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生產生活環境的生態性需求越來越大,這就給風景園林的開發建設帶來了新的契機。然而,由于我國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這就使其應用各方面資源的經驗和數據較少。因此,相關建設人員從地形、植物以及水體資源方面入手,提出了具體應用的方式方法。這是推動城市進行生態建設的重要科學項目,研究人員應將其重視起來,并將理論作用于實際。
1地形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地形因素,可按影響程度分為大地形、小地形和微地形。其中大地形主要包括:高山、山谷、丘陵、平原以及草原等;小地形是指:臺地、土丘、平地、斜坡以及因坡道或是臺階引起的水平位移變化等;而微地形就是指起伏較小的地形。相關研究表明,地形是風景園林建筑進行室外活動設計的基礎,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其功能性要素和美觀性要素。此外,地形還與眾多環境因素存在著直接聯系,這就使其還影響著區域風景園林建筑的美學特征。具體影響的內容包括:建筑空間的構成和相關的空間感受。對于景觀方面的內容包括:排水系統、土地使用以及小氣候等。由此可見,地形是連接風景園林建筑景觀所有因素和空間的主線。例如,對于一些平坦的位置,地形的設計作用是協調和統一;對于一些崎嶇的位置,地形的設計作用則是層次和分割[1]。在具體設計應用過程中,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人員要以協調和美觀作為設計原則,這是實現建筑整體觀賞效果的關鍵。因此,設計人員可通過制定環境的整體形態以及順序,來進行優化設計。以某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過程為例,在評估園林建筑地址時,設計人員要對基址進行階段性的分析,以確定不同地形類型的結構內容。這樣一來,設計人員就可將園林建筑中的用地、空間及其其他因素結合起來,進而實現地形與園址的統一性建設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那些起伏較大且地勢不平的地形問題,設計人員可通過設置亭臺樓閣或是其他人工建筑,使其與園林建筑的主題風格融合起來。
2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植物種類
在風景園林的建筑設計中,植物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草本、木本、觀葉以及觀果以及裝飾用的花卉等。其中可供選擇的草本植物有:草皮植物、草花(金盞菊、矮牽牛、百合、芍藥、唐富蒲、水仙)等。可供選擇的木本植物有:針葉灌木(松、柏)、針葉喬木(金錢松、雪松、南洋杉等)、闊葉灌木(榆葉梅、連翹、夾竹桃、馬櫻丹)、闊葉藤木(爬山虎、葉子花、龜背竹、紫藤、凌霄花等)以及闊葉喬木(廣玉蘭、榕樹)等。此外,還包括水生類植物、蔗類、食蟲類以及仙人掌多漿等,用于風景園林的建筑設計。其中水生類植物包括:鳳眼蓮、寬葉香蒲、蓮藕、水芹菜、西洋菜、水浮蓮、水風信子以及水蔥等。
2.2植物配置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植物,需要通過植物配置來保證園林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功能性。因此,相關設計人員在設計植物配置時,不僅要遵循其應用的科學性,還要控制其藝術合理性。這樣一來,風景園林的建筑才能實現建設要求的景觀效果,從而使社會、經濟以及生態得到充分結合。要想設計好植物配置的相關應用,設計人員要遵循不同植物自身的生長規律和環境要求。即根據植物的喜陽耐陰、喜濕耐旱等,進行針對性配置,從而保證植物景觀設計的科學合理性。據統計,地被、灌木、攀援、巖生、喬木、水生以及落葉、常綠和草本等植物,可能進行共生共存。設計人員可根據這一規律,來規劃配置景觀植物。其次,還要根據園林建筑項目的所在地情況,將植物材料的生長特點以及環境優勢充分利用起來,從而實現風景園林景觀建設使用的耐久性。最后,風景園林植物的配置要遵循美學原理的基礎上,將實際的景觀功能重視起來,這是實現景觀建設效果的關鍵。
2.3建筑與植物的應用協調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除了要保證自身形象的色彩、輪廓以及線條外,還要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協調融合。換句話說,就是使植物的配置與風景園林建筑物主體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建筑物的景觀效果將更具韻味,構景的主題也可以由花卉自身所攜帶的含義所突顯。由此可見,植物是融匯自然空間與建筑空間最為靈活、生動的手段。具體來說,可在建筑空間與山水空間普遍種植花草樹木,從而把整個園林景象統一在花紅柳綠的植物空間當中。
3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3.1水體特點應用
相關研究表明,水體具有調節風景園林建筑中小氣候的作用。這就意味著其不但能夠增添園林建筑的景觀效果,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小范圍的生態環境。水體自身具有增加空氣濕度、降溫的特點,當其被設計作用于風景園林建筑,將充分發揮水體涉及面積大的特點,從而改善建筑以及建筑周邊的圣塔環境。
3.2水體的應用效果分析
在目前的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用于造景的水體有兩種,分別是:人工水體以及自然水體。其中人工水體的應用效果主要體現在:對水岸的改造;而自然水體,即池塘、湖泊以及溪流等,其應用效果的體現主要表現在:在城市景觀中多作為基底或對其他景觀的襯托作用。由此可見,風景園林的水體應用,應充分利用水的各種表現形式,即靜水、流水、落水等,來創造出各種不同的水體景觀[4]。
3.3傳統園林的水體應用借鑒
水體與周邊植物的相互配合,可追溯到我國古代。據統計,我國傳統的風景園林建筑是以山、石、水的相互配合為主。中國傳統園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虱“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為中國山水園的基本規律。以頤和園中的昆明湖設計建設為例,以萬壽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園”也必有巖石相襯托。由此可見,這與當前風景園林建筑的建設理念相一致。相關設計人員應通過有效的借鑒,在達到園林景觀建設目標的同時,還傳承了我國古代園林的設計思想。
4結束語
總而言之,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離不開地形、植物以及水體的協調搭配。相關設計人員在明確地形、植物以及水體各自的存在特點情況下,找出與建筑物融合的關鍵點,進而實現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景觀效果。事實證明,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只有將各類資源綜合起來,才能起到優化社會、生態以及經濟環境的作用。
作者:吳慎留 單位:銅仁市建筑勘察設計院
參考文獻
[1]高宗翔.地形、植物、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2,33:64.
篇2
1地形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地形來對風景園林建筑提供空間感,合理利用地形情況來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常見的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地形主要有開放和半開放兩種形式,在設計中對于地形的考量也需要參考地形的位置和道路基礎等方面的因素,適當地增加樹木等使用,形成比較固定的景色,作為路線的引導功能。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時,需要和風景園林建設的目的進行協調,根據目前我國的風景園林建筑的目的來看,一般來說,主要的功能是能夠提供人們休息、娛樂和審美功能。因此,在地形設計上,需要根據風景建筑設計的目的來安排地形設計,避免較高或較低的地形地貌,能夠保障不影響人們的視覺,增加觀賞性。一般情況下,風景園林的設計需要形成一個天際線,并且這條天際線應該比較統一,這樣才能夠凸顯出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特點和主題,如果地形的地貌狀態起伏較大,那么,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需要將項目的背景依靠地形的變化來呈現,做到根據地面的形態來體現項目的流線型,保證地形和風景園林建筑的外觀相符,以凸顯比較好的視覺效果。
2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植物是大自然的產物,植物能夠帶給人們大自然的美感,不同的植物其外觀形態、顏色、味道都體現出大自然不同的美。因此,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利用植物來進行設計應用,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充分地利用植物,能夠發揮出比較好的設計效果。體現出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隨著不同季節的變換,植物在生長中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狀態,這種狀態讓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表現出不同的形態。在不同季節中,風景園林設計的效果也在不斷地進行變化,春天植物發芽、開花,招蜂引蝶,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夏天植物繁茂,昆蟲忙碌采食,呈現出茂盛的生命感;秋天是植物結果、產生種子的季節,碩果累累讓人感受到收獲的啟發;冬天皚皚白雪掛在植物的枝頭,冰掛倒垂,讓人體會到純凈的風光。因此,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植物的種類很多,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過程中,對于植物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設計內容,在選擇上,盡量選擇比較容易搭配的植物進行使用,另外,根據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的整體主題進行考量,選擇與之相搭配的植物進行使用。這樣風景園林建筑能夠通過植物來增加美感。使用不同的植物之間需要有一定的關聯性,避免應用完全不同種類或者風格的植物來做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應用。植物的群落設計能夠提高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一些建筑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的表現性。例如,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對于室內和室外的建筑設計都能夠通過植物來進行裝飾,保證人們視覺上的享受,通過對項目的風格和文化等進行綜合的考量,選擇比較適合的植物進行搭配,在不同的地方進行不同的植物的栽培,能夠通過植物的多樣性來表現出風景園林建筑的多樣性和融合性,增加風景園林建筑的觀賞性。符合大眾審美,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元素。例如北京的褐石公寓就是采用的小型的綠色植物對室內的居住環境進行了裝飾,不僅能夠有效地吸收新裝修產生的甲醛,還能夠增加室內的美觀,滿足人們對室內裝飾的審美需求,在公寓的外面,采用了迷你森林的設計,通過綠植構建了一個小型的森林,增加公寓的綠化面積的同時,能夠緩解小區的環境污染,改善小區環境,增加小區的氧氣含量,凈化空氣,給人們帶來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
3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水除了真實存在在自然環境中,能夠給予人們生存需求的滿足以外,對于人類的文明也有著獨特的涵義,人們對于水的認知是多樣性的,因此,水的內涵是異常豐富的。人們在欣賞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時,對于有水存在的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成品,人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更愿意去進行遠眺。因此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增加對于水這個元素的應用,是從古到今我國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十分重視的一部分內容。對于水這個元素的設計都比較用心。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財富等的追求比較關系和在乎,水在人們的普遍認知觀念中,代表了財運,好運。因此,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對于水的應用十分重視,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們對于水的自然觀賞的需求以及對水文化的追求。在設計中,對于水的利用恰到好處,能夠提高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效果。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水的存在是比較重要的一項設計內容。水體能夠給整體的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帶來靈動性,例如,水城威尼斯,就是主要以水作為設計的重要元素來體現的,利用水來吸引了全世界各國的旅游的游客,并且以改成功案例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讓世界認識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和歷史。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們的生存必需品,人們對于水有著一種情結,并且對于水非常依賴。因此,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對水進行巧妙的設計,能夠提高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檔次,保證其設計的合理性,增加設計與人們之間的親密聯系,找到共同點,引起共情,達到能夠愉悅身心的效果。單純的水體雖然能夠給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帶來一絲的靈動,但是,水體內的空白需要小動物們進行打破,建議可以增加一些植物或者魚類等來增加水體的活力,同時還能夠優化水質。避免水體單調的情況產生。在進行水體設計時,可以采用在水體中增加小動物或者水體中增加水生植物的方式,增加水體活力,如果有假山等元素,可以在假山上增加植物,假山下的水體中增加大型的錦鯉等魚類。在大型的水體中心設置涼亭等工人們休息和休閑的場地,增加水體的功能性。涼亭的材料需要進行注意,由于水體長期圍繞,涼亭的材料建議使用防水性較強的材料建筑,保證涼亭的結構穩定,不被水體所侵擾。
篇3
一、地形因素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地形因素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至關重要,設計師只有重視地形特點,才能設計出好的風景園林。
(一)地形因素與景觀建筑布局的關系
對于園林建筑設計師來說,要想保持良好的園林景觀,就必須在設計時綜合考慮園林當地的地形因素。設計時應該充分尊重當地的地形特點,將園林建筑的布局加以控制,以便與當地地形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狀態。一般來說,如果園林當地地形起伏大,就應該將起伏因素納入到設計范疇中來。除此以外,在設計時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掩埋法,以確保園林建筑景觀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互契合。
(二)以地形因素為基礎,確保園林建筑的視覺效果
園林建筑設計中必須考慮地形因素,這是保障園林建筑視覺效果的基礎。風景園林作為城市發展中一個重要的標志,同時也是人們放松心情,陶冶心情的重要地點。所以在設計風景園林時,必須將地形因素考慮進來,確保園林建筑的視覺效果。一般來說地形上的因素有兩方面需要考慮,其一就是園林建筑設計與地形方面應該統一,確保天際線尺度能夠體現出設計者的特點與思路。其二則是如果地形坡度較大的話,設計時應該顯現出地形的起伏,并將整個地形作為風景園林的背景。這就要求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師能夠結合地勢特點,對風景園林的整體定位加以考慮,從而確保建筑風格的和諧、統一。
二、植物因素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一)風景園林建筑中的植物必須提高建筑的美感
植物因素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同樣必不可少。如果建設設計師能夠將植物因素應用的得心應手、恰到好處,則能夠使其貼近自然,極大提高其美感。為了能夠極大發揮植物因素的作用,園林建筑設計師不能忽視一草一木,必須將園林中的草地、灌木都加以利用,確保其在園林中發揮相應作用。
(二)植物因素的應用必須與風景園林建筑景觀相協調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該盡量保障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這就要求園林設計師必須確保園林中原有的植被不被破壞。但是這樣可能就導致園林的綠化面積有所減少,影響園林建筑的整體布局。有鑒于此,園林設計師應該靈活考慮,兼顧園林美觀與生態和諧統一。與此同時,風景園林中的建筑布局應該與園林中的植被景觀相互搭配、協調。比如說建筑物在修建時可以適當增加一部分外部平臺,以便種植相匹配的植物,不僅增加了園林的植被覆蓋,還有效節省了園林挖掘的面積。很多時候現代園林都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比較“硬”的感覺,而植物作為一種“軟”的介質,可以較為巧妙的彌補、中和建筑的這種冷硬,給人帶來隨和、溫馨的感覺。所以建筑設計師要充分利用灌木、喬木以及草地的作用,將其蘊含的豐富生命力以及色彩展現出來,帶給人們充足的活力。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要結合植被的分布特點與生長習性,將建筑物與其充分融合起來,以便達到一種和諧統一的狀態,從而為人們提供良好、溫馨的棲息地。
三、水體因素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一)水所蘊含的文化可以豐富風景園林的內涵
除了地形與植被因素,水體因素也同樣對風景園林的建筑設計有著重要影響。自古以來“水”就在我國蘊含著重要的文化內涵,所謂“上善若水”就展現著這一具有靈性的自然景觀所具有的文化。在風景園林的景觀設計中,就應該將水體的文化、意象特征加以考慮,確保風景園林的建設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二)充分發揮水體在風景園林中的裝飾作用
設計師在考慮風景園林的建設設計時,同樣應該重視水體的裝飾作用。水作為建筑的重要北京,可以體現出風景園林的另行。我們可以看到水上城市威尼斯就將水充分利用,在充分發揮水的實際功用的同時還將水體作為裝點威尼斯的重要工具。而在我國同樣如此,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有諸多作品歌頌人與水的關系,所以將水體資源加以開發,作為風景園林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景觀是一項非常科學的設計與規劃。此時設計師就應該注意,人們對于水具有一種依賴情緒,在設計時就應該對水體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在開發時注重水體與風景園林建筑的合理搭配,避免喧賓奪主。
結語: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風景園林建設設計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感受風景園林中自然元素所帶來的感受成為眾多人們日益渴求的精神內涵。但是眾所周知,風景園林的自然元素運用也不是隨意堆砌的,需要建筑設計師綜合考慮,將其心靈美與對自然的感受相結合,并加以再現。這就要求建筑設計師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實踐證明,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設計師必須將自然因素融會貫通,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展現自然元素的魅力,為浮躁的城市化增添一份自然景色。
參考文獻:
[1] 鄧位,林廣思. 英格蘭湖區國家公園歷史遺產保護及游人中心公園規劃政策編制[J]. 國際城市規劃. 2014(06)
篇4
一、風景園林學的簡介
1.風景園林學的定義
風景園林學是一門專門的學科,是在古典造園和風景造園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方式建立的一門新的學科。從傳統的風景造園到現在的風景園林學,經過了從為少數人服務到為人類和生態系統服務;從單一的審美價值取向到生態和文化綜合的價值取向;從中微觀到全尺度的發展過程。
2.風景園林學科的分類
風景園林學以空間營造理論為核心基礎,包括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和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
(1)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
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包括表述模型、評價模型、過程模型、變化模型、決策模型和影響模型等,是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進行施工前的參照基礎。
(2)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
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包括:范圍和目標的確定、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經濟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調研報告、概念設計和施工設計等,是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基礎。
3.風景園林學在風景園林建筑中的應用
(1)對風景園林建筑進行規劃與設計:通過對園林建筑地的分析,進行功能整合,對相關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進行研究,對園林景觀進行整體性設計。
(2)在園林中對植物的應用:研究城市園林植物的多樣性,對城市園林樹種進行規劃,實現園林植物是配置和設計。
二、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配置原則
風景園林的景觀建筑設計必須要有科學性和藝術性,把科學性和藝術性進行高度統一,既滿足植物和環境的生態相適應,又要符合藝術構圖的原理,把植物的個體和群體美展現給觀眾,并讓觀眾在欣賞的時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風景園林的植物景觀設計也要符合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統一、調和、均衡和韻律”等原則,實行協調對比,體現植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作用。
2.植物顏色的配置設計
風景園林在進行景觀建筑設計時,對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類別、顏色等,這些都要根據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要求進行選擇。大部分植物的顏色都是綠色,因為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和景觀效果,所以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的時候,要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
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色度的對比,色度級差別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銀杏和檜柏顏色對比明顯,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較相近,從顏色配置上來說,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大葉黃楊和海桐,顏色相近,而且形狀相似,不適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顏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進行配置設計,實現最佳的觀賞效果。
3.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作用
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植物一般都具備表現季節變化、可以作為觀賞景觀和能夠襯托其它景觀的作用。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筑設計一定要符合園林植物的配置原則,體現植物的個體美和群體美,充分發揮作為園林景觀的觀賞特征,吸引觀眾的興趣,實現園林建筑的目的。
三、山石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山石在風景園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風景園林中的布置營造,應該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則。認真進行景石的選材和山石景觀的造型,創造山石的意境,體現石材自身自然和個性的優點。在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進行置石和山石景觀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保證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體景區的構造,保證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環境協調關系。根據風景園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區的不同特征,對山石景觀進行不同的藝術構造。
2.山石景觀的分類
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筑設計中,對山石景觀的構造分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觀、藝術造型式山石景觀、意境式山石景觀和抽象式山石景觀。風景園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觀的構造,應該根據巖性和地質構造不同,進行景觀構造,使觀眾感受自然的美好;對自然山石景觀進行概括和重組,通過夸張和變形等藝術手段對山石景觀進行處理,體現山石景觀的藝術性;用抽象的意境進行山石景觀的構造,引發觀者的聯想;運用抽象的藝術表現手法,山水造型進行抽象處理和構造,,表現風景區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內在意境。
3.進行山石構造的方法
(1)提高對景觀園林學的應用:置石與山石景觀是園林重要的構造組成部分,體現風景園林學的藝術理論,對成功的風景園林景觀進行借鑒,發揮山石構造在園林景觀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園林環境。
(2)建設現代化山石園林景觀體系:對風景園林景觀山石的構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觀的現代化理論體系,實現風景園林山石景觀的藝術創作。
(3)創新風景園林山石構造的方式:對風景園林景觀的置石和山石景觀藝術創造形式,進行創新,豐富山石景觀構造的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植物和山石經常在我國園林建筑設計中應用,以植物的生命力、怡人的色彩、不同的種類和山石本身的形體、質地、色彩和意境作為欣賞對象。這些植物和山石可以單獨欣賞,也可以做成假山園,還可以砌作岸石道路,結合地形,進行造景,是園林建筑設計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簡要介紹風景園林學,淺談植物和山石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參考文獻
篇5
在現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當中,植物是生命力的體現和活力的彰顯,水體是可塑性的抒發和動態的塑造,把兩者科學合理的運用到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可以把自然景觀要素和環境間的有效溝通更好的解讀出來,從而讓整個風景園林的景觀更加充滿自然的韻味,以此來達到景觀與環境的完美融合,為人們勾勒出優美的自然畫面。
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在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當中,植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自然因素,通常情況下,不同的植物在顏色、形狀以及質地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差異,名目繁多的植物可以讓風景園林建筑看起來更具生命力,也更加充滿活力,特別是在生態效益不斷深入的現代社會,植物的綠色可以把自然的特征給充分體現出來,和建筑設計合二為一共同在風景園林中發揮應有的效應。
合理搭配建筑布局
在風景園林當中,建筑的設計要以維護植被和保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要求。因此,在設計建筑布局的時候要盡可能減少對綠化面積的占用,并且要保持靈活多樣性,讓其盡量做到不要對環境造成破壞,能夠和自然環境有效融合在一起。建筑的外環境要盡量減少對土地的挖掘,可以通過適當方式比如修建平臺等來進行,這種方式可以對自然植被起到一個良好的保護作用。一般來說,在設計素材中,植物是軟性的素材,植物中的一些喬木、灌木以及草地等都可以把那些具有硬質界面的建筑給襯托出來,這些植物的不同色彩以及各式各樣的質感都可以進行合理搭配,以此來設計出各種各樣的風景園林建筑。如瑞士盧加諾公園中就把喬木、灌木、草地與風景建筑結合起來,建筑物豐富了自然,植物襯托了空間。同時,植物有著物種多樣性,這種多樣性可以把環境生態平衡給保持住,此外,一些綠色植物的光合及蒸騰作用可以把建筑環境的一些微氣候條件予以改善,以此來對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進行降低。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可以通過增加一些綠地面積來進行生態補償。如法國普羅旺斯的一個垂直花園中的生態建筑就是通過對植物的合理種植,滿足了人們對植物觀賞性的要求。首先最底部是一些蕨類植物和蝴蝶花等下層植被,接著往上是八仙花以及景天屬植物等這些可以在巖石上生長的植物,最后最高的地方則是松柏類以及枸子屬植物等完全暴露在巖石上的植物。這種綠化效果有著很強的保水和蓄熱性能,很好的把空調熱負荷壓力進行了緩解。
(二)提高建筑審美效能
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把植物運用進來可以提高其審美效能,合理把人、建筑物和自然環境緊密結合起來,在其他視覺的映襯之下散發著自然的氣息。通過美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在一年四季當中,植物的生長特征有所不同,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把這種植物季節性的變化充分融入進來可以讓園林建筑在四季中都能有著不同的自然氣息,而且可以把其拓展到自然風景當中,讓建筑物的室內以及室外都能夠有自然的味道,讓人能夠有溫馨的享受。同時,把植物中的喬木、植物中的灌木以及草地進行一個有效配置可以讓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更加具有審美以及生態意義,比如,在一些高地處種一些觀賞性的果樹和花樹,其背后種一些比較高大的常綠樹來進行互相襯托,樹下種植一些地被植物,這些地被植物的觀賞期要比較長,在一些低矮的野草中混雜著,有效降低了在平時工作中的維護管理費用。在設計中,把植物運用到建筑的一些外環境當中既能把陽關給有效遮擋住,還能讓建筑物與風景環境結合起來,從而產生兩者合為一體的輪廓線。在建筑屋頂上種植一些草皮可以把建筑物的體量給合理減少,讓建筑和環境在視覺關系上形成一個統一。同時,一些豎向綠化,如屋頂花園以及垂直花園等可以把建筑用地和綠化面積之間產生的矛盾給有效解決,降低雨水流失,把建筑的微氣候予以改善,以此來把城市中的一些熱島效應進行緩解。要依照植物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建筑的結構形式、外墻所使用的一些材料以及構造方式等,并對在設計施工當中有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充分考慮,這些問題包括植物的移植等。例如,使用一些吸熱性比較強的建筑材料可能會讓植物周圍的溫度變得過高而造成植物死亡;使用一些過于光滑的面磚有可能對植物的攀爬形成不良影響。
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對于人類來說,水體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親水設計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充分融入水,可以有效補償生態環境,滿足人們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把整體環境的營造效果予以增強。
水體和建筑要互為圖底
在風景建筑中,經常會使用到的一種裝飾手法就是:用比較靈活的水體為風景園林中的建筑提供比較寬闊的水面背景,以此實現建筑與水體的完美結合。水城威尼斯就是充分運用對水體的設計讓這座城市享譽全世界。通常來說,水是人們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所向往的,這就促使著人們在設計的過程當中要把建筑中的點景和觀景功能充分結合起來。建筑群體外部依水,能夠呈現出比較開闊的空間布局,而建筑也會在水體的襯托之下視野更加廣闊。如蘇州的滄浪亭,四周靠水,與山相鄰,亭廊中有各式各樣的花窗,通過花窗可見俯瞰到外面的山水景色,其整體布局就把建筑的親水性格給完美體現出來。
充分體現水體的文化特性
水是文化的起源,它衍生出許多文明古國,比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印度和中國。四大文明古國之外的希臘文明以及羅馬文明一并構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臘文明是地中海文明的發祥地,羅馬則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而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人們置身在廣闊的水面之上或者是在水面旁邊舉目眺望,都會有一種愉悅的身心。在這樣的基礎上,水可以營造出一種審美的氛圍,增添建筑物的靈性和動感。我國許多園林建筑在對水的處理上都把自然韻味的追求作為第一要務,這樣既把生產以及生活的需求予以滿足,又推動了生態以及人文的有機聚落的創設。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之下,水被賦予了強烈的人文內涵,這就讓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增添了一些人文色彩。堪稱我國“一絕”的人工水系安徽黟縣宏村的水系就是完美利用水體的代表,它傳遞著從功能到形式,從歷史到文化的意義。同時,把水體運用到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當中,可以把視線進行開放通透,讓人們產生一種比較柔和并且趨于寧靜的感受,把建筑的場所意向予以強化,讓人們產生共同的認可和依賴。在這個過程中,水的視覺效果以及水的實用功能被充分運用。日本的直島美術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的整個建筑在山體中埋置,山體附近的水、山上的植被共同和建筑融為一體,久而久之,美術館的建筑在綠色植物的包圍中愈發耀眼。
結語:
風景園林中的建筑有著建筑和景觀兩方面的特征,它不光可以讓人們觀賞到風景優美的自然景觀,其自身也是一種風景,與自然環境一起被人們所觀賞。在設計的時候,要從場地整體對環境整體構不成影響的基礎上,考慮它們之間的反作用。人們理想和向往的風景園林建筑應該是和自然環境完美協調,在充分尊重園林中水體和植物因素基礎上,合理把土方量進行減少,防止現有的生態格局擾,使景觀建筑和自然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 朱建寧.闡釋自然觀的技藝——風景園林學科的社會定位[J].中國園林,2013,29(01)
[2] 黃國勇,吳昌冬.淺談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三元素[J].中州建設,2013(01)
篇6
1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的具體應用情況
(1)園林景觀主要是依托于相應建筑和建筑周邊的環境,園林建設是跟周邊的建筑的有機結合,這在很多情況下都有所提及,已經成為建筑界所公認的,園林設計最忌諱的就是建造出來的園林景觀跟周邊的建筑格格不入,景觀風格彼此沖突,沒有達到美化的目的反而變得別扭,園林設計也要考慮交通因素,不能給交通帶來不便。諸多因素都決定了園林建筑對于地形的依賴,在園林設計之前,一定要好好考察園林周圍的環境,然后結合環境設定相應的計劃框架和一些軸線布置,以整個園林的走勢為原則,設計出來的方案不但園林景觀和周遭建筑完美結合,帶有地域性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會節省很多材料,節省成本。
(2)園林景觀的地域性選擇還要考慮到視覺的協調性問題。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園林景觀都要感覺不突兀,并且建筑與地形之間構成相對明確的天際輪廓線,建筑的體積和具體的地形之間的研究尤為重要。在建筑的時候當地形的尺度遠超建筑的尺度,那么建筑就會被遮蓋,完全淪為景觀的陪襯,只有園林設計尺寸和建筑的尺寸相接近的時候,才能達到兩者相融合和的自然之美,對于整個園林建筑有著重要的影響。
2 對于植物運用的具體闡述分析
(1)在風景環境中,植物的布局會影響建筑的美觀和空間的結構,并且很多園林設計會破壞本來的自然植被,其實這些自然植被是一個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可以有效的去利用這些自然的植被,園林設計中應用這些植被,更能突出地域的特征,園林設計也會去降低的成本。在建筑之時一定要保證建筑的緊湊性,避免占據過多的地域,保存更多的原生植被,建筑物的布局也應該靈活,跟著地域的特性去建筑,這樣沒有那固定模式的約束,更加的美觀的情況下也更好的保存了原生植被的面積。人們應該尊重自然生態系統,在建筑的時候在盡量不破的情況下,一些園林景觀可以盡量的采用架空的方法不接觸地面,實現風景建筑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共生的目標。合理適度的植物分布可以完善建筑外空間。讓這個建筑顯現更加美觀貼近自然。
(2)植物的選擇也很重要,選擇好相應的植物搭配建筑,建筑會增添很多美感,植物至于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會把一些視覺要素有效的聯合起來,讓人生活在其中仿佛融入大自然。美學的角度看,植物的季節變化會給建筑帶來相應的層次感,可以把死的建筑活化起來,讓其融入環境,隨著植物的變化而變化,在整體審美中起到協調的作用。樹木和花草的完美結合會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生態結構。
(3)植物群落可以修繕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建筑的表面突出種植一些爬墻草之類的植物,把建筑變成欣然的綠色景觀,再結合外面的園林設計,兩相結合之下,更好的融入自然,植被的覆蓋,再炎熱的夏天,也有著一絲涼意。就算是冬天,植被枯萎,但是覆蓋在墻壁上,多了一種蒼涼的美感,比光禿的墻壁要好得多。
3 做好水體的應用控制
(1)水無孔不入最為柔和,水也是生命的源泉,水體流動,帶動草木更具有美感,所以園林設計中水的利用不可缺少。在園林建筑中,一般要展開小型水體設計,小型水體更容易維護管理,園林中的水體大多數都是無源之水,都是人工注入的流水,小型水體更節省水資源,減少水的浪費,當出現污染嚴重的情況,政治起來比較方便。
(2)風景園林中水的利用最多的就是噴泉設計,其具有動態美的特點,噴泉要設計成循環向下的原則,可以節省水資源。園林設計中的噴泉設計應該匹配園林的大小設計,小巧一點更顯美感。
(3)對于水系統的維護,延遲水的應用時間,需要在水中種植一些水生植物來調節水的質量,也可以放一些魚類,讓水系變得生動。
4 結束語
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園林設計已經成為支撐整個城市的景觀建設的重要因素,人們對于居住調節要求的逐漸苛刻,對于園林設計是一項重大的考驗。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完美的應用地形、植物以及水體,地形、植物以及水體之間如何完美結合值得設計人員的不斷開發研究,創造出完美的生活環境。
篇7
引言
由于各項科學技術的限制以及人們意識水平的限制,在傳統的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表面上的傳承,不去思考更加深層次的含義,不去注重建筑設計的整體感覺,這些存在的問題阻礙了我國的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領域的發展,使得設計的建筑和園林很突兀,忽視了周圍環境的影響。本文主要就通過對這些傳統建筑設計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介紹,并且在之后的教育過程中應該重視這些方面,更好地促進我國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行業的發展,從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園林。
一、當前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教育現狀
在現階段,在進行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教育的過程中,仍然秉承著傳統教育的理念,只注重表面的設計,將風景園林與建筑設計分割開來,沒有整體意識。在這樣的整體環境之下,學生都普遍缺乏創造力,沒有很好地將傳統的文化發揚光大,不能在園林設計過程中將傳統的文化與新的理念結合起來,從而阻礙了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行業的發展,不能真正的實現風景與建筑的結合。
二、當前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總體設計意識
在當前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教育的過程中,很多的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將園林與建筑分開來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沒有一種整體意識,在實際的園林設計過程中不去考慮周圍環境的影響,設計的園林不能很好地融入環境,比較突兀。所以說,在之后的園林教育過程中,老師進行總體設計意識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揮創造力,還可以讓學生設計的園林更好地將風景與建筑結合起來,促進我國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行業的發展。
2.只注重傳統園林建筑設計形式上的模仿
在當前階段的園林建筑設計的實際工作中,大部分的設計者已經只對于傳統園林建筑設計的形式上的模仿,也就是說,完全的對一些傳統的園林建筑照搬照抄,盲目模仿,絲毫不去進行創新,不去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思考,從而使得建筑的園林不能很好地與周圍的環境結合起來,相互映襯,而是單獨的形成一個整體,這樣對于發展我國的園林建筑設計行業是十分的不利的。但是,有很多的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只完成了模仿這一項工作后就對自己的行為沾沾自喜,滿足于現狀,絲毫不去進行創新。所以說,在之后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意識到,對于傳統的園林的形式上的模仿只是一個基礎,只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掌握各種深層次的內涵,更好地實現風景與建筑的結合。
3.空間的意識不強
隨著我國的不斷的發展,對空間等領域的理解能力相對于古代的人來說更是有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并且可以更好地將空間的概念應用到實際的園林建筑設計的工作中。但是,在傳統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的教育過程中,并沒有很多的涉及到空間的意識,也與當時的發展水平,空間意識不強是有關系的。但是,在現階段,很多教育工作者仍然忽視學生空間意識的培養。所以說,在之后的園林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進行空間思維的能力,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實際的園林設計過程中,尤其是一些城市園林,受到地區的限制,需要很好地結合空間的概念,將一些大自然內的美麗景色適當的“搬入”室內進行展示,并且更好的將園林的景色與周圍的環境結合起來,使得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呼應,形成一個整體,也讓新設計的園林在新的環境中不會突兀,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更好的突出其特點,實現我國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行業的發展。
4.色彩的運用不夠合理
色彩的運用與園林的建筑設計的風格、與其空間表現力以及其意境的表現都是息息相關的。在傳統的園林建筑設計過程中,一般是運用“青、黃、赤、白、黑”五色體系,在現階段的教育過程中仍然注重該種色系的運用。但是,園林事業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局限于這種五色體系了,這只是基礎,在現階段的教育過程中應該意識到這一點,發揮學生的色彩創造能力,培養整體意識。
三、總結
本文通過對傳統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教育的整個過程進行思考,進行反思,發現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說空間意識不強,色彩的運用不夠合理,缺乏整體意識等等,這些都是在以后的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教育過程中應該重視的地方,在之后的教育過程中要注重這幾個方面,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綜合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讓學生在之后的具體的工作實踐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實現建筑與景觀的一體化,增強視覺觀賞價值,也在具體的工作中更好地將環境保護起來,順應我國的時展潮流。
參考文獻:
[1]劉利剛.對風景園林學科建筑設計教育的思考[J].風景園林,2014,05:152-157.
篇8
1.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配置原則
風景園林的景觀建筑設計必須要有科學性和藝術性,把科學性和藝術性進行高度統一,既滿足植物和環境的生態相適應,又要符合藝術構圖的原理,把植物的個體和群體美展現給觀眾,并讓觀眾在欣賞的時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風景園林的植物景觀設計也要符合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統一、調和、均衡和韻律”等原則,實行協調對比,體現植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作用。
2.植物顏色的配置設計
風景園林在進行景觀建筑設計時,對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類別、顏色等,這些都要根據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要求進行選擇。大部分植物的顏色都是綠色,因為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和景觀效果,所以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的時候,要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色度的對比,色度級差別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銀杏和檜柏顏色對比明顯,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較相近,從顏色配置上來說,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大葉黃楊和海桐,顏色相近,而且形狀相似,不適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顏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進行配置設計,實現最佳的觀賞效果。3.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作用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植物一般都具備表現季節變化、可以作為觀賞景觀和能夠襯托其它景觀的作用。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筑設計一定要符合園林植物的配置原則,體現植物的個體美和群體美,充分發揮作為園林景觀的觀賞特征,吸引觀眾的興趣,實現園林建筑的目的。
三、山石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山石在風景園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風景園林中的布置營造,應該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則。認真進行景石的選材和山石景觀的造型,創造山石的意境,體現石材自身自然和個性的優點。在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進行置石和山石景觀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保證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體景區的構造,保證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環境協調關系。根據風景園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區的不同特征,對山石景觀進行不同的藝術構造。
2.山石景觀的分類
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筑設計中,對山石景觀的構造分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觀、藝術造型式山石景觀、意境式山石景觀和抽象式山石景觀。風景園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觀的構造,應該根據巖性和地質構造不同,進行景觀構造,使觀眾感受自然的美好;對自然山石景觀進行概括和重組,通過夸張和變形等藝術手段對山石景觀進行處理,體現山石景觀的藝術性;用抽象的意境進行山石景觀的構造,引發觀者的聯想;運用抽象的藝術表現手法,山水造型進行抽象處理和構造,,表現風景區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內在意境。
篇9
1風景園林建筑特點
風景園林建筑就是通過使用各種自然設計要素來創造和安排室內外空間來滿足人們的需要和享受。它的設計理念是既要滿足對于自然美的追求,又要保證其實用性。風景園林建筑的根本本質是它具有綜合性,它結合了風景園林的設計特點以及現代建筑的構造方法,達到了一種既可以美觀又不失實用的效果。與風景園林相比,觀賞園藝失卻了空間,景觀設計失卻了生命,環境藝術失卻了科學,城市森林失卻了文化,國土規劃失卻了藝術,可以說,風景園林綜合利用了科學和藝術的手段為人類營造了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人們居住在風景園林建筑中時,不僅感受到了山水、花木等自然的有形的實體感官之外,更切切實實通過這樣一種良好的視覺效果擁有不同的情感反映,在享受現代科技建筑帶來的舒適安全的同時還體驗到了一種美的享受。
風景園林建筑可根據不同功能用途分為不同類型,常見的園林建筑的主要類型以中、小型民用公共建筑為主和以服務類風景園林建筑為主,如工業建筑、農業建筑、民用建筑、環境類建筑、服務類建筑、文化娛樂類建筑等等。
風景園林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類型,具有一定的個性化特征,正如上文所說,它的建筑設計主要目的是通過使用諸如普通建筑結構、材料、施工手段等基礎物質,同時結合當代經濟發展、政治思想、傳統的文化歷史以及藝術技巧為人們營造一個適宜的空間環境,因此,它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具有獨特特點,這些特點都是普通的建筑物沒有的,概括其特點可表述如下:強調游憩休息功能,讓人們在居住生活的同時,還能感到輕松愉快的感覺;形態千變萬化,因為風景園林建筑是借鑒園林藝術而建造的,因此它秉承了園林設計千變萬化、生動活潑的特點;強化景觀效果,風景園林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給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因此格外注重景觀效果,具有藝術色彩;注重空間組織,根據中國傳統的美學觀念與空間意識,我們總是把空間的塑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無論建筑物是作為被觀賞的景觀,還只作為居住生活的場所,都側重在建筑物之間的有機結合與相互貫通,講究人、空間、環境的相互作用與統一;突出詩情畫意,中國人講究美在意境,虛實相生,以人為主,時空結合,有種仙境的感覺,因此,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特點尤為注重這一點;傳遞天地情韻,中國古時候就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將天地氣息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自然而然,人們的感官效果就會大大增強;遵從自然生態,如今大家都生活在高節奏的社會中,每天面對的都是高樓大廈,汽車馬路,因此,人們對接近自然的渴求就越來越強烈,風景園林建筑針對這一現狀,盡量避免傳統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盡量回歸自然,使人們感受到原生態的生活氣息;建筑環境統一,風景園林建筑不單單是指注重自然原生態的部分,它也講究同周圍事物相協調,為了避免突兀,在設計時會側重建筑與環境的協調統一,構造和諧畫面。
2普通建筑特點
中國的普通建筑是以木材、砂石、鋼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為主,供人們生活工作的場所。相對而言,它的建造主要目的就是供人們生活居住,可以遮風擋雨,避免陽光輻射,取暖庇蔭的場所,對于自然美觀不會有太苛刻的要求。普通建筑也有自己的特點,但相對而言,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構造設計上的簡單明快,大方寬敞,裝飾樸實、結實穩固等方面。
普通的建筑材料一般都采用類似于鋼筋、混凝土、木材等比較結實穩固的材料,這些建筑材料從美觀上來說并不具有明顯特色,但是它的實用性很好,可以保證房屋建造的穩固性,具有很好的抗沖抗壓抗震能力,為人們生活工作的安全帶來了保障。一般的建筑設計都比較簡單明了,空間設計講究大方寬敞,使人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并且設計風格基本上都大同小異,具有一套固化的設計格式,這樣的好處是它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種簡單明了的組織結構,不會很復雜,給人明朗的感覺,但是這種意志風格的建筑設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形式過于單調,不能給人創造想象的空間,讓人有種壓抑的感覺。在內部的裝飾上,普通的建筑側重從簡原則,沒有過多的圓滑修飾裝飾,基本上都以方形框架為主,色彩搭配比較樸素簡單,沒有過多的藝術修飾,房屋之間多采用隔絕式,沒有連通環繞的設計,形式單一。另外,普通建筑在同周圍環境搭配的同時,不會過多的考慮融合協調的因素,大多可能只會思考一些交通便利方面的問題,沒有過多的講究和諧統一的概念。
3風景園林建筑與普通建筑的比較
風景園林建筑與普通建筑有各自不同的設計理念,不同的建筑特點,不同的設計目的,因此,這就決定了它們在設計過程的原則、方法、技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根據它們自身的特點,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應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強調和突出各自的建筑特點以及建筑目標方向,發揚長處,縮小短處,無論哪種建筑都要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下面,就通過從建筑功能、建筑藝術、建筑技術、建筑設計等方面,將兩種類型的建筑進行簡單的對比,分析二者的本質區別,總結這兩種建筑類型的構思立意。
首先,從建筑功能上看,普通的建筑目的就是為人們提高安全生活居住、工作休息的場所,它側重建筑的實用性,對于一些抗壓抗沖抗震等安全問題會有周密的考慮,保證人民對建筑物的信賴程度,對于人民對美的需求的滿足沒有格外的重視;而風景園林建筑恰恰彌補了普通建筑的缺點,它在保證基本的安全穩固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了人民對自然和諧的向往和追求,通過將現代建筑與園林藝術完美的結合,是人們在正常生活工作的同時還能更加貼近自然生活,享受自然藝術給人的視覺沖擊力,具有雙重意義。
從建筑藝術上來講,普通建筑對于藝術的追求僅停留在簡單舒適的層面上,而風景園林建筑無論是在建筑構思還是在創意設計上,都可謂獨具匠心:在重視建筑功能的同時,強調構思和立意;在強調景觀效果的同時,突出藝術的創意;并且其構思和創意始終都是以環境條件為基礎的,講究和諧美。此外,普通建筑的色彩藝術過于單調,雖然簡單明了,但過于小家子氣,風景園林建筑充分借鑒了園林空間的藝術感染力,對于色彩的冷暖、濃淡有明確的界定,而質感表現也加強某些情調上的氣氛,整體韻律以及均衡感都講究和諧輕盈、相輔相成,具有不同凡響的藝術效果,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在建筑的設計與技術上,普通建筑的設計理念主要是簡單安全,技術要求不是很復雜,無論是從建筑的選址、組合布局、與周圍環境的景色搭配、設計尺寸與比例還是總體結構與形態,都不會有太復雜的要求,只要滿足實際需求即可。相比而言,風景園林建筑在這方面的要求就顯得較為復雜,也比較重要。在風景園林建筑中,相地與選址要符合規定的要求,要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同時也要保護環境,選址做到因地制宜,盡量避免人工干涉,要有與自然渾為一體的感覺,同時,還要注意當地氣候、土壤、水質等問題。不同于普通建筑的布局簡單,風景園林建筑的組合和布局千變萬化,靈活多變,大體上可分為自然風景園林和建筑園林,并且在設計上講究豐富的空間序列和層次結構,給人以靈動美。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還擅長因景而借、借景有因,根據環境的不同,能夠渲染不同的氣氛,做到和諧自然。風景園林建筑在結構和形態方面講究相輔相成,時刻注意結構的科學性、合理性,保證建筑的結構與形態與周圍環境的尺寸和形態想協調。
結語
風景園林建筑是在原來普通建筑的基礎上,根據人民的客觀需要發展的一種新興的建筑類型,它不但能提供給人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場所,還滿足了人們想貼近自然的精神需求。目前,風景園林建筑還處于萌芽狀態,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不斷發達進步,越來越多的風景園林建筑會得到普及,會更加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使人們能夠更多的貼近自然,享受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
[1]覃事妮.風景園林建筑與建筑之比較[J].山西建筑,2010(4)
[2]田大方、楊雪等.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與表達[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3]畢迎春、田大方等. 風景園林建筑快速設計[M].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ing work experience, mainly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common building difference and features a contrast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o that people understand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ive people the benefits of life.
Keywor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rdinary architecture; comparison
中圖分類號:K928.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林立而起,人們每天都生活在鋼筋混凝土之下,生活逐漸失去了活力,沒有了自然色彩,人們越來越渴望能更貼近自然,能每天生活在和諧舒適的環境中,因此,風景園林建筑就應運而生。風景園林建筑是將園林設計融入建筑之中的一種新興的建筑類型,它同傳統的普通建筑有很多區別,下面就由風景園林建筑的特點入手,逐步展開對風景園林建筑與普通建筑的比較。
1風景園林建筑特點
風景園林建筑就是通過使用各種自然設計要素來創造和安排室內外空間來滿足人們的需要和享受。它的設計理念是既要滿足對于自然美的追求,又要保證其實用性。風景園林建筑的根本本質是它具有綜合性,它結合了風景園林的設計特點以及現代建筑的構造方法,達到了一種既可以美觀又不失實用的效果。與風景園林相比,觀賞園藝失卻了空間,景觀設計失卻了生命,環境藝術失卻了科學,城市森林失卻了文化,國土規劃失卻了藝術,可以說,風景園林綜合利用了科學和藝術的手段為人類營造了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人們居住在風景園林建筑中時,不僅感受到了山水、花木等自然的有形的實體感官之外,更切切實實通過這樣一種良好的視覺效果擁有不同的情感反映,在享受現代科技建筑帶來的舒適安全的同時還體驗到了一種美的享受。
風景園林建筑可根據不同功能用途分為不同類型,常見的園林建筑的主要類型以中、小型民用公共建筑為主和以服務類風景園林建筑為主,如工業建筑、農業建筑、民用建筑、環境類建筑、服務類建筑、文化娛樂類建筑等等。
2普通建筑特點
中國的普通建筑是以木材、砂石、鋼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為主,供人們生活工作的場所。相對而言,它的建造主要目的就是供人們生活居住,可以遮風擋雨,避免陽光輻射,取暖庇蔭的場所,對于自然美觀不會有太苛刻的要求。普通建筑也有自己的特點,但相對而言,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構造設計上的簡單明快,大方寬敞,裝飾樸實、結實穩固等方面。
普通的建筑材料一般都采用類似于鋼筋、混凝土、木材等比較結實穩固的材料,這些建筑材料從美觀上來說并不具有明顯特色,但是它的實用性很好,可以保證房屋建造的穩固性,具有很好的抗沖抗壓抗震能力,為人們生活工作的安全帶來了保障。一般的建筑設計都比較簡單明了,空間設計講究大方寬敞,使人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并且設計風格基本上都大同小異,具有一套固化的設計格式,這樣的好處是它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種簡單明了的組織結構,不會很復雜,給人明朗的感覺,但是這種意志風格的建筑設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形式過于單調,不能給人創造想象的空間,讓人有種壓抑的感覺。在內部的裝飾上,普通的建筑側重從簡原則,沒有過多的圓滑修飾裝飾,基本上都以方形框架為主,色彩搭配比較樸素簡單,沒有過多的藝術修飾,房屋之間多采用隔絕式,沒有連通環繞的設計,形式單一。另外,普通建筑在同周圍環境搭配的同時,不會過多的考慮融合協調的因素,大多可能只會思考一些交通便利方面的問題,沒有過多的講究和諧統一的概念。
3風景園林建筑與普通建筑的比較
風景園林建筑與普通建筑有各自不同的設計理念,不同的建筑特點,不同的設計目的,因此,這就決定了它們在設計過程的原則、方法、技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根據它們自身的特點,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應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強調和突出各自的建筑特點以及建筑目標方向,發揚長處,縮小短處,無論哪種建筑都要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下面,就通過從建筑功能、建筑藝術、建筑技術、建筑設計等方面,將兩種類型的建筑進行簡單的對比,分析二者的本質區別,總結這兩種建筑類型的構思立意。
首先,從建筑功能上看,普通的建筑目的就是為人們提高安全生活居住、工作休息的場所,它側重建筑的實用性,對于一些抗壓抗沖抗震等安全問題會有周密的考慮,保證人民對建筑物的信賴程度,對于人民對美的需求的滿足沒有格外的重視;而風景園林建筑恰恰彌補了普通建筑的缺點,它在保證基本的安全穩固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了人民對自然和諧的向往和追求,通過將現代建筑與園林藝術完美的結合,是人們在正常生活工作的同時還能更加貼近自然生活,享受自然藝術給人的視覺沖擊力,具有雙重意義。
從建筑藝術上來講,普通建筑對于藝術的追求僅停留在簡單舒適的層面上,而風景園林建筑無論是在建筑構思還是在創意設計上,都可謂獨具匠心:在重視建筑功能的同時,強調構思和立意;在強調景觀效果的同時,突出藝術的創意;并且其構思和創意始終都是以環境條件為基礎的,講究和諧美。此外,普通建筑的色彩藝術過于單調,雖然簡單明了,但過于小家子氣,風景園林建筑充分借鑒了園林空間的藝術感染力,對于色彩的冷暖、濃淡有明確的界定,而質感表現也加強某些情調上的氣氛,整體韻律以及均衡感都講究和諧輕盈、相輔相成,具有不同凡響的藝術效果,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在建筑的設計與技術上,普通建筑的設計理念主要是簡單安全,技術要求不是很復雜,無論是從建筑的選址、組合布局、與周圍環境的景色搭配、設計尺寸與比例還是總體結構與形態,都不會有太復雜的要求,只要滿足實際需求即可。相比而言,風景園林建筑在這方面的要求就顯得較為復雜,也比較重要。在風景園林建筑中,相地與選址要符合規定的要求,要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同時也要保護環境,選址做到因地制宜,盡量避免人工干涉,要有與自然渾為一體的感覺,同時,還要注意當地氣候、土壤、水質等問題。不同于普通建筑的布局簡單,風景園林建筑的組合和布局千變萬化,靈活多變,大體上可分為自然風景園林和建筑園林,并且在設計上講究豐富的空間序列和層次結構,給人以靈動美。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還擅長因景而借、借景有因,根據環境的不同,能夠渲染不同的氣氛,做到和諧自然。風景園林建筑在結構和形態方面講究相輔相成,時刻注意結構的科學性、合理性,保證建筑的結構與形態與周圍環境的尺寸和形態想協調。
結語
風景園林建筑是在原來普通建筑的基礎上,根據人民的客觀需要發展的一種新興的建筑類型,它不但能提供給人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場所,還滿足了人們想貼近自然的精神需求。目前,風景園林建筑還處于萌芽狀態,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不斷發達進步,越來越多的風景園林建筑會得到普及,會更加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使人們能夠更多的貼近自然,享受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
[1]覃事妮.風景園林建筑與建筑之比較[J].山西建筑,2010(4)
[2]田大方、楊雪等.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與表達[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3]畢迎春、田大方等. 風景園林建筑快速設計[M].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4]朱永忠.園林與建筑的關系[J].中國園林,2009(4)
篇11
Keywords: traditional garden;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中華文明的不斷發展,在文化、哲學、藝術等影響下,造園逐漸演變成為了一門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藝術。特別是我國園林藝術,其具有的鮮明的中國特色文化品位和藝術價值,在世界園林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不斷深入,但越來越多的建造的人工景觀正逐漸失去了我國本土的和原生的特質,而只是在形式上追求所謂的現代化,喪失了傳統建筑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需要我們花大力氣,研究融中國傳統園林風格和現代建筑模式于一體的建筑風格,這對于繼承我國傳統園林藝術特點意義是重大的。
1我國傳統園林的藝術價值
我國傳統園林藝術價值根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土壤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和哲學思想。特別是“天人合一”的追求和親近自然的品位,始終貫穿于傳統園林的建筑式樣中。我國傳統園林的藝術價值是我國幾千年造園史的深重積累,顯現了豐富的哲學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1.1自然和人的和諧
自然和人的和諧始終是我國園林藝術的根本原則,也是現代園林藝術追求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的源頭。這要求我們在園林設計中,要主動遵守自然規律,反映和提煉出適于人生活的自然屬性。
1.2生活和藝術的和諧
中國傳統園林的一大特色是追求人生活的舒適度,滿足人休閑、交友、娛樂等方方面面的需求。這在園林風格中,凸顯出園林必須具備詩情畫意的風格,以適應人的審美需要。
1.3園林要素間的和諧
我國傳統園林包含山、水、建筑、植物等要素,造園藝術的精髓就是使這些要素能夠得到完美的融合。通過對造園要素組織和布置,營造出深遠的意境和深邃的空間感。
1.4位置和環境的和諧
在選擇造園位置時,必須考慮園林選取位置是否和周圍環境相協調,將園林內外景觀串聯起來,形成有機整體,保證園林位置和周圍環境的協調一致。
1.5景物和意境的和諧
我國傳統園林的一大特色是其具備的深邃的意境,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和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表現了造園者的藝術品味和修養水平,這也被現代建筑師所高度推崇。
2我國傳統園林建筑藝術風格對現代景觀園林的影響
我國傳統園林建筑藝術對現代景觀園林影響是深遠的,突出表現在融合和吸納兩個方面。縱觀我國園林建筑史,從沒有停止過對前人建筑藝術特點的吸納和總結,同時通過融入時代特色,形成了反映時代文化品位的園林風格。
改革開放后,我國現代景觀園林伴隨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園林建筑藝術風格對其影響是相當明顯的[2]。
2.1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思想的影響
在當代,民眾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重視自然、環境和生態的和諧。我國傳統園林藝術中,體現的“天人合一”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哲學思想和審美需求,被廣泛應用在了現代景觀園林的設計思想中,體現了現代建筑風格和自然的和諧一致。傳統園林雖然迥異于現代自然式園林,但其中體現的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的理念,是與現代建筑設計思想是相連相通的。
同傳統園林比較,現代風景園林體現了跨學科和多學科交融的特點,其藝術和科學領域已遠遠超過造園本身。現代風景園林在位置選取和設計規劃中,強調以自然生態學為基本工具,以滿足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平衡為根本目的。同時,現代風景園林反映了現代人的審美觀,符合了民眾對于多樣化藝術品味的需求。這種需求,不僅是追求風景園林的舒適和優美,更為重要的是追求園林的友好環境。從這個角度上,可以看出,現代景觀園林是對傳統園林設計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2.2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形式和方法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材料和新工藝被應用于現代景觀園林建筑方法和形式上。比如,在造園中常用到的硬質景觀材料,除常用的傳統磚木材料外,還加入了鐵、鋼、鋁、玻璃、塑料和其他很多新型建筑材料。另外,多種多樣的植物材料被應用于現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這使得景觀構造物和園林小品的多種形式不斷涌現,比如早期以休閑為主要目的的園林模式――公園、花園、綠色開放景點等,已增加了很多功能和要素(娛樂、環保、教育、運動)。
雖然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給現代景觀園林的建筑設計帶來了很多奇妙復雜的變化,但是我國傳統園林的設計形式和方法,在很多方面對現代景觀園林的設計師們,仍然提供了極大的啟迪作用。比如,在園林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亭塔位置選擇、水榭選取、疊山理水方式等等,都離不開對傳統園林設計方法和形式的借鑒。此外,在具體園林的布局形式和造園模式上,傳統園林所具備的以滿足人的需求為根本目的的建筑模式,對現代景觀園林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
3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園林建筑藝術風格的建議對策
園林設計的成功離不開對傳統園林建筑藝術風格的繼承和發揚,這有利于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利于繼承傳統文化遺產、有利于對傳統園林的保護[3]。
3.1營造良好的園林建筑師工作氛圍
現代園林景觀是為了滿足大眾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建造的,離不開民眾對于園林設計的積極參與。而在具體設計時,一些領導從個人喜好出發,對園林設計橫加干擾,造成了園林設計建造的“政績化”傾向,失去了園林設計的初衷。這導致園林建筑師忽視了對傳統園林藝術特點的吸取,喪失了建筑設計表現設計者審美情操的體現。因此,民眾和官員應該對園林建筑師的設計表現足夠的認同和尊重,通過協商的方式對設計提出自己的修改看法,這樣才能保證園林設計的功能和審美達到足夠的標準。
3.2提倡園林設計師對傳統園林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現代風景園林設計師在設計園林時,體現其自身的文化藝術追求。因此,設計師的傳統文化修養對我國傳統園林文化的保護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實際中,有些設計師為了設計的迅速和高效,常常傾向于選擇“短平快”的西方設計風格,這造成了我國建筑設計的乏善可陳,杰作匱乏。我國園林設計師必須認識到自身對于保護我國傳統園林文化的重要作用,并主動承當起這個責任,同時,政府和社會也應該對園林文化的保護持積極態度,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推出具有我國傳統園林藝術風格的現代風景園林的精品。
3.3堅強傳統園林專業的教育
教育是傳統園林保護能夠得到持續重視的關鍵環節。雖然近年來我國教育界對園林教育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數都集中在了對于西方園林建筑設計的了解和學習,對于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園林教育還沒有給予高度重視。這導致我國很多現代園林景觀,雖然修建的美輪美奐,但基本上只是西方園林風格的復制,而沒有體現出我國現代風景園林所應該具備的地域特色、傳統特色和文化特色。因此,我們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改變我國園林教育現狀,將園林教育重新引向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園林藝術特點的正確軌道中來,這樣才能使我國的傳統園林繼承和保護工作得到深入,現代景觀園林的設計也能得到持續發展。
4結語
我國傳統園林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集中體現,體現了我國的本民族特色,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影響深遠。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園林藝術特點,才能使我國現代風景園林設計取得長足進步。
參考文獻:
篇12
3、建筑行業類企業、房產類開發公司。隨著各地房地產業的火爆,此類企業對園林類專業畢業生也有一定需求量,主要工作為建筑景觀配套設計、居民區環境設計、小區植物栽培養護等。
4、苗木苗圃公司。包括一些苗木、種子的進出口公司和相關單位。主要從事植物品種的引種育化、繁殖栽培等工作。
5、園林類教學、科研機構。主要從事園林教育、規劃設計、科學研究類工作。
風景園林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綠化及生態環境成為新追求,不僅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競相打起了“綠化牌”、“景觀牌”、“生態環境牌”,一些企事業單位也越來越注重環境景觀設計,使之“既要與城市環境協調,又要讓員工和客戶舒暢”,那些既懂得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和花卉苗木養護,又懂得“綠色經濟”經營管理的人才具有廣泛的就業前景。
當今世界城市化和花卉產業的興起,更促進了園林事業的發展。風景園林專業也是培養適應未來城市環境美化要求及發展花卉產業所需人才的專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社會對此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社會急需大批優秀的風景園林專業人才。
風景園林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生態學、園林植物、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在綜合分析、設計表達、設計實踐、科研創新、團隊合作等方面得到訓練。
1.掌握中外園林史、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原理、園林建筑設計原理、園林工程技術理論等風景園林基礎理論與知識;
2.熟悉普通生態學、景觀生態理論、群落生態理論等風景園林自然系統理論基本理論與知識;
3.掌握素描、水彩畫、鋼筆畫,中外藝術、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空間構成美學基礎,掌握傳統手繪表現技法與數字表現技術等設計表現技法,掌握畫法幾何、陰影透視、建筑及園林制圖等專業制圖基礎;
4.熟練掌握庭園、公園、開發空間、專用綠地等園林與景觀設計能力,掌握區域綠地系統與城鎮綠地系統等城鄉綠地系統規劃內容與方法,熟悉旅游景區、休閑游憩、鄉土景觀等規劃流程與方法,了解生態修復規劃要點;
5.掌握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等風景區規劃與設計流程與方法;
6.掌握風景建筑、園林建筑、建筑小品等現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能力,熟悉傳統園林建筑測繪、設計與營造;
7.能掌握400種以上園林植物,熟悉其園林造景運用特征,了解其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知識。掌握植物多樣性規劃、植物景觀規劃等植物造景規劃與設計。了解花藝與盆景藝術基本知識;
篇13
園林建筑是組成園林景觀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點綴襯托風景的作用,一般情況下能夠作為園林中的點景或者。同時在園林中起到休閑活動、游覽娛樂及生活服務等各個方面的作用。所以,園林建筑設計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園林的景觀效果。
2園林建筑分類
1)庭院建筑:凡是能圍合成庭院空間而形成相對獨立或獨立的庭院的建筑。
2)風景游覽建筑:園林景觀建筑大部分都屬于這一種,具有實際的使用功能。
3)交通建筑:凡是在游覽路線上的碼頭、橋梁、階梯、道路等。
4)城市景觀建筑:城市小品、公交站點、城市雕塑等其他具有風景園林功能或風景園林范圍內的建筑。
5)建筑小品:包括,露天陳設、家具、點綴物。
3園林景觀建筑的作用
園林景觀建筑的作用主要包括觀景、點景、組織游覽路線、限定空間等作用,下面簡單的介紹這些作用:
1)觀景:就是觀賞風景,把建筑物設計為觀賞景觀的場所。作為觀賞園內外景物的場所,—棟建筑常常會成為畫面的主題,而游廊和一組建筑物相連成為景物的觀賞線。所以,它的朝向、位置、封閉或者開敞等處理,都是取決于觀景的需求。
2)點景:就是點綴風景。建筑與山水、其他建筑或與植物,甚至建筑本身組成的風景圖畫。通常情況下,這些建筑物都是這些畫面的重點,也是優美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建筑物一般會成為景觀中的構圖中心。然而城市景觀或風景園林的風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取決于建筑的風格。
3)組織游覽路線:園林建筑往往有著起承轉合的作用,當人們的視線接觸到某處優美的園林建筑的時候,游覽路線就會十分自然的延伸。利用道路同時結合建筑物的穿插,制造出一種步移異景、一步一景,有著導向性作用的動態觀賞效果。
4)限定空間:利用以建筑物為主或者建筑圍合成一系列的庭院,加上水體和山石花木,把景觀劃分成不同的空間層次。園林景觀常常用一系列的空間變化巧妙安排給人以藝術的享受。以建筑構成的各種形式的庭院及門、圓洞、花墻、游廊等恰是組織空間、限定空間的最好方法。
4園林建筑設計中的特色特征
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調動施工、結構、材料等物質方法結合經濟、政治、歷史、文化及藝術技巧等要素為人們創造一個適宜的空間環境。園林景觀建筑擁有區別于其他建筑類型的個性特征,又有在物質及精神方面的獨自特點,這些個性特征也決定了園林景觀建筑在設計全過程的原則、方法、技巧等與其他建筑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個方面:注重空間組織、形態靈活多變、建筑環境合一、強調游憩功能、突出詩畫意境、遵從自然生態、傳遞天地情韻、強化景觀效果。
5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主要原則以及實際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實際的規劃設計中需要認真分析,加強研究,突出強調園林景觀建筑的自身特性,關注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內容與原則,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需要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強化風景園林的環境效果與景觀品質。
5.1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主要原則:
1)園林景觀建筑自身的尺度感十分重要,需要注意推敲踏步、門、窗、廊道、墻身、欄桿等各個部分的尺度與建筑整體的關系,給人舒適感;
2)對于規模大小不同的風景園林,由于園林建筑的尺度感要求不同,所以比例也有所不同;
3)園林景觀建筑存在觀景和被觀的不同,它的尺度處理在內外空間的過渡與聯系方面,需要注意根據不同視角、視距的差異去設計;
4)園林景觀建筑的比例尺應該和周邊環境如植物,設施等的形態及大小相協調。
5.2在實際的園林景觀建筑設計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設計者需要豐富空間層次與序列,這是園林景觀設計的總原則之一;
2)需要注意園林建筑空間的流通和滲透,如相鄰空間的流通和滲透、室內外空間的流通和滲透等;
3)在建筑的布局與空間組合中需要注意加強對比,如體量的對比、明暗虛實的對比、形式的對比等。
6園林景觀建筑的設計理念的運用
6.1生態景觀理念的運用
園林景觀設計的實質就是對戶外空間和土地的生態設計。然而從更深層次上說,景觀設計是人類生態系統的設計。這意味著我們的設計需要尊重物種多樣性,尊重自然以及順應自然,最大程度上的減少對資源的剝奪和盲目的人工改造環境,減少園林景觀的養護管理成本,需要根據區域的自然環境特點,來塑造園林景觀的類型,要充分考慮場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維持動物棲息地和植物生長環境的現狀,盡量的減少對原有環境的徹底破壞,必須保持水與營養的循環,利用的同時需要保護好自然資源,減少能源消耗等等。
6.2注重項目策劃設計實施全過程的參與
現代意義上的園林景觀概念可以解釋為區域環境景觀的規劃,然而在時空上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內涵上都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伴隨著學科之間的不斷滲透和交叉,專業間的協調參與顯得越來越重要。具有園林專業背景的設計師,通常會更加注重自然環境和諧的綠色軟景觀元素,他會把建筑融合在自然的氛圍中。然而具有建筑專業背景的設計師,一般會不知不覺的突出建筑硬質景觀的因素,僅僅只會把環境綠地作為建筑公共空間的外延。所以,在充滿活力、創造自然和諧的景觀空間中,就需要重視專業之間合作與交流,需要在城市規劃建設的項目策劃、設計、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加強與園林景觀設計的合作。
6.3注重環境場所空間的塑造
環境場所空間的創造是體現文化內涵,顯示設計思想的重要途徑。因地制宜、尊重項目自然環境,尋找周邊環境與場所的完美結合點。充分思考社會文化、自然環境等一些方面的因素。形成清晰明確的整體設計理念,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原則。設計者需要創造,并認識、發現、利用原有場地以及周邊的自然環境。充分的結合場地的特性,接受自然的介入,把自然環境融入景觀體系之中,也就是常常說的最好的設計就像沒有經過設計一樣。
7園林景觀建筑的設計技巧
7.1借景
在園林景觀建筑規劃設計中,借景技巧有著較為特殊的地位。借景的目的主要是把各種在形、聲、香、色上能夠增加藝術情趣,豐富畫面構圖的外界因素,引入到本景觀空間內,使景色更加具有特色和富于變化。通過借聲組景、借形組景、借香組景、借色組景等一些手段,通過結合借景對象自身特點,來滿足畫面構圖和藝術意境的要求。
7.2滲透與層次
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為了減少單調的同時獲得空間的變化。一般需要采用組織空間的滲透和層次。處理好空間滲透和層次可以收到突破有限空間的局限取得小中見大或大中見小的變化效果,從而能夠加強藝術的感染力。比如景窗的做法,就是在實墻上合適的位置設有透空的景窗。不僅有可豐富立面,還會引入墻外的景觀,使內外空間相互滲透,增加觀景的趣味。而采用建筑空間與走廊的連接穿插、錯落豐富了空間的層次,增加了游賞的樂趣。
7.3對比
對比是園林景觀建筑中的主要設計技巧,是把兩種有顯著差別的因素通過相互的襯托,來突出各自的特點,并需要強調主從與重點的關系。對比是園林建筑布局中提高藝術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繁簡對比:為突出主體的特點與風格,它的附屬的構筑物必須要使用較為簡潔的裝飾;或者先抑后揚:進入主體前,在空間或高度上,先特意的壓低,然后再突然性的放開,使游人有一種闊然開朗的感覺,造成視覺感官上的沖擊,一般在空間不大的情況中采用。
8結語
園林景觀建筑是一種十分特別的建筑類型,它不僅需要滿足一定的使用功能,還需要完美的融入周邊的環境,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在滿足人們在活動中觀景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對室外空間的組織與利用,使建筑與環境和諧統一,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 孔源.高等學校校園綠地景觀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09:9-10.
[2] 盧圣.居住區園林可持續設計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0:22-23.