fā),衣服,照鏡子等行為應該盡量節(jié)制。
四、優(yōu)化訓練談吐禮儀,達到理想境界
禮貌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為規(guī)范,它體現(xiàn)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風格和道德品質。禮節(jié)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中,相互問候、致意、祝愿、慰問以及必要的協(xié)助形式。禮節(jié)是禮貌的具體體現(xiàn)。社交是一門技術,同時它也是一門藝術。人如果不懂一些禮節(jié)的話,會鬧一些笑話,這還是小事。就是怕你無意做出的事,對別人來說,是一種侮辱,怕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禮儀作為一種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是約定熟成的,這是各民族禮儀文化的一個共性。
一般來說,訪問某人,應事先選擇好時間,不宜選擇對方較忙或三餐時間,晚上不宜太遲。節(jié)假日和周末,本是訪問的好時機,但如果沒有預約,也不要冒然前往,這些時間主人往往另有安排。預先約定時間,最符合禮貌。盡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請自到。預約好的拜訪,賓主都要守時、守約、守信。客人應準時或稍提前一點兒到達,因特殊情況不能赴約,應想辦法通知對方,無聲無息地取消預約是極不禮貌的。注意服裝的選擇。一般的訪問,整潔、樸素、大方即可,不必太過華麗。虛掩著或開著的門也不可破門而入,給主人一個措手不及則很失禮,進室后最好等要拜訪的人來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較長時間等候,可先落座與接待者交談或看些報紙書刊雜志之類的讀物,要拜訪的人來后應起立寒暄。對于約好的正式拜訪,無論事情多急,拜訪的時間很緊,在門口也只能寒暄問候,不要談正題,入室落座后再談,否則會給對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門口就換好,見到其家人應問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禮。對主人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
在人際交往中,擺正你和他人的位置,交往以對方為中心,請你注意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善于接受別人,做一個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不斷地完善自己,充實自己。
參考文獻:
[1]方位津.實用口才訓練教程[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篇4
Amazon、Square、GoDaddy和其他社交媒體佼佼者們,將社交媒體互動用藝術形式包裝成了講故事的技巧。你完全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幾手。塔吉特公司(Target)與瑪氏彩虹糖(Skittles)也同樣通過Facebook首頁來用一種可視而難忘的方式介紹它們的品牌故事。
2.你是否在社交媒體用互動方式讓你的品牌更加人性化?
觀察一下聯(lián)合利華在其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推廣其AXE品牌男士洗護產品的方法。在聯(lián)合利華看來,AXE“不僅是一個領先的男性洗護產品,它代表一種生活方式,通過男士們生活、工作和娛樂的獨特體驗來觸及他們內心的一種代表生活方式的品牌。”
匡威品牌通過消費者日常使用其產品的過程中建立其社交媒體網絡,很多內容來自于崇拜這一品牌、愿意與這一品牌互動的大眾。可能做得最好的是能多益(Nutella),它使用很出色的時間線鏈接,用其獨創(chuàng)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讓其從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很多品牌通過將大眾帶入其生產流程的方式使品牌顯得人性化。在社交媒體渠道發(fā)帖問一些有趣甚至離奇的問題,與你的受眾互動,并保持幽默感,這能很快成為你的品牌承諾的一部分。
3.你在社交媒體上的“聲音”是否前后一致?是否與品牌管理較好的方面保持同步?
發(fā)展并傳遞統(tǒng)一的社交媒體品牌聲音并不是件容易的差事。在這一點上,專門設立了社交媒體部門的大企業(yè)和總人數不到10人僅靠大家輪流維護社交媒體的小企業(yè),他們之間并無不同。把社交媒體的監(jiān)控和反饋工作交給更愿意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聲的年輕員工,是很容易的選擇。但是所有的員工都應該對企業(yè)愿景、企業(yè)使命以及企業(yè)精神有足夠的了解,確保他們能在公共場合代表公司的面貌。在社交媒體上的發(fā)聲應得到重視。社交媒體內容是否在方式、語言、風格以及傳遞方式上在各個渠道保持一致?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制作一份樣式表應當被列入日程。
4.你的企業(yè)是否將社交媒體戰(zhàn)略定位于18~34歲的人群?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可能就失去了一部分重要的社交媒體人群:年長者。根據皮尤研究中心互聯(lián)網和美國人生活項目(Pew Research Center’s Internet and AmericanLife Project)調研結果,社交媒體上超過65歲的人群正在迅速上漲。斯坦福大學長壽研究中心負責人Laura Carstensen表示,在美國國家公共電臺2013年11月的采訪中發(fā)現(xiàn),超過一半的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都在用互聯(lián)網,“老年人使用互聯(lián)網的技術也越來越熟練。”這些65歲及以上的老人大多出生于嬰兒潮時期,比他們之前的任何一代人都要富有——他們對技術的悟性很高,更加年輕化。你得確保你的社交媒體信息不要遺忘了這一群體。你發(fā)帖的風格和內容決定了你的受眾群體。如果你還沒有確定你的社交媒體品牌定位,你可要抓緊時間了。
5.你在社交媒體上處理消費者投訴以及不滿意的消費者點評時,是否及時,是否還帶有自我保護的防御態(tài)度?
帶著真誠關懷的態(tài)度回復粉絲,丟開防御的姿態(tài)。你的回復方式和風格要讓粉絲們知道你關心他們以及他們對你產品/品牌的體驗,這是一筆財富。最好的企業(yè)能迅速將消費者的投訴轉到線下(處理),但在公開場合依然保持開放與誠意,留給消費者一個長期滿意的印象。最重要的一點,不管怎樣不要刪除差評——肯定已經有人看到了這些負面評論,他們也很有興趣看你如何回復。
6.你的社交媒體內容是否鏈接到你的公司和產品頁面?
篇5
1 社交語境的定義與功能
人們對語境的研究歷久悠長。從宏觀上來看語境的定義,它指語言交際者交際時所涉及的各種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語境的主觀因素覆蓋說話者的身份、職業(yè)、性別、性別、性格、經歷、思想、修養(yǎng)、愛好、心境、處境、目的等;客觀因素則包含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也可延伸至時間、地點、場合、對象以及文章的上下文。語境的可研究范圍廣泛。Firth(費斯)、M.A.K. Halliday(韓禮德)、Gillian Brown、George Yule、Hymes、何自然等國內外語境大師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對語境進行了縱向和橫向的研究。本文著重從人們交際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出發(fā),探討社交語境的功能及其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何自然先生在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一書中對闡述了社交語境的內涵。社交語境特指說話人使用語言和聽話人理解語言的客觀共處環(huán)境。交際雙方對話語的理解和表達直接受制于社交語境。交際雙方若想取得成功交際、獲得較好的語境效果,就必須對社交語境有著足夠的了解和恰當充分的利用。(何自然,1997)社交語境的主要功能集中在解釋功能和篩選功能兩者之上。作為專門用途的專用語言,商務英語的內容保羅萬象,諸如金融英語、國際貿易英語、會計英語、財經英語、廣告英語等等在組織形式、使用環(huán)境、語言風格上都各有迥異。從商務英語翻譯的準確專業(yè)程度上來說,譯者只掌握必要的英語、漢語的語言知識和基本的翻譯技巧是不夠的。除此之外,譯者更需重視分析商務英語的社交語境的二大功能,即解釋功能和篩選功能。限于篇幅,以下筆者在本文中將先詳細分析社交語境中的解釋功能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和作用。
2 解釋功能在商務英語翻譯中的作用
所謂社交語境的解釋功能,就是準確把握社交語境中的句子意義和語境想結合的產物的功能。通俗地講,即把握交際過程中話語的使用者所要表達的實際意義。而要把握說話者的真正實際意義,除了需要利用自身本有的語言知識去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外,還需要綜合交際時的社交語境進行推斷、思辨,從而了解話語的全部信息及言外之意。社交語境的解釋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邏輯解釋、具體意義的析出、引申意義的剖現(xiàn)和歧義的排除。商務英語的翻譯者在處理原文時須謹慎分析,方能作出準確、專業(yè)的譯文。
2.1 邏輯解釋
在商務英語的翻譯過程中,譯者會遇到譯文乍一看在語言語法上通順無暇、但細一思量在邏輯上卻別扭奇怪的現(xiàn)象。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譯者疏忽了商務英語作為特殊專門語言的特殊性,沒有在商務英語的社交語境中找到正確的邏輯關聯(lián)。而恰恰在這時,社交語境的解釋功能能起到厘清邏輯、正確解釋的作用。請看例句: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there is short weight of 5 M/T only. Therefore,we lodge a claim against you for the short weight of 5 M/T as follows: …
這句句子的原始譯文是這樣的:“我方遺憾地通知貴方,貨物僅僅短缺5公噸。因此,我方就此短缺5公噸一事提出索賠如下……”。應該說,該譯文在語法通順上是無可挑剔的,它和原文的字面意思是完全對應吻合的。但請仔細想一想,句子的真實意思似乎很難再邏輯上站得住腳。因為其中的“only僅僅”一詞表明了我方的態(tài)度,認為5公噸的數量只是小數目。既然是小數目,又為何鄭重其事地提出索賠要求呢?于此,筆者認為這樣的譯文若是出現(xiàn)在外貿函電中是不正確、不負責任的。譯者在翻譯時遇到這樣邏輯矛盾的時候,須特別謹慎。若譯者將此句置身于國際貿易英語的社交環(huán)境中,則不難聯(lián)想到only作為國貿英語中的專業(yè)詞匯的特殊意義,即only若加在數字后,解釋為“整”,而非其字面的“僅僅”之意。至此,在了解了具體的商務英語語境之后,譯者就能準確專業(yè)地對譯文進行合乎邏輯的修改了。此句應被譯作:“我方遺憾地通知貴方,貨物短缺5公噸整,因此,我方就此短缺5公噸一事提出索賠如下……”。
2.2 具體意義的析出
在商務英語的翻譯過程中,面對句子意思的籠統(tǒng)模糊,譯者難免莫名迷惘。此時,商務英語的解釋功能又有了用武之地,它能幫助譯者分析出話語中的暗含義,從而譯出原文的具體意義。且看案例:Shoot.I would be happy.
看到這句話譯者真是莫名難解。如果沒有特定的語境來確定,翻譯這句再短不過的句子都是異常費力。是“開槍,我很高興”還是“我很高興能拍電影”?似乎都不妥。但是,如果將這句句子置于特定的商務英語語境中,就容易理解多了。原來此句是發(fā)生在商務英語談判時的回答。應了談判一方的開場白“I’d like to get the ball rolling by talking about prices”,回應方答道“Shoot. I would be happy”。有了語境的支撐,具體意義便自然而然地被析出來:“我想開始談談價格。——我將很高興洗耳恭聽。”
2.3 引申意義的剖現(xiàn)
有時在商務英語的翻譯中,某些貌似譯者一目了然的詞匯,但偏偏翻遍詞典所有釋義也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語來翻譯原文。此時譯者若隨意在詞典的釋義中挑一個生搬硬抄,原文的意思便會被扭曲,譯文也變得晦澀難懂。相反,譯者應超越文本本身,將它置于商務英語的社交語境中分析。(靳永暢,2007)語言就像是一個處方箋,它根據生活中海量的背景信息和人們的認知活動來構建具體、形象、生動的意義。在遇到商務英語的專業(yè)詞匯時,社交語境的解釋功便可以幫助譯者深入剖現(xiàn)其字面基本意義之后的引申意義,從而作出恰當的譯文表達。請看例句: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trade and foreign GDP growth slowed,partly as a result of higher oil prices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some foreign currencies against the dollar.
對該句如僅從字面意思試譯的譯文為:下半年,貿易和國外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減緩,部分原因是由于更加高漲的油價和外匯欣賞與美元反對。
這樣的翻譯顯然是不通順的。眾所周知,“appreciation”和“against”二詞的字面意思為“欣賞”和“反對”。但是,它們在這句商務英語中如此翻譯是決計行不通的。無論是商務人士抑或是普通讀者看了此譯文,相信都會是一頭霧水。譯者如換位思考擺脫詞語的字面意思,將其置于商務英語的金融語境中,便能剖現(xiàn)其引申意義。在商務英語的社交語境中,“appreciation”的引申意義為“增值;漲價”;“against”的引申意義則為“作為……的交換”。另外,“foreign currencies against the dollar”字面的背后還有貨幣之間因升、貶值導致的幣值波動和相互抗衡的引申含義。至此,商務英語社交語境的解釋功能已將此句的引申含義完全剖現(xiàn)了。該句可譯為:“下半年,美國的貿易和國外國內生產總值增值減緩,部分原因是由于石油價格(較上半年)高漲以及部分外幣增值與美元抗衡。”
2.4 歧義的排除
商務英語的社交語境能幫助譯者在翻譯時排除話語中的歧義而得出準確的譯文。請看例句:Marketing occurs when people decide to satisfy needs and wants through exchange.
沒有語境的幫助,這句話很有可能被翻譯為:“當人們開始通過交換來滿足欲望和需求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營銷。”但是,這樣的譯文乃歧義誤譯。
且看此句的上下文:Marketing occurs when people decide to satisfy needs and wants through exchange. Exchange is the act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bject from someone by offering something in return. Exchange is only one of many ways to obtain a desired object. Exchange is the core concept of marketing. 在正式的經貿英語語境中,譯者可以很容易判斷出詞語疊用的方法是為了表達精確。因此,這里的needs and wants不需要譯成“欲望和需求”。它實際上就是指人們的“各種需求”。翻譯時不必增加“欲望”二字,加了就不符合經貿文獻的語言規(guī)范和行文規(guī)范。
3 結語
人常言,“功夫在詩外”。翻譯要考慮的方面其實遠超出語言本身。商務英語翻譯的實際目的和首要原則是在譯文中建構與原文相同或相近的語境,使譯文讀者與原文讀者獲得相同的體驗與反應。在商務英語的社會語言環(huán)境中,要想達到上述目的,對商務英語的社交語境分析是不容忽視的。限于篇幅,本文僅對社交語境中的解釋功能在邏輯解釋、具體意義的析出、引申意義的剖現(xiàn)、歧義的排除等四方面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做了具體分析,以助譯者能作出專業(yè)準確的譯文。至于社交語境中的另一大功能——篩選功能的分析,筆者將另行辟文詳述。
參考文獻:
[1] 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 Discourse Analysis[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330,331-333.
篇6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2)10-0018-04
情緒能力(emotional competence),也譯作情緒勝任力,是個體對自己和他人情緒進行識別、解釋和建設性地反應的必要社會技能,是以情緒智力為基礎的一種習得能力,反映了個體通過學習掌握技能以及將這種技能應用到具體情境中的能力。情緒能力具體包括8項技能:(1)知覺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2)根據所處背景和表情線索識別他人情緒;(3)使用情緒語言;(4)共情,有同情心;(5)理解情緒表達與內部體驗可以不一致,并采用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表現(xiàn)自己;(6)采用自我調節(jié)策略來適當地應對消極情緒;(7)使用適當情緒進行人際交流;(8)能夠接納自己的情緒體驗。
情緒能力被視為積極發(fā)展的基石,它可以幫助個體達成目標、應對挑戰(zhàn)、管理情緒、解決問題并影響人際關系,對兒童的社會能力提升起著重要作用。缺乏情緒能力會使兒童和年輕人不能有效應對社會和生活的挑戰(zhàn),引發(fā)社會不適應。例如,欺負他人的兒童和受他人欺負兒童都存在著情緒調節(jié)問題,前者往往有不適當的情感表達方式,缺乏共情和與他人的情感聯(lián)結,后者則存在高度焦慮。
影響情緒能力發(fā)展的因素很多。首先,它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是作為一種以非智力因素為主的心理學能力,更多是在后天環(huán)境中逐漸習得和發(fā)展起來的。例如,二十世紀90年代,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很多威脅兒童情緒健康的因素,包括貧窮、父母失業(yè)、父母犯罪、錯誤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緊張的家庭關系等,這些都會對兒童的情緒和行為產生持續(xù)的影響,導致兒童情緒和行為的外部或內部問題。外部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大吼大叫、隨地吐痰、踢打物品、咬人、打架等破壞。內部問題主要有:抑郁、焦慮、社會退縮、社交恐懼等。正因為情緒能力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也為教育實踐中兒童情緒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基本條件和可能。
美國的研究者和教育者針對美國兒童青少年存在的問題,將“情緒能力”這一概念應用于中小學教育中,在1994年提出了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簡稱SEL)課程的概念。社會情緒學習旨在安全、支持性的環(huán)境中習得社會技能和情緒技能,包括自我覺知、自我管理、社會覺知、關系技能以及負責任的決策,從而減少學生的問題行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個體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美國學業(yè)與社會情緒學習聯(lián)合會(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Social,and Emotional Learning,簡稱CASEL)是為從幼兒到高中孩子的社會情緒學習提供科學的指導與評估的交流中心。CASEL在2003年評定出20個優(yōu)秀項目,其中側重提高情緒能力的優(yōu)秀項目共5個,分別是“促進選擇性思維策略”(Promoting Alternative Thinking Strategies ,PATHS)、“第二步”(Second Step)、“關愛學校團體”(Caring School Community)、“多種沖突解決”(Productive Conflict Resolution)以及“創(chuàng)造性解決沖突與合作學習”(Resolving Conflict Creatively & Partners in Learning)課程項目。近期發(fā)展的“強健兒童”(Strong Kids)項目也側重提升情緒能力,并且得到了CASEL的肯定。本文主要對“促進選擇性思維策略”(PATHS)課程進行詳細介紹。
促進選擇性思維策略(PATHS)由格林伯格和庫施等人于1995年提出,最初在賓西法尼亞州實行。截至2009年,在美國已經超過1000所小學使用此課程,課程適用于學前到小學六年級的普通兒童和特殊兒童(失聰、低收入、農村兒童、其他文化兒童)。該課程通過提升兒童的情緒理解、情緒調節(jié)以及社會問題解決能力,來降低危險性兒童的攻擊行為。課程約30~45課時,每節(jié)課約20~30分鐘。對PATHS項目的實施效果研究表明,PAHTS課程適用于正常學生和特殊教育學生,可以有效減少兒童的攻擊行為,并具有持續(xù)作用。格林伯格(1995)對48所美國社區(qū)學校的一年級學生實施6個月的課程干預后,學生破壞行為減少,班級氣氛得到改善。追蹤研究表明,在三、四年級期末時,接受過課程的男生同其他男生相比有較少的攻擊行為。2006年研究者對318名小學二、三年級的普通學生進行每周三次、共68課時的PATHS項目課程干預,促進了學生抑制控制和言語流暢性的發(fā)展,減少了學生的問題行為。PATHS項目也可用于特殊教育的問題兒童(學習障礙、心理延遲、情緒與行為障礙、身體缺陷兒童),接受該課程的一至三年級學生在兩年后有較少的內部問題(焦慮、退縮)、外部問題(違規(guī)與攻擊行為)以及抑郁癥狀。另外,在對一至六年級聾啞兒童進行該課程教育后,兒童的社會情緒技巧、情緒識別技巧和社會能力得到顯著提高,而且在接受課程的一年和兩年后仍具有效果。
1.“促進選擇性思維策略”課程的理論基礎
PATHS項目基于兩個理論,分別是情感-行為-認知-動力模型,即ABCD發(fā)展模型(Affective-behavioral-cognitive-dynamic Model,ABCD model)和神經認知模型(Neurocognitive Model)。
ABCD發(fā)展模型認為認知、情感、情緒語言和行為的整合對提升社會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兒童早期,情緒的發(fā)展早于認知發(fā)展。兒童在學會用語言表達情緒前,便已經會體驗情緒并做出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緒會與認知和語言功能整合起來。ABCD模型強調要將兒童的認知、情感和情緒語言及行為進行整合,進而促進兒童的社會適應、改善同伴關系。
神經認知模型提出了“垂直控制”和“水平交流”的概念。垂直控制指較高級控制系統(tǒng)的前額皮層控制較低級的邊緣系統(tǒng)。在成人中,邊緣系統(tǒng)在快速接收情緒信息后,會將信息傳至前額皮層進行解釋,之后信息再傳回至邊緣系統(tǒng),以進行情緒調節(jié)。兒童的前額皮層與邊緣系統(tǒng)的神經聯(lián)結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在面對挑戰(zhàn)性社會情境時,情緒信息無法順利傳至前額皮層進行加工,因此抑制控制能力較差,往往會表現(xiàn)得過于沖動。水平交流指大腦兩半腦通過胼胝體的交流。左右半腦在加工不同類型的信息時分工不同,左半腦負責接收、表達語言和表達積極情感;右半腦負責接收情感和表達消極情感。用語言表達情緒體驗時,信息要從右半腦傳遞至左半腦,兒童兩半腦神經發(fā)育不成熟,在體驗到情緒時,常無法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神經認知模型認為兒童的神經功能會影響情緒調節(jié),以及社會、認知和行為表現(xiàn),兒童缺乏抑制控制能力和情緒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引起問題行為,因此PATHS的目的在于通過提升這兩種能力,促進垂直控制和水平交流能力的發(fā)展,以減少問題行為。
2.“促進選擇性思維策略”課程的主要內容
PATHS課程主要提升學生的水平交流和抑制控制能力。教師通過教學生情緒識別和情緒語言表達技巧來提升學生的水平交流能力。教師使用卡通圖片,讓學生理解各種情緒的面部表情,促進學生對基本情緒的理解。卡片內容包括表情狀態(tài)的面部圖畫(通過右半腦識別)和相應的表情詞(通過左半腦識別),積極情緒使用黃色卡片,消極情緒使用藍色卡片。教師通過情境想象法或游戲,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如愉快、緊張)的身體感覺;教學生觀察同伴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學習情緒狀態(tài)的各種線索,鼓勵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以促進兩半腦的神經整合。
在課程中,兒童通過練習自我控制策略來提升抑制能力,主要包括言語調節(jié)(自我對話)和抑制控制。學生學習采用小烏龜技術(Turtle Skill)調節(jié)消極情緒,并與信號燈控制(Control Signal Poster,CSP)相結合以解決問題。小烏龜技術即講述一只小烏龜學會如何控制自己情緒的過程。兒童學習“扮演小烏龜”,當體驗到憤怒或其他強烈的消極情緒時,試著像烏龜縮進龜殼一樣控制自己的沖動,共分三步:①先讓自己的沖動停下來;②試著做深呼吸,呼吸放慢;③用語言說出產生消極情緒的事件,以及自己的感想。在采用小烏龜技術時,同時采用信號燈控制技術。信號燈控制技術是給學生呈現(xiàn)交通信號燈的圖片來指導行為,信號燈中的紅色,是指通過小烏龜技術,使自己冷靜下來;當小烏龜技術完成后,采用黃色信號燈,自己針對引緒的事件想出可行的計劃,并選出最佳計劃;綠色信號燈是實行計劃,并評價實行計劃后的結果,作為行動的反饋。教師在課堂中可進行講故事法和想象法,讓學生想象引發(fā)自己憤怒情緒的情境,如被同學叫不喜歡的綽號時,自己的情緒體驗是怎樣的,學生試著用小烏龜技術讓自己冷靜下來,并采用信號燈技術想出可行的解決方法,讓學生參與討論,并對引發(fā)的結果進行討論。課程中,完成小烏龜技術的學習所需時間隨兒童不同的發(fā)展水平而有所差異。
3.“促進選擇性思維策略”課程的應用實例
凱姆,格林伯格和庫施等人在考察PATHS課程在特殊教育上的持續(xù)效應的研究中,針對七所特殊學校中的133名兒童,開展為期60個課時的PATHS課程教學。本研究所設計的課程包括三個單元:自我控制單元(小烏龜技術)、感受單元以及問題解決單元。
自我控制單元旨在教授小烏龜技術和強化行為控制。在課程中首先向兒童講述小烏龜的故事:一只小烏龜有人際交往和學業(yè)困難,因為他“不會停下來思考”。在大烏龜的幫助下,小烏龜學會了自我控制(縮進龜殼里)。當兒童遇到問題時,首先模仿小烏龜將手臂蜷縮,然后通過三步冷靜下來:先控制住自己的沖動,然后做深呼吸,再說出產生消極情緒的事件,與教師討論自己的問題和感受。同時這個單元中教師還要設計一個強化系統(tǒng)為兒童提供物質和精神獎勵。當兒童正確使用這些技術時就會受到獎勵,起初為兒童提供的是物質獎勵,隨后物質獎勵逐漸被精神獎勵所替代。通過這種方法,兒童在各種情境中就會自發(fā)使用小烏龜技術,進而增強兒童自我控制能力、改善人際關系,提高注意力。
感受單元的主要目的為促進對情緒和人際關系的理解。這部分主要講授35種不同的情緒,分為基本情緒(高興、悲傷、生氣)和復雜情緒(嫉妒、內疚、驕傲)兩種不同的發(fā)展水平。讓兒童了解到自己可以體驗到各種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有些是令人舒適的,而有些則令人不太舒適。然而行為則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合適的。換句話說,兒童要學會對行為進行評價。同時兒童要了解到感受可以作為一種信號為人際交往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兒童學會了如何讀懂自己的情緒,就可以借助這些信息決定下一步應該如何做。因此使用“感受面孔”技術:首先讓兒童制作自己的“感受盒子”,向兒童介紹每種情緒含義,隨后兒童制作每種情緒的自畫像,制作情緒面孔圖片,每張情緒面孔附上一張相應的紙條寫著“我感到……”,將它們放入“感受盒子”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兒童的“感受盒子”中會裝滿各種情緒面孔。這些小紙條和情緒面孔可以幫助兒童交流他們的感受。另外,教師也擁有自己的情緒面孔,并且能夠給學生作示范,與兒童進行交流。
問題解決單元包括主要問題識別,感受識別,思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對結果進行評價,最后選擇最好的計劃。這些課程能夠改善兒童的認知技能并且可以和信號控制技術共同使用。問題解決單元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教師在講桌上放置一個“問題盒子”或者“信箱”。學生可以將所遇到的問題寫下來放到盒子中。然后每周一次或兩次針對這些問題開展討論會。第二,將所學到的問題解決技能遷移到其他的學習領域。盡管PATHS關注的是社會思考能力的發(fā)展,但是教師在教授其他學業(yè)課程(如閱讀、數學等)時也能夠使用到問題解決模型。
PATHS課程所關注的是長期的效果,因此研究者對課程效果的測量分三次進行:第一次在實施課程之前,第二次是實施課程之后,第三次為課程結束后的三年當中。主要從以下方法來評估PATHS的效果。
情緒詞匯:根據庫施情緒訪談問卷(Kusche Affective Interview,KAI)測量兒童對情緒的理解以及提供不同情緒的實例的能力,如“寫出你所知道的不同的情緒”。
社會問題解決能力:使用社交問題解決訪談量表(Social Problem-Solving Interview,SPSI)測量兒童的社交活動思維技巧,在三種不同的情境中:被嘲笑、被拒絕、被同伴搶走東西,詢問兒童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他/她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及怎樣做。
兒童抑郁自我報告:使用兒童抑郁問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該問卷包括27項抑郁自我報告測量,要求兒童報告過去兩周內的感覺,測量兒童的抑郁水平。
教師評價行為問題:兒童行為評定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Teacher Report Form,CBCL-TRF)評價兒童的內部感受和外部表現(xiàn)以及兒童在學校的適應情況。教師通過觀察兒童,對兒童的行為和情緒問題進行評價。
教師評價社交能力:使用教師-學生評定量表中的社交能力分量表(Teacher-Child Rating Scale, TCRS)。主要從挫折容忍度、果敢性、任務定向、同伴社交技巧四個方面對兒童社交能力進行評價。
凱姆,格林伯格和庫施等人發(fā)現(xiàn):在課程結束兩年之后,與未接受PATHS課程的兒童相比,接受PATHS課程兒童的教師報告了更少的兒童問題行為,并且兒童自我報告的抑郁水平更低。
4.“促進選擇性思維策略”課程的評價
篇7
目前,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等院校的畢業(yè)生逐年增多,而社會提供的就業(yè)崗位卻沒有同步增加,這就造成了每年都有大量的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
高職院校的畢業(yè)生在學歷和社會聲譽等方面與本科和重點院校比起來有相當大的差距,想找一份稱心、理想的工作就更加困難。因此,如何在求職 過程中注重方法和技巧,及時把握機遇,以達到就業(yè)目的對高職大學生來說便顯得尤為重要。
求職過程是求職者全面展現(xiàn)自我綜合素質的過程,包括制訂求職計劃、獲取招聘崗位信息、簡歷制作、個人形象設計、面談等在內的眾多求職技巧也是其綜合素質的一個方面,對求職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使求職者充分認識求職技巧的重要性,并對求職者進行求職技巧的訓練與指導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求職技巧的訓練和指導
針對求職技巧的訓練和指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為職業(yè)指導老師平時到底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膚淺看法。
(一)高度重視、提高認識,明確求職技巧掌握的重要意義
過去的計劃經濟對“求職技巧”的要求是淡漠的,但在人才市場越來越趨向買方化的今天,人才的價值必須經過市場的考驗才能實現(xiàn),而市場則充滿了競爭,所以一個人要想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必須在市場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行。那么掌握一種良好的“自我推銷”技術對于廣大的求職者來說就至關重要了。如果沒有采取恰當的“自我推銷”技術,縱使有一身“好本領”,也有可能在求職的過程中被遺棄,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因為求職過程中從思想上的準備求職到行為上的面試結束,整個過程都有求職技巧的學問存在。而這些技巧正是影響著求職成敗的重要因素。所以,熟知和掌握相關的求職技巧對初入職場的應屆畢業(yè)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求職技巧的訓練之前以及訓練的過程中,都要向學生強調求職技巧對于學生求職的重要性,以引起學生重視,提高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求職過程中要加強求職技巧的訓練和指導
1求職簡歷及求職信制作的訓練和指導
首先,“履歷資料”或“個人簡歷”是反映求職者個人人生經歷的真實記錄,求職者寫履歷資料,首要的就是把握“真實”二字,實事求是、誠實坦蕩地提供個人經歷的真實歷史,是贏得招聘單位信任的前提。其次,在有限的描述中,把自己的能力信息充分傳達給招聘單位,以滿足其對人才的需求。再次,簡歷的篇幅要合理,布局要得當,結構要嚴謹。文筆要流暢。最后,字跡要工整。書寫要規(guī)范,資料要整潔。
求職信和一般書信大致相同,一般分為標題、稱呼、正文、附件和落款五個部分。標題要醒目、簡潔。用較大字體在上方標注“求職信”或“自薦信”。信的開頭,要寫明收信人的稱呼,如果用人單位明確,可直接寫上單位名稱,用“尊敬的”加以修飾,后以領導職務或統(tǒng)稱“領導”落筆。如果單位不明確,則用統(tǒng)稱“尊敬的貴單位(公司或學校)領導”領起。稱呼之后用冒號,然后,另起一行,寫上問候語“您好”,接著寫正文。正文是自薦信的核心,主體部分一般包括簡介、自薦目的、條件展示、愿望決心等內容。第一段開頭語,應該說明你所應聘的具體職位,得到職位信息的途徑。例如:“尊敬的人事經理,我近日在某某招聘網上獲悉貴公司在招聘技術部項目經理一職,特寄上簡歷敬請斟酌。”簡介包括自薦人姓名、性別、民族、年齡、籍貫、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校系專業(yè)、家庭住址、任職情況等要素。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突出你的相關實力,強調你所受過的培訓、你的經歷、技能和成就。第二段為描述部分,說明求職者對所申請職位性質的理解,對招聘公司的了解,說明你的應聘優(yōu)勢。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挑選簡歷中與所應聘職位最相關的部分,促使招聘者想進一步閱讀你的簡歷并有較強的針對性,一般包括自己的才能、特長、學習經歷和社會經歷。第三段為結束語,表明自己希望加入公司的誠意,禮貌地提出希望參加面試的請求,要表示加盟對方組織的熱切愿望,展望單位的美好前景,期望得到認可和接納。標明與你聯(lián)系的最佳方式和預約面試的可能時間范圍。最后按書信格式寫上祝福語,如“此致,敬禮”“恭候佳音”之類。附件中主要包括個人簡歷、證書及相關證件復印件。落款處要寫上“自薦人×××”字樣,并標注年月日。
2面試的訓練與指導
俗話說“有備無患”,在參加面試前,進行一些必要的技巧準備,對面試的成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1)注意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指導。對應試者來說,流利自如、文雅幽默、準確恰當的談吐是面試成功的必備條件。所以,在面試時,首先應稱呼恰當,比如在面試時如果對方有職務,一般采用姓加職務稱呼的形式,如“李經理”“張?zhí)庨L”等;如果職務較低,可不采用職務稱呼,如人們一般不稱呼“李科員”“王股長”等;如果對方職務是副職,從目前社會流行的稱呼習慣和社交心理來看,若正職不在場的情況下,最好略去“副”字,就高不就低以正職相稱。如果對方沒有職務或不明確其職務的情況下,一般可按目前社交場合比較流行的稱呼稱之,如“先生”“小姐”“女士”等。其次,語言文明在一定意義上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文化教養(yǎng)。面試時,用語文明與禮節(jié)性語言尤為重要,對語言的操作要認真細致,問話應樸實、簡潔。語言表達要清晰,不要唆,不要將自己不文明的口頭語帶出來,那樣會使場面很尷尬。
(2)盡可能多地了解求職單位的情況和面試時著裝的講究。考官提問的出發(fā)點,往往與招聘單位有關。因此,面試前,應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應聘單位的情況,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然而恰當的著裝更能體現(xiàn)人的情操與修養(yǎng)、性格與品德,使你在眾多面試人員當中脫穎而出。男士在正規(guī)的場合下,一般應該穿西服,打領帶,女士可以穿長褲或長裙。男士最好不要穿搭配不適的衣服(如西褲與運動鞋),女士不要穿太緊身的衣服或超短裙。
(3)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面試前要適當放松,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保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為消除等待面試時緊張、焦慮情緒的產生,可準備一本輕松、有趣的雜志書籍供自己面試時翻閱、要調節(jié)情緒,克服怯場心理。
(三)注重求職者心態(tài)的調整,引導求職者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
求職者在一次求職后,結果可能被錄取,也有可能被拒絕。那么對于那些被拒絕的求職者,職業(yè)指導人員要特別予以關心和指導,因為所有人都希望被別人肯定、認可和接受,而那些被拒絕的求職者心態(tài)可能就會發(fā)生變化,可能會變得自暴自棄,一蹶不振,對自己以后的人生充滿迷茫。所以職業(yè)指導人員要注重對求職失敗者的心態(tài)調整,幫助對方找出求職失敗的原因,調整求職方法,總結經驗,提高下次求職成功的幾率。
總而言之,對學生求職技巧的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成的事情,需要廣大職業(yè)指導老師長期不懈地努力,要求職業(yè)指導老師不僅要強調求職技巧的重要意義,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還要全面合理地安排訓練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以求得訓練與指導有實效。
篇8
自2012年以來,慕課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推崇,成為繼在線教育后又一次教育改革示范。慕課有其自身優(yōu)勢,如儲量豐富的學習資源、方便快捷的獲取方式、師資力量雄厚的教育資本、學術專業(yè)性的保證等。但同時,也不可否認,慕課教學存在用戶完成率低、用戶信息認證困難、老師與學員互動較少等問題。有關慕課的教育模式,以及慕課教學的學習環(huán)境等問題,國內外學者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慕課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慕課教學對推動國內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值得期待。
一、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國外研究現(xiàn)狀
近來年,國外慕課研究學者將提升慕課質量的關注點集中在教學法及“師―生”相對關系層面,以此重新定義慕課并提出相應意見。2014年慕課研究學者Swan[1]建議通過工具將慕課教學法特征表象化,將慕課授課教師的作用分為1~5這5個層次,其中“1”代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5”則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方式。針對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Swan提出以下四個標準:固定的授課模式;規(guī)定的截止日期;全方位的自動評分系統(tǒng);單向的信息傳遞。相反,針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則提出以下五個標準:獲取知識的多樣化;可自行調節(jié)上課進度;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評估方式;活躍的交流版塊;指導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解答。
針對以“學生為中心”的cMOOCs,Cormier及Siemens[2]強調教師的作用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詳細準確地講述課程理念和專業(yè)概念;組織課程閱讀和信息整合;輔助學員通過網絡尋找社會意義構建模式;整理匯總討論及內容里的公式定理;內容篩選及梳理;肯定學員的批判性思維;在互動中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在整個慕課授課過程中從始至終。
2.國內研究現(xiàn)狀
國內專家學者也從多角度對提升慕課質量問題進行系統(tǒng)性分析。邱偉華[3]依據慕課用戶的需求,將高等慕課教育分為大學慕課教育及職業(yè)慕課教育,并針對不同教育模式的特征,提出相應認證機制制定意見。胡新星[4]通過梳理我國慕課教育發(fā)展歷程,發(fā)現(xiàn)我國慕課教育在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同時,仍然受資金、政策、質量、設施及學分等因素的局限,并從這幾角度入手,分別提出相應改進措施。邱均平,歐玉芳[5]通過構建由教學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五個一級指標和十四個二級指標構成的慕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幫助公眾對具體慕課課程作出客觀評價,提高慕課授課質量。林萍,陳永明[6]則結合國內外慕課精品課的發(fā)展情況,指出我國慕課教育的優(yōu)勢和局限,提出將慕課教學方式融于應用型本科大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也提高應用型大學的綜合競爭力。俞師[7]則分析在慕課背景下,高校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強調慕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將慕課教育方式與高校授課方式互相借鑒的教學理念。
二、慕課教學情況調研
1.調查問卷基本情況
本研究從提升慕課教學質量,提高用戶使用體驗角度出發(fā),設計慕課教學情況調查問卷。問卷分為6部分,全部由客觀題組成,以方便用戶作答。調查問卷通過微信平臺、豆瓣興趣小組、人人論壇、百度慕課貼吧等社交網站隨機發(fā)放調查問卷,截止到2016年3月20日,共收到319份,人工剔除無效問卷86份,剩余233份問卷視為有效問卷,納入數據分析的范圍內,有效樣本率為73.04%. 問卷調查結果如表所示。
2.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通過對回收問卷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果:
(1)慕課普及程度:根據統(tǒng)計結果顯示,調查對象中僅有2/3的受訪者表示使用過慕課,而1/3的受訪用戶則表示從沒使用過慕課,這表明目前我國慕課還遠達不到普及的程度。與發(fā)達國家還有些許差距。
(2)用戶受教育程度:根據調查問卷統(tǒng)計結果顯示,慕課學習人群與用戶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使用過慕課的受訪者約1/2為在校大學生及以上學歷;高中生其次,受訪者中沒有小學生及以下用戶。
(3)專業(yè)劃分方面:理工科專業(yè)的學生占據約1/2的比例,文史類占約1/4,這也從一方面說明,理工科學生或有理工科背景的用戶更傾向于通過慕課授課的方式學習相關知識。
(4)慕課完成率方面:僅有12.02%的用戶堅持完成慕課課程,僅占使用過慕課的受訪者人數的1/10左右。這也與其他國家針對慕課完成率所作調查后的比例相似。也就是說,慕課低完成率的問題是世界范圍內的普遍性的問題。
(5)影響因素方面:針對較高的未完成率,調查表最后一項是選出3項阻礙完成慕課課程的因素,通過統(tǒng)計分析,票數最高的前三個因素分別是:單薄的課程內容、較少的互動、語言障礙;其次是個人時間沖突、缺乏興趣、考慮個人隱私等。也就是說,慕課教育未來的發(fā)展要有針對性地解決以上問題,從本質上提升用戶對慕課教育的使用體驗。
三、慕課教學的五維虛擬學習環(huán)境模型
根據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本研究調研結果,為提升慕課教學質量,提升用戶對慕課教學的使用體驗,筆者有針對性地建立了慕課教學的五維虛擬學習環(huán)境模型。慕課教學的五維虛擬學習環(huán)境包括課堂中心、虛擬課堂工具、社交互動、學業(yè)評估和個性化服務,如圖1所示。
1.課堂中心維度
課堂中心維度指的是在線課程相關的材料、資源和活動。學員進行慕課學習的過程主要集中在課程中心維度,教師應從課程設計、授課技巧及后臺管理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改進提高,以幫助學員更有效率地學習。
(1)課程設計
在課程設計之初,要針對授課對象做一個普及調查,評估該課程的目的及學員接受程度,制定每階段的課程安排及相應練習題庫。將理論知識(可通過小視頻)與實踐嘗試(可通過在線練習)相結合。能在相對有限的時間內提供較為緊湊的內容是吸引學員的一個潛在因素。
(2)授課技巧
盡管慕課的授課視頻是提前錄制的,但是還是要強調教師的授課技巧,如使用標準的專業(yè)術語、語音語調要盡量清晰準確等。因為慕課教學可以面向全世界范圍的學員,其中很大一部分學員并不是以授課者使用的語言為母語,這就要求授課者使用標準的語言。此外,熱情的聲音和較為鮮明的個人風格以及幽默感,不論在真實課堂還是虛擬慕課學習中,都會給參與者帶來正向引導。同時,錄制視頻時也可以邀請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和教授,提高學員對該課程的興趣[8]。
(3)后臺管理
同時,慕課后臺管理技巧特別重要,包括助教的管理、課程內容和其他人員管理。當視頻錄制完成后,相關課程要求和自動分級系統(tǒng)就會確立,這時就要求管理人員從另一個角度來統(tǒng)籌調整學員―學員、學員―老師間的關系。
2.虛擬課堂工具維度
虛擬課堂工具維度是指論壇、測試、互動工具、書簽、字幕、標注、郵件和其他共享工具。虛擬課堂工具維度為慕課正常使用提供技術支撐。
(1)信息技術
信息通訊領域專家建議慕課培訓機構人員要加強對信息通訊技術的掌握和使用,只有界面簡潔、友好的慕課課程網站才能讓學員有興趣注冊并開始學習,同時要加強對互動論壇,資源庫等數據庫的實時更新與維護,為慕課正常使用提供技術支撐。
(2)網絡安全
出于培訓認證的目的,慕課學員注冊時被要求使用真實姓名并要通過視頻和相關證件進行驗證,以提高慕課授予證書的真實性。但是,這無疑也在另一方面暴露了學員的隱私,如果課程小組中有行為不端的學員,那么這無疑會對其他學員有潛在的影響[9]。如何能在保證用戶教育權利的基礎上,加強網絡安全維護是未來慕課教學有待解決的問題。
(3)字幕
是否為慕課課程增添字幕一直都是個爭議話題。很多專家認為字幕制作不利于課程的連貫性,同時還制約了講師的授課發(fā)揮,造成資源浪費;但同時也不能否認,字幕針對于母語非授課語言的學員有很大幫助。因為盡管在視頻的下方會有該課程所有字幕的集合,但是針對語言為非英語國家的學員,一邊看視頻,一邊在下方尋找相關字幕,會有一些難度,尤其涉及到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學科,往往尋找字幕的同時,方程式的導入過程已經講授完畢。學員只能暫停視頻,尋找字幕,繼而重新開始播放。這樣的過程或多或少會影響學員學習的熱情,一些學員因此而中斷該課程的學習。
3.社交互動維度
社交維度是指由博客、wiki、郵件和其他工具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社團。社交互動維度是由慕課教育自身特質決定的。慕課與其他在線學習資源存在差別,首先是慕課有眾多潛在的參與者;其次是其在公眾論壇的教學公開化模式。目前有兩種慕課教育模式,即提倡團隊合作的“c慕課”教學模式,以及以視頻講座等教學資源為主導的“x慕課”[10]。但在這兩種模式中,傳統(tǒng)意義的教師角色都被最小程度的弱化,反之,自動評分、學員互動、論壇答疑是慕課運作時最突出因素。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委員Hélène Fournier[11]強調,提高慕課質量的核心是增強學員間的正向互動學習,營造一種良好的慕課學習環(huán)境,集體學習的效率要遠遠大于個體學習,這也是慕課鼓勵學員建立興趣小組的因素。
4.學業(yè)評估維度
學業(yè)評估維度是指跟蹤用戶學習情況形成的評估過程。鑒于自動數據處理工具日漸成熟,系統(tǒng)有能力整合額外的即時反饋環(huán)路。系統(tǒng)可以提供以下反饋功能:自動評分、郵件自動回復、系統(tǒng)提醒以及學員間回答提示系統(tǒng)等。對于慕課授課教師來說,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教學研究和真實課程授課中,因此他們參與學員間的互動和問題解答是有限的。這就需要助教的配合,助教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在課程相關板塊回答絕大多數學員關心的問題,與此同時,助教也可以通過在論壇上與學員的互動了解課程進展情況并及時與授課教師溝通,參與用戶學習情況的評估。
5.個性化服務維度
個性化服務維度是指通過提供更具個性化的信息資源和互動環(huán)節(jié),提升慕課教學質量。系統(tǒng)可建立學生個人檔案,記錄學員學習成長的過程,并在學員完成課程后以PPT的形式發(fā)回學院的郵箱里。讓學生體會到完成課程的成就感,提高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還有推送服務,可定期發(fā)送視頻加上相關練習,還可以提供郵箱提醒功能,提醒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另外,還可建立個人學習資料庫,在開始新的一個學習時,系統(tǒng)自動提示,是否要復習上一節(jié)課做錯的題目,以幫助學員更直接地實現(xiàn)課程過渡。慕課網絡設計師曾設想建立一個24小時的服務站,解決學員間的時差問題[12]。此外,慕課教育機構還可以設置針對特定群體的短期培訓計劃,如針對特定群體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目標進行調查分析,制定學時更緊湊的課程,如JAVA培訓,電腦繪圖,平面設計等,了解學員選擇慕課的原因和他們要達成的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13]。
四、小結
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研究文獻的梳理及網上調研,得出影響用戶接受慕課教育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構建了集課堂中心維度、虛擬課堂工具維度、社交互動維度、學習評估維度及個性化服務維度為一體的五維虛擬學習環(huán)境模型,以幫助學員更有效率地使用慕課,體驗慕課教育的優(yōu)勢。如何能提升慕課教學的質量,如何能讓眾多注冊學員更有質量地參與慕課學習仍是需要眾多學者重點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Haavind,S.The emergent role of the MOOC instructor:A qualitative study of trends toward improving future practice.International Jounal. On E-Learning.Special Issue.2015,14(3):331-350.
[2]Cormier,D.,&Siemens,G.Through the open door:Open courses as research,learning,and engagement.Educause,45(4):30-39.
[3]邱偉華.高等教與慕課市場的認證機制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21)3:40-45.
[4]胡新星.我國“慕課”發(fā)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5.
[5]邱均平,歐玉芳.慕課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5(31):72-81,100.
[6]林萍,陳永明.“慕課”教學提升應用型本科大學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思考[J].新校園:上旬刊,2015(2):131-132.
[7]俞師.慕課背景下高校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研究[J].廣西教育,2015(19):49-50.
[8]Riviou,K.,Barrera,C,F(xiàn).,&Domingo,M.G. Design principles for the online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J]I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ICALT),2014 IEE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pp.727-731).
[9]J.Tapson,Moocs and the gartner hype cycle: a very slow tsunami,23 september,2013,http:///2013/09/13/ moocs-and-the-gartner-hype-cycle-a-very-slow-tsunami.
[10]R. Hernandez,A. Pardo and C.Delgado, Creating and deploying effective eLearning experiences using. LRN. IEEE Trans. on Education,50(4),2007.pp.345-351, november.
篇9
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是由語音、詞匯和語法三部分構成的。語言這三大要素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音、形、義。這三者當中缺少任何一項都構不成語言,也不能單獨地起到語言的交際作用。學習語言必須學習它的全部,而不是部分。由于語音是語言構成的首位要素,也就可以說,語言先是有聲的,其次才是有形的,人們在學習任何一種母語的時候,必須遵循這一語言規(guī)律,首先學會的是有聲的語言,然后才是書面的語言。在音、形、義三者當中,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是語言口語交流的基本物質單位。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合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也日益明顯。但是學生說出來的英語由于語音的問題導致別人聽不懂的現(xiàn)象很多。因此,我國英語語音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存在許多問題。
在第二語言教學中,語音是關系全局的。語音不對,語法就不對,詞匯就不對,因為語法和詞匯都是通過語音表現(xiàn)出來的。在學習第二外國語言中因語音錯誤而造成誤解的例子屢見不鮮,它也說明語音學習有一定的難度。
2.學習策略的定義和分類
我國的英語教育工作者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從各個方面對學習策略進行了研究,如黃小華(1984)、文秋芳(1991)和吳一安(1993)等進行了有關學習策略的研究。他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策略的使用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學習者的性別、年齡、認知風格和文化背景等。關于不同性別對英語學習策略的影響,Gob和Foong發(fā)現(xiàn),新加坡的中國女生在學習英語時比男生更喜歡用補償策略(如猜測生詞)和情感策略(如控制焦慮情緒)。文秋芳認為,性別與學習成績的好壞無顯著關聯(lián)。吳一安認為,女生的學習策略要比男生好得多。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學習的程序、規(guī)則、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它是學習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經常采用的、習慣化了的、受本人偏愛的態(tài)度、風格、方法和技巧。學習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五種類型。
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外語學習策略研究中對于一些基本問題一直持有異議,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對學習策略的定義及分類。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者對學習策略提出了多種定義,以下將列舉出較有代表性的幾種:
Stern(1983):“策略最好用于泛指語言學習者采用方法(approach)的一般趨勢或總體特點,技巧(techniques)用于描述可視行為的具體形式。”
Wenstein和Mayer(1986):“語言學習策略師學習語言時的做法或想法,這此做法和想法旨在影響學習者的編碼過程。”
Chamot(1987):“學習策略師學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動,起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易于回憶語言的形式及內容。”
關于學習策略的分類,目前較典型的是O’Malley和Chamot,Oxford,以及Cohen的分類。
3.數據分析
3.1研究目的
通過調查分析了解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對自己語音學習的觀念、語音狀況和語音意識的看法及對語音教學的期望;經過統(tǒng)計分析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學習者的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找出英語學習成功者和學習困難者的語音學習策略的差異,對語音教學提出可行性建議。因此,本項研究對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3.2調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工具為學術界廣泛接受的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Version 7.0(SILL),并采用了它的計分方法,來收集英語學習者的數據和信息。問卷分為6部分,共50個問題。
3.3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為湖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2009級大一學生104人,分別來自非英語專業(yè)不同院系。其中男生65人,女生39人,平均年齡18.5歲。這些學生每周都有四課時的大學綜合英語,包括讀寫課與聽說課的學習,語音學習也是其中一部分內容。
3.4數據收集和分析
當前研究的數據收集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用來分析語音學習策略的問卷數據收集和第二部分為用來分析英語語音成績的考試成績的收集。上述被試者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認真了解每一個問題并且如實地填寫。測試時間約15分鐘,一共發(fā)放103份問卷并全部收回。有效問卷為100份。問卷回收后,用SPSS統(tǒng)計軟件數據包處理全部數據,得出非英語專業(yè)學習者的英語語音學習策略的平均值和標準差。
3.5調查結果與討論
對收集的數據運用社會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13.0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得到以下結果。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非英語專業(yè)學習者的英語語音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得出以下信息:
從表中可以看出,社交策略(M=3.2753,ST=0.78286)位于六類策略之首,而記憶策略則最低(M=2.6788,ST=0.55398)。這說明社交策略被學生運用得最多,記憶策略則運用得最少。中間的策略從高到低依次為:情感策略、補償策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這可以解釋為一方面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發(fā)音規(guī)則,可以運用這些規(guī)律來進行提問與合作(M=3.2753,ST=0.78286)來提高發(fā)音;間接策略中的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位于前兩位,但記憶策略卻位于最后,最不被學生使用。記憶策略是大學生學習英語常用的策略,但在這里對于語音學習卻不受歡迎,可能是因為語音是為了幫助記憶詞匯、句子,因此對語音的記憶就運用得少。直接策略中的認知策略(M=2.8656,ST=0.48363)的使用比補償策略稍低,位于第一。但認知策略中的模仿操練(M=2.6520,ST=0.55149)和為輸入和輸出創(chuàng)造構架(M=3.4000,ST=0.84537)這兩項策略為學生較多運用這與他們的觀念一致,也與傳統(tǒng)的語音教學方法有關。為了能準確地發(fā)音,默念、先讀準個別音素再讀單詞、先讀準困難單詞再讀完整句子等使用頻率較高。而分析推理策略(M=2.5900,ST=0.81630)較其他兩個認知策略的受歡迎程度要低,這可能要歸因于被試者在課堂上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因而對于英漢發(fā)音的對比、語音知識的歸類及總結就做得較少了。
情感策略中的鼓勵策略(M=3.4500,ST=0.87473)說明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的英語語音的學習在情感上一方面鼓勵自己取得進步,另一方面卻在情感上放松語音學習,對于語音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另外,元認知策略被學生運用較低,說明學生對自己的語音學習計劃性低,日標不明確,對自己的語音學習重點和難點不是很清楚,因而導致了在評價自己的語音學習成效時就相對較少。社交策略中的提問(M=3.78,ST=0.975)比與他人合作(M=3.1167,ST=0.93848)的運用高,說明在語音不會的情況下多傾向提問請教別人,而較少與他人一起練習語音。
4.結語
對學生學習策略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學習活動的思想和狀態(tài)有利于教師調適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因而對英語專業(yè)大一學生學習策略的調查更具有特殊意義。廣大的英語教師應該重視對語音的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指導得法,他們將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Abraham,R.and Vann,R.Strategies of two language learners:A case study in Wenden and Rubin(eds.),1987.
[2]Ashen,J.J.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The complete teachers’guidebook.Los Gatos,CA:Sky Oaks Productions,1977.
篇10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術的47例患者, 年齡28~70 歲, 平均年齡( 42.1 6.3) 歲;入組標準:①符合WHO診斷標準,確診為乳腺癌患者,②行根治術者,③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④自愿參加并有一定讀寫能力。
1.2 方法
采用基本情況調查表和自我形象紊亂診斷標準進行調查。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齡、職業(yè)、婚姻、文化程度等。自我形象紊亂的診斷標準參考1973年北美護理診斷協(xié)會提供的標準:手術后對體形改觀感到不安、自卑、不愿參加社交活動, 害怕他人歧視, 擔心影響性生活的和諧, 擔心失去配偶的關心和愛護,以及抑郁、無助、無能為力、絕望感(自殺傾向) 等。患者存在以上1 種情況即可診斷為自我形象紊亂[4]。
1.3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患者自我形象紊亂發(fā)生情況 47腺癌根治術后患者中自我形象紊亂發(fā)生頻率排名前三位的是患者擔心失去配偶的關心愛護、對體形改變感到不安、自卑,不愿參加社交活動。詳見見表1。
表1 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紊亂發(fā)生情況
條目
n
%
擔心影響性生活的和諧
24
51.1
對體形改變感到不安、自卑 28
59.5
擔心失去配偶的關心愛護
30
63.8
無助、無能為力
19
40.4
不愿意參加社交活動
27
57.4
害怕受到歧視
14
29.8
絕望感(自殺傾向)
6
12.8
2.2不同類別乳腺癌術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亂發(fā)生情況比較
表2
47不同類別乳腺癌術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亂發(fā)生情況比較
*表示P
3 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參加調查的患者中超過60%的人出現(xiàn)自我形象紊亂診斷中的一個癥狀,患有乳腺癌進行根治術后患者最擔心的問題是失去配偶的關心愛護、對體形改變感到不安、自卑,而且年齡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 乳房缺失、體形的改變給她們造成的心理壓力越大、對生活治療的影響越顯著, 發(fā)生自我形象紊亂的概率越高。有研究指出,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婚姻質量和生活質量顯著低于我國的一般女性[5]。因此,在乳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除了常規(guī)護理以外, 還應注重自我形象紊亂的護理, 尤其年輕和文化層次較高的患者更應注重這種紊亂的護理, 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以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
自我形象紊亂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首先,醫(yī)護人員要主動、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現(xiàn)存的心理問題,加強心理疏導。運用有效地溝通和情感技巧來增強信任和安全感,以此來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其次,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動員家屬的心理支持。對患者的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使其了解疾病的發(fā)展變化并接受患者的改變,著重在心理上給予支持[7]。最后,加強出院健康指導,幫助患者重塑健康心態(tài)。如術后的康復訓練,鼓勵患者堅持每日進行體育鍛煉,改善情緒的同時增強自信心, 預防自我形象紊亂的再次發(fā)生。
參 考 文 獻
[1] 潘蘊倩,袁劍云.系統(tǒng)化整體護理臨床應用[M].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136.
[2]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9:184.
[3] 林慧,劉孟麗,付斌.乳腺癌病人術后自我形象紊亂與重建需求調查及護理干預[J].護理學報,2007,14(6):23-24.
[4] 潘蘊倩,袁劍云.系統(tǒng)化整體護理臨床應用[ 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136.
篇11
[Abstract] The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ocial competence of the commissioning editor at the commissioning stage. The commissioning stage consists of four sub-stages: the stage to identify the author, the stage for the author to write on the given topic,the stage to sign the contract, and the post-coordination stage for the work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stages, the methods and skills for improvement of social competence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Commissioning stage Planning editor Social competence Method
社交存在于我們工作、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成功的社交可以幫助我們順利完成既定的目標,可能帶來更多的機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對于策劃編輯來講,社交的意義更為突出。策劃編輯不僅要從容面對各種被動的社交場合,而且要主動社交,自覺社交。一次成功的社交,既可能帶來短期的財富,也可能帶來長遠的影響,不僅關系著策劃編輯自身的事業(yè)前途,也關乎出版社的生長命脈。
社交在組稿工作中顯得最為重要,因為組稿是策劃編輯為已有的選題尋找合適的作者并說服作者按照選題意圖完成書稿編寫的過程。能否找到合適的作者,能否讓作者按照選題意圖完成書稿,社交的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筆者將組稿過程細分為尋找作者、寫作、簽訂合同和后期協(xié)調四個階段,分別從這四個階段著手,探討每一階段應注意的社交細節(jié),以期和廣大同行交流提高策劃編輯社交能力的方法。
1 尋找作者:用心溝通
“溝通從心開始”是中國移動的一句廣告語,此廣告語很貼切地抓住了溝通的要點,就是任何溝通形式都一定要源于內心,是發(fā)自內心的真情實感的外在表象。在策劃編輯定下選題并開始找尋作者寫作之前,應該確信自己已經為與作者的溝通交流做好了準備,已經站在作者的角度把問題考慮周全。在溝通交流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交流技巧和語言技巧,以保證溝通交流取得好的效果。
第一,讓對話在友好的氛圍中展開。與作者的對話以面對面的直接交流為好,一方面能引起作者的重視,另一方面交流起來容易深入。如果條件不具備,先選擇信件、郵件、電話也可以。交流前,最好先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態(tài),微笑一下,讓作者感覺到你的誠意,態(tài)度保持謙虛,使作者愿意與你溝通。
第二,迂回說明約稿意愿,試探作者的興趣所在。在與作者交談的過程中,要快速捕捉作者對于選題的興奮點,就此展開討論,并注意引導作者,使其就選題展開話題。因為很多時候,策劃編輯的選題思路并不完善,與作者的交流會使選題思路更加明晰。所以,盡量讓作者多提建議。但作者畢竟不是編輯,并不一定了解出版,所以,在溝通交流過程中,策劃編輯應把握出書原則,引導作者思路。但是,策劃編輯應以建議的口吻與作者交談,要讓作者覺得主意最后還是由他定,在談話過程中,不要搶占上風,要盡量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第三,當發(fā)現(xiàn)約稿有困難時,比如作者因為時間、稿費等問題對約稿持猶豫態(tài)度時,策劃編輯應該以一種高尚的出書動機來感動作者。例如,出書立言是造福子孫的好事,是畢生工作的總結,是有益于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等。因為每個人都有被社會認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求,出版圖書其實就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種途徑。所以,以此說服作者,作者通常都會接受。
第四,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觀點與作者觀點有偏差的時候,不應與作者爭執(zhí),有時還要先主動承認錯誤,讓作者占據主動地位。對于必須堅持的原則,可以換個時間、換種形式再與作者溝通解決。
第五,倘若作者實在不接受約稿,可以讓作者舉薦一些合適的人選。作者拒絕一定自有他的道理,也許他真的覺得有比自己更適合的作者,這樣的話,不必強人所難,可以從他那里尋找線索,找到有意愿的作者。
溝通能力是衡量社交能力強弱的關鍵指標,直接關系著能否物色到合適作者。策劃編輯必須通過適宜的交流方法,用心與作者溝通,才能打動優(yōu)秀作者,為選題實現(xiàn)找到最合適的人選。
2 寫作進程:嚴肅告知,熱情鼓勵,委婉反饋
策劃編輯在為書稿物色到合適的作者后,就需要讓作者按照出版要求、讀者對象、出版意圖進行寫作。大家都知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寫作習慣和思考方式,各不相同,并不統(tǒng)一,但是作為出版來講,卻有一些硬性要求,如體例格式、寫作框架等。同時,作者也許對選題的讀者對象不十分明確,這可能導致作者的寫作與選題意圖不一致。所以,在寫作階段,策劃編輯需要掌控全局,引導作者去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在寫作的不同階段,策劃編輯要用不同的社交方式與作者溝通。
在寫作初期,策劃編輯必須仔細嚴肅地告知作者書稿的編寫原則及體例要求。術業(yè)有專攻,作者對這些編寫方面的原則和要求一般都會接受,而且要求提得越認真、越仔細、越嚴格,越會讓作者感覺到編輯和出版社的認真與負責,非但不會引起作者的反感,相反還能樹立編輯和出版社精益求精的形象。這個階段,策劃編輯還應協(xié)助作者擬定并完善書稿大綱。這個階段的社交原則,是設法處于主動地位,掌控全局,要求作者理解并接受相關要求。
當寫作中,策劃編輯采取的社交方式應與編寫初期的有所不同。這個階段,策劃編輯仍要控制全局,但與作者交流溝通時,語氣應緩和,態(tài)度要委婉,因為作者的寫作過程通常充滿艱辛,需要來自編輯的肯定和精神鼓舞,否則可能半途而廢。策劃編輯不能打擊作者的寫作熱情,對于已經創(chuàng)作完成的內容,應以贊許為主,同時用委婉的語氣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議,糾正作者錯誤的方向,使書稿臻于完善。
在書稿完成后,策劃編輯一般會組織專家審稿,然后將審稿意見反饋給作者并請作者據此對書稿進行修改。反饋審稿意見是一件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審稿意見中肯但反饋方法不好,可能引起作者很大的反感。所以,策劃編輯在反饋審稿意見時,要把握住一個角度的問題,就是站在為提高書稿質量的角度上,這個角度是作者和策劃編輯的利益統(tǒng)一點。一般而言,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書稿質量高、受讀者歡迎,因而容易接受關于提升書稿質量的中肯意見。當然,在書稿修改過程中,策劃編輯如果能協(xié)助作者做一些輔助工作更好,因為這個階段策劃編輯做的任何工作,都會讓作者覺得編輯是在幫助自己,而不僅僅是為了出版。這會讓作者更加信任編輯,并可能使作者將編輯視為朋友,從而為以后的圖書出版儲備堅實的作者資源。
總之,組稿階段的社交,策劃編輯必須掌握主動權,因為這是決定書稿質量和后期銷售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把握不好,書稿內容不過關,后期再好的設計、印裝、營銷,都難以發(fā)揮作用。
3 簽訂合同:態(tài)度堅決守住底線,適當讓步實現(xiàn)雙贏
書稿完成后是簽訂合同階段,這一階段策劃編輯的主要工作是與作者談判。要使談判成功,策劃編輯必須在事前做好功課,包括了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預估書稿的出版成本、銷量及盈利情況,明確談判底線。在談判過程中,既要努力爭取最大的權益,也要留有余地,爭取出版社與作者雙贏。
首先,要了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出版管理條例》《宗教事務管理條例》等。對作者提出的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要態(tài)度堅決地予以拒絕,以免造成后期糾紛。出版合同大部分條款都為固定格式,策劃編輯只需要重點關注填寫內容就可以,但如果作者提出修改個別條款的要求,策劃編輯一定要謹慎處理。
其次,要預估書稿的成本、銷量及盈利,這樣在談判過程中拒絕作者提出的超過底線的要求時才能心中有數。策劃編輯在與作者簽訂出版合同的過程中,首次商談可以在底線的基礎上有所上浮,但空間不宜過大,然后,經過商量、讓步,最終達到預定值。這樣,作者在談判過程中也會獲得成就感,是比較常用的談判方式。
再次,合同最終的簽訂應留有余地,這主要體現(xiàn)在出版日期及支付稿費日期等方面。策劃編輯應該將合同約定在自己有把握完成的日期上,要估計到一些特殊情況,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些細節(jié),比如由于作者原因導致書稿未按期出版的責任歸屬。當然,在后續(xù)的出版過程中,策劃編輯一旦發(fā)現(xiàn)可能延期出版,就要細心留存文字證據,以備萬一產生糾紛時使用。
最后,談判過程中,策劃編輯應盡可能爭取最大的授權,包括作品的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的專有使用權和網絡出版權等,這些都是關系到出版社切身利益的權益。當然,向作者爭取相關附屬權利,也應盡量實現(xiàn)作者與出版社雙贏。
4 組稿后期:協(xié)調多方利益,避免意氣用事
圖書進入出版環(huán)節(jié),仍有很多需要跟作者溝通解決的問題,所以,策劃編輯與作者的博弈依然存在。
博弈過程是人與人之間心理較量的過程。策劃編輯在工作中,由于與作者站的利益角度不同、觀點差異等原因,不可避免地要與作者進行博弈。即使出版合同已經簽訂,書稿進入組稿后流程,策劃編輯與作者之間的博弈也未停止,比如,策劃編輯為提高書稿質量要求作者進一步對書稿進行修改完善,為推進出版進度要求作者嚴格遵守校樣修改時間等。這個時候,策劃編輯同樣應該細致分析作者心理,尋找與作者的共同目標并與之達成一致。如果作者感覺到策劃編輯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是為了提高出版質量,那策劃編輯的要求通常都會得到滿足。但如果策劃編輯與作者確實因為彼此所處利益角度不同或觀點差異而產生分歧,策劃編輯就需要仔細分析作者意圖,站在作者角度去思考作者的想法,然后權衡利弊,與作者協(xié)商解決分歧。當然,在與作者協(xié)調分歧的時候,不論是向作者妥協(xié)、讓步,還是跟作者爭取權益,策劃編輯都要有全局觀,不能因一時意氣用事而毀了全局,要知道有時候一步錯、步步錯,進而導致全盤皆輸。
另外,這一階段的博弈不僅出現(xiàn)在策劃編輯與作者之間,而且出現(xiàn)在策劃編輯與其他工作人員之間。所以,策劃編輯還要注意協(xié)調與稿件加工人員、排版人員、設計人員等其他相關人員的關系,以期成功實現(xiàn)選題意圖。
5 結 論
策劃編輯在組稿的四個細分階段需掌握不同的社交技巧,但總體而言,策劃編輯與作者的交往應本著一個基本原則——互惠互利。策劃編輯應盡最大可能取得與作者彼此間的相互信任,通過有效、友好的交流溝通達成共識,共同努力將書稿完美地呈現(xiàn)給讀者。
參考文獻
[1]昌光水.第二期全國科技出版社策劃編輯培訓班學員論文集[C].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方卿,姚永春.圖書營銷學教程[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
[3]張得.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美]格羅斯主編;齊若蘭譯.編輯人的世界[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6
篇12
種類的多樣決定了商務英語應用的廣泛。同各種行業(yè)一樣,建筑類貿易活動中的商務英語有兩種形式,即口頭形式和書面形式。書面商務英語具有書面語言的共通特點,要求清晰、明確、簡潔。而口頭商務英語則更復雜一些。
1.1口語
談判是國際商務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口語的適當運用則是談判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談判是集政治、經濟、技術、法律、語言、心理、社交等諸多學科在一起的工作。整個談判過程是人類的一些基本需要得到充分體現(xiàn),如情感的需要,獲得尊重的需要,實現(xiàn)自我的需要,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和美感的需要。
這些基本需要滲透談判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而英語口頭談判則直接地反映這些基本需要所引起的作用(。王徽英,2002)首先,親切熱情的會面使整個談判過程開始于一個良好的氛圍。此時的自我介紹應該采用正式的形式,無須繁復,只客氣地問好并簡單地介紹一下個人情況即可。如:Howdoyoudo?Idon'tthinkwehavemetbefore,mynameisMartinAllison,andfromAmerica.(你好!我想我們以前沒有見過面,我是MartinAllison,美國人。)若見面的是熟人,則可以簡單打招呼后進行一些問候。建筑貿易行為以長期合作為主,親切恰當的問候有助于拉近雙方的關系,創(chuàng)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如:Howiseverything?(一切都好嗎?)其次,商務談判中有些話不得不說,卻又讓人難以接受,此時如何運用語言的技巧使對方更容易接受,并不破壞談判的氛圍就顯得至關重要。如:Iagreewithmostofwhatyousaid.其暗含的意思是:TherearesomethinginwhatyousaidthatIcannotagreewith.Youshouldhaveputforwardthismovemuchearlier.言下之意則是批評:Youshouldnotchangetheprogramsolate(。王璐,2012)將兩者之間的意見不統(tǒng)一之處用委婉的話說出來,更能讓對方接受,維持友好的談話氛圍。建筑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建筑貿易不僅具有經濟目的,也是文化傳播與交流的過程。因此更應該注重語言的技巧,避免因風俗習慣等產生的誤會和分歧。
1.2書面信函
商務英語電子信函是貿易交流中的主要途徑之一
在國際貿易中,信函都具有法律依據,除溝通雙方外,還能在貿易糾紛發(fā)生時解決問題。因此,商務英語信函中語言的明確十分重要。商務英語函電包括商洽函、詢問函、答復函、請求函、告知函、聯(lián)系函,在商務貿易中溝通雙方。不同種類的信函有其正式的寫作格式,有些專業(yè),有些簡潔,也有些莊重,應用于不同情況。
英語商務信函第一條寫作原則,即互惠互利。除了語言的完整和禮貌,還要注重對方的感受,并且多用敬語。第二條原則,是內容清晰。盡量選擇常用詞,減少使用模棱兩可的詞匯,以免產生誤解。修飾限定的詞匯應該緊跟被修飾的詞。第三條原則是語言簡潔。避免重復和過長的短語,如“inaboutamonth”應使用“inaweek”。避免“thereis”、“thereare”這類短語,而改為積極的動詞,如“therearemanypeoplewhoknowsthat”應改為“manypeopleknowsthat”按照這樣的原則,句子結構也應該簡潔,減少詞組和從句,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使用簡潔的結構,丟棄可有可無的表達。
1.3商務英語的專業(yè)特點國際貿易是一門特定的學科,建筑貿易作為其中一種,也有其特殊的專業(yè)知識要求。商務英語是專業(yè)英語的一種,它離不開基本英語語法、詞語和結構,同時又具有特殊的專業(yè)性質。
英語中許多普通詞匯運用在商務英語中就具有了其特殊含義,如offe(r提出,提供),在貿易中使用則是“報價”的意思;balanc(e本意為均衡,平均),則是“余額”、“結欠”之意。以及bidbond——押標金,billoflading——提單,accommodationnotes——通融票據,buyout——全面收購,customsduty——關稅等,在建筑類貿易中會被經常使用的專業(yè)詞匯。除了更多的了解它們的意思,還要懂得如何運用。在商務英語中,縮略語的使用十分普遍。如A/C—Accoun(t賬號),A/P—AuthoritytoPurchas(e委托購買),F(xiàn)OB—freeonboar(d離岸價)等等。招投標書是建筑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種正式文件及合同要求商務英語句子結構規(guī)范、體裁正式,用詞精確、強調客觀性。這將使用到大量的從句和被動語態(tài)。
例如:Shippingdetails,includingwhethertransshipmentsareallowed.Alsorecordedshouldbethelatestdateofshipmentandthenamesoftheportsofshipmentanddischarged.
裝船細節(jié):包括是否允許轉運以及裝船的最后日期和裝船、卸貨的港口名稱。除了詞匯和句子,在貿易溝通中,更應該注重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了解商務英語中的特殊翻譯,不僅顯得專業(yè)性更強,也有助于理解合作方的意思。
例如:Pleaselosenotimeindeliveringgoods.(請不要損
失一點時間送貨。)應翻譯為:請立即送貨。
Let'sgetthisturkeyontheroad.(讓我們把這只火雞弄到路上去。)應翻譯為:讓我們把這個不成功的生意弄到正軌上。
英語作為全球通用的商務語言,具有極強的多樣性和易變性,結合本國和他國的文化差異,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和語義巧妙轉換是商務英語翻譯中不可或缺的步驟。
2.簡述建筑行業(yè)貿易
WTO將建筑服務主要歸類為兩大部門,一是建設及相關的工程服務(ConstructionandRelatedEngineeringServices),二是建筑與工程設計服務(ArchitecturalandEngineeringServices),建設及相關的工程服務被單獨列為一個服務部門,而建筑與工程設計服務則被列在商業(yè)服務(BusinessServices)部門內下屬的專業(yè)服務(ProfessionalServices)分部門之中。
建設及相關的工程服務部門,具體又分為5個服務分項,它們是:
一般房屋建筑工程(Generalconstructionworkforbuildings)一般土木工程(Generalconstructionworkforcivilengineering)安裝與裝配工程(Installationandassemblywork)房屋裝修裝飾工程(Buildingcompletionandfinishingwork)其他(Other)而建筑與工程設計服務貿易分為4類,建筑設計服務(Architecturalservices),綜合工程服務(Integratedengineeringservices),工程設計服務(EIservices),城市規(guī)劃與景觀設計服務(UrbanplanningandlandscapeArchitecturalservices)。
3.總結
貿易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經濟利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熟練運用商務英語的技巧很重要,將語言的作用在貿易談判中發(fā)揮到最大,因此,商務英語的應用也是語言技巧的應用。在不同的談判情景中,同樣的話也會有不一樣的效果,這是商務英語實用性的體現(xiàn)。貿易交流中商務英語的應用,應使語言規(guī)范、得體,并注重對方的文化背景,選擇合適的口語技巧。在談判過程中,則應避開雙方的文化差異和因俗語、俚語運用不當而產生的誤解,具體到句式、詞匯,甚至口語的語調,使貿易活動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標——在建筑行業(yè)的貿易活動中,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更深入地了解商務英語的專業(yè)特性和使用技巧,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在貿易活動中學習和運用這一媒介。
參考文獻:
[1]黃少梅.建筑業(yè)在我國加入WTO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J].廣東水利水電,2006():85.
[2]馬雪松.論商務英語特點[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報,2005.
[3]王徽.英商務談判中過英語口語的語言的技巧廣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
[4]王璐.商務英語談判的技巧探索[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2(1)。
篇13
2結果
2.1家庭干預前后利川市農村留守兒童MHT各因子得分比較
2.2家庭干預前后108名利川市農村留守男孩CBCL各因子得分比較見表2。
2.3家庭干預前后99名利川市農村留守女孩CBCL各因子得分比較見表3。
3討論
3.1農村留守兒童成為社會最關注的群體隨著我國的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流動人口大量涌進城市及發(fā)達地區(qū),農村留守兒童不斷增多,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教育及行為問題成為重要的研究熱點和研究重點。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為問題會影響兒童心身的健康成長,為改善留守兒童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減少農村留守兒童行為問題的發(fā)生,有必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以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